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古今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方法之异同

古今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方法之异同

2013-09-20 3页 pdf 246KB 31阅读

用户头像

is_496404

暂无简介

举报
古今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方法之异同 【针灸聚英 】 浙江 医 志 2012年 9月第 47卷第 9期 古今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方法之异同* 董 巍 方剑乔 陈 勤 方 莉 罗 培 张 璐 孙 晶 沈亚芳 浙江 中医药大学 浙江 杭州 310053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针灸疗法 古今异同 三叉神经痛 (TN)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临床 常见的神经系统疾患。常单侧发病,可累积眼支、上 颌支 、下颌 支,其痛如 刀割、火灼 、电掣 、针 刺样 , 持续数秒或数分钟后缓解。通常无先兆,间歇期完全 正常,发作时可伴有同侧流涎、流泪、面肌反射性痉...
古今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方法之异同
【针灸聚英 】 浙江 医 志 2012年 9月第 47卷第 9期 古今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之异同* 董 巍 方剑乔 陈 勤 方 莉 罗 培 张 璐 孙 晶 沈亚芳 浙江 中医药大学 浙江 杭州 310053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针灸疗法 古今异同 三叉神经痛 (TN)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临床 常见的神经系统疾患。常单侧发病,可累积眼支、上 颌支 、下颌 支,其痛如 刀割、火灼 、电掣 、针 刺样 , 持续数秒或数分钟后缓解。通常无先兆,间歇期完全 正常,发作时可伴有同侧流涎、流泪、面肌反射性痉 挛等,且常在患侧耳周、眉棱骨处、鼻旁及口角有明 显触痛点。《金针秘针 》[1 中有云 “颊颌肿 ,引牙车不 得开 ,急痛口噤不能言, 目喟,面叶叶动牵 口眼,目 视腕肮,冷泪,眼眦赤痛”。 《续名医类案》[2 记载, “患鼻额间痛麻痹不仁,如是数年,忽一 日连唇 口颊 车发际皆痛,不开口、难言语,饮食亦妨,在额与颊 上,常如糊,手触之则痛作”。由此可以看出,古代 的 “面痛”、 “颔痛”无论在疼痛性质、部位、触发 点、诱发因素还是在疼痛伴发症状及体征、疼痛发作 的时限与周期上都与现代医学中三叉神经痛相似。因 此 ,我们可以参考古代 的针灸治疗方法,利用现代科 学证明 ,从而为今所用。现对针灸治疗三叉神经 痛的古代和现代疗法做一比较如下。 1 古代刺灸方法 针刺手法上,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3 记载: “眉 目疼痛不能 当,攒竹针二分 ,沿皮 向鱼腰 ,泻多 补少,禁灸。头维沿皮向下透至悬厘,是穴在额角。 疼痛泻 ,眩晕补 ,灸二七壮愈。” 《循经考穴编 》L4 记 载:“眉棱骨痛,可刺攒竹,针头宜横过鱼腰;面掣 眉跳,可刺丝竹 空,向后一寸透率 谷”。透穴选穴少 而精、针感强烈,在短时间使患者产生酸麻胀痛等感 觉 ,达到 “气至病所” 的 目的。针刺深度上 , 《类经 图翼》、《重楼玉钥》、 《医宗金鉴》均言头维、迎香 “针入三分”;《针灸甲乙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外台秘要 》、 《针灸 逢源 》等均 言人迎 穴 “针入 四 分”[5]。浅刺发具有减少精气外泄,保存人体正气, * 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课题“三叉神 经痛针灸临床实践指南,编号:ZYYS-2010[oo44]一3;浙江省“重 中之重”学科(针灸推拿学)建设经费资助,编号:浙教高科[2oo8] 255号 祛除邪气之功效。 “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金匮要略》 中独用灸治的有 5处,其中有 4处用治急症灸法 。华 佗指出: “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 病亦应除”。《针灸四书》、《针灸甲乙经》均言 “灸攒 竹头维三壮”。《新编西方子明堂灸经》记载 “牙车急 痛,灸翳风七壮”。