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豆蔻_肉豆蔻_红豆蔻和草豆蔻的区别_郭全兴

豆蔻_肉豆蔻_红豆蔻和草豆蔻的区别_郭全兴

2014-01-15 2页 pdf 61KB 97阅读

用户头像

is_104816

暂无简介

举报
豆蔻_肉豆蔻_红豆蔻和草豆蔻的区别_郭全兴 豆蔻、肉豆蔻、红豆蔻和草豆蔻的区别 青海省药品检验所 (810000)  郭全兴  井芝春   豆蔻又名白豆蔻 ,载于《开宝本草》,李时珍 曰 :“白豆蔻子圆大如白牵牛子。其壳白厚 ,其 仁如缩砂仁 ,入药去皮炒用”。肉豆蔻载于《开 宝本草》,陈藏器谓 :“肉豆蔻生胡国 , ⋯⋯其形 圆小 ,皮紫紧薄 ,中肉辛辣”,时珍曰 :“颗外有皱 纹 ,而内有斑缬纹 ,如槟榔纹”。红豆蔻载于《开 宝本草》,李日旬曰 :“红豆蔻生南海诸谷 ,高良姜 子也。其苗如芦 ,其叶如姜 ,花作穗 ,嫩叶卷之 而生 ,微带红色”。草豆蔻在《名医别...
豆蔻_肉豆蔻_红豆蔻和草豆蔻的区别_郭全兴
豆蔻、肉豆蔻、红豆蔻和草豆蔻的区别 青海省药品检验所 (810000)  郭全兴  井芝春   豆蔻又名白豆蔻 ,载于《开宝本草》,李时珍 曰 :“白豆蔻子圆大如白牵牛子。其壳白厚 ,其 仁如缩砂仁 ,入药去皮炒用”。肉豆蔻载于《开 宝本草》,陈藏器谓 :“肉豆蔻生胡国 , ⋯⋯其形 圆小 ,皮紫紧薄 ,中肉辛辣”,时珍曰 :“颗外有皱 纹 ,而内有斑缬纹 ,如槟榔纹”。红豆蔻载于《开 宝本草》,李日旬曰 :“红豆蔻生南海诸谷 ,高良姜 子也。其苗如芦 ,其叶如姜 ,花作穗 ,嫩叶卷之 而生 ,微带红色”。草豆蔻在《名医别录》载为豆 蔻 ,《开宝本草》称别名草豆蔻 ,苏颂谓 :“草豆蔻 今岭南皆有之。苗似芦 ,其叶似山姜、杜若辈 , 根似高良姜。二月开花作穗房 ,生于茎下 ,嫩叶 卷之而生 ,初如芙蓉花 ,微红 ,穗头深红色 ,其叶 渐展 ,花渐出 ,而色渐淡 ,亦有黄白色者”。由此 而见 ,上述四味药药用历史悠久 ,古藉书对其药 材或植株形态作了较详尽的描述。虽均有“豆 蔻”二字 ,但它们是四味不同的中药材。《中国 药典》1995 年版一部分别收载[1 ] 。它们不仅来 源不同 ,功效相异 ,所含化学成份有别 ,而且药 材性状也有一定的差异 ,不可同用或互为代用 , 我们在检验中发现 ,某基层医疗单位在送样时 填写在委托单上的名称是“肉豆蔻”,而装样品 的袋内注写的则是“草肉蔻”。因此认为在上述 四味药的名称和应用上存有混乱现象 ,有必要 予以澄清和纠正。现就豆蔻、肉豆蔻、红豆蔻和 草豆蔻四者间的区别分述于下 ,供临床应用和 鉴别检验时参考。 1  来源区别  豆蔻为姜科植物白豆蔻 Amo - mum kravanh pirre ex Gagnep 或爪哇白豆蔻 Amomum compactum soland ex Maton 的干燥成 熟果实 ,属名贵中药材之一 ;肉豆蔻为肉豆蔻科 植物肉豆蔻 Mgristica f ragrans Houtt 的干燥种 仁 ;红豆蔻为姜科植物大高良姜 Alpnia galanga willd 的干燥成熟果实 ;草豆蔻为姜科植物草豆 蔻 Alpinia katsumadai Hagata 的干燥近成熟种 子。 2  功效区别  豆蔻具有芳香化湿、健胃止呕的 功效 ;肉豆蔻具有温中行气、涩肠止泻的功效 ; 红豆蔻具有澡湿散寒、醒脾消食的功效 ;草豆蔻 具有祛寒燥湿、温胃止呕的功效。 3  成份区别[2 ]  豆蔻含挥发油 2. 4 %及脂肪 油、淀粉、蛋白质等 ,油中主要成份为右旋龙脑 及右旋樟脑等 ;肉豆蔻含挥发油 5 %~15 % ,油 中主要含α- 蒎烯及 d - 莰烯 ,另含肉豆蔻醚等 ; 红豆蔻含有挥发油 ,油中主要成份为樟脑、芳樟 醇、18 - 桉油素等 ;草豆蔻种子含挥发油约为 1 % ,尚含山姜素、小豆蔻明。 4  性状区别 豆蔻  果实近球形 ,直径约 1. 5cm。面 黄白色至淡黄棕色 ,有 3 条较深的纵向槽纹 ,顶 端有突起的柱基 ,基部有凹陷的果柄痕 ,两端均 有浅棕绒毛。果皮薄 ,木质 ,脆性 ,易纵向裂开。 种子团 3 瓣 ,每瓣有种子 (7~10) 粒 ,纵向排成 (2~3) 行 ,附于中轴胎座上。种子呈不规则多 面体 ,背面稍隆起 ,直径 (3~4) mm ,暗棕色 ,外 被膜质假种皮 ,种脐圆形凹陷。气暗棕色 ,外被 膜质假种皮 ,种脐圆形凹陷。气芳香 ,味辛凉略 似樟脑。 肉豆蔻  呈卵圆形或椭圆形 ,长 ( 2~3) cm ,直径 (1. 5~2. 5) cm。表面灰黄色 ,有时外 被白粉。全体有浅色纵向沟纹及不规则网状沟 纹。种脐位于宽端 ,呈圆形突起 ,合点呈暗凹 陷。