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传说群_梁祝故事的传说学思考

传说群_梁祝故事的传说学思考

2013-04-15 9页 pdf 502KB 22阅读

用户头像

is_604261

暂无简介

举报
传说群_梁祝故事的传说学思考 传说群 : 梁祝故事 的传说学思考 @顾佳希 梁祝故事被称为中国四大传说之一 , 它在传说学研究中应当占有 重要地位 。 早在 2 0 世纪 3 0 年代 , 钟敬文光生就撰文呼吁 , 认为民间文 学和 “文人的文艺 ” 、 “书本的文艺 ”有着很不相同的地方 , 单凭一般文艺 学不能完成研究民间文艺的任务 , 因此必须把这个独特的研究对象放 到适合它的那个学科中去 , 用独特的方法去研究它 。 了但是在较长一段 时间里 , 民间文艺研究的独特性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以至于直到 近年 , 钟敬文先生还在重提这个话题 , ...
传说群_梁祝故事的传说学思考
传说群 : 梁祝故事 的传说学思考 @顾佳希 梁祝故事被称为中国四大传说之一 , 它在传说学研究中应当占有 重要地位 。 早在 2 0 世纪 3 0 年代 , 钟敬文光生就撰文呼吁 , 认为民间文 学和 “文人的文艺 ” 、 “本的文艺 ”有着很不相同的地方 , 单凭一般文艺 学不能完成研究民间文艺的任务 , 因此必须把这个独特的研究对象放 到适合它的那个学科中去 , 用独特的去研究它 。 了但是在较长一段 时间里 , 民间文艺研究的独特性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以至于直到 近年 , 钟敬文先生还在重提这个话题 , 他说 : “我认为民间文学是一种 特殊的文学 , 研究特殊的文学 , 就不能只用一般的文学理论去研究 。 民 间文学本身有特点 , 要理解它 , 研究它 , 就要懂得它本身的知识 ,懂得它 本身所要求的研究方法 ” 刃可见这是个值得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 。 在 梁祝研究中 , 同样存在着这个问题 。 这就是通常的研究往往只把梁祝 故事当作 一个一般的文艺作品 , 然后用一般文艺学的方法去对它加以 研究分析 。 至于作为民间传说 , 梁祝故事在体裁形态和创作传播方面 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值得加以探讨 ,这种探讨对于传说学 ,乃至民间 文艺学的学术建设有什么价值 ,则较少涉及 。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 , 可能是多方面的 。 除了民间文艺学 、传说学 场矿 - - - - - - - - --一{ 石7尸夕夕了笋二 考 学科建设自身的某些历史原因和欠缺之外 , 从梁祝故事这一研究对象 来看 , 也有着它的客观因素 。 也就是说 , 长期以来梁祝故事的传播是多 种形态并存的 : 散文体的 口头故事 ; 韵文体的歌谣 、 俗曲 ; 戏曲曲艺 演 ;年画 、剪纸 、雕塑等样式的播布 , 交相辉映 ;还有不少专业的作家 、艺 术家参与其间 ,进行着梁祝故事的改编和再创作 。 凡此种种 , 各种文艺 样式都曾对梁祝故事的传播产生过不可低估的影响 〕 各种文艺样式之 间的交融和互动频繁地发生 , 终于到了盘根错节 、难分难解的地步 。 