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消渴不可概以阴虚燥热论_瞿岳云

消渴不可概以阴虚燥热论_瞿岳云

2014-01-12 4页 pdf 319KB 34阅读

用户头像

is_553867

暂无简介

举报
消渴不可概以阴虚燥热论_瞿岳云 =中医内科学基础> 消渴不可概以阴虚燥热论 瞿岳云 (湖南中医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7) 摘要: 消渴病之治, 中医惯以/阴虚燥热0立论,采用/滋阴清热0之法, 这仅仅只是消渴病辨证 论治的一般规律。从一定程度上来说, 这是一种惯性的临床思维模式。证之临床实际,从病位而 言,也有属于肝者;从病性而论,非但皆为阴虚燥热,反有属于阳虚、痰湿者;故消渴病尚有从肝、从 阳虚、从痰湿论治者,并有验案为证。此乃常中之变也。 关键词: 消渴病;从肝论治;从阳虚论治;从痰湿论治 中图分类号: R25514 文献标...
消渴不可概以阴虚燥热论_瞿岳云
=中医内科学基础> 消渴不可概以阴虚燥热论 瞿岳云 (湖南中医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7) 摘要: 消渴病之治, 中医惯以/阴虚燥热0立论,采用/滋阴清热0之法, 这仅仅只是消渴病辨证 论治的一般规律。从一定程度上来说, 这是一种惯性的临床思维模式。证之临床实际,从病位而 言,也有属于肝者;从病性而论,非但皆为阴虚燥热,反有属于阳虚、痰湿者;故消渴病尚有从肝、从 阳虚、从痰湿论治者,并有验案为证。此乃常中之变也。 关键词: 消渴病;从肝论治;从阳虚论治;从痰湿论治 中图分类号: R255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3250( 2006) 03-0198-04 消渴病与西医学糖尿病基本吻合。其病理变 化,中医认为主要是肺燥、胃热、肾虚所致阴虚燥热。 由于临床上/三多0的症状各有所偏重, 故遂有上、 中、下三消之别。程钟龄认为: /治上消者, 宜润其 肺,兼清其胃;治中消者, 宜清其胃, 兼滋其肾; 治下 消者, 宜滋其肾,兼补其肺。0皆以/阴虚燥热0立论, 病位均责之/肺、胃、肾0三脏。但这仅只是消渴病辨 证论治的一般规律。 临床实践总在不断地给人们开拓新的治病思路 和方法。中医论治消渴病惯以/阴虚燥热0立论,采 用/滋阴清热0之法, 这是一种惯性的临床思维模式。 因而效者有之, 不效者亦时时间存, 甚至愈治愈烈, 病情加重。因此有必要对消渴之病机及治法进行深 入反思和新的认识。证之临床实际,从病位而言, 也 有属肝者; 从病性而论,非但皆为阴虚燥热, 反有属 阳虚、痰湿者,此乃常中之变也。 1 消渴从肝论治理论辨析 111 从肝的生理病理看:肝主疏泄情志, 病理 上七情内伤,肝首当其冲。而情志失调是消渴发病 的重要致病因素。如长期精神刺激,导致气机郁结, 进而化火,消烁肺胃阴津而发为消渴。5临证指南医 案#三消6说: / 心境愁郁, 内心自燃, 乃消症大病。0 5三消论6说: /此五志过极,皆从火化,致令消渴。0明 确不七情的因素经由肝郁化火而致消渴。5儒门事 亲6谓: /消渴一症,如若不减嗜卧, 或不节喜怒,病虽 一时治愈,终必复作0,说明消渴复发也与肝有关, 所 以疏肝解郁可治消渴。 肝主藏血, 濡养全身。若肝血亏虚,上不能润肺 金,中不润脾土, 下不滋肾, 导致诸脏失养, 阴阳失 调,阴不济阳,水火不平,躁热内生而发消渴。肝藏 血,肾藏精,肝肾同源, 血虚精亏亦是消渴的发病因 素之一。因为一旦血虚精亏, 津液亦必然不足,而津 液不足,就可产生消渴。