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生命的狂野与自由——现当代文学中的原始生命血性

生命的狂野与自由——现当代文学中的原始生命血性

2009-08-03 3页 pdf 172KB 25阅读

用户头像

is_939090

暂无简介

举报
生命的狂野与自由——现当代文学中的原始生命血性 第 8卷第 2期 2008年 4月 湖南 工业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O URNAL O F HUNAN IND USTRY POLY TECHN IC Vol18 No12 Ap r12008 生命的狂野与自由 ———现当代文学中的原始生命血性 刘志平 , 桓  芳 (中南大学文学院 , 湖南 长沙 410083) [摘  要 ]  文学是人学 , 生命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文学审美对象。在中国文学主流中 , 文学审美生命意识以文明化后的阴柔意识为 主 , 而生命原始血性的狂野和自由却很少进入到文学审美领域...
生命的狂野与自由——现当代文学中的原始生命血性
第 8卷第 2期 2008年 4月 湖南 工业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O URNAL O F HUNAN IND USTRY POLY TECHN IC Vol18 No12 Ap r12008 生命的狂野与自由 ———现当代文学中的原始生命血性 刘志平 , 桓  芳 (中南大学文学院 , 湖南 长沙 410083) [摘  要 ]  文学是人学 , 生命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文学审美对象。在中国文学主流中 , 文学审美生命意识以文明化后的阴柔意识为 主 , 而生命原始血性的狂野和自由却很少进入到文学审美领域。这里从生命的原始野性角度粗略探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狂野与自由 的生命意识。 [关键词 ]  生命意识 ; 暴力 ; 自由 ; 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 ]   I20616   [文章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671 - 5004 (2008) 02 - 0076 - 03 L ife’ sW ild and Free L IU Zhi - p ing, HENG Fang (Centrl - Sa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 Hunan) [ Abstract]  L iterature is humanities indeed, life consciousness is the key object of L iterature Aesthetics1 In main genres of Chinese literature, life consciousness of literature aesthetics concentrates on the civilized fem inine consciousness1 W hile the ferity and freedom of the original blood nature in life, seldom enter the field of L iterature Aesthetics1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wild and freedom of life consciousness in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from the aspect of life original wild nature1 [ Key words]  life consciousness; violence; freedom; p ractical significanle    [收稿日期 ]  2008 - 02 - 11    [作者简介 ]  刘志平 (1977 - ) , 男 , 湖南娄底人 , 中南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研究生 ; 桓 芳 (1982 - ) , 女 , 湖南长沙人 , 中南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研究生。   