既 然研究对象的属性如此复杂 ,兼及到多个学科门类 ,人们在研究它的时 候不得不使用较为宽泛的理念和方法 , 或者说 , 容易停留在一般文艺学 的层面对它进行论述 , 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 尽管如此 , 梁祝故事是民间文学 , 是传说 , 这个基本事实仍然无法 动摇 。 因此 , 将梁祝故事放到传说学的范畴里去 ,用传说学的理念和方 法 , 对这个传说的基本特征及其生成的规律进行探讨 ,也就显得十分必 要 。 我们如今到民间去听人们讲述梁祝故事 , 已经很少能听到某个讲 述人会从头到尾 、原原本本地讲述梁祝故事的全部 。 一提起梁祝故事 , 一些讲述人常常这样打开他们的话匣子 : “大家都看过梁山伯 与祝英台 的戏文 , 你晓得 ‘十八相送 ’在啥地方了咯 , x x 地方那口并 , 都叫它 ‘双 照井 ’ , 这里就有一段故事⋯⋯ ” “你晓得焦骨牡丹的故事吗? 咯 ,说起来 还同梁l_ tJ伯与祝英台有关系呢⋯⋯ ”在讲的人和听的人之间 , 似乎早已 有着 一种默契 , 那就是说 , 梁祝故事谁不知道 , 这是不必再重复的 , 难道 你还没看过戏? 看过电影 ? 所以今天人们坐在一起 , 要听的只是与梁祝 故事有关的某个插曲 , 或是梁祝故事中某一段情节的又一种不同的说 法 . 这几乎已经成为当前梁祝故事讲述的普遍现象 。 由于戏曲 、曲艺 、 年画乃至电影 、电视等载体的广泛流布 , 人们对于梁祝故事的梗概已经 十分熟悉 他们不再满足于听别人复述这个故事的梗概 。 讲述人在这 样一种文化背景下面 , 也就顺应了听众的需求 , 往往会从原本的梁祝故 吞泞 民俗研究 卜C t KLO R 〔 S T岁 狱二 事中选取某几个片段 , 加以新的发挥 , 或是将其附会到附近的某个风物 上去 , 经过一番虚构 、夸张 . 、渲染 、幻想等艺术加工的手段 , 便在梁祝故 事的母体上又派生出一则则短小精悍的传说来 。 久而久之 , 形成了一 个庞大的梁祝传说群 。 不仅如此 , 梁祝传说群的讲述终于在今天民间 口耳相传的范畴里替代了完整的梁祝传说的讲述 。 这就是梁祝故事口 头传播的实际情况 。 这种讲述的现状是如此普遍 , 以至于我们今天几乎已经很难读到 关于梁祝故事完整情节的当代文本 。在 19 84 一 19% 年间进行的浙 江省民间故事集成工作中 , 全省各地搜集到有关梁祝故事的记录文本 不下几千则 ,大致上都呈现这种状态 。 这在《中国民间故事集成 · 浙江 卷》中 , 以及在此前公开出版的各市 、地民间文学集成卷和内部出版的 各县 (市 、区 )民间文学集成卷中 ,都十分客观地表达出来 。 » 其实 ,在全 国范围内 ,基本上也是如此 。 周静书主编的《梁祝文化大观 · 故事歌谣 卷》对全国范围内的当代采录文本有着较全面的搜集 ,这里虽然收人了 几则讲述梁祝故事完整情节的文本 , 但如果与该书收入如此丰富多彩 的梁祝传说群相比 , 它的比重之轻也是十分明显的 。 刃 比如 , 《祝英台打赌》一类的传说 , 就是从原传说中 “祝英台女扮男 装出门求学 ”这一情节生发出来的 。 说祝英台出门前 , 她的嫂子诬蔑她 将会做丑事 。 祝英台便跟嫂子打赌 , 在地下埋三尺红娟 , 约定三年后见 分晓 倘若心不邪 , 红绢簇崭新 ; 倘若心不正 , 红绢变黑炭 。 祝英台走 后 , 嫂子天天用脏水去泼葬绢处 , 结果那里反倒开出一朵鲜花 。 三年 后 , 祝英台回家 , 挖出红绢一看 , 果然依旧簇崭新 。 另有一些异文 , 则说 埋鞋打赌 , 或是以牡丹花打赌 , 这就引出了所谓 “焦骨牡丹 ”的说法来 。 还有的则说成是海棠花 。 说法尽管不一 , 却都凸现了祝英台的可贵品 质 , 使得人物形象更为鲜明 。 