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

2013-08-07 50页 ppt 4MB 129阅读

用户头像

is_809809

暂无简介

举报
血吸虫病null 概述 病原学 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临床表现 诊断与治疗要点 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null 日本血吸虫病(schistosomissis)是由日本血吸虫寄生在人体门静脉系统引起的疾病。 由皮肤接触含尾蚴的疫水而感染。 主要病变为虫卵引起的肝脏和结肠的肉芽肿。  概 述nu...
血吸虫病
null 概述 病原学 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临床现 诊断与治疗要点 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null 日本血吸虫病(schistosomissis)是由日本血吸虫寄生在人体门静脉系统引起的疾病。 由皮肤接触含尾蚴的疫水而感染。 主要病变为虫卵引起的肝脏和结肠的肉芽肿。  概 述null临床特征 急性期有发热、肝肿大与压痛、腹泻、脓血便、血中嗜酸性粒胞显著增多; 慢性期以腹泻,肝脾肿大为主; 晚期则以门静脉周围纤维化病变为主,发展成为门静脉高压、巨脾、腹水和发育障碍。 概 述 寄生于人体的血吸虫有 日本血吸虫、 埃及血吸虫、 曼氏血吸虫、 湄公血吸虫和 间插血吸虫5种。 寄生于人体的血吸虫有 日本血吸虫、 埃及血吸虫、 曼氏血吸虫、 湄公血吸虫和 间插血吸虫5种。  概 述null 全球有75个国家有一种或多种血吸虫病流行。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6亿人受血吸虫感染威胁,约2亿人受感染。分别流行于亚、非、拉及中东广大地区等国家。 概 述null 我国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已流行有2100年历史,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十三省、市、自治区等广大地区(江浙、两湖、两广等地,特别是太湖、洞庭湖等)。 建国前在流行区造成大量人口死亡,使之田园荒芜。 建国后,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据调查有1千多万患者,已治愈的900多万,病牛已治愈56万头,已有278个县消灭了血吸病, 但近几年来血吸虫病又有抬头之势。 概 述null   血吸虫成虫雌雄异体,常合抱在一起, 雌虫在肠壁粘膜下层末梢静脉内产卵,虫卵随患者或病畜粪便排入水中, 遇适宜温度(25~30℃)孵化成毛蚴,毛蚴浮游于水中, 在水中遇中间宿主钉螺时,即侵入钉螺体内,约经2个月后发育成具有感染性的尾蚴, 当人、畜接触含有尾蚴的疫水时,从受损皮肤或 粘膜处钻入人体内,数小时后,经静脉循环、并在其中发育, 一月后发育为成虫,雌雄合抱,逆血流移行至肠系膜下末梢静脉血管内产卵。日本血吸虫生活史日 本 血 吸 虫 生 活 史 病原学null 据统计 50%的虫卵沉积于结肠壁, 23%进入肝脏, 16%从大便排出。 10%在小肠壁内。在组织内沉积的虫卵约3周内死亡。 在日本血吸虫生活史中, 人是终末宿主, 钉螺是必须的唯一中间宿主, 多个动物为储存宿主。 寄生部位: 门静脉系统  病原学null1、传染源 患者和病牛是主要传染源, 其他家畜和野生哺乳动物被感染后亦可传播本病。 流行病学null 2、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皮肤或黏膜接触含尾蚴的疫水而受感染. 构成传播途径必备三个条件,即 带虫卵的随粪便入水、 钉螺的存在、 易感者接触疫水。  流行病学null 3、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以从事农业和渔业青壮年劳动者多见, 该病主要流行于长江两岸及其以南的湖沼地区的13个省、市、自治区,以夏秋季为感染高峰,流行区与钉螺分布的区域一致。 