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创造信息时代的欧克博奇

创造信息时代的欧克博奇

2010-01-21 5页 pdf 144KB 23阅读

用户头像

is_771492

暂无简介

举报
创造信息时代的欧克博奇 2006年第2期(总第154期) [文章编号]1003-1553(2006)02-0003-04 理 论 探 讨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是美国教育技术领域和 学科发展的黄金时代,也是教育技术领域发生历史性 转折的一个关键时期。其间,在美国教育技术的历史 舞台上,上演了一出持续25年之久的“学术连续剧”, 这就是在教育技术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欧克博奇 会议。 一、欧克博奇会议的历史背景 上世纪50年代,教育技术经历了二战的洗礼之 后,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然而面对一日千里的发 展现状,整个领域却缺乏...
创造信息时代的欧克博奇
2006年第2期(总第154期) [文章编号]1003-1553(2006)02-0003-04 理 论 探 讨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是美国教育技术领域和 学科发展的黄金时代,也是教育技术领域发生历史性 转折的一个关键时期。其间,在美国教育技术的历史 舞台上,上演了一出持续25年之久的“学术连续剧”, 这就是在教育技术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欧克博奇 会议。 一、欧克博奇会议的历史背景 上世纪50年代,教育技术经历了二战的洗礼之 后,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然而面对一日千里的发 展现状,整个领域却缺乏一个长远的战略规划,研究 主体们对教育技术的急速发展茫然失措,拙于应对。 1954年,时任美国教育协会视听教学部主席的著 名视听教学专家高家龙(LeeW.Cochran)有感于这 种状况,酝酿召开一个高级别的学术会议,拟邀请业 内顶尖专家就教育技术领域内的一些战略问题进行 持续研讨,以为视听教学部乃至整个教育技术领域的 长期发展作出规划。这就是后来于1955年得以召开的 欧克博奇会议。 欧克博奇会议因会址设在美国依阿华州风景秀 丽的欧克博奇湖(LakeOkoboji)边而得名,由美国教 育协会视听教学部和依阿华大学共同主办,其全称为 “欧克博奇湖视听教学领导人会议”(LakeOkoboji Audio-VisualLeadershipConference),1964年改为 “欧克博奇湖教育媒体领导人会议”(LakeOkoboji EducationalMediaLeadershipConference)。欧克博奇 会议从1955年开始,每年一届,至1979年结束时一共 召开了25届。在其召开的25年的时间里,欧克博奇会 议对美国教育技术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 影响。 二、欧克博奇会议特色评述 诚如一位参会人员在给高家龙的信中所言,“有 许许多多的教育会议,然而却只有一个欧克博奇湖教 育媒体领导人会议。”[1]欧克博奇会议在会议使命、参 会人员、组织程序上都截然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学术 会议,由此而为与会者带来了独特的欧克博奇体验, 孕育了可贵的欧克博奇精神,产生了影响深远的欧克 博奇效应。 1.欧克博奇使命 欧克博奇的第一个使命是促进教育技术领导能 力的发展。教育技术作为一个职业团体,在教育系统 的变革中应该承担什么样的历史使命?那些充满了激 情与梦想的视听教学先行者们认为,教育技术作为教 育领域内的一支新生力量,应该承担着教育改革与发 展领导者的历史使命。为此,欧克博奇会议需要持续 推动教育技术引领教育改革能力的发展,需要不断地 对以下三个问题进行思考与追问:我们是谁?我们能 做什么?未来会怎么样? 欧克博奇的第二个使命是教育技术学术领袖的 孕育。会议的发起者们认为,教育技术事业的发展有 赖于未来一批卓越有为的学术领袖,因此欧克博奇要 创造信息时代的欧克博奇 桑新民1, 郑旭东2 (1.南京大学 网络化学习与管理研究所,南京 210093;2.