夕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 《祝英台打赌》已经是一个独立的小故事 , 而不 是那个梁祝悲剧完整讲述的一段 。 虽然它也可以成为完整讲述里的一 段 , 继续讲 下去 , 但是我们在田野作业时所遇到的情形 , 则普遍是不讲 下去的 。 要知道在梁祝悲剧的完整讲述里 , 《祝英台打赌》只截取了祝 英台出发读书前和读书回家后的一小段情节 这中间 , 祝英台上杭城 矽 尸口反了多二 澎 读 书遇见梁山伯 , 一直到 “十八相送 ” 他们分别 , 这里有很多情节 ; 接下 去 , 祝英台回家后 , 又有逼婚 、楼台会 、祭坟 、化蝶等十分重要的情节 , 讲 述人却一概会舍弃不讲 。 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许许多多 。 有的小故事只说梁祝生前的 事 , 有的小故事又只说梁祝死后的事 , 有的则用来解释某个地名 、 某个 器物名 、某种风俗习惯 、某种动植物习性 、某句俗语的由来 , 几乎在梁祝 故事的每一个主干情节上 , 民间都会十分大胆地为其生发出一个小故 事 。 或是对原故事情节的丰富 , 似乎可以与原故事吻合 ;或者完全是节 外生枝 , 别开生面 。 通常 , 人们都是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单独地讲述的 , 然而这些小故事毕竟都是梁祝传说群中的一员 , 这种讲述活动壮大了 梁祝传说的声势 , 丰富了梁祝传说的内容。 各地采风的实践告诉我们 , 人民群众对这种讲述现象是欢迎的 , 认 可的 , 并且积极参与到梁祝传说群的集体创作和传播活动中去 。 问他 们什么是梁祝传说 ,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 ,这一则则小故事统统都 是梁祝传说 在这里 , 我们十分清楚地看到了民间文学 与作家文学之间的差 异 众所周知 , 作家的作品是属于他个人的 , 用今天的话来说 , 就是作 家本人享有著作权 , 而且一旦发表它也就定 了型 、。 后人研究他的作品 , 历来主张正本清源 , 讲求版本的纯真性 当然不允许用这些从原作派 生出来的作品来代替原作 。 他们一定会追问 : “原作在哪里 ? 原作是怎 样的? ” 但是在民间文学范畴里 , 情况却大不一样 。 因为民间文学作品 原本就具有集体性 、传承性 、变异性的特征 。 民间文学作品是一种始终 “活着 ” 的文学活动 , 它的作品不可能一次定型 , 因而也无所谓权威的 “原作 ” 版本 , 它是人民群众在 口耳相传的漫长过程中集体创作和集体 修改出来的 〕 它随着时空的变换而不断地在变异 , 不断更新而永无止 境 这种变异 , 不仅仅是指一个作品本身的不断丰满充实 , 也包括了在 ·个作品母体的基础上不断滋生出许多小作品 , 而最终成为一个庞大 的作品群 梁祝传说群的出现便是个鲜明的例证 。 如果把原作当作一 棵大树 ,那么随着大树的不断生长 ,便从它的主干上萌发出千姿百态的 枝叶来 。 我们认识这棵大树 , 当然不仅仅是指它的主干 , 也包括了它的 民后丽舜一 丙L丙面RE 骊DI E丁一} 每一个枝梗 , 每一片树叶在内 由此可见 . 梁祝传说群的出现并不是一种偶然现象 ,它其实是由民 间文学的基本特征所决定 了的 , 因而也可 以说这是民间文学作品传播 和变迁的规律之一 , 值得引起注意 。 梁祝传说的这种讲述特征是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呢? 回答却是否定 的 _。 