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文学考研资料

2009-07-27 50页 doc 319KB 41阅读

用户头像

is_079980

暂无简介

举报
文学考研资料 山东大学一本考研祝您考研成功,心想事成!QQ:412143717 TEL:13075369171 中文部分 2003年12月 中国文学史 辅导教师:王小舒 辅导用书:《中国文学史》 袁行霈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1、古代文学:2/3(100分) 现当代1/3(50分)大致分数 2、命题原则:题库,历年试题不排除会再次考到 3、题型:常识性:1/3 论述性:2/3 包括:简要回答,论述题,作品分析 正式辅导: 第一册 先秦部分: 基本词语包括名次解释如神话;主要著作如《诗经》和《楚辞》;问题的...
文学考研资料
山东大学一本考研祝您考研成功,心想事成!QQ:412143717 TEL:13075369171 中文部分 2003年12月 中国文学史 辅导教师:王小舒 辅导用书:《中国文学史》 袁行霈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1、古代文学:2/3(100分) 现当代1/3(50分)大致分数 2、命原则:,历年试题不排除会再次考到 3、题型:常识性:1/3 论述性:2/3 包括:简要回答,论述题,作品分析 正式辅导: 第一册 先秦部分: 基本词语包括名次解释如神话;主要著作如《诗经》和《楚辞》;问题的叙述如神话。 神话:掌握作品及文化和意义:P41-46 1) 创世神话 以盘古故事最为著名,宇宙卵生神话对中国的阴阳太极观念有极重要的影响。同时,宇宙生成的人格化、意志化过程也反映了先民对人类自身力量的坚定信念。 2) 始祖神话 女娲补天,显示出她作为宇宙大神的重要地位。女娲不仅有开辟之功,她也是人类的创造者。此神话既反映了人们对女性延续种族作用的肯定,同时也是对女性社会地位的认可。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有着奇异神通而又辛勤劳作的妇女形象,她所作的一切,都充满了对人类的慈爱之情。 3) 洪水神话 在这些洪水神话中最杰出的英雄当数鲧禹父子。 弥漫天下、祸害人间的洪水终于被大禹制服了,而一个不辞辛劳、为民除害而又充满智慧的英雄形象在中国文化史上树立起来。 4) 战争神话 黄帝和炎帝,黄帝和蚩尤。 黄帝正是在对内兼并和对外抗御的两场战争之中,大显神威,确立了他作为中华民族始祖的形象。 5) 发明创造神话 这些神话的主人公通常是人的形象,他们都有着神异的经历或本领,他们的业绩在于创造和征服,如燧人氏、有巢氏、神农氏、仓颉、后稷等等。 夸父和女娃的神话,讴歌了人类顽强的生命力。 《诗经》:重点之一。①作品:《蒹葭》《采薇》《东山》艺术性高 ②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国风》: 主要内容:P62-71 6) 保存在大雅和“三颂”中的祭祀诗,大多是以祭祀、歌颂祖先为主,或叙述部族发生、发展的历史,或赞颂先公先王的德业,总之是歌功颂德之作。 7) 产生了一些直接描写农业生产生活和相关的政治、宗教活动的农事诗。 8) 《诗经》中还有以君臣、亲朋欢聚宴享为主要内容的燕飨诗,更多的反映了上层社会的欢乐、和谐。 9) 小雅中的怨刺诗,不仅指斥政治的黑暗,悲悼周王朝国运已尽,忧国哀民,而且感叹自身遭遇。 10) 《诗经》中有些战争诗,从正面描写了天子、诸侯的武功,表现了强烈的自豪感,充满了乐观精神。更多的战争诗表现出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的向往,充满忧伤的情绪。 11) 徭役诗,则完全是对繁重徭役的愤慨厌倦了。无论是大夫为天子、诸侯服役,还是下层人民为国君服役,都表现了服役者的强烈不满。 12) 反映婚姻爱情生活的诗作,在《诗经》中占有很大比重,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反映男女相慕相恋,相思相爱的情歌,也有反映婚嫁场面,家庭生活等的婚姻家庭诗,还有表现不幸婚姻给妇女带来痛苦的弃妇诗。这些作品主要集中在“国风”之中,是《诗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精彩动人的篇章。 艺术特点:P72-76 1)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 2)《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其间杂有二言至八言不等。二节拍的四言句带有很强的节奏感 3)《诗经》的语言不仅具有音乐美,而且在表意和修辞上也具有很好的效果。《诗经》时代,汉语已有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段,为诗人创作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诗经》的语言形式形象生动,丰富多彩,往往能“以少总多”,“情貌无遗”。 历史散文:(纪实性散文)①《左传》叙事方面的特征(叙事手段及对文学史的意义)(P91—P92) ②了解《国语》(P96)和《战国策》(P98) 诸子散文:(说理性散文) ①《论语》语录体散文的记言特征 :P48 语录体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它或是记录孔子的只言片语,或是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的对话,都比较短小简约,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书中也有较长的段落,如《先进》篇。但与说理文显然还有一定的距离。《论语》这种在对话中说理的形式,直接影响了先秦说理文的体制。 ②《孟子》著名篇章:结合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论辩技巧;文风浩然;语言平实(P111—P113) 《庄子》文学性最强,其文学价值体现在哪里?另外,具体的表现手法(P114-P117) 《楚辞》:屈原的作品。重点在《离骚》长篇抒情诗的艺术特征:P135-137 1)《离骚》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坚贞高洁的抒情主人公的光辉形象,我们可以看到其奋发自励、苏世独立的人格。