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夫子庙B

2013-11-02 3页 doc 37KB 81阅读

用户头像

is_386470

暂无简介

举报
夫子庙B夫子庙A 游客朋友们,你们好,欢迎您来参观位于秦淮河畔的夫子庙旅游景区。我是导游员李丹,在此我代表南财旅行社欢迎您的到来。我身边的这位,是咱们的司机师傅,我们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使朋友们乘兴而来,满意而归,也希望大家能在这里,留下一个美好的记忆。最后预祝大家旅途愉快。(20秒) 1.景点概况: 说起夫子庙,我们还得先来谈谈南京的母亲河--------秦淮河。秦淮河古称淮水,本名“龙藏浦”。发源于句容的宝华山和溧(LI)水的东庐山。它们在方山交汇后流入南京城外分为两条支流。一支从城外绕过,叫外秦淮,又叫护城河。还有一支从东水关流...
夫子庙B
夫子庙A 游客朋友们,你们好,欢迎您来参观位于秦淮河畔的夫子庙旅游景区。我是导游员李丹,在此我代表南财旅行社欢迎您的到来。我身边的这位,是咱们的司机师傅,我们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使朋友们乘兴而来,满意而归,也希望大家能在这里,留下一个美好的记忆。最后预祝大家旅途愉快。(20秒) 1.景点概况: 说起夫子庙,我们还得先来谈谈南京的母亲河--------秦淮河。秦淮河古称淮水,本名“龙藏浦”。发源于句容的宝华山和溧(LI)水的东庐山。它们在方山交汇后流入南京城外分为两条支流。一支从城外绕过,叫外秦淮,又叫护城河。还有一支从东水关流入南京城,经夫子庙,镇淮桥,从西水关流出。内河在南京城中,是十里秦淮最繁盛的地段,是南京文化的发源地。 庙市合一是夫子庙景区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广场纵向为庙,横向为市,庙市合一,独具氛围。东晋年间,朝廷在这里兴建了学宫;宋代在东晋学宫的旧址上扩建了夫子庙;南宋又开设了科举考场——贡院。(它采用前庙后学,孔庙在前,学宫在后的结构,后来设立的贡院被布置在学宫的左侧。)因此,夫子庙景区共包括孔庙、学宫、贡院三大建筑群。然而,夫子庙在历史上曾经五毁五建,最后一次是在1937年毁于侵华日军的战火,今天的夫子庙是1984年以后重建的。 经过南京市政府的大力建设,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已成为展现江南特有风貌的一处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1分30秒) 2.庙前广场: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庙前广场。这堵朱红色砖墙是夫子庙的大照壁。长达110米,气势恢宏,为全国照壁之首。照壁起遮蔽、辟(bi)邪及装饰作用,是整个夫子庙建筑群的开始。 照壁前方这个半圆形的池子为泮池,泮池乃古代学校的水池。古时候孔庙也叫泮宫,为了沿袭传统,庙前半圆形的水池就这样被称为泮池了。南京夫子庙是利用秦淮河的天然河道作为泮池的,这也是一大特色。 文德桥位于泮池的西侧,现为汉白玉桥,因儒家提倡文章道德而得名。建桥目的是锁住泮池水以蓄文气,与东边的武定桥相对。由于桥向与子午线方向一致,因此每逢农历11月15日的子时左右,天上明月的倒影便会被桥影分为两个半月,这一奇观被称为“文德分月”。 广场东边临秦淮河而立的建筑是魁星阁,里面原来供奉奎星的画像,魁星是天上主宰文运之星,古代参加科举的文人士子喜欢在考试之前来此,以借文气,期盼科举夺魁。 迎面这个大牌坊,是“天下文枢”坊,它的意思就是说这里是天下文化的中心。广场西侧的聚星亭,亭名取“群星聚集、人才汇粹”之意。(魁星阁与聚星亭东西犄角相望,交相辉映,融为一体。) 庙前广场北面的石砌坊门,是棂星门,六柱三门,古朴优美,棂星是古代天文学中的“文星”,取名之由是要表示天下文人学士集学于此的意思。此乃皇帝祭孔的仪门。(2分钟) 3.大成门、露台: 穿过棂星门,就是孔庙的正门--大成门。因为孔子对中国文化做了集大成的贡献,所以孔庙的大门叫做大成门,殿叫大成殿。进入大成门迎面的便是“南京夫子庙”卧碑一块。背面有《重修夫子庙记》碑文,记叙了夫子庙的历史变迁。 石甬道位于大成门后大成殿前,甬道两旁排列了孔子的十二位门生中的八位的雕像,均由汉白玉雕刻而成,栩栩如生,状甚虔诚。 甬道的尽头是露台,它高1.4米,东西长21.8米,南北宽14米,围以石栏,正中有二龙戏珠丹陛石,两侧立有石灯。露台是举行祭祀和歌舞的地方。 露台正中是一尊孔子的铜像,前方设有铁香炉,上面刻的“至圣先师”是对孔子的尊称。