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温暖灵魂的神圣之光——“宗教情怀”之于中国现当代文学

温暖灵魂的神圣之光——“宗教情怀”之于中国现当代文学

2009-08-03 3页 pdf 148KB 33阅读

用户头像

is_939090

暂无简介

举报
温暖灵魂的神圣之光——“宗教情怀”之于中国现当代文学 [收稿日期 ]  2005 - 10 - 15 [个人简历 ]  张  岩 (1978 - ) ,女 ,江苏邳州人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研究生 ,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靳  彬 (1977 - ) ,男 ,江苏徐州人 ,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在读研究生 ,从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研究。 ○张 岩1  靳 彬2 (1. 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 ,  陕西  西安  710062 ;2. 西北工业大学  自动化学院 ,  陕西  西安  710072) 温暖灵魂的神圣之光 ———“宗教情怀”之于中国现当代文...
温暖灵魂的神圣之光——“宗教情怀”之于中国现当代文学
[收稿日期 ]  2005 - 10 - 15 [个人简历 ]  张  岩 (1978 - ) ,女 ,江苏邳州人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研究生 ,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靳  彬 (1977 - ) ,男 ,江苏徐州人 ,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在读研究生 ,从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研究。 ○张 岩1  靳 彬2 (1. 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 ,  陕西  西安  710062 ;2. 西北工业大学  自动化学院 ,  陕西  西安  710072) 温暖灵魂的神圣之光 ———“宗教情怀”之于中国现当代文学 [摘   要 ]  仔细阅读现当代文学作品 ,人们会发现许多作品中都浸润着一种“宗教情怀”,它是一种更为深厚、普 遍的人生终极关怀 ,它可帮助人们重新回归理性自我并获得生命的热望 ,直面生存困境 ,完成对存在 意义的终极追问。同时 ,“宗教情怀”对于人们重新解读一些作家、作品或思考创作和鉴赏过程中的一 些问题都给予了丰富的启示。 [关 键 词 ]  宗教情怀 ;终极关怀 ;传统文化精神 [文章编号 ]  1672 - 2035 (2006) 02 - 0100 - 03    [中图分类号 ]  I206    [文献标识码 ]  B   2005 年的《东方之子》采访贾平凹时 ,问其“进入五十岁 后最大的体会是什么”,贾平凹说了这样几句话 :“四十岁时我 说不出这样的话 ,五十岁了我这样说 ,我这样对我女儿说‘做 人一要善良 ,二要宽容’”;之后又谈及他的长篇小说《秦腔》的 创作情况等话题。蓦然地 ,我的心一下静下来 ,脑子里反复只 在想这几句话 ,其他的倒似听非听了。一连串地 ,我突然想到 弘一法师、许地山、《命命鸟》、尚洁 ,甚至想到卫慧的小说《我 的禅》⋯⋯我的思维混乱且又活跃起来 ,最终心里浮现出一个 词组 ———“宗教情怀”。下面就是我关于“宗教情怀之于中国 现当代文学”的一些思考和遐想。 中国是个宗教氛围并不浓厚的国家 ,现当代中国社会的 绝大多数国民并无严格意义上的宗教信仰。但这并不表明中 国人没有宗教意识和深度的人文关怀。文学作为人的心灵和 精神的一种表现形式 ,关注灵魂 ,守望灵魂 ,构筑人生信仰 ,这 无疑是它的终极使命。从文学与人生的审美联系上说 ,文学 对信仰的表现 ,也就是文学对人生的一种永恒把握的表现 ;文 学对于人生信仰的建构 ,必然要涉及到文学与宗教的关系。 文学将美作为人生信仰建构的终极目标 ,从理念到内容与形 式的构筑都会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一种宗教的情怀。