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诗经》比喻研究的文化视角

《诗经》比喻研究的文化视角

2013-10-11 8页 pdf 676KB 33阅读

用户头像

is_075974

暂无简介

举报
《诗经》比喻研究的文化视角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OCEANUNIVERSITYOFCHINA(SocialSciencesEdition) 2011年第4期 NO.4.20ll 《诗经》比喻研究的文化视角 周延云 (中国海洋大学期刊社,山东青岛266lOO) 摘 要:比喻是《诗经》中运用最多、最突出的一种修辞手法,或日表现手法。《诗经》为什么会运用如此众多的 比喻?比喻的本体为什么大多是动物、植物、天气物候和自然物象?主要是因为《诗经》中的比喻有着深远的文化 根基。具体说来,《诗经》中的比喻与神话思维、中国...
《诗经》比喻研究的文化视角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OCEANUNIVERSITYOFCHINA(SocialSciencesEdition) 2011年第4期 NO.4.20ll 《诗经》比喻研究的文化视角 周延云 (中国海洋大学期刊社,山东青岛266lOO) 摘 要:比喻是《诗经》中运用最多、最突出的一种修辞手法,或日现手法。《诗经》为什么会运用如此众多的 比喻?比喻的本体为什么大多是动物、植物、天气物候和自然物象?主要是因为《诗经》中的比喻有着深远的文化 根基。具体说来,《诗经》中的比喻与神话思维、中国传统思维,中国古代审美意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宗教 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换句话说,文化是我们研究《诗经》比喻的一把钥匙,中国传统思维模式和审美意识是我们 解读《诗经》比喻的一条路径,宗教是我们认识《诗经》比喻的一个窗口。 关键词:《诗经》;比喻;文化;审美意识;审美意象;宗教;图腾崇拜;生殖崇拜 中图分类号:H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5X(2011)04—0095—08 比喻是《诗经》中运用最多、最突出的一种修辞手法(或 日表现手法),“在《诗经}305篇中,有100多篇运用了200多 个比喻”,⋯其数量之大、分布之广、种类之多,表现力之强, 可谓洋洋大观。我们知道,诗歌是语言运用的艺术,而比喻 又是语言艺术之花,比喻的运用是诗歌含蓄美的必然要求; 而诗歌又是想象的艺术,比喻则是诗人发挥想象力的极其重 要的手段。可是,作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的《诗经》,为什 么会运用如此众多的比喻?比喻的本体为什么大多是动物、 植物、天气物候和自然物象?如果单从诗歌艺术本身的要求 来寻求答案,恐怕无法令人满意。 实际上,《诗经》中的比喻有着深远的文化根基,作为人 类认识世界、表情达意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比喻与文化有着 千丝万缕的联系。什么是文化?这是长期以来学术界颇受 争议的一个问题。由于研究角度和方法的不同,人们总共提 出600多个文化定义。笔者采用了我国语言学界比较认可 的一个定义,这就是“把文化看作是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生 活方式和为满足这些方式而共同创造的事事物物,以及基于 这些方式而形成的心理和行为”。这种文化可分为物质文 化、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层次。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 出的种种物质文明,诸如生产和交通工具、武器、日用器具、 服饰、居住、饮食和其他人类行为等。物质文化是一种可见 的显性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 或日潜在文化。制度文化是指种种制度和理论体系,诸如饮 食习惯、建筑工艺、卫生管理、娱乐方式等生活制度,婚姻形 式、亲属关系、家庭财产分配等家庭制度,劳动管理、艺术生 产、教育、道德、风俗、宗教、礼仪、法律、政治等社会制度,以 及有关这些制度的各种理论体系。心理文化包括思维方式、 审美情趣、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等,处于更深层次 上。[2]‘“-9’由此看出,这个文化定义是很宽泛的,也便于我们 在更大的范围内深入探讨《诗经》中的比喻与文化的复杂关 系。一方面,比喻是文化的镜像。E33作为语言运用的一种行 为模式,比喻被打上了各种文化的烙印,它忠实地反映了一 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政治、宗教、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风俗 习惯,通过比喻这面棱镜.