华南师范大学 未来教育研究中心,广州 510631) [摘 要]欧克博奇会议在美国教育技术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介绍了欧克博奇会议的历史背景,评述了欧克 博奇会议的特色,探寻了欧克博奇会议主题与美国教育技术发展的联系。论文还特别提出一个思考的新视角和新概 念———“学科智慧”,强调了专业责任感、使命感,倡议在中国重新点燃欧克博奇的圣火,创造信息时代的欧克博奇精神。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历史;欧克博奇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3 电化教育研究 致力于未来学术领袖的培养,在会议中通过各种方式 为他们提供各种机会以促进其专业上的发展。这些未 来学术领袖的成长将有力地推动教育技术领域的进 步,从而实现教育技术引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使 命。 2.欧克博奇成员 为了实现欧克博奇使命,欧克博奇会议的发起 人、欧克博奇之父高家龙把会议定位于精英会议,参 会人员仅限于那些名重一时的学术领袖与未来的学 术领袖们。在参会人员的选择上,采用邀请制的方法, 由专门的委员会在全美范围内遴选参会人员,而后向 他们发出参会邀请。每次参加会议的人数大约保持在 50人至70人左右。在这些人当中,除了那些名重一时 的学术领袖之外,还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参会人员是那 些具有良好发展前景、有望在未来成为教育技术学术 领袖的青年俊杰。在欧克博奇20多年的历史中,会议 的参与者们逐渐形成了视听教学领域内的一个独特 群体,他们自称为“欧克博奇人”(Okobojians)。 3.欧克博奇规程 欧克博奇有一套独特的会议组织程序,平等、自 由与参与是其核心。欧克博奇会议的组织者们认为, 与会人员的充分参与才是欧克博奇会议成功的核心 保证,而只有非结构化的会议程序才能够保证平等、 自由讨论的成功。如果没有参会人员的充分参与,欧 克博奇会议将不可避免地会蜕变为又一个普普通通 的学术会。因而,在欧克博奇会议中没有连篇累牍的 专家,而只有那些名重一时的学术领袖与初出茅 庐的青年学者之间开诚布公的、渗透着学术民主与学 术自由精神的平等讨论。 4.欧克博奇体验 独特的会议规程带来了独特的欧克博奇体验。在 欧克博奇会议上,没有知识的“传播”与“布道”,只有 思想的“碰撞”与“共鸣”。在平等的沟通与交流中,与 会人员获得了独特的欧克博奇体验:青年学者们与以 往仅在教科书上看到的学术领袖进行面对面的对话, 对其以后的专业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影响;那些 著作等身的学术领袖在与才华横溢的年轻人的碰撞、 交流中,焕发了学术青春和生命活力,这是在其他形 式的会议上很难获得,甚至前所未有的体验。 5.欧克博奇精神 欧克博奇会议历时25年,形成了独具内涵的“欧 克博奇精神”。所谓的欧克博奇精神,既包括那些学术 领袖们对视听教学事业的激情、梦想与执著,对视听 教学变革教育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也包括通过思想的 碰撞与交流而带来的更为广阔的学术视野,还包括在 平等讨论与自由沟通中培养起来的学术民主与自由 精神以及新老两代学者之间源源不断的薪尽火传。教 育技术学正是在欧克博奇精神的这种薪尽火传中不 断获得成长,走向成熟的。 6.欧克博奇效应 在第一届欧克博奇会议之后的几年时间里,大量 参加过欧克博奇会议的学者以欧克博奇为榜样,按照 其样式在全美各地陆续发起了为数众多的类似的学 术会议。这些学术会议被称为“欧克博奇婴孩” (OkobojiBabies)。在1955年以后的20年时间里,全美 涌现了大约20个这样所谓的“欧克博奇婴孩”。欧克博 奇的思想与理念得以迅速扩散开来,产生了广泛影 响。 三、欧克博奇会议主题与美 国教育技术的历史足迹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正是美国教育技术发生 历史性转折的一个关键时期,而欧克博奇会议也恰恰 从50年代开始到70年代结束。这难道仅仅是历史的巧 合?我们认为:一方面,美国教育技术这20年发展的黄 金时期成就了欧克博奇;另一方面,欧克博奇也以其 独特的定位引领了教育技术的发展潮流,有力地推动 了美国教育技术的发展。正如1971年维维安·休·佩恩 (VivianSuePenn)在其以欧克博奇为题的博士论文 中所言:“欧克博奇会议的成果对教育媒体领域是意 义重大与意味深长的。”