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胡塞尔_生活世界_的先验性

胡塞尔_生活世界_的先验性

2013-05-06 6页 pdf 116KB 40阅读

用户头像

is_184083

暂无简介

举报
胡塞尔_生活世界_的先验性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胡塞尔“生活世界”的先验性 □ 高秉江 (华中科技大学 哲学系, 湖北 武汉 430074) 摘要: 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是相对于客观的科学世界和抽象的逻辑理念世界而言的主观世界和直观世界, 而不是相对于先验意识而言的事实性世界。因此生活世界与先验现象学立场并不相冲突。生活世界的提出主 要是胡塞尔试图修正欧洲近...
胡塞尔_生活世界_的先验性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胡塞尔“生活世界”的先验性 □ 高秉江 (华中科技大学 哲学系, 湖北 武汉 430074) 摘要: 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是相对于客观的科学世界和抽象的逻辑理念世界而言的主观世界和直观世界, 而不是相对于先验意识而言的事实性世界。因此生活世界与先验现象学立场并不相冲突。生活世界的提出主 要是胡塞尔试图修正欧洲近代哲学思维与直观的分离, 恢复原发直观经验的丰富性对科学理念的奠基性作 用。胡塞尔力图探讨的是原发性经验被体验的一般性先验结构, 并以之作为个体生活世界相对性得以沟通和 比较的先验基础。胡塞尔关注到了生活世界的历史性维度, 但仍是内在时间维度的先验性上的关注。 关键词: 生活世界; 先验性; 直观性 中图分类号: B 08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27023 (2002) 0520020206 作者简介: 高秉江 (1963— ) , 男, 湖北宜昌人,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哲学博士, 主要从事西方哲 学研究。 收稿日期: 2002208212   “生活世界”理论在国内哲学界被普遍认作 是从先验意识哲学转向现实生存关注的一个典 范性话题, 但在胡塞尔那里,“生活世界”在很大 程度上仍是一个先验可能性的原初经验描述问 题而不是一个事实性的历史和现实关注问题。 这里涉及到一个极容易引起歧义的问题, 即胡 塞尔晚年提出生活世界是否放弃了其纯粹意识 的先验现象学立场而转向他所一直批评的 自然主义的人类学关注, 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是 否只是一种“在自然态度中的世界”, 因而“生活 世界”的描述只是通往先验现象学的通道, 甚至 倪梁康先生也曾认为“一旦进入到先验哲学的 领域之中, 作为具体生物的人及其‘生活世界’ 立即遭到排斥”。[ 1 ] (1302138) 我一直到博士写作 完成时也持这种观点, 认为胡塞尔对生活世界 的关注与其纯粹的先验立场相背离。那么生活 世界究竟是与先验现象学不可融通呢, 还是胡 塞尔“生活世界”理论的提出是对先验现象学理 论本身的必要补充和丰富, 这个问题同时也就 是: 胡塞尔生活世界的探讨究竟是在其先验还 原之前还是在其先验还原之后。在《欧洲科学的 危机和先验现象学》的第三部分中, 胡塞尔非常 明确地示, 生活世界是在其先验现象学意义 上的生活世界, 是其先验意识描述意义上的生 活世界, 因此是其先验现象学理论的延伸与丰 富。一方面生活世界是相对于客观科学世界的 理论逻辑而言的原初直观经验世界, 而另一方 面生活世界又是相对于个体事实经验的偶然相 对性的具体普遍性 (concrete un iversality) 以及 直观经验的历史变化中整体稳定性结构。胡塞 尔以其坚定的态度表明: 反自然主义、反人类学 倾向是其现象学自始至终一以贯之的根本立 场。胡塞尔提出生活世界的目的, 一方面是要把 科学世界的逻辑抽象性还原为生活世界的直观 丰富性, 同时也是将科学所设定的自然实体世 界还原为相对于主体的意识而呈现的先验主观 世界, 将个人的偶然经验还原为普遍的先验意 识。