周作人 于 1921 年在《圣书和中国文学》中强调 ,“人类所有最高的感 情便是宗教的感情 ,所以艺术必须是宗教的 ,才是最高尚的艺 术”。虽然他的观点不一定完全正确 ,但却指出了文学、艺术 与宗教的密切关联 ,指出了文学、艺术具有宗教情怀的特点。 文学的宗教情怀 ,首先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对建构精神家园的 心灵企盼 ,它给予了文学丰富的精神意蕴。宗教情怀不仅为 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 ,更重要的是使文学创作具有一种充满 博爱精神的情思。从思想内容上说 ,其间总是具有一种悲天 悯人的气质 ,一种充满着对不幸的人生、不幸的人们的关爱之 情 ,这给予了中国文学更为深厚的普遍人生关怀。 一、宗教情怀 :不可缺少的一种终极关怀 在现代文学传统中缺少善良、诚实、信义、宽容等更为扩 大的“人类性”维度 ,缺少更为普遍的人性关怀 ,如对一些具体 作品人物的理解上。在大体一致的思维视角中我们可发现它 所反映的现代文化、现代文学对人和事评价标准的狭窄和单 一 ,透露给我们一个现代文学创作以什么为出发点和立脚点 的问题。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吕纬甫等被作为人生战场的 失败者 ,他们大都有一颗无用又善良的心。过去人们一再批 评的是他们的酸腐、虚假、伪善 ,其实孔乙己把茴香豆分给孩 子们、教孩子们识字 ,哪一样酸腐 ? 吕纬甫给自己弟弟迁坟 , 用衣冠冢来寄托自己的哀思 ,给邻居家的阿顺买剪绒花来表 明自己的心意 ,这样的事我们许多时候不都在做吗 ? 这些所 谓的“琐事”就一定毫无意义而应被耻笑吗 ⋯⋯倘若我们用更 深厚的普遍的人性关怀去分析理解这些作品人物或许会给我 们更多的乃至更为本质的启示 ,或许我们的确应重新审视和 把握觉新、曾文清、汪文宣这些人物及作品的深层内涵。再如 《青春之歌》中的余永泽除了政治上不够激进外 ,并没有什么 大的过错 ,林道静与他分手除了政治选择的不同外 ,还应该有 一些其他方面的原因。然而在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中这样的视 角一度被漠视了 ,革命与否是诠释爱情关系能否维系的几乎 惟一理由 ,其他意识不允许进入。其实 ,爱情与革命原本不一 定构成一个相互对应的言说平台 ,二者之间的对立和协调是 可能有但未必一定有的叙事模式。可是在现当代文学传统 中 ,不这样爱情便难以在作品中现身。结果产生了一个惯用 的写作模式和阐释视角 :通过爱情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 言外之意 ,爱情本身还构不成“社会”问题。如此地对作品进 第 5 卷  第 2 期  太 原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社会科学版) Vol. 5  No. 2   2006 年 3 月  JOURNAL OF 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Mar.  2006    行阐释多少给我们一些冰冷和硬硬的感觉。与此相反 ,我倒 更喜欢张爱玲对日常琐细的生活、人事那种娓娓道来的笔调 和她对平凡生活、各类小人物的关切和理解的写作态度。在 她的散文《道路以目》里她写的街景也是充满着人间的冷暖 : 煮南瓜的气味与那种明亮的桔红 ,给她“暖老温贫”的感情 ;寒 天早晨 ,有人在人行道上生小火炉 ,呛人得很 ,可是“我喜欢在 那个烟里走过”;一个绿衣邮差骑车载着他的老母亲 ,使她感 动 ;小时候 ,有人在车轮上系彩色的绒线 ,她认真地观赏着 ,赞 道 :“流丽之极”。她甚至在作品里用细致的笔调认真地写一 个妓女走在街上的样子和感觉。这些都透露出张爱玲对人生 和生命有着深厚的人性关怀 ,正应了她的那句话 :“因为理解 , 所以宽容 ;因为懂得 ,所以慈悲”,你能说这里面不浸润着一种 宗教情怀吗 ? 人生是苦 ,这是佛法的基本教义。佛教四圣谛 之一的苦谛包含着人世间众生的诸般痛苦 :生苦、老苦、病苦、 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等 ;我们若能以佛法看待 众生的大慈悲之心来看待世相 ,那么创作的作品其思想蕴涵 和情感力量当更深更大。正如沈启无在评论张爱玲的一篇文 章时所说的那样 :“一个人有着广大的慈悲 ,在时代的面前 ,没 有所谓屈服 ,他可以低眉 ,可以俯首 ,伟大的爱是活在别人的 生命里 ,伟大的艺术也是不灭的 ,永生的。”