[2] 由于参会人员的学术声望与影响,历届欧克博奇 会议主题的选择和探讨显然对美国教育技术领域的 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而今天我们对欧克博 奇25年中历次会议主题的寻访与整体解读,则能在很 大程度上反映美国教育技术从50年代至70年代这一 转折时期的历史足迹。 事实上,从历年欧克博奇会议的主题来看,我们 不难发现教育技术的研究群体在对领域的理解不断 加深的同时,其学术视野也在不断突破自己原来狭隘 的小圈子,开始走向更加开阔的新天地,从早期对教 育技术领域自身的关注到其后对整个教育系统的关 注,乃至对整个社会巨系统的关注。正如欧克博奇之 父高家龙在1971年所言:“近年来发生的一个重要变 化是,代们要求讨论教育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这与 会议的前几年他们只看到与教育媒体直接相关的问 题形成了鲜明对比。”[3] 在前几届会议中,与会者讨论的基本上还都是单 4 2006年第2期(总第154期) 纯教育技术领域自身的问题,如视听教学专家的培养 (1955年)、视听教学的角色定位(1956年)、教师视听 教学能力的 (1958年)、加强视听教学的研究 (1959年)等。 60年代以后,与会者逐渐把眼光转向了整个教育 系统,倾向于从整个教育系统的角度考察教育技术问 题,开始关注视听教学与课程变革的关系 (1961年、 1965年、1967年、1969年)、视听教学与教育系统中其 他相关职业领域的关系(1966年)。其间,1962年对程 序教学的讨论,1963年对学习理论与视听教学关系的 求索,更是见证了那个特定历史时期教育技术向学习 心理学的艰难行进。1968年,与会者讨论了视听教学 与社会系统中的其他职业部门诸如工业界的关系,这 显示了其视野更为开阔,眼光也更为长远。欧克博奇 研讨主题的这种演化暗合了这一历史时期视听教学 向视听传播而后再向教育技术的历史性跨越。 70年代中后期,美国教育技术经过近20年的黄金 时期之后,遇到了一些困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那 些对教育技术事业满怀激情的学者们没有丧失信心, 痴情不改,依旧执著地以教育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为己 任。1970年之后的欧克博奇会议继续在教育技术要做 教育改革领导者这一旗帜下,开始把更多的注意力放 在对教育技术自身的定位以及未来教育技术发展趋 势的探讨上。 当时,欧克博奇会议汇聚了大批具有重要学术影 响的学者,可谓大师云集,有力地保障了欧克博奇会 议的层次,扩大了会议的学术影响。在欧克博奇会议 刚开始召开的1955年和1956年,当时的前辈学者、在 美国教育技术领域享有崇高声望的霍本 (CharlesF. HobanJr.)连续两次参加了会议。正是在欧克博奇会 议上,霍本讨论了系统理论与系统方法对视听传播的 价值。[4]这是教育技术领域内第一次涉及系统理论与 系统方法,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技术的方法论建设,产 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学术影响,引领了教育技术历史上 由视听教学向视听传播的第一次历史转向。另一位在 美国教育技术历史上占有重要历史地位的前辈学者 芬恩(JamesD.Finn),于1959年与1968年先后两次参 加了欧克博奇会议。芬恩对技术进步必将颠覆教育系 统的欢呼、对教育技术必将引领教育革命的深信不疑 以及对教育技术未来发展的憧憬与渴望,深深地感染 了与会的每一个人,而其对视听传播转向教育技术这 一本领域内的第二次历史转向不遗余力的推动更成 为欧克博奇人的骄傲,其在1969年的遽然逝世更成为 欧克博奇人心中永远的悲情。此外,25年间参加过欧 克博奇会议的知名学者除了欧克博奇之父高家龙之 外,还有查理斯·舒勒(CharlesSchuller)、罗伯特·卡 西(RobertCasey)、杰克·爱德林(JackEdling)、维斯 利·米尔亨利(WesleyC.Meierhenry)、威廉姆·爱伦 (William H.Allen)、亚瑟·拉姆斯登(Lumsdaine, ArthurA.)、佛伊·克鲁斯(CrossA.J.Foy)、弗洛伊 德·布鲁克(FloydeBrooker)、罗伯特·基弗(Robertde Kieffer)、埃尔斯沃思·登特(EllsworthDent)、威廉·富 尔顿(WilliamFulton)、欧莱·拉森(OleLarson)等等。 