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家族性_社会认知与家族创业行为

2013-05-10 10页 pdf 1MB 28阅读

用户头像

is_047559

暂无简介

举报
家族性_社会认知与家族创业行为 91Nankai Business Review  2011, Vol. 14, No. 3, pp 创业与创新管理 摘要  与非家族性企业创建过程不同,家族性是家 族创业行为所独有的特性。具有亲情或血缘关系的家族 创业者之间强调奉献和关爱的利他行为,形成家族创业 行为的集体性创业智慧即家族性社会认知。本文通过 对思凡公司 12 年的创业历程分析发现,家族性能形成 具有稳定性、一致性和可靠性的家族性社会认知,而创 业行动可以增强家族性社会认知能力;由家族性产生的 集体性社会认知有利于家族创业机会识别和把握、...
家族性_社会认知与家族创业行为
91Nankai Business Review  2011, Vol. 14, No. 3, pp 创业与创新管理 摘要  与非家族性企业创建过程不同,家族性是家 族创业行为所独有的特性。具有亲情或血缘关系的家族 创业者之间强调奉献和关爱的利他行为,形成家族创业 行为的集体性创业智慧即家族性社会认知。本文通过 对思凡公司 12 年的创业历程分析发现,家族性能形成 具有稳定性、一致性和可靠性的家族性社会认知,而创 业行动可以增强家族性社会认知能力;由家族性产生的 集体性社会认知有利于家族创业机会识别和把握、资 源能力改进和创业组织形式动态演变。研究表明,以不 断提高的家族性社会认知为驱动力,组织认知模式和创 业行动路径选择之间互动形成了家族企业创业活动演进 过程。 关键词  家族创业 ;家族性 ;社会认知;案例研究 * 本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072109)、中央高校基本科 研业务费专项基金(DUT10RW309)资助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和产业结构调整,家族 创业活动变得越来越频繁,以家族企业为主体的民营企 业也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近年来,家 族创业逐渐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一些学者强调家族 创业中“家族性(Fa m i l i n e s s)”的资源属性,探究家庭 关系对创业机会的识别和利用影响机制,[1-3] 而另一些 学者注重家族创业者的个体认知属性,探究这种个体创 业认知影响创业机会评估及新企业创建行为。[4-6 ] 家族 性是家族创业活动所独有的特征,而由家族性所产生的 创业社会认知在家族企业创建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7,8] 与非家族企业创建不同,家族创业成员是以亲情关系为 背景,强调利他行为、信任和分工协作,这种家族性不 仅为创业活动提供资源能力,更重要的是大大增强了集 家族性、社会认知与家族创业行为* ○ 潘安成 体性社会认知。[5,9,10] 如果忽视家族创业的集体性认知能 力,就难以从根本上解释家族创业模式形成机理。[11] 然 而,现有文献很少揭示社会认知与家族创业活动之间内 在联系,这种缺失使现有理论难以从根本上理解家族企 业创建过程。[2] 面对不确定性的创业活动,创业者注重在利用手边 资源过程中发现机会,并创造新组织认知模式。所以, 创业者的社会认知在创业机会识别和利用过程中起着决 定性作用。[7,12,13] 家族创业一般以渴望保护和增进其他家庭 成员的福利为动机,在家庭成员内部强调利他行为,[14,15] 因而,注重亲情关系维系的家族创业成员间形成了共享 性社会认知能力,即隐藏在创业活动之中的家族性社会 认知。[8 ,16 ]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16 ] 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在 人际交往中通过观察和参与的学习方式提高对外部环境 的判断力和增强对环境变化的驾驭能力,而在家族创业 过程中,家族性社会认知是家庭创业成员之间所共享的 集体性社会认知。家族创业在家族性背景下,往往产生 相对稳定的、长期一致的和较为可靠的集体性社会认知, 这种共识性的社会认知可以使家族企业创建活动充分发 挥集体性智慧,并富有创造力。由家族性社会资本所产 生的集体性社会认知在家族企业创建活动中扮演着双重 作用:[17 ] 一是作为认知驱动力,社会认知能推进家族创 业演进行为,二是作为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平台,社会认 知为家族企业创建不断提供所需的资源。那么,家族性 怎样塑造了独特的集体性社会认知?这种家族性社会认 知又是如何推进家族企业创建活动的?本文作为一种探 索性研究,先从理论上分析家族性、社会认知以及家族 创业之间关系,再选取一个案例进行跟踪研究,试图提 出家族性形成独特的集体性社会认知,理解家族性社会 认知的塑造及其对企业创建活动的影响。 85-90 91-100 92 南开管理评论  2011年 14 卷 , 第 3 期第 页 创业与创新管理 作为理解家族性与企业创建之间关系的桥梁,家 族性社会认知可以探究家族创业所拥有的独特性内在 演进机理。[18] 中国家族企业在创建中注重家庭成员间 利他行为和融洽关系,形成以亲情关系为基础,构建以 家庭为中心的集体性创业社会认知结构,他们把创业活 动归结为家庭事务,并往往推广到外部社会关系。[15 ,19] 作为世界 100 个奢侈品品牌里唯一的中国时装品牌代 表,“思凡(S U N F E D)”目前跻身中国高级时装品牌的 前列。由周氏姐妹为主要成员所构成的思凡创业团队经 过十余年创业历程,不断追求卓越的家族性企业品牌, 她们以家族利益为重、强调互惠的利他行为的儒家哲 学,在相互信任和分工协作基础上,不断提高集体性社 会学习能力和创造力,带领思凡进入女性时装奢侈品市 场。