铜像约高4.18米,重2.5吨,是全国孔庙中最大的一尊孔子铜像。(1分钟) 4.大成殿:(慢)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夫子庙的核心建筑大成殿。大成殿为重檐歇山顶仿古建筑,海蓝色竖匾上有“大成殿”三个大字。大殿高16米,东西长27米,进深为28米,是按照清同治年间的形式复建的。在屋顶正脊上有二龙戏珠砖雕,雕刻十分精美。 大成殿是祭祀孔子的主殿。殿中央陈列有国内最大的孔子画像。画像下方有孔子神像和排位,画像上方有三块匾额,都是历代皇帝的手书。《万世师表》、《与天地参》、《斯文在兹》三块匾额,分别是康熙、乾隆、光绪三位皇帝题写的。画像前两侧立四位门生,即曾参、颜回、孔汲、孟子,这四位被尊称为四亚圣,又称四配。前面还陈列有一些乐器,祭器。(两边的楹联是由乾隆皇帝题写的。) 这幅孔子巨幅画像,它高6.5米,宽3.5米,是现代画家王宏喜先生按照唐代吴道子的画本绘制完成的,也是我国最大的一副孔子画像。四周墙壁悬挂了38幅反映孔子生平的壁画,称为《孔子圣迹图》。(2分钟) 5.碑刻: 穿过了大成殿,殿外有复原的宋代开凿的玉兔泉古井,井畔立有五块石碑,它们分别是《筹措朝考盘费碑》、《孔子问礼图碑》、《集庆孔子庙碑》、《封四氏碑》和《封至圣夫人碑》。其中《孔子问礼图碑》刻于南朝,记载了春秋末期孔子向老子请教问礼的故事。《筹措朝考盘费碑》,记录了两江总督李鸿章,左宗棠捐助考生进京会试费用的一段历史。《集庆孔子庙碑》,碑文是元朝重建孔庙时撰写的。《封至圣夫人碑》讲的是加封孔子之妻为至圣夫人之事。《封四氏碑》是加封四亚圣之事。(1分钟) 贡院 6.前街、明远楼: 现在我们来到了江南贡院。江南贡院始建于南宋,是古代用于科举考试的场所。起初规模并不大,只供府、县学考试之用。后贡院规模不断扩大,待至清朝正式定名为江南贡院之时,已经达到空前之势。民国之后,贡院冷落,直至今日,只有明远楼等作为历史文物被保留下来。 这是江南贡院的牌坊,这里当年是贡院的第三道大门,牌坊上有李渔题的楹联(:圣朝吁俊首斯邦,看志士弹冠而起;天府策名由此地,喜英才发轫而前) 贡院前街,这里竖立着六尊人物雕像,他们都是历朝历代从这里走出的才子。有唐寅,吴承恩,(郑板桥、吴敬梓、林则徐、张骞)等。还有22块碑刻,主要记载贡院的历史兴衰 明远楼是贡院最高的建筑,历届科举考试时期用于警戒和发号施令之所。它上下三层,四四方方,飞檐出甍(MENG),四面皆窗。如今楼下拱门内保留的明、清和民国年间的石碑,详尽记载了江南贡院的盛衰历史,有效保存封建时代科举考场的情景。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里建立了“江南贡院陈列馆”。(1分30秒) 7.号舍: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复建的号舍。当时的号舍位于明远楼的两侧,号舍所在的巷子叫号巷,以千字文为序,一条号巷里有60-100间号舍。在鼎盛时期,贡院共有号舍20644间,是当时全国最大的科举考场。 现在贡院内有恢复的四十余间号舍。号舍高6尺,深4尺,宽3尺,每间的面积不超过1.5平方米,里面的陈设很简单,一上一下两块板而已,考生要在里面待上9天,考上三场。白天他们在案板上答卷,晚上就在案板上合衣而眠。考生走出号舍下来无不面黄肌瘦,可以想象当年考试的艰辛。 西侧的号巷内用蜡像展示了考生百态,供人们参观。东侧为游客体验区。感兴趣的朋友不妨也当一回考生,体验一下。(1分钟) 8.至公堂: 科举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选拔人才而设置的考试,是一种使读书人学而优则仕的制度。科举制度始于隋唐,止于晚清,长达1300年,在明清时期逐渐形成了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个等级的考试。 前方大家看到的“至公堂”就是过去主考官的办公地,至公二字取意考试“公平、公正、平等”,现在是科考陈列室,分为东中西三个展厅,中间的展厅是科举文化陈列室,内有一尊(魁星点斗、)独占鳌头的雕塑,旁边的这组模型展示了当年状元高中跨马游街的情形,非常得意壮观。四周墙壁上展出的图片资料介绍了中国科举制度的起源、发展。 东侧的状元厅内展出了中国历代状元名录,以及中国封建时代的几位知名状元。在这里,还有一张明代万历年间状元赵秉中的殿试试卷,为今天的专家学者研究科举制度提供了珍贵的佐证。 西侧的是名人厅,里面展出了和江南贡院有关的名人,如考生唐伯虎、吴敬梓,考官曾国藩、左宗棠等人,还有和科举有关的一些图片资料和实物资料。(1分30秒) 至此,我的讲解就结束了,谢谢大家!
/
本文档为【夫子庙B】,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