[1 ]读张爱玲的作品 常让我想到佛祖的“拈花一笑”,它们包藏着大彻悟、大慈悲。 文学一个关键的作用就在于它能激活人的情感、抚慰人 的心灵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文学与宗教意识相通了。我认为 宗教情怀主要指一种人生终极关怀。“即使所有的教会都倒 了 ,文艺方面一定也有这种宗教的本质的情感。”[2 ]那么反过 来说 ,中国现代文学人道主义传统的脆弱和宗教情感的得不 到认同与传统中国伦理文化的简单被否定有没有关系呢 ? 二、重归理性自我 :在现当代文学中看宗 教情怀 宗教意识而不是宗教形式 ,对人世生活不可或缺。这一 判断也同样适用于中国现代文化与文学。现在人们比较关注 的中国现代作家中与宗教关系较为密切的废名、曹禺、林语堂 等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他们有些作品不能让人首肯 ,原因 并不是因为宗教 ,而是因为他们与主流创作倾向并不完全一 致。现在人们能够正视这些作家与宗教的关系 ,是在摒除了 某些思想意图之后才能实现的。宗教文化、宗教情怀包含了 许多社会一般伦理意识 ,而这与时代主流意识、政治伦理有差 别 ,因此在某些时期具有宗教意识、蕴含宗教情结的作品不被 人们重视。如今我们重新解读沈从文、废名等作家的作品以 及肯定当代文学中的“寻根派”文学 ,称赞他们的创作有浓郁 的民族气息 ,在地域风情和田园风光中传递出了特殊之美 ———所谓人情美、人性美、自然美。其实质到底是什么呢 ? 在 我看来形式尽管不同 ,价值指向还是那个深度人生关怀问题。 而这其中又与创作者的宗教情怀是密不可分的。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 ,不少作家都与宗教文化 保持着一种较为密切的精神联系。譬如 ,佛教之于鲁迅、周作 人、废名、丰子恺、夏丐尊等人 ;道教之于林语堂、沈从文等人 ; 基督教之于冰心、曹禺等人。这些作家都在不同程度上从宗 教的情怀中获得创作的启示 ,从而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宗教文 化情结。佛教、道教文化作为中国本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 ,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创作提供了多方面的资源 ,包括创作 素材、创作理念乃至包括人格气质的熏陶和培育。如废名 ,朱 光潜称他是“一个极端的内倾者”[3 ] ,我却一直很喜欢他 ,在现 代作家中 ,“有的是比他通俗的 ,伟大的 ,生动的 ,新颖且时髦 的 ,然而很少一位像他更是自己的”[4 ] 。五祖寺是废名从小就 向往的地方 ,但母亲带他到五祖寺去求佛消灾时却把他安置 在车把上 ,使他只能停留在一天门而不能上到五祖山上去。 在漫长的等待和忍耐中 ,他感到苦闷之极 ,但又无从怨起 ,因 为大人爱小孩子 ,为小孩子好。这种既好又不好 ,既合理又不 合理的现实使他逐渐平静下来 ,忍耐着但已不觉得忍耐之苦 , 相反的 ,当他最后看见外祖母、母亲从山上下来时 ,他“甚是喜 悦”。这件事培养了他“忍耐之德”,也由此使废名无师自通地 感受到禅宗的精神魅力 ,也影响了他的创作。“这个忍耐之 德 ,是我的好处。最可赞美的 ,他忍耐着他不觉得苦恼 ,忍耐 又给了他许多涵养 ,因为我 ,一个小孩子 ,每每在这里自己游 戏了 ,到长大后也就在这里生了许多记忆。现在我总觉得五 祖寺进香是一个奇迹 ,彷佛昼与夜似的完全 ,一天门以上乃是 我的夜的神秘了。这个夜真给了我一个很好的记忆。”(《五祖 寺》)废名曾为自己花了十年工夫创作长篇小说《桥》但总不能 完工而焦虑 ,其实无法完成的《桥》恰如过门而不入的“五祖 寺”,是遗憾 ,也是圆满 ,想通了这一点 ,他感到如释重负。“我 感谢我的光阴是这样的过去了 ,从此我彷佛认识一个‘创造’。 真的 ,《桥》它教我学会作文 ,懂得道理。”(《桥·序》) 在禅宗的心性观的作用下 ,废名学会了“以一种拈花微笑 的态度同情一切 ,以一种超脱的笑 ,了解的笑 ,含泪的笑 ,惘然 的笑 ,包容一切以超脱一切”,他觉得人生的可爱处就在它的 渺小处、矛盾处 ,从此灰色暗淡的生活在他笔下也透出一层柔 和的金光。与老舍活泼、机智明朗的幽默相比 ,废名的这种幽 默的人生态度由于有着佛理禅趣的文化背景而更显得柔和、 深沉、飘逸。 又如丰子恺的创作 ,他的散文小品 ,以“殊不可思议”的独 特风韵 ,浸透着佛家的风骨。