所以,家族性社会认知在思凡创业机会识别和机 会利用过程中处于重要性地位,并造就了家族性创业的 一个典范。 一、理论背景与基础 家族创业是以部分家庭成员为主体组成创业团队, 家族创业依赖于家族系统中家庭成员协同创业,一般是 通过家族集体利益来增进个体福利。[20] 家族创业活动 以家庭亲情的社会关系为背景,通过家庭成员个体的 创业认知共享所获得的集体性社会认知来创造和利用机 会。[5,10] 家族创业行为是家族创业者沿着机会发现、利 用和再识别的演化路径,不断发现和利用创业机会、提 高经营管理和技术能力以及调整创业组织形式的一系列 创业行动。[20-22] 家族性是由家庭成员之间形成的一种独特性社会关 系,这种社会关系是建立在亲情或血缘关系基础上的。 与非家族企业创业相比,家族性是家族创业的根本特 征,并介于家庭活动与商务活动之间。[23] 家族性是家族 成员之间以亲情或血缘关系构成的社会属性,这是家族 企业所具有的独特性品质。[9] 家族性首先表现为在家族 企业内部,家族创业者的强烈家庭责任感和利他动机, G r a n t 和 B e r g 认为,[14] 这种以家族为单位的亲情或血 缘关系使得家族成员之间强调亲社会动机的利他行为; M i t c h e l l 等进一步指出,[25] 与非家族创业带有明显的个 体功利性目标和交易性认知结构不同,家族创业者强调 家族利益至上的无私性;C r a i g 等发现,[24] 家族声誉有 利于创业机会利用。其次,家族性还体现在创业过程中 家庭成员之间所表现的高度信任和相互依赖性,这种相 互信任与依赖关系往往很容易在创业机会选择和把握上 达成共识 ;[10] Su n d a r a mu r t hy 发现,[27 ] 家族企业具有持 久的信任关系。最后,在家族利益驱使下,家族创业成 员强调分工协作,导致个体在社会认知上的差异性和互 补性,Ch r s i ma n 等 [26 ] 以及 Hube r 和 L ew is [22] 认为,家 族创业过程中不同家庭成员的个体社会认知,是形成家 族性社会认知的知识基础。 家族性社会认知是指家族创业成员所共享的群体 性假设和社会性学习能力。[7,22] 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属 性,家族性与家族创业团队的集体性社会认知形成可能 存在紧密联系。家族性既是家族创业活动所需的一种资 源能力,也是形成家族性社会认知能力的基础。研究发 现,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在组织知识结构、价值取向 与战略目标、[3] 战略决策和组织倾向性 [11] 以及认知结构 [25] 等创业认知能力上存在明显不同,这些差异性来自于 家族创业团队的集体性知识结构。[7,22] 家族创业者强调 以施惠于其他家庭成员的社会性奉献为动机,家庭成员 之间主要以非市场方式转移财富,这培育了独特的家族 性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是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活动、获取 知识和技能的判断力,也就是说,社会认知是在社会活 动中与他人打交道中学习,如观察性学习、吸收别人建 议以及激活感性信息的倾向性潜在思考方式。[7,16 ,28] 与 传统的创业认知不同,[4] 家族性社会认知是创业者在创 业社会活动中不断突破个体思考模式,并达到共享性群 体假设。[7,22] 家族性社会认知是家族创业成员所共享的 社会性学习能力,这是家族企业创建过程所拥有的独特 性内生社会资本,带有浓厚亲情关系的利他集体性创业 认知结构,C h u r c h i l l 和 H a t t e n 研究发现,[29] 家族创业 依赖群体性社会认知来识别和获取外部资源能力,创造 丰富资源和创业机会。 家族性社会认知可以为家族创业提供持久动力。 家族性社会认知的一致性可以推进家族创业活动的内 敛性发展。为了区别于非家族企业创业活动,家族企 业理论试图从家族企业的起源背景上寻找独特性来 源。[1,21] 与非家族性企业相比,家族创业起源于家族性 (Fa m i l i n e s s)资源,[1,23] 家族性强调家族利益高于个体 利益,[30] 这种家族性资源为家族创业带来持久的发展 机会和优势。[31] A r r e g l e 等 [17 ] 和 S o r e n s o n 等 [32] 指出, 家族性是家族创业固有的和持久的动力源,也是区别 于非家族性企业的根本特性。Ald r ich 和 Cl i f f 认为,[21] 家族创业根植于家庭亲情或血缘关系的社会背景之中, 例如,创业团队组建、[33] 家庭变迁 [34] 与资源转移 [35 ] 等。Anderson 等认为,[17 ] 亲情卷入是家族性的本质特征, 并有利于社会性创业文化形成;Alvarez 和 Bar ney 发现, [12] 亲情或家庭关系有利于创业机会识别 ;P o s t 通过案 91-10091-100 93Nankai Business Review  2011, Vol. 14, No. 3, pp 创业与创新管理 例研究发现,[36 ] 家族性有利于家族企业把家族的价值 观、兴趣和需求植入到企业使命、战略和运营之中; 而这种创业文化一旦形成就会有利于创业绩效的内敛 性增长。[3] 在家族创业过程中,稳定性家族性社会认知有利 于家族创业者持久地吸收新知识和降低创业风险。家 族性源于家族系统的一种内生性社会资本,是由家庭创 业成员共同创造的;当面向外部资源获取时,家族性表 现出稳定性的集体性创业社会认知。[7 ] P e a r s o n 从社会 资本的视角提出家族性的结构、认知和关系等三个维 度,[9] 家族性的社会资本是由家族和企业共同维系的; A r r e g l e 等认为,[17 ] 创业成员之间的友谊、互动、依赖 以及联系等决定了家族社会资本的强度,并能形成稳定 性的家族性社会认知;S o r e n s o n 等指出,[32] 创业过程 中家庭成员的共同信念、相互信任和开放性对话有利于 塑造家族创业的价值观、和期望,有利于达成一 致性战略目标 ;C h a n g 等 [8] 发现,家族性社会认知与 家庭支持强度密切相关,这种强度越大越有利于防范 创业风险和做出创业决策 ;[37 ] Ch i rco 和 Salvato 研究发 现,[38] 稳定性的社会认知结构能增强家族企业获取和 整合外部知识的能力。 