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17超敏反应

2014-01-26 50页 ppt 9MB 121阅读

用户头像

is_850984

暂无简介

举报
17超敏反应nullnull第十七章 超敏反应 null 一、概念 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 在某些情况下,过度或不适当的免疫应答可引起组织细胞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这种免疫应答通常称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或称变态反应(allergy)。 null 二、分类 第一节 Ⅰ型超敏反应第一节 Ⅰ型超敏反应概念 主要由特异性抗原IgE抗体介导产生,又称为变态反应(allergy)或过敏反应(an...
17超敏反应
nullnull第十七章 超敏反应 null 一、概念 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 在某些情况下,过度或不适当的免疫应答可引起组织细胞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这种免疫应答通常称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或称变态反应(allergy)。 null 二、分类 第一节 Ⅰ型超敏反应第一节 Ⅰ型超敏反应概念 主要由特异性抗原IgE抗体介导产生,又称为变态反应(allergy)或过敏反应(anaphylaxis),可发生于局部也可发生于全身。null 临床特点 (1)由IgE介导,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参与。 (2)速发速止,多为功能性紊乱,但不发生严重组织细胞损伤。 (3)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null 一、参与Ⅰ型超敏反应的成分 (一)变应原 变应原(allergens):能够选择性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IgE抗体的免疫应答,引起Ⅰ型超敏反应的抗原物质。 呼吸道 ----- 花粉、尘螨、霉菌和化学物质等。 消化道 ----- 鱼、虾、肉、蛋、海产品和牛奶等。 皮肤 ------- 昆虫的毒素、化学物质等。 人工注射 --- 化学药物及异种动物血清等。 null 一、参与Ⅰ型超敏反应的成分 (二)抗体 --- IgE IgE 由鼻咽、扁桃体、气管和胃肠道黏膜下固有层淋巴组织中的B细胞产生。 null 一、参与Ⅰ型超敏反应的成分 (三)IgE Fc段受体 FcεRI: 高亲和力。达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胞质区含有ITAM序列。 FcεRⅡ(CD23): 低亲和力。 null (四)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五)嗜酸性粒细胞:参与负反馈调节。 null肥大细胞 --- 皮肤、粘膜下层及血管周围的疏松结缔组织; 嗜碱性粒细胞 --- 血液。 作用:释放生物活性物质,介导Ⅰ型超敏反应。 嗜酸性粒细胞 分布: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粘膜组织中。 作用:对Ⅰ型超敏反应产生负反馈调节作用。 null 二、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一)致敏阶段 变应原  机体  激活B细胞  产生IgE抗体  Fc 段结合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  使机体处于致敏阶段null (一)致敏阶段 无任何临床症状。 (二)发敏阶段 1.细胞活化释放生物活性介质 相同抗原  与IgE Fab段(肥大细胞及嗜 碱性粒细胞)结合  启动肥大细胞及嗜 碱性粒细胞活化  释放生物活性介质; nullnull2.生物活性介质的种类和作用 (1)种类 参与Ⅰ型超敏反应的常见生物活性介质null (2)作用 ①平滑肌收缩。 ②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 ③粘膜腺体分泌增加等。 nullnullnull(三)效应阶段 1.速发相反应特点 (1)发生迅速。 (2)多为功能紊乱。 (3)经过紧急治疗可完全恢复。 (4)储存介质主要参与早期反应。 2.迟发相反应特点 (1)发生较慢。 (2)伴有炎性改变。 (3)新合成介质、细胞因子及嗜酸粒细胞等主 要参与晚期反应。 三、Ⅰ型超敏反应的常见疾病 三、Ⅰ型超敏反应的常见疾病 (一)全身过敏性休克 1.药物过敏性休克 药物:青霉素(最常见)、普鲁卡因、利多卡因、链霉素、磺胺、有机碘等。 机制:青霉素  机体  青霉噻唑醛酸和青霉烯酸  与人体组织蛋白结合(完全抗 原) 产生特异性IgE  过敏性休克。null2.血清过敏性休克 动物血清:抗毒素血清,如破伤抗毒素血清和白喉抗毒素血清 null(二)局部过敏反应 1.