如5杂病心法要诀#遗精总 括6曰: /因过服房术中补药,或贪淫过欲日久精尽, 阳强不化, 迫血而出, 疼痛不已, 形羸而死, 或不即 死, 亦必发消渴也。05冯氏锦囊秘录#方脉梦遗精白 浊合参6曰: /肝火强盛, 以致茎盛不衰,精出不止,名 曰强中, 多发消渴、痈疽。05妇科百问#问妇人渴病与 三消之病同异6指出: /服五石汤丸, 猛烈燥药, 积之 在脏,遂致精血枯涸,,渴乃生焉。妇人之渴, 多因 损血,血虚则热,热则能消饮,所以多渴。05古今医统 #躁证6更加明确地提出了/四物汤, 治燥气在里, 津 液枯涸, 便闭消渴等症0。因此,肝的藏血量充盛,则 肾亦有所藏, 肾精充足, 精血不亏,则消渴自除。 肝内寄相火, 生发温煦全身脏腑组织, 而肝之生 理之火过亢和不足均可致消渴。如果相火衰弱, 失 于温煦, 可造成君火不足,产生5内经6所谓心移寒于 肺之肺消;若相火过亢, 上逆冲心,可造成君火太盛, 产生5内经6所谓心移热肺之膈消。至于中焦脾胃, 其运化功能之正常有赖少阳相火的正常温煦, 但相 火亢盛, 超越正常就起反作用了。因为胃腑属阳,脾 脏属阴, 而根据阴阳的性质, 相火亢盛所产生的后果 就是助胃阳抑脾阴,导致胃的功能过强而脾的功能 被遏。胃主受纳, 脾主运化, 胃腐熟受纳功能过强, 则多食、多饮、易饥;脾的运化功能被遏,则饮食精微 不能正常转化为机体所用, 故虽食而形体消瘦、多 尿、尿有甜味等消渴之病。因此, 消渴应重视从肝论 治。 肝为人体气机升降出入之枢, 而升降出入异常 是消渴的病理基础。治疗消渴关键在于调理升降出 入,使阳运阴化, 以协调各个脏腑, 复归阴阳平衡。 用药宜采用温药与凉药合用,升药与降药并存, 刚柔 相配,动静结合,阴中求阳,阳中求阴, 方可达到水升 火降的目的。5医学衷中参西录6云: /肝气不升, 则 先天之气化不能由肝上达,胃气不降, 则后天之饮食 不能由胃下输0,故主张治消渴时, 于降胃之时佐以 升肝之品,求其升降相应而趋于平衡。既然升降出 入的正常对消渴的康复如此重要, 而肝又为升降出 198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asic Medi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06 年第 12 卷第 3期 20061Vol. 12. No. 3 入的枢机,所以消渴之治要不忘治肝。 112 从消渴的并发症来看 消渴的并发症古代很早就记载有雀目、内障、水 肿、痈疽等。现代医学研究则表明,其常并发视网膜 病变、肾小动脉硬化、冠状动脉病变所致的心绞痛、 心肌梗死、肢端坏疽及末梢神经炎等病变,这些并发 症的发生多与肝有密切关系。中医认为, 肝开窍于 目,肝血不足,目失濡养, 则目疾丛生; 肝郁气滞,血 行不畅,瘀阻于肢端, 则肢端失养发为疽; 瘀阻于心 脉,不通则痛而发为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疾病; 肝主 筋,脾主肌肉,肝血不足, 筋无所养, 木又疏土, 脾不 健运, 肌肉不荣,则症见肌肉不仁、疲软无力等。从 此来看,消渴的治疗也当从脏着手。 113 从临床研究来看 临床研究证实, 不少消渴病从肝论治不失为一 条有效途径。例如: 山西省中医研究院郭俊杰从肝 论治消渴分为五法,即清金制木法、滋水涵木法、培 土抑木法、清心泻木法、疏肝活血法。王行宽立清肝 泻心法应用自拟/清肝泻心汤0治疗 2型糖尿病,并 与消渴丸比较, 结果显示总有效率为 8313%, 明显 优于消渴丸, 且能明显降低 24hVMA (尿香草杏仁 酸)及尿-17羟皮质类固醇。杨晓晖用疏肝理气解郁 之/四逆散0加减治疗消渴 34例, 取得满意疗效。