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盖娅的崛起与盘古的觉醒——论中西创世神话的生态维度

盖娅的崛起与盘古的觉醒——论中西创世神话的生态维度

2013-04-16 5页 pdf 378KB 31阅读

用户头像

is_994363

暂无简介

举报
盖娅的崛起与盘古的觉醒——论中西创世神话的生态维度 第11卷第4期 2011年7月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ChinaUniversityofGeosciences(S0cialSciencesEdition) V01.11No.4 Jul.2011 盖娅的崛起与盘古的觉醒 ——论中西创世神话的生态维度 刘心恬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每个民族的创世神话都对本民族的文化和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的甚至作为文化原型植根于 上下千年的民族文化嬗变之中。盖娅是古希腊创世神话象征大地的创世之神,盘古是...
盖娅的崛起与盘古的觉醒——论中西创世神话的生态维度
第11卷第4期 2011年7月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ChinaUniversityofGeosciences(S0cialSciencesEdition) V01.11No.4 Jul.2011 盖娅的崛起与盘古的觉醒 ——论中西创世神话的生态维度 刘心恬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每个民族的创世神话都对本民族的文化和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的甚至作为文化原型植根于 上下千年的民族文化嬗变之中。盖娅是古希腊创世神话象征大地的创世之神,盘古是中国古代创世神 话开天辟地的创世之神,二者在创世模式上颇具相似之处。虽然都是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盖娅与盘 古的现代命运却大为不同。早在上世纪下半叶,西方自然科学界便将盖娅的意象引入地球生理学的研 究,形成了。盖娅假说”.与之相比,盘古的意象在现代的价值转换这一课题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在西方自然科学局部复魅的同时,中国的生态研究却尚未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形成独具特色的理论话语。 本文通过对比盖娅的崛起和盘古的消逝,旨在分析探究神话意象在生态审美中的发展前景,并为以盘 古为代的中国古代文化资源的觉醒和崛起,为中国生态美学建构本土话语提供一个思路. 关键词:盖娅;盘古;刨世神话;盖娅假说;生态美学 中图分类号:B9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69(2011)04-0019一05 每个民族都有神话情结,远古时代的创世神话 深深地影响着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古希腊神话以 大地女神盖娅的创世开端,古希伯来文明以上帝六 日创世开端,中国古代神话以盘古开天辟地开端, 每一个创世神话都体现了原始先民的宇宙观与对自 然界的认识,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阐释[1】‘脚,虽 朴素并富有原始宗教的神秘色彩,却深刻地影响了 本民族的自然观与生态意识,奠定了天人相合或天 人二分的基调。 一、两种创世模式:相合还是相分? 纵观世界十大创世神话,其创世模式可粗略划 分为两类: 其一,神创造了人与自然万物。人与自然物虽 都由神祗所造,其地位却是不等一的。作为古希伯 来文明经典的《圣经》,在开篇《创世纪》的故事 中叙述了上帝六日创世的过程。希伯来上帝刨世的 过程体现了两大特点:一是上帝创世的二分模式, 一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平等。如《圣经》有; “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像,按 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 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 上所爬的一切昆虫。’