这些人都是教育技术的先驱、当时视听教学领域的风 云人物。 大师云集的欧克博奇也是青年学者成长的一个 舞台。著名学者海涅克(RobertHeinich)从1956年开 始,先后五次参加了欧克博奇会议,从一个年轻学者 成长为一个引领教育技术发展潮流的学术领袖。另一 位著名学者伊利(DonaldP.Ely)与海涅克一样,也是 五次参加欧克博奇会议,从一个年轻的研究生成长为 一位学术领袖。二人第一次来到欧克博奇时,还都是 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后生,在其后短短十几年间迅速成 长为名重一方的学术领袖,先后就任AECT的主席,并 受获邀在欧克博奇讲台上作专家报告。值得提及的 是,正是在参加第一次欧克博奇会议上,伊利结识了 当时视听教学的先驱者之一霍本,从此开始了持续一 生的学术交往。伊利一生中有幸结识了一大批前辈学 者,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提携,而霍本就是其中的一位。 在谈及欧克博奇会议对自己学术生涯的影响时,伊利 说:“像他们(其他参加欧克博奇会议的人)一样,我把 我的职业贡献归因于我参加了第一届欧克博奇会议 以及其后的几届。”[5]这或许也算是独特的欧克博奇体 验的一部分吧。 海涅克与伊利皆业内翘楚,堪称70年代以后教学 媒体专家中的“双子星座”,二人的学术影响及其对教 育技术的历史贡献是有目共睹的。管中窥豹,亦见一 斑。海涅克与伊利二人在欧克博奇会议上的成长也从 一个侧面说明了欧克博奇对学术领袖的孕育与培养 是卓有成效的。反过来,欧克博奇对美国教育技术的 影响也正是通过这些后起之秀才得以放大的。 欧克博奇会议20年,凝聚和孕育了美国教育技术 的学术领袖,推动了美国教育技术的发展。正如1971 年,约翰·阿杰斯(JohnVergis)在会议总结中所言: “现今的领袖人物,几乎没有一个没有参加过欧克博 奇会议。”[6]欧克博奇的后期领导者威廉·欧格利斯比 (WilliamB.Oglesby)在欧克博奇20周年时,更是感慨 地指出:“20年来,欧克博奇会议已经促进了我们这一 5 电化教育研究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8.415. 职业中领导能力的发展。她已经成为伟大思想的发源 地、终生友谊的产床与领导能力发展的楷模。”[7]1979 年最后一届欧克博奇会议的参加者、著名学者迪克· 科内尔(DickCornell)在给郑旭东的电子邮件中这样 写道:“欧克博奇会议在那个夏天中止了。此后,再也 没有哪个会议能够达到欧克博奇所曾经的层次。”[8]欧 克博奇,几成绝响! 1972年,罗伯特·杰瑞克(RobertJarecke)在会议 总结中引用了英国首相邱吉尔的一句话,他说:“我所 能奉献的没有其他,只有热血、辛劳、眼泪与汗水。”[9] 确如杰瑞克所言,美国教育技术发展的这黄金20年正 是由那些欧克博奇人用热血、辛劳、眼泪与汗水铸就 的。在这一意义上讲,欧克博奇承载了美国教育技术 的光荣与梦想,已经幻化为研究主体内心深处的一个 图腾,深刻地影响着美国教育技术的面貌。 四、提升学科智慧,创造信息时代的欧克博奇 50年前,美国教育技术的先辈们点燃了欧克博奇 的圣火,迎来了美国教育技术的战略性发展。遗憾的 是,这一圣火在25年之后熄灭了。欧克博奇会议留给 后人的思考是多方面的,我们在这里特别想提出一个 思考的新视角和新概念:“学科智慧”,其中还包括专 业责任感、使命感。 现代教育技术的历史短暂而急促,教育技术学如 何能够作为一个学科出现并获得整个学术界的承认, 这显然需要经过几代学者艰苦卓绝的创造和探索。尽 管教育技术学的基础理论至今还显得稚嫩,但却与教 育学的理论同样深邃,而且更富有时代的色彩和魅 力!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理论的探究不仅需要学科智 慧,而且能锻炼和提升学科智慧。依靠这种智慧,不仅 可以使学科发展少走弯路,而且能吸引、凝聚本学科 和其他学科的精英人才,使学科群星璀璨,兴旺发达, 充满生机与活力。 对学科历史的反思和理论的探究显然是异常艰 苦的,需要宁静,需要耐得住寂寞和清贫,需要承受孤 独甚至承受被误解、被曲解、被冷落的勇气和毅力,这 是无数智者和学人的共同经历、共同命运和共同体 验!