流行病学null尾蚴→皮肤→童虫→成虫虫卵↓虫卵抗原↓↓虫卵肉芽肿(引起病变的主要原因)(基本病理变化)感染初期,尾蚴侵入皮肤引起皮炎,童虫移行于肺时,引起肺点状出血。童虫发育为成虫后产卵。含毛蚴的虫卵释放的抗原物质称为虫卵可容性抗原,此种抗原可诱发肉芽肿形成。 发病机制null虫卵周围有大量的嗜酸性辐射样棒样物 用以清除、破坏虫卵,并使虫卵抗原局限Hoeplli现象 由于日本血吸虫产卵量大,引起的虫卵肉芽体积较大,其中央出现坏死现象,形成嗜酸性脓肿。虫卵周围出现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于肉芽肿内,称为何博礼现象。 发病机制null 虫卵肉芽肿形成大致可分4个阶段: ①、虫卵在沉着部位发育成熟,卵内毛蚴分泌可溶性抗原(SEA)并由卵壳缓慢释出,致敏T细胞; ②、SEA刺激致敏的T细胞,特别是辅助性T细胞(Th),产生各种淋巴因子; 发病机制null ③、这些淋巴因子吸引巨噬细胞及嗜酸粒细胞等聚集到虫卵周围形成肉芽肿; ④、卵内毛蚴衰老或死亡,SEA的释出量减少,消失后肉芽肿退化和局部纤维化。最后,发展为纤维化与疤痕组织。  发病机制null1.结肠病变 主要在直肠、乙状结肠与降结肠。 急性期病变为粘膜充血、水肿、粘膜下层有堆积的虫卵结节, 溃破后形成浅表溃疡,排出脓血便; 慢性期由于纤维组织增生,肠壁增厚,可引起息肉样增生与结肠狭窄、肠系膜增厚与缩短、大网膜缠结成团等病变。 病理改变null2.肝脏病变 早期 肝肿大,表面可见粟粒状黄色颗粒为虫卵结节; 晚期 肝脏门静脉分支周围与门静脉区纤维组织增生,产生干线型 肝纤维化。 肝表面有粟粒样、多少不等的虫卵结节与结缔组织的沟纹。 病理改变小结节性肝硬化 D: 3-5mm 最常见大结节性肝硬化 D: 1-3cm 见于肝炎后null3.异位损害 是指虫卵(或)童虫迷走和寄生在门静脉系统之外的器官引起病变,以肺与脑血吸虫虫卵沉积引起的病变相对较多。  病理改变null  潜伏期一般为1个月左右.血吸虫病的表现复杂呈多样化,按病程和主要临床表现分为: 急性血吸虫病、 慢性血吸虫病、 晚期血吸虫病和 异位血吸虫病 临床表现null 急性血吸虫病 多见于一次大量感染尾蚴者,起病较急,临床上以发热等全身症状为主。  临床表现急性血吸虫病 慢性血吸虫病 晚期血吸虫病 异位血吸虫病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尾蚴性皮炎 急性血吸虫病 慢性血吸虫病 晚期血吸虫病 异位血吸虫病  临床表现在接触疫水后数小时至2~3天内,尾蚴侵入皮肤处可出现搔痒性的红色点状丘疹,称尾蚴性皮炎;童虫移行症童虫移行经肺可引起咳嗽、亦可痰中带血,称童虫移行症;上述表现数日内自行消失。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1)发热: 患者均有发热,体温可达39-40℃ 多呈间隙热,驰张热及不规则热次之,稽留热少见。 热程多在1月左右,长者可达数月之久。一般无显著的毒血症状,但重型患者可伴有 意识淡漠、听力下降,重者伴有贫血、消瘦及浮肿等。急性血吸虫病 慢性血吸虫病 晚期血吸虫病 异位血吸虫病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2)消化道症状: 大多有食欲不振、腹胀、腹泻、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大便可呈脓血便,日大便次数多在10次以内,重者可有腹部压痛与柔韧感,尚可有腹水形成。 急性血吸虫病 慢性血吸虫病 晚期血吸虫病 异位血吸虫病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3)过敏反应:以荨麻疹多见。可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全身淋巴结肿大与压痛。 (4)呼吸系统症状:轻度咳嗽,胸痛,少数患者痰中带血,但肺部体征不明显。 (5)肝脾肿大:90%的患者肝肿大与压痛,以左叶尤为明显,约5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脾肿大。 