神就照着自己的形 像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像造男造女。神 就赐福给他们,又对他们说:‘要生养众 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也要管理海里 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 物。’”① 《圣经·创世纪》的这一思想明确规定了人类 统管地球生物,是地球上的种族之王,具有最高的 优越性。人是按照神的样子创造出来的,因为有了 神本身而高贵。但在高度关注生态文明的当代,基 督教这一思想受到了极大的质疑,形成了生态神学 这一研究流派,并在生态维度上对基督教的教义进 行了重新解读。 其二,神转化为人与自然万物。北欧刨世神 话[2](P1钉’、中国创世神话和古希腊创世神话,三者 收稿日期:2011—04—2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学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生态美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2009JJD750010) 作者简介:刘心恬(1984~),女,山东济南市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 万方数据 20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7月 都强调创世之神化身为自然,整个自然界与神的身 体即人形的身体在生理结构上是完全一致的,这种 创世模式显然带有朴素生态整体观的意味。在此模 式之内细分还可分为两类:其一是神祗孕育人类与 自然万物;其二是神祗的身体直接转化为人类与自 然万物。前者以古希腊创世神话中的盖娅女神创世 为例。神话学意义上的盖娅(Gaia)是古希腊神话 中地位最高的女神,她生自混沌大神卡俄斯,代表 大地母亲,生育了十二泰坦神,分别掌管不同的自 然物和自然现象,包括天空海洋、日月雷电、时间 季节、光照生长等,比如天空之神乌剌诺斯、波涛 之神蓬托斯、大洋之神俄刻阿诺斯、闪电之神斯特 罗珀斯等,其子女岁月之神忒亚又生月亮之神塞勒 涅、太阳之神赫利俄斯和黎明之神厄俄斯,因此, 盖娅是自然之母、地球之母[3]㈣04-2嘶’。后者以北 欧创世神话为例。冰巨人伊密尔的身体化为自然万 物,“他的肉变成了大地,⋯⋯他的骨头造成了山, 牙齿变成了山崖,头发长成了花草树木”,此外他 的颅骨变成天体,脑子变成云彩[2](P15耵。可见,以 古希腊创世神话和北欧创世神话为代表的第二种创 世模式是基于叭与自然同生同源、和谐共处的关系 之上的。 但是,省察上述创世神话经典在当下的生存, 不难发现这样一种境况:上古创世神话对本民族文 化嬗变的影响至深至远,其现代价值转换却并未跟 上文化发展的脚步。神话难以融入现代文明的快节 奏,其内涵与价值渐被忽视。而在人类社会迈向生 态文明的进程中,创世神话重新受到重视,其尊重 自然的精神主旨与类宗教的神祗意象恰好顺应信仰 复魅的趋势,遂重登历史舞台。詹姆斯·拉夫洛克 (JamesLovelock)的“盖娅假说”(GaiaHypoth— esis)就是挖掘创世神话生态价值的典范。 二、“盖娅假说”:古希腊创世神话的 生态价值转换 所谓“盖娅假说”,或叫“盖娅理论”、“盖娅 定则”,是指将地球视为一个独立的有机生命体的 学说。“盖娅假说”是一个颇具争议的地球生理学 (Geophysiology)假说,认为“生物圈及地球的物 理组成部分,包括大气层、冰冻圈、水圈和岩石 圈,彼此之间是同源同流的共生关系,共同组成一 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系统,维持着地球气 候和生物化学条件的正常运转。"[|] (一)“盖娅假说”的诞生与发展 1960年,詹姆斯·拉夫洛克作为大气学家为 美国航空航天局做一项研究,探索火星上是否有生 命存在。1965年,拉夫洛克在做研究的过程中, 脑海中就产生了“盖娅假说”的雏形,但直到 1972年才发表了第一篇带有盖娅字样的论文[s]。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他首先在一些学术期刊上发 表了以“盖娅假说”为研究课题的论文[6],随后于 1979年出版了专著《盖娅:地球生命的新视野》。 