家族性社会认知的可靠性有利于家族创业绩效增 长。C h i r c o 和 S a l v a t o 指出,[38] 家族创业的集体性社会 认知是建立在创业成员亲情承诺之上的互补性知识结 构;所以,家族创业中集体性社会认知具有明显的保守 性和较强的可靠性。[26 ] 作为新知识获取的判断力,家族 创业的集体性社会认知是在社会性学习过程中形成的; [16 ,28] 由于家族创业者以亲情或血缘关系形成了创业团 队,注重“亲社会性行为”[14] 的情感依附关系,所以, 家族创业团队的集体性社会认知具有很强的可靠性结 构。C h i r c o 和 S a l v a t o 认为,[38] 家族性社会认知具有保 守性和感情承诺性的内敛式知识结构,有利于企业创 建过程中创业机会发现、决策实施和资源转移活动,增 强新企业的战略决策、过程激活和模式形成;H e c k 等 提出,[10] 这种可靠性家族性社会认知不仅可以创造经济 价值,而且为家族产生社会效益;研究进一步发现,家 族创业的社会认知更倾向于家族性价值判断和长期性战 略目标达成,[3] 而家族创业成员倾向于家长式决策方式 和创业活动的继承性。[11] 在家族企业创建过程中,家族创业团队组建起源 于家族性,所以,家族性是家族创业成员之间共享的 集体性社会认知形成 ;由家族创业成员所共享的集体 性社会认知能力构成的家族性社会认知引导和促进家 族创业过程。现有理论指出,在认知上、情感上以及资 源上,家族性分别提供了利他动机、高度信任以及个体 社会认知间互补性能力的家族创业特质;家族性社会 认知的一致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三个特征有利于家族 创业的内敛式发展、资源获取以及绩效增长。既然家 族性社会认知来源于家族创业特质,同时又直接推进 家族创业企业成长,但是,现有文献很少探究家族性 与家族性社会认知之间、以及家族性社会认知与家族 创业之间的内在行为机理。所以,如果不能从家族创 业特质即家族性出发,探究家族性社会认知特征形成 及其影响家族创业活动的行为机理,则难以理解家族 企业创业行为动态演化的微观机理 [10]。为填补这一理 论缺陷,本文将先分析家族创业特质、创业行动与家 族性社会认知间关系、再剖析家族性社会认知特征驱 动家族创业行为演进机理,从本质上理解家族企业创 建模式的演进过程。 二、研究方法 1. 案例选取 随着企业生存环境发生巨大变化,诞生于传统工业 时代的管理理论很难为当前企业管理实践提供有效指 导。以企业管理实践活动作为研究对象,从已发生的具 有普遍性的企业管理实例中发掘新理论,或者从现有理 论分析中给出新的研究视角,进而运用典型性企业案例 提出新的管理理论,这是案例研究的两种方法,前者是 “实践驱动研究(Pract ice-dr iven Research)”,而后者是 “理论驱动研究(Theor y-dr iven Research)”。[39,40] 所以, 近年来,作为探索新兴的创业理论的重要手段,案例研 究方法已普遍地运用到探索新的管理理论之中。[39] 由于 家族创业研究是一个刚刚兴起的领域,[20]“家族企业” 一直以来也难以给出较为精确的概念,[5] 家族创业还处 于概念导入阶段,[10] 而国内大多文献更多地关注家族企 业传承问题,对于家族企业起源研究还未见。本研究旨 在从社会认知为视角探究家族企业的根源,家族创业活 动及其创业路径演进机理。为此,本文运用理论驱动的 探索性案例研究,[39] 采取单案例进行分析其原因在于单 一案例的优越性在于能更加深入地进行案例跟踪调研和 演化分析,[41] 在某种程度上,单案例研究是一种提取和 探索新理论的较为可靠方法。[39] 社会认知对创业活动影 响是内隐的和长期的,这可以通过长期跟踪方法分析社 会认知对创业活动的影响结果 ;同时,为了展示社会认 知能力对家族性创业活动影响的历史演进过程,根据研 究的目的,本研究所选取的案例标准须满足以下条件 : 91-10091-100 94 南开管理评论  2011年 14 卷 , 第 3 期第 页 创业与创新管理 [39] 一是所选取创业团队是以家族成员构成的,二是所 选取的企业创业年限满足七到十年以上,[13] 以便更好地 揭示社会认知的基础性作用,三是选取的家族企业近十 多年已获得了显著的业绩,这使本研究所获得的可能结 果更具有说服力。 本文选取总部在大连的思凡服装服饰有限公司为 研究对象。思凡公司创建于 1997 年 10 月,公司总裁周 严(姐姐)主要负责公司经营战略,设计总监周红(妹 妹)主要负责公司技术开发,如服装设计和工艺设计等; 与其它公司不同,思凡公司董事长李志谦(周严的丈夫) 主要负责公司日常管理。目前思凡公司已经成为国内一 流的高档女装和服饰公司,“思凡(S U N F E D)”目前跻 身中国高级时装品牌的前列,是世界 100 个奢侈品品牌 里唯一的中国品牌,并在世界顶级面料市场上享有与国 际大牌一样的特权。目前,思凡品牌的市场覆盖了中国 大陆大部分地区,思凡已从起初年收入十几万激增到逾 亿元,与国内外高级女装品牌一样,“思凡”已成为高档 女装品位和时尚的象征。 2 . 资料获取方法和分析手段 本研究采用多种渠道收集案例资料。为了确保所 收集资料的效度,先采用三角法方法,[42] 其主要收集 渠道包括公共媒体报道(如报纸期刊、媒体报道和公司 官方网站)和公司文档数据,同时,研究者于 2008 年 5 月和 6 月先后两次到公司进行实地观察和社区随机访 谈。采用发放开放式问卷、一线员工的随机访谈以及 与公司高层(2008 年 4 月 24 日)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 法,提高数据完整性,有利于提高案例分析深度,并对 所获数据进行必要的校验,以尽量保证数据客观性,[40] 对于一些相互矛盾的数据和资料进行了进一步核实,并 且没有考证并不作为本案例分析的原始论据 ;这些 方法可以提高数据的可信度。