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常见症状鉴别之疼痛

常见症状鉴别之疼痛

2013-11-24 13页 doc 59KB 31阅读

用户头像

is_611928

暂无简介

举报
常见症状鉴别之疼痛常见症状鉴别之疼痛 2008-07-02 13:50 【大 中 小】【我要纠错】   疼痛是病人的自觉症状,也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从部位分有头痛、胸胁痛、胃院痛、腰痛、腹痛,肌肉关节痛等,且有脏腑、经络、气血、阴阳及寒热、虚实之不同。   头痛:可发生于许多疾病中,临床可分为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两类。   1)头痛,波及颈项,伴恶风寒,全身骨节疼痛,得包裹头部,苔薄白,脉浮紧,多发作于吹风受凉后,是风寒头痛。为外感风寒之邪,寒主收引,经脉不利则头痛。   2)头痛,伴发热,恶风寒,汗出,口渴,舌红,苔薄黄,脉浮数者,是...
常见症状鉴别之疼痛
常见症状鉴别之疼痛 2008-07-02 13:50 【大 中 小】【我要纠错】   疼痛是病人的自觉症状,也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从部位分有头痛、胸胁痛、胃院痛、腰痛、腹痛,肌肉关节痛等,且有脏腑、经络、气血、阴阳及寒热、虚实之不同。   头痛:可发生于许多疾病中,临床可分为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两类。   1)头痛,波及颈项,伴恶风寒,全身骨节疼痛,得包裹头部,苔薄白,脉浮紧,多发作于吹风受凉后,是风寒头痛。为外感风寒之邪,寒主收引,经脉不利则头痛。   2)头痛,伴发热,恶风寒,汗出,口渴,舌红,苔薄黄,脉浮数者,是风热头痛。为感受风热之邪,上扰清窍,故头痛。   3)头痛如裹,肢体困重,恶寒发热,胸闷,纳呆,苔白腻,脉儒,阴雨天尤甚者,是风湿头痛。为感受风湿之邪,湿邪粘腻重浊,上扰清窍则头痛如裹。   4)头痛以前额为甚,伴发热,汗出,口渴,烦躁,舌红,脉数或洪大者,是阳明头痛。前额为阳明经循行部位,热邪侵袭阳明经,循经上炎则头痛,以前额为甚。   5)头痛以两侧为甚,伴往来寒热,胸胁苦满,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日苦,咽干,目眩,脉弦细者,是少阳头痛。头部两侧为少阳经循行部位,热邪侵袭少阳经,循经上炎则头痛,以两侧为甚。   6)头痛以巅顶为甚,伴恶心,吐涎沫,畏寒,四肢欠温,舌淡,脉弦者,是厥阴头痛。巅顶为厥阴经到达之部位,寒邪侵袭厥阴经,浊阴上逆则巅顶痛。   7)头痛头胀,伴耳鸣,目糊,面赤,失眠,健忘,肢体麻木或振颤,舌红,苔黄,脉弦细者,是肝阳上亢头痛。肝阳上亢,清窍被扰,故头痛头胀。   8)头痛且胀,伴胸脘痞满,身重肢倦,恶心,吐痰沫,苔白腻,脉弦滑者,是痰浊头痛。痰浊上蒙,清阳不升,则头痛且胀。   9)头痛隐隐,伴体倦乏力,少气懒言,劳累则加剧,面色晄白,纳差,舌淡,脉虚者,是气虚头痛。中气不足,元神之府失养则头痛隐隐。   10)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或有头部外伤史,舌暗或有瘀斑,脉细涩者,是血瘀头痛。瘀血内停,经脉流行不畅,则头痛固定不移。   11)头痛隐隐,伴心悸失眠,手足麻木,面色无华,舌淡,脉虚者,是血虚头痛。为血虚阴亏,不能上荣于清窍,则头痛隐隐。   12)头痛偏于一侧,或左或右,其痛暴作,痛势甚剧,痛解如常人,脉弦者,是偏头痛。