日本现代作家谷崎润一郎说 ,丰 子恺的散文小品“原并不是什么实用或深奥的东西 ,任何琐屑 轻微的事物 ,一到他的笔端 ,就有一种风韵 ,殊不可思议”。谭 桂林在论述丰子恺的这一创作特点时指出 :“这种独特风韵形 式归根结底在于丰子恺把人类生活的本质看成是宗教的 ,把 宗教看做人生的最高境界 ,因而他对身边的种种事情保持着 一种宗教性的思维特征。他的作品叙家常、论国事、谈风景、 说乡情 ,虽不见佛 ,不论道 ,但其中灌注着作者对生活的宗教 性体验 ,显示着作者观察生活的宗教式思维特征 ,情味风韵反 而更浓郁 ,更耐咀嚼。”[5 ]谭桂林的论述极为到位 ,非常准确地 把握到了宗教思维、宗教情怀在丰子恺创作中的特点。丰子 恺的作品是一种心境 ,一种境界 ,一种品格 ,那种静穆、凝重、 厚实、隽永的人生哲理的浸染 ,使整个作品具有一种意境深 幽、典雅精致的韵味。 新时期“探索戏剧”的代表作家高行健在努力探索东方戏 剧的创新之路上收获颇丰。他一方面从中国古代戏剧中寻找 艺术手段 ,另一方面有意继承了禅宗的智慧。他曾多次谈及 禅宗的意义 :“它不仅仅是一个宗教信仰 ,实际上已经成为东 方人感知世界和认识自我的一种方式。要研究东西方文化差 异 ,就不能不研究道教和禅宗。”“我认为禅宗抛弃掉它的宗教 ·101·第 2 期 张岩 ,靳彬 :温暖灵魂的神圣之光 ———“宗教情怀”之于中国现当代文学 内容就其精神状态而言 ,是进入艺术创作的一种最佳状态。” 他的《野人》、《彼岸》、《生死界》就已经达到了禅宗的精神境 界 ,被称为“现代禅剧”。如《彼岸》,剧中那条意味无穷的绳子 就表达了神奇的感悟 :“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都可以在绳子 上得以体现 ⋯⋯有张、有弛、有远、有近 ,而你们各自的态度又 分别影响着我。我们每个人就都牵扯在这纷繁变化的人世 间。”人们在那里吵嚷地寻找 ,为了各自的欲望而迷失了自我 , 禅师在一旁念着《金刚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又在启迪着人们 的觉悟 :彼岸 ,其实是在人的心中。在这些剧中 ,作家不断点 染禅宗的智慧 ,使人于写意风格的情节之外感悟造化的深不 可测、世界的难以理喻。“在语言之外 ,可又借助于语言 ,所要 表达的还又不是语言本身的含义 ,换句话说 ,到了一种境界 , 也就是诉诸人的悟性。”[6 ]在他看来 ,禅是一种精神状态 ,正如 其他的人生经验一样 ,也普遍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 ,它是一种 宗教情绪 ,也是一种审美经验。我一直认为“禅状态”是东方 人认识自我 ,找寻自我同外界平衡的一种感知方式 ,走着同西 方人理性思维不同的路线。宗教精神可帮助我们重新回归理 性自我并获得生命的热望 ,直面生存困境 ,完成对存在意义的 终极追问。 三、宗教情怀对当代文学发展的启发 文学或多或少 ,或大或小 ,都是要阐述着人生的一种境 界。这个境界是我们要借鉴的 ,无论是古人和今人 ,是中国的 儒、佛、道、禅 ,还是国外的宗教、哲学。宗教文化、宗教情怀对 于当代文学的发展有许多可挖掘的地方。对西方文学中国作 家不必盲从或仿制 ,因为思维方式不同 ,形成的技巧也不同 , 而通往人类贯通的一种思考一种意识的境界最终都是殊途 同归 ,如作为东方作家的川端康成 ,他能将西方现代派文学和 日本民族的传统文学糅合在一起 ,创造出一个独特的境界 ,这 对于中国作家也是一个启发。正常的新文化新理论应是在本 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碰撞交流、吸收融和后才产生的 ,接收外来 文化首先必须是以坚守本土文化为基础的 ,否则像一阵旋风 来了又去了 ,什么也没有留下。因此对于我们本土文化、民族 传统文化、古典艺术的重视和学习势在必行。如早有人断言 “寻根思潮”终结了 ,也许作为一股热潮 ,“寻根文学”早已退 潮 ,但退潮不一定意味着沉寂。贾平凹、韩少功等就一直在文 化“寻根”的园地里耕耘。随着时代的变化 ,他们对文化的认 识也在不断深化。面对浮躁的时代心态他们“任凭风浪起 ,稳 坐钓鱼船”,这份从容的自信与传统文化精神 (当然包括禅宗 精神)的熏陶是有着深刻的联系的。传统文化精神是当代作 家超越浮躁的重要思想之源 ,由此我们可推论 :中国作家从传 统文化中获取智慧与灵感的“寻根”之旅永远也不会终结。 我们未必一定以唯意志论、存在主义、精神分析说等非理 性主义冲击理性的枷锁 ,开辟人性解放的新路。东方神秘主 义如我国的佛教、道教文化也是人类认识世界、发现自我、有 所创造、超越苦难的一条重要途径 ,大可不必以西方现代主义 哲学和文学思潮的马首是瞻 ,我们应该确信东方智慧自有其 不可替代的魅力。