现 代研究证实,该方具有镇静、解痉, 清热消炎, 清除自 由基,调整植物神经功能,从而改善交感神秘兴奋而 引起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著名中医学家祝谌予常 用香附、广木香、赤芍药、当归、五灵脂等舒肝调气化 瘀之品治消渴, 并进一步说明血瘀缘于气机之不通, 而常用柴胡、枳壳等舒肝之品化裁。 陈进应用/清肝泻火汤0治疗 46例 2型糖尿病, 总有效率达 8912% ,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游柏稳等应用/疏肝活血法0治疗 2型糖尿病 72例, 并与达美康治疗的 36例进行比较观察,治疗组的总 有效率为 91167% ,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验案举隅: 疏肝清热、祛湿化痰案。 姚某, 女, 51 岁, 烦渴多尿, 形体肥胖, 头昏胸 闷,梦寐纷纭,精神不畅, 舌略胖大,舌尖红,苔薄黄, 脉弦滑略细。查血糖 1314mmolPL,尿糖( ++++ )。自 述半年以前因职务变迁而长期抑郁失意, 诊前就一 直情绪不佳,烦躁易怒,近日又因糖尿病而情绪更加 沮丧。思其情志抑郁失畅,一方面横逆犯脾, 脾失健 运,致痰湿内蕴; 另一方面久郁化火, 致阴虚内热。 治拟疏肝解郁清热、祛湿化痰。药用山药 20g, 柴 胡、苍术、枳实、陈皮、茯苓、黄连、当归、僵蚕、丹参、 白芍药、薄荷各 10g,法夏、竹茹、生甘草各 5g。每日 1剂, 水煎分服 3次。服药 18剂后, 血糖降至正常, 症状悉除。随访 1年,未见复发。 2 消渴从阳虚论治理论辨析 当代学者蔡永敏、郑国静等就大胆地提出从/阳 虚论治消渴0、/温阳法为治疗消渴病之大法0的新见 解, 此似与传统的从/阴虚论治消渴0背道而驰, 但实 际不论从理论上还是临床论治方面,却给人颇多启 迪, 为之耳目一新。 正本清源, 冷静求索,对于阳虚所致消渴, 历代 医家早有所论,只是散见于诸家著述之中而未形成 系统。 首论消渴与阳虚关系的首推医圣张仲景, 其在 5金匮要略6中设专篇论消渴, 并提出/男子消渴, 小 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 肾气丸主之。0肾气丸 以补阳为主的阴阳双补之剂,以方测证,可知本方所 治消渴为阳虚之消渴。张仲景开消渴以温补肾阳为 法之先河,其实质是论及肾阳不足、水津无以上布, 故/饮一斗0; 肾阳虚膀胱气化无权, 则/小便一斗0, 于是消渴成焉。唐#王焘在5外科秘要6中云: /虽渴 饮水不能多, 但腿肿脚先瘦小,阳痿弱,数小便者,此 是肾渴也0; /腰肾既虚冷, 则不能蒸于上, 谷气尽下 为小便者也, 故味甘不变, 其色清冷, ,若下有暖 气, 蒸则气润,若下冷极,则阳不能升, 故肺干而渴。0 此说解释了肾阳虚弱致多饮、尿甜等消渴见症的机 理,提出肾阳虚弱易发消渴, 消渴病机在于腰肾虚 冷。宋#许叔微在5普济本事方#诸嗽汗消渴6中指 出, 本病在于/真火不足0、/釜底无薪0,提出/常须温 补肾气0的治疗原则。 对阳虚消渴论述最为详细的当属明代张景岳, 他在5景岳全书#三消干渴6中云: /消证有阴阳, 尤不 可不察, ,凡此者, 多由于火,火盛则阴消, 是皆阳 消之证也。至于阴消之义,则未有知之者。盖消者, 消烁者,亦消耗也, 凡阴阳血气之属日见消败者, 皆 谓之消, 故不可尽以火证言。0由此可知,阴消即阳虚 所致之消渴。他又进一步对阴消的病位、病机做了 说明: /夫命门为水火之腑,凡水亏证固能为消为渴, 而火亏证亦能为消为渴者何也,,是皆真阳不足, 火亏于下之消证也。0即阴消病位在命门, /阳不化气 则水精不布, 水不得火则有降无升,所以直入膀胱而 饮一溲二0。