为肝经有邪,风火上扰所致。   13)头痛呈空痛,伴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遗精带下,舌红,少苦,脉沉细无力者,是肾虚头痛。脑为髓之海,肾精不足,则头脑空痛。   14)头痛头胀,伴颜面肿大,面发疱疮,发热,咳嗽,咽干口渴,舌红,苔黄腻,脉数者,是大头瘟。为热毒上壅,经脉不利,故头痛头胀。   胸胁痛:胸痛是指胸部疼痛,包括上焦心肺两脏所居的部位,胁痛是指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主要与肝胆有关,临床常并称为胸胁痛。有虚实寒热之不同。   1)胸痛,痛彻肩背,伴心悸,气短,甚则喘息不能平卧,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欠温,苔白,脉沉迟者,是胸阳痹阻之胸痛。为胸阳不振,气机闭阻所致。   2)胸痛,且牵引肩背,伴喘促,咳嗽,痰多色白,纳差,苔白腻,脉沉弦者,是痰湿胸痛。为胸阳不振,痰湿内蕴所致。   3)胸痛,呈刺痛不移,伴胸闷不舒,舌暗,脉涩或结代者,是血瘀胸痛。为胸阳不振,瘀血内阻所致。   4)胸胁痛以胁痛为主,攻窜不定,与情志有关,急躁易怒,失眠,暖气,苔薄白,脉弦者,是气滞胸胁痛。为肝气郁结,经脉不利所致。   5)胸痛伴咳嗽,气喘,咳吐腥臭脓痰,恶寒发热,烦躁,舌红,苔黄,脉浮数者,是痰热壅肺之胸痛为痰热壅肺,肺气不利所致。   6)胸胁胀痛,每逢咳唾牵引疼痛加剧,肋间胀满,转侧不利,苔白腻或润,脉沉弦者,是悬饮胸痛。为饮停胸胁,经脉不利所致。   7)胸部疼痛,伴干咳少痰,咳血或痰中带血,午后潮热,颧红,盗汗,舌红,脉细数者,是肺阴虚胸痛。为肺阴不足,虚热内扰,经脉失养所致。   8)胁部隐痛绵绵,伴头晕目眩,五心烦热,神疲乏力,劳累更剧,舌红,苔少,脉细数者,是肝阴虚胁痛。为肝阴不足,虚火内扰,经脉失养所致。   9)胁痛不舒,伴发热,口苦,胸闷纳呆,恶心呕吐,目赤,小便黄,或黄疽,舌红,苔黄腻,脉弦数者,是肝胆湿热之胁痛。为肝胆湿热,肝络失和所致。   10)左侧胸痛隐隐,伴心悸怔仲,气短懒言,面色晄白,失眠,舌淡,脉虚或结代者,是心气虚胸痛。为心气不足,气血运行不利所致。   腰痛:是指腰的一侧或两侧疼痛。腰为肾之府,故与肾的关系较密切。感受外邪或内伤均可导致腰痛。   1)腰部冷痛重着,每遇阴雨,寒冷加剧,活动不利,遇热痛减,畏寒,四肢欠。,舌淡,苔白腻,脉紧者,是寒湿腰痛。为寒湿阻滞经络,气血流行不畅经脉失养所致。   2)腰痛以酸软为主,,伴膝腿无力,劳累加剧者,是肾虚腰痛。偏阳虚者,还可见面色晄白,四肢欠温,少腹拘急,舌淡,脉沉细,为肾阳虚损,温煦作用减弱所致。偏阴虚者,还可见心烦失眠,面色潮红,手足心热,口干咽燥,舌红苔少,脉细数。为肾阴不足,经脉失于滋养所致。   3)腰髋疼痛,痛处有热感,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细数者,是湿热下注之腰痛。为湿热下注,经脉不利所致。   4)腰痛呈刺痛,固定不移,轻则活动不利,重则难以转侧,多有外伤史,舌暗,脉细者,是瘀血腰痛。为瘀血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5)腰痛位于后侧或一侧,呈刺痛或钝痛,伴小便涩痛,尿中时夹砂石,或排尿突然中断,或尿中带血,排石后痛减,苔薄白,脉弦者,是石淋腰痛。为湿热蕴结成石,经脉不利所致。   胃脘病:是指上腹部疼痛,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有寒热虚实之不同。   