我们可窥见各种文化积淀,更好地 把握各种文化现象的深层意蕴。另一方面,比喻受文化的规 约和导引。文化制约着人们对比喻的运用和理解。用什么充 当喻体,表达什么样的意蕴,必定受制于一定的文化。因此, 我们从文化视角探讨《诗经》中的比喻,既可以追溯比喻构成 的文化渊源。又可以把握比喻所代表的文化意蕴,从纵深的 历史角度《诗经》中的比喻和当时中国文化方方面面的 关系,看清比喻的全貌,从而揭示比喻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 值。 一、《诗经》中的比喻与思维模式 (一)《诗经》中的比喻与神话思维 由于原始先民的抽象思维能力尚处在最初的发展阶段, 因此,思维还不能脱离具体的物象,他们在感知自然时,将自 身属性不自觉地移到自然之上,形成以己观物、以己感物的 神话思维特征。这种思维实际上是一种比喻性思维,神话就 是由不同类型的比喻性的意象符号系统构成的。神话思维 是原始人类思维的主要方式,是“以我为中心,并从我推及他 *收稿日期:2011一02—06 作者简介:周延云(1963一),男。山东即墨人,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副编审,主要从事编辑学理论和语言学理论研究。 95 万方数据 物直至整个世界”。C4]m”列维一布留尔在《原始思维》中说: “对于原始人来说,他周围的世界就是神灵与神灵说话所使 用的语言。”Cs]⋯㈣在神话思维中,人用肉体为世界命名,他 以体认或体验的方式来直接认同于世界。在他看来,肉体就 是大地,就是自然界,就是宇宙,人以符号的方式即是以体验 的方式把世界据为己有,把自己变成世界。正如维柯所言: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切的语种里大部分涉及无生命的事物 的表达方式都是用人体及其各部分以及用人的感觉和情欲 的隐喻来形成的。"[6]‘P180’这就是所谓的“万物有灵论”。例 如在神话和仪式中反复出现的葫芦这种植物,是一种比喻性 极强的文化象征符号。葫芦的文化内涵在于,它是“天体”和 “母体”的象征。闻一多先生考证说,盘古的本义为葫芦,盘 古开天地,亦即葫芦的破裂。[7]《诗经·大雅·绵》首句说: “绵绵瓜瓞,民之初生。,,[8](“7’透露了原始先民的葫芦崇拜。 葫芦出人说即是把葫芦作为孕育人类的母体。作为一种隐 喻符号,葫芦是女性的神话象征。它喻指着与女性和生殖有 关的子宫、胎包或母腹。 神话思维就是通过这种本质上是符号性的隐喻活动,建 立起世界万物的相类似,在自然的秩序和人类的秩序之间建 立起类似、对等和认同关系。“在一个由隐喻所设立的符号 世界里,通过人类世界与动植物或神灵世界的类似或对等, 人与动植物或与神灵的认同关系,人的生命存在便可以轻易 地从一个世界转入另一个世界”。CsJ‘P“”《诗经》中的许多比 喻都是通过神话思维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相似关系,表现 了诗歌语言的艺术张力。在先民看来,植物里的花草树木都 具有人的性情,因此,《诗经》里大量用花和草来比喻女性的 美。如《陈风·泽陂》:“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 之如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彼泽之陂,有蒲与兰。有美一 人,硕大且卷。寤寐无为,中心涓涓。彼泽之陂,有蒲菡苒。 有美一人,硕大且俨。寤寐无为,辗转伏枕。,,[8]㈣”。”’篇中 的蒲草、荷花、兰花就是秀美的姑娘。其他如:“唐棣之华” (《何彼裱矣》);“颜如舜华”,“颜如舜英”(《有女同车》);“有 女如荼”(《出其东门》);“视尔如菠”(《东门之扮》)。它们称 颂女子的美分别像唐棣花、舜花、锦葵、荷花,或鲜艳夺目,或 典雅大方,或清丽俊秀。再如《简兮》:“山有榛,隰有苓,云谁 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余冠英先生说: “《诗经》里凡称‘山有×。隰有×’,而从大树小草对举的,往 往是隐语。以木喻男,以草喻女,这两句似乎也是这种隐 语。’’E8](鼬7’ 由以上分析可见,神话满足的不仅是解释世界的需要, 也不是满足我们对未知事物和不可知之物的迷恋。生活和 世界充满了差异、紊乱和矛盾,而人所要求的是内在的普遍 的相似性,是一种质的和谐,是人与自然的统一。自然或神 是无限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心灵可以通过对神智或 自然的认识与爱,与自然打成一片,这样就是人的心灵与整 个自然一致,或者说这就是人与神的一致。神是人与自然、 96 人与世界的本质关系的一种原始象征。在以神为中心的人 类秩序和文化结构中,保留了这个原始象征,保留了人与自 然的同质同源性的隐喻关系。E5]㈣”’《诗经》中的比喻就是表 现了人与自然万物的这种同质同源的关系。 (二)《诗经》中的比喻与中国传统思维 不同生态环境中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思维模式,传统中国 社会的生态类型主要是适合于农业经济生活。