目前,社会认知还不存在 一个统一的度量标准,也难以进行精确测量,所以,本 研究根据思凡公司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重要事件,描述 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主要运用事件结构分析法(Event St r uctu re Analysis) [43] 进行案例分析。 三、 家族性与社会认知 源于亲情和血缘关系的家族性社会关系是思凡创 业团队的典型特征。周红和周严起初开了一家服装铺, 自行面料、设计和销售服装 ;1995 年 5 月,她们 抓住了大连第一届国际精品展的机会,为公司创立赚了 一笔创业“启动资金”;1997 年 10 月,周严夫妇辞去 外贸公司工作,与周红共同创立了思凡公司。在家族性 社会背景下,家族创业成员注重相互之间情感依附,优 先满足他人需求,把更好机会让给他人,并处出于家 族利益考虑,创业者强调“为己利他”的社会认知逻辑, [14] 这与儒家哲学相一致。思凡创业者具有高度的家族 利益责任感并一直遵循利他原则,逐渐形成了相互依赖 的稳定的家族性社会认知。例如,1998 年秋,基于对 服装外贸行业的洞察力,思凡把周红送到了法国最高级 的时装学校—— 巴黎高级女装公会学院学习,从而缩小 了“思凡”与国际高级成衣的差距,给思凡未来国际化 发展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提高家族企业的管 理水平,2001 年,思凡鼓励周严和李志谦进入北京大 学学习 M B A 课程,与高层次管理人员交流,拓展了管 理思维,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管理技能,并逐渐采取了一 系列措施改进公司管理;2004 年,周严进入北京师范 大学攻读哲学博士学位,为进一步提升思凡品牌的美 学内涵和把中国元素融入思凡经营理念之中做准备。思 凡逐渐形成了由周红负责技术改进和学习、周严负责经 营战略提升和李志谦负责公司管理的稳定的家族性社 会认知结构。此外,家族性体现在家庭活动和商业行 为之间,[23] 思凡在创业之初常常把公司事情当家务事来 讨论,在公司范围内强调亲情关系,大大地提高了工作 效率,例如,思凡的服装设计要求尊重时尚的要求,必 须含有最活跃、最敏感的元素,为此,在家庭会上达成 共识之后,周红在技术设计上请了 D i o r 等国际顶尖品 牌的设计师做兼职顾问,而设计到生产制定一整套严格 工艺过程,要求员工先拿出固定设计,在衣服样板打出 来后,再由产品整合顾问和设计大师来定夺。在家族亲 情产生的亲社会性动机驱使下,目前企业有一批优秀设 计师、管理人员以及一批跟从“思凡”多年的技术人员。 高层管理团队在企业资源能力上(管理和技术)互补的 社会认知能力,[44] 强调家族利益高于个体利益,形成家 族性社会认知的高度稳定性结构。所以,源自家族性的 亲情和血缘关系容易产生利他行为,进而形成家族性社 会认知的稳定结构。 家族性社会关系在家族创业家庭成员之间表现出 高度信任和相互依赖性,这种相互信任与依赖关系使得 创业成员各尽所能,很容易在创业机会选择和发展方向 上达成共识。[10] 在公司发展阶段,家族创业成员之间共 识不仅充分发挥其创造力,而且形成较为清晰的发展目 标,并围绕这些目标,他们不断提高和改进社会性学习 能力,以达成公司目标。[22 ,26 ] 所以,家族性社会关系能 够塑造一致性的家族性社会认知。成立之初,思凡就意 识到做大企业必须做公司和品牌。周严说“不想把她做 91-10091-100 95Nankai Business Review  2011, Vol. 14, No. 3, pp 创业与创新管理 成一个商标,而是希望打造一个品牌、一个有风格的品 牌。”考虑到专利权的漏洞会极大影响公司的利润和市 场,思凡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观察与学习,采取了其 它公司(如碧海公司等)先进方法来实现品牌运营道路, 先做生产,再做品牌化运营。2003 年,思凡又制定了 不求快速发展的品牌发展战略,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对员 工艺术品味以及国际化眼界方面的高要求,在寻求合作 者方面,思凡特别看重对方是否有同样的价值取向,思 凡提倡的是一种高贵和优雅的生活方式;另外,思凡已 与世界最著名的奢侈品集团 LV M H 携手,在品牌战略、 未来品牌的形象创意以及未来不同产品的扩展方面进行 合作。这些举措都是周红和周严夫妇三人形成的创业团 队在品牌战略达成共识基础上,不断发展集体性社会认 知,同时促进集体性这种社会认知的一致收敛,坚定了 思凡唯美的品牌发展路线。因此,家族性塑造了集体性 社会认知的一致性能力,创建了家族性企业品牌,[24] 明 晰了家族创业信念和内敛式成长风格。 家族性为创业活动提供了资源支持。在创业成员个 体的社会认知差异性和互补性基础上,[22 ,26 ] 家族创业通 过分工协作方式来利用家族性资源能力。同时,由于家 族创业者存在相互情感依附关系,随着创业活动的推进, 个体认知互补性及其情感依附关系逐渐产生了家族性社 会认知的可靠性。[8] 多年的外贸工作经历使周严夫妇具 备了国际化视野,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的周红于 1992 年留 日回国,她们凭着对服装行业的熟知和对服装设计的独 特理解,带领思凡进入女性时装奢侈品市场。根据创业 成员的知识背景,创建思凡之初,专长于品牌经营的周 严主要负责公司品牌战略,服装设计出身的周红主要负 责公司技术开发,而有外贸公司管理经验的李志谦主要 负责思凡日常管理。他们社会认知能力彼此具有很强互 补性,大大提高了相互默契感,促进了思凡开展一系列 创业活动。