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空开参数

2013-11-12 31页 doc 481KB 105阅读

用户头像

is_837371

暂无简介

举报
空开参数如何选择配电箱和里面的空开 电路常识: 居民用电电压220V伏特 工业用电电压380V伏特 安全电压36V以下 安全电流30mA以下 照明线路由火线、零线组成 插座线路由火线、零线、地线组成 暗线(隐蔽工程)必须使用塑铜线,因为单层外皮散热好,使用护套线是被国家明令禁止的,护套线穿管由于双层外皮,散热慢,容易起火。 明线使用护套线或塑铜线配合线槽使用。 强弱电不同槽,一般要求分开30CM以上,同槽的话强弱电会产生感应电流,影响弱点信号。电视线和电话网线最好也不要同槽,电流不一样,容易干扰。 电路最好离煤气管道1米以上。 电路...
空开参数
如何选择配电箱和里面的空开 电路常识: 居民用电电压220V伏特 工业用电电压380V伏特 安全电压36V以下 安全电流30mA以下 照明线路由火线、零线组成 插座线路由火线、零线、地线组成 暗线(隐蔽工程)必须使用塑铜线,因为单层外皮散热好,使用护套线是被国家明令禁止的,护套线穿管由于双层外皮,散热慢,容易起火。 明线使用护套线或塑铜线配合线槽使用。 强弱电不同槽,一般要求分开30CM以上,同槽的话强弱电会产生感应电流,影响弱点信号。电视线和电话网线最好也不要同槽,电流不一样,容易干扰。 电路最好离煤气管道1米以上。 电路和水路尽量少交叉。交叉的话垂直方向保持一定距离。 A、挑选合格线径的电线不是指原来的电线合不合格,而是指在适用中选择合适线径的电线,这是在电线质量没问题的前提下进行的,并不是电线质量合格就不会发生火灾隐患的。比如:1平方毫米的电线正常承载6-8A(安培)的电流,如果负载功率是6000W(瓦),那么计算所需电线截面的公式就是 电线负载电流=负载功率6000W瓦/电压(住宅电压一般为220V伏特)=27.3A 所需电线截面=电线负载电流27.3/8=3.42平方毫米 一般塑铜线常用规格为1.5、2.5、4、6、10、25..... 那么就需要选择4平方的电线作为电路电线。 B、普通的电线外皮并不阻燃,有经济条件的最好选择低烟低卤阻燃电线,这种电线昆仑、慧远、海燕都有。一盘也就贵个十几块钱,但相对安全不少。 C、照明线路负载低于1500W的选择1.5平方的就完全足够,也可以放大采用2.5平方的。空调和热水器最好单走,因为空调的启动时的瞬间电流可能会达到正常电流的2-3倍,这就是大家有时启动大功率空调的时候有时灯会暗一下的原因,而其他精密电器和空调走一路的话,可能会因为瞬间电流过大损伤电器。热水器长时间加热,负载的电线散热是比较大的,如果和其他用电器在一起使用,聚集大量的热量可能会引起火灾。普通插座一般采用2.5平方,也可采用4平方,插座的主线最好采用4平方的。 2P以上的空调和4000W以上的热水器最好采用4平方的,如果是7000W左右的即热式热水器最好采用6平方的。不建议使用7000W左右的即热式热水器,因为会给家庭带来很大的火灾隐患。这种产品实际从安全性上并不很成熟。 空开的选择(塑壳断路器及小型断路器) 电源柜类型及空开 电源柜类型: 1、-48V直流电源分配柜 2、输入单相220V交流电源分配柜 3、输入三相380V:a)输出接单相设备的交流电源分配柜                                b)输出接三相设备的交流电源分配柜                                c)输出接三相设备和单相设备交流电源分配柜 4、交、直流电源分配柜(其中交流部分为:输入单相220V)   一、主空开、分路空开均选用小型断路器时:略   二、主空开选用塑壳式断路器,分路空开选用小型断路器时: (一)、对于直流电源分配柜: 1、对于支路:空开需要选择专用的直流空气开关。 1) 沈阳梅兰日兰小型直流空气开关,电压127V,额定电流值为0~40A(问:也适用于-48V电路中吗?还有超过40A的规格吗?) 2)产品: 适合我们们使用的小型断路器:C45N,NC100H(C型)。这两种型号都是交流的小型断路器,但它们也可以用于直流系统中。 这些交流断路器用于直流系统中检测的断路器的分断能力如下:(P为极数        3) 还可以选用SIEMENS的小型断路器。        SIEMENS的小型断路器,常用的交流型也可以用于直流电网中,最大至DC120V(2极)或DC60V(1极)        [还有一种专用于直流电网中的小型断路器,5SX5,它可以用于最大至DC440V(2极)或DC220V(1极)的电力系统中。        选用时,在至60V或120V的直流电网中,N-系统的各种小型断路器都能单极或2极地应用(0~125A)。在较高的电压需用5SX5(0~50A),直至最大DC220V蓄电池电压(1P)及直至最大DC440V蓄电池电压(2P)。5SX5小型断路器与产品的差别是在灭弧室区域中加装了附中的永久磁铁,迫使电弧迅速熄灭。由于这个原因,开关都标注极性,在接线时务必注意开关的极性。        这些高的额定电压值是通过一种特殊的制造方法,即在小型断路器的灭弧室区域中加装了附加的永久磁铁而得到的。        在直流回路中,这种设备产生很强的电磁力迫使产生的电弧迅速进入灭弧室,从而使之尽可能快地熄灭。        当5SX5系统小型断路器用于直流回路时,由于加装了永久磁铁,所以在接线时务必分清上下端子的极性。]                     2、 对于主路: 1) 无主空开 2) 有主空开:往往规格都较大,暂时没找到适合电源柜直流专用的断 路器。目前用的是LG塑壳式断路器 对于主路空开,我还没有找到,适合我们现在使用的直流专用的大空开。那么,直流主空开我们该怎样选择什么样的呢?   (二)、对于单相220V交流电源分配柜: 1、 对于支路:空开现选择沈阳梅兰日兰的小型断路器。 2、 对于主路:1)无主空开 2)有主空开:现选用LG塑壳式断路器。