1)胃脘疼痛暴作,畏寒,喜暖,局部热敷痛减,呕吐清水,四肢欠温,喜热饮,苔薄白,脉沉者,是寒邪侵犯胃腑之胃脘痛。常与饮食生冷有关,寒邪侵袭,胃脘拘挛则痛。   2)胃脘胀问,甚则疼痛,暧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减,或大便不爽,舌红,苔厚腻,脉滑者,是食滞胃脘痛。为饮食过多,食物停留,胃失和降,气机不畅所致。   3)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连及两胁,暖气,吞酸,纳呆,大便不畅,苔薄白,脉弦者,是肝气犯胃之同脘痛。为肝部气滞,中焦气机升降失司所致。   4)胃脘痛隐隐,空腹时尤甚,得食则舒,喜温喜按,或泛吐清水,四肢欠温,大便溏薄,面色晄白,舌淡,苔白,脉沉细者,是脾胃虚寒之胃脘痛。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气机不利则胃脘痛隐隐。   5)胃脘疼痛有定处,痛如针刺或刀割,食后更甚,大便色黑,或呕血,舌暗,有瘀斑,脉沉涩者,是血瘀胃脘痛。为瘀血阻滞,脉络不通则痛。   6)胃脘疼痛伴热感,纳差。食后作胀,口渴,五心烦热,大便于结,舌红,苔少,脉细数者,是阴虚胃脘痛。胃阴不足,津液亏损,失于滋养则胃院痛。   7)胃脘灼热疼痛,伴口干喜冷饮,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者,是胃热之胃脘痛。为热邪蕴结胃脘,经脉不利,气机失和所致。   8)胃脘疼痛,伴振水声,面色晄白,畏寒,四肢欠温,或吐清水,纳差,舌淡,苔薄白,脉沉者,是饮停中焦之胃脘痛。饮停中焦,阳虚水液不得输布,经脉不利则胃脘痛。   腹痛:是指胃院以下腹部的疼痛。凡腹腔内脏器的病变多可导致腹痛,临床当辨别腹痛所在之脏腑,以及寒热虚实之区别。   1)脘腹胀痛,攻窜不定,或牵引少腹痛,胸闷暖气,症情常因情志变化而改变,苔薄,脉弦者,是气滞腹痛。为肝气郁结,气机阻滞,经脉不利而腹痛。   2)腹部疼痛,痛点固定,拒接或触痛,或按之有痞块,经久不愈,舌暗,有瘀点,脉沉涩者,是血瘀腹痛。为瘀血阻滞,久病人络,不通则腹痛。   3)腹部灼热疼痛,喜冷,拒按,口渴喜饮,大便不通,舌红,苔黄,脉数者,是胃肠实热之腹痛。胃肠有实热之邪结聚,腑气不通则腹痛。   4)腹痛时作时止,胃脘嘈杂,面色无华,纳差,或鼻孔作痒,梦中龄齿,唇内有粟粒点,或脸上有白色虫斑,发作时腹部可有包块,脉沉紧者,是虫积腹痛。多见于儿童,为蛔虫内扰,气机道乱所致。   5)右上腹突然剧痛,或呈钻顶样疼痛,伴恶心呕吐,四肢欠温,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甚则打滚,脉紧,不发则如常人者,是胆蛔症之腹痛。为蛔虫上膈,窜入胆道所致。   6)腹痛腹胀,伴发热,胸闷纳呆,口渴,下利赤白脓血,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数者,是湿热壅滞肠道之腹痛。湿热阻滞肠道,传化失司,气机不畅则腹痛。   7)腹痛暴作,伴发热恶寒,胸闷纳呆,身重倦怠,口不渴,大便搪薄,小便清利,苔白腻,脉浮或紧者,是外感寒湿之腹痛。寒湿之邪壅阻胃肠,气机不畅所致。   8)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温喜按,神疲乏力,四肢欠温,大便清薄,畏寒,饥饿或劳累时更甚,舌淡,苔白,脉沉细者,是虚寒腹痛。为素体阳虚,寒湿内阻,经脉不利所致。   9)腹痛剧烈,腹壁拘急,腹部或右下腹可触及块物,拒按,且右下肢屈伸不利,发热,汗出,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数者,是肠痈腹痛。