赵献可同意张景岳的观点,他在5医贯6 中亦曰: /盖因命门火衰,不能蒸熟水谷,水谷之气不 能熏蒸上润乎肺, 如釜无薪, 锅盖干燥故渴。至于肺 亦无所禀,不能四布水精,并行五经,其所饮之水,未 经火化,直入膀胱正谓饮一升溺一升, 饮一斗溺一 斗, 试尝其味,甘而不咸可知矣。0赵氏所论进一步强 调了阳虚在消渴发病中的地位。孙一奎在5赤水玄 珠全集6中写到: /譬如釜中有水,以火暖之, 又以板 覆之,则暖气上腾,故板能润,若无火力,则水气不能 上升,此板终不得润。0此十分形象地指出了肾阳不 足致令消渴的机理。 与此同时,也就有了消渴从温阳论治的相关记 载。张仲景最早创肾气丸以温补肾阳治疗本病。 5外台秘要6大倡消渴当以温补肾阳立论, 亦极力主 199 2006年第 12 卷第 3期 20061Vol. 12. No. 3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asic Medi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张用肾气丸治疗消渴。赵献可于5医贯6中曰: /故治 消之法,无分上中下,先治肾为急, 惟六味八味,及加 减肾气丸,随证而服0, /若下渴已极,大渴大燥,须加 减八味丸料一升,内肉桂一两0,体现了赵氏既重视 滋肾阴但不忘补肾阳这一学术思想。 宋#陈无择5三因极-病证方论6治疗肾虚消渴、 小便无度拟鹿茸丸,其中用有鹿茸、肉苁蓉、破骨脂 等温补肾阳之品。5薛己医案6中亦有加味八味丸治 疗消渴以阴中求阳之记载。孙一奎于5赤水玄珠全 集6中介绍其兄族, 患消渴屡以滋阴降火之剂投之, /不惟不效,反致遍身如癫,精神癯削,脉皆细数0, 遂 以肾气丸加桂心、鹿角胶、五味子、益智仁,服药 2个 月后 10年无恙。/后渴疾复作, 诸医以滋阴降火之 剂与之,遂成肿胀而毙0。可见,消渴不可专注于滋 阴降火,应重视温补肾阳。喻嘉言在5医门法律6中 谓: /凡治消渴病,用寒凉太过, 乃至水胜火湮, 犹不 知反,渐成肿满不救,医之罪也。0强调了治消渴当在 辨证上下功夫, 见渴即拟定滋阴降火可伤肾阳,变证 丛生则不可故也。张景岳在5景岳全书6中曰: /阳虚 之消,谓宜补火,则人必不信, 不知釜底加薪, 氤氲彻 顶,槁木得雨, 生离归巅, 此无他, 皆阳气之使然0, /若火衰不能化气,气虚不能化液者,犹当右归丸、右 归饮、八味地黄丸之类主之0。张氏因身受消渴病之 苦,其体会犹深, 故十分强调温补肾阳这一重要治 法。清#张璐在5张氏医通#消瘅6中云: /渴家误作火 治,凉药乱投,促人生命。0周学霆在5三指禅6中说: /余尝治是证,发于阳者, 十居二三, 发于阴者, 十居 七八,用桂附数斤而愈者,火炽水腾而渴自止。0 综上可见, 历代医家对于阳虚消渴的病因病机、 临床表现、治则治法、谴方用药等方面的认识已初具 雏形,及至后期,由于后世未真正领会/阴虚燥热0的 含义,故对消渴的辨治陷入专注阴虚燥热的误区。 分析阳虚消渴的病因,大致可有以下几种: ¹ 素 体阳虚; º 素体阴阳两虚; » 病久阴损及阳; ¼寒凉 药物太过伤阳。不论原发或继发阳虚, 临床上都应 加以重视,因为一是受传统/阴虚燥热0思想的影响, 阳虚之消极易误诊; 二是阳失者,其死速,阴失者, 其 死缓。临床观察发现, 消渴阳虚明显者, 预后不良。 /阴在内, 阳之守也; 阳在外, 阴之使也0, 阴为阳之 基,阳为阴之用,阴阳两者互根互用,治疗当如5景岳 全书#新方八阵6所言: /善补阴者, 必于阳中求阴, 则 阴得阳助而源泉不竭; 善补阳者, 必于阴中求阳,则 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0其中又以补阳法为要, 特别 是消渴病晚期, 尤其是出现了糖尿病肾病等慢性并 发症时,当以温补肾阳为正治。