他采纳了邻居好友——198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 者威廉·戈尔丁(WilliamGolding)的建议,用希 腊女神的名字给这一理论命名,于是“盖娅假说” 诞生了[7]。自此,围绕“盖娅假说”展开了一系列 的科学实验,并作出了很多颇具价值的预言推论, 盖娅理论正式登上了学术舞台。 “盖娅假说”在当今西方生态研究领域仍然占据 着一定的地位,从它被提出到现在,已经召开了四 次国际性的研讨会:1985年8月,第一次“盖娅会 议”在马萨诸塞州立大学召开,主题为“地球是一 个生命有机体吗?”1989年,在史蒂芬·施奈德 (stephenSchneider)的组织下,召开了第二次“盖 娅会议”,专门讨论“盖娅”及“盖娅假说”。2000 年6月,第三次“盖娅”会议在西班牙瓦伦西亚市 举办,与会科学家系统地讨论了地球生理系统的衍 变历史及盖娅的结构问题,并对“雏菊世界”模型 (Dais)嗍rld)与现实世界对接的问题深入交换了意 见。2006年10月,第四次“盖娅会议”在美国南弗 吉尼亚州阿灵顿市举办,从科学与隐喻两个角度对 全球气候变化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二)盖娅假说:生态整体主义的典范 在。盖娅假说”的标志性宣言《何为盖娅》 中,拉夫洛克给“盖娅”下的定义是: “盖娅既是一个复杂的实体,她将地 球的生物圈、大气层、海洋与土壤容纳为 一体;又是一个构成地球反馈控制系统的 整体,她追求的是自然万物在这个星球上 生存的最佳物理化学环境。”[8] 在一次与大众在线对话的活动中,当被问到如 何概括盖娅的定义时,拉夫洛克又说: “盖娅是一个关于地球的理论,它将 地球视为一个自足自律的系统,无论生物 圈中的成分如何,地球都始终保持气候与 化学环境处在一个舒适平衡的关联中。与 传统的达尔文进化论相比,‘盖娅假说’ 万方数据 第11卷第4期 刘心恬:盖娅的崛起与盘古的觉醒——论中西创世神话的生态维度 21 最大的特色就在于它将地球视为一个富于 生命的有机体,而不是仅仅被动地适应环 境,相反地,它也改造环境。,,【刀 上述定义体现了拉夫洛克建构“盖娅假说”的 几个关键词:“一体”、“生命”、“有机体”、“平 衡”。。一体”为“盖娅假说”抹上了一笔浓厚的生 态整体主义色彩;“生命”和“有机体”是拉夫洛 克反复强调的两个重要关键词,他曾面对媒体向公 众呼唤:“地球是活的”,引起了地球保护者的强烈 赞同;“平衡”则阐述了地球与其内外环境之间的 关系,拉夫洛克在“雏菊世界”模型中论证了地球 生物与宇宙环境之间共生共存的相互影响作用,为 “盖娅假说”提供了自然科学实证的依据。 通过这些关键词,可见“盖娅假说”具备如下 特质:首先,“盖娅假说”的总体倾向带有些许复 魅色彩。拉夫洛克在《何为盖娅》一文中指出,现 代科学与古希腊时期科学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没有 灵魂,而后者的灵魂正是源自对神祗的崇拜与敬 仰,现代的。生命科学在教授学者的手里变得越来 越没有生命,对盖娅的敬畏再也不是大地科学的根 基”,只有让科学重新回归神性,我们才能恢复科 学的灵魂[8]。但拉夫洛克作为一位科学家,他所谓 的“复魅”并不是重演原始宗教迷信色彩的老路, 而是从科学的意义上挖掘盖娅这一意象的现代价 值。其次,“盖娅假说”的主旨在于地球是人类共 同的家园。拉夫洛克之所以向往古希腊时期人与自 然的关系,正是由于“远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有 了以地球为家园的想法”,并且“感知地球就像它 真的是我们的共同家园一样"[31。当看到太空宇航 员传回的地球照片时,拉夫洛克极富诗意地感叹 道:“我们就像离家远走的游子,身在异乡才能意 识到原来自己对家乡的爱是如此的深沉。,,[8]再次, 无生命的环境和有生命的机体之间是密切不分的依 存关系,因此无机自然环境也是生命本身。拉夫洛 克生动地比喻道,‘‘或许,空气、水源和土壤本身 是没有生命的,但它们之于生命的意义,就像巢穴 之于小鸟,皮毛之于小猫,密切到无法分离的地 步,,[81,颇有中国古代谚语“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的味道。拉夫洛克不但倡导生态整体主义,还认为 地球像盖娅女神一样是富于生命的鲜活有机体,并 由此呼吁地球保护的迫切性。他指出: “小到细茵大到鲸鱼,世问的一切生 物不论大小都是盖娅的一部分,都要对她 的盛衰负有一定的责任。⋯⋯某一物种的 灭绝⋯⋯同时也是对我们自身的损伤,因 为我们都是盖娅的一部分。⋯⋯我们的确 属于这个星球,她不仅仅是一个家园,更 是一个鲜活而富有生命的系统,我们都是 她的一部分。”