中华民族一 直以黄河流域为生活区域,自然条件优越。农业生产为其主 要生产方式,居住环境也比较稳定,因而他们的性格就不像 西方游牧民族那样剽悍、敢于抗争;感情也不如他们奔放豪 健,而是含蓄理智得多。长期以来,由于生产力低下与人口 众多的矛盾,容易导致分配不公、引起争端,为维护家族的团 结和安宁,家族中特别强调顺从、从众、一致,重视正统,崇尚 “同一”。狭小的活动范围、浓厚的乡土意识、“日出而作,日 入而息”的生活方式就很自然地孕育了汉民族长期以来喜欢 和谐、追求统一、讲究中庸的思维定势,汉民族的政权、神权、 主权是高度统一的,这就是“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境 合一”的思想。另一方面,长期的土地耕作容易使人与大自 然环境形成较为密切的关系。所以传统中国认为,人与自然 是个交互感应的动力系统,宇宙万物之间皆可相互贯通,相 互类比。这种“万物同源”的思想深深影响着汉民族的传统 思维模式。 比喻的运用也是一种思维过程,汉民族的传统思维模式 也会在比喻的运用中得到映现。一般认为。传统思维模式具 有整体性、具象性和辨证性的特征。 1、整体性。传统中国人不像西方人那样从思维对象的 构成元素去观照事物,而是对思维对象作整体观照。“是直 觉、综合地从整体上反映世界,虽然正确把握了现象世界总 画画的一般性质,却不足以说明构成这幅画面的各个细节, 还没有对整个世界的各个方面进行解剖、分析”,[90这就是传 统思维模式的整体性特征。这种整体思维模式使人们易从 众多互不相关的事物中看出其相似点,从而构成一个认知整 体。这种“相似即同一”的思维模式实际上就是比喻思维,反 映到语言上便是比喻修辞方式。例如,传统中医学认为人与 天地万物皆本于气,共同组成一个统一整体。古代中医学家 从江河川谷中看出了人的经络(整体)系统,从水火土木金的 五行运化中看到了人的脏象,从人体中看到了大地,从大地 看到了一个有机体,从而得以从整体上把握生命活动的奥 秘。可见,人们总是从一种人体式的结构内部去看这个自然 界,人和自然万物、人与大地、人与宇宙都是一个整体,一个 “同一”体,语言的深层结构也是肉体与大地的统一体。由于 诗表达了肉体与大地的原始关联,它也就导致了对某种存在 “整体”——大地、肉体、灵魂——的强化。这种“整体性”的 思维特征在《诗经》某些篇章中体现得非常突出。例如,《硕 鼠》在表现被统治者对统治者的压迫剥削罪行的控诉和表达 对美好理想的热烈追求时,把整个统治阶级比喻为“硕鼠”, 万方数据 与被统治者“我”形成尖锐对立,从而使“硕鼠”这个喻体有了 极高的审美价值。再如《隰有苌楚》用“苌楚”(羊桃)这种草 比喻一类人,这类人和当时极端厌世的没落贵族相对立。郭 沫若曾说,此诗的作者“自己这样有知识挂虑,倒不如无知的 草木!自己这样有妻儿牵连,倒不如无家无室的草木!做人 的羡慕起草木的自由来,这怀疑厌世的程度真有点样子 了”。[8J伸3“’通过羊桃和厌世者的对比,使读者领悟其中的味 外之旨。正如法国植物学家屈费儿所说:“至于植物则不为 痛苦所困。吾人只见其华美而不见其忧愁。并不令人迫想人 类之情感忧虑与诸不如意之事。植物世界只有恋爱而无妒 忌,有美丽而无炫耀,有强力而无横暴,有死亡而无痛楚,与 人类绝不相同”。[8](P355’这是因为植物只有生长之灵魂,而人 却有理性之灵魂,两者的巨大反差,使我们感到人不如羊桃! 作者通过这个整体性的比喻,让我们从诗外体会到弦外音, 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z、具象性。原始思维方式是人类思维的低级发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人们从客观世界所获得的知觉表象还未能上 升为概念,所以具象性即在思维过程中始终不脱离具体的感 性形象就成为原始思维的最重要的特征。传统中国人往往 是以直觉、形象的方式,对思维对象做整体观照。这种具象 化的思维习惯必然会与比喻结下不解之缘。具象思维常常 表现为立象以尽意,设譬而指事。我国较早的哲学著作《周 易》便借助形象生动的卦辞以暗示人事吉凶。随后比喻蔚然 兴起,徐元太编《喻林》120卷,吕佩芬《经言明喻篇》总辑喻词 9391条。[31具象思维要求我们表达思想时,要寓情于物,托物 言志。而比喻正是通过他物以表现本意的言语手段。因此, 具象思维和比喻密不可分:具象思维要求我们使用比喻表达 旨意,而比喻成了具象思维的外化形式和物化形式,广为应 用。《诗经》中大量运用比喻或形象地表情达意,或含蓄地表 达诗外丰富的弦外之音、味外之旨、言外之意。例如《斯干》 为了描绘宫室的外观,连用了“如躞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 革,如晕斯飞”四个比喻句,意思是说:宫室像人笔直地站着 那样端庄;房屋齐整好像急箭脱弦,出如直线;雕梁画栋,恰 似大鸟展翅;华檐轩张,犹如雉鸟欲翔。形象地表现了中国 古代建筑艺术的典型特征,非比喻则无法说明。再如《召曼》 中的“池之竭矣,不云白频!泉之竭矣,不云自中”,意谓池塘 的干涸是从四周慢慢干起的,泉水枯竭是从泉眼枯起的。诗 人以此为喻,暗示国家的灾祸也是渐进的,愈积愈严重,造成 灾祸的原因是由于内部出了蛀虫。