热结于内,气血瘀滞,腑气不通则腹痛。   10)腹痛腹胀,全腹饱满,拒按,大便不通,恶食,暧腐吞酸,恶心呕吐,呕吐或大便通畅后症减,苔白腻,脉滑实者,是食滞腹痛。为暴饮暴食,脾胃运化失司,气机不利所致。   11)女性行经前后,或经期,少腹疼痛难忍,甚则面色苍白,四肢欠温,泛恶,苔薄,脉弦者,是痛经。为冲任失调,气血运行不利,经行不畅所致。   12)腹痛呈绕脐痛,并向前阴放射,或向前阴转移,伴手足厥冷,胁痛里急,阳事不举,脉沉弦紧者,是疝气腹痛。为任脉之病,寒气结聚,气机不利所致。   13)腹部疼痛胀闷,伴大便不通,四肢欠温,畏寒,舌苔白,脉沉弦者,是寒实腹痛。为阴寒之邪结聚,腑气不通所致。   肌肉关节痛:从广义上讲还当包括身痛等症状,大多由感受外邪导致经脉不利等引起,也可见于杂病中。   1)肌肉关节疼痛呈游走性,伴关节屈伸不利,发热恶寒,苔薄白,脉浮或紧者,是风痹。为感风寒湿之邪,以风邪为主,故关节肌肉疼痛呈游走性。   2)肌肉关节疼痛剧烈,疼痛部位固定,或肩,或膝,伴发热恶寒,关节活动不利,苔白,脉浮紧或弦紧者,是寒痹。为感受风寒湿之邪,以寒邪偏胜,寒主收引,故以关节肌肉疼痛剧烈为主。   3)肌肉关节疼痛重着,部位固定,以腰部、下肢为主,伴发热恶寒,肢体沉重麻木,苔白,脉濡缓者,是湿痹。为感受风寒湿之邪,以湿邪为主,故受累部位疼痛、沉重、麻木,有不易速愈的特点。   4)肌肉关节热痛,局部红肿,有灼热感,伴发热,口渴,关节活动不利,舌红,苔黄,脉滑数者,是风湿热痹。为感受风湿热邪,或风寒湿痺化热,湿热互结,故受累部位红肿热痛,活动不利。   5)肌肉关节呈针刺样疼痛,痛点固定,局部红肿,或关节肿大畸形,屈伸不利,五心烦热,口渴喜饮,舌红,或有瘀斑,苔黄,脉弦或沉涩者,是血与热互结之痹证。为瘀血与热相结,局部经脉运行不利,瘀热凝滞所致。   6)肌肉关节疼痛,四肢欠温,肩背恶寒,面色晄白,脉沉或沉细者,是阳虚身痛。为阳气虚,寒湿之邪侵袭,经脉不利所致。   7)肌肉关节疼痛长期不愈,伴面色不华,气短乏力,心悸怔仲,动则汗出,舌淡,脉虚者,是气血虚之身痛。为气血虚,经脉失养所致。 常见症状鉴别之出汗 2008-07-02 13:49 【大 中 小】【我要纠错】   出汗是指人体患病状态下的异常出汗。可分为全身出汗与局部出汗两类。   全身出汗:外感热病与内伤杂病均可出现全身出汗。外感热病感受风、寒等外邪,导致营卫功能失常,或热盛迫津外泄,均可出汗。内伤杂病为阴阳失调而导致出汗。   1)出汗,汗量较少,伴发热恶寒,身痛,脉浮缓者,是太阳中风证。为风寒之邪袭表,营卫不和所致。   2)出汗,汗量多,伴壮热,恶热,烦渴喜冷饮,面赤,舌红,苔黄,脉洪大者,是阳明经证或气分热盛证。为里热炽盛,迫津外泄所致。   3)出汗过多,畏寒,小便短少,或排尿困难,四肢微拘急,关节屈伸不利者,是阳虚漏汗证。为发汗太过,表阳虚,固摄功能减弱所致。   4)大汗淋漓,或汗出如油,伴呼吸喘促,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欲绝者,是亡阳证。为阳气大虚欲脱所致。   5)先恶寒寒战,烦躁不安,然后发热汗出者,是战汗。为邪正相争所致。   6)出汗,汗量多,连绵不断,伴烦渴,壮热,胸院痞闷,舌红,苔黄,脉洪大有力,发于暑季者,是暑热证。为热盛迫津外泄所致。   7)睡时出汗,醒则汗止,伴腰膝酸软,腰痛,或梦遗滑精,五心烦热,舌红少苦,脉细数者,是阴虚盗汗证。为阴虚营不内守所致。   8)动则汗出,伴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面色晄白,舌淡,脉虚者,是气虚自汗证。为脾气虚弱,中气不足所致。   