急性血吸虫病 慢性血吸虫病 晚期血吸虫病 异位血吸虫病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2、慢性血吸虫病 流行区多数患者由于小量多次重复感染或迁延不愈所致。 轻者可无自觉症状;一般仅有腹痛、腹泻、大便多稀薄,偶可便中带血,重者排脓血便,时愈时发,患者消瘦,肝脾肿大为主要体征。急性血吸虫病 慢性血吸虫病 晚期血吸虫病 异位血吸虫病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3、晚期血吸虫病 临床主要表现为肝硬变及门静脉高压。患者长期腹泻、体重下降、劳动力减退,根据主要表现可分为三型: 急性血吸虫病 慢性血吸虫病 晚期血吸虫病 异位血吸虫病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临床表现(1)巨脾型:脾肿大超过了脐或腹中 线,常伴有脾功能亢进(全血细胞减少)。  临床表现急性血吸虫病 慢性血吸虫病 晚期血吸虫病 异位血吸虫病脾大:晚期可出现脾亢临床表现临床表现(2)腹水型:患者腹部膨隆(大量腹水)、食道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怒张、双下肢水肿。常因并发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感染而死亡。  临床表现急性血吸虫病 慢性血吸虫病 晚期血吸虫病 异位血吸虫病腹水、脐疝形成null血吸虫病:大量腹水临床表现临床表现(3)侏儒型: 自幼反复感染者可引起生长发育障碍,表现为身材矮小、第二性征发育不全,但智力发育正常。  临床表现急性血吸虫病 慢性血吸虫病 晚期血吸虫病 异位血吸虫病null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4、异位血吸虫病: 指虫卵沉积在门静脉系统以外的脏器所引的损害,以肺和脑血吸虫病多见。 (1)肺血吸虫病:最多见,实质上是急性血吸虫病的一种表现,主要依靠胸片弥漫云雾状、点片状、粟粒样阴影,以中下肺野为多。急性血吸虫病 慢性血吸虫病 晚期血吸虫病 异位血吸虫病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临床表现(2)脑血吸虫病: 急性期表现为脑膜脑炎症状,如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瘫痪、抽搐、腱反射亢进等。 脑脊液中蛋白和白细胞增多。 慢性型主要表现为癫痫发作,以局限型癫痫多见。 CT可见高密度结节影。  临床表现急性血吸虫病 慢性血吸虫病 晚期血吸虫病 异位血吸虫病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急性期白细胞升高及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高(可达90%), 2、肝功能检查: 急性血吸虫病病人血清中球蛋白显著增高,血清ALT也轻度增高。晚期病人血清蛋白明显降低,A/G比例下降或倒置。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3、粪便检查 ; 直接涂片:镜检阳性率不高 粪便沉渣浓集法和孵化法可提高阳性率,常需反复多次检查以免漏诊。重度感染者做大便内虫卵计数。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 4、直肠粘膜活组织检查 直肠镜检可见到虫卵结节,从钳取的粘膜组织中镜检可见到虫卵。但应防止出血和穿孔。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5、免疫学检查 其有皮内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尾蚴膜试验、 环卵沉淀试验、 间接血凝试验等。 其阳性提示血吸虫感染, 不能区分治愈者与现症患者。 6、其他 B超对肝脏进行检查。CT对肝、脑进行检查。  实验室检查并发症并发症(一)肝纤维化并发症 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并发食管下段或胃底静脉曲张者占2/3以上。 