然早、中期亦不应忽 视阳虚尤其是肾阳亏虚的情况,当以辨证论治为核 心,不能拘泥于养阴清热之法, 即使热象明显, 清热 泻火时亦可稍佐温补肾阳之药,既可引火归原,又可 达到治未病、既病防变之目的。 当然,阴虚燥热、气阴两虚是消渴发生发展的重 要病机,这是不容置疑的, 在此提出阳虚消渴之用 意, 在于提示临证之时, 切不可一见消渴就投以滋阴 清热之剂,而当辨证论治,谨守病机,随证加减。 验案举隅:治用温阳化瘀案。 王某, 男性, 47岁。病口渴能饮, 消谷易饥, 1d 数餐,不时而饿,小便频数,头部呈阵发性刺痛, 体重 减轻。化验血糖 310mg%, 尿糖( ++++ ) , 脑电图提 示早期动脉硬化。曾服降糖灵、D860 ,并服中药多剂, 其方药组成多为熟地、山药、花粉、寸冬、大芸、黄芪 等, 效果不佳。1974年 11月 9日延余诊治。病人体 质虚胖,脸浮少华,口渴欲饮, 饮水即止, 消谷善饥, 小便 1d 数次, 量多, 四肢困倦无力, 胸闷、气短、头 晕。化验: 血糖 256mg%, 尿糖 ( ++++ ) , 胆固醇 257mg%, 甘油三脂 170mg%。脉沉紧稍弦, 舌质胖, 边带齿痕。有散在瘀斑,苔薄少津, 证属脾阳虚弱、 血瘀痰滞。治以补脾、化瘀、豁痰。药用党参、制附 子、六曲各20g,山药、山楂、丹参各 30g,赤芍 15g, 王 不留行、节菖蒲、葛根各 12g, 白芥子、丝瓜络各 10g, 穿山甲 6g。 服 30余剂后,症状减轻。早上可跑步, 不觉无 力。1d 3餐,约食700g。口微渴但不饮水,化验尿糖 ( ++ )。脉弦转缓,舌胖,瘀点仍存, 治以化瘀利湿。 症状进一步减轻, 脉缓稍弱, 舌质尚胖, 瘀斑渐消。 继续用前方加减, 服 27 剂, 自感全身有劲, 饮食正 常,胸闷气短减轻,头已不晕, 舌质稍胖, 瘀斑消失, 脉缓。改用二陈汤加葛根、节菖蒲、穿山甲、王不留 行、萆 、附子、山楂、茵陈、蔻仁, 共服 40余剂,症状 全无。化验: 血糖 115mg% ,甘油三脂 105mg%。嘱 其停药, 平素注意多食清素, 少食肥甘,定期复查。5 年后信访,未复发。 3 消渴从痰湿论治理论辨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老年化社会的来 到,糖尿病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及肿瘤之后严重 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疾病, 并成为人们生活质量 下降和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中医学认为,其病机 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0,故治疗注重于滋阴。但关 于消渴与痰湿的关系论之甚少,重视不够, 而现实生 活的实际,又引发我们去进行新的思考。中医传统 所认识的消渴病以/多食、多饮、多尿, 形体消瘦0为 特征,但实际临床中 2 型糖尿病患者, 相当一部分 /三多一少0症状并不典型,甚至无/三多0症状, 形体 不但未见明显消瘦, 反而多见形体肥胖者。这种客 观实际的存在,随着时代的发展, 正冲击着消渴病机 传统的思维模式。 中医理论素有/肥人多痰湿0、/百病皆由痰作 祟0之说。因此,当代学者黄齐豪、李学应等认为,这 种肥胖型糖尿病当属痰湿内盛所致,非均由阴虚燥 热所为。