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序言中所说: “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 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 懦都无济于事!”① 我们研究历史,决不是以史论史,而是要以史为 鉴,这就必须寻找、总结、把握历史的必然性、规律性, 也就是揭示出历史的逻辑。同任何历史一样,教育技 术与教育技术学的历史决不是一些偶然事件的堆砌, 而是通过各种看似偶然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开辟 了一条波浪式前进、螺旋式发展的历史道路。认清了 这条道路,就可以更加自觉而不是盲目地开创更加美 好的现实与未来,就可以避免历史的曲折,少犯历史 的错误,减少各种历史的遗憾,更好地承担起历史赋 予本专业的使命和责任!这不仅是每个学科带头人必 须具有的历史使命感,而且是本领域每一个学者、研 究者、开发者都应该具有的历史责任感! 如今,距欧克博奇诞生已有50年,而距欧克博奇 圣火熄灭也已有25年。数字媒体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 展和普及创造了世界教育技术跨越式发展的奇迹,也 给世界各国的教育技术工作者提出了更多、更复杂的 难题。与当时的欧克博奇人一样,我们也面临着机遇 与挑战并存的十字路口。 2005年10月29日,我们在由中国教育技术学年轻 学子们创建的e-Learning大讲堂第16次会议上作了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继往与开来———南京大学专业创 建的理念与实践探索》的报告,在报告最后介绍了欧 克博奇精神及其历史地位,并倡议在具有纪念意义的 50年和25年之重要时刻,由中国教育技术学子将欧克 博奇圣火重新点燃!引发了与会者热烈的讨论和响 应。我们希望借助e-Learning大讲堂这一文化、教育传 播的新时空,将圣火燃遍中国,燃遍世界!近日,我们 已开始邀请曾经参加欧克博奇会议的美国学者加入 我们的远程讨论⋯⋯我们相信,再经历5年、15年、25 年、50年之后,我们不仅会创造信息时代的欧克博奇 奇迹,而且一定会创造信息时代的教育和文化传播、 交流、合作奇迹。 [参考文献] [1]Cochran,LeeW.(2004)Okoboji:ATwentyYearReviewofLeadership1955-1974[M].Greenwich,CT:InformationAge Publishing,Inc.P255. [2]VivianSuePenn.AStudyoftheOrigin,StructureandSignificanceoftheLakeOkobojiEducationalMediaLeadershipCon (下转第29页) 6 2006年第2期(总第154期) (上接第6页) ferences,1955-1970[D].Unpublisheddoctoraldissertation,Temple,University,1971,p.194. [3]Cochran,LeeW.(2004)Okoboji:A TwentyYearReviewofLeadership1955-1974[M].Greenwich,CT:InformationAge Publishing,Inc.P62. [4]DonaldEly(1970).TowardaPhilosophyofInstructionalTechnology[J].BritishJournalofEducationalTechnology,1,81-94. [5]Cochran,LeeW.(2004)Okoboji:A TwentyYearReviewofLeadership1955-1974[M].Greenwich,CT:InformationAge Publishing,Inc.P254. [6]Cochran,LeeW.(2004)Okoboji:A TwentyYearReviewofLeadership1955-1974[M].Greenwich,CT:InformationAge Publishing,Inc.P209. [7]Cochran,LeeW.(2004)Okoboji:A TwentyYearReviewofLeadership1955-1974[M].Greenwich,CT:InformationAge Publishing,Inc.P280. [8]DickCornell.PersonalCommunicationviaEmail[Z].2005-10-30. [9]Cochran,LeeW.