文学是人学 ,如果从文学和人类生命的角度看待文学 ,那 么可以说文学是具有主体意识的创作者对自我生命体验的自 由宣泄。生命体验的基质是生命意识 ,而生命意识是个亘古长 存却又亘古常新的问题 ,只要有生命存在 ,生命意识就会在人 类发展的每一阶段或隐或现地占据人类思维的中心 ,构成人类 精神世界的核心。文学创作、文艺理论作为人类精神领域的重 要活动 ,其发生、发展自然同人的生命意识息息相关。 在我国数千年的文学发展中 ,因为儒道农耕文化思想的影 响 ,生命意识以阴柔、含蓄为主。儒道农耕文化推崇自然和人 际关系的和谐 ,孔子说 :“礼之用 ,和为贵 ”,孟子说 :“天时不如 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中庸 》说 :“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尽 管如此 ,生命的狂野和力量作为阴柔生命的对立体在中国文学 中也有积极的现 ,对生命强力的倾诉、呐喊仍不绝于文学发 展的长河。在中国原始神话资料里也可寻觅到巫官文化时期 “力崇拜 ”的痕迹 ,而且这些“力 ”往往与叛逆者连在一起 :蚩尤 众兄弟发动苗民与黄帝作对 ,飞沙走石 ,大动干戈 ;刑天与帝争 神 ,操干戚以舞 ;夸父与日逐走 ,道渴而死 ;共工同颛顼争帝 ,不 胜 ,怒触不周山 ⋯⋯这些拥有非凡勇力的神祗身躯巨大 ,外貌 凶恶 ,脾气暴烈 ,面对强大的自然、神界的权威坦率而任性地提 出争胜和取而代之的大胆要求。透过他们巨大的身影 ,我们可 以看到粗莽的、动物性的原始力的恣肆。而屈原、李白、杜甫、 陶渊明、苏轼 ⋯⋯这些不拘礼法、忧国忧民的思想者们在其伟 大的作品中无不展示了其倔强而痛苦的灵魂 ,表现了对人生自 由生命的热切向往 ,成为我们民族乃至全人类宝贵的精神 财富。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虽然是政治性的革命文学占据了文 坛的主流 ,但表现生命原始活力的作品并没有因此消逝 ,代表 性作品有戏剧如曹禺的《雷雨 》、《原野 》;诗歌如艾青的《透明 的夜 》、阿垅的《纤夫 》;小说如沈从文笔下充满生命活力的“湘 西世界 ”;艾芜《南行记 》中所写的远离现代文明的滇缅边 地 ⋯⋯八十年代以莫言的“红高粱家族 ”为代表的土匪小说更 是展现了一种突破传统文明束缚的狂放生活方式 ,郑万隆以 《老棒子酒馆 》追寻“人怎样创造自己 ”的“生命的图腾 ”的过 程 ,贾平凹写下了《五魁 》、《白朗 》、《美穴地 》三篇土匪小说 ; 杨争光推出了土匪系列中篇《赌徒 》、《黑风 》、《棺材铺 》、《老 旦是一棵树 》等 ;李晓、苏童、熊正良继而也操起土匪题材 ,《民 谣 》、《十九间房 》、《匪风 》推波助澜地将土匪话语置于文学批 评和文学创作的文化阐释圈中 ;陈忠实的《白鹿原 》、张炜的 《家族 》、赵熙的《狼狈 》等也用一定的篇幅描绘了土匪的复杂 世界。九十年代后姜戎的《狼图腾 》、邓刚的《迷人的海 》和《山 狼海贼 》则分别展现了狼的野性和人在自然面前的力量 ⋯⋯ 这样 ,一个个自由、鲜活的灵魂闪耀在我国现代文学艺术画廊 之中。这种狂野和力量不是以政治的热情作为内核的 ,抗战文 学、十七年文学中所展现的是一种系统理论化的政治狂热 ,虽 67 然也有描写原始生命强力的作品 ,但因为政治目的性太强而没 有归于自由展现生命强力的作品系列。 狂野和自由是生命的本真状态 ,而文明则是对生命本真的 压抑 ,所以从反叛文明的角度来看 ,当代文学范畴内的原始生 命血性体现在如下两方面 :暴力叙事和对封建礼教的强烈 反叛。   一、暴力叙事 中国儒家传统观念把力与德对立起来 ,忽视力的价值 , “子不语怪力乱神 ”(《论语述而 》) ,并说 :“骥 ,不称其力 ,称其 德也。”骥是千里马 ,日行千里是其力 ,孔子以为骥的价值更在 于性情善良。孟子区别了“以力服人 ”和“以德服人 ”,认为“以 力假仁者霸 ,霸必有大国 ;以德行仁者王 ,王不待大。”而上述 作品则把力量放到了一个新的审美层次。生命要想好好生存 , 就必须要有生存的力量 ,首先是体力。