断路器的接线方式只有一种,如下:   (三)、对于三相380V交流电源分配柜:     1、 对于主路:1)无主空开                              2)有主空开:现选用LG塑壳式断路器。     2、 对于分路:接线方式要根据输出连接的设备确定,分三种:(接线图分别如下)            A)   连接单相设备(空开选用平常所用的1P小空开)            B)   连接三相设备(空开选用3P小空开)            C)   连接单相和三相设备(选用1P和3P小空开)   (四)、交、直流电源分配柜(其中交流部分为:输入单相220V) 直流部分同第一项;交流部分同第二项。   (五)、现在考虑主路空开规格的选用: 1)  当客户给出主路空开的额定电流的规格时: 我们要进一步验证,选择的主空开与支路空开配合是否合理 a)         上、下级均为小型断路器时:通过脱扣曲线,来检验是否可以配合。 b)        上级为塑壳式断路器时:客户选择的主路额定电流往往比支路之和要小得多,一般此时需要问客户,为什么会差这么多,客户往往会告诉你,负载侧不会满负荷工作,或是同时使用。(所以主空开不必选择那么大的) 2)  当客户要求我们来确定主空开规格时: 通常做法是:主空开的规格=各分路空开电流之和 但这样计算主空开选择的规格往往很大,需要和客户确认一下。如果客户不能提供主空开规格时,我们需要详细问清楚负载情况,同时使用几个负载,最大电流是多少,来确定主空开的规格。[详细说明弊端:主空开的规格往往会选择很大,一方面从经济成本上考虑是不必要浪费,另一方面主空开规格的过大,当有较大的瞬间电流通过时,可能主空开没有跳闸,反而是主空开的上一级跳闸了,此时造成的后果将非常严重,也许是整个系统都瘫痪了!还有一方面是,主空开过大,当电动力能量超过了下级保护性设备的耐受范围,而主空开没有动作,会导致下级保护性设备保护电缆被破坏。理解如下图: 上图中,如果主空开1选择的规格过大时,当电源柜1中出现瞬间短路电源时,主空开1没有跳闸,而上一级的总空开跳闸了,将造成所有的配电设备不工作。这在通信系统中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断路器选用的一般原则:        分断能力>安装点可能出现的最大短路电流 1、  首先应知道可能出现的最大短路电流。 如何计算:? 2、  计算出最大短路电流I后,我们选择断路器时,要选用分断能力大于短路电流的。同时我们也会知道,当短路电流来临时,断路器的工作状态。 例如天津梅兰日兰的产品: C45N-32A单独使用时:32A~160A为过载保护,脱扣的时间较长                            160A~6KA为短路保护,脱扣的时间很短。(当160A~320A 时脱扣时间大于0.1S,当320A~6KA脱扣时间小于0.1S) NC100A-100A单独使用时:100A~700A为过载保护,脱扣时间较长                                 700A~10KA为短路保护,脱扣时间很短。(当700A~1000A时脱扣时间大于0.1S,当1000A~10KA脱扣时间小于0.1S) 当两者配合使用时:32A~160A为过载保护,脱扣时间较长                           160A~10KA为短路保护,脱扣时间很短。(当160A~700A时,下级跳闸,上级不跳闸,当700A~10KA时,两个都跳闸)。 以上明两者配合使用时,下级的能力相当于增强了(此时下级主分断能力不必大于短路电流)。这也是限流能力的利用。而当下级跳闸,上级不跳闸这一现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选择性。如果短路电流太大,主、支路空开可能都承受不了。   三、主空开选用熔断器,分路空开选用小型断路器时:略   附:断路器间的级联:    1全选择性:在两台串联的过电流保护装置的情况下,负载侧的保护装置实行保护时而不导致另一台保护装置动作的过电流选择性保护。 2局部选择性:在两台串联的过电流保护装置的情况下,负载侧的保护装置在规定的过电流等级下实行保护时而不导致另一台保护装置动作的过电流选择性保护。 3后备保护:见GB/T14048.1-2000 如果小型断路器安装位置上出现的最大短路电流值是个未知数,或者超过了规 定的额定通断能力,为了防止小型断路器遭受过度的负载与应力,就必须前接其它保护装置作为后备—保护。(一般都为此而应用熔断器。如果小型断路器是用在无熔断器的配电设备中,则应安装上符合EN60947-2和DIN VDE 0660第101部分标准的塑壳断路器作为后备保护。) 对于断路器间的级联: 小型断路器之间的级联:具有选择性。 小型断路器与熔断器或塑壳式断路器之间级联: 从选择性配合表和后备—保护配合表上看,它们有时既具有选择性,又具有后备—保护性。实现这两个作用是有条件的。例如3VF3的125A,与小型断路器32A之间配合。选择性的极限短路电流可达到3.6KA,后备—保护最大至短路电流15KA。 也就是说,当下级出现故障且短路电流小于3.6KA时,具有选择性,只有小型断路器跳闸,而塑壳式断路器不跳闸。当下级出现故障且短路电流大于 3.6KA,且小于15KA时,小型断路器跳闸,塑壳式断路器也跳闸。当短路电流超过15KA时,就已经超过小型断路器及塑壳式断路器的承受范围了。 (一)、选择性:        选择性也可称为判别性,即指保护装置(如断路器)之间的协作配合,即当一个故障电流出现时,这个故障需由而且仅由故障点上级的断路器来切断电流。        所谓对于所有故障电流,从过载电流直至短路电流,存在着完全的(或全部的)选择性,即指当断路器CB2断开时,CB1仍然保持闭合。        通俗来讲,选择性是指在出现故障时,保证在供电系统中只断开发生故障的问题,并不中断全部运行过程。        所谓选择性受约束(或部分约束)即指从过载电流直至短路电流,上述选择必不存在(或部分不存在)。        