[81 由此反映出“盖娅假说”的两大原则:首先, “盖娅假说”秉持生态整体观的原则,将地球看作 一个生命有机整体,因而又被称作“地球生理学” (Geophysiology)或“地球系统科学”(EarthSys— temScience),就像生理学整体看待生物一样,拉 夫洛克也把地球视为一个有生命的整体。这个整体 就是大地女神盖娅的身体;其次,“盖娅假说”秉 持“生态平等”的原则,不仅将地球生物平等对 待,还对无生命的地球环境平等视之,因为我们都 是盖娅身体的一部分。 从美学的角度来看,与拉夫洛克的“盖娅假 说”颇有共鸣的理论不在少数。莎拉·路易森在 《地球意象与当代环境意识》一文中,引用了1664 年的一部解剖学教材上的一幅图片,名为《俄刻阿 诺斯:宏观和微观的宇宙》。俄刻阿诺斯正是盖娅 所生育的十二泰坦神之一,负责掌管大洋河流,生 育了地球上所有的河流以及三千位海洋女神。路易 森指出: “这幅版画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些内 容,河流从大海流出,又复归大海,好比 人类的血液从心脏流出,又复归心脏。画 面上有两个循环,下面那幅图的循环是一 个内部生理结构半敞开的透明人体,我们 能清楚看到静脉、动脉、心脏和肺部的位 置。上面那幅图的循环是一个世界环境的 循环,河流从山脉流淌下来,好像人的血 管里流淌的血液一样,一个很小的人在地 面上挖掘水井抽出纯净的水,好像从盖娅 女神的血管里抽取血液一样。,,[9] 著名美学家诺埃尔·卡罗尔(No若lCarroll) 在《情感、欣赏与自然》一文中也提到了水是地球 母亲的血液这一意象,他指出: “设想我相信水是地球神的血。因此, 当我看到一个天然喷泉时,我相信我正看 到地球神的血液喷涌而出。这种爆发力使 我受到触动:我被它的热量、力量和味道 所吸引。我在情感上为自然所感 动。眦10]‘娟26’ 卡罗尔批判卡尔松(AllenCarlson)所谓欣赏 万方数据 22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7月 自然的认知模式,认为除去自然科学常识,人们仍 然能够审美地欣赏自然。他在一篇题为《为自然所 感动:在宗教与自然史之间》的文章中,提出了一 个新的欣赏自然的模式,叫做“为自然所感 动”[10]僻92’。所谓“为自然所感动”是指人类在欣 赏自然时,内心所产生的某种比科学知识和经验更 为普遍的反应、更为本能的反应。天然喷泉和地球 神的血液的例子就是其中之一。卡罗尔还举了一些 例子来支持他的模式,比如当我们站在巨大的瀑布 底下,会对它的壮观发出兴奋的感叹[1妇哺蚰’;当我 们光着脚站在一片寂静的树荫下,脚下一层层的落 叶像一张柔软的地毯,于是内心会产生平和舒适的 情绪[10]喃92’等等,这些审美经验往往不是与科学知 识相关的、理性的、认知性的经验,而正是他所谓 的“为自然所感动”的审美经验。 综上分析,古希腊创世神话模式与意象在以 “盖娅假说”为代表的现代生态保护运动与思潮中 ·实现了与现代文明的对接。与之相比较,努力建构 本土话语的中国学界却缺少对本民族创世神话模式 与意象的生态维度的挖掘与阐释。但根据古文献记 载,与盖娅相比,盘古更适合成为地球意象的代言 人。那么,盘古的觉醒与崛起何日可待? 三、盘古的崛起:中国创世神话的 生态价值挖掘 上古神话是原始先民在人类文明未开化状态下 对自然界及其与人类之关系所作的朴素而生动的阐 释。神话所反映的是初民对自身知识无法解释的自 然现象之谜所怀有的猜测、试探、尊敬、畏惧与征 服企图等心态。先民对自然界的阐释好比一面镜 子,折射出人类对自己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最初定 位。中国上古神话以盘古创世开端,集中表现的是 我国祖先对一切自然存在所来由的本源所作的猜测 与阐说。 神话学意义上的盘古是中国古代创世神话的主 角。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最早见于三国时期吴国徐 整《三五历纪》中的一段文字: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 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 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 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 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 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艺文 类聚·卷一·三五历纪》)回 又有: “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 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 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 里。