反对客观主义, 回归先验哲学, 乃是胡塞尔 《欧洲科学的危机和先验现象学》的第一主题。 一、先验与直观 生活世界的基本旨意是要从逻辑回归前逻 辑, 从语言回归前语言, 从科学回归前科学, 从 客观设定回归主体意识。一句话: 从形式的抽象 回归内容的直观, 从理念概念的异化返回原初 ·02·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经验的丰富性。这里易引起误解的就是, 认为回 归直观的原初级经验就是指从先验回到事实, 胡塞尔力图更正的是: 先验不等于抽象和形式, 事实也不等于直观和丰富。 关注先验的普遍性还是关注偶然的事实性 是现象学的本质描述区别于人类学、心理学的 事实考察的基本点。因此胡塞尔现象学自始至 终都是先验的, 他不能满足于经验人类学的偶 然事例, 而总是力图把偶然的经验事实提升到 先验的普遍层面。胡塞尔现象学的逻辑起点是 其现象学还原, 而现象学还原的基本旨趣则是 将经验性还原为本质性, 将事实性还原为可能 性, 因此现象学的本质还原和先验还原在很大 意义上是有相通之处的, 现象学的本质还原 (eidet ic reduct ion)中的本质并非是指别于现象 丰富性的概念抽象性, 而是指柏拉图“相”( ei2 do s) 的纯粹可能性和永恒实在性, eidet ic 一词 本为 eido s 的形容词形式, 这种“相”是可以成 为直观对象的。而先验还原 (t ranscenden tal re2 duct ion) 则更是要将经验相对性还原到一个意 识的纯粹可能性, 这种纯粹可能性也不是一个 抽象的逻辑概念。 先验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纯粹意识可能性 概念, 它是超越的, 但它同时是直观的。先验 ( t ranscenden tal ) 概 念 因 为 其 超 越 性 ( t ranscen t) 而与抽象性逻辑性相关联, 如果长 期将认识论二层次化更易造成这种误解, 似乎 要么是感性的丰富性, 要么是理性的抽象性。而 思维有内容, 理性可直观, 其实是自柏拉图以来 西方认识论的主要思想。只是到了近代, 特别是 黑格尔以后, 思维与直观才开始分离。柏拉图的 idea, 原为“看”与“心观”的含义, 陈康先生认为 将其译为“理念”不妥, 因为它即非理, 也非念, 主张将其以为“相”。柏拉图的数理逻辑的知性 层面为逻辑推理的对象, 而其“善的 idea ”及其 “idea 本身”乃是直观的对象。柏拉图之后的终 极实体性——普洛提诺的太一、基督教的上帝、 笛卡尔的我思、斯宾诺萨的真观念, 皆为直观对 象的丰富性。黑格尔认为“思维蒸发表象而形成 概念”, 表象为直观感性思维的最高层次, 而概 念为理论思维的最基本单元, 于是一旦进入理 性思维, 直观之丰富性即为概念之抽象性所代 替。因此在近代哲学中, 思维、理性、抽象逐渐成 为同义语, 直观被排除在思维之外。 胡塞尔认为这是近代思维的最大弊病—— 即将思维与直观分离,“那种有关纯粹思维的根 深蒂固的假象在这里产生出来, 思维在其纯粹 性中对直观漠不关心⋯⋯在这里人们坚持直观 与思维的彼此分离”①。与这种执于思维的逻辑 形式而对内容与直观相分离——这种分离事实 上也就是哲学理论上的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分离 ——的近代哲学思想相伴随的是, 近代后伽利 略实证主义用科学理论的构架设置了一个抽象 的世界图景,“紧随着伽利略, 理念化了的自然 开始暗中取代前科学的直观的自然”[ 2 ] (49250)  。伽 利略将自然数学化, 自然本身变成了一种数学 的摹写形式, 伽利略之后牛顿更进一步将世界 数学化和力学化, 自然界不是在其本身的存在 丰富性中而是在数学与力学的确定性中寻得了 其自身的存在依据。“近现代 (modern) 生活所 特有的将一切都加以理论化的癖好”[ 2 ] (132) 把生 活世界的直观丰富性悬置为一种概念抽象性。 近代思想把全能的上帝变成了一个仅从事 几何学的上帝, 近代思想把这样一个根深蒂固 的思想留在人类思想中: 抽象的本质世界是一 个远比直接的经验世界更为真实、更有实在性, 一切科学的抽象都更本质地反映着自然。