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则是其人格的外在显现。恶劣的政治环境,使屈原陷于极端艰难的处境之中,但他却以生命的挚诚来捍卫自己的理想。 2)《离骚》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两类意象:美人、香草。美人的意象一般被解释为比喻,或是比喻君王,或是自喻。“香草美人”作为诗歌象征手法,是屈原的创造。 3)相对于《诗经》,屈原的作品在形式上也有新的特点。《诗经》的形式是整齐、划一而典重的,而屈原的作品则是一种新鲜、生动、自由、长短不一的“骚体”。 秦汉文学 汉赋:①发展历程:产生,发展,演变,(仅在汉代)综合了解(赋从诗经中的手法发展到文体) ②大赋的特征:P191 1) 盛世景象的艺术显现 2) 奢华生活的生动描绘 3) 讽喻的宗旨 4) 恢宏壮丽之美 5) 汪洋恣肆与法度的和谐 ③了解代表作的意义,较短的骚体,抒情赋,贾谊《吊屈原赋》 《史记》:①史传文学的含义②《史记》对历史散文的继承和创造(即叙事艺术)(P206段首句)③《史记》塑造人物的手段(P210段首句) 汉诗:①乐府:继承诗的手法,但不同于诗经的抒情,以叙事为主,叙事艺术(P231)。结合具体的作品分析。《孔雀东南飞》 ②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含义,艺术特点(P272-P277) 第二册 魏晋南北朝:杂而不重要 文学常识:了解作家群 建安文学:建安风骨:内容和风格两个方面;曹丕的《典论。论文》P30-31 建安文学: 政治思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浓郁的悲剧色彩,这些特点构成了“建安风骨”这一时代风格。 曹丕:诗大约可分三类,一.为宴游诗,多写游赏之乐,模山范水比较细致,文词富丽,常用对偶,在我国山水诗的发展史上有一定地位。二.为抒情言志之作。既描写行军的艰苦,描写行军的艰苦,更突出了“救民涂炭”和志在“靖乱”的决心。三.征人思妇的相思离别及思乡之情,体现了曹丕诗的水平 曹丕的新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他对人生中凄凉情感的体验,是超出于同时代其它诗人的。二是文人化艺术表现手法的使用与艺术风格的形成,这主要表现在语言的工丽绮练和艺术形式的创作上。开创了文人雅集的先河,已具备了文人集团的性质。 正始文学:阮籍:“阮旨遥深”(P43) 嵇康:“嵇旨清俊”:刚健之情(P46) 太康文学:“三张二陆两潘一左”:特别注意:重词采的陆机《文赋》 重风骨的左思“左思风力”创作上的表现(P56-P58) 东晋:陶渊明:该时期的重头戏①作品,重点分析《归园田居》(P75)《饮酒》《读山海经》赏析 ②诗歌创作上的特征:“自然的表现”:P79-81 陶诗的一大特点也是他的一种开创,就是将日常生活诗化,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重要的意义和久而弥淳的诗味。 陶诗的艺术特色可以概括为: 1) 情、景、事、理的浑融。陶渊明描写景物并不追求物象的形似,叙事也不追求情节的曲折,而是透过人人可见之物,表达高于世人之情,写出人所未必能够悟出之理。 2) 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陶诗的好处是在平淡中见警策;陶诗不仅仅是朴素,陶诗的好处是在朴素中见绮丽。 隋唐五代文学 初唐:初唐四杰的贡献:开拓视角,诗体,描写手法方面:P222 “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大都生于唐贞观年间,他们以才子齐名,出现了文坛,而崭露头角时,怀着变革文风的自觉意识,有一种十分明确的审美追求: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强调作诗要有刚健骨气,是针对争构纤微的上官体的流弊而言的,这是当时诗风变革的关键,也是以“四杰”为代表的一般士人的诗风与宫廷诗风的不同所在。重视抒发一己情怀,作不平之鸣,因此在诗中开始出现了一种壮大的气势,有一种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 诗风革新:陈子昂,革新主张:复归风雅 (P228) 盛唐:①山水田园诗:结合王孟诗,分析流派特征:P235-244 1) 王维山水田园诗在描写自然山水的诗里,创造初“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静逸明秀诗境,兴象玲珑而难以句诠。空明境界和宁静之美,是王维山水田园诗艺术的结晶。因心境空明,他对自然的观察极为细致,感受非常敏锐,像画家一样,善于在动态中捕捉自然事物的光和色,在诗里表现出极丰富的色彩层次感。 2) 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更贴近自己的生活,“余”、“我”等字眼常出现在诗里,出现在孟浩然诗里的景物描写,常常就是他生活环境的一部分,带有即兴而发、不假雕饰的特点。 这种以禅入定、由定生慧的精神境界,是中国人接触佛教大乘教义后体悟到的一种心灵状态,对王、孟等人的艺术思维和观物方式影响极大。当他们从坐禅的静室走出来,即习惯于把宁静的自然作为凝神观照而息心静虑的对象,从而使山水诗的创作独具慧眼,由早期的写气图貌和巧为形似之言,进入到“搜求于象,神会于物,因心而得”。 ②边塞诗派:高适,岑参:对比两人的不同风格:既有内容上的,又有艺术上的(P252-P258) ③李白:艺术特征(各方面的成就)(P272-P274段首句)。 中唐:**①杜甫:“诗史”的特征表现:P282-283 3) 具有史的认识价值。重要的历史事件在他的诗中都有反映。杜甫的有些诗,还可补史之失载,如《三绝句》中写到的渝州,开州杀刺史的事。从杜诗可见安史乱后蜀中的混乱情形。而《忆昔》则描述了开元盛世的繁荣景象。 4) 杜诗提供了比事件更为广阔、更为具体也更为生动的生活画面。 律诗创作的成就以及杜甫律诗的诗体特征 能结合具体作品说明律诗的平仄和对仗(P285-P290段首句) ②白居易:诗歌主张:《与元九书》的主张和意义(P344) 诗歌分类 由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喻,到提倡为君为民而作,白居易提出了系统的诗歌理论,这一理论以其突出的现实针对性和通俗化倾向,有可能使诗歌更接近于社会现实,以至于干预政治。