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_赵世超

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_赵世超

2013-08-22 8页 pdf 719KB 58阅读

用户头像

is_110869

暂无简介

举报
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_赵世超 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赵世超 一 、 百家争鸣的出现 西周的学术制度叫 “学在官府制 ” , 它的特点有两个 , 一是所有 的典籍都藏于盟府 , 掌于太史 、 太 卜和乐官 , 一般人很难见到 � 二是 只有贵族子弟可以受教育 , 学习礼 、 乐 、 射 、 驭 、 书 、 数 , 平民和奴 隶都没有受教育的权力 。 但是 , 到了春秋末年 , 社会的政治 、 经济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动 , 跟着就出现了礼崩乐坏 , 太史 、 乐官向四方流散 , 原来由他们负责宝 藏的典籍也开始落入民间 。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 , 社...
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_赵世超
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赵世超 一 、 百家争鸣的出现 西周的学术叫 “学在官府制 ” , 它的特点有两个 , 一是所有 的典籍都藏于盟府 , 掌于太史 、 太 卜和乐官 , 一般人很难见到 � 二是 只有贵族子弟可以受教育 , 学习礼 、 乐 、 射 、 驭 、 书 、 数 , 平民和奴 隶都没有受教育的权力 。 但是 , 到了春秋末年 , 社会的政治 、 经济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动 , 跟着就出现了礼崩乐坏 , 太史 、 乐官向四方流散 , 原来由他们负责宝 藏的典籍也开始落入民间 。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 , 社会地位较低的孔子才有可能接触到政府文 献 , 并对它们加以整理 。 进而 , 孔子又以这些文献为教材 , 招收门徒 , 兴办私学 , 作了大量文化传播工作 。 孔子办学的原则是 “有教无类 ” , 即不问出身贵贱 , 只要愿意学习 , 都可以收做学生 。 这样 , 旧的 “学 在官府制 ” 对平民 、 奴隶受教育的限制 , 实际上就被冲破 了 。 自孔子开始 , 私人讲学如雨后春笋 , 蓬勃发展 。 渐渐地就形成了 不同的学派 。 各学派齐流并进 , 相互批评辩难 , 这就是所谓的百花齐 放 、 百家争鸣 。 百家是总言其多的意思 , 重要的至少有十家 。 由于篇 幅有限 , 我们只介绍政治思想观点鲜明、 对后世影响较大的儒 、 墨 、 法 、 道四家 。 二 、 孔子思想评介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 。 从 《论语》一书来看 , 他的思想包括许多 方面 , 其核心是礼和仁 。 孔子对春秋后期出现的礼崩乐坏 , 感到痛心疾首 , 所以 , 他一边 对种种违礼的现象大加抨击 , 一边提出了 “复礼 ” 的政治主张 。 孔子 特别推崇周公和周礼 , 可见他所要恢复的 , 就是以周族血缘纽带关系 为基础 , 同时又具有鲜明等级性的西周政治制度 。 时代已经前进了 , 却要搬出数百年前的东西来救世 , 我们不能不认为孔子的政治倾向是 保守的 。 但孔子思想最重要的范畴是仁而不是礼 。 正是仁的学说的提出 , 才使儒家突破了旧的传统 , 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 。 仁学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 其要素有四 。 � �血缘基础 。 