为了说明这一点 , 我们需要追溯梁祝传说的历史轨迹 对于梁祝传说在历史上的形成和流变 , 我们 目前所能够确切掌握 的材料还不多 、1 因为这毕竟是一种主要流传于底层民众中间的口头文 学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 不可能保存不同时空里活生生的讲述实况 当时的文人也还不可能十分详尽 、客观 、科学地记录和描述这种讲述实 况 。 我们现在可以读到的 , 只是被个别文人偶而记录在典籍中的一些 传说文本 。 用这些材料来描述梁祝传说在历史上的讲述状况 , 是很困 难的 , 但是我们仍然要努力去做 。 有关梁祝传说被记载于典籍的情况 , 最早是钱南扬先生加以钩沉 爬梳的 。 19 30 年 1 月 , 他在中山大学《民俗》周刊上发表《关于收集祝英 台故事的材料和征求》, 当时他就认为关于这个故事的最早记载 , 一是 宋张津《四明图经》引唐梁载言《十道四蕃志》, 一是清翟颧《通俗编》引 唐张读《宣室志》。 @ 建国后 , 路工先生和罗永麟先生先后就这个传说故 事的典籍文本资料作考据 ,但基本上都沿袭钱说 ,而没有发现比此更早 的文本 。 ¿ 罗永麟先生认为 , 唐代的两个文 / 4、记述较简略 ,估计当时民间的讲 述可能还会比这两个文本更详尽丰满些 。 罗文又认为 , 民间故事通常 总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才能广泛流传 , 并引起文人注意而被载 之于典籍 , 所以估计梁祝传说可能在六朝时已形成 , 此说甚是 。 此前 , 钱南扬先生就曾经根据徐树巫 《识小录》中提到了梁元帝的《金楼子》, 而认为这个故事有可能产生在六朝 。 唐以降 , 又有宋李茂诚 《义忠王庙记》, 载于清康熙 《郸县志》。 此 后 , 明清间宁波 、宜兴等地的方志中 ,也都有所记载 ,不一一罗列 : 纵观 71 尸夕口了 扩一二汾 以上各个典籍文本 ,都没有发现我们所说的这种梁祝传说群的痕迹 , 而 一概是对梁祝传说本身的完整记述 。 当然 , 各种文本记述的繁简程度 不尽相同。 一般而言 ,较早出现的文本总是更为简略些 ,梁祝传说中的 一些重要情节都是后世陆续添加进去的 。 由此我们大致上推测 ,在梁祝传说流传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 ,或者 说得再具体一些 , 是在近现代以前 , 有关它的讲述活动主要还是完整讲 述该故事的全部情节 。 那时候人们一般都是把它当作一个传说作品来 口耳相传的 , 要么不讲 , 一讲就总要把这个爱情悲剧从头讲到尾 。 那么 , 又是出于什么原因才出现如此纷繁多姿的梁祝传说群呢?我 们认为 ,这可能和戏曲曲艺的演唱活动兴旺发达有关。 早在 20 世纪 30 年代 ,钱南扬先生就注意到了这一点 ,他在《民俗》 周刊上公开向全国征求祝英台故事时 , 同时征求与祝英台故事相关的 所有材料 , 这里就包括了祝英台的戏曲和唱本 , 还有梁祝坟墓 、祠庙和 读书处等遗迹 。 ¾到了 50 年代 , 路工先生编《梁祝故事说唱集》, 对于梁 祝戏曲 、说唱的情况 , 又有较详细的梳理 。 ¿我国民间的戏曲曲艺演唱 活动 ,历来十分普遍 , 并且直接影响到民间故事的讲述活动 。 这是我国 民间文学的一大特点 , 和别的国家可能有所不同 。 尤其是到了近现代 , 各地搬演梁祝故事的地方戏曲越来越多 , 越来越受到欢迎 ,这些梁祝戏 在艺术上也渐趋成熟 , 几乎已经成为当时家喻户晓 、尽人皆知的精神食 粮 ,渐渐地便渗人到民间故事的讲述中去 , 影响到民间故事的讲述方式 和作品形态 。 