据此,我们可以看出,比 喻与类比能力是人类认识世界、表现世界的一种方式,是人 类与生俱来的一种天赋。L.R.帕默尔曾把“在不相似的实 物或情景之中看到相似的性质或关系的能力”叫做“类推能 力”,并认为“这一点构成了比喻(隐喻)的心理基础”,“语言 是一连串的暗示,听话人得从这些暗示中构拟出说话人所要 表示的意思,⋯⋯而那种需要听话人费力去想象或思考的引 喻说法,则往往使他们感到兴奋,为了做到这一点,在使用象 征性语言的时候,要求助于类推能力(这也许是人脑最显著 的天赋)-o[J03可见,比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还是一种 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产生。如前所述,最早可以追溯 到远古宗教神话那里,后又随先秦理性思潮兴起而演化为一 种十分流行的哲学思维方式,如《易经》立象尽意、取譬明理 的思维特征。《诗经》中以他物比此物的比喻不单单是一种 修辞方式,也成了一种思维方式。 3、辩证性。注重从事物的双方既互相联系、互相斗争又 互相转化的角度把握思维对象,这就是传统思维模式的辨证 性。早在殷商时期,中国的先哲们便创立了蕴涵朴素的辨证 思想的“八卦说”,“擅长从阴阳对立,交感变易,动态过程和 有整体性的角度来思考一切”。[91凡是对立的事物,诸如动 静、阴阳、虚实、生死、有无、形神等关系,传统思维模式都善 于从中把握对立。“人类思维的基本的二元性观念的设定, 上下高低前后左右内外主客等等,也来自于肉体的存在方式 以及对世界空间的探测方式。人以肉体的存在方式对晦暗 的无知的精神世界加以‘触知’,因此我们必须明了精神世界 的指向,范畴及其二元性是隐喻性的,它表明r人类存在对 精神世界的一种隐喻性探索。"LSJ(P288)例如,在中国的阴阳哲 学中,性的隐喻几乎是找到了唯一的表达。阴阳、男女、天 地、父母的天道人伦之纲常都基于性的隐喻。天空与土地在 性的象征系统里是阴阳两性之象征。天意味着一种男性的 力量,地意味着女性力量。凡指向天空者如山峰、树木总是 意味着阳物或男性本源的存在,而归向土地者如川、谷、洞穴 总是指向女性来源。因此,《诗经》中常用树木来比喻男人。 例如,《山有扶苏》用扶苏、松树比喻男子。《汉广》中“南有乔 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句,以以“乔木”比喻高 大美丽的男子,而这样的男子在钟爱他的女子的心目中仍是 高不可攀、追求不到的。《淇奥》中有:“瞻彼淇奥,绿竹猗 猗”、“瞻彼淇奥,绿竹青青”、“瞻彼淇奥。绿竹如箦”等句,用 绿竹从不同的角度赞美男子的品格素养之美。 当然,我们还应该看到,首先,比喻与辨证思维有着内在 的契合性,就是说,两种喻象不是像通常所理解的那样用一 方来表现另一方,而是双方相互表现、相互作用的。当我们 意识到两种意象问存在着一种比喻关系后,就会产生一种探 寻、剖析这种关系以达到内在平衡的强烈愿望。这种对平衡 完美状态的能动追求,便是格式塔心理学所讲的“完形压 强”[11]它是我们理解比喻的“内驱力”。例如,《召曼》:“如彼 岁早,草不溃茂,如彼栖苴。我相此邦,无不溃止。”诗人把危 机中的国家比喻成大旱之年的枯草:一方面,幽王信用小人, 国家动乱,危机四伏,民生凋敝;另一方面,天大旱,草无法生 长,面临干枯。两者之间的相似点便是:国家没有明君贤臣 就会面临灭亡,草没有水就会干枯而死。比喻就是这样以其 内部矛盾的对立统一来增强其表现力的。其次。比喻的运用 对辨证思维有着积极的强化作用。我们长期使用比喻,无形 中就会在生活中形成一种“设譬喻理”的表述习惯,观察事物 97 万方数据 时,会留意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从不同事物中发现其相似 点。日积月累,我们会在某些事物之间产生定向联想,就《诗 经》而言,例如,一提到“硕鼠”,我们就会联想到“贪婪、不劳 而获的统治者”;说到“桃花”,我们就会想到“美丽的女子”, 谈起“玉”,我们就会想到“富贵与高雅”;女子温柔如水、美丽 如月,等等。 =、《诗经》中的比喻与中国古代审美意识 作为一种修辞方式,《诗经》中比喻的广泛运用还与中国 古代审美意识密切相关,正如萨丕尔所说:“每一种语言本身 都是一种集体的表达艺术。其中隐藏着一些审美因素—— 语音的、节奏的、象征的、形态的——是不能和任何别的语言 全部共有的。,,[”3同理,《诗经》中的比喻必定要受到中国传 统“审美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审美因素受制于中国古代传 统的审美意识,包括审美心理,审美意象、审美观念、审美理 想等。 (一)《诗经》中的比喻与中国古代“和”的审美观念 汉民族历来重视矛盾双方的相互斗争、转化和统一,注 重事物的整体和谐。《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老子》也认为“万物负阴以抱阳, 冲气以为和。”庄子也强调“天和”:“一上一下,以和为贵。浮 游乎万物之祖。”这种“致中和”的思想表现在艺术中,便是汉 民族的审美准则:和谐美。正如董中舒所言:“中和者,天地 之大美也。