肌肉为田土。发为星辰。皮肤为草 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 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畦。” (《绎史·卷一·五运历年纪》) 盘古生自混沌之中,直到一万八千岁时开天辟 地,天地清浊分离,盘古死后化为自然万物:其气 息化为风云,双目化为日月,肢体化为山峦,血液 化为河湖等。盘古与人类的起源也密切相关,所谓 “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田亡”,是指盘古身上 的小虫变成了地上耕作的农夫。最早的人是由盘古 身上的一部分转变而来的,与地球上的其他自然物 一样,人类不过是盘古身体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物 都是平等的,理应共生共存。 中国生态美学研究不仅要对盘古及其所在的中 国上古神话体系中的故事与意象做深入细致的阐 释,更要对其在生态维度上的现代价值进行充分而 富有创新性的挖掘,因为与盖娅相比,盘古更适合 作为地球意象的代言人。 首先.,从意象本身来看,盖娅生育众神分别掌 管自然物,象征的是所有的自然物同出一母,共享 一源,是一个系统的整体。而盘古死后自身幻化自 然,所有的自然物都是盘古这一个身体上的不同组 成部分,无分先后次序,不问高低贵贱。故盘古的 万物同源与盖娅的万物一母相比,显然更能直接了 然地代表生态整体观与地球系统观。 其次,从哲学基础来看,盖娅的哲学基础基于 古希腊神人世界二分的模式,而盘古的意象则基于 中国古代天人相合的思维传统,后者更适合表达人 与自然一体不分的生态理念。 再次,从中国上古神话的谱系来看,盘古作为 创世大神,其所反映的天人相合的生态观对神谱内 的其他神话枝节产生了重要影响,比如在女娲以泥 水造人的神话中,水土是人的骨肉来源。盘古化身 自然的情节奠定了中国天人观的相合基调,在后世 文学创作中,人与自然物相互转化这一故事模式在 各个朝代的民间传说中皆可觅踪影,尤以《聊斋志 异》、《西游记》等文学名著为最。 第四,据壮族神话记载,盘古的意象并非男 性,甚至并非一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兴宾区 万方数据 , 第11卷第4期 刘心恬:盖娅的崛起与盘古的觉醒——论中西创世神话的生态维度 23 良塘乡作为盘古文化发祥地,其古庙中至今保存有 盘古兄妹塑像[1¨。生态美学倡导抵制人类中心主 义,并非排斥人类,而是试图解构中心,去除西方 同一哲学的深层影响。盖娅作为古希腊神话中的大 地女神,首先是以女性的形象出现的,这就在女性 主义与生态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但是这一理论 也有局限性,容易走人另一个人类中心主义即女性 压倒男性占据话语中心的误区。而盘古男女双性的 意象便弥补了这一不足,即便是《三五历纪》记载 中的盘古,作为男性开创世界的模式仍然可以是尊 重自然、天人相合的,人类中心主义与男权中心主 义并不是必然相伴相生的。 古希腊创世神话的大地女神盖娅的意象已经被 西方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所引入,无论是作为 理论本身的还是仅作为名称或意象,引入神话 作为生态意识的独特维度都是富有前景的尝试。而 盘古作为创世神话的文化原型,完全有资格作为中 国生态美学研究的形象大使,对盘古的关注定能开 启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更深入的挖掘,开启中西 方生态美学更具创新性的交流。但强调对盘古的重 视与挖掘并不意味着要以之压倒或取代西方的盖 娅,毕竟二者各有作为意象本身的利弊之处。对中 西创世神话生态维度的挖掘与建构须建立在去除中 心、合作对话、相互补充、共存互荣的基础上,只 有让盘古携手盖娅,抛开二者创世地位的高低比 较,找寻共性与契合点,才是真正有利于建构中西 创世神话的生态维度。 参考文献: [1]茅盾.中国神话研究初探[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 [2]袁博,钟健.