质坚 ,断面显棕黄色相杂的大理石花纹 ,宽 端可见干燥皱缩的胚 ,富油性。气芳香而强烈 , 味辛辣而微苦。 红豆蔻  果实呈长圆形 ,长 ( 0. 7~1. 2) cm ,直径 (0. 5~0. 7) cm。表现橙红色或赤褐 色 ,腰部稍凹陷 ,顶端有黄白色管状宿萼 ,基部 有果柄凹痕。果皮薄 ,易破碎 ,内有种子 (3~6) 枚附着于纸质的隔膜上。种子呈三角状多面 ·36·青海医药杂志2000年第30卷第3期 体 ,黑棕色或红棕色 ,有光泽 ,外被黄白色膜质 假种皮 ,胚乳灰白色。气香 ,味辛辣。 草豆蔻  种子团呈类球形或略呈钝三棱 形 ,长 (1. 5~3. 0) cm ,直径 (1. 5~2. 7) cm。表 面灰褐色或灰黄色 ,中间有黄白色的隔膜将种 子团分成 3 瓣 ,每瓣有种子多数 (22~100) 粒 , 密集成团 ,略光滑 ,不易散落。种子呈卵圆状多 面体 ,长 (3~5) mm ,直径约 3mm ,外被淡棕色 膜质假种皮。种脊为一条纵沟 ,一端有种脐 ;质 硬 ,将种子沿种脊纵剖两瓣 ,纵断面观呈斜心 形 ,种皮沿种脊向内伸入部分约占整个表面积 的 1/ 2 ;胚乳灰白色。气香 ,味辛、微苦。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 中国药典 (一 部) . 广州 :广东科技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5 , 110、129、133、212. 2  任仁安 ,主编. 中药鉴定学. 上海 :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86 ,374、444、446、447. 中药治疗慢性咽炎 100 例 山东省烟台市烟台山医院中医科 (264000)  常秀贞  白长慧   笔者自 1996 年 —1998 年 ,运用中药治疗慢性咽 炎 ,取得满意疗效 ,介绍如下。 资料与 1  资料 140 例慢性咽炎患者 ,男 92 例 ,女 48 例 ,年龄 20 岁至 50 岁 ,病程 1 年至 10 年。其临床表现为咽痛、咽 痒、咽干、咽有异物感、咽充血水肿 ,淋巴滤泡增生及咽 侧索增厚 ;血分析、尿分析、肝肾功能检查均正常。将 140 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100 例 ,对照组 40 例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中药养阴清咽汤口服 ,每日一剂 ,10 天 为一疗程 ;对照组给予庆大霉素注射液 8 万单位、地塞 米松 5mg、糜蛋白酶注射液 5mg ,用生理盐水稀释为 25mg ,进行咽部雾化吸入疗法 ,每次 20 分钟 ,每天 2 次 ,10 天为一疗程。 3  疗效 痊愈 :用药 :疗程内 ,症状减轻 ,两个疗程以内症状 及阳性体征消失 ;显效 :用药两个疗程以内症状减轻 , 部分阳性体征消失 ;有效 :两个疗程以内减轻 ,部分阳 性体征消失 ;无效 :用药两个疗程内不能使临床症状及 阳性体征减轻。 4  治疗效果  见表 1。 表 1  两组疗效分布表 组别 例数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 治疗组 100 16 45 34 5 95 对照组 40 2 12 17 9 77. 5   经统计学处理χ2检验 :χ2 = 9. 722 > 6. 63 (χ20. 01 = 6. 63) , P < 0. 01 ,两组比数差异有非常显著的意义。治 疗组跟踪随访 92 例 (92 %) ,半年内未见复发。 讨   论   本文所讨论病例 ,按中医理论 ,均属虚火喉痹 ,肺 阴虚型范畴 ;阴虚内热 ,虚火上炎 ,循经上蒸于咽喉而 致 ;其主证为 :咽痛、咽痒、咽干、咽部有异物感 ,吐之不 出 ,咽之不下 ;其治则为 :养阴清热 ,凉血解毒 ;方药自 拟养阴清咽汤 :生地 10 克、麦冬 10 克、白芍 6 克、玄参 6 克、牛蒡子 10 克、射干 10 克、柴胡 6 克、桔梗 10 克 ; 其中生地、麦冬、白芍、玄参 ,养阴清热凉血为主 ;牛蒡 子、射干、双花、连翘清热解毒 ,消肿为辅 ;异物感为痰 气郁结 ;加半夏、厚朴、苏叶行气散结 ;降逆化痰为佐 ; 桔梗宣肺利咽 ,引药上行为使 ;主辅佐使 ,共奏养阴清 热利喉之效。 ·46· 青海医药杂志2000年第30卷第3期
/
本文档为【豆蔻_肉豆蔻_红豆蔻和草豆蔻的区别_郭全兴】,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