一方面,社会认知是思凡对先进服装企业和 快速发展的服装行业的学习能力,[28] 如 1998 年开始就 与服装界一流品牌共同采购新款面料,增加与它们交流 的机会;每年思凡公司去巴黎的面料发布会上采购面料, 并捕捉第二年的流行元素;根据每一年的流行元素来设 计相应的流行款式;2002 年就参加了欧洲世袭贵族大 会,通过对外界的服装行业的观察和学习来指导服装设 计;2007 年 4 月,周严和周红赴意大利采集时尚灵感, 去寻求一些最新的、能够表达主题思想的面料,所选择 的面料均来自世界最知名的供货厂家。另一方面,思凡 的企业管理改进中,思凡着重服装设计以及服装生产, 当公司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市场环境变化引起了公 司一系列的管理问题,思凡开始吸取其它公司经验来规 范企业,例如制定了办法,并在实施和运用中 不断改进,这种模仿还包括先复制其他公司的#管理# 等,在不断磨合的过渡阶段完成改进,并根据执行结果 完成模式的升级与转化 ;这种微观层面的社会模式复制 行为广泛地渗透在思凡创业活动中。因此,家族创业团 队的分工协作和个体社会认知的互补性大大增强了集体 性社会认知的可靠性,进而加快了公司发展和市场快速 反应能力。根据上述分析,可以获得: 命题 1 :家族性有利于创业中稳定性、一致性和可 靠性的家族性(集体性)社会认知形成 家族企业创业依赖于家族创业成员集体对市场要 素的感知分析和对环境变化的掌控能力,不断地通过家 族创业者的集体性社会认知进行学习,并在行动中进行 观察。[45] 在具有很强的一致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家族 性社会认知推动下,家族创业行动也是集体性社会认知 能力的提升过程。思凡在技术和管理的资源能力层面上, 通过社会性学习,复制其它公司先进技术、生产工艺、 营销策略以及管理模式,逐渐地明晰了创业价值取向和 信念,增强了创业者个体和群体性社会认知能力。思凡 公司自 1997 年注册成立以来,其创业群体带有强烈的 家族使命,边干边学、观察学习和吸收社会意见,如思 凡先向先进企业学习,消化和吸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 在实施中不断改进和过渡,逐渐转化成思凡独特的惯例 或者管理体系,并将之融入集体性社会认知之中,[46 ] 从 而促进了独特的家族性社会认知提升。例如,在创业初 期,由于产品营销存在很大问题,思凡便借鉴其它(服 装)公司的营销策略,在报纸和一些时尚杂志上面做广 告,复制了其它公司的广告经验,但做广告的同时,他 们不断地考虑广告效果,并做了适合思凡的创意改进, 在不断改进中转化成思凡的广告策略。创业机会发现与 利用过程会改变家族创业资源能力,增强创业者社会认 知能力,可以促进家族性社会认知结构逐步趋于更加稳 定、一致和可靠。因而,可以得到: 命题 2 :家族创业行动有效地增强创业者社会认知 能力,促进家族性社会认知提高 四、社会认知与创业活动 由家族性形成具有稳定性、一致性和可靠性的集体 性社会认知,促进和产生有效的家族创业演化路径。当 个体的社会学习能力和外部感知能力还较弱的时候,家 族性社会认知虽然能部分地指导创业行为,但是由于创 业目标和价值取向还不够明确,[13] 这种集体性社会认知 91-10091-100 96 南开管理评论  2011年 14 卷 , 第 3 期第 页 创业与创新管理 并不能有效地发现和把握新机会。随着创业活动的演进, 集体性社会认知从感性上升到理性高度时,家族性社会 认知的一致性促进了创业目标和价值取向的界定。[47 ] 换 句话说,创业过程所形成的家族创业成员之间共识性 创业认知,不仅促进他们之间频繁沟通和情感承诺,提 升集体性社会认知的层次,而且增强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并触发更多的社会学习机会和最大限度地发挥所能。同 时,随着个体层面上社会学习能力增强和自我认识水平 逐渐提高,家族创业认知能够明确的区分周围环境变化 带来的潜在机会和威胁,并且能较好地利用手边资源来 创造、观察和识别新的发展机遇。例如,1998 年,周 红从法国留学回来之后,思凡和欧洲时尚人士形成了紧 密沟通 ;通过对社会市场的调查,思凡发现了女性奢侈 品这个高端市场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利润,于是便选 中了女性时装奢侈品这一市场。思凡创业者通过对市场 和社会进行了独特感知,提炼出独特的创业价值取向, 从而制定和确立了公司发展模式。思凡每年都要去世界 著名服装品牌“阿玛尼”公司旗舰店参观学习,与其设 计师阿玛尼交流,通过邀请世界著名的品牌战略大师马 蒂做品牌咨询顾问,一位意大利著名营销专家做市场开 拓顾问。这些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双向交流学习提高了集 体性社会认知能力。随着思凡进一步进行参与式社会学 习,思凡品牌经营能力、技术研发和公司管理能力得到 进一步提升,思凡将服装市场扩大到女性装饰品等服饰 领域。所以,可以获得: 命题 3a :随着家族性社会认知水平逐渐提高,家 族创业者越容易发现和利用机会 家族性社会认知产生于家族创业者在相互信任和依 赖关系之中,更容易发挥集体智慧处理与新创企业活动 相关问题和获取新技能。当前管理和技术水平不能满足 新创企业需要和适应环境变化的时候,创业者往往形成 一种压力,这种压力能够促进创业者寻找新方法,使管 理和技术水平与社会认知相匹配。家族创业者个体社 会认知及其产生的互补性程度越高,集体性社会认知水 平越有利于在不确定性环境变化中发现潜在的机会和威 胁,更有利于创业者群体从社会学习过程中吸收和引入 新的企业管理思维与技能,以及推动技术改进与革新。 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增强,思凡迫切需要在战略上进一 步提升,周严先后经历 M BA 学习和攻读博士学位,通 过与业界精英相互交流,提出追求品牌化运营和品牌高 附加值的经营战略。