呼吸道过敏反应 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哮喘 2.消化道过敏反应 过敏性胃肠炎 3.皮肤过敏反应 荨麻疹、湿疹、 血管神经性水肿 nullnull 四、Ⅰ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 (一)检出过敏原并避免接触 皮肤试验:可疑变应原稀释,取0.1ml在受试者前臂内侧做皮内注射,15-20min后观察结果。局部皮肤出现红晕,风团大于1cm为阳性。null (二)脱敏治疗 1.异种免疫血清脱敏治疗 小剂量 短间隔 多次注射变应原(抗毒素血清) 2.特异性变应原脱敏治疗 小剂量 间隔较长时间 多次皮下注射变应原 封闭抗体: null(三)药物治疗 1.抑制生物活性介质合成和释放的药物 (1)色苷酸二钠 --- 稳定肥大细胞膜,阻止脱颗粒 (2)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儿茶酚胺类、前列腺 素E 和氨茶碱 --- 提高细胞内cAMP的浓度 2.生物活性介质拮抗剂 (1)组胺拮抗剂 --- 苯海拉明、扑尔敏、异丙嗪等 (2)缓激肽拮抗剂 --- 水杨酸 (3)多根皮苷酊磷酸盐 --- 白三烯拮抗剂 3.改善效应器反应性的药物 ---肾上腺素 4.免疫新疗法null 第二节 Ⅱ型超敏反应 由IgG和IgM抗体与靶细胞表面相应抗原结合后,通过免疫调理、激活补体和ADCC作用,引起的以细胞溶解或组织损伤为主的病理性免疫反应。 null 一、Ⅱ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 (一)参与Ⅱ型超敏反应的成分 1.抗原---常为细胞性抗原 (1)细胞固有抗原(同种异型抗原) (2)感染和理化因素所致改变的自身抗原 (3)异嗜性抗原 (4)吸附的外来抗原或半抗原:药物、代谢产物 2.抗体 --- 调理性抗体,主要为IgG和IgM 3.效应细胞和分子 --- 补体、吞噬细胞、NK细胞 null(二)损伤细胞机制 1.激活补体的经典途径null2.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调理作用)null3.ADCCnullnull二、Ⅱ型超敏反应的常见疾病 (一)输血反应 ABO血型不符 IgM抗体 经典途径激活补体 溶血 预防:配血型null 母子之间Rh血型不符 母亲Rh-,胎儿Rh+ 发生于再次妊娠时 由于流产或分娩 母体产生Rh抗体 IgG抗体 通过胎盘 与胎儿Rh+红细胞结合。 (二)新生儿溶血症 nullnull预防措施: 配偶为Rh+的Rh-产妇,每次分娩后72h内 注射抗Rh抗体(Rhogam)。null(三)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某些药物 (青霉素、磺胺、奎宁)结合至红细胞(或其他血细胞) 表面蛋白质刺激产生IgG溶血反应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粒细胞减少症null (四)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服用甲基多巴类药物或某些病毒的感染,导致红细胞膜表面成分发生改变。 (五)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可由Ⅱ、Ⅲ型超敏反应引起,Ⅱ型占20%左右。 null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发生机制null(六)肺出血—肾炎综合症 (Goodpasture’s disease) 1.临床特点 以肺出血和进行性肾功能衰竭为特征 2.发生机制 null (七)甲状腺机能亢进(Grave’s disease) —— 抗体刺激型超敏反应nullnull 第三节 Ⅲ型超敏反应 概念:血液循环中的可溶性抗原与相应的抗体(IgG、IgM类)结合形成可溶性的免疫复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沉积于毛细血管基底膜,通过激活补体并在血小板、中性粒细胞等其它细胞的参与下,引起以充血水肿,局部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null一、发生机制 (一)抗原 — 可溶性抗原 (二)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和沉积的影响因素 (三)免疫复合物沉积后引起组织损伤的机制 (四)组织损伤特点 null可溶性抗原 内在抗原 变性IgG,核抗原 外来抗原 微生物、寄生虫感染 生物制剂(如抗毒素血清)、药物等null 大分子IC — 易被吞噬细胞清除 小分子IC — 易通过肾小球基底膜滤出 中等分子IC — 组织内沉积null 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和沉积的影响因素 抗原成分在体内长期滞留 — 先决条件 形成IC的大小 抗原抗体的比例 组织的解剖学及血流动力学 IC易沉积于静脉压较高的毛细血管迂回处,如肾 小球基底膜及关节滑膜、肝、脾、血管等部位。 