选择性=受电设备工作的连续性  (二)、不带选择性保护的后果: 在低压电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保证供电的连续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此从阶段必须考虑开关等电器的选择性。 如果开关等电器不带选择性保护,则会造成下列问题的发生: 1、  造成过多设备的停机。 2、  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重要的生产过程中断,使产量降低或使成品量减少,使产品生产线上的生产设备毁坏 3、  在电源由于故障中断后,由于停机面大,需要逐个重新起动设备 4、  造成一些重要的安全设备的停机,如润滑泵,通风设备等。(例如空调、风扇的停止工作,系统工作过热而导致系统瘫痪。) (三)、怎样使用选择性:        1、采用级联技术。 级联技术是:只要安装在上级的保护性设备达到了所要求的分断能力,则下级保护性设备所具有的分断能力允许小于该点的预期短路电流。在这种情况下,两个保护性设备应协调动作,即通过上级保护性设备的电动力能量应在下级保护性设备的耐受范围内,而这些保护性设备应能保护电缆不被破坏。 (以上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上级断路器不是越大越好,也是对下级的一种保护) 级联技术的数据只能由实验测出,上下级断路器的配合选择也只能由断路器制造厂家认定给出。   附:级联技术详细说明。 级联技术: 级联技术是断路器限流特性的应用形式,此时允许下级断路器的额定分断能力比预 期短期短路电流低,因此下级断路器可以选用较低额定电流等级。 (附:断路器的限流特性:断路器的限流特性是指,当断路器下级出现短路故障时,通过断路器的实际 短路电流远小于其预期短路电流。 小型断路器具有优良的限流能力。例如,对于额定值6A的C65断路器,当出 口处预期短路电流为5000A时,其实际通过断路器的电流将限制到不大于350A,即只有预期短路电流的7%。 断路器的限流特性将大大减小短路时产生的热效应和电磁干扰。——针对断路器本身的损坏而言的。 断路器的限流特性将改善电网的保护性能,提高系统供电的连续性。——针对级联技术而言的。) 上级compact型的断路器应能分断预期短路电流,因此由于上下级串联的限流特性, 下级保护受电设备的断路器的分断能力允许比该点预期短路电流低,由于通过线路的电流由限流型断路器进行限制,因此该限流型断路器的下级断路器的实际分断能力大大相对“增加”了,对于两个相邻的上下级保护设备,它们的实际分断能力是不受其额定分断能力限制的。(对上一段话的理解:上下级断路器串联时,上级的断路器额定分断能力≥该点预期短路电流,允许下级的断路器额定分断能力<该点预期短路电流,相当于下级断路器的实际分断能力提高了,这并不受它额定分断能力的限制。——下级的实际分断能力提高到与上级额定分断能力相同。)] 在IEC出版物60038中,电网电压值230/400V被定为标准化电压并将逐步取代220/380V和240/415V电压值。(GB10963-1999——1999年的标准)    选择性配合表的使用: 对于每一个下级断路器,均可以从选择性配合表中找出与之相匹配的上级断路器:在选择性配合表中,保证了在下级设备最大额定电流范围内与上级设备相配合时,具有完全的选择性。 在选择性配合表中,桔红色区域为与上级断路器相配合部分。(在这些区域中,上下级断路器热和磁脱扣曲线之间没有任何交叉。) 选择性配合的界限是指在超过某一电流值时,上下级断路器将同时打开。   后备—保护配合表的使用: 使用方法同上,在表中体现出配合部分的参数为后备—保护至最大短路电流值。即小于这个参数值时,上级可以利用跳闸来保护下级。如果超过这个值,上级可能也承受不了,可能公烧毁等等。  [用特性曲线来进一步理解:   汉中箱式变电站,汉中变压器厂,高低压配电箱柜,干式变压器专业制造厂家! 1 范围 本守则适用于高压成套开关设备中辅助/控制电路绝缘导线的配制与安装。 2 材料 根据产品需要选择以下材料: a)铜芯绝缘导线【IEC227 02(RV)、IEC227 06(RV)】(绝缘导线应有“3C”认证标志); b)铜质裸压接线端头OT、UT; c)标号套 d)塑料缠绕管/尼龙捆扎线; e)塑料行线槽/胶木线夹; f)紧固件(如螺钉、螺母、平垫圈、弹簧垫圈); g)不干胶贴纸的各种标志 h)小瓷套管、瓷珠。 3 设备与工具 圆口钳、尖嘴钳、钢丝钳、剥线钳、冷压接线钳、螺丝刀、电工刀、小扳手、钢卷尺、万用表、(或检查电路通路的通灯) 4 工艺准备 4.1 认真查阅安装产品(以下简称本产品)辅助/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4.2 认真阅读有关技术文件(如工艺守则、本产品的企业标准、所连接的电气元件安装使用说明书等),明确工艺过程、工艺要求、以及本产品的各部分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和安全距离的要求。 4.3 根据图样要求领用经检验合格的材料和零部件。 4.4 主电路和辅助/控制电路上各电器元器件已安装调整完毕,各接线端子(排)已安装定位,各个元件的标识已正确完成。 4.5 金属板上的穿插导线的孔上已安装上绝缘套。 5 工艺过程 5.1 工艺流程 辅助/控制电路敷设策划→  辅助/控制电路绝缘导线制作→  辅助/控制电路的电气连接→  辅助/控制电路导线/或线束的整理与定位→   自检 5.2 敷设方案的策划 5.2.1敷设方案策划的内容:    a)敷设的路径确定;    b)绝缘导线的选择;    c)电气连接方式的选择;    d)电气连接方式的选择    e)电路的安装方式 5.2.2敷设路径的确定 5.2.2.1依据辅助/控制电路(安装)接线图,以所连接元件上的接线端子和作为外部/内部连接的端子排,作为确定辅助/控制电路敷设路径的起点/终点。 