关于这一点 , 刘万章先生早在 30 年代便已提及 , 他说 ,在海陆丰一 带有祝英台故事的流传 , “我在乡时 , 不但在民众口里听到如敬文兄所 记的 ,并且在许多乡人叫做 ‘白字仔班 ’的 (海陆丰通行的戏剧 ,有正字 , 又名大班 ;有白字 ;有西秦 ;有潮州班 )时常都排演这出美剧 。 ⋯⋯祝英 台的故事排演 , 多在团圆或转出 。 有时 , 更不把她的故事从头至尾演一 遍 , 只有片段的弄一小出 。 这些故事剧的影响于海陆丰的所谓中下流 的民众 , 尤其妇女 , 是很大的 , 她们不止把祝英台的故事 , 拿来做谈话 的资料 , 有时更会拿祝英台剧本里的歌曲或道白来做谚语 , 口头告诫 ⋯⋯ ” À刘先生的看法是很有道理的 , 他只是还没有进一步调查而已 。 甘一一一民俗研究 FO LKLO R E s : u o 一E s 一习 在浙江民间 , 情况也是如此 。 我们在采风过程中 , 多次听到这样的讲 法 , 人们一提起梁祝传说 , (多是先会从戏曲说起 。 许多人关于梁祝的知 识 , 也大多来自戏曲 。 这就提醒我们 , 历来民间故事的传播并不是一个完全独立而又封 闭的系统 , 它是开放的 , 它和戏曲曲艺这样一些俗文艺的演唱活动有着 密不可分的关系 。 国外的一些民间文艺学理论较少提到这一点 , 他们 的情况可能不同 。 但在中国 , 特别是在汉族中间 , 离开了戏曲曲艺去研 究民间故事则是很困难的 。 一方面 , 在 口头故事范畴里一旦出现了好 作品 , 立即就会有人把它们搬上舞台 , 用戏曲曲艺的方式加以传播 。 另 一方面 , 凡是动人的戏曲曲艺作品 , 一经演唱 , 就又会深入人心 , 重新变 成了人们口头讲述的好材料 。 两者之间的相互交融和相互转换 , 每时 每刻都在发生着 。 这也就成为中国民间文学的个性特征之一 。 忽视这 一点 , 我们的研究就不完整 。 不但梁祝传说如此 , 诸如三国 、 水浒 、 西 游 、杨家将 、包公 、八仙 、孟姜女 、白蛇传等题材 , 也无不如此 。 由于戏曲曲艺演唱活动的兴盛 ,也就随之出现这样一些情况 : 首先 是因为戏曲曲艺的深人人心 , 人们对某些戏曲故事都已十分熟悉 , 所以 导致在当时讲述故事的环境里不再要求讲述人原原本本地从头讲起 , 而只要求他讲最精彩的某个片断 , 或是讲戏曲曲艺中没有提及的某些 内容和某种说法 。 其次 , 是因为戏曲曲艺的演唱活动常常采取演折子 戏 、唱段子等形式 , 艺人们都有 自己擅长的那一出 、那一段 ,在民众中留 下特别深刻的印象 , 这也会引导人们 口头讲述故事时跟着采取只讲某 一段情节的方式 。 久而久之 ,便生发出许多故事的枝蔓来 ,把原先的传 说故事变成了由许多小故事组成的传说故事群 。 再次 , 故事的讲述环 境与戏曲曲艺又有所不同 : 戏曲曲艺往往可以吸引人们集中精力去观 赏 ,演唱时间长一些也没关系 。 讲故事则显得有些随便和散漫 , 除了一 些出色的讲述人有能力讲长故事并且把听众牢牢吸引住之外 , 一般的 讲述人都只喜欢讲些短小精悍的小故事 , 否则的话 ,讲述时的氛围就会 受到影响 。 大概正是这样一些原因 , 才逐渐形成了人们在讲述某些 口 头故事时的这样一种独特的风貌 。 ·一” 当然 ,也不是所有的民间故事都会演变成故事群 有的民间故事 , t匕如 田螺姑娘 、 狼外婆等 , 就较少出现这种现象 , 并没有从一个传说故 事演变为一个传说故事群 当然 , 上述这些故事 , 在不同时空里也会出 现许多异文 , 但这和我们所说的故事群 , 在形态 上是不 一样的 。 一般来说 ,在某个传说故事的母体的基础 _ L , 终于生发出一个庞大 的传说故事群来 , 这大概需要具备一些条件 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这 个传说故事 , 或是这个传说故事的主人公 , 应该是非常地出名 , 达到 一r 家喻户晓 、尽人皆知的地步 。 