眦13](m7’和谐美实际上就是多样性的统一,它要求 主体与客体、内心与外物、个体与社会、社会与自然等一切事 物,在总体上都要处于一种守常、均衡、匀称、和谐的状态中。 在《诗经》时代,史伯,晏婴、医和、子产等人都曾言“和”,他们 或言自然万物之和,或言审美心理之和,或进入社会伦理层 面言和。儒家从孔子起提倡“中和”,包含着对人伦亲情的重 视。孔子把“中和美”的思想概括在对《诗经·关雎》的评价 上,提出了“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命题。可见,“和”是中国 古代审美观念的集中体现。徐复观先生说,中国文化“走的 是人与自然过分亲和的方向”o【t4]这种人与自然的亲和倾向 在《诗经》中得到了最集中、最完全的体现。《诗经》第一首 《关雎》就以水鸟和鸣起兴,吟咏男女之间的恋情,即给人一 种温暖和谐、人与自然无限亲近的感受。《诗经》中多鸟兽草 木之名,孔子说这是《诗经》的一大益处。司马迁说:“《诗》记 山川I、溪谷、鸟兽、草木、牝牡⋯⋯以达意。”郑樵云:“夫诗之 本在声,而声之本在兴,鸟兽草木乃发兴之本。”纳兰性德在 给《毛诗名物解》写的序中说:“六经名物之多,无逾于《诗》 者,自天文地理,宫室器用,山川草木,鸟兽虫鱼,靡一不具, 学者非多识博闻,则无以通诗人之旨意,而得其比兴之所 在。”都很重视鸟兽草木之名对《诗经》的意义,也指出了它们 与比喻的必然联系。实际上,《诗经》是在借鸟兽草木一类自 然事象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一种息息相通的和谐关系,于是 就产生了众多的以鸟兽草木喻人的比喻。就鸟类来讲,据清 代学者顾栋高《毛诗类释》统计,《诗经》中的鸟名达43种。 98 又据统计,以鸟命名的诗歌有20多首,写鸟的诗句有60余 处,其中很多是以鸟喻人的句子,且表达的多是婚恋题材。 例如《邶风·匏有苦叶》用野鸡啼叫寻求它的配偶,来比喻男 女相互慕求;《召南·鹊巢》以鸠居鹊巢比喻女居男室。其它 如用“鹤呜”比喻招隐求贤,用“黄鸟”来表现流落异邦、备受 歧视的人思念家乡,等等。再如草木,我们在《诗经》中常见 以蔓生野草喻女子出嫁,缘木而生喻女子依从男子共同生 活;女子歌唱多以采薇采蕨起兴,而男子歌唱多以刈楚刈萎 起兴,这种起兴又多喻男女爱慕之情i睹桃花灼灼,即感女之 青春和美艳,观梅花盛开而衰,即悲青春和爱情之流逝⋯⋯ 其它还有许许多多以野兽为比的诗句,总之,自然界的一草 一木,一鸟一兽,都可以用来比喻人之情感、处境、心灵。可 见。《诗经》以鸟兽草木为喻所呈现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生命共感意识已非常成熟,表明了中国古代“和”的审美观念 的具体表现和影响。从另一方面可以说,《诗经》是我国艺术 审美经验最早、最形象、最生动的总结,它所包含的审美形态 和现象十分丰富,这对我们认识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的发生发 展规律也十分重要。 (二)《诗经》中的比喻与传统审美意象、审美追求 比喻与审美观念、审美意识的发展具有密切的发生学上 的联系,在比喻中,“个别自然事物,特别是河海山岳星辰之 类基元事物,不是以它们零散的直接存在的面貌而为人所认 识,而是上升为观念。观念的功能就获得一种绝对普遍存在 的形式。-E153(P23)《诗经》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很少以直接的概 念表达方式提出某个美学理论命题和范畴,但我们可以通过 其中丰富的审美意象的原型积淀,窥见汉民族的某些审美追 求。而这些审美意象又往往和比喻联系在一起,表达了浓厚 的民族文化意蕴。 1、以花月比喻美女,表现女性的阴柔之美 前面我们说过,《诗经》里大量用花比喻女性的色美,像 桃花、荷花、李花、唐棣花、舜花、锦葵、芦花、荆葵花等等,都 可用来比喻美丽的女性。例如“桃之天天,灼灼其华”(《桃 夭》),清代《诗经》学者姚际对此评价极高,其《诗经通论》说: “桃花最色艳,故取以喻女子,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方玉 润也说:“(一章)艳艳,开千古词赋香奁之祖。”Is]”1”《桃天》 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把桃花比作少女的诗篇,自《诗经》之 后,花便与美女结下了不结之缘,成了美女的代名词,美女如 花也成为中国传统女性的审美经典。 月亮也是一个积淀着民族文化心理的原始审美意象。 “对早期母系社会(包括埃及、非洲及波斯等地)的研究发现, 象征女性的月亮女神在当时部落生活中扮演了异常重要的 角色。当母系社会渐趋成熟,月亮更逐渐取代了大地女神的 地位,且成了众生之神。眦16卫P1⋯在中国诗歌史上,《诗经·陈 风·月出》第一次传达了月亮和女性之间的对应关系:“月出 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看到月亮,使人想到 美女的脸旁,月亮的皎洁比喻姑娘的纯洁。“月光和美人交 万方数据 相映衬,使女子的容色之美和体态之美融入艨胧月色之中, 使‘佼人’增加了一层神秘感,具有一种朦胧的美。