曲张静脉破裂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者占16.5%~31.5%, 临床症状为大量呕血与黑粪,可引起血压下降与失血性休克,病死率为15%。 约半数病人有反复多次大出血史。 上消化道大出血后可出现腹水或并发肝性脑病。  并发症并发症并发症(二)肠道并发症 流行区患者的被切除阑尾标本中找到血吸虫卵者占31%,常是急性阑尾炎的诱因之一,且易穿破并发腹膜炎或局限性脓肿。 严重的结肠病变可引起肠腔狭窄,并发不完全性肠梗阻,以乙状结肠与直肠为多。 此外血吸虫病患者结肠肉芽肿偶可并发结肠癌,发病年龄较轻,大多为腺癌,恶性程度较低,转移较晚。 并发症并发症并发症(三)肝昏迷 晚期病人并发肝昏迷多为腹水型,多由于大出血、大量放腹水,过度利尿等诱发。 (四)感染 由于患者免疫功能减退,低蛋白血症、门脉高压等,及易并发感染。如病毒性肝炎、伤寒、腹膜炎、兰尾炎等。 并发症诊断诊断(一)诊断 1、流行病学: 有血吸虫疫水接触史 2、临床特点: 急性:有发热,过敏反应,腹痛,腹泻,肝脾肿大; 慢性:痢疾样症状,肝脾肿大或门脉高压等. 晚期:有巨脾,腹水,侏儒型. 诊 断诊断诊断 3、实验室检查 (1)寄生虫学检查 粪便中查到虫卵或孵化出毛蚴 (2) 直肠粘膜活组织检查出活虫卵是确证的依据  诊 断诊断诊断2.免疫学检查 方法很多,包括血吸虫抗原皮内试验及检测成虫、童虫、尾蚴与虫卵抗体的血清免疫学试验:  诊 断鉴别诊断鉴别诊断  (二)鉴别诊断 急性血吸虫病有误诊为伤寒、阿米巴肝脓肿、粟粒性肺结核等。血象中嗜酸粒细胞显著增多有重要诊断价值,不可忽视。  鉴 别 诊 断鉴别诊断鉴别诊断 慢性血吸虫病肝-脾型应与 无黄疸型病毒性肝炎鉴别。 后者食欲减退,乏力,肝区疼痛与肝功能受损均较明显。  鉴 别 诊 断鉴别诊断鉴别诊断 急性血吸虫病患者有腹泻,便血者粪便孵化阳性,而且毛蚴数较多,应与阿米巴痢疾、细菌性痢疾相鉴别。  鉴 别 诊 断别鉴诊断别鉴诊断 晚期血吸虫病 与门脉性和坏死后肝硬化的鉴别,前者常有慢性腹泻、便血史,门静脉高压引起巨脾与食管下段静脉曲张较多见,肝功能损害较轻,黄疸、蜘蛛痣与肝掌较少见,但仍需依赖多次病原学检查才能鉴别。  鉴 别 诊 断null 血吸虫病患者,包括脑型及侏儒症如能早期接受病原学治疗,预后大多良好。 晚期血吸虫病有高度顽固性腹水,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黄疸、肝性脑病、原发性腹膜炎以及并发结肠癌患者预后较差。 预 后预 后null 国内221例巨脾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 肝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单纯血吸虫性肝纤维化占59.3%, 血吸虫性肝纤维化合并肝炎占19%, 合并肝炎后肝硬化者占12.2%; 慢性肝炎5.9%, 其他疾病1.6%, 预后 预 后null 随访2~7年,病死率16.4%, 主要死于肝功能衰竭或并发原发性肝癌; 晚期血吸虫病死亡者中 96%检出HBV-DNA, 29%查出HCV-RNA或双重感染,故晚期血吸虫病合并病毒性肝炎的病死率显著高于单纯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病人。  预 后预后 (一)病原学治疗 目前治疗血吸虫病的首选药物是吡喹酮. 动物及临床实验证明砒喹酮的毒性小、疗效好、给药方便、适应症广、可用于各期各型血吸虫病患者。  治 疗治疗null主要不良反应 少数病人出现心脏早博。 心电图可见短暂的T波改变等, 神经肌肉反应以头昏、头痛、乏力较常见。 消化道反应轻微,可有轻度腹痛与恶心,偶有食欲减退,呕吐等。 少数病人可见胸闷、心悸、黄疸。  治 疗治疗null剂量与疗程: 1、急性血吸虫病: 成人总剂量120mg/kg (儿童140mg/kg),每日剂量分2~3次服用。  治 疗治疗null2、慢性血吸虫病: 成人吡喹酮总剂量60mg/kg,儿童患者体重<30kg,总量为70mg/kg。 每日3次,连服2d。  治 疗治疗null 3、晚期血吸虫病; 肝功能好的,按慢性血吸虫病治疗: 肝功能不好的,年老、体弱、有其他并发症者可适当减少总剂量或延长疗程,以免引起严重的心率失常. 