如何从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中汲取创造的 灵感 ,是中国文学避免跟在西方文化思潮后面亦步亦趋的关 键所在。 20 世纪末的文学走入了一种集体性的神志恍惚 ,如张炜 指出的那样 ,“对西方生活方式的模仿 ,已成为一部分朝野知 识分子最热衷的事业。即便是最应该富于创造性和个性坚守 能力的作家 ,在这场时代的热病中也未能幸免。这是一种社 会危机 ,不言而喻 ,也是一场文学危机。游戏的、无根的、一味 歌颂放纵的、掘毁一个民族文化根性的文学正在成为时 尚。”[7 ]故 1995 年之后学界发生了一场影响深远的辩论 ,这就 是至今未见终了的“新人文精神讨论”。在这场讨论中 ,“传统 文化与当代文学”、“民族性与全球化”、“本土文化与现代性” 等话题就必在其中 ,而“宗教文化与当代文学”也就成为这些 研究论题中的应有之义。 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书中指出 :在诸如 “怎样应付死亡 ,怎样理解悲剧和英雄性格 ,怎样确定忠诚和 责任 ,怎样拯救灵魂 ,怎样认识爱情与牺牲 ,怎样学会怜悯同 情 ,怎样处理兽性与人性间的矛盾 ,怎样平衡本能与约束”[8 ] 这些问题上 ,人们会“不断转回到人类生存痛苦的老问题上 去”。从这一点看文学或许应该多一些宗教情怀 ,或者可以这 样说 ,有恒久价值和艺术魅力的文学势必包蕴着某种宗教情 感在内的。这样说并非是鼓动作家必须具有宗教倾向或某种 宗教信仰 ,而是指创作者要真诚热情地关注人的生存、关注人 性和灵魂 ,他们的作品应回荡着这种殷切的、深厚的人性关 怀、终极关怀之爱 ,同时宗教情怀使作家的创作观念、创作技 巧乃至整个思维系统都会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 ,会给予作家 诸多方面的启发。 我很喜欢夏丐尊赞叹弘一法师的一段话 :“在他 ,世间竟 没有不好的东西 ,一切都好 ,小旅馆好 ,统舱好 ,挂褡好 ,破席 子好 ,破旧的手巾好 ,白菜好 ,萝卜好 ,咸苦的蔬菜好 ,跑路好 , 什么都有味 ,什么都了不得。这是何等的风光啊 !”(《子恺漫 画·序》)不知为何 ,每当心情烦躁苦闷的时候想起这句话 ,心 竟能渐渐地沉下来、静下来。大概是弘一法师的这种生命境 界激励了我 ,或者是夏丐尊这段话包含的那股浓郁又淡泊的 浸着宗教情怀的哲理感染了我的缘故吧 ,我只觉得它像一束 神圣之光 ,使我的灵魂感动温暖、心灵感到宁静。 我想用这段话及对这段话的体会作为结束 , 或许与本文 的论题及前面所论述的内容有些隔离感 , 但我依然愿意这 样。● [参考文献 ] [1 ]  沈启无. 南来随笔 [ A ] . 子通 ,亦清. 张爱玲评说六十年 [ C] . 北 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1. 1041 [2 ]  周作人. 宗教问题[J ] . 少年中国 ,1921 , (11) . [3 ]  朱光潜. 桥[J ] . 文学杂志 ,1937 , (3) . [4 ]  李健吾. 画梦录———何其芳先生作 [ A ] . 刘西渭 (李健吾) . 咀华 集[M] . 上海 :文化生活出版社 ,1936. [5 ]  谭桂林. 20 世纪中国文学与佛学 [ M] .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 1999. 2081 [6 ]  高行健. 京华夜谈[A] . 高行健. 对一种现代戏剧的追求 [ M] . 北 京 :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8. [7 ]  张炜. 纸与笔的温情[M] . 沈阳 :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2. 641 [8 ]  丹尼尔·贝尔.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 . 上海 :三联书店 ,1989. 58 ~591 【责任编辑  冯自变】 ·201· 太 原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社会科学版) 第 5 卷
/
本文档为【温暖灵魂的神圣之光——“宗教情怀”之于中国现当代文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