这一理论,是儒家传统诗论的直接继承,也是杜甫的写时事的创作道路的进一步发展。他出之以理念,将“为君”而作视为诗歌的主要目的,从而极度突出了诗歌的现实功利色彩,将诗歌导入了狭窄的路途。 晚唐:①杜牧:主张,咏史诗的作品赏析:内容及特点(P407-P409) 了解杜牧咏史诗的基本特点(P407-P409) 杜牧的诗歌创作,追求的是一种情致高远,笔力劲拔的诗风。他很强调创作的内容,主张“文以意为主,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有不少写现实政治和社会生活题材。 杜牧不仅怀古咏史诗数量多,而且有不少从总体看不属于怀古咏史的作品,也在即景抒情中注入了历史感慨。他的怀古咏史诗,多数是抒写对于历史上繁荣昌盛局面消逝的伤悼情绪,也有不少是借题发挥,表现自己的政治感慨与识见。 ②李商隐:无题诗(包括隐约表现爱情的)(P432) 李商隐无题一类诗歌,境界和情思的朦胧,在内涵上也就往往具有多义性。多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本来很常见,比兴、象征、用典、暗示,情在言外,旨冥句中,都可以造成多义。但一种多义是易解可解的,一种多义则难解、不可确解。李商隐属于后者,往往是给读者提供多种解读的可能,构成解读上的复义。多重意旨之间可以是比较接近的,也可能是差距很远的歧解。李商隐诗的多义性与其意象的独特有一定联系。一般诗人所用意象,客观性较强,能以通常的方式去感知。李诗意象,多富非现实的色彩,诸如珠泪、玉烟、蓬山、青鸟、彩凤、灵犀、碧城、瑶台、灵风、梦雨,等等,均难以指实。这类意象,被李商隐心灵化了,是多种体验的复合。它们的产生,主要不是取自外部世界,而是源于内心,内涵远较一般意象复杂多变。 ③李贺:作品分析的内容和特点(P438) 小说:唐传奇:繁荣原因,创作的阶段(P388-P394) 词的发展:了解发展过程;重点掌握李后主的词:赏析(结合它的经历分析其词作)P455 宋代文学 宋初文学状况:流派名词:白体(P24),晚唐体(P26),西昆体(P27);简答:诗文革新包括纲领,组织者和主张 柳永:特点,成就,贡献(P39-45) 1) 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词至柳永,体制始备。 2) 柳永不仅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而且从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雅”为 “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首先是表现了世俗女性大胆而泼辣的爱情意识。其次是表现了被遗弃的或失恋的平民女子的痛苦心声。另外,柳永词还多方面展现了北宋繁华富裕的都市生活和丰富多彩的市井风情。 3) 在语言表达方式上,也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充分运用现实生活中的日常口语和俚语。 4) 创造性地运用了铺叙和白描的手法。将“敷陈其事而直言之 ”赋法移植于词,或直接层层刻画抒情主人公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或铺陈描绘情事发生、发展的场面和过程,以展现不同时空场景中人物情感心态的变化。他善于巧妙利用时空的转换来叙事、布景、言情,而自创出独特的结构方式,还大量使用白描手法,写景状物,不用假借替代;言情叙事,不需烘托渲染,而直抒胸臆。 5) 创造和发展了词调、词法,并在词的审美趣味方面朝着通俗化的方向变化,在题材取向上朝着自我化的方向拓展。 欧阳修:诗文词都重要,掌握艺术特点(P51-P53,P54) ***苏轼:论述其诗文词各方面的创新、特色(P71-75,P76-84,需重点掌握,在评论写作中也经常涉及苏轼) 王安石:诗文的特点 江西诗派:名词*(P96) 周邦彦:格律(P115) 6) 而 “漂零不偶 ”,羁旅行役之感也成为他词作的重要主题。漂泊的孤独疲倦和憔悴失意,是周邦彦词的情感基调。 7) 周词也长于铺叙,但他变直叙为曲叙,往往将顺叙、倒叙和插叙错综结合,时空结构上体现为跳跃性的回环往复式结构,过去、现在、未来和我方、他方的时空场景交错叠映,章法严密而结构繁复多变。 8) 周词的铺叙,还善于增加并变换角度、层次。他能够把一丝感触、情绪向四面八方展开,又层层深入地烘托刻画,使情思毫发毕现。 9) 更善于融化前人诗句入词,浑然天成,如从己出。不仅从字面上化用前人诗句变成新的语言,更从意境上点化前人诗句而创造出新的意境,从而把它发展成一种完备的语言技巧。 10) 调美,律严,字工,是周词在音律方面的特点。 11) 周词音律和谐,注重词调的声情与宫调的音色情调协调一致。 12) 周词与杜诗一样,还特别擅长用抝句,在抝怒中追求音律的和谐统一。 李青照:词的代表作,风格鲜明(P125-P127) 13) 苦涩的离愁中含有夫妻双方心心相印和彼此眷恋的幸福感,是李清照爱情词的一大特点。 14) 另一半则是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以及对禽鸟花草的眷顾。 15) 人生命运的剧变,也引起心境和词境的变化。从前轻盈妙丽的望夫词如今变成了沉重哀伤的生死恋歌,词境由明亮轻快变成了灰冷凝重。这是词人情感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是时代苦难的象征。 16) 艺术表现方式也是独特的。她善于选取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现自我的内心世界。 17) 词的语言独具特色。第一,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一经她提炼熔铸,就别开生面,精妙清亮,风韵天然。第二,李清照善于用最平常最简练的生活化的语言精确地表现复杂微妙的心理和多变的情感。语言的清新素雅,很适合表现淡雅清疏的审美境界。 辛弃疾;(特色:时代性强,内容形式多)稼轩词的特色,要结合作品(P161-P164) 18) 稼轩词所创造的战争和军事活动的意象,又使词的意象群出现了一次大的转换。密集的军事意象群,连结成雄豪壮阔的审美境界,更能体现辛词的个性特色,也反映出两宋词史的又一重大变化,即男子汉气概的激扬,词中女性柔婉美最终让位于血性男子的力度美和崇高美。