局部出汗:是指出汗部位不均,某一区域有汗,某一区域无汗。   1)头汗出 仅指头部汗出,余处无汗或少汗。   头汗出,余处无汗,伴发热,身重体倦,胸闷,舌红,苔黄,脉数者,是热盛汗出证。为里热蒸腾,气机不利所致。   头汗出,余处无汗,伴身目发黄,小便不利,腹满,舌红,苔黄腻,脉数者,是湿热自汗证。为肝胆湿热郁蒸,气机不利所致。   头汗出,伴面色晄白,四肢欠温,气短懒言,神疲乏力,舌淡,脉弱者,是气虚自汗证。为脾气虚弱,中气不足所致。   2)手足汗 指仅手心足心区域汗出,余处无汗。   手足汗出,伴四肢欠温,神疲乏力,纳少,便塘,舌淡,脉虚者,是脾虚汗出证。为脾气虚弱,运化失司,津液外泄所致。   手足汗出,伴手足心热,咽于口燥,舌红,苔少,脉细数者,是阴虚汗出证。为阴虚内热,津液外泄所致。   3)半身汗 是指人体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汗出,另一部位无汗。   半身汗出,或左或右,伴面色晄白,神疲乏力,心悸,舌淡,脉虚者,是气血不足。气机不利,津液失于输布全身所致。   上半身汗出,下半身无汗,伴面色苍白,四肢欠温,畏寒,舌淡苔白者,是阳气虚证。阳气虚,津液脱于上所致。   下半身汗出,伴腰膝酸软,梦遗滑精,五心烦热,舌红苔少,脉细数者,是阴虚内热证。阴虚内热,气机不畅,津液外泄所致。   半身汗出。或左或右,伴半身不遂,舌暗,见瘀斑者,是中风证。瘀血内阻,经脉不利,津液失于输布所致。 常见症状鉴别之眩晕 2008-07-02 13:45 【大 中 小】【我要纠错】   眩晕,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头晕,有旋转或晃动感,一般统称眩晕。临床当辨清引起眩晕的病因及涉及的脏腑。   1)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每因烦劳或恼怒,头晕、头痛加剧,面色潮红,急躁易怒,少寐多梦,或手足震颤,舌红,苔薄黄,脉弦者,是肝阳上亢之眩晕。为肝气郁结,肝阳上亢所致。   2)眩晕耳鸣,头痛头胀,满面通红,日苦,目赤,心烦,胁痛,舌红,苔黄,脉弦或弦数者,是肝火上炎之眩晕。为肝经有热,化火上炎所致。   3)眩晕,伴头痛头重,胸闷脘胀,胁肋疼痛,急躁易怒,肢体麻木,舌红,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数者,是湿热内蕴之眩晕。湿热内蕴,气机不利,清阳之气不升则眩晕。   4)眩晕,头痛头胀,目赤,面红,胁痛,腰痛,腿膝酸软,五心烦热,舌红,苔黄,脉弦细者,是肝肾阴虚、肝阳上克之眩晕。为肝肾阴虚,不能制约肝阳,肝阳上亢所致。   5)头晕耳呜,伴腰膝酸软,四肢欠温,神疲乏力,或遗尿遗精,看淡,苔白,脉沉细者,是肾阳虚衰之眩晕。肾主骨生髓,肾阳虚不能充养清窍,则头晕耳鸣。   6)眩晕,伴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动则汗出,面色晄白,食欲不振,舌淡,苔薄白,脉虚者,是气虚之眩晕。脾虚运化无力,中气不足,不能上荣于头目,故眩晕。   7)眩晕,伴面色无华,心悸,气短,神疲乏力,失眠,口唇爪甲淡白,舌淡,苔少,脉细者,是血虚之眩晕。血虚儒养功能减弱,不能上荣于清窍,故眩晕。   8)眩晕,头重头痛,伴胸闷不舒,泛恶或呕吐,肢体困倦,痰多,纳呆,苔白腻,脉儒滑者,是痰湿之眩晕。“无痰不作眩”,痰湿中阻,清阳之气不升则眩晕。 心悸的辩证论治 2008-07-02 13:40 【大 中 小】【我要纠错】   心悸的辩证论治:   (1)心血不足证:   证候:心悸失眠,头晕健忘,倦怠乏力,面色不华,舌质淡红,脉象细数。   治法:益气补血,养心安神。   