胡塞 尔认为近代科学正是用这件由理念所剪裁的外 衣代替了世界本身, 在这种抽象的科学世界中, 人性的审美与道德丰富性被悬置掉了, 主体的 价值与意义被抛弃了, 丰富的自然世界被理念 化、逻辑化、公式化为一个残缺不全的实证科学 的世界。而现代欧洲科学的危机正是产生于这 种生活世界和客观的科学世界的分离, 科学世 界的抽象性本来产生于生活世界的直观性, 但 科学世界中的人们却忘记了这一点。“客观科学 本身属于生活世界。科学的理论, 亦即逻辑的构 成物, 当然不像石头、房屋、树木那样是生活世 界中的东西, 它们是由最终的逻辑要素构成的 ·12·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① H usserl: T he C risis of European Science and T ranscenden tal Phenom eno logy. N o rthw estern U niversity P ress 1970, p. 134 (文中对该书的引用部分参照了商务印书馆 2001 年王炳文译该书中译本, 其中重要的不同译法有: t ranscenden tal 译为“先验”而不是“超越论的”, ho rizon 译为“视域”而不是“地平线”, sub jective 译为“主体的”而不是 “主观的”等)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逻辑的整体和逻辑的部分。”[ 2 ] (130)  胡塞尔提出 生活世界的直接目的就是要从这种被实证科学 异化了的逻辑理念世界返回到原初自明的生活 世界的丰富性与直观性中来, 而这种原初自明 的直观性并不是一种经验的考察, 而是一种先 验的自由想象的建构, 由此而达到一种本质的 直观丰富性。 生活世界的直观性与先验性是相辅相成 的, 胡塞尔认为正是直观体现出在一般人看来 是抽象的数学方法的本真特征, 因为数学方法 既是直观的, 同时又是先验的, 几何学的直线不 是实物的直线, 几何学的圆是理想的圆, 但它们 都是直观的对象。而数学的这种先验自明性是 奠基于生活世界的先验自明性中的。“数学的自 明性在生活世界中的自明性中有其意义和合法 性的源泉⋯⋯客观的逻辑层面上的普遍先验性 ——数学科学的以及所有其他通常意义上的先 验科学的普遍的先验性——奠基于一种其自身 是先天的普遍的先验性之中, 这正是纯粹生活 世界的先验性中。”[ 2 ] (141)  而实证科学和“逻辑学 的自明性缺乏由普遍的生活世界的先验性而来 的科学根据”[ 2 ] (141) , 它必须回溯到普遍的前逻辑 的先验性基础上。 要更好的理解这个问题, 我们必须进一步 探讨生活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关系问题。 二、先验与事实 有别于我们一般性的理解, 胡塞尔的生活 世界不等于事实性的日常现实世界, 尽管先验 的生活世界并不排斥而且可以说是含括了事实 性的生活世界。现象学的悬置一直贯穿于胡塞 尔思想的始终, 而日常生活态度中的偶然事实 性正是首先需要通过现象学悬置所排除掉的东 西。 胡塞尔在《欧洲科学的危机和超验现象学》 中一再强调生活世界是“主体的—相对的 (sub2 ject ive2rela t ive) 世界”, 他的任务就是要使“全 部的科学随同我们一起被拉进到这纯粹主体的 - 相对的的生活世界之中”[ 2 ] (1302131)。而这种主观 相对的世界既不是客观科学的世界, 也不是主 观的心理任意性世界, 而是一个先验意识的普 遍性世界。 胡塞尔提出生活世界理论的一个根本目 的, 既是要从近代科学所设定的客观世界返回 到相对于主体而有效的原初经验世界中来。胡 塞尔明确指出, 客观世界是一个参与了理论假 定和逻辑推论的科学设定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 中直观感性服从于抽象的理念, 科学的客观自 然是“自然, 它本身是数学的, 在公式中被给与, 而且只有通过公式才能被解释”[ 2 ] (53) 一个无穷 无尽的空间、一个无始无终的时间、一个由无限 可分的粒子所构成的世界——这些粒子永恒地 按照自身规律运行, 这就是科学所描述的世界, 其中哪一点是我们可感知的呢? 