(2004)Okoboji:A TwentyYearReviewofLeadership1955-1974[M].Greenwich,CT:InformationAge Publishing,Inc.P210. 新闻记者,1994,(1):9~10. [3][英]DavidBuckingham.MediaEducation:Literacy,learningandcontemporaryculture[M].PolityPress,2003.P3. [4]闵大洪.数字传媒[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4. [5]明安香.“传播的技术与传媒发展”报告[R].2004-11-9. [6][7][9][1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1999.862,194,204. [8]邵培仁.传播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46. [10]玛丽·崴庞德.传媒的历史与———大众媒介在加拿大[M].郭镇之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12]高雪燕.媒介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大学硕士论文,2002. [13]吴翠珍.媒体教育中的电视素养[J].台湾:新闻学研究,(第53集).1996。参见卜卫.大众媒介对儿童的影响[M].新华出版社, 2002.448. [14]高玉华.简明英语词源构词词典[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628. [15][美]ArtSilverblatt.MediaLiteracy:KeystoInterpretingMediaMessages[M].PraegerPublishers,2001.2. [16][英]凯丽·巴塞尔格特.媒介素养与媒介[J].现代传播,2005,(2):18~19. [17]卜卫.大众媒介对儿童的影响[M].新华出版社,2002.448. [18][美]W.JamesPotter.MediaLiteracy[M].SagePublications,2001.7. [19][美]AnnWattsPailliotet.ReconceptulizingLiteracyintheMediaAge[M].JAIPressInc.,Stamford,Connecticut,2000.364. [20][美]JudithVanEvra.TelevisionandChildDevelopment[M].LawrenceErlbaumAssociates,Publishers,Inc.2004,P216。 [21]蔡帼芬等.媒介素养(论文集)[C].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22]张开.媒体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J].现代传播,2003,(1):116~118. [23]张冠文,于健.浅论媒介素养教育[J].中国远程教育,2003,(7). [24]张志安,沈国麟.媒介素养: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DB/OL].复旦大学媒介小组网站www.medialiteracy.org.cn,2005-5-19. [25]郑保卫.媒介教育大众化势在必行[N].中华新闻报,2002-1-16. [26]衷菱.论媒介信息教育[DB/OL].www.zjol.com.cn.2005-5-19. [27]喻国明在“人民网”[传媒沙龙]做客时的访谈[DB/OL].www.people.com.cn,2005-5-31. [28]蔡帼芬等.媒介素养(论文集)[C].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29]2005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通过了张艳秋所做《信息社会媒介素养研究:兼论中国媒介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博士 论文. 29
/
本文档为【创造信息时代的欧克博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