5.2.2.2敷设的路径确定应满足下列要求: a)除了互感器、脱扣线圈、辅助触头接线端子上短连接线外,辅助/控制电路的接线要用接地金属隔板或绝缘板同高压电路分隔开来(如将辅助电路安装在低压隔室内,若辅助/控制电路与高压主回路安装在同一个隔室内,应该用绝缘管捆扎); b)导线(束)不应直接敷设在不同电位的带电部分和带有尖角的部分边缘上; c)辅助/控制电路与移开部件(如门、敷板)上的器件连接的辅助/控制电路的导线(束),应有必要措施,确保不应移动部件的运动导线(束)产生任何可能的机械损伤; d)导线(束)布线时要避免高压组件故障时对它的影响(如不允许穿过易产生电弧区域与高压带电部件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e)导线(束)应尽量避免从发热元件上经过,它和发热元件的距离应满足表1的规定; f)辅助/控制电路中裸露带电部分与不同电位的裸露带电体以及裸露导电体间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应符合该设备的产品企业标准要求; g)应便于辅助/控制电路的维护、检修以及便于安装; h)导线(束)穿过金属构件的部分应有保护导线不被损坏的措施; i)高压组件与高压柜辅助回路的连接如果采用插接方式,其同一功能单元同一种型式的高压电器组件插头的接线应相同,并能互换使用,插头插座必须接触可靠,并有锁紧措施。 5.2.3绝缘导线的选择 5.2.3.1应采用铜芯绞合绝缘线。 5.2.3.2中性线应采用淡蓝色绝缘导线,保护导体应采用黄绿相间绝缘导线。其他电路的导线颜色,除所装产品的设计图样/文件另有规定外,一律采用黑色铜芯绝缘线。 5.2.3.3绝缘导线的额定电压不应低于相关电路的额定绝缘电压。 5.2.3.4导线的截面积按下列要求选择 a)电压回路导线截面积如果产品无规定时应不小于2.5㎡; b)电流回路导线截面积:按负载电流大小来选取,但最小截面积不得小于2.5㎡; c)  对于连接低电平、小电流器件的导线,允许采用更小截面积的导线。 5.2.4电气连接方式应满足下列要求 5.2.4.1辅助/控制电路与控制电路、辅助电路的电源母线/或接地母线连接时,绝缘导线应配上冷压端头(或连接片),母线上应钻∮6钻孔采用M5的螺钉、螺母、平垫圈、弹簧垫圈连接。 5.2.4.2辅助/控制电路两个接线端子之间不应有中间接头。 5.2.4.3辅助/控制电路与发热元件(如管形电阻)连接时,绝缘导线端剥线增加的长度应符合表1规定,增长部分应套上瓷珠或小瓷管。 5.2.4.4通常,一个端子上只能连接一根导线。将两根或多根导线连接到一个端子上只在端子上为此用途而设计的情况下才允许,或采取了能确保连接可靠性的特殊措施。 5.2.4.5辅助/控制回路与电器元器件连接方式,取决于电气元器件连接端子的结构型式,以及绝缘导线的导体类型(如绞合型导体),下面几种接线方式可供选择。 a)绞合型导体绝缘导线与普通螺钉(栓)型接线端子连接时,优先采用将绝缘导线端部剥去绝缘层后,将其导体加接OT或UT型冷压端头,在于接线端子连接。如果不采用冷压端头,一般情况将绝缘导线端部剥去绝缘层后,将其导体完成圆圈与接线端子连接; b)绝缘导线与带有防脱板(或装置)的螺钉(栓)型接线端子(见图2)/柱型接线端子(见图3)/鞍型接线端子(见图4)/套型接线端子(见图5)/非螺纹型接线端子(见图6)连接时,将绝缘导线端部剥去绝缘层后即可直接插入,无需弯成圆圈。 5.2.5安装方式选择 5.2.5.1总则 辅助/控制电路的导线(束)应安装固定在骨架或支架上,有下列几种安装固定方式供选择。 5.2.5.2采用线束和线夹板进行固定安装,线束打捆有下列2种方式供选择: a)采用塑料缠绕管(蛇皮管)进行捆扎; b)采用塑料(尼龙)捆扎线进行捆扎(仅允许使用在低压隔室内)。 5.2.5.3采用塑料行线槽进行安装(仅适用与低压隔室内) 5.3绝缘导线的制作 5.3.1按5.2.3规定的要求选择好绝缘导线的型号、规格、导线截面及颜色。 5.3.2按5.2.2规定的要求量取连接线的长度,用尖嘴钳剪断下料。 5.3.3依据接线端子的结构形式和绝缘导线的种类,按5.2.4.5规定的要求决定连接方式,确定绝缘导线端部剥去绝缘层的长度。 5.3.3.1剥线用剥钳(或剥线机)进行,剥线钳口应与线径相匹配,钳口的拉剥侧的朝向应与剥线方向相一致。 5.3.3.2绝缘导线端部剥线长度按下列规定: a)需要弯制圆圈的,按表2规定; b)直接插入接线的,剥线长度为接线端子的长度加上插入端子与伸出端子各增加2±10.5㎜; c)绝缘导线与冷压端头压接时剥线长度为压接线长度加上插入端和伸出端(如果有的话)各增加2±10.5㎜;   d) 绝缘导线与发热元件接线时,除了按5.3.3.2a)/b)规定的剥线长度外,还应增加表1规定的剥线长度。 5.3.3.3在剥去端头绝缘层的绝缘导线两端均应套上标号套,标号套的标号视读方向,与机械制图的尺寸标注方向相同(以标号套所在安装面为视读平面)具体规定如下:   a)线头在竖直方向时,自下而上(标志文字或数字符号方向向左);  b) 线头在水平方向时,至左而右(标志文字或数字符号方向向上)。 5.3.3.4如果接线方式通过冷压端头,冷压端头与绝缘铜导线连接应按OXJM.919.000《绝缘铜导线与铜质裸压接端头冷压连接》工艺守则执行。 5.3.3.5如果接线方式采用弯曲方式,则用圆嘴钳按顺时针方向弯制圆圈,圆圈内径比接线螺钉直径大0.5~1㎜。如果绝缘层导线的导体是绞合型导体,弯圆前应将导绞合紧后弯制圆圈,圆圈开始弯曲处离导线绝缘层应有2±10.5㎜的距离。 5.4电气连接 5.4.1若接线端子带有螺钉/螺母均就拧紧(包括不接线的螺钉/螺母),绝缘导线的绝缘层以及标号套,均不应靠在接线端上,更不允许压在接线端子上,螺钉(螺栓)型接线端子应有放松措施。 5.4.2绝缘导线与母线连接应符合5.2.4.1的规定,导线的绝缘层及标号套不能靠在母线上。 5.4.3绝缘导线采用弯制成圆圈与普通螺钉(螺栓)型接线端子连接时,圆圈方向应与螺钉(螺母)旋紧方向一致(顺时针),不因螺钉(螺母)拧紧后被挤出。导线绝缘层及标号套应离接线端子2±10.5㎜的距离。 5.4.4绝缘导线与带有防松脱板的螺钉(螺栓)型接线端子/柱型接线端子/鞍型接线端子/套型接线端子/非螺纹型接线端连接时,仅需将剥去绝缘层的导线端头直接插入接线端子(对于绞合型导体应将其导体绞合紧),导线绝缘层和标号套应李接线端子2±10.5㎜,导线端头应伸出2±10.5㎜(非螺纹型接线端子除外)。 