治 疗治疗null (三)对症治疗: 1、急性期血吸虫病: 高热、中毒症状严重者给以补液、保证水和电解质平衡,加强营养及全身支持疗法。 合并其他寄生虫者应先驱虫治疗,合并伤寒,痢疾,败血症、脑膜炎者均应先抗炎后用砒喹酮治疗。 治 疗治疗null 2、慢性和晚期血吸虫病; 除一般治疗外,应及时治疗并发症、改善体质、加强营养、巨脾、门脉高压、上消道出血患者可选择适当时机考虑手术治疗。 治 疗治疗null1、体温过高:与成虫、虫卵及代谢产物所致过敏反应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进食减少、机体消耗过多有关。 3、腹泻:与结肠粘膜的虫卵结节破溃有关。 4、潜在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腹水 5、有传播感染的可能:与肠道排出血吸虫虫卵有关。 护理诊断null1、高热的护理 观察患者的体温及热型; 高热者可采用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必要时选用地塞米松抗过敏治疗(慎防诱发上消化道出血);  护理措施null2、腹泻的护理 观察患者的大便颜色、大便的次数及便量, 及时采送大便标本根据损失量及时补充水份、电解质。  护理措施null 3、营养失调的护理: (1)休息与活动 急性期:有腹痛,腹泻,发热者卧床休息 慢性期:适当活动,避免劳累 (2)饮食的护理 急性期病人给于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慢性期病人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如稀饭、蒸蛋、牛奶、菜汤等,  护理措施null (3)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和慢性血吸虫病患者 应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无渣、无刺激性的软食,必要时给予输血及输注血制品等支持治疗。 (4)恢复期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护理措施null4、病情观察及对症的护理 晚期血吸虫病的并发症多见,为了及早发现并发症,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1)患者出现呕吐鲜血或咖啡样液体,解柏油样大便,面色苍白,血压下降为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表现。 护理措施null(2)患者出现性格改变、烦燥不安、嗜睡、肝臭、扑翼样震颤、昏迷则为肝性脑病的表现。  护理措施null(3)患者出现腹部隆起,移动性浊音则为腹水的表现。 护理措施null 1、社区健教 2 、 控制传染源 采取普查普治患者、病畜, 3、切断传播途径 患者的大便应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患者的粪便直接入水。 应采取以灭螺为重点,管理粪便及水源。 4、保护易感人群 加强个人综合性防护等措施,必要时可预防性服药.  预 防null 日本血吸虫病是由日本血吸虫寄生在门静脉系统引起,因皮肤接触含尾蚴的疫水而感染, 主要病变为肝与结肠由虫卵引起的虫卵肉芽肿。 急性期有发热、肝肿大压痛、腹泻或排脓血便、血嗜酸粒细胞↑。 慢性期肝脾肿大为主。 晚期以门静脉周围纤维化病变为主,可发展为门脉高压症、巨脾、腹水。 确诊依赖实验室检查。病原治疗:吡喹酮 小 结null 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 如何诊断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治疗原则 血吸虫病的护理诊断 血吸虫病护理措施?????null
/
本文档为【血吸虫病】,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