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论_庄子_的小说化倾向_以_盗跖_为例_霍虎成

论_庄子_的小说化倾向_以_盗跖_为例_霍虎成

2013-11-27 1页 pdf 1MB 30阅读

用户头像

is_811571

暂无简介

举报
论_庄子_的小说化倾向_以_盗跖_为例_霍虎成 046 2013.7 参花 理论园地 SHEN HUA 心 灵 之 花 文学评论   《庄子》为战国中期庄子所著,其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形 成、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在文学方面,“《庄子》丰富的 寓言和奇崛的想象,成为先秦说理文的瑰宝”,“先秦说理 文,最有文学价值的是《庄子》”。其篇章中所表现出的文 学特质,使其具有明显的小说化倾向。   “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饰小说以干 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载:“小 说之名,昔者见于庄周之云‘饰小说以干县令’,然案其实 际,乃谓琐屑之言,非道术所...
论_庄子_的小说化倾向_以_盗跖_为例_霍虎成
046 2013.7 参花 理论园地 SHEN HUA 心 灵 之 花 文学评论   《庄子》为战国中期庄子所著,其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形 成、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在文学方面,“《庄子》丰富的 寓言和奇崛的想象,成为先秦说理文的瑰宝”,“先秦说理 文,最有文学价值的是《庄子》”。其篇章中所表现出的文 学特质,使其具有明显的小说化倾向。   “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饰小说以干 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载:“小 说之名,昔者见于庄周之云‘饰小说以干县令’,然案其实 际,乃谓琐屑之言,非道术所在,与后来所谓小说者固不 同。”鲁迅将“小说”视为“琐屑之言”,认为“与后来所 谓小说者固不同”,这是就《庄子》与志怪志人小说、唐传 奇以及古代白话小说而言。其实,后来,作为一种文学体裁 的小说与《庄子》所说的“小说”含义虽不完全相同,但在 古代,小说这种文学体裁始终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 在这一点上,二者仍然是接近的。   《庄子》是“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阐述 其所谓的 “道”。 但是,庄子在阐释其主张的同时,表现 出了深刻的“小说”思维、小说特质。下面以《盗跖》为例 试论之。   《盗跖》为《庄子》杂篇之一,关于作者,《史记·老 子韩非列传》载:“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 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 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 跖、胠箧,以诋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由此可知, 《盗跖》为庄子所著,庄子学说“本归于老子之言”,“大 抵率寓言也”。   关于盗跖,《庄子》、《孟子》、《荀子》、《商君 书》、《吕氏春秋》、《韩非子》、《史记》等书都有记 载。《庄子·盗跖》对盗跖作了最早也最详细的描写,以后 其他书也只是“引经据典”,援引《庄子》一书所谓的“盗 跖”形象来进行论述,其形象囿于《盗跖》篇。毋庸置疑, 《盗跖》对盗跖形象的塑造是成功的,其形象塑造过程令后 世小说家叹服。总的来说,《盗跖》篇所表现出的小说特质 主要在三个方面。   其一,形象生动。《盗跖》篇成功塑造了一位社会叛逆 者、起义领袖、草莽大盗。在作者笔下,盗跖这一英雄人物 从外形特征到内在的道德情操,都是被充分理想化了的。作 者对盗跖形象的塑造运用了多种多样的手法,比如肖像描 写,“目如明星,发上指冠”,“身长八尺二寸,面目有 光,唇如激丹,齿如齐贝,音中黄钟”;行动描写,“盗跖 乃方休卒徒大山之阳,脍人肝而餔之”,“盗跖大怒,两展 其足,案剑瞋目,声如乳虎”;语言描写,“丘来前!若所 言顺吾意则生,逆吾心则死”。还有侧面衬托手法,通过柳 下季和孔丘来侧面衬托盗跖。   其二,情节曲折。《盗跖》情节的最大特点是在于大起 大落,跌宕有致,而又离奇曲折,变化多端,从而为表现盗 跖雄伟、豪放、暴躁而又聪明、机智、善辩的独特性格提供 了充分的条件和依据。俗话说,“无巧不成书”,作品一开 头通过巧妙地设计孔子、柳下季、盗跖三者之间错综交叉的 关系,把他们的纠葛置到了复杂、微妙的因素之中,这就使 情节的发展产生了无穷的巧意,使盗跖与孔子之间的矛盾从 产生、发展到最后激化,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作 品结尾写道:“孔子再拜趋走,出门上车,执辔三失,目茫 然无见,色若死灰,据轼低头,不能出气。”这一细节描写 为盗跖之胜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文章节奏骤然趋缓,二人 论辩随之结束。整个事件巧妙曲折,浑然一体。   其三,典型环境。作者在开篇即开门见山地说:“盗跖 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暴诸侯。穴室枢户,驱人牛马, 取人妇女。贪得忘亲,不顾父母兄弟,不祭先祖。所过之 邑,大国守城,小国入保,万民苦之。”这主要交代了事件 发生的时代背景,即诸侯争战,民不聊生,于是揭竿而起, 占山为王。这从侧面说明了,当时社会动乱,急需一种统一 的思想来整合乱世,而“百家争鸣”,尚没有一种力量能使 人信服。这就交代了事件发生的背景。整个事件的发生正是 以这个背景为基础漫衍开来。在这方面,《庄子·渔父》做 得较好,不过总的来说,《庄子》中环境描写是很不够的, 这也是整个中国古典小说的不足之处。   此外,《盗跖》残留了浓厚的语录体的痕迹,语言个性 化不足,但文中某些褒贬分明、气势充沛的语言对后世小说 家来说是很好的借鉴。由此,我们可以说《盗跖》篇含有浓 厚的小说化倾向。《庄子》中《德充符》、《应帝王》、 《盗跖》、《说剑》、《渔父》也具有小说化倾向。所以, 《庄子》一书具有小说化倾向。   生活在战国之际的庄子用他特有的“谬悠之说,荒唐之 言,无端崖之辞”为我们讲故事说道理。二千多年之后的曹 雪芹在其创作的位居我国“四大名著”之首的长篇小说《红 楼梦》的末尾写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 痴,谁解其中味?”这是一种难以直言又深怕被世俗所不解 的苦闷心情。庄子的“荒唐之言”在游走了千年之后,终于 在曹雪芹手里大放异彩;庄子的“小说”在唐代传奇的一瞥 之后,终于在曹雪芹之世回光返照。这似乎是一种预感,似乎 是一种宿命。 【参考文献】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中华书局,2011. [2](战国)庄子,方勇译注.中华书局[M],上海:中华书 局,2011. [3]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汉)司马迁.史记[M]. 湖南:岳麓书社,2001. [5]张应斌,《庄子》与中国小说的起源[J].湛江师范学院学 报,2010, 31(5):85-92.   作者简介:虎城(1987年—),山西阳泉,辽宁大学 文学院2011届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论《庄子》的小说化倾向                ——以《盗跖》为例 ◎霍虎成 (辽宁大学文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摘要:《庄子》是我国战国中期著名思想家庄子所著,其汪洋恣肆如行云流水般的文风以及富有诗意的语言对我国文 学影响很大。本文以《庄子·盗跖》为例,重点探讨《庄子》的小说化倾向,主要从人物塑造、情节变化、时代背景来入 手。   关键词:庄子;盗跖;小说   【中图分类号】:I054 【文献标识码】:B
/
本文档为【论_庄子_的小说化倾向_以_盗跖_为例_霍虎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