主方:归脾汤。   (2)阴虚火旺证:   证候:心悸心烦,头晕目弦,少寐多梦,舌燥咽干,手足心热,耳鸣腰酸,舌质红,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主方:天王补心丹。   (3)心阳不足证:   证候:心中空虚,惕惕而动,面色苍白,胸闷气短,形寒肢冷,舌质淡白,脉象虚弱或沉细无力。   治法: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主方: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4)心血瘀阻证:   证候:心悸胸闷,或有阵发性心胸疼痛,痛如针刺,或面唇紫暗,舌质有瘀点瘀斑或紫暗,脉涩或结代。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定悸。   方药:血府逐瘀汤。 止痛四穴+腹针 止痛四穴+腹针,经典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谢永刚今年(2010)已 86 岁高龄,身体尚健,是四川省名老中医,针灸副主任医师,曾任 四川省针灸学会理事,德高望重,曾荣获两项省级科研成果奖,一项是针灸开阖枢学说的研 究,一项是走罐选点挑针法的临床应用。父亲亲切教诲,我自幼耳闻目濡,喜爱针灸。经过 父子两代刻苦钻研,多年来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我父常说:我 们针灸医生必须具有高度的整体观念,善取远端,善用痛外治痛,若只针患处,必是庸医。 谢老毕生宝贵经验,治疗痛症有一绝招,取手足远端四穴针治一切痛症,其效甚著, 即三间、后溪、太白、束骨四穴,左痛取右,右痛取左,若遇剧烈疼痛、顽固疼痛及左右均 痛,则左右共八穴皆取之。常用直刺,傍骨缘下方进针,针入 1 寸深,针刺手法用雀啄刺与 上下提插相交替,留针半小时至一小时,每隔 10 分钟须提插雀啄 2 分钟,针刺时嘱其活动 患处,每日针治一次。无论肩颈腰腿疼痛还是头胁胸腹疼痛,多能应手而效,疼痛越剧其效 越显,此法命名为谢氏止痛四穴。 89 年我对北京卢鼎厚教授斜刺法甚感兴趣,卢老之法是在痛处局部及邻近斜刺,我灵机 一动, 突发奇想, 斜刺法可否用于远端止痛穴?如改用斜刺法针刺谢氏止痛四穴, 其效如何? 遂试用之。方法是向上方(即腕踝方向)斜刺 30 度左右,针入 1.5 寸,疼痛剧烈者可针 2 寸深,针刺手法仍用雀啄刺与上下提插相交替。结果大获成功,与直刺对比,疗效之速远超 老针意料之外,止痛疗效更为快捷,针入痛止,常有患者当场破涕为笑。若遇特别顽固之痛 症,也可斜刺法与直刺法相结合,每穴两针,其痛必减。 我从医至今四十余载,虽早已退休,至今仍最喜用此四穴,屡用屡效,绝对经得起临床重 复验证。 有一患者突发头痛,连呼痛如刀砍斧劈,剧烈难耐,抱头呻吟不止,老针为其针刺谢氏止 痛四穴,一次大减,次日如法再针一次,头痛若失。 一位颈椎间盘突出合并左臂丛神经痛患者, 左侧项背肩臂剧痛难忍, 入夜更甚, 不能入睡, 中西药皆无效, 各处求医, 其痛依旧。 老针为其针刺谢氏止痛四穴, 针入痛减, 再如法针治, 每日一次,二周而愈。 一患者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右侧腰腿痛剧烈,不能活动,不能翻身,稍动则痛甚,日夜呻 吟,入夜更剧,不能入睡, 中西医治疗皆无效, 老针为其针刺谢氏止痛四穴, 次日疼痛稍减, 继续针治,每日一次,治疗期间嘱其遵循“三少一多”静养,所谓“三少一多”即少走少坐 少立多卧,共针三周,疼痛逐渐消失,未复发。 