西方神话经典[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 [3]晏立农,马淑琴.古希腊罗马神话鉴赏辞典[M].长春:吉林人民 出版社,2006. [4]wikipedia.G口{口Hypof^fsij[EB/OL].http://蚰.wikipedia。 org/wiki/Gaia—hypothesi5,2010—12—22. [5]刘华杰,苏贤贵.盖娅假说与河流伦理[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9,(10). [6]刘华杰.盖娅假说:从边缘到主流口].思想战线.2009,(2). [7]L0velock,J.nei删}mDro,龋cG4缸nco埘[EB/0L].httpl// www.ecoIo.org/lovelock/lovelock—online—chat-OO.htm,2010— 1l一25. [8]I∞velock,J.w7l口ttIG矗in?[EB/OL].http://www.哪lo.ol苫/ lovelock/whatj8一Gaia.html,2010一12—26. [9]莎拉·路易森.地球意象与当代环境意识[J].南阳师范学院学 报,2009,(10). [10][美]诺埃尔·卡罗尔.超越美学[M].李媛嫒,译.北京:商务印 书馆,2006. [11]古亦忠,杨子.走进来宾读盘古[N].人民日报,z003—12—12(华南 新闻). 注释: ①灵修版‘圣经'. ②唐初‘艺文类聚’与宋书‘太平御览》均引用过徐整此段文字。 但文本有不同,本文采用较早版本即‘艺文类聚》版‘三五历 纪)为引证. RisingandAwakening:AnEcoaestheticReflectiononGaiaandPangu LIUXin—tian (&以£仃如rLifPr口,≯n∞删伽dAPs肌硪cs,S^伽dong渤fvgrmy,-ri’以彻250100,c^i竹口) Abstmct:Asavitalcomponentofm”h0109y,thecreationmythshaveprofoundlyinfluencedtheestab- lishmentofmythologicalsystem,andsomeofthemevenpresentacrucialsignificancetothetransfigura— tionofarchetypeintherealmofnationalculture,suchasGaia,theAncientGreekgoddess,andPangu, thecreationgodofChineseMyth.However,duringtheprocedureofthemodernvaluetransformationfor theancientculture,GaiaoccupiesahighrankthatdiffersmuchfromthatofPangu,whichurgesustore— flectonthedistinctionintheresearchonecologicalaestheticsbetweenChinaandWest.Asearlyas1970, BritishscientistJamesLovelockputforwardtheproposalonGaiahypothesis,whichhasbeenpromoted IaterbyLynnMarguliswithherdisenchantedmodeofscientificresearch.Tofigureouttheinnercauses thatresuItinthephenomenonthatGaiarisesandPangufadesaway,therewouldbeplentyissuesforthe studyofecologicalaestheticstoworkout,whichwouldde“nitelymakesignificantcontributiontothepro— motionofChineseecoaestheticresearch,aswellasthe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sbetweenChineseand Westernsch01ars.. Keywords:Gaia;Pangu;creationmyth;Gaiahypothesis;ecologicalaesthetics (责任编辑 周振新) 万方数据
/
本文档为【盖娅的崛起与盘古的觉醒——论中西创世神话的生态维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