抒情意象的军事化,史稼轩词所独具的艺术特色。 19) 稼轩词不仅转换了意象群,而且更新了表现方法,在苏轼“以诗为词”的基础上,进而“以文为词”,将古文辞赋中常用的章法和议论、对话等手法移植于词。而稼轩则独创性地用经史字等散文中的语汇入词,不仅赋予古代语言以新的生命活力,而且空前地扩大和丰富了词的词汇。 20) 内容的博大精深,表现方式的千变万化,语言的不主故常,构成了稼轩词多样化的艺术风格。雄深雅健,悲壮沉郁,俊爽流利,飘逸闲话,秾纤婉丽,都兼收并蓄,其中最能体现他个性风格的则是刚柔并济和亦庄亦谐两种词风。辛词风格的多样化,还表现在嬉笑怒骂,皆成佳篇;亦庄亦谐,俱臻妙境。 南宋后期:了解格律派代表词家 中兴四大家:重点,陆游诗歌的主要倾向(P143-P146),艺术特征;另了解范成大和杨万里(P148-149) 陆游诗歌的主要倾向,艺术特征:1)最重要的是爱国主题和日常生活情景的吟咏。陆游作为时代的歌手,理所当然要把抗敌复国作为最重要的主题。陆游热爱生活,善于从各种生活情景中发现诗材。无论诗高山大川还是草木虫鱼,无论是农村的平凡生活还是书斋的闲情逸趣,他都是细致入微的描绘。 2)陆游年轻时经历过一段不幸的爱情生活,一直把悲痛深藏心底,偶尔也形诸篇咏。 5) 陆游热情奔放,神采飞扬,把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壮志豪情都倾泻在诗中,常常凭借幻境、梦境来一吐胸中的壮怀英气。 6) 陆游擅长的诗体诗七言诗,他的七古、七律和七绝的成就都很高。其中的七律尤以对仗工整而著称。 文学批评:(重要作家,著作,观点) 通俗文学(元代第一章)名词解释 元代文学 重点在戏曲方面 戏曲的体制结构(杂剧(P232-233,南戏P233,散曲) 戏曲的代表作家,作品(人物和情节)(P265,P277,P290,P295 了解作家及代表作) 散曲(常识)(文体特点,同诗词不同的特点)(P355-P356) 明代文学 《三国演义》:积淀式创作(演变史);思想倾向(P26-P30),“七实三虚”的历史特点(P31-P34),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观点, 思想倾向:1)作者显然是以儒家的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同时也糅合着千百年来广大民众的心理,表现了对于导致天下打乱的昏君贼臣的痛恨,对于创造清平世界的明君良臣的渴慕。 2) 作为明君良臣的主要标志,就是能在政治上行“仁政”,人格上重道德,才能上尚智勇。 3)《三国志演义》在人格构建上的价值取向,是恪守以“忠义”为核心的伦理道德。 4)走出乱世,还得凭借军事上的实力和谋略上的成功。小说对于智与勇,都是予以歌颂的。 作者从儒家的政治道德观念出发,融合着千百年来人民大众对于明君良臣的渴望心理,把刘备、诸葛亮等人作为美好理想的寄托。作者无可奈何地将这一场历史悲剧归结为“天意 ”或“天数”。所谓“天数”,与其说是肯定了客观历史进展的理则,还不如说是流露了作者对于理想的幻灭、道德的失落、价值的颠倒所感到的一种困惑和痛苦。表现了作者在理想与历史、正义与邪恶、感情与理智、“人谋”与“天时”的冲突中,带着一种悲怆和迷惘的心理,对于传统文化精神的苦苦追寻和呼唤。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它是一部悲剧,也是一部呼唤民族大众传统文化精神的史诗。 “七实三虚”的历史特点: 1)《三国演义》是在陈寿《三国志》等历史记载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美学理想所创作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有虚有实。清代的章学诚认为它是“七分事实,三分虚构” 2)《三国志演义》人众事繁、矛盾复杂,却组织得有条不紊、主次分明,充分的显示了作者的叙事才能。小说在叙事时,是将各个空间分头展开的故事化成以时间为序的线性流程 3)就所叙的事件而言,《三国志演义》以描写战争为主,可说是一部“全景性军事文学”作品。它描写战争的时间之长、次数之多、形式之多样、规模之宏大,在世界文学史中是罕见的 4)《三国志演义》不仅善于叙事,而且也长于写人,它塑造人物形象的显著特点,突出甚至夸大了历史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舍弃性格中的次要方面,创造了一批具有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典型,给读者以强烈、鲜明的印象,也有点近乎雕塑。在塑造这种特征化性格的人物时所采用的手法有:一。出场定型。二。反复皴染。三。多用传奇故事和主动的细节来突现。四。善用对比、烘托等手法 5)《三国志演义》所用的语言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浅近文言,这有利于营造历史的气氛;也能使读者“易观易入”,雅俗共赏。人物语言已开始注意个性化。但总的说来,《三国志演义》比起善用口语乃至方言的《水壶传》、《金瓶梅词话》等,在人物语言个性化方面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水浒》故事的演变,“英雄传奇”,思想形象,主要在人物,总体成就超过三国演义(P52) 《西游记》明中叶,宗教神话小说,小说的中心人物是谁?关系到对小说的把握,带有时代特色的精神内容。(P152-P159) 1)《西游记》作为一部神魔小说,既不是直接的抒写现实的生活,又不类于史前的原始神话,在它神幻奇异的故事之中,诙谐滑稽的笔墨之外,蕴涵着某种深意和主旨。最主要和最有特征性的精神来看,应该说还是在于“游戏中暗藏密谛”,在神幻、诙谐中蕴涵着哲理。 2)从孙悟空出世到大闹天宫,作品通过刻画一个恣意“放心”的“大圣”,有限度而不自觉的赞颂了一种与明代文化思潮相合拍的追求个性和自由的精神。 3)作为一部累积型的长篇小说,其整体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它有总体性的寓意,也有局部性的象征。 4)在艺术表现上的最大特色,就是以诡异的想象、极度的夸张,突破时空,突破生死,突破神、人、物的界限,创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神异奇幻的境界。 