而人们却把这 个我们完全无法感知、而由思维理性通过推理 所设定的抽象自然理解为一个与人的主体性无 关的客观自然。 胡塞尔认为“我们会看到两种不同的东西: 生活世界和客观的- 科学世界”。真正有意义的 世界是相对于主体而呈现的世界, 是被主体赋 予了意义的世界。对象在意识中的呈现, 以及作 为对象呈现的视域背景的世界概念, 其中无不 参与了主体的意向构造。生活世界是一个意义 世界、一个价值世界, 是一个人们生存于其中的 周围世界, 它是时时相对于感知它、体悟它、评 判它的主体人而有效的。生活世界是我们生活 于其中并在我们的经验中与我们相联系的具体 的周围世界, 胡塞尔甚至认为“‘世界’是通过经 验系统的体验和保持同一存在的知觉能力的总 和”[ 4 ] 。 在胡塞尔看来, 尽管我们可以空洞地意指 一个意识之外的存在, 但这种意指只能是现实 直观之外的虚无。而一旦我们要去现实地描述 和进入这种存在, 我们就只能使这种存在以其 在内在时间中相继展开的具体空间形式而在我 们意识中现实地显现。我们只能够在具体的时 间空间形式中描述我们意识中的直观呈现之 物, 意识的对象只能是有内容填充的直观物, 现 实的对象因而只能是我们意识所直接面对的实 事而不可能是黑格尔意义上的空洞概念, 这就 是“世界在意识中的消融”[ 4 ]。 生活世界不是一个本体论概念, 而是一个 主体性的认识论概念, 世界本身不是作为一个 对象而被感知, 它是作为被感知对象的无限延 伸的背景视域而在我们意识中呈现的。“我们意 识到世界的方式和我们意识到事物和客体的方 式之间的一个基本区别⋯⋯事物、客体⋯⋯作 ·22·  2002 年第 5 期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为在每一种情况下都有效的存在被给与⋯⋯但 是在原则上只能是以一种我们意识到它们作为 在世界视域之内的事物和存在的方式。每个事 物都是一个东西, 而世界本身并不是作为一个 实体而存在, 而是当复数应用于它时毫无意义 的存在。”[ 2 ] (143)世界是作为一个相对于主体的视 域而不是一个对象性的实体, 道格拉斯认为作 为视域的生活世界的确立被一种先验的视角所 引导, 因为视域这个概念本身是相对于经验这 个生活世界的主体的反思而言的, 它不是作为 存在者的总和的本体论概念。 世界的概念是相对于认识和实践的主体而 言的概念, 而不是一个牛顿经典力学所设定的 自在实体概念, 这并非是胡塞尔一个人的看法, 而是现当代哲学与科学 (如相对论和量子力学) 所共同认可的。马克思也认为“抽象的、孤立的、 与人分离的自然界, 对人来说也是无”[ 5 ] (131)“因 此通过工业而形成——尽管以一种异化的形式 ——的那种自然界, 才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 界”[ 5 ] (81)。 生活世界不是一个客观的科学世界, 而是 相对于主体人而有效的世界, 但它并不是相对 于个人主观心理而有效的偶然经验世界, 它是 这些偶然经验世界的一般结构和普遍本质。 生活世界不是个人的事实性经验对象, 而 是一种先验意识的对象, 兰德格雷伯认为: 生活 世界根本不能通过经验的方式而获得, 它只能 通过一种自由想象的方式而获得, 生活世界的 主题是形式的和一般的东西, 是在所有相对性 的变易中保持不变的东西[ 4 ] , 它为变化的生活 世界的经验性考察提供一个先验的基础。它是 所有生活世界比较和区别的可能性条件。 相对于众多生活的一般可能性, 即具体的 普遍性, 只有通过先验转向才可能寻得一个生 活世界的一般性结构, 对生活世界作一种现象 学的先验描述而不是作历史的考察和事实的追 述。现象学的描述乃是先验之观而非心理之观, 乃是将个人的心理感受提升纯粹的本质可能 性, 它是一种可能性知觉而不是事实性知觉。 生活世界的确可以指称相对于个人性与私 人性的感性经验世界, 也可以指称相对于普遍 性与公共性的先验生活世界, 而在胡塞尔看来, 唯有后者才构成生活世界的本真含义。因此生 活世界探讨的积极意义在于寻求一种生活世界 的普遍先验结构。个体感性经验的生活世界因 其偶然性和相对性而不足以成为先验现象学的 研究对象。