5.4.5绝缘导线与发热元件的接线端子连接时,在增长剥去绝缘层的部分应套上小瓷管或小瓷珠后,依据接线方式按5.4.3、5.4.4或5.4.6中规定的相应接线方式处理。 5.4.6绝缘导线通过冷压接线端头与普通螺钉(螺栓)型接线端子连接时,导线的绝缘层与标号套不能靠在带电体上。 5.4.7一般情况下普通螺钉(螺栓)型接线端子只能连接一根导线,如果要连接2根导线应加特殊处理,如与两根弯成圆圈形的导线连,应在两根导线圆圈形接线处间增加一个平垫圈,或将导线弯曲成 Ω形状。 5.5绝缘导线/线束的整理与定位 5.5.1整理的共性要求 5.5.1.1将与同一行、同一列的电气元器件或附件连接的绝缘导线,按导线的走线路径进行排列,整理成束。 5.5.1.2在线束中的导线若需弯曲或变换方向,一般应与手工进行或用圆嘴钳进行加工,不得使用锋利工具以免损伤绝缘导线的绝缘层。 5.5.1.3绝缘导线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绝缘导线外径的2倍,同一柜内所用绝缘导线弯曲半径应尽量一致。 5.5.2采用塑料行线槽的导线/线束整理、定位     将绝缘导线整理成束后装进固定在骨架或支架上的塑料行线槽内,从行线槽的相应出线缝内引出与电气元器件连接的接线端头。一般情况下一个出线缝仅能引出一根导线,所有引出线都接好后,将行线槽盖子盖好。 5.5.3采用成束和线夹的导线/线束整理、定位 5.5.3.1线夹可以有螺钉固定,用塑料线与支架捆绑方式(若支架为金属导体,必须垫有绝缘板)进行固定,线夹板之间间距以保证线束不产生晃动为准。              线束弯曲部位,两端以及连接至移动部位上电器元件的线束,其动静部位两端均应用线夹固定。 5.5.3.2用塑料缠绕管(又称蛇皮管)扎紧线束工艺如下: a)线束采用捆扎线先进行预扎; b)依据每段导线数目不同,分别用管径不同的塑料缠绕管套扎,套扎前应逐次将预扎的捆扎线去掉; c)导线数量在10根以下、10~20根、20根以上分别用直径∮5、∮10、∮15塑料缠绕管套扎。 5.5.3.3用塑料(尼龙)捆扎线扎紧线束工艺如下: a)将线束整理完成后,用塑料捆扎线分别扎紧; b)每一线束两端、线束弯曲处及两端、线束每一出线处均应须扎紧,一般所紧处间隔横向不超过100㎜,纵向不超过120㎜。 5.5.3.4线束敷设中,如遇到金属障碍物,则必须弯曲越,与金属物之间保持3~5㎜距离。 5.5.3.5与活动部件上元件相连接的线束,其动/静部位两线夹之间,应保持适当的长度并用塑料带扎紧,以保证门能自由开闭和导线不被门关闭时所挤压。 5.5.3.6当线束穿越金属孔时,金属孔上应加塑料或橡胶圈、或是线束套塑料管并扎紧后方可穿越。 5.5.3.7线束若采用胶木线夹进行紧固定位,所有线夹紧固处的线束应用塑料带包扎2~3层,夹板两侧的紧固螺栓松紧程度应均匀,夹板两侧间隙差不应超过1㎜。 5.5.8线束的布置与安装定位,应力求平衡、竖直、层次分明。 6质量检查 进行自检/互检/专检,检验的重点如下: a)目力观察或通电试验,检查辅助/控制电路是否满足设计图样及有关技术文件要求; b)目力检查,辅助/控制电路的敷设是否满足5.2.2.2要求; c)目力检查和用通用量具测量,绝缘导线的选择是否行事5.2.3及有关规定; d)目力检查,绝缘导线制作质量是否符合5.3.3.3、5.3.3.4、5.3.3.5规定; e)检查绝缘导线与电器的连接是否满足5.2.4.2、5.4规定,特别注意螺钉是否拧紧,标号套方向是否正确,导线绝缘层是否靠在带电体上。 f)检查导线/线束的整理与定位是否符合5.5要求,特别注意线束固定后是否会产生晃动,是否做到平衡、竖直、层次分明、与移动部件连接的线束两端定位夹紧是否牢固,是否达到5.5.3.5规定。 g)专职检验员应对本工序过程所作的巡视检查/检验。 7注意事项 7.1为了便于查线、避免接线错误,在绝缘导线一端套上标号套后,另一端应及时套上相应的标号套。 7.2若导线剥线端需要弯曲、或作冷压端头加工,一定要先套上标号套和瓷管后方能进行加工。 7.3在接线,安装过程中应注意防止螺钉、螺母、线头等调入产品中,如果掉入应立即予以清除干净。 母线制作与安装(高压) 信息来源:晟峰电气 发布时间: 2012-4-12 浏览次数:683 买箱式变电站,高低压配电箱柜,智能箱式变压器,干式变压器找专业制造厂家汉中晟峰电力设备! 1、范围       本守则适用于高压成套开关设备母线制作与安装。 2、材料 根据设备需要选择以下材料: a)TMY矩形截面铜母线(截面短边为半圆柱型) b)LMY矩形截面铝母线; c)绝缘支撑件(支柱绝缘子、穿板绝缘套管); d)紧固件(螺栓、螺母、平垫圈、弹簧垫圈或盘形垫圈); e)母线绝缘包覆材料(高压绝缘热缩管/或带); f)各种不干胶色标。 3设备与工具 a)母线据切机或剪床或压力机(冲床); b)母线冲孔机或摇臂钻床或台钻; c)整平机或平板; d)母线折弯机或平弯或立弯夹具; e)通用量具:卷尺、钢直尺、游标卡尺; f)通用工具:台钳、手锯、锉刀、活动扳手(或力矩扳手)、铁锤、木锤(或硬橡胶锤)、钻头、铅笔、钢丝刷、冲头、电吹风、手电钻。 g)母线酸洗/碱洗装置。 4、工艺准备 4.1 认真查阅所安装设备(以下简称设备)的电路图、接线图、本设备的总装图及有关零部件图(或与设备方案最类似的典型方案、总装图、有关零部件图),明确母线走向、排列方式、安装固定方式、被安装母线的型号规格,绝缘支撑件的规格型号(如绝缘子、穿板绝缘套管型号规格,包括材质、结构方式、爬电比距)。 4.2 认真阅读有关技术文件(如本工艺守则、该企业标准、该设备所有的电器元件安装使用说明书等)。明确工艺流程、工艺要求,以及该设备的电气间隙、爬电比距以及安全距离。 4.3 根据图样需求领用经检验合格的材料及零件,并核对检查所领用的材料、零件型号规格是否与设计图样文件要求一致;特别注意检查绝缘支撑件的爬电比距及支柱绝缘子高度,母线的材质及表面状态。 4.4 主电路电器元件已安装调整完毕。 