5)与小说在整体上“幻”与“真”相结合的精神一致,《西游记》塑造人物形象也自有其特色,即能做到物性、神性与人性的统一。所谓“物性”,就是作为某一动植物的精灵,保持其原有的形貌和习性,如鱼精习水,鸟精会飞,蝎子精有毒刺,蜘蛛精能吐丝。作者又将人的七情六欲赋予他们,将妖魔鬼怪人化,使他们具有“人性”,将“幻”与人间的、更深层次的“真”相融合,从而完成了独特的艺术形象的创造。 6)《西游记》中的神魔形象之所以能给人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很重要的一点是注意把人物置于日常的平民社会中,多色调的去刻画其复杂的性格。 7)《西游记》在艺术表现上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能“以戏言寓诸幻笔”,中间穿插了大量的游戏笔墨,使全书充满着喜剧色彩和诙谐气氛。 其他长小说作一般了解: 短篇小说:重点在白话小说,与宋元白话的不同,比较。白话小说的特点,举例说明(P191-P194): 1) 在日常题材、平凡故事中显示出小说的传奇性,并不是完全没有写“牛鬼蛇神”的内容,但其多数作品由于题材的平凡,就更需要用巧妙的构思、奇异的关目来激发读者的兴趣。 2) “三言”、“二拍”情节之“奇”,还表现在突破了单线结构的模式,而尝试用复线结构、板块结构和变换视角。 3) 悲剧性与喜剧性的情节交互穿插,创造一种“奇趣”,也是“三言”、“二拍”常用的手法。 4) 在刻画人物个性方面,这两部小说还是运用了传统的白描手法,塑造了许多血肉饱满、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中如杜十娘、莘瑶琴等人物的性格,写得流动变化,富有层次感。在具体表现手法上,这两部作品比以前的话本小说显得更为细腻。写环境,写动作,写对话,写细节,时见精雕细刻的笔墨。特别是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更受人们的重视。 5) 冯梦龙在加工、编写“三言”的过程中,实际上已经超越了说话人的话本模式,而塑造了一种专供普通人案头阅读的、白话短篇小说的文体。冯梦龙、凌蒙初在语言的通俗性上进一步作了努力。 戏曲:包括杂剧和传奇,首先是文体知识,代表作家,作品。(P106-P107 P109 P110 P111) *****代表作家汤显祖论述(复合题)代表剧作《牡丹亭》的情节和人物,思想倾向:(P131 P136-P137) 《牡丹亭》不仅仅写了外在事件的矛盾纽结,更写活了人物形象,描摹出主要人物不断发展着的性格,并使得隐性而内在的戏剧冲突渐次升级。 杜丽娘与小丫头春香、青年书生柳梦梅构成了全剧冲突的正方。 诞生于16世纪末的《牡丹亭》,有其特殊的文化意义。 一是以情反理,反对处于正统地位的程朱理学,肯定和提倡人的自由权利和情感价值,褒扬像杜丽娘这样的有情之人,从而拨开了正统理学的迷雾,在受迫害最深的女性胸间吹拂起阵阵和熙清新的春风。 二是崇尚个性解放,突破禁欲主义。肯定了青春的美好、爱情的崇高以及生死相随的美满结合。 三是商业经济日益增长、市民阶层不断壮大的新形势下,对于正在兴起的个性解放思潮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诗歌散文:作为名词解释掌握,前期后期的流派,即主张,发展(P79-P91) 清代文学 清代戏曲:流派,“南洪北孔”。*比较:同一题材:“唐代杨玉环”表达了何种内容?(P283-P292) 孔剧:创作的着眼点不同,注意分析人物形象,特别是李香君。 艺术结构:传奇剧的结构有何特点? 小说:文言短篇,《聊斋》,艺术成就很高,传承于中国传统文化文学的那些方面?能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P325-P330) 长篇:中国长篇小说的高潮: **《红楼梦》的人物想象塑造,能分析其中的人物(P365) 1.《红楼梦》艺术上的巨大成就,突出地表现在塑造成群的有血有肉的个性化的人物形象。 1)曹雪芹善于将不同人物,特别是相近人物进行复杂性格之间的全面对照,使他们个性的独特性在对比中突出出来。如林黛玉、薛宝钗两个人,都是美丽多才的少女,但一个是“行为豁达,随分从时”,有时矫揉造作;一个是“任是无情也动人”的冷美人;一个是执著于感情,具有诗人的热烈的感情和冲动;一个是以现实的利害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一个以感情的追求作为人生的目标。 2)作者不仅能够异常分明的写出人物各自不同的性格,而且也能在相似中显出独特性。 3)作者对主要人物性格的反复皴染,不是通过惊险的故事情节,作粗线条的勾勒,而是通过日常的生活细节,精雕细凿的刻画人物。 2、《红楼梦》完全改变了过去古代小说人物类型化、绝对化的描写,写出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 1)作者把王熙凤放在广阔的社会联系中,从各个生活侧面给予反复渲染,随着情节的发展,构成她性格的丰富性、多样性和完整性高度统一的性格整体,达到了典型化的高度。 人物性格的丰富性还表现在贾探春有胆有识,有才有智,她对封建大家庭自杀自灭的预言,击中要害,使人感到清醒;她的理家,使人佩服;她的豪爽,使人感到可爱;在抄检大观园时,她的作为使人感到扬眉吐气,但她对维护封建纲纪的坚定和无情,又常常使人感到讨厌,因此,探春也成了《红楼梦》中争论不休的人物。 3.对人物心灵及其矛盾冲突的描写,中国古代小说比较薄弱,《红楼梦》却取得巨大的进步。 1)首先,《红楼梦》写出人物心灵深处情感因素与理性因素的真实搏斗。 2)黛玉从无心到多心,多心含有心,后又转为伤心,心理流程描写得十分真切动人。 《儒林外事》:主题(反思文人的行路历程),讽刺艺术突出(体现在人物和情节上)(P353): 讽刺的生命是真实。 1)《儒林外史》通过精确的白描,写出“常见”、“公然”、“不以为奇”的人事的矛盾、不和谐,显示其蕴含的意义。 2)《儒林外史》通过不和谐的人和事进行婉曲而又锋利的讽刺。 3)《儒林外史》具有悲喜交融的美学风格。吴敬梓能够真实的展示出讽刺对象中戚谐组合、悲喜交织的二重结构,显示出滑稽的现实背后隐藏着的悲剧性内蕴,从而给读者以双重的审美感受。 其他长篇了解人物及代表作 诗歌:流派,代表作家,特别是清初,遗民作家,顾炎武 龚自珍在考试范围之内;清词:纳兰性德;散文:清初三大家; *桐城派(P388-P390):作家,主张,风格(袁本较详): 桐城派在康熙年间由安徽桐城人方苞开创,同乡刘大櫆、姚鼐等继承发展,成为清代影响最大的散文派别,与其异趣的是袁枚、郑燮等桐城之外的散文。 