“但当我们被抛入到一个陌生的社会 圈子中时, 如刚果的黑人, 中国的农民的等等的 社会圈子中时, 我们会发现, 他们的真理, 即在 他们看来是肯定的, 一般已被证明了的和可被 证明的事实, 对于我们来说却绝不是这种。⋯⋯ 这种生活世界尽管有其全部的相对性, 仍有其 普遍结构。”[ 2 ] (139) 尽管各人拥有各人的生活世 界, 各个时期拥有各个时期的生活世界, 但这些 不同内容的生活世界则可以在先验主体的意识 呈现过程中找到共同和一般的结构。例如意识 对象呈现的意向性和“共现”(app rasen tat ion) 特征, 意向性是指我们的知觉意识总是不仅仅 知觉感性经验的杂多材料本身, 我们的知觉总 是指向一个把这些杂多的感性材料纳入其中的 意向对象,“知觉‘在意识上’总是具有属于它的 对象 (即总是在知觉中被意指的对象)的视遇”, 而这种意向性理论同时关涉到把不在场的东西 附带当下化和现前化的“共现”理论,“共现”是 指我们在对对象的知觉过程中, 在我们意识中 的呈现者总是大于我们能直觉到的直接知觉材 料。“当我看到它的时候, 我总是借助于所有那 些根本没有呈现给我的, 甚至没有以直观的在 眼前当下化的形式呈现给我的所有侧面‘意指’ 它”[ 2 ] (158) ,“对一个事物的知觉, 是在某个知觉域 中对它的知觉⋯⋯这个事物是同时现实地被知 觉的整个一组事物当中的一个”[ 2 ] (162)。而且我们 对知觉中对象事物杂多的经验呈现材料不仅在 做空间上的间隙填补, 同时也在做时间上的间 隙填补, 对对象的意识不仅是当下的现前直观, 而且还包含着对经验该对象的过去的回忆, 以 及对它经验的未来的期望与构想。“对世界的总 体知觉中的和谐, 总是通过实际上不停地发挥 作用的修正而得以保持⋯⋯例如从远处看到的 东西在更近切观察时, 得到了更确切的规定, 并 因此同时得到修正”[ 2 ] (163)。胡塞尔接着举例说在 远处看显示为红色的东西, 在近处显示为红色 的斑点。对对象的知觉除了有内在时间结构外, 同时具有先验的主体间性结构,“在我们对世界 的持续流动的知觉中, 我们并不是孤立的, 而是 在这种知觉中, 我们同时与其他人相联 系”[ 2 ] (163) , “通过相互理解, 我的体验和体验的 获得物与他人的体验和体验的获得物发生联系 ·32·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在此主体间的有效和谐性产生了⋯⋯主体 间的不协调⋯⋯通过相互讨论和批评表达出 来, 一种一致性实现了, 至少预先就确信每一个 人都能够达到这种一致性⋯⋯每一个个人都知 道自己是生活在它周围的人的视域中, 他与周 围的人可能时而发生现实的联系, 时而发生潜 在的联系”[ 2 ] (1632164)。先验的生活世界是一种必然 的世界, 其中渗透着语言的参与,“人们意识到 文明从一开始就是作为一个直接的或间接的语 言共同体, 世界的客观存在, 是以有其公共语言 的人为前提的⋯⋯因此一方面作为人、同类的 人, 世界——人们和我们总是在谈论和能谈论 的世界, 另一方面, 语言, 二者处在不可分的联 系中”[ 2 ] (3582359)。因此, 胡塞尔认为知觉的整合功 能与直观能力的整体是渗透进所有生活世界的 基本结构, 是所有生活世界得以被整合为一个 复合而又统一的生活世界的先验基础。 对生活世界的考察由先验意识的自由变更 想象而摆脱了事实偶然性, 达到了一种普遍的 一般性本质, “哲学家的目光变得完全自由 ⋯⋯也就是从世界的预先给与性中解放出 来。[ 2 ] (51)。 从近代, 主体主义哲学就一直在寻求一种 摆脱唯我论纠缠的先验之路。笛卡尔的道路“自 我——我思——所思”胡塞尔认为笛卡尔通过 一种跳跃首先达到先验的自我, 缺乏先行说明, 因此这种先验自我看起来就完全是空无内容 的。胡塞尔认为, 我们应该采取一种与笛卡尔完 全相反的方式, 先从“所思”入手, 这就是生活世 界, 一种原初的经验。“我们希望具体地考察周 围的生活世界⋯⋯考察我们直观地生活于其中 的世界, 希望按照它们最原初的在直接经验中 向我们显现的那种样子考察它们”[ 2 ] (156)。这种原 初的在我们直接意识经验中所呈现的生活世界 的直观考察, 排除实在的判断, 排除了科学的理 论设定以及实践的兴趣, 排除逻辑的整理与干 预, 它就是直观原初经验本身。但这种考察不是 事实性的外在经验考察, 而是内知觉直观经验 本身, 因此它是先验的而不是经验的, 是必然的 而不是偶然的。