影响免疫复合物沉积的其他因素null 抗原或抗体过剩 形成小分子IC 抗原和抗体比例适当 形成大分子IC 抗原略多于抗体(抗原决定簇有剩余)形成中等分子ICnull 免疫复合物沉积后引起组织损伤的机制 1.补体的作用 C3a、C5a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上的C3a、C5a 炎性介质释放 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渗出增加 吸引中性粒细胞至免疫复合物沉积部位 2.中性粒细胞的作用: 释放溶酶体酶(包括蛋白水解酶、胶原酶和弹力 纤维酶) 水解血管及其周围组织。 受体结合3.血小板的作用:3.血小板的作用: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活化释放血小板活化因子 激活血小板 局部缺血、坏死释放血管活性胺 水肿nullnullIII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null组织损伤特点 血管扩张、渗出 中性粒细胞浸润 出血坏死及血栓为特征的血管炎 null二、Ⅲ型超敏反应的常见疾病 (一)局部免疫复合物病 1.Arthus反应 马血清 家兔 2.人类局部免疫复合物病 胰岛素 糖尿病人 局部出现红肿。 皮下多次注射局部多次注射局部红肿、出血及坏死。null (二)全身免疫复合物病 1.血清病 2.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免疫复合物型肾炎) 3.系统性红斑狼疮 4.类风湿性关节炎 null血清病Ⅲ型超敏反应----四、临床常见的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异种血清一次性大量注射特异性IgG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全身血管发热、淋巴结肿大、全身红斑、关节肿痛等null 细胞核物质(如DNA、RNA、核内可溶性蛋白)刺激机体产生抗核抗体,形成IC,沉积于周身毛细血管、关节滑膜、心脏瓣膜等处,引起全身性损伤。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体内变性IgG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称为类风湿因子, IgM类),形成IC,沉 积于全身小关节滑膜处,引起 小关节红肿、变形僵直、失去运动功能。null第四节 Ⅳ型超敏反应 由致敏T细胞再次接触相同抗原24-72小时后发生的,形成以单个核细胞浸润和组织损伤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 特点特点  发生缓慢,再次接触抗原24h发生,48~72h达到高峰  由T细胞介导组织损伤  病变是以单个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 反应 无抗体和补体的参与null一、IV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1.抗原 ---胞内寄生的细菌、原虫、霉菌 环境中的某些物质:重金属、化妆品、染发剂 半抗原+皮肤中的蛋白 完全抗原 2.效应细胞 --- CD4+Th1细胞--迟发型超敏反应T细胞(TDTH) ,CTL 巨噬细胞 3.T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null发生过程和发生机制致敏阶段效应阶段抗原再次进入致敏TDTH活化、增殖、释放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趋化和激活Mφ、淋巴细胞Mφ大量积聚,加重炎症反应,引起组织损伤nullnull二、IV 型超敏反应的常见疾病 (一)感染性迟发型超敏反应 null结核肉芽肿null (二)接触性迟发型超敏反应接触性皮炎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结膜皮肤炎三、 IV 型超敏反应的皮试检测三、 IV 型超敏反应的皮试检测检测机体细胞免疫针对某种抗原的应答强度: 阳性表现说明机体存在针对受试抗原特异性的致敏Th1细胞。null结核菌素试验 结核菌素试剂:  PPD有二种:人结核分枝杆菌制成的PPD-C和卡介苗制成的BCG-PPD。 方法:取2种PPD各5单位分别注射于两前臂皮内,48~72小时后观察结果。 红肿硬结小于5mm者为阴性,超过5mm者为阳性,超过15mm为强阳性。若PPD-C侧红肿大于BCG-PPD侧为感染。反之,BCG-PPD侧大于PPD-C侧,可能系卡介苗接种所致。null 超敏反应的特点 1.I、Ⅱ和Ⅲ型超敏反应由抗体介导。 2.补体参与Ⅱ、Ⅲ型超敏反应,但必须依赖补体才能致病的只有Ⅲ型超敏反应。 3.同一变应原在不同个体或同一个体可引起不同类型的超敏反应。 4.在同一个体可能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超敏反应。 5.有时同一疾病也可由不同类型的超敏反应引起。四型超敏反应比较及其特征四型超敏反应比较及其特征
/
本文档为【17超敏反应】,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