孔子曾把仁解释为 “爱人 ” , 但同时又强调应按照 亲亲原则 , 即按照血缘关系 、 由近及远地爱 。 他希望贵族相互之间应 ‘ 做到 � 自己站得住 , 也使别人站得住 � 自己事事行得通 , 也使别人事 事行得通 � 自己不想要的 , 也不强加给别人 。 他认为 , 只要贵族上下 都能这样做 , 家族的裂痕就可以弥合 , 建立在家族血缘团体之上的社 会也就稳定了 。 ��, 合理原则 。 孔子曾说 � 孝弟是实现仁的根本 。 为什么呢�他着重 从人的心理上进行了分析 。 有一次 , 当他的学生宰我问对死去的父母 行三年丧礼的理由时 , 他说 � “父母死了 , 还不到三年 , 你便吃着白 米饭 , 穿起花缎衣 , 你能心安吗 �作为一个君子 , 每想起亡故的父母 , � 吃美味不晓得香甜 , 听音乐不觉得快乐 , 住好房子不觉得舒适 , 所以 � 才要在墓上守三年孝的呀 � ” 由此可见 , 孔子既把是否 气自安 ” 作为 � 衡量仁的标准 , 又把追求 “心安 ” 作为达到仁的途径 , 实际上是在血 缘基础之外 , 又为仁学找到了一个心理原则 , 试图用是否心安这样一 种心理情感 , 诱导人们一步一步走向仁的境界 。 � �人道立场 。 孔子用 “爱人 ” 来解释仁 , 并不仅仅是讲贵族之�’�� 要互敬互爱 , 它还十分明显地包含着另一种意思 , 即统治者爱惜 民力 , 使民以时 , 重视道德教化 , 不要一味地加重刑罚 , 应把剥削晚 量控制在一定限度内 , 并多做造福人民的好事 。 这种以宽厚为特征醚 统治思想 , 具有一定的人民性 , 沿袭 自原始民主制遗存 , 我们称之娜 人道立场 。 � �理想人格。 孔子首先把仁当作一种远大的社会理想 。 他把实现 理想的希望寄托在君子的身上 , 要求君子都应养成一种高尚的品格 。 正因为如此 , 孔子的仁学又包含有人格养成的内容 。 对个体而言 , 孔 子的仁就是一种完美的理想人格 。 孔子指出 , 培育理想人格的途径有 三条 , 即内省 、 学习和勇于实践 。 他反复强调 , 作为一个君子必须 “以 仁为己任 ” , 必要时 , 还要 “杀身以成仁” 孔子的理想社会是西周那样的礼乐社会 , 但到春秋时期 , 礼乐制 度己逐渐地崩坏了 , 要想恢复它 , 就必须对它作出新的阐释 。 孔子讲 仁 , 用意是为了释礼 , 但结果是手段超过目的 , 传自上古 、 原无多少 道理可讲的 、 外在的、 强制性的规范 , 通过从血缘亲情和心理感受等 方面的分析 , 被提升为人情日用之常和每个个体内在的自觉意识 。 这 在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 孔子的仁学经过后世不 断的修订和发展 , 成了具有普遍和长久影响力的最重要的学说 。 三 、 孔子以后的各家 孔子死后 , 儒家分为八派 。 其中最应该向大家介绍的是孟氏之儒 和荀氏之儒 。 两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孟子和荀子 。 孔子以仁释礼 , 孟子在继承孔子仁的思想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了仁 政学说 , 用仁政完全取代了复礼的政治主张 。 孟子仁政学说的主要内 容是 � 在经济上 , 要保证每户农民都有固定的产业 , 在政治上强调以 德服人 , 反对以力服人 � 总的目标则是通过保民来称王 , 用和平手段 统一天下 。 十分有意思的是 , 孟子仁政的政治经济纲领竟然完全建立 在人的心理情感之上 。 他认为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 , 任何国君 , 只 要能觉悟到自己这颗 “不忍人之心 ” , 从而行 “不忍人之政 ” , 便 “足 以保四海 ” 。 从把是否安心看作衡量仁的标准 , 到把 “不忍人之心 ” 当作仁政的基石 , 实际上孟子是把孔子仁学的第二要素—心理原则大大地发展了 。 为了说明什么是 “ 不忍人之心 ” , 孟子还提出了 “ 四端 ” 说和 “性 善论 ” , 即 “恻隐之心 , 人皆有之 � 羞恶之心 , 人皆有之 � 辞让之心 , 人皆有之 � 是非之心 , 人皆有之 ” , 它们分别是仁 、 义 、 礼 、 智的端 绪 , 是人有别于禽兽的 、 与生俱来的内在道德素质 , 可称为 “ 良知 、 良能 ” 。 