这种必然的确定性来源于主体 意识的一般性结构, 布兰德认为“只有一种独一 无二的绝对的确定性, 那就是经验这世界的生 命主体的确定性”[ 4 ]。 现象学通过先验直观而把生活世界建构为 一种“具体的普遍性”, 它是具体的因为它是一 种原初经验的直观; 但同时它又是普遍的, 因为 它是先验意识的直观。意识的直观自明性和普 遍必然性在这种具体普遍性中得到一种理想的 调和。 三、先验与历史 倪梁康先生认为:“生活世界始终具有发生 - 历史的特征⋯⋯这个生活世界一般本身处在 时间- 历史流的方式之中, 由此, 所有相对的、 历史性的生活世界也都可以被理解为是从属于 同一个世界的”[ 6 ]。 先验现象学内在地含藏着内在时间与发生 论维度, 现象学的描述本身就是在内在时间性 的过程中得以进行的。世界不仅仅是一种当下 地被知觉对象, 它包含了体验主体的回忆, 以及 对未来的期望, 它是一种意向性构成的意义构 造物。现象学的描述不仅有当下的感知、过去的 回忆、未来的预期, 而且包含着对未来期望的修 正。我前面已引述过胡塞尔在《欧洲科学的危机 和先验现象学》第 47 章中所描述关于和谐的感 知总体中所包含的预先的确信与预期, 并在进 一步的感知过程中对这种预期进行证实获修正 的过程。胡塞尔举例说例如在远处看显示为红 色的东西, 在近处显示为红色的斑点。我们在感 知过程中总是包含着一些预期的假定成分, 而 这些成分在知觉中并不是终极性的东西, 而是 一种有待进一步证实和修正未确定之物, 而这 一切证实和修正都是在实践过程中得以可能 的。胡塞尔把感官知觉不仅仅看成一种“接受 性”, 而把它看成是肉体动觉 ( k inesthet ic co r2 po ral)功能的主动感觉行为, 感官本身不是静 态的, 感觉自然也不是一次性完成的, 知觉内在 地含藏着时间性维度。胡塞尔在其后思想中思 维的重点也进一步由静态的描述现象学转向生 成的发生现象学。 但内在时间维度如何过渡为历史的维度, 即先验概念如何与历史概念相亲和确实存在着 一定的理论难度。内在时间是一个意识展开进 程的先验维度, 而历史则是一个事实考察的现 实维度。胡塞尔曾在《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一 书中严厉地批评狄尔泰等人的历史主义观点, 认为历史意味着不停的变化, 在其中没有任何 ·42·  2002 年第 5 期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东西是永恒的和确定的, 这是导致相对主义而 毁坏认识确定性的危险思路。但当胡塞尔考察 到思维的过程性, 特别是联合到主体间性和文 化传统的生活世界来考察思维的过程性时, 历 史成为一个他无法回避的问题。 马克思曾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过, 我 们至今只知道一门科学, 那就是历史科学。马克 思对现实的此岸的关注, 开辟了与西方哲学始 自柏拉图以来关注应然的彼岸世界完全相异的 一种全新思维路向, 而这种思维路向恰恰是哈 贝马斯用以改革和发展胡塞尔生活世界理论的 关键点。罗素在其两卷本的《西方哲学史》中以 傲视的目光审视所有哲学家, 但他对马克思进 行评价时言语之间含有几分敬意, 他认为马克 思的思想和行动支配了欧洲的近期历史。[ 7 ]而 他对马克思的批评是, 如果把马克思作为一个 哲学家来评判的话, 马克思太现实, 过分地把自 己的眼界局限在自己的时代和自己的星球与人 类。事实上历史中包含着意义的引导与理想的 建构, 马克思处在资本主义兴盛的历史环境中, 而他并没有把这种现实性看成一种理想的终极 意义, 相反是在这种现实性中看到了一种全新 社会的理想价值。历史不是一堆杂乱事实的堆 积, 历史是对杂多偶然事实的逻辑疏理与意义 归整, 其中渗透了语言和逻辑的因素以及评判 主体的价值判断、道德评价与审美趣向。因此历 史中内在地含藏有主体先验意识维度, 同时先 验的意识维度要含括事实也必须具有历史的维 度。当然马克思和胡塞尔还是有着各自不同的 理论侧重点, 胡塞尔始终还是坚持其先验立场 的优先性, 他在《时间化与单子》中强调:“我们 立足于先验性, 我在, 时间按照我构造自身”, 他 仍然还是在内在时间的可能性意义上来理解历 史性, 因此尽管他不得不关注到生活世界的历 史性维度, 他的生活世界仍主要还是一个先验 可能性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 倪梁康. 