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摄取外来文化的一面镜子_读_外来文化摄取史论_

摄取外来文化的一面镜子_读_外来文化摄取史论_

2013-09-17 3页 pdf 171KB 57阅读

用户头像

is_654328

暂无简介

举报
摄取外来文化的一面镜子_读_外来文化摄取史论_ 摄 取 外 来 文 化 的 一 面 镜 子 —读《外来文化摄取史论》* 高 旭 东 我们有时侯会将金发碧眼的西方人创造的文化当成镜子 , 却很少 将 日 木文化作为镜子。 问题的根抵所在 , 就是日本人只是学生 - 以前是中国人 的学生 , 明治维新后又成了西方人的学生。 尽管甲午海战的惨败 , 使中国出 现了效法 日本维新 的 “百日维新 ” , 不过总的来看 , 中国人并不将 日本作为 镜子 , 即使在激烈反传统的 “五四 ” 人物那里 , 日本也只被当作向西方学习 的窗子 。 陈独秀 、 鲁迅 、 钱玄同都是留...
摄取外来文化的一面镜子_读_外来文化摄取史论_
摄 取 外 来 文 化 的 一 面 镜 子 —读《外来文化摄取史论》* 高 旭 东 我们有时侯会将金发碧眼的西方人创造的文化当成镜子 , 却很少 将 日 木文化作为镜子。 问题的根抵所在 , 就是日本人只是学生 - 以前是中国人 的学生 , 明治维新后又成了西方人的学生。 尽管甲午海战的惨败 , 使中国出 现了效法 日本维新 的 “百日维新 ” , 不过总的来看 , 中国人并不将 日本作为 镜子 , 即使在激烈反传统的 “五四 ” 人物那里 , 日本也只被当作向西方学习 的窗子 。 陈独秀 、 鲁迅 、 钱玄同都是留日学生 , 不过在他们的“五四 ”新文化 的宣言中 , 向往的都是欧洲而非日本。 陈独秀向往的是 “今日庄严灿烂之欧 洲 ” , 鲁迅倡导 “亚洲的欧化” , 钱玄同推崇罗马拼音文字 。 然而 , 我们似乎忘记了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的格言。 学生 , 有时候是 会超过先生的 。 二战之后 , 日本走 “准美国化” 的道路而成了美国的学生 , 然而日本经济 卜的成功 , 不是令其美国老师都感到某种恐慌了吗 ? 因此 , 析 丛林等学介.译成中文的家永三郎的 《外来文化摄取史论》, 作为日本摄取 外 来文化的一面镜子 , 对于正在摄取外来文化而向现代化起飞的中国人来 说 , 可谓 “舍此明镜 , 悔之晚矣” 。 中国人虽然不很瞧得起日本 , 但是近代以来 日本却屡屡欺侮中国 、 侵略 中国 。 而今居然有些日本人对其侵华而给中国人民带来的 巨大灾难不认 帐 , 不过本书的作者 , 日本著名学者家永三郎却非这一流人 , 池曾强烈地抗议对 过去的暴行不认帐的 “教科书事件” 。 在本书中 , 家永三郎不仅以史家的客 观性 , 描绘了日本古代摄取中国文化、近代摄取西方文化的基本风貌 , 而且还 以论者的公允考察了日本摄取中西文化的思想基础。 他认为 , 日本文化对其 《外来文化摄取史论 》 , ‘日, 家永三郎着 , 靳丛林、 陈汉、 张 富贵译 , 吉林 教育出版社1 9 9 0年版。 · 2 1 6 . 它文化的影响甚微 , 而且什么是 日本的固有文化都难以搞清 , 因为日本文化 的发祥几乎是与摄取外来文化同步的 。 所以 , 尽管本书概述了日本文化的三 个特征 , 但归三为一 , 日木文化的后进性及其经常不断地摄取外来文化 , 就 成了 日本文化史的基本特征 。 试想 , 一个借用汉字始有记述思想之文字的民 族 , 若非摄取外来文化 , 怎能成就今日之发达 ? 作为中国读者 , 笔者在阅读本书时 , 经常将日本摄取外来文化与中国的 情况联系起来考察 。 首先 , 中日在对待外来文化上 , 绝非没有相似之处。 譬 如佛教进入日本 , 反而刺激了神抵信仰 , 这与佛教进入中国刺激了中国本土 的道教产生 , 极为相似。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方向 , 是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调和 , 这一点在日本表现得也很明显 , 而且佛教只有与农耕、 葬祭、 病愈等不具有 佛教性质的日本宗教的礼仪咒术妥协时 , 才会为日本国民所接受。 