在技术研发方面,为了符合公司创 业的价值取向,思凡并从法国采购服装面料,设计非常 严格,员工拿出固定的设计,并且在衣服的样板打出来 后,由产品整合顾问、设计大师来定夺;为了解决思凡 发展中的技术瓶颈问题,周红会同旗下梭织设计师、针 织设计师和配饰设计师等,每天要拿出多个设计图来, 在初步确定备选的设计图后打板,用白坯布做样衣并反 复修改,在推板和出工艺之后才正式生产,逐步形成了 思凡的华美大气设计风格。与此同时。为了使新技术能 够迅速产生经济绩效和控制生产成本,思凡高层管理者 从同行和 M BA 同学中获取先进的管理方法,以及观察 其他公司的管理技术,初步形成了思凡公司自身的管理 模式,如针对服装行业的库存问题,根据其对流行服装 行业库存管理的深入学习和理解,采用 E R P 管理系统 来统一管理物流网络,而对成衣以及面料的运输,大多 实行外包,并大量采用航空运输以节省时间,紧跟流行 趋势,推动服装设计技术的跟进。所以,在家族创业者 的集体智慧作用下,经营理念提升促使思凡的技术改进, 同时技术改进又促进管理技能提高,基于强大的家族性 社会认知改进不仅能得以实现的。可以获得: 命题 3b :家族性社会认知有利于家族创业活动中 经营管理与技术开发之间交互式改进 创业者社会认知能力引领着创业路径选择和创业 组织形式的改进和转变。[48] 创业组织形式是创业者利用 机会的组织结构及管理模式,而家族创业的组织形式是 家族企业的知识系统架构,往往受到家族性社会认知水 平的影响。家族创业者的社会认知能力,即个体的学习 能力以及群体的社会性共享能力,直接地影响家族创业 组织形式选择 ;同时,由家族性形成的集体性社会认知 即家族性智慧又提升和精炼了个体社会认知,进而促进 创业组织形式的形成和演变,使得创业活动中资源能力 获得强大的整合效应。思凡创业团队的集体性社会认知 水平决定了公司市场领域选择,如周红和周严夫妇通过 社会性学习,了解其它(服装)企业先进技术与管理和 服装行业发展趋势的能力,选择了高档女性时装这一细 分市场,并将“思凡”定位于 28 岁到 45 岁左右的白领 女性。在家庭亲情的关爱和互助背景下,周红把握思凡 的技术设计,周严和李志谦分别负责经营理念提升和管 理模式改进,她们相互促进和相互学习也使公司在技术 和管理上产生互助互进,所以,可靠和稳定的社会认知 还培养和塑造思凡以亲情为主导的内敛式企业文化,进 而推动了思凡循序渐进的管理模式改进。 对于家族创业者来说,其知识和能力及其家庭关系 塑造了不同的社会认知,而社会认知不同则会产生不同 的创业活动结果。如果不同家族成员之间社会学习关系 是一种互补状态,那么就会形成一种扁平式的合作管理 91-10091-100 97Nankai Business Review  2011, Vol. 14, No. 3, pp 创业与创新管理 模式;如果不同家族成员之间社会学习关系是一种替代 性竞争关系,那么这种管理模式往往是一种等级式的家 长型组织方式。当公司快速发展产生了一些技术和管理 问题,思凡就会根据其生存环境变化,学习先进的技术 和管理技能,提高管理水平和引进或研发新技术。思凡 从创业之初强调以技术开发和生产管理的组织形式,到 2002 年着力打造以营销管理为主的组织形式,2006 年 起构建以市场开发为主的组织结构,与此同时,思凡也 适时地制定绩效考核办法等。正如李志谦董事长说,“把 消费者放在中心,一线销售人员和一线管理人员放在中 间层,而把高层管理团队放于最外层,彻底改变了以生 产和设计为核心的组织形式”。由此可得: 命题 3c :家族性社会认知水平有利于形成和改进 与之相适应的家族创业组织形式 创业机会发现和把握、经营管理和技术开发的共同 提高以及创业组织形式选择,是围绕以家族性社会认知 的分层演进和递进关系。一方面,一致、稳定和可靠的 家族性社会认知又促进创业机会发现和利用、创业管理 和技术水平改进以及创业组织形式选择 ;另一方面,在 这种创业演进过程中,创业者个体的社会认知能力增强 也促进了家族性社会认知水平提高(命题 2)。因而,以 家族创业的集体性社会认知作为核心,家族创业演进路 径在复制、过渡和转化的社会性行为背景下分别促进 创业机会的发现和利用、管理和技术水平之间互进、创 业组织形成选择,同时,这些创业行动又改进了家族性 社会认知结构(如图 1 所示)。因此,家族企业创建过 程是在创业者在组织结构和创业行动之间的结构化过 程,[49] 家族创业者利用不断改进的集体性社会认知结 构,在发现和利用创业机会过程中探索发展路径,构建 家族性企业稳定和持久的动态创业模式。 ڎ���ࠑிবᇪ͗ᝢᅻ᯵ҮѸˉาҮഴۋ Ѹˉ఺͗ខѾ֖ѽၸ ੾శˀክူ੾ᑞஇᤈ ࠑிѸˉᛠ˝ Ѹˉጷጺ्यុஞ ࠑிবᇪ͗ᝢᅻ 五、研究结论与讨论 创业首先强调资源能力的社会性整合和利用,[50] 而 家族创业是通过利用家族性社会资本来整合外界的社 会性资源能力。与非家族性企业创建不同,家族创业者 来源于具有亲情或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之中,他们强调 家族利益的亲情、互助和关爱的亲社会性行为,[14] 形成 强大的家族性社会认知能力,这种家族创业的集体性智 慧驱动家族创业路径的动态演进。研究发现,家庭成 员之间亲情关系即家族性使得家族创业的集体性社会 认知具有一致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创业行动有 利于家族性社会认知的能力增强和水平提升;家族性社 会认知能促进家族创业的机会发现和把握、经营管理 和技术研发水平的交替提高、以及创业组织形式演进的 选择与变革。家族性社会认知能够不断增强创业行为, 驱动创业路径的选择和演进过程,形成可靠和稳定的 家族创业模式。 ڎ���ࠑிবNjᇪ͗ᝢᅻˀࠑிѸˉᛠ˝ᄉፆౝӐഴۋ ֐ᮤ � ᑞҮᛠ˝ ࠑிব � ᇪ͗ᝢᅻ � ࠑிব Ѹˉྱ᠎ �� ክူ֖ ੾శ� ጷጺ� ्य �� Ѹˉ� ఺͗ ֐ᮤ � ֐ᮤ � ࠑ�ி�Ѹ�ˉ�ᛠ�˝� 家族性不仅可以为家族创业创造独特的群体性社 会认知能力,而且在家族创业组织形式选择过程中起 着重要作用,其原因在于家族性往往通过家庭活动影 响商业组织的形成。[23] 在家族性背景下,无论在家族 性社会认知形成和演变过程中,还是在企业创业机会 识别、利用和创造的递进式演化过程中,创业认知模 式与创业行动是家族创业行为的两个侧面。