但与其他伦理绝对主义者不同 , 孟子一方面强调善的先验性 、 普遍性 、 绝对性 , 一方面又强调 “学 ” 的重要性 。 只不过 , 他所说的 学是自觉地保存和扩充 自己先验的善性 , 故而叫作 “存善 ” , 而不是 为对人性进行改造而学习 。 与此同时 , 孟子还创立了 “养气 ” 说 , 即 希望将理性凝聚为意志 , 使感性行动成为一种由理性支配和主宰的力 量 , 从而使 自己始终感到十分充实 。 他甚至认为 , 只要善于 “存其心 , 养其性 ” , 就能达到与天合一的境界 。 这种思想的源头是孔子仁学中 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 经过孟子的改造提升 , 后来发展成了儒学的 “ 内 圣之道 ,’� 作为儒家的一个派别 , 荀子在政治、 经济 、 文化 、 思想各方面实 际都大体遵循了孔孟的路线 , 如仍然主张亲亲 、 尊尊 , 主张给农民一 定的产业 、 并要求 “无夺民时 ” 等等 。 但在继承孔子学说的时候 , 与 孟子侧重于仁不同 , 荀子更加重视的是礼 。 而且 , 他完全突破了孔子 “ 以仁释礼 ” 的旧局限 , 把礼看作是历史的产物 , 看作是人群维持生 存所必须的 “群居和一 ” 之道 。 荀子认为 , 礼起源于人们对物品的分 享 , 有了礼 , 才能避免无秩序的争夺 , 所以 , 礼便是社会赖以存续的 等级秩序和统治法规 。 与孟子的仁政学况相对 , 通常把荀子的政治主 张叫作礼治 。 仁政学说的思想基础是性善论 , 礼治学说的思想基础却 是性恶论 。 荀子讲性恶 , 主要是说人应 自觉地用现实社会的秩序来控 制 、 节制 、 改变 自己的自然性 。 由此可以看出 , 同样重视修身 , 孟子 和荀子的立足点却完全不同 , 孟子强调主观意识的内省修养 , 苟子强 调对客观现实的人为改造 。 这个客观现实既包括人性 , 也包括自然 。 由此 , 荀子又提出了 “天人相分 ” 和 “人定胜天” 思想 , 一方面主张 人应遵循自然规律 , 另一方面更提倡人要与自然奋斗 , 利用自然以谋 求生存 , 而不能一味地依赖 自然或抱怨自然 。 墨子生活的年代早于孟 、 荀而接近于孔子 。 据说他早年也曾是儒 家的门徒 , 但后来却成了儒家思想的批评者 。 墨子学说的基础是特别 强调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 墨子认为 , 人不同于禽兽的地方 , 正 在于人必须依靠自己的劳动才能生存 。 为此 , 他提出了 “强必富 , 不 强必贫 � 强必暖 , 不强必寒 ” 的观点 , 并主张节约用度 , 反对厚葬 、 音乐 、 美味等一切铺张浪费 。他不赞成孔子那种以亲亲为前提的爱人 , 认为如果按照血缘亲疏由近及远地施爱 , 那便不是真正 的爱 , 而只能 叫做别 。 进而 , 他建立了 自己的兼爱学说 , 主张 “兼以易别 ” , 即用 兼爱代替儒家的别爱 。 为了使自己的学说能够获得一种信仰的力量作 为精神支撑 , 墨子还留下 了 《天志》、 《明鬼》两篇文字 , 表达了尊崇 天帝鬼神的明显倾向。 墨子的学说代表了小生产者的利益和要求 , 也 反映了小生产者阶层在思想认识上的局限性 。 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 。 老子在有史以来的成败 、 祸 福 、 存亡的基础上运用古代兵家的军事辩证法 , 提出了一套 “君人南 面之术 ” , 即统治和管理国家的根本方略 。 这套方略的核心是 “无为 ” , 即表面不管 , 实际上却无所不管 。 老子认为 , 如果统治者不是处无 , 而是处有 , 那就被局限 , 就不可能统揽全局了 。 与之相关 , 他还提出 了以 “守雌 ”、 “贵柔 ” 、 “知足 ” 为主要特色的政治辩证法和生活艺术 , 这对后世中国人的处世之道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 老子的政治理想 是回到 “小国寡民 ” 的远古时期去 。 老子把自己的思辩哲学概括为一 个 “道 ” 字 , 并强调 � “道可道 , 非常道 ” , “反者道之动 ” , 既指出了 事物具有不断变化的特性 , 又指出了变化的原因来自运动中相反相成 的对立项的转化 。 这种思辩哲学是对他的社会政治学说的理论提升 。 