在与西方 文化接触时 , 日本人也有强烈的排外情绪 , 以火车为 “大煞风景之物 ” , 称 华盛顿的建筑为“火灾之遗迹 ,’( 8 0一8 1页) , 看到此处 , 令人想到清末中国人 排外的情景。 而且在摄取外来文明的次序上 , 日本也是摄取物质文明在先 , 摄取精神文明在后 。 不过 , 日本之所以很快进入列强行列 , 实现了现代忆 , 却并不在于对待外来文化的这些与中国的相似之处 , 而在于当日本人 认 清 了西方文化胜于日本的之后 , 朝野上下勇于西方化 、 欧化 , 脱亚入欧 , 甚至 在生活细节方面也以欧化为荣 。 本书旁征博引 , 为读者展示了在欧化过程中 日本人的种种不同的心态 。 有一点我认为应该引起中国读者的注意 , 就是 : 。 中国在西化道路 上多次出现的反复不同 , 日本认定了西化之路后 , 就九牛业 挽地走了下去。 本书作者也认为 , 中国在步人近代化的道路上远远落后于 日 奔 就是过于珍视传统的缘故 。 甚至日本 “视西方为夷狄” 的 排 外 者 , 也 很容易表现出对中国文化屈从敬服的意识 。 ” (102 页 ) 当然 , 日本在摄取匹 方文化时也并非没有困惑 , 这表现在 : 是否传统文化的所有方面都是阻碍尽 代化的 ? 回答若是否定的 , 怎样谋求有现代生力的传统文化与异域新文化之 间的共存和融合呢 ? 我以为 , 这也是所有向西方学习的东方国家都需要认真 反省的问题 。 摄取别人创造的文化而为自己的文化建构服务 , 是多么便宜的美事 , 郊 而至今我们还能找出一大堆 “谢绝人内” 的理由。 事实上 , 世界上不 存在 “纯种 ”的固有文化。 目前仍在影响着所有文化传统的西方文化 , 就是希腊夕 化与希伯莱文化结合、 变异的结果 。这有力地说明 , 文化融合不是不可能的 . . 2 1 7 . 即使是较少与异域文化接触的中国文化 , 也深受印度佛教文化 的影 响。 理 学 , 就是受佛教影响后出现的变种的新儒学 。不过 , 懂得勇于摄取是一回事 , 怎样更好地摄取又是一回事。 而这就需要对 于 一个民族摄取外来文化的历 史进行深入的反省 , 在反省中进行比较 , 在比较后进行选择。 日本已有了外 来文化摄取史论的专著 , 我相信中国不久也会有这样的专著问世 。 因为正在 摄取外来文化而走向现代化的中国 , 更需要在反省和比较中进行文化选 择。 《易 经》 的 俄 文 译 者 和 评 论 家 —俄罗斯文化转型的一个动向 倪 蕊 琴 处于转型期的俄罗斯(以及邻近的独联体诸国)书市 , 近年来发生了很多 变化 。 其中最弓{起我们注意的是对东方 , 特别是对中国古典文化 的 兴 趣 猛 增 。 在书店和地铁内外 、 大街旁的书摊上 , 常能看到有汉字标题的书藉 , 如 《易经》、 《孔子》、 《中国哲学》、 《气功》、 《武术》、 《中国色情》 (按作者意图 及其内容看 , 应为《中国性文化》) 等等 。 而 《易经》是这类书中品位最高 、 发行量最大的一部。 希望对这一现象的介绍和分析有利于我们了解今 日 俄 罗斯人与中国文化关系的动向 。 《易经》是一部附有较全译文的专著 。全书近 5 00 页 , 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 分《研究史》, 概述了 《易经》在欧洲的出现和研究 , 以及《易经》在远东的非注 释性研究的历史。 第二部分是学术专著 , 共 12 章 , 分几个主要问题 。 首先 是对 《易经》文本的整体研究 , 对《易经》进行内容 、 构思技巧和语言技巧的 分析 。 进而充分肯定了 《易经》结构的完整性 , 《易经》各部分编年顺序的协 调 , 并探讨了 《易经》文本的相近年份问题 。 然后 , 从方法论角度对中国注 释学派的 《易经》研究加以分析 , 对不同注释学派的《易经》诊释予以评论 。 最后论述了 《易经》对中国哲学 (儒 、 道 、 佛 、 )的影响 , 《易经》的翻译 (语 言的和论释的) 问题以及 《易经》在文学中的反映 。 第三部分 , 也是主要部 分 , 即《易经》的译文 。 译文又分为 《易经》基本文本(按64 卦顺序 )的三个层 2 1 8
/
本文档为【摄取外来文化的一面镜子_读_外来文化摄取史论_】,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