[49] 围绕稳 定的、一致的和可靠的家族性社会认知能力变化,在事 先存在的组织认知模式下所产生的家族创业活动,既 提高了创业活动效率,同时又限制了创业行为转变 ;与 此同时,创业行动又反过来推动了家族创业组织认知模 式的演化。所以,以家族创业特质为基础,家族性塑造 了家族性社会认知结构,而家族创业是创业组织认知 模式(家族性社会认知)与创业行动(即机会发现和把 握、技术与管理改进和组织形式改变)的相互构建过程, 这种结构化过程是家族企业创业行为的动态演进特征 (如图 2)。家族性使家族性社会认知具有稳定性、一致 性和可靠性的明显特性,而创业行动使得家族性社会 认知沿着这些特性与时俱进,所以,家族性社会认知 变化是家族创业行为的拉力,而在先前家族性社会认 知指导下的创业行动形成了家族创业行为的推动力,这 91-10091-100 98 南开管理评论  2011年 14 卷 , 第 3 期第 页 创业与创新管理 种“一拉一推”所形成的张力驱动家族创业模式的演进。 新的组织形式不仅有利于创业机会的利用和把握,而且 可以为新创企业经营绩效增长提供更大的空间,进而 带动了创业企业资源能力水平提高;与此同时,家族创 业者的集体性社会认知水平不断提高,对环境的认识和 把握逐渐深刻,对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有更加清楚的认 识。家族性社会认知水平的提高,又转而促进了新机会 的发现,促进家族性创业企业改进资源能力,形成新 的组织形式。在这两种过程中,家族性可以保证家族创 业活动呈现内敛式发展。[37 ] 家族创业以家族性为基石,不断地利用家族性内 部社会资本,改进家族性社会认知能力,并以此为获 取外界社会性资源能力的平台,推进家族创业行为沿 着内敛式发展路径演进。通过对思凡家族创业的案例 研究,本文所获得的结论:第一,家族性塑造了具有 稳定性、一致性和可靠性的集体性社会认知,这种社 会认知大大地增强了创业者个体的创业认知能力;第 二,家族创业行动有效地增强创业者社会认知能力, 促进家族性社会认知结构改变 ;第三,家族性社会认 知有利于家族创业机会的发现和把握、资源能力的动 态改进和创业组织形成和变革,家族创业路径选择沿 着由机会发现、资源改进以及组织调整之间相互构建。 研究表明,以不断提高的家族性社会认知为驱动力,组 织认知模式和创业行动路径选择之间互动形成了家族 企业创业活动演进过程。[7,23]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 第一,通过案例研究,以家族性为出发点,提出家族 性影响家族创业者的集体性社会认知特性,为未来研 究家族企业创业提供了新的视角;第二,以结构化理 论为分析框架,探究家族创业演进的创业组织形式与 创业行动之间相互构建关系,[49] 为未来探索创业机理 提供了一个动态分析原理;第三,以家族性、社会认知 以及结构化理论共同解释了家族企业创业过程,并提 出动态的家族创业演进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当 前家族创业行为理论缺失,[51] 也为未来探索家族企业 创业活动提供理论框架。 既然家族性社会认知隐藏在家族创业的社会化行 为之中,那么,在家族性社会认知驱动下,其家族性价 值取向、创业管理与技术研发水平以及家族创业组织 形式三个要素之间也是相互建构的。家族企业在创业 初期,注重积聚家族性社会认知,既要强调社会认知 的知识构成,又要培育这种社会认知的一致性、可靠 性和稳定性;家族创业既要充分利用家族性社会认知 能力,发现机会并持有实现商机的坚定信念,同时又要 有准确的判断力和较强的执行力;在创业行动过程中, 创业者充分利用分工协作和互补性知识结构,对商机、 困难以及环境的处理态度、理念和经验的积累逐步形 成了创业价值取向和信念,利用社会认知来提高对公司 员工的培养能力,形成家族性创业文化。创业性文化 一旦形成就对家族企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不仅 影响到家族企业的机会识别与利用,同时也影响到家 族成员之间的社会关系。如果家族企业所坚守的创业 价值取向或者信念充分考虑到了家族利益和社会关系, 同时也考虑到利用动态的创业模式履行社会责任,主 动对创业行为进行调整,既顾及到家族利益,又顾及 到社会利益,那么这种家族企业的创业活动才具有可 持续性和强大生命力。 家族创业理论刚刚开始,本文只做了一些探索性尝 试,存在着研究不足 :一是更多地利用单案例进行定 性分析,缺少定量分析,未来研究将侧重于开发研究量 表,从定量方法展开研究家族创业模式演进的影响机 理,如家族性如何影响创业组织形式的选择等 ;二是只 选取了一个家族性企业进行研究,由于缺少非家族企业 创建过程的对比研究,所以,所获得的结论有待进一步 检验;三是家族企业传承和二次创业也是家族创业活动 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社会认知的视角只是探讨了家 族企业的草根创业过程,未来研究将以家族传承和二 次创业为研究对象,在家族企业成长背景下进一步论 证和细化本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1] Habbershon T. G., Williams M.. A Resource-based Frame- work for Assessing the Strategic Advantages of Family Firms. Family Business Review, 1999, 12(1): 1-25. [2] Steier L.. Where do New Firms Come from? Households, Family Capital, Ethnicity, and the Welfare Mix. Family Busi- ness Review, 2009, 22(3): 273-278. [3] Zahra S. A., Sharma P.. Family Business Research: A Strate- gic Reflection. Family Business Review, 2004, 17(4): 331-346. [4] Mitchell R. K., et al. Toward a Theory of Entrepreneurial Cognition: Rethinking the People Side of Entrepreneur- ship Research.