《金针秘针》言 “灸承泣,三壮, 炷如大麦”。麦粒灸又名小艾炷灸[6],即艾炷灸 之无 瘢痕灸。一般在 同一穴 (处)连灸 3~5壮或以灸至 皮肤发红为度 。其法具有艾炷小、热力温和、无痛 、 无瘢痕的特点,施以不同壮数,结合腧穴特性,可定 性定量 ,起双 向调节作 用,即可 补可泻 ,或攻补 相 兼,可温可清或温清并用。 《灵枢 ·杂病 》L7]最早 记载 了治疗 “颔 痛” 的方 法:“颔痛刺手阳明与颔之盛脉出血;颔痛刺足阳明 曲周动脉见血立已,不已按经刺 人迎 立已。 《金针秘 针》、《针灸学纲要》[8]也记载了用细三棱针刺攒竹头 维宣泄热气以治疗面痛、眼痛。 纵观古代文献,可以出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 的规律。①针刺手法多是透刺或取单一穴位 ,选取 胃 经、膀胱经、大肠经上的穴位居多;②使用特定穴中 的交会穴、大肠经的原穴——合谷 、胃经经穴——解 溪的次数较多 ;③浅刺为主;④针灸方法可针或灸或 刺血,以直接灸法为主,灸量不一,局部与远端均可 施灸 ,亦可刺血 。 2 现代刺灸方法 与古代刺法比较,现代刺法则显得更为多种多 样。针刺手法上,孙云光等 治疗三叉神经痛用深 刺下关穴 2寸左 右并行紧提 慢按手法 ,不捻转 ,使 针感向下颌或四周扩散,出针前,再予提插手法行 针 3O秒左右。总有效率 92.86%。傅有春等口叩用浅 刺多捻针法治疗三叉神经痛。浅刺患侧风池、翳风、 太阳 1.5分,再行浅刺多捻针法使针感向痛处放射。 浅刺多捻法L1 是一种针刺手法,它具有解透热, 活血通络,补虚养脉的作用。牛红月[】。 使用巨刺法 治疗三叉神经痛。 “巨刺者 ,左取右 ,右取左 。”巨 浙江中医杂志2012年9月 !鲞箜 塑 刺法巧妙的避开了患侧 气血 不通 、组织 功能 已被损 伤 、治疗效 果 不 明显 的 弊端 ,最终 达 到 调和 阴 阳 、 调整机体平衡 的作用 。针刺 深度上 ,王登正 等 副使 用毫针挑治法治疗三叉 神经 痛 。挑治法 即挑起 少许 表皮后 ,将针 身提起 ,水平 晃动 ,再用 手术 刀片 沿 针体切断表皮的方法 。挑 治法作 为针灸 治疗方 法 中 一 种特殊 的治疗方 法 ,具有刺 激穴位强 、保 持疗 效 持久的优点。朱博倩 用深刺久留针针刺法治疗原 发性三叉神经痛。深刺穴位达 1~1.5寸 ,针刺手 法 以患者产 生酸麻涨 痛等感 觉为度 ,留针 2小 时。深 刺久 留针可 以达到刺激 度更 强 ,在短 时间 内使患 者 产生酸麻胀 痛等感 觉 ,并 且作用 持续 时间长 ,达 到 “气至病所”的 目的,止痛效果显著 。 《素问 ·举痛论》日:“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 寒则缩蜷 ,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 而痛 ,得 炅则痛立 止。”艾灸有 温经通络 、散寒镇 痛 的作用。王利等[1 5_在颧髂、下关穴处施以温针灸法, 取得了很好 的疗效 。任春艳等[163在针刺得气后,点燃 清艾条,轮替对准下关、鱼腰、攒竹、颧髂、翳风、 迎香等穴的针柄施灸法,以施灸处周围皮肤红润 、患 者耐受为佳。局部艾灸法,通过温热刺激皮肤感受 器 ,可调节神经系统 的功能 ,使 由于过 敏、寒冷等刺 激而引起的疼痛 、痉挛的神经得 以镇静 ,对神经传 导 起抑制作用 。 在运用毫针和艾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基础上,现 代医家还采用综合疗法治疗本病。彭易雨等[1 用三联 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痛,针刺主穴取下关 ,第一支痛加鱼 腰,第 2支痛加 四白,第 3支痛夹 承浆 ,然后 随症 配 穴;穴位注射用 5ml一次性无菌注射器抽取灯盏花素注 射液2ml,取鱼腰、四白、夹承浆,每穴注入药液 lml; 火针:用单头细火针在酒精上烧红后,直刺下关穴,深 度约 ]O~15mm,留针 5分钟后 ,用单头细火针快速点 刺 “扳机点”,每处 1针,深度约 5mm。穴位注射是通 过针刺和药物的双重作用,激发经络穴位的功能,调整 和改善人体机能及病变组织的病理状态。由于穴位注射 后 ,药物在穴位处存留时间较长 ,既可增强和延缓穴位 的刺激作用,又能减少用药剂量和副作用。火针疗法又 称 “焯刺”,以火针刺激 “扳机点”,可使局部经脉畅 通,促进气血运行,从而缓解疼痛。火针能使组织生 热,新陈代谢加快,改善组织营养,从而提高组织的再 生能力和 细胞活力 ,加 速代谢 产物 的吸收 引。李 全 芳[1 用综合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痛 162例,针刺:合谷、 印堂、阳白、颊车、地仓 、下关、阿是穴 ,使用泻法, 强刺激。敷贴疗法:用马钱子、川乌、乳香、没药各等 份研末 ,用黄酒调匀,贴敷太阳、下关、颊车、阿是穴 等处并配合中药内服。本病发作,疼痛剧烈,当标本同 治 ,中药辨证论治,以治其本 ,针刺、敷贴可迅速止 痛 ,以治其标。 