4.5 按图样需求装上绝缘支撑件(支柱绝缘子、穿板绝缘套管)。注意同一回路母线间最小中心距、同一设备中相邻回路的最小中心距应不小于型试试验合格样机/图样上的上述最小中心距,母线支撑点最大的距离(跨距)应不小于型试试验合格样机/图样上的上述跨距,绝缘支撑件的结构类型,材质以及紧固方式与型试试验合格样机/图样一致。 4.6 多台拼柜排列的设备,应按供方提供的排列图将设备外壳骨架安放在水平校准的地面上,或支撑的轨道上。 5.1 母线敷设方案的确定 依据电气原理图、设备排列图、本设备总装图或与最类似本设备方案的定型设计典型方案总装配图以及本设备所采用的电器元件和绝缘支撑件的型号、规格;电器元件安装排列方式和位置,确定一次电路母线走向、排列、安装紧固方式,以及设备内的电器连接、母线的形状和采用工艺措施,并满足下列要求: 5.1.1母线的走向和布置在设备投入运行时不应在设备内的钢结构件或零件产生涡流。 5.1.2确定母线形状时应尽量避免采用90°直角弯曲,若需要90°直角弯曲应采用两个135°弯曲来代替(见图1、图2),除非受到空间限制才允许90°。 5.1.3应充分考虑到母线开始弯曲处距母线连接位置和最近的母线绝缘支撑夹板间的距离(见图3、图4、图6)。 5.1.4各相母线排列相序位置应付合表1的要求,如果安排确有困难允许例外。 5.1.5母线的排列方式,相间母线的距离,固定支撑件位置,两个固定支撑件间的间距以及紧固支撑方式应符合最类似本设备方案的定型设计典型方案总装配图要求。 5.1.6各部位的电气间隙、爬电比距应符合本产品企业标准。 5.1.7不因主电路接线而影响电器元件电气间隙,爬电比距以及安全距离。 5.1.8每相由多根母线组成,多根矩形母线间应保持不小于母线厚度的间隙,且弯曲角度一致,同一回路三相母线平、直(侧)弯、弯曲的起、止点应在同一直线上。 5.1.9如果电器元件接线端子宽度较小而厚度较厚应采用双母线。 5.2 母线下料长度     用卷尺或钢直尺测量配制的各段长度,当母线长度不易直接测量时,一般先用细铁丝或废旧的铜线制作该段母线的样模,而后有样模确定母线长度,同时应考虑留有足够的余量。 5.3 整平、校直 矩形母线下料前必要时应对母线进行初步整平、校直、加工,在加工过程中不能使母线表面产生明显的凹陷和锤痕,母线整平、校直有两种方法“ a)在母线整平板上用硬木锤整平、校直,木锤用力要恰当,不可猛打乱敲; b)有条件时,厚6㎜以下的母线应在专用平整机上进行。 5.4 下料      矩形母线下料在专用母线锯切机,亦可在压力机或手工用钢锯下料。 5.5 母线的弯曲      依据安装需要将各段母线整形,弯制所需要的形状。 5.5.1母线弯曲前应进行校直整平,按5.3规定进行。 5.5.2矩形母线平弯、立(侧)弯、扭弯应在专用工装或母线折弯机上进行,不得进行加热弯曲。 5.5.3母线平弯。立(侧)弯最小半径见图3、图4及表2,90°扭转起扭转部位长度应为母线宽度b的2.5~5倍(见图5)弯曲处不得有裂纹及显著的褶皱。 5.5.4母线开始弯曲处距最近的母线绝缘支撑件边缘距离应不大于50㎜(见图3、图4、图6)。若由于长度限制至少应留有10㎜以上距离。 5.5.5母线开始弯度处距最近的母线绝缘支撑件边缘应不大于0.25L(L为母线两个支撑点间距离)但不得小于50㎜.若受安装条件限制允许小于20㎜(见图3、图4、图6)。 5.5.6同一回路三相母线平弯、立(侧)弯、弯起的起、始点应在同一条线上。 5.5.7若每相由多根母线组成,弯曲度要一致,同时应考虑两母线间留有一个母线厚度a的间隙。若母线扭转90°时,扭转角度要一致,同时应考虑留有一个母线厚度a的间隙,此时扭转部分长度就随母线片数增加而加长,扭转部分长度在2.5~5倍母线宽度b之间选取。 5.5.8母线宽度大而长度短,不好进行立(侧)弯时,可在不影响搭接面积的情况下偏向母线一侧划线钻孔,并按(图7、图8、图9)所示方法进行该母线与电器元件连接端搭接。 5.5.9母线弯、扭加工后应进行模拟装配以校验其曲、扭角度能否满足要求,搭接面能否贴合,若不能满足要求,应进行整形。其方法如下:      a)用母线折弯机进行整形;      b)母线夹在钳床上(钳口应包一层1㎜厚的铝皮或铜皮),用木锤敲打;      c)用木锤在平板上敲打。 5.6 采用螺栓连接的母线搭接处连接孔加工 5.6.1母线与母线搭接应根据相互搭接母线的尺寸和搭接形式(垂直或水平)按表3确认相互搭接的面积,所用螺栓规格、数量及螺孔排列方式(位置)、孔径。如果定型设计有母线设计图样则应按设计图样进行。 5.6.2连接到的电器元件上的母线端,则应按被连接电器元件接线端子上的螺孔划线。 5.6.3连接孔加工可选择适当的冲模在母线冲孔机上进行,亦可选择适当的钻床上钻孔,钻孔时应加冷却剂, 加工后应清除加工中所产生的毛刺,可采用刮刀法也可采用扩孔钻法。 5.6.4采用多螺栓连接的母线在划线加工中应严格各孔之间孔距,允许偏差不应大于±0.5㎜。 5.6.5当母线搭接面连接孔需要用配钻方法加工时,应在母线校直、整平、弯曲整形后使搭接面相互贴合用手电钻加工,加工完应清除毛刺。 5.6.6搭接面连接孔加工后切除母线端头的余料,并用锉刀将加工面锉成半圆柱形,倒去母线端的棱角,锉成半圆形,然后用纱布将加工面打光滑,以防止电场不均匀产生尖端放电。 5.6.7母线接触面应用钢直尺进行透光度检查,透光度必须基本一致,否则,应进行整平处理,且在整平过程中不断进行透光一致性检查。 5.7 母线酸(碱)洗 5.7.1铜母线应进酸洗中和以及钝化处理,并用清水洗净。 5.7.2铜母线应置于温度为50℃~60℃的,浓度为30%苛性碱(NaOH)水溶液中浸泡一定时间(一般为2h)。取出观察无水膜分离后用若酸中和并用清水冲洗干净。 5.7.3采用自然金属连接(搭接面不进行镀覆其他金属)的母线应在母线搭接面涂覆导电膏或凡士林以防止搭接面氧化。 5.8 搭接面镀覆其他金属层 当设计图样有要求母线搭接面镀(搪)覆其他金属时,应按设计图样要求,如:铜镀(搪)锡、铜镀锡,铝母线搪锡,铝母线氧化处理。 以上加工场应按自身的工艺守则进行加工。 