有一位晚期肝癌患者,还有一位晚期食道癌患者,都受剧痛折磨,生不如死,多次注射杜 冷丁后产生耐药性,药效递减,仅能短暂止痛,老针为其针刺谢氏止痛四穴后,疼痛均有明 显缓解, 两位患者均称针刺之疗效超越杜冷丁, 虽无力回天, 谢氏止痛四穴减少了癌症痛苦, 提高了临终前生存质量。 腹针疗法的经络理论 中医认为“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道” ,任何的组织均需要经络供给气血才能保持正常的生理 状态。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的认为:经络是人体最早的全身调控系统。 根据上述的理论, 在母体内胎儿是通过母体供给的气血逐渐成形的, 而母体供给胎儿气血的 最早通道是脐带。因此,脐带是经络形成的最初始的通道和调控系统。 在这一过程中, 脐带始终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是供给营养的通道而且在组织 发育到一定的程度后会控制供给某些组织的营养量,有效地对所有的组织和系统进行控制, 使人类的遗传能得到有序的延续。故而,我们可以断言:以脐带为核心的系统是全身最早的 调控系统和全身营养的供给系统。在中医的理念中可称为:先天经络系统。大家可以明显地 看出:中医经络系统的概念既包含调控的作用又包含供给营养的作用。因此,经络系统不仅 可以应用于临床诊断而且可以应用于治疗的系统。 薄氏早在1993年的 《北京中医》 4期上, 便发表文章认为腹部存在着先天经络, “以 提出 神阙为核心的大腹部还拥有一个被人们忽略的全身高级调控系统” 。先天经络系统的提出完 善了经络系统的理论, 使针灸学科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宝贵的临床资料和理论的依据, 促进了 学科的发展。 薄氏在对腹部经络分布特点经过二十余年的临床研究后认为:腹针能够取得很好的临床疗 效, 先天经络对全身的调控作用和腹部经络系统对全身的影响是首要的条件。 腹针疗法治疗 时强调取穴准确,针刺深浅合理,操作严格规范是取得临床疗效的基本保证。同时证实了腹 部经络系统有序分布的客观性和与全身经络分布的相关性。 为揭示经络的特性和科学地对经 络系统的功能进行开发具有一定的意义。使腹针疗法成为能够满足时代需要的无痛、安全、 高效、快捷的,具有广泛适应症的治疗慢性病、疑难病的新方法。 2、腹针常用穴位及取穴方法 穴位是针灸治疗的施治部位, 每个穴位都是在体表的标准定位点, 穴位的穴性是根据不同的 穴位在临床上的不同功能确定的, 每一个穴位都具有一定的相对特异性。 任何穴位都是已知 的定位点,而决不是任意点,这是腹针疗法对穴位的认识和基本的理念。因此,准确的定位 取穴和对每个腹部穴位的穴性进行了解是学习腹针的基础。腹部穴位有“差之毫厘,缪之千 里”的特点,必须严格执行腹针的定位标准和操作规范。 1.腹部穴位的取穴方法 1.1 腹部分寸的标定:比例寸取穴法 (1) 上腹部分寸的标定:中庭穴至神阙穴确定为 8 寸 (2) 下腹部分寸的标定:神阙穴至曲骨穴确定为 5 寸 (3) 侧腹部分寸的标定:从神阙、经天枢穴至侧腹部确定为 6 寸 1.2 腹部分寸的测量:水平线法 (1)上腹部中庭穴至神阙穴确定为 8 寸是指病人平卧时,中庭至神阙穴两个穴位点之间的水 平线上的直线距离为 8 寸。 (2)下腹部神阙穴至曲骨穴确定为 5 寸是指病人平卧时,神阙穴至曲骨穴两个穴位点之间的 水平线上的直线距离为 5 寸。 (3)侧腹部从神阙、通过天枢穴至侧腹部确定为 6 寸是指病人平卧时,侧腹部的止点至神阙 穴两个穴位点之间的水平线上的直线距离为 6 寸。 水平线、比例寸的取穴方法是腹针排除人体因为胖瘦形成的个体差异而采取的取穴方法。 