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02, 26(1):93-103. [5] Chua J. H., Chrisman J. J., Sharma P.. Defining the Family Business by Behavior.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1999, 23(1): 19-37. [6] Morris M. H.. Entrepreneurial Intensity: Sustainable Advan- tages for Individuals,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ies. Westport, 91-10091-100 99Nankai Business Review  2011, Vol. 14, No. 3, pp 创业与创新管理 CT: Quorum Books, 1998. [7] Shepherd D. A., Krueger N. F.. An Intentions-based Model of Entrepreneurial Reams` Social Cognition.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02, 26(2): 167-185. [8] Chang E. P. C., et al. Family Social Capital, Venture Pre- paredness, and Start-up Decisions: A Study of Hispanic En- trepreneurs in New England. Family Business Review, 2009, 22(1): 279. [9] Pearson A. W., Carr J. C., Shaw J. C.. Toward a Theory of Familiness: A Social Capital Perspective.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08, 32(6): 949-969. [10] Heck R. K. Z., Hoy F., Poutziouris, P. Z., Steier, L. P.. Emerg- ing Paths of Family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 2008, 46(3): 317-330. [11] Gudmundson D., Hartman E. A., Tower C. B.. Strategic Ori- entation: Differences between Family and Nonfamily Firms. Family Business Review, 2004, 17(1): 27-39. [12] Alvarez S. A., Barney J.. The Entrepreneurial Theory of the Firm.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07, 44(7):1057-1063. [13] Sarasvasthy S. D.. Effectuation: Elements of Entrepreneurial Expertise. Edward Elgar: London, UK, 2007. [14] Grant A. M., Berg J. M.. Prosocial Motivation at Work: When, why, and how Making a Difference Makes a Difference. In Cameron K., Spreitzer G. Ed. Handbook of Positive Organi- zational Scholarship.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1-44. [15] Pistrui D., et al. Entrepreneurship in China: Characteristics, Attributes, and Family Forces Shaping the Emerging Private Sector. Family Business Review, 2001, 14(2):141-152. [16] Bandura A.. Social Found Ac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Englewood, NJ: Prentice-Hall, 1986. [17] Arregle J., Hitt M. A., Sirmon D. G., Very P.. The Develop- ment of Organizational Social Capital: Attributes of Family Firms.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07, 44(1): 73-95. [18] Anderson A. R., Jack
/
本文档为【家族性_社会认知与家族创业行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