5.9 涂漆/包覆绝缘及相别色标 除非用户要求不涂漆外,一般应在非搭接面的母线表面进行涂漆,有特殊要求时在母线非搭接面的表面包覆绝缘。 5.9.1母线搭接面到涂漆/包覆绝缘界线处不应涂漆/包覆绝缘外其余部分母线表面均应涂漆/包覆绝缘。 5.9.2母线涂漆/包覆绝缘颜色或(不涂漆/包覆同色绝缘)采用相别色标的颜色应符合设计图样和表1规定。 5.9.3母线涂漆的色泽应均匀一致,涂漆层应牢固且无流痕、起泡、刷痕、皱纹、堆漆;包覆绝缘层应无破损现象(一般相差不大于5㎜)涂漆/包覆绝缘层界线离搭接面边沿规定为10~15㎜。 5.9.4如果母线不涂漆或涂黑色漆或包覆同色绝缘层,应在母线各段明显位置按下列规定之一贴黄、绿、红不干胶色标以示相别。 ——按母线宽度b选择直径不同的圆形色标:     b≥80㎜选用∮40㎜色标;50㎜≤b<80㎜选用∮30㎜色标;b<50㎜选用∮20㎜色标。 ——或用宽20㎜的色标带在离搭接面10㎜处包扎一圈。 5.9.5保护导体(接地线)交替涂黄、绿色漆,每种色漆长度为80㎜。 5.9.6中性线应涂淡蓝色漆。 5.10母线的安装 5.10.1母线安装应整齐美观,层次分明,母线连接处应平整严密,接触良好,不应由于安装在母线上产生应力。 5.10.2母线安装应符合设计图样及5.1条要求。 5.10.3母线安装连接前应再次对搭接面进行清洁处理,以除去氧化膜,其方法如下: 5.10.3.1若搭接面上原来已涂有导电膏进行防氧化保护的,用铜丝刷来回刷几次后,用赶软棉布或棉纱擦净预涂导电膏,立即均匀地涂上一层0.5导电膏后进行装配。 5.10.3.2若母线搭接面已搪锡,用铜丝刷轻轻进行擦刷后用洁净的布擦净,并按涂覆导电膏工艺守则均匀涂上一层导电膏,以代替中性凡士林。 5.10.3.3铝与铝、铜与铜接触为了防止氧化,提高接触质量,与应按涂覆导电膏守则涂上导电膏,代替中性凡士林。 5.10.4不同金属接触的搭接面应有防电化腐蚀措施。 5.10.4.1防电化腐蚀措施可选择“金属接触偶的原则”选择见表4,一般情况:      a)铜、铝接触,铜导体应搪锡;室内空气湿度接近100%应采用铜铝过渡板,铜应铜应搪锡。      b)钢与铜接触、钢导体应搪锡或镀锌,不得直接接触;      c)钢与铜或铝接触,钢搭接面必须搪锡。 5.10.4.2采用涂覆导电膏有缓解铜铝连接时的电化腐蚀作用。 5.10.5采用螺栓连接母线应满足下列要求:      a)贯穿螺栓连接的母线两外侧均应有平垫圈,螺母侧应装有弹簧垫圈(但使用双螺母紧固时,可不加弹簧垫圈),最后使用扳手紧固,弹簧垫圈应压平。      b)若条件允许最好将5.10.5a项使用的弹簧垫圈改用盘形垫圈用力矩(扭力)扳手紧固,紧固力矩应符合表3规定;      c)相邻螺栓垫圈应有3㎜以上的净距离。      d)螺栓受力应均匀,不应使电器接线端子收到额外应力。      e)母线平置时,贯穿螺栓应由下往上穿,其余情况,螺母应置于维护侧,平垫圈的凹面应朝向母线,螺栓紧固后宜露出螺母2-3牙。 5.10.6采用压板连接母线应采用高强度的螺丝、螺母,压板、螺栓、螺母、垫片不应形成电磁回路。 5.11 母线的制作完成、母线的安装完成后均应进行自检或互检。 6质量检查 6.1 检查母线型号、规格,以及装配质量是否符合图样以及5.1要求。 6.2 母线表面不应有明显锤痕,划痕,凹坑缺陷,加工孔应无毛刺,弯、曲、扭转后母线不应有裂纹,加工边缘应锉成半圆柱形,棱角应锉成半圆形。 6.3 母线表面涂漆应色泽均匀,界线分明、无流痕、刷痕、气泡、起皱、堆漆现象。 6.4 母线装配应整齐,美观层次分明。 6.5 母线接触面必须按母线涂覆导电膏工艺守则涂覆导电膏。 6.6 母线搭接处应平整,自然吻合,连接紧密可靠,其检查方法如下: 6.6.1 目力检查,当有怀疑或争议时,卸掉一端螺栓检查,装配是否自然吻合,拆下连接母线,用钢直尺检查搭接面是否透光一致。 6.6.2 若条件许可,用力矩扳手检查螺栓拧紧扭矩符合表3规定。 6.7 检查本工艺守则各条、项执行情况。 6.8 其他质量要求按有关技术文件规定。 7 安全及注意事项 7.1 加工时应注意安全,穿戴好必要的防护用品,遵守所用的设备操作规程,如钻孔时不准带手套。 7.2 母线弯制整形时,若须敲打只能用硬木锤,在干净的平面上进行,严禁以任何金属器具直接敲打母线。 7.3 母线进行弯曲整形,若需要钳床时,严禁将母线直接夹在钳口上,钳口应用1㎜薄铝板或铜板包住钳口。 7.4 母线若有涂漆,搭接面若有流漆必须清除干净,以免影响导电性能。 7.5 母线排列布置应避免单相或两相母线穿越,构成磁回路的钢结构件。 7.6 母线与母线采用螺栓连接时应按表3规定的螺栓规格、数量、钻孔位置,尺寸不得随意改动。 7.7 导电膏只有在有足够压力条件下才有良好的导电性能,涂覆导电膏一定要遵守涂覆导电膏的工艺守则。 8 运输与保管 8.1 母线搬运及加工流转时,不得在地上拖拉,应注意保护表面光洁。 8.2 母线在运输中,贮藏中要小心轻放,放置整齐,不得乱堆叠压,以及机械损伤和变形。 8.3 母线应存放在干燥,不受腐蚀性损伤的地方。           表1 设备内母线导线颜色及相序排列相互位置(以正视方向为准) 表2母线允许最小弯曲半径(R)值 电气元件安装与调整 信息来源:晟峰电气 发布时间: 2012-4-12 浏览次数:572 汉中箱式变电站,汉中变压器厂,高低压配电箱柜,干式变压器专业制造厂家! 1  适用范围     本守则适用于高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以下简称设备)中主电路开关电器、操动机构以及控制/辅助电路中的电器元件及仪表的安装与调整。 2  引用标准 GB_3906-2006    《3.6 kV--40.5 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GB50254-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5585.1-2005 《电工用铜、铝及其合金母线  第一部分:铜和铜合金母线》 3  工具与量具 电器元件安装、调整应根据安装、调整对象,适当选择下列若干中工具、量具与仪表。 