1.3 任脉的定位 任脉位于腹白线的下边,是否能够准确地对任脉的位置进行判断是影响正确取穴的主要因 素。分辨任脉的定位有二种方法。 (1) 、观察毛孔的走向 (2) 、分辨任脉的色素沉着 为了大家便于记忆,特编腹针取穴歌诀如下: 腹针取穴要认真,反复度量莫走神; 上八下五旁开六,起止摸准尺端平。 中庭曲骨需祥辩,更查任脉何处行; 色素沉着毛孔定,毫厘不差要记清。 2、腹部常用穴位的定位和功能 1中 脘 神阙穴上 4 寸的任脉上 胃的募穴,主治: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胃痛、消化不良、呕吐、腹胀、腹泻便秘、痢疾、 高血压、神经衰弱、精神病、虚劳吐血、气喘等疾病。 相当于口,可以治疗口、鼻、牙部及头面部的各种疾病 2下 脘 神阙穴上 2 寸的任脉上 任脉的经穴,可以治疗消化不良、胃痛、胃下垂、腹泻、反胃等疾病。 相当于第七颈椎,可以治疗相应部位的疾病 3水 分 神阙穴上 1 寸的任脉上 腹水、呕吐、腹泻、肾炎、肠鸣泄痢、小便不通等疾病 相当于第七胸椎,治疗相应部位疾病 4神 阙 脐之正中 急慢性肠炎、慢性痢疾、小儿乳痢脱肛、肠结核、水肿、臌胀、中风脱症、中暑、妇人血冷 不受胎气等疾病。 5气 海 神阙穴下 1.5 寸的任脉上 下焦虚冷、呕吐不止、腹胀、腹痛、肠麻痹、遗尿、尿频、尿潴留、遗精、阳痿、赤白带下、 月经不调、虚阳不足、惊恐不卧、神经衰弱、四肢厥冷等疾病。 相当于第二、三腰椎,可以治疗第二、三腰椎的疾病 6 石门(别名:绝孕,禁针) 神阙穴下 2 寸的任脉上 腹胀坚硬、水肿、尿潴留、小便赤不利、小腹痛、泄泻、身寒热、咳逆上气、呕血、疝气疼 痛、产后恶露不止、崩漏、闭经、乳腺炎、妇人绝孕等疾病。 禁针 7 关元(别名:丹田) 神阙穴下 3 寸的任脉上 诸虚百损、脐下绞痛、腹痛腹泻、肾炎、月经不调、妇女不孕、痛经、盆腔炎、血崩、子宫 脱垂、遗精、阳痿、遗尿闭经、带下、尿路感染、产后恶露不止、疝气等疾病。 相当于第四、五腰椎,可以治疗第四、五腰椎的疾病 8商 曲 下脘旁开 5 分处 腹中切痛、积聚不嗜食、目赤痛从内眦始、腹膜炎、颈肩疼痛等疾病。 相当于颈肩结合部,治疗相应部位 9气 旁 气海旁开 5 分 腰肌劳损、腰部疼痛、酸困、下肢无力等疾病。 相当于二、三腰椎旁,治疗相应部位 10 气 穴 关元穴旁 5 分处 奔豚痛引腰脊、月经不调、带下、不孕症、尿路感染、泻痢、腹泻等疾病。 相当于四、五腰椎旁,治疗相应部位 11 滑肉门 水分穴旁开 2 寸处取之 癫痫、呕逆吐血、重舌舌强、胃肠炎、肩关节炎等疾病。 相当于肩,治疗肩关节周围疾病 12 天 枢 脐正中旁开 2 寸处 呕吐、泄泻、赤白痢、消化不良、水肿、腹胀肠鸣、冷气绕脐切痛、烦满便秘、赤白带下、 月经不调、淋浊、不孕、癫痫等疾病 相当于侧腰,治疗各种腰肌的疼痛及疾病 13 外 陵 阴交穴旁开 2 寸处 腹痛心下如悬、下引脐痛、疝气、月经痛、髋关节疼痛、坐骨神经痛等疾病。 相当于髋,治疗髋关节及股骨头周围疾病 14 上风湿点 滑肉门穴外 5 分上 5 分 相当于肘,治疗肘关节周围疾病 15 上风湿外点 滑肉门穴外 1 寸 相当于腕,治疗腕关节周围疾病 16 下风湿点 外陵穴下5分外5分 相当于膝,治疗膝关节的各种疾病 17 下风湿下点 下风湿点下5分外5分 相当于踝,治疗踝关节的各种疾病 腹针要求临床病人在首次治疗时必须对腹部的基本定位穴位进行准确的度量, 对于疗效欠佳 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要求按照取穴的规范进行
/
本文档为【常见症状鉴别之疼痛】,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