由上述可知,现代针灸疗法有如下特点:①针刺 手法多平补平泻,但也运用九刺、十二刺、五刺等古 典针法的 ,选取 胃经 、大肠经 、胆经上穴位居多局 部取穴较多;②不仅有循经辨证选穴,更出现 了经验 穴 。 ,止痛穴 ,还有以 “扳机点”[ 。 和 “_--~L”[ ] 或只针刺远端穴位来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③针刺 深度没有具体标准;④灸法多采用温针灸,以针刺为 主,其他辅助方法多样化 。 3 结语 从大量文献资料可以看 出,古今治疗三叉神经 痛所取 穴位 多 位 于 胃经 、大 肠经 、膀胱 经 、胆 经。 所选特定 穴 中以交 会穴 ,大肠原 穴为 主。古代 针刺 手法和深度比较单一,多浅刺透穴,现代医家在针 刺深度上没有统一量化,刺法也是见各家所长。古 代灸法多是直接灸、麦粒灸,艾灸治疗腧穴个数和 频次远多于针刺,可见,古代 医家更加重视艾灸。 现代人更多的考虑到患者的耐受程度而多采用温针 灸 。从古至今 ,针灸 治疗三叉 神经痛 的方法在继 承 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除了单纯的毫针刺法 、艾灸法 , 还有火针 ,腹针 、头针 、芒针 、水针、电针 、埋线 、 埋针、梅花针、刺络放血拔罐、穴位敷贴、穴位封 闭、耳穴、刮痧、小针刀等疗法。回顾发现,目前 针灸治疗三又神经痛存在的一些问题 :刺灸法临床 没有统一量化 标准 可依据 ,如毫针 的粗 细 ,针刺 的 具体深度,留针的时间,艾灸的数量,远端穴位是 否需要补泻手法 ;对于针灸疗效 的评价 ,多是近期 , 远期 的随访很少做到。 4 参考文献 [1]方慎庵.金针秘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68—171. [2]魏之 .续名医类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57:408. [3]王国瑞.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1990:75. [4]循经考穴编[M].群联出版社,1955:139,247. [5]黄建军.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文献评述[J].中国针灸, 2003,23(10):621-623. [6]黄迪君.麦粒灸叩刺拔罐法的临床运用[J].四川中医,2002, 20(6):74-76. [7]黄帝 内经 ·灵枢[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 出版社,2008: 1】2一】]4. ·680· 塑 史 志2012年9月第47卷第9期 桃红承气汤治疗腰椎骨折后便秘 36例 方小忠 浙江省开化县人民医院 浙江 开化 324300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虽有 便意而排 出困难,或便后不爽,或伴有腹满坠胀。 腰椎骨折后常伴有便秘,腹胀等症状,影响骨折治 疗。受李国栋教授从血论治便秘经验的启发,近年 来笔者采用自拟桃红承气汤治疗本病 36例,现报道 如下。 66例均为我院住院的腰椎骨折后便秘患者,均为 单纯椎体骨折,无合并脊髓损伤,经临床检查无肠道 器质性疾病。参照 《现代肛肠外科学》拟定诊断标 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36例,其中 男性 26例,女性 1O例,年龄 22~77岁,平均 52.5 岁 。对照组 3O例,其 中男性 18例,女性 12例 ,年龄 24~80岁 ,平均 55.3岁。两组一般情况 比较具有可 比性 (P> O.05)。 治疗组采用桃红承气汤治疗,其基本方药为:桃 仁、生大黄、红花各 12g,当归、赤芍、厚朴各 9g, 芒硝、炙甘草各 6g。每 日1剂,水煎服,分 2次服 用,3天为 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果导片,每次 1片, 每 日 1次 。疗程同上 。 经治疗后,治疗组 36例,显效 (1~2天排便 1 次,大便性状软,排便时间<10分钟,无残留感)23 例,有效 (每周排便>2次,大便性状较前改善,排 便时间 10~15分钟)10例,无效 (未达到上述标准 者)3例 。总有效率 91.67 。对照组 3O例 ,显效 4 例,有效 15例,无效 11例。总有效率 63.33 。两 组总有效率 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
本文档为【古今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方法之异同】,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