2.1 工具:活动扳手、套筒扳手、螺丝刀、尖嘴钳、剥线钳等。 2.2 通用量具:钢直尺、钢卷尺、游标卡尺。 2.3 仪表:兆欧表、万用表 4  工艺准备 4.1  索取具有元件明细表的设备设计图样/文件或订货规范,明确待安装元件的型号、规格,获取所安装元件的详细安装使用说明书。 4.2 认真阅读所安装电器元件使用说明书,着重了解下列问题: a) 产品型号、规格含义; b) 电器元件的电气参数、特性及功能; c) 电气元件的结构、分类; d) 电器元件的使用条件(特别注意电器元件的触电比距); e) 电器元件安装、调整注意事项; f) 随机的配件附件,及安装时必须自备的附件。 g) 电器元件安装前应进行检查的项目。 4.3 认真阅读所安装设备的企业标准,设计图样、及本工艺守则明确: a) 明确所安装设备各部分的电气间隙,爬电比距(爬电距离); b) 明确所安装设备的分段能力,额定短路电流持续时间,额定峰值耐受电流; c) 所安装设备对待安装电器元件的安装要求; 4.4  就元件“领料单”、“元件明细表/订货规范书”与元件安装使用说明书作比对、判定,所填写的元件型号、规格、电气结构是否明确,是否具有领取的唯一性,元件的结构型式能否适用于所安装的设备,若有问题,应及时向设备设计人员反映,提供解决。 4.5  检查所领用的电器元件的型号、规格、电气参数、结构型式(含绝缘件爬电比距)与“元件明细表/订货规范”所要求的元件型号、规格、电气参数、结构型试是否一致,当不一致时应具有按规定批准的代用单或更改单作为依据。 4.6  检查电器元件是否完好无损,应具有合格证(无合格证者应经检验员确认已按《产品保证文件要求》办理批准手续),已实行强制性认证的电器元件应具有强制性认证标志,符合上述要求的电器元件才能安装,随机的“合格证”应交检验员存入设备的“出厂文件袋”,要妥善保管。 4.7  电器元件产品使用说明书及产品设计图样要求备齐配件、附件及安装时必须的自备件。 4.8  清除电器元件的灰尘、异物,并按元件使用说明书规定作安装前检查。 5工艺过程及要求 5.1各电器元件可同时安装或先后安装,一般从下到上先后安装。 5.2元件应牢固固定在骨架/支架/手车/安装板(包括门/面板)上,不得悬空安装。且支架/手车/安装板与骨架/ 保护电路之间在电气上有可靠的连续性,如果安装板、支架与骨架之间有油漆层,应采用必要措施(如采用爪型垫圈或螺栓)。 5.3将电器元件按设备设计图样规定的位置就位、紧固,在电器元件定位时应注意满足本条下列要求。 5.3.1断路器、负荷开关、接触器、负荷开关(接触器)—熔断器组合电器及操动机构必须牢固地安装在具有足够机械强度与刚度的构体(支架/手车)上,构件不得因操作力的影响而变形,改变了上述电器元件及操动机构原来的机械特性和电气性能;不因上述电器元件操作时产生的振动而影响设备上仪表、继电器等正常工作。 5.3.2负荷开关(接触器)—熔断器组合电器安装应考虑更换熔丝管的位置。 5.3.3互感器安装时应采取隔离措施,当设备中其他高压电器组件运行异常时互感器仍应正常工作。 5.3.4测量仪表、继电保护装置及辅助/控制回路中低压熔断器、端子及其他辅助元件与高压带电部分应有足够的安全距离,以保证在高压带电部分不停电情况下进行工作时,人员不致触及运行的高压导体。 5.3.5所有主电路电器元件(包括隔离开关/隔离插头断口、接地开关)分、合指示装置应明显可见。 5.3.6操动电器元件的部件的运动方向,操作元件(如按钮)的排列位置应符合表1规定。 5.3.7所有电器元件安装位置应便于母线/绝缘导线连接安装、接线、检修、检查预防性试验和运行中的巡视。需要操作调整的元件应易于接近。 5.3.8与外部连接的接线端子(包括元件上)所处位置应有足够的空间,包括电缆分芯,使连接导线/电缆不受到影响其寿命的应力需要的夹持等所需要的空间。 5.3.9电器元件安装/接线后各部位的电气间隙、爬电比距、安全距离应符合:电器元件自身标准及设备企业标准的要求。 5.3.10需要观察的指示仪表底部位置,操作件(如按钮、手柄)的中心位置不得高于设备安装基础面2m,紧急操作件中心高度离设备安装基础面在0.8-1m范围内。 5.3.11电器元件布置应整齐美观。 5.3.12发热元件与其他元件、导线的距离应符合表2规定。 5.3.13电器元件的金属外壳或底座应保证与骨架/保护电路之间在电气上有可靠的连续性(如必要时采用黄绿双色贯穿全长的铜质软保护导线,其截面应不小于表3规定)。 5.4电器元件按5.3规定位置就位后,应拧紧螺栓,拧紧应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如果是四角紧固的应按对角逐对进行,以免安装应力致使电器元件安装底部(板)过分变形甚至破裂。在拧紧过程中不应出现滑牙现象。拧紧后螺栓露出螺母2-3牙,并有放松措施。 5.5继电保护装置、测量仪表防震措施应按继电保护装置、测量仪表的自身产品安装使用说明书规定。 5.6凡电器元件配用分合操作机构时(如隔离开关、接地开关等杠杆传动机构)在安装时应按要求调节(如调节杠杆长度、校正传动拐臂的直角度)使元件闭合、断开灵活可靠。 5.7辅助、控制电路元件尚应符合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OXJM.972.000《电器元件安装与调整》中第12章要求。 5.8电器元件安装完成后应进行自检与互检,合格后才能移交下一工序。 6 检验 6.1检查所安装的电器元件的型号、规格是否与设计图样一致。 6.2检查所装配的高压电器爬电比距是否符合该设备规定的使用条件要求。 6.3检查高压主回路所串联的电器元件《电压互感器除外》电器参数能否满足该功能单元所规定的额定电流,额定短时耐受电流和短路持续时间要求。 6.4检查所有电器元件安装构件与骨架/保护电路的电气连续性。 6.5检查电器元件安装质量能否满足5.3要求。 6.6检查继电保护装置、仪表防震措施是否符合5.5要求。 6.7检查分合操作机构调整能否满足5.6要求。 高
/
本文档为【空开参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