奠基者方苞。他树起“义法”说的大旗。 刘大櫆上承方苞、下启姚鼐 ,是桐城派“三祖”之一。他对“义法”理论进行丰富和拓展,以“义理、书卷、经济”的“行文之实”扩大“言有物”的内容。 姚鼐,字姬传,号惜抱,首先他主张“道与艺合,天与人一”,“义理、考据、辞章”合一,让儒家道义与文学结合,天赋与学力相济,“义法”外增加考证,以求三者的统一和兼长,达到既调和汉学、宋学之争,又写出至善极美文章的目的。其次运用传统的阴阳刚柔说,将多种风格归纳为“阳刚”和“阴柔”两大类。 近代:以龚自珍为考点:(P443) 1) 龚自珍以深邃的史识为诗,撕下“盛世”的面纱,把清王朝统治的腐朽本质及其没落形势,清晰的揭示给人们,特别具有警世、醒世和惊世的力量。 2) 批判、呼唤、期望,集中反映了诗人高度关怀民族、国家命运的爱国激情。 3) 龚自珍诗多用象征影喻,想象奇特,文辞瑰玮,接受庄子与屈原的影响较大,然而其中贯穿一种诗人独有的凌厉剽悍之气,所谓“以霸气行之”,因此晶光外射,飞动郁勃,富有力度。 附:2003年一月辅导班材料古代文学部分 先秦部分:对先秦文学的基本规律的总结 1、 上古神话:词语解释题,重要的神话的处处(文学常识),注意上古神话的产生条件及其文化含义(即反映了先民的和中观念。以两本指定教材共有的神话作为重点,游本和袁本) 2、 《诗经》;常识:词语解释,名句名篇。若大问题:诗经的思想内容(不会出综合体,只能从某一方面)重视国风里的篇章;*诗经的艺术特点:(重点掌握)代表了先秦诗歌的一般特点:准确,用实例证明。要具体到事例论述。必须结合作品,否则不会高分 3、 历史散文:(叙事散文)本质上属于历史,重点在《左传》和《战国策》。名次解释作品名称:包括作者,处处,内容概括以及评价 *《左传》:叙事的完整见长,叙事特点:(两本教材有所不同)最典型的最有代表性:以言行写性格,不同的叙述方式(顺序,倒叙的手法),重视叙事细节,描写战争也是叙事一部分(注意:要结合作品)。 《国语》:了解名词 《战国策》:文学性较高,语言艺术为重点,文学特征的分析,代表了战国时代的文风,主要在语言上。 4、诸子散文:每家的艺术特点为重点:特别注意《论语》《孟子》《庄子》(注意语言特征风格:如:语录体,论辩散文,论辩方式,整体上的语言风格)(庄子在文学上的意义,影响,即对后世的影响,如语言故事,袁本细致说明) 5、《楚辞》:注意文学来源即产生背景,屈原《离骚》为重点,艺术特点:塑造人物;象征手法;楚地特有的语言特征,具体地把握《九歌》《九章》的主要内容,形式特征 《楚辞》的流变历史,作为常识了解 二、秦汉文学 袁本头序多,不易掌握,游本比较清晰 1、 汉赋: (散文从李斯开始,不重要,一般了解),了解汉赋的形成,流变,了解代表性赋作的内容特点。 2、 史传文学:体制,构成。*《史记》《汉书》比较:①思想倾向上的不同②艺术成就上的不同③内容组织安排。通史与断代史的区别:史记重视因果关系,而汉书对事件本书的精细刻画,史记文字表达灵活“为文舒荡”;汉书则固定的叙事准则,模式;体制安排上,史记有单人传记,也有类型列传,汉书中则更注重血缘关系,多以家族作为组织的核心体例 3、 诗歌;乐府诗,文人诗两部分。乐府诗:“缘事而发”的创作原则,重点在乐府民歌,其他忽略。主要内容。不要与诗经混淆,特别是例子;艺术特征(主要是叙事诗)叙事手法,叙事艺术,结合作品《孔雀东南飞》《陌上桑》 文人五言诗:主要在《古诗十九首》词语解释。*主要的艺术特征:长于抒情;奠定了中国诗歌的基础。内容上:两教材叙述不协调,不作重点 作品:作品选上出现的作品要注意,会赏析 三、魏晋南北朝 1、文学思想的发展(注意) 重点:建安诗歌:名词:建安风骨;作家:三曹、七子,以曹操曹植为重点:曹操的作品及创作背景;曹植的创作历程和主要贡献:前期的乐观到后期的矛盾 2、正始文学:主要为嵇康和阮籍,《咏怀诗》和对阮记的评价 3、*左思《咏史》特点内容及表达的感情 刘琨的作品稍作了解《游仙诗》 *4、陶渊明的作品及创作风格,内心情感变化,语言特点,以及田园诗对后世的影响。诗歌创作为重点 4、 对南北朝时期的常识了解:谢灵运的山水诗歌及特点;鲍照的诗歌创作特点及诗歌创作上的发展;七言诗最多的诗人以及对七言诗的影响;谢眺的文学常识及其对山水诗的贡献;北朝:庾信作品及诗歌特点。小说的分类及代表作品:志仁小说和志怪小说的内容及出现的背景。 5、 *文学批评:曹丕《典论论文》的意义和观点,陆机的《文赋》《诗品》《文心雕龙》几部重要评论重点掌握观点。 王培元:讲解 文学史共150分, 三部分 论述题:50分,包括作品赏析 简答题:50分,介于论述和名词解释之间 名词解释和标点(作品选中的)给加标点及解释词语,共50分 注意:作品赏析诗,名家名篇,以诗词为主,通过对作品的分析来突出这个作家,时代背景,思想内容,艺术风格特点 四、唐代文学 1、 初唐:文学史的发展(常识);作家、文学作品题材,律体诗的定格,文学风气的转变,陈子昂改革。 2、 盛唐:诗歌流派(作家,代表作,风格)三大流派 李白、杜甫:绝对重点,诗歌的艺术特点,作品分析,三吏,三别,名词解释:包括作者、体裁、内容和思想 3、 中唐:白居易与新乐府:主张及创作 *散文:古文与骈文的特点,韩愈,柳宗元的作品及分析。名词:古文运动 4、 晚唐:李商隐,杜牧;诗歌理论著作 5、 词:温庭筠;五代时的两个词作流派:花间派:作者,代表作,由来 小说:唐代传奇,只考名词解释,包括文体和代表作等内容 如何答题:例如名词解释李白杜甫:答案包括:名、字,什么作家,时代,代表作,以及作家的文集,主要的主张。 五、宋代文学 1、 宋初;主要为文学常识,文学流派,诗文革新(主张、反对、理由、作家、作用影响) 2、 散文,欧阳修的主张,成就及特色 3、 *唐宋八大家,名词解释,词,文体常识 4、 苏轼,多在论述中出现,重点掌握 5、 *陆游诗歌:文体精神,风格特点,代表作,作品分析,包括词《卜算子。咏梅》《钗头凤》 6、 *李清照;词的艺术成就 7、 *辛弃疾:论述,作品的主题,灵魂,作者生平,豪放派作品的风格,同苏轼比较 8、 了解小说:话本小说的由来,附着于那一种文体,及对后世的影响 9、 金代文学不考 六、元代文学 1、 元杂剧:体例,(袁本没有,游本有,但肯定考)著名作家,代表作,(戏剧情节,戏剧人物),可出论述题;戏曲,南方戏,知识性,代表性作家 2、 散曲:专章,诗歌的一种,。代表作家作品,名词解释 七、明代文学 概说以了解大体轮廓为主 1、《三国演义》:积淀式创作,思想倾向,“七实三虚”的历史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观点, 《水浒》故事的演变,“英雄传奇”,思想形象,主要在人物,总体成就超过三国演义 2、《西游记》明中叶,宗教神话小说,小说的中心人物是谁?