并从理论上进行了探索,倡导以化痰祛湿、 200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asic Medi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06 年第 12 卷第 3期 20061Vol. 12. No. 3 调气活血为法, 从痰湿论治肥胖型糖尿病。 追溯5内经6及后世医家所论, 5素问#奇病论6 曰: /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素食甘美而多肥也, 肥 者令人内热, 甘者令人中满, 故其气上溢, 转为消 渴。0此即说明过食肥甘, 损伤脾胃, 滋生痰湿与邪 热,痰热内阻而发为消渴,临床上消渴患者出现此类 情况屡见不鲜。5金匮要略6中关于因湿致渴的阐述 说: /湿家,其人当头汗出,,渴欲得饮而不能饮, 则 口燥烦也。0/夫水病人,目下有卧蚕,,其人消渴。0 5景岳全书#杂证谟#三焦干渴6曰: /消渴病, ,皆膏 粱肥甘之变,酒色劳伤之过,皆富贵人病之而贪贱人 少有也。0张氏从病因学上论及嗜食肥甘, 由此推测 痰浊内生与之关系甚密。痰之为病,分有形、无形之 痰。有形者, 形质厚浊, 咳咯可见; 无形者, 无处不 到。湿为阴邪, 其性黏滞, 常呈/气态0, 可弥漫全身 而为病。痰湿同出一源, 均为水液不归正化停滞而 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消渴病发生的诸多 因素, 如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情志失调等可直接或 间接地形成痰湿之邪。 以/食郁0为主导的/六郁0是消渴的发病基础, 以肝脾功能失调为核心的代谢功能紊乱是其基本病 机。/饮食自倍, 肠胃乃伤0。消渴患者多有饮食不 节史, 如甘美味肥之品,过度则伤脾胃, 致脾运胃纳 失职, 脾运不健,则水饮不能化生津液, 胃纳无力则 谷食积滞壅遏不化,反生湿浊, 再困中焦, 如此恶性 循环。过食、过逸、少动可造成食郁、气郁等作用于 脾胃而酿成痰、瘀、浊、脂等病理产物。在早期机体 处于代偿阶段, 形体壮实,整体机能旺盛, 以实证为 主,并没有明显的病态;至中晚期由实而虚, 由盛而 损,由脾胃开始继而肝肾、脏腑功能减退, 整体机能 代谢失调而出现多种代谢紊乱;到晚期多种因素共 同作用,使全身脉络损伤、脉络瘀滞, 导致各种并发 症的发生。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致脾胃运化失 职,积热内蕴,化燥耗津, 阴津受损, 肝肾阴亏, 阴不 制阳,肝阳上亢,阴虚燥热内炽,炼液成痰,痰阻经络 而致瘀血,出现消渴病诸症。 现代研究表明, 消渴患者凡见痰湿征象者,大多 湿、痰、浊、瘀同在,患者大多数合并有心、脑、肾等变 症。现代医学认为, 肥胖患者多伴有胰岛素抵抗, 尤 其以中心型肥胖最为明显, 说明体重增加与患糖尿 病的危险性增加有关。有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 超重人群中痰湿型体质的发生率为 73137%。孙氏 等通过对 35例痰浊型、26例非痰浊型患者及 20例 健康者的空腹血糖、血脂、血浆胰岛素检测, 计算胰 岛素敏感性指数。结果显示,痰浊型组 FBG、FINS、 CHO及 TG等值明显高于正常组, 胰岛素敏感指数 仅为正常组的 33% , 而非痰浊型组的 TG、FBG和 FINS亦有升高,但 CHO和 FINS明显低于痰浊型组; 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可达正常组的 64%, 此从一定程 度说明痰浊与胰岛素抵抗有关。 综上所论,糖尿病与痰湿关系密切。痰湿形成, 郁而化火,既可直接损伤阴液,而日久闭阻经络, 阴 津失于输布使机体失去濡养而发为消渴。