也使美女 与月亮紧密联系在一起,写月之皎洁,旨在‘喻妇人有美色之 白皙,(《郑笺》)用明月比喻心爱姑娘的肤色在我国文学史上 可算是最早的一篇了。这是一个天才的创造,以后文学作 品,用明月写美女多少受到它的影响。.[sJ‘1,344)再如,《东方之 日》中以“东方之月”比喻女主人公的容貌之美和心灵之美, 以月比美人,浪漫而神秘,温柔迷人的月亮便成了女性的象 征。此后,文学作品中就常用月亮来比喻美丽温柔的女性。 可见,《诗经》中所揭示的月亮与美女的对应关系已经在人们 的审美经验中得到历史的继承,为后代诗人的构思提供了由 此出发的艺术前提和继续发展的方向。 2、以“水”这一审美意象为喻,表现女性的温柔、清纯之 美 在人类的童年时期,对于水兼有养育与毁灭能力、不可 捉摸的性情,产生了又爱又怕的感情,产生了水崇拜。通过 赋予水以神的灵性,祈祷水给人类带来安宁、丰收和幸福。 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易性第八):“上善若水。水善利万 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 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意思是说,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 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水这 么美好,有这么崇高的地位,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智者乐 水。先秦儒家的美学观点有所谓“比德”说:《说苑·杂言篇》 记载子贡与孔子的一段对话,子贡问孔子,君子为何见大水 必观,孔子回答:“夫水者,君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 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旬倨,皆循其理。似义...⋯·”在孔子 看来,大水所以是美的,就在于与“君子比德”的作用,观水能 使人联想到君子的“德”、“仁”、“义”、“智”、“勇”、“察”等美好 品质。Cs3‘P””在经历r极为漫长而深厚的民族心理积淀之 后,水已经成为具有复杂深层文化内涵的原型意象。“水流 循环于大地宛若血液循环于人的躯体之中。水波动于人类 生命或人类意识之下的存在领域。它象征着创造的神秘,混 沌与毁灭,生、死与复活,净化和赎罪,生殖力或牛成。水也 是人的潜意识最普遍的象征o’#[SJ(P160)因此,在《诗经》中,水 又与女人发生了密切的关系。为了表现女性的温柔与美德, 《诗经》常用水来比喻女人。据统计,《国风》中与水有关的诗 歌共42首,其中涉及到女性的就有28首。例如《泉水》写的 是卫女思归,诗一开始用泉水入淇河,比喻夫人出嫁他国。 但淇水仍是卫国的水流,有情之人还不如这自然的流水。既 嫁他国,便难以回归卫国了。这流淌不息的泉水,不就是女 子绵绵不尽的情思吗?诗最后用肥泉之异流,比喻女子之各 嫁一方。然而,泉水虽流归有异,最终都要流淌至卫地,而远 嫁他国的女子却不如这泉水。再如,《江有汜》共三章,每章 均采用了比喻手法,。江有汜”、“江有渚”、“江有沱”,弃妇用 水道自喻,用支流比喻别的女人,江有支流比喻丈夫移情于 别的女人。至于后来把女人比喻成祸水,恐怕也是源于此。 此外,《诗经》中的女性也常常以水为背景,他们的活动地点 如劳动、恋爱、相思大多是在水边进行,她们神态似水,温柔 如水,清纯似水。例如,《郑风·溱洧》:“溱与洧,方涣涣兮。 士与女,方秉兰兮。女日‘观乎?’士日‘既且’。‘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且乐,唯士与女。依其相谑,赠之以芍药。”表现了 女子柔情似水。再如《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 人,在水一方。”在这里,水还增添了佳人的美感,使君子步人 审美的幻觉,水成为不可逾越的距离。在水一方的伊人,天 水之间,遥遥不可触及,沉淀为一种愁思和追求。此外,《诗 经》中不少篇章还表现了水的清莹透彻,如《溱洧》:“溱与洧, 浏其清矣”;《伐檀》:“河水清且涟猗”;《黍苗》:“原隰既平,泉 流既清”,等等。这种“水”的描写实际上包含着某种美的认 识与感受。“清”是中国文化所蕴涵的一种生命境界,中国诗 歌有一种清莹洁净之美。总之,在《诗经》中,水与女性共存 共现,已成为中华民族自原始先民时代就已经固定并流传下 来的一种集体无意识。 3、以“玉”这一审美意象为喻,表现人的温和的性情气 质,高贵纯洁的美德 中国玉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八千年的历史。王琪森在 《中国艺术通史》中指出:“玉雕萌发于原始社会的石器时代, 但发展到商周之际,无论采玉、雕玉都是初具较大规模,制玉 已成为一种手工专业。-tJ73这一观点可以在《诗经》中得到佐 证,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表明当时的玉工早已掌握了琢 玉成器的工艺。