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013-11-09 3页 doc 39KB 59阅读

用户头像

is_616528

暂无简介

举报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第2章 地球的面貌 第1节 认识地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形状。 2、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领悟到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求索、深化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领悟追求真理的精神,促进其求真务实科学态度的形成。 教学重点:1、认识地球的形状,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 2、了解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 教学难点:1、科学精神的培养。 ...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第2章 地球的面貌 第1节 认识地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形状。 2、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领悟到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求索、深化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领悟追求真理的精神,促进其求真务实科学态度的形成。 教学重点:1、认识地球的形状,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 2、了解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 教学难点:1、科学精神的培养。 2、描述比较大的地理事物的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对地球的形状基本有所了解,具体描述要注意准确,对于地球的大小一些具体数据要联系生活实际加强记忆。 教学:直观教学法 教学工具:地球仪、地图 教学时间:45分钟 新课导入:同学们,现在我们开始上课。通过上一章的学习,我们知道地理与我们是密切相关的,生活离不开地理。那么,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地球上,同学们知不知道我们的地球到底到底长成什么样子呢?带着疑问我们就进入第二章的学习地球的面貌。请同学们翻到14页 苏东坡曾说过: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真是因为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受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探索过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14页,阅读材料“盖天说”和“浑天说” 板书: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第一节 认识地球 一、地球的形状 1、古代:“盖天说” “浑天说” 师:古老的盖天说是人们凭借自己的直觉认为天圆地方,地是平的,就像一个大托盘被巨大的半球形罩着。 活动演示:地就像讲桌一样,天像盖子一样罩住地犹如手盖住讲桌一样。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张衡吗? 学生答:知道 师:张衡他对地球的形状有不同的认识,提出了浑天说,认为天之包地,尤壳之裹黄。简而言之地球就像一个蛋黄,天就像蛋壳,包裹着地球。但是他并未进行实际的论证只是一种推测。 师:人们对地球球体形状的认识究竟是在什么时间?被谁论证的呢?同学们带着这个疑问阅读第十四页下面的材料。 板书:2、近代:麦哲伦环球航行——球体 时间: 航行方向: 出发地: 目的地: 依次经过的大洋: 让我们一起沿着麦哲伦当年航行的路线进行一次图上旅行,看看这个旅行能证明一个怎样的事实。 师生合答:首先麦哲伦船队1519年9月从西班牙出发,向西南穿越大西洋,绕过南美大陆南端海峡进入太平洋。1521年三月船队到达菲律宾群岛,发生一件很遗憾的事情,麦哲伦因介入岛上部族纠纷被当地居民杀死。麦哲伦死了,航行就终止了吗?没有,剩下的船员继续向西穿过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好望角,终于在1522年9月回到了原出发地西班牙。 板书:1519年9月~1522年9月 一直向西 西班牙 西班牙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师:人们为了纪念麦哲伦,已经将南美大陆南端的海峡命名为麦哲伦海峡,请同学们在课本15页图2-4中找出麦哲伦海峡的准确位置。如果找不到的可以参考课本32页的世界地图。 师:现在我们已经地球是一个球体,老师想问一问同学们,我们还能举出哪些例子来说明地球是球体呢? 生:不知道 师: 在海边看远方的航船,首先看到穿的桅杆然后才能看到船体,这个就是一个很好的论证例子。现在我们来做一下实验。 实验行船:平课本上行船。 模拟观船:用课本形成拱形弯曲,用小船行驶模拟。 师:20世纪,人类进入了太空,从太空观察地球,并且从人造卫星上拍摄了地球的照片,确认地球是一个球体。那么,地球是一个正球体吗? 板书:3、现代:宇宙观测研究—— 板画:正球体 生:不是 师:那她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球体呢? 生:赤道略鼓,两极略扁 师:科学家们经过精密地测量,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球体。大家把书本翻到16页,看图2—5,从图中我们可以知道,地球的极半径是6375千米(齐声)。就是从地心到两个极点的距离(图中指出)。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齐声),就是从地心到赤道的距离(图中指出),两个半径相差多少呢? 生:21千米(齐声)。 师:所以,我们认为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球体。 板画:在正球体上画出椭球体,标出极半径和赤道半径 板书:不规则球体 师:虽然地球的赤道半径和极半径相差了21千米,但是这跟我们的地球平均半径相比是非常小的,从宇宙上看,这个差距更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般将它看作是规则球体。那么我们的地球到底有多大呢? 板书:二、地球的大小 师:由于地球各处的半径是不同的,经过科学家的精密计算,得出地球平均半径约是6371千米(齐声),注意是平均半径啊。 板书:1、平均半径:6371km 师:好,现在我们知道了地球平均半径的大小,那么赤道是周长就可以算出来了,根据L=2πr大致计算出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板书:2、赤道周长:4万km 师:同学们想一想如果一个同学上学放学一天走4千米,那么多少天可以走完赤道呢?10000天,一万天相当于27年,过了27年,你们都变成大叔大妈了。 师:学完了周长,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地球的表面积。同学们一起说吧。 板书:1、表面积:5.1亿km2 师:同学们知道不道我们中国的国土面积是多少? 生:960万平方千米 师:那么地球的表面积相当于53个中国 师:好,同学们,通过以上的学习中我们可以知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从一开始的直觉感知出地球是(天方地圆),到后来的猜测推理为(天之包地,尤壳之裹黄),再到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用事实论证是地球是一个(球体),到最后的科学证明,并得出地球具体的大小,分别是(再让学生填一遍数据)。我们应该学习前人认识自然,勇于探险的精神,用动态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注意观察,善于发现,做个具有探究精神的好孩子。好,这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地球,请同学们做好预习,下课。
/
本文档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