庄子和老子有一脉相承的地方 , 如他们都有许多不满现实社会的 激愤之言 , 主张 “返乎原始 ” 等等 。 但老子进而提出的是如何统治社 会的政治哲学 , 庄子所讲的却是如何实现人的精神解放的形而上学 。 庄子认为人被种种身外之物所役使的情况是可怕的 , 是反人性的 , 所 以他提出要 “保身全生 ” , 即保全生命的根本 , 借此恢复或回到人的 本性 。 他在实际上己经看到了人的个体存在与人的社会存在及人作为 某种 目的的手段存在之间是相互矛盾的 。 要求恢复人的本性 , 说到底 讲的是怎样才能不受外界影响让个体获得自由的问题 。 但这一点在现 实生活中又是很难做到的 , 所以 , 追求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就成了庄 子哲学的核心 。 而达到精神自由的途径则是通过 “心斋 ” 、 “坐忘 ” 来 忘掉是非 、 生死 , 彻底摆脱仁义 、 善美、 名利等对人性的束缚 。 庄子 提出的人格理想虽有审美的意义和揭露社会黑暗的作用 , 但离开现实 去讲绝对 自由 , 最终不免会成为一种不可企及的虚幻 。 韩非是战国晚期的思想家 , 他是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 他把老子羹瞿粼器蒸�性恶论 , 突缺点 , 并将的系统法治裸裸的利害 关系 , 他的学说核心是要用严厉的法治箱制人们的行为 , 以实现政令 ” 的政治态度 , 主张轻罪重罚 ,的高度统一 。 他反对儒家 “ 以德服人 ” 的政治态发 , 王维牡非里 �� , 以便作到以刑去刑 , 以杀去杀 。 这种近乎残酷的统治思想有利于国家 统一和局面的迅速稳定 , 所以曾受到秦始皇的欢迎 , 但秦朝的短命而 亡又使韩非学说的片面性暴露无遗 。 四 、 诸子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一次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 诸子百家 都对殷商以来的传统道术有所继承 , 但又都以从不同角度突破传统道 术的局限为其特色 � 百家之学虽各有一定的片面性 , 但当时 “皆自以 为真尧舜 ” , 齐流并进 , 提名道姓地相互批评辩难 , 没有统治思想和 非统治思想 , 主流和非主流的区别 � 各家观点不同 , 主张各异 , 但却 殊途同归 , 都是在为统治者治国平天下的方案 。 这种关注社会 , 积极参与现实的风尚形成了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实用理性 。 百 家争鸣中的学者 , 或为王者师友 , 或为学宫教授 , 或周游列国不为所 用 , 遭际虽然不同 , 但人格却极为独立 , 尚未成为政治或政治家的附 � �� 庸 。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变动的时代 , 在剧烈的社会震荡 中 , 由原始社会直接延续下来 、 以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为基本骨架的 旧的贵族专制体制瓦解了 , 新的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统治尚未建立起 来 , 加之列国间日趋激烈的战争 , 迫使七雄之君不得不通过延揽人才 来图强 , 于是 , “ 良鸟择木而栖 ” , 在历史的夹缝中 , 学术界和学者本 身便获得了相当充分的自由。 不久 , 国家统一的过程完成了 , 新的专 制制度建立健全起来了 , 百花齐放 、 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也就结 束了。 孔子曾经主张禁止异端思想 , 荀子提出要 “务息十二子之说 ” , 韩非强调明主应 “不听学者之言” , 但他们本身也是学者 , 他们的文 化专制主义思想因缺乏强势而得不到贯彻 , 终战国之世 , 学术思想基 本上可以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健康发展 。 待到秦始皇统一中国 , 形势 立刻急转直下 , 整批学者在焚书坑儒中受到迎头痛击 , 由中央政府颁 布的挟书律不允许人们藏书 、 读书及引用诗书批评时政 , 文化专制主 义凭借政治威力由理论变为现实 。 