据统计,《诗经》中直接反映出玉文化信息的 诗篇共有28首,约占诗经总数的9.2%,我们从中可以看出 中华民族独有的崇于玉、爱玉、藏玉、佩玉、盘玉的文化心理。 在当时,人们佩带玉以代表美丽、高贵、安康。例如,《君子偕 老》:“玉之填也”,赞美妇人佩带着美玉耳环,愈显高贵典雅; 《著》:“尚之以琼华平而”、“尚之以琼莹乎而”、“尚之以琼英乎 而”,英俊的小伙佩以美丽的玉饰,人与美玉交相辉映;《终 南》:“佩玉将将,寿考不忘”,佩带的美玉相击发出清扬优美的 声响,祝福佩玉之人长寿安康。而帝王佩玉以显其地位的至 尊,君子佩玉以彰其品行的高洁。例如,《崧高》:“锡尔介圭, 以作尔宝”,记载的是吉甫送申伯时,赐予申伯玉圭作为国宝; 《韩奕》:“韩侯入觐。以其介圭”,韩侯来朝见周王,以大玉圭作 为馈赠之物;《大东》:“朝朝佩琏”,指身佩晶莹美玉的士大夫。 正因为古人爱玉、佩玉、赠玉、用玉,所以,《诗经》中常以 玉喻人。(1)用玉比喻人的美貌。例如,《野有死肩》:“有女 如玉”,将纯洁少女比作美玉;《竹竿》:“巧笑如瑾,佩玉之 傩”,用美玉比喻女子洁白的牙齿;《白驹》:“其人如玉”,比喻 伊人美如白玉;《汾沮洳》:“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热情 赞美一个人。像一块晶莹的美玉。(2)用玉比喻人的美德。 例如,《淇奥》:“如琢如磨”、“充耳瑗莹”、“如圭如璧”,这是卫 人赞颂卫武公美德的诗句,说他如雕琢的玉美好而无斑,佩 带的美玉闪闪发光,象征着他如圭如璧一般温润的品性;《鹤 99 万方数据 呜》:“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比喻取用别国有德之才;《抑》: “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以白圭作比,说 明白圭上有污点,还可以将它磨去,说出的话有缺点,造成的 损失就无法挽回了,这是周大夫卫武公告戒君王要慎言;《卷 阿》:“如圭如璋”,这是周康公劝戒成王选用人才的,不 能仅看外貌,更要注重像玉圭和璋一样高洁的人品;《械朴》: “济济辟王,左右奉璋,奉璋峨峨。髦士攸宜”,“追逐其璋,金 玉其相”,在人才培养方面,周文王就像细心的玉工,精心雕 金琢玉,使之焕发出夺目的光彩,显露出高贵的品德。(3)用 玉比喻某种性格或情感。例如,《小戎》:“言念君子,温其如 玉”,表达了妻子对丈夫性格温和有如美玉般性情的赞美和 思念之情。 由七观之,玉之所以能沉淀为一种传统的审美意象,我 们认为其原因首先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文化重视 人与自然的和谐,倡导“天人合一”的理念,人与自然息息相 通,融为一体。正是基于这种人与天地万物一体的认识,自 石器时代发现、使用玉这种天然矿物开始,人们就对玉倾心 倾情,达到了人即玉、玉即人,玉人合一的境界。其次,中华 民族比较含蓄、内向,追求一种中庸、平和、温文宁静的含蓄 美,这与包裹璞中之美玉非常相似。正如黑格尔所说:“人们 用宝石来装饰自己,并不是为了要显示宝石的美,而是用宝 石来显示人自己的美。”即赋予玉以人格化、道德化的含义, 把玉从物质美的层面提升到精神美的境界。可见,玉的文化 规约是我们解读《诗经》中有关玉的比喻的关键所在。 综上所述,先民通过对自然界的具体事物进行长期的体 验,经过联想和想象,把这些集体无意识的原型逐渐积淀成 为民族审美意象。另外,《诗经》中还有不少传统审美意象, 例如“凤凰”、“麒麟”等等,限于篇幅。就不在这里赘述。 三、《诗经》中的比喻与社会生活 诗歌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诗经》反映的是西周初期到春 秋中叶(公元前11世纪到前6世纪)的社会生活。作为诗歌 表现手法之一的比喻自然也与当时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周代的农业和手工业有了较大规模的分工,并为文化发达创 造了条件。西周奴隶社会所形成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 分工,使意识形态趋于完整,它在政治上推行宗法、等 级、分封等制度,按照所谓亲疏、尊卑、贵贱等区分来维护统 治,除了以刑罚镇压奴隶的反抗外,又用神道设教,借助于上 天、上帝、天命、鬼神等,来恐吓欺骗人民。《诗经》305篇所反 映的生活面相当广泛:国风较多地反映了人民生活,主要是 奴隶的劳动生活和男女爱情,具有很强的人民性;小雅写人 民生活、奴隶主下层生活和奴隶主贵族生活;大雅和颂大都 写奴隶主贵族生活,内容以祭祀为中心,祭天地、祭祖先、祭 山川、祭四方以及祈年、报赛、追先、戒后等活动。还有些诗 篇涉及到这一历史阶段的自然灾祸、山川I变迁情况以及奴隶 社会的分封、农事、建筑等方面情况,还有表现人民对人对事 的爱憎态度的,又描写到当时自然界的草木鸟兽等以及社会 100 生活的各个方面的。 这一时期,由于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从审美主体来看, 人自身的劳动已造成人的对自然的兴味,人的对自然的感 觉,也就是人的自然的感觉。