强大的体力来源于强壮 的身体 ,这些作品大部分把男性身体纳入文学审美的视野直接 对充满激情和力量的男性身体进行了描写 ,艾青在《透明的 夜 》描写偷牛贼“火一般的肌肉 ,以及 ———那里面的 ———痛苦 , 愤怒和仇恨的力 ”;阿垅在《纤夫 》里写纤夫“偻伛着腰 /匍匐着 屁股 /坚持而又强进 ! 四十五度倾斜 /的铜赤的身体和鹅卵石 滩所成的角度 /动力和阻力之间的角度 ,互相平行地向前的天 空和地面 ,和天空和地面之间的人底昂奋 /的脊椎骨 ”;李晓的 《民谣 》中“冲天炮 ”肌肉发达 ,四肢强健。而邓刚在《山狼海 贼 》中通过极尽海的冷酷与险恶来表现海碰子的过人体力。 小说里的大海非常险恶 ,甚至杀气腾腾 :“海浪在你周围狂轰 滥炸 ,激流拼命地把你拖向死亡的深渊 ,冰冷的水下犹如钢针 刺骨 ,尖锐的礁石和贝壳就是刀枪箭镞 ”;“当一个海碰子潜进 海底暗礁里 ,难免不遇到危险 ,这种危险一般是身体扭曲在错 综复杂的暗礁洞里动弹不得 ,或是被暗礁上尖锐的海蛎子壳勾 住而游不出来。一旦遭遇这种危险时 ,憋着一口气量的海碰子 无法叫喊 ,离死亡只是几秒钟 ”;“如果你要是撞到鲨鱼 ,那就 更没用了。”海碰子们面对总是汹涌澎湃气势排山的大海 ,每 个人“汗毛被燎得精光 ,只剩下鱼鳞一样的粗皮老肉了 ”。 从道德的角度看 ,体力的过度使用与依赖就是暴力 ,所以 暴力也是反映生命狂野状态的重要审美因素。在一个崇尚原 始血性的环境里 ,暴力的使用是常见的、甚至是必须的 ,是解决 问题的第一方式。曹禺《原野 》中仇虎为报父仇杀死焦大星并 借焦母之手杀死了黑子 ;莫言《红高粱 》里余占鳌十几岁就杀 死与自己母亲偷情的和尚 ,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更是以暴力 抗日 ,罗汉大爷也因抗日被活剥 ;李晓《民谣 》中“冲天炮 ”当上 土匪就是为了报杀父卖妹之仇 ;熊正良的《匪风 》中无名小岛 就是一个血腥的暴力世界 ,老大范茂庭用暴力维持岛上的秩 序 ,小孩子从小被教育怎样杀人、吃人心 ,大人解决问题也是阉 割、断指、毒杀等暴行。暴力也是自我保护的手段 ,艾芜《山峡 中 》中的“野猫子 ”跟她父亲山贼魏大爷一样讨厌懦弱的人 ,严 惩“懦弱的人 ”她毫不手软 ,怕“小黑牛 ”拖累全队而参与谋杀 “小黑牛 ”,在“我 ”面前恶狠狠地比着刀子扬威警告“我 ”,不 要走 ,更不要向官兵告密。《匪风 》中土匪出外抢钱不慎被发 现时要灭活口 ,不管是自己人还是外人。不但如此 ,甚至表达 爱情也是使用暴力 ,如《原野 》中仇虎和情人花金子见面时 ,相 互扭着、掐着 ,弄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 ;而《红高粱 》中余占鳌 因为爱戴凤莲冒着生命危险去杀了欲抢劫戴凤莲的“吃饼 的 ”,并杀死了以金钱和权势强娶戴凤莲的单家父子 ,又用暴 力把戴凤莲强占为妻。力作为生命血性的一部分在这类作品 中得到了较完整的展现 ,为表现生命的狂野自由奠定了必要的 力量基础。   二、反封建礼教的自由追求 中国是一个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国家 ,建立在农耕文化基 础上的宗法社会 ,极为看重血缘家族及其人伦关系的“礼 治 ”。鲁迅先生曾说 :“在中国 ,没有俄国的基督。在中国 ,君 临的是‘礼 ’,不是神。人成了“礼 ”的绝对理念的附属物 ,人是 封建伦理范畴的人 ,被禁锢在封建政治伦理之内 ,是封建 “伦常 ”所造就的人。伦理要求按这种次第的规矩来维持社会 的秩序 ,或者说按照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来“礼治 ”。社会要 求人“非礼无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把“礼 ”当成 一种绝对精神、绝对规范 ,一切以礼为依归、为定律 ,人被完全 纳人“礼 ”的固定模式中。这种注重人伦秩序的礼治把人紧紧 束缚在家、乡空间中 ,把人和地的关系固定化了 ,人和人的社会 关系等级化了。因此 ,这个模式塑造出来的人消除了个性、自 由和人性欲望等生命元初的品性 ,是没有多少生命强力可言 的 ,如《家 》中觉新、瑞珏等。但是也有另外一些人如曹禺《雷 雨 》中繁漪、艾芜的《南行记 》里流浪汉们、沈从文“湘西世界 ” 里的翠翠们、熊正良《匪风 》中大小土匪、莫言《红高粱 》中余占 鳌、戴凤莲、罗汉大爷等具有生命血性内在品质的人 ,大胆反抗 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 ,追求自由率真的生活方式 ,完全打破了 传统的人伦秩序 ,使上下尊卑贵贱的差等不复存在。