不过 , 秦的作法太极端了 , 以至于 部分文人不仅没有被压服 , 反而积极地投身到反秦的武装斗争中去 。 这对统治者来说 , 不能不算是一个严重的教训 。 到了汉武帝 , 他便改 弦更张 , 采取 “罢黝 百家 , 独尊儒术 ” 的新政策 , 不是不准读书 , 而 是只准读一种书 , 留下一条安全通道 , 居然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 从此 , 儒家思想成为正统 , 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 。 但是 , 被汉武帝定为一尊的儒家思想 , 己与孔子的思想相去较远 , 与孟子 、 荀子的思想也不完全相同 。 它经过汉初思想家及董仲舒的改 造 , 已将儒 、 道 、 法 、 阴阳诸家学说融为一体 。 在分裂割据 、 激烈动 荡的背景下相互颇顽和论辩 , 为适应大一统的国家的建立又相互吸 收 、 融汇和合流 , 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 以后 , 儒家学说又不断被改造 , 出现了宋明理学 、 陆王心学 、 乾 嘉朴学等等 , 分别对中国广大人民的心理 、 观念 、 习惯 、 行为方式产 生了巨大影响 , 形成了汉民族独具的文化传统 。 其中 , 它所包含的源 于氏族民主制的人道精神和人格理想 , 重视现实 、 关注社会 、 主张经 世致用的理性态度 , 乐观进取 、 舍我其谁 、 勇于奉献的牺牲精神 , 等 等 , 都曾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感染 、 教育 、 激励过无数仁人志士 , 是 值得珍视的民族瑰宝 。 同时又必须看到 , 由于这种文化长期处于为封 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地位 , 就不免带有严重的专制主义 、 禁欲主义 、 等 级主义的倾向, 这类倾向所起的作用与其说是引领思想的发展 , 不如 说是扼杀思想自由 。 至于不偏不倚 、 明哲保身 、 怨而不怒 、 逆来顺受 等在中国人中常见的心理特征和处世之道 , 更应是长期受到传统文化 熏陶的产物 。 另外 , 由于过于强调人世现实 , 便相对地忽视 、 轻视甚 至反对科学的抽象思辩 , 这对中国科学和思维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 起到了迟滞作用 。 既然是有长处又有弱点 , 我们便不能对中国传统文化一味地弘 扬 , 而应是批判地继承 , 取其精华 , 去其糟粕 , 推陈出新 。 我们已经 进入了 �� 世纪 ,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 , 必然迎来文化的一体化 。 食古 不化不行 。 唯我独优 , 刀枪不入 , 拒外来文化于国门之外也不行 。 把 世界大同描绘为西方的先进科技加东方儒家文化 , 只是少数人的幻 想 。 只有扩大开放 , 加强交流 , 在扬己之长的基础上积极吸收他民族 的优秀文化成果 , 主动融入到世界文化的发展大潮中去 , 才是明智而 � 又现实的正确抉择 。 参考文献 � � 《论语》, 《十三经注疏》本 , 中华书局 �� �� 年版 。 � 《诸子集成�� , 中华书局 �� �� 年版 。 � 李泽厚 �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安徽文艺出版社 ���� 年版 。 �余英时� 《士与中国文化》,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年版 。 � 徐复观 � 《两汉思想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年版 。 �作者单位 � 陕西师范大学 �
/
本文档为【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_赵世超】,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