所以临证 应细审病机,据其脉症可从痰湿论治肥胖型 2型糖 尿病。而痰湿为患, 常与它邪交并, 难以速去, 故虽 辨证无误,施治亦非 1d而奏效,当持之以恒而守方。 同时,对此治痰湿之法, 中医有/脾为生痰之源, 治痰 不理脾胃,非其治也0之说, 故而当注重健益脾胃之 功能。痰湿日久, 邪气入络, 又可致瘀,气为血帅,气 行则血行,因而在化痰祛湿的同时,宜少佐益气活血 化瘀之品,其效验更佳。 验案举隅:治用祛湿化痰案 邵某, 男, 54 岁。1个月前出现口渴多饮, 多食 易饥症状,体形肥胖, 胸闷脘痞, 舌体胖, 苔白腻, 脉 滑。空腹血糖 1218mmolPL,尿糖( ++++ ) ,血脂亦高。 经询问病史,知其素食酒酪肥甘,饮食无度, 伤及脾 胃, 脾失健运,致病湿内蕴,治以祛湿化痰健脾。药 用苍术、茯苓各 15g,山药 30g, 僵蚕 20g, 陈皮、枳实 各 10g,法夏、生甘草各 715g, 竹茹 5g。每日 1剂, 水 煎分服 3次。服药 30剂后, 症状基本解除, 血糖降 至正常范围, 尿糖( - )。随访半年,病情稳定。 参考文献: [ 1 ] 陈炳,等.中医从肝论治消渴的理论依据与临床分型[ J ] .中医 药临床杂志, 2005, 1: 55. [ 2 ] 陈良,等.从肝论治消渴的生理病理基础及研究态势[ J ] .中医 药学刊, 2003, 10: 1732. [ 3 ] 杨晓晖.四逆散加味治疗消渴肝气郁结证[ J] . 上海中医药杂 志, 1997, 5: 11. [ 4 ] 陈进.清肝泻火汤治疗 2型糖尿病 46例临床观察 [ J] . 江西中 医药, 2000, 2: 21. [ 5 ] 游柏稳,等.疏肝活血法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临床观 察[ J] .湖南中医药导报, 1999, 4: 16. [ 6 ] 赵莉.从肝论治消渴[ J]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4, 4: 303. [ 7 ] 郑国静,等.试论阳虚消渴[ 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4, 3: 5. [ 8 ] 蔡永敏,等.试论温阳法为治疗消渴病之大法[ J] .上海中医药 杂志, 2003, 9: 52. [ 9 ] 黄齐豪,等.消渴病从痰论治的理论探讨[ J] .中华临床新医学, 2004, 5: 447. [ 10] 王战建.肥胖症的诊断治疗进展[ J] .临床荟萃, 2002, 2: 123. [ 11] 潘长玉.胰岛素抵抗 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重要因素 [ J] .中华 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0, 1: 561 收稿日期: 2005-01-09 作者简介: 瞿岳云( 1950- ) , 男, 湖南望城人, 教 授,硕士研究生师, 从事中医诊断学、常见病证规律 及多学科的中医研究。 201 2006年第 12 卷第 3期 20061Vol. 12. No. 3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asic Medi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本文档为【消渴不可概以阴虚燥热论_瞿岳云】,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