如《白鹿 原 》中黑娃做长工私下娶回了妻子田小娥 ,却被族长白嘉轩视 为私订终身有辱祖宗的“逆子 ”而禁入祠堂 ,禁进家门。被迫 当了土匪的黑娃带队血洗白鹿村时 ,亲自用棒打折了白嘉轩的 腰 ,教这位腰杆一向挺得很直的族长从此终生弯腰低头。在传 统文化中 ,族长是伦理秩序的维护者和代言人 ,白嘉轩对黑娃 的惩治 ,就是传统法理对叛逆者的惩示 ,然而黑娃以强暴取胜 , 传统伦理和宗法制再也不能一统天下了。 对封建礼教的反叛表现得最明显是这些狂野生命对性的 大胆自由的追求。性是生命最原始的欲望之一 ,是生命力的正 常外现。而中国传统文化却宣扬“存天理 ,灭人欲 ”,鼓吹妇女 贞节 ,婚嫁是“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 ”,严禁男女自由恋爱、私定 终身。但是这些野性生命把明媒正娶的民族伦理、万恶淫为首 的训诫置若罔闻 ,敢爱敢恨 ,把生命欲望转换为价值追求并情 愿为之献出一切。熊正良《匪风 》里的无名小岛就是一个性的 自由天堂 ,男女共享而不必结婚 ,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 ;在沈从 文的“湘西世界 ”里 ,性爱是生命活动的中心 ,性爱中的人们对 于自己生命力量充满欣悦与自豪 ,那种生命的真诚绝不会使人 感到“猥亵 ”,如《薄寒 》中女子渴望着男子“那种近于野蛮的热 情 ”,要求“出之于男子直接的、专私的、无商量余地的那种气 概 ”的“压迫 ”,要的是与道德相悖的、撕去斯文面具的人间本 性的对面 ;《如苏 》里的女主人公认为“固执的热情 ,疯狂的爱 , 火焰燃烧了自己后还要把另一个也烧死 ,这爱情方是爱情 !”; 《边城 》里大佬、二佬用歌声表达对翠翠的爱恋 ;吊脚楼上的妓 77 2008年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第 2期 女、水手更因无苛细的道德条律的约束而一派粗豪狂放。 曹禺《雷雨 》、《原野 》中也张扬了性爱本能的力量。《雷 雨 》中的繁漪就从自身最鲜活的生命本能出发反抗压抑自己 的一切 ,她从一开始完全是在封建礼教的操纵下不自觉地走进 一场无爱的婚姻 ,在周家的十八年没有得到女人应该得到的情 和爱 ,本来充满活力的生命几乎被窒息了 ,“渐渐地磨成石头 样的死人 ”,几乎形同槁木 ,心如死灰。她被剥夺了爱和被爱 的权力 ,在封建文化语境和男权社会里 ,她的生命本能被压抑 着 ,只有“安安静静地等死 ”。对于女性而言 ,打破生命禁锢的 最有力、最直接的力量便是爱。周萍的到来 ,唤醒了她身上沉 睡已久的生命活力。当周萍给了一种并不正常的、怀有私心的 关爱时 ,她便“犹如一株枯死的奇花 ,得到了点滴雨露的滋润 , 又逐渐有了些生气 ”(钱谷融 )。周萍身上散发出的“可以炼钢 熔铁 ,火炽的 ,不成形的原始人生活中所有的那种蛮力 ”,点燃 了繁漪的情热。于是 ,她冲破伦理禁忌 ,不顾一切地爱上丈夫 前妻的儿子 ,她决心重新生活 ,争得做女人的权力。一旦她的 生命之火被点燃 ,便会不可遏止地轰轰燃烧 ,这是一种爱与生 的力量 ,是处于原生状态的“蛮 ”性 ,是对原始生命的回归 ,是 生命意识的张扬。 《红高粱 》中的余占鳌更是以一种杀人的极端的方式追求 性爱。作为接新娘的轿夫 ,余占鳌本想戏弄一下新娘 ,然而轿 内戴凤莲凄切的哭声却使他萌发出缕缕情思 ,心里像熊熊燃烧 的火焰一样照亮了未来的道路。奶奶的哭声唤起余占鳌心底 早就蕴藏着的怜爱之情 ,也激发了他蛮野的冲动 ,不惜冒着生 命危险去杀了欲抢劫戴凤莲的“吃饼的 ”。最后 ,他在那片热 情如火的高粱地里与戴凤莲“野合 ”,在当时那个礼教森严的 封建社会 ,这是大逆不道的 ,但他并没有一丝胆怯 ,而且“奶奶 和爷爷在生机勃勃的高粱地里相亲相爱 ,两颗蔑视人间法规的 不羁心灵 ,比他们彼此愉悦的肉体贴得还要紧。”最后他杀死 了以金钱和权势强娶戴凤莲的单家父子而与戴凤莲结合 ,对封 建制度进行最强有力的反抗。和在“五四 ”高潮中觉醒的现代 知识青年比起来 ,余占鳌没有那么多明确的“思想 ”,但他以内 在生命冲动为动力的一系列“大逆不道 ”的果敢举动 ,却更形 象直接地表现出一个农民充满生命活力的、凶猛而壮丽的喷 发。在他自由灵魂的冲击下 ,封建制度的那一套现出丑陋的 原形。   