现象学及其效应[M ]. 北京: 三联书店, 1994. [2 ] H usserl. T he C risis of European Science and T ran2 scenden tal Phenom eno logy [M ]. N o rthw estern U ni2 versity P ress, 1970. [3 ] L andgrebe. L ife2w o rld and the H isto ricity of H um an Existence [M ]. Phenom eno logy and M arx ism , Chap2 ter 8. Routledge and Kegan Pau l, 1984. [ 4 ] 胡塞尔. 现象学的观念[M ].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 2. [ 5 ] 马克思.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M ]. 北京: 人民出 版社, 1979. [ 6 ] 倪梁康. 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 [M ]. 北京: 三联书 店, 1999. 273. [ 7 ] R ussell. A H isto ry of W estern Ph ilo sophy [M ], Book II, N ew Yo rk 1930. 782. The Tran scenden ta l Character of Husserl’s L ife-world GAO B in2jiang (D ep artm en t of P h ilosop hy , H U S T , W uhan 430074, Ch ina) Abstract: H u sserl’s life2w o rld is the sub ject ive in tu it ive w o rld again st ob ject ive w o rld of ab stract ideas, no t the facts of the w o rld again st t ran scenden ta l con sciou sness. L ife2w o rld is no t the coun ter2 part of t ran scenden ta l phenom eno logy. H u sserl w an ted to u se th is theo ry to co rrect the separa t ion of though t and in tu it ion in modern ph ilo sophy, m ak ing it aw are that in tu it ive experience is the base of scien t if ic ideas. H u sserl t ried to exp lo re the tran scenden ta l un iversa l st ructu re of life2w o rld ,w h ich is the base of comm un icat ion of the individual experience. H u sserl concerned the h isto ricity of life2 w o rld, bu t in the aspect of inner t im e con sciou sness. Key words: life2w o rld; t ran scenden ta l; in tu it ion 责任编辑 刁翠萍 ·52·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本文档为【胡塞尔_生活世界_的先验性】,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