关系到对小说的把握,带有时代特色的精神内容。其他长小说作一般了解。 3、 短篇小说:重点在白话小说,与宋元白话的不同,比较。白话小说的特点,举例说明 4、 戏曲:包括杂剧和传奇,首先是文体知识,代表作家,作品。代表作家汤显祖论述(复合题)代表剧作的情节和人物,思想倾向。 5、 诗歌散文:作为名词解释掌握,前期后期的流派,即主张,发展 八、清代文学 1、 清代戏曲:流派,“南洪北孔”。同一题材:“唐代杨玉环”表达了何种内容:创作的着眼点不同,注意分析人物形象,特别是李香君。艺术结构:传奇剧的结构有何特点? 2、 小说:文言短篇,《聊斋》,艺术成就很高,传承于中国传统文化文学的那些方面?能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 长篇:中国长篇小说的高潮:《红楼梦》的人物想象塑造,能分析其中的人物 《儒林外事》:主题(反思文人的行路历程),人物,文人独立创作的小说,讽刺艺术突出(体现在人物和情节上)。 其他长篇了解人物及代表作 3、 诗歌:流派,代表作家,特别是清初,遗民作家,顾炎武 龚自珍在考试范围之内;清词:纳兰性德;散文:清初三大家;*桐城派:作家,主张,风格(袁本较详) 近代:以龚自珍为考点 20世纪中国文学史 辅导老师:黄发有 辅导用书:《20世纪中国文学史》孔范今著 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 主要知识点大家可参照新闻专业辅导材料《中国现当代文学》,这里只提供一个要点,但要注意的是中文对此专业的答题要求比较高,不能只答知识点,还要有自己对问题的分析。 现代部分:40分 类型: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名词范围:思潮流派,作品,刊物或者作家群) 序言和近代文学可以不看 一、新文化运动 1、《新青年》刊物(P346二)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P349二)和陈独秀《文学革命论》(P349三) 2、初期的创作尝试:胡适的《尝试集》第一本白话新诗集,鲁迅《狂人日记》胡适的《终生大事》(知识点) 方法:作品解释:作家,出版年代,作品情况,艺术特点,作品倾向 社团解释:成立年代,主要人物,刊物,文学主张倾向 话剧社团:了解 学衡派(P364):甲寅派(P366): 4、 宏观了解五四文学精神(P369-P375) 二、文学研究会(P377)和创造社(P380):名词解释 另外,新月派,语丝派,湖畔诗社 第九章 1、 鲁迅:《呐喊》《彷徨》思想内涵,艺术成就(P407), 《故事新编》知识型问题,同时还有《朝花夕拾》《野草》 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类型(P406-P407)和精神胜利法(P408) 2、 了解其他为人生派作家,名词:问题小说 第十章 1、 郭沫若:《女神》诗歌集(名词)包括思想和艺术(P445-P448) 2、 郁达夫:自叙传小说:内容(概括)(P453-P459) 第十一章 革命浪漫迪克风潮 p473 名词 第十二章 1、语丝派的小品文 名词或者简答(P507) 2、周作人;人的文学的观念(整体把握)(P516) 第十三章 1、新月派 名词 2、新月派的文学创作特点(P520) 第十四章 象征派:绅士化诗风(P532) 1、“现代派” 名词《现代》杂志(P566-P571),以戴望舒(P572)为主的现代派诗和新感觉派小说 2、李金发:中西结合(P557) 3、“沉钟社”知识点(P576) 第十五章 话剧:社团的解释 南国社:1928年成立 田汉率领(P592) 第十七章 左联 名词(P627) 第十八章 1、中国诗歌会(P627) 2、茅盾:《子夜》的社会内涵(P657-P660) 3、丁玲:经历五四以来的一系列的思潮:《苏菲》——《水》——《我在霞春的日子》——《太阳照在桑干河上》(P664-P665) 4、东北流亡作家群:名词(P679) 第十九章 1、巴金:《家》的人物形象分析(P699 二、三) 2、老舍:《骆驼祥子》(P796)祥子的形象及意义;《四世同堂》总体特征(P709) 3、曹禺:《雷雨》《日出》人物及艺术特点 从比较的角度看(P714 P718) 第二十章 1、京派、海派的特征(P728) 2、沈从文:湘西世界的人生状态和生命意识(P735) 3、新感觉派小说:典型的都是文学的现代性(P748) 第二十一章 1、论语派(P767) 2、藏克家(P793) 《烙印》 3、汉园三诗人(P780) **4、艾青的自由诗的创作成就(意象建构)(P800-P803) 第二十四章 国统区文学 1、七月派(P891) 九叶派(P922) 名词 2、《围城》钱钟书(P941) 名词 3、路翎 《财主的儿女们》(P902) 4、徐圩 后期现代派的代表(P914) 名词 5、张爱玲 《传奇》《倾城之恋》(P945) 第二十五章 解放区文学:知识性了解 延安文艺整风运动 延安文学的新方向(P844-P845) 当代部分 10分 (以下是辅导老师老师整理的答案要点) 一、小说部分 十九年创作 “青山保林,三红一创” 1、《红旗谱》对中国农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斗争历程和历史命运进行了气势磅礴的史诗诗的描写;塑造了朱老忠这一农民的英雄形象;体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2、《青春之歌》是杨沫的长篇代表作。以九一八事变和一二九运动这一时期的爱国学生运动为背景,塑造了林道静者以从个人反抗到走上革命道路的知识青年的艺术典型和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形象,反映了在阶级矛盾和日益激烈的动荡年代,知识分子的觉醒,展现出一代知识青年在共产党的领导教育下的成长过程,歌颂了他们他们壮丽的青春。 3、《创业史》柳青的长篇小说,通过对蛤蟆湾这一典型环境的真实描写和对农村各阶层的精心塑造,展示了农村社会的革命的最初历程。歌颂了社会主义新人,细致入微第刻画了各阶级人物,在合作化的运动中的行动和心理变化过程,并由此预示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趋势。 4、《保卫延安》杜鹏程的长篇小说,以宏大的规模反映了解放战争重的延安保卫战,,以西北野战军的一个连队参加青化砭、盘龙镇、沙家淀战役为主线,以刘大勇为中心,围绕西北战场敌我主力的浴血战斗,塑造了彭德怀元帅的形象,描绘了一幅人民战争的历史画卷。 