三、原始生命意识的现实意义 这些狂野的生命为中国文坛吹进了一股弘扬民族生命力 的劲风 ,也促使我们不得不思考 :我们民族正在丧失什么 ,我们 要寻回些什么 ,我们需要增加些什么。历史的主题只有放入历 史的长河才能发现它的意义。我们民族的传统伦理文化曾是 人类历史上的优秀文化 ,它对人伦秩序的维护和文化心理的净 化起过重要作用。但是几千年的农耕文化及宗法制度的统治 , 也促成了中国民众靠天吃饭、坐享土地收成的保守文化思想 , 进取和创新常常被视为冒犯祖规、有违礼治。囿于土地和崇拜 先人经验的结果 ,造成中国经济萎顿不前 ,民族文化固步自封 , 民族心理逐渐僵化 ,民族生命力慢慢衰退。民族文化无活力 , 何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 国家何以强大 ? 有感于此 ,鲁迅就 提倡蛮野的生命观 ,充分肯定了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 ,人 与自然之间、人与兽之间存在着本性上的相通与一致。这就是 说 ,人在本性上说具有原始的自然力 ,生命力 ,存在着原始的兽 欲 (食欲、情欲等 )。在《略论中国人的脸 》等文章中 ,鲁迅也一 再地提出和“提醒人们注意人的‘返祖 ’现象 ,他企图帮助人们 听懂那“野性的呼唤 ”,“他要借野性的呼唤 ,唤回现实中人 (特 别是中国人 )已经失去了的原始生命力 ,要求返归人的自然本 质。”在《摩罗诗力说 》中强调拜伦反抗精神 (钱理群《心灵的探 寻 》,北京大学出版社 , 1997)。四十年代的“战国策派 ”学人也 认为中国传统的国民性是一种“缺乏活力 ”的“柔道的人格 型 ”,民族的灾难使战国策派学人特别推崇“刚道的人格型 ”, 提倡“柯伯尼宇宙观 ”即的宇宙观 ,“力者非他 ,乃一切生命的 表征 ,一切生物的本体。力即是生 ,生即是力 ”,以恢复国民的 创造活力。胡风提倡“主观战斗精神 ”也是宣扬民族的强力。 从三四十年代的曹禺、沈从文、艾芜到八十年代及以后的莫言、 李晓、熊正良等人的创作 ,都是痛感于传统文化和现代城市文 明对生命的压抑 ,在艺术中寻找一个远离文明的荒蛮之地 ,创 造一个与现代社会的“阉寺性 ”和“种的退化 ”相对立的生命世 界 ,并对那充满野性和活力的个体生命力量发出由衷的赞美。 这些雄强的原初生命启唤人们去正视感性生命。人内心都有 一股天生的野性 ,莫言的《红高粱 》之所以引起那么大的轰动 , 就在于人们内心都渴望昂扬勃发的生命力量。余占鳌和罗汉 大爷无论在抗击伪寇或满足爱欲方面 ,均给人以强烈的心理冲 击。由此反观自身 ,虽然比前人更文明、更富裕 ,但我们向现实 的妥协又何其多 ? 不敢爱不敢恨 ,在被压抑中走向萎靡与麻 木 ,万般无奈之中往往祭出阿 Q的“精神胜利法 ”来自我安慰。 这种苟苟且且的人生态度必会导致个人和民族精神的退化 ,而 充满活力的民族精神正是一个民族走向“现代化 ”的重要 一步。 [参 考 文 献 ] [ 1 ] 张爱萍 1一个充满野性的自由精灵 [ J ]1皖西学院学报 , 18, (6) 1 [ 2 ] 李宝华 1生命力的律动与张扬 [ J ] 1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2, (1) 1 [ 3 ] 赵德利 1土匪审美 :民间权威的文化阐释 [ J ]1沈阳农业大学学 报 1 [ 4 ] 何冬梅 1生命意识的觉醒 ,人性的张扬———论新时期土匪小说 中的女性形象 [ J ] 1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 2005, 7, 21 [ 5 ] 王德宏 1战国策派思想述评 [ J ]1商丘师院学报 , 2003, (3) 1 [ 6 ] 谭桂林 1生命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 [ J ] 1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 2005, (3) 1 [ 7 ] 阎秋红 1人性与民族性的参照 [ J ]1文艺评论 , 2001, (3) 1 [ 8 ] 罗伟文 1生命意识的书写 [ J ]1江西社会科学 , 2002, (5) 1 87 第 2期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
/
本文档为【生命的狂野与自由——现当代文学中的原始生命血性】,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