所以人们的劳动生活、君臣、师 友、夫妻、父子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爱情和自然美,诸 如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山川日月、物候天象等,都成了人们 注意的对象,也成了诗人表现的对象。正因如此,《诗经》中 的大量比喻都直接取t3上述对象,前面所举的一系列比喻用 例就是明证。再如,运用比喻最多的《小弁》是~首被弃逐的 儿子抒发忧愤哀怨的诗篇,表现后母虐待前娘子女,父亲听 信谗言,弃逐亲儿的题材。诗中用了大量的比喻,将抽象的、 难以名状的内心深层情感形象地表达出来。例如以菀柳藏 蝉、坏木无枝、鹿儿觅群、雉呜求偶等多种比喻,反复诉说自 己失去父母之爱、无所依托的痛苦心情;以寒鸦归巢,比喻自 己无家可回;父子一朝隔绝,就像茅草将大道阻塞一样;自己 烦闷得像棍子在心上捣;借“不属于毛,不离于里”表达自己 失去父母之爱后的失落感;还借流舟的“不知所届”,表达自 己漂泊无定的苦楚;借坏木的“疾用无枝”,表达自己被逐后 憔悴不堪的情状;借“莫高匪山,莫浚匪泉”,比喻人情险恶, 甚于山川。尤可注目的是,诗人善用反比手法抒情,以乌鸦 尚知反哺以报养育之恩,反衬弃儿不容于父母的痛苦}又以 鸣蜩栖身于柳树、芦苇在深水边长得茂盛为喻,反衬弃儿被 逐后无容身之地;又以有人开放捕兔的罗网,有人埋葬路边 死人为喻,反衬父亲的残忍少恩。此诗中的喻体都是作者日 常所见景象、生活经历或体验在诗歌中的艺术再现。[13 四、《诗经》中的比喻与宗教 《诗经》中充当喻体的物象多种多样,“凡禽鱼草木人物 万象之中,义类同者,尽如比兴”(唐皎然《诗式》),诸如日月、 山河、草木、鸟兽以及柴薪、车舟、服饰、器物等无不可取以为 比。不过,这众多不同的物象作为喻体出现在诗中的情况并 不一致。虽然从表层来看,它们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是, 从深层渊源来看。用什么物象充当喻体表达什么意蕴,却是 自觉的,有意而为之的,即与原始宗教有着相当密切的关 系。[183 “宗教是在最原始的时代从人们关于自己本身的自然和 周围的外部自然的错误的,最原始的观念中产生的。”【lg]IP“盯 于是,世界即神、神与物同体的万物有灵论就成为当时人们 精神生活的基本内容和特征。由于生产力的极端落后和社 会实践范围的极端狭隘,以及由此而决定的人们认识能力的 极端低下,使原始宗教得以产生并成为当时主宰人们内心世 界的唯一的精神力量。作为精神产品的艺术,“是最早的对 宗教观念的形象翻译”。[153作为艺术的诗歌来源于史,最初 的诗是一种关于国家大事的政治、宗教文献。如《大雅·卷 阿》和雅颂部分篇章都有这样的性质o[18](P63)诗歌渗透着浓 重的宗教观念,尽着宗教的职责。而原始宗教的发展形态大 致有过大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动植物崇拜、鬼魂崇拜、祖先 万方数据 崇拜、土地崇拜、生殖崇拜等。这些崇拜形式和许多比喻意 象之间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一)比喻与图腾崇拜 图腾崇拜是原始宗教的一种重要形式,初民不了解生育 为婚媾所致,误认为是某种动物或植物精灵进入妇女体内的 结果。于是这种动物或植物便被奉为这个民族的始祖,整个 民族都是它的后代子孙,它作为民族的保护神兼祖先神受到 人们的崇拜。在这种宗教形式里,图腾动物与始祖有着相同 的意义。我国古代一些民族中盛行鸟图腾崇拜。鸟作为“个 别自然事物⋯⋯不是以它们的零散的直接存在的面貌而为 人所认识,而是上升为观念。观念的功能就获得一种绝对普 遍存在的形式”。[15]⋯”被图腾化了的鸟,就这样由现实的具 体的存在变成厂超现实的抽象存在和普遍的思想形式,也就 是变成了对于整个部族充满了神圣的观念意义的神。在鸟 图腾部族那里,鸟与祖先观念就这样被神秘地联系在一起。 《诗经》中的许多篇章以鸟起兴或以鸟作比,就是鸟类图腾崇 拜的宗教观念和感情在诗中的突出表现。例如《邶风·燕 燕》的前三章均以“燕燕于飞”开头。以燕子起兴,以燕子双飞 于天空的各种情态,来比喻获得自由爱情的情侣的亲密相随 相处,又以此反衬迫于礼教限制而不得不常别乃至永诀的情 侣的苦楚和孤独。而“燕子”这一意象正是来自邶地的图腾 崇拜对象燕子。在句式上,殷民族歌颂图腾祖先的“燕燕往 飞”被广泛采用,例如《雄雉》:“雄雉于飞,泄泄其羽。我之怀 矣,白诒伊阻”;《东山》:“仓庚于飞,熠熠其羽。之子于归,皇 驳其马”;《鸿雁》:“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 野”⋯⋯这些“××于飞”的诗句似皆祖述原始诗歌“燕燕往 飞”而来。正如闻一多先生所说:“三百篇中以鸟起兴者,亦 不可胜计,其摹本观点,疑亦导源于图腾。歌谣中称鸟者,在 歌者之心理。最初本只自视为鸟,非假鸟以为喻也。假鸟为 喻,但为一种修辞术;自视为鸟,则图腾意识之残余。历时愈 久,图腾意识愈淡,而修辞意味愈浓⋯⋯”[20]
/
本文档为【《诗经》比喻研究的文化视角】,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