5、 两个流派:山药蛋派:特征:对农民精神弱点惊醒善意的嘲讽;诙谐幽默的清喜剧。 荷花淀派:对河北农村生活的诗意描绘;善于从日常生活场景中发掘美的意蕴,表现出注入新的时代内容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具有欢乐,明动的情调;善于刻画青年妇女的形象。 新时期小说 6、 伤痕文学:揭露控诉四人帮罪恶,宣泄心中的愤懑情绪,突出的审美特征:恢复了现实主义传统,勇于写真实,抒真情,描具象。以刘心武的《班主任》和卢新华的《伤痕》为代表。 7、 反思文学;主要是从不同的角度反思新中国建立以来的生活,揭露了左倾思想的危害,追溯了文革中极左狂热的根源,以茹志娟的《剪辑错了的故事》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为代表 8、 改革文学:将关注的目光转向改革开放的现实,特点:塑造了改革者的形象,设置了改革者和守旧者的矛盾冲突,具有理想色彩,雄健豪放之风,代表作,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 9、 寻根文学;80年代初,传统文化热的高潮,促使文化寻根文学的出现。主要特征:对地域文化风俗的描绘和民间文化的刻画,批判了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因素,对其仁爱礼让,亲和统一的伦理情感却有着自觉的认同,并对传统美学意识进行弘扬,韩少功、阿城是其主要代表作家,他在新时期文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在文化寻根意识上,寻根作家对于文化意识的重视是新时期文学对文化认识深入到人性层面,使之有了质的飞跃;其次,在审美意识上,寻根作家对传统美学经验的重视,复活了民族传统的批判精神,为新时期文学提供了新鲜的艺术经验。 10、 新写实小说 出现在80年代末,注重对普通人生活的体验,描绘出一幅幅灰色的人生图景,写出了一幕幕几乎无事的悲剧,这些小说真实地反映现实,但却逃避了小说应当净化人的心灵的作用。池莉的《烦恼人生》,方方的《风景》和刘震云的《一地鸡毛》 11、 王蒙:《蝴蝶》《活动变人形》。《蝴蝶》是一部中篇小说,通过张思远重返曾经劳动过的小山 村的经历和思绪,揭示出在30多年的政治风云变幻中,思想的异化和复归过程,以庄周梦蝶的故事点明了主题。《活动变人形》是一部长篇小说,描写了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出生的知识分子向往现代文明,而又找不到出路的精神分裂和痛苦,通过主人公倪吾诚的家庭纠纷,写出了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两种文化形态的搏斗。 12、刘心武《钟鼓楼》描写了80年代钟鼓楼上一所四合院中的小户人家的日常生活,展示出当代市民的生存状态,小说采用作者所说的“花瓣式”或“掰桔式”的结构,其特点为没有贯穿全片的中心情节,而是由众多人物的故事组成,每个人物的故事情节又相当精彩,整体情节的淡化和局部情节的生动统一在一起。 13、刘索拉《你别无选择》小说描写了音乐学院一班的学生闹剧版的生活,以教化无章的情节,骚动的人物心态,快速的节奏,黑色幽默式的调侃性语言,展现了这些学生在刻板的环境中痛苦,压抑,孤独的复杂心态。 14、《透明的胡萝卜》从一个农村孩子对苦难的沉默和坚忍中展现出超常的敏锐和特异的魔幻世界,透明的胡萝卜作为象征,表明小黑孩对光明和温暖的向往。 15、《北方的河》张承志 通过一个大学毕业生对北方江河的考察追忆和神往,显示出青年一代政府命运,波及人生的力量,人的个性精神在与大自然搏斗的律动中,获得了淋漓尽致的伸张和激扬,具有苍劲,雄浑,热烈的风格。 16《白鹿原》陈忠实通过对渭河平原上白、鹿两家族,半个世纪的恩怨情仇的描写,展现了时代政治风云变幻的投影,对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进行了反思。 17、白先勇《台北人》60年代创作的一部小说集,描写了步入政治末途,流落台湾的特殊阶层的神秘世界,被称为“台北人”的这一系列,从将军,部长到士兵职员,歌妓舞女没有一个是真正的台北人,这个具有讽刺意味的小说总题目,揭示出一个无可奈何的历史阶层,他们都为历史浪潮所冲刷,并注定要终老在这个小岛上的过时人物,者就决定了作品的总的基调——怀旧,这就使作品笼罩在悲廖无望的历史衰亡感之中。 二、戏剧 1、 戏曲:由现代戏,新编历史剧,后者利用传统的戏曲形式创作出来,反映在古代生活的新剧本,如吴晗《海瑞罢官》,就不同于话剧中的历史剧 2、 老舍:现实主义创作 剧作特点:①具有含蓄朴素的风格,在话家常般的描述中透出深刻的社会意义;善于从小人物命运中让人们感受到时代脉搏的跳动。②都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并不注重喜剧情节③精炼生动而性格化,幽默诙谐的语言 3、 沙叶新:《陈毅市长》从四方面塑造了陈毅形象 1 表现出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历史转变时期,立志改造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气势和胆魄 2 紧扣市长身份,揭示出陈毅市长可贵的社会公仆精神 3 充分表现陈毅的诗人气质,和他在文学艺术上的修养 4 努力把他写成平易近人的普通人 冰糖葫芦式的结构:没有贯穿始终的中心事件和矛盾冲突,每场是独立发展的,围绕着陈毅这一中心人物,讲述了十几个小故事。 4、 高行健:《野人》三幕话剧,以生态学家去原始森林考察为线索,表现了现代人与原始文化,人与大自然,人与历史的关系,并揭示出如果人类不很好地保护大自然,将来人将变成野人。 三、散文部分 1、 了解作家,理清文学史框架即可 2、 重点是巴金《随想录》8年150篇,42万字 晚年解剖自己,集中表现了对民族命运和文化的审视,充满了忏悔意识。 思想艺术特点:①讲真话,抒真情,袒露赤子之心勇敢探求真理,是贯穿全书的主题,这比文革前的散文更加深沉②追求自然真诚,真实质朴的艺术境界,擅长直笔,往往直陈其事,寓深沉于平淡之中,铸热忱于静穆,求真情于笔端,在平实的细说之中引发出议论,使叙
/
本文档为【文学考研资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