只有到 了这种地步 , 人们才会把那些本来 其实并不能归在这个传说故事名 F的情节也附会到它的名 下去 , 让它 们成为一则则独立的故事 。 还有一种情况 , 则是出于艺术创作的需要 , 人们会在原传说故事的某个关节处又生发出一大段情节来 , 使得这一 段特别出彩 , 并且可以逐渐地单独讲述 , 逐渐地从母体上分离出来 , 成 为 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小故事 。 附会与生发 , 就成为了形成传说故事群 的两种重要的艺术创作手段 和作家文学创作不同的是 , 这是一个集体创作 、 集体修改 、 集体传 播的过程 , 有无数人参与其中 。 这样一种集体的艺术创作过程集中体 现了这个历史时期里 、这个民族或地域的人们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 , 显得非常活泼生动 , 而且难能可贵 这样一种局面 , 在作家文学范畴里 几 乎是不可能出现的 但是 , 我们也不得不指出 ,这种民间文学现象在体现它的可贵之处 的同时 , 也暴露出了它的某些不足 。 因为这是许多人自发地 、分散地从 事的艺术创作 , 在整体上缺乏规划和经营 , 所以在这样一个庞大的传说 故事群中 , 作品与作品之间的艺术水平往往参差不齐 , 思想倾向可能不 尽一致 , 在叙事内容上也常会出现相互抵触的地方 。 这和作家文学范 畴里某个作家精心营构的某部长篇巨制所体现出来的高度统一毕竟还 是不一样的 或者说 , 这样一种演变趋势有时候也会妨碍某个民间故 事精品的及时出现 一、 换言之 , 有此民间故事在它们的发展轨迹中没有 出现由 一个故事演变成 一个故事群的局面 , 而是将集体智慧集中到这 民俗研究 FO LKI_ O R [ S TU D IES 一个故事本体的不断丰满和充实 上来 , 这也不是什么缺憾 , 有时候可能 会更好些 不同的发展轨迹 , 不同的艺术创造方式 , 都是可以攀登高峰 的 指出这一点 ,恐怕也很有必要 〕 ¹ 钟敬文 : 《民 间文 艺学的建设 , 发表于 19 35 年 , 载 叱钟敬 文民 间文 学论集次下 ) , 上海 文 艺 出版社 19 85 年版 º 钟敬文 :返对中国 当代民俗学一 些 问题的意见》, 丸社会科学战线 20() 2 年第 1 期 「〕咤中国民 间故事集成 · 浙江 卷》, 中国 卜B N 中心 199 7 年版 此书为 国 家艺术科研重点 项 目 在此书 出版之前 , 浙江 省范 围 内内部出版民间 文学集成 的县 ( 市 、区 )卷 10 8 本 , 公开 出版 民 间 文学集成的 市 、地卷 28 本 , 成为此书编幕的 可靠基础 ¹ 周静书主编 : 落梁祝文化 大观 · 故事歌谣卷 矛, 中华 书局 199 9 年版 通 扮中国民 间故事集成 · 浙江 卷矛第 27 8 一 279 页 6 钱南扬 :飞关于收集祝英 台故事材料的和征求 》 , 毛民俗勺司刊 第 92 期 门93 0 . 1) 仗路工 : 咤梁祝故事说唱 集 · 写 在前面 _匕海 古籍出 版社据 1958 年 版重印 罗永麟 : 乏试论 梁山 伯 与祝英 台故事、 , 载罗永麟著 论 中国四 大民 间故事沙, 中国民间 文艺 出版社 198 6 年版 多 刘万章 : 海陆 丰戏剧 中的梁祝 , 中山 大学 落民俗户周刊第 93 、 94 、 95 期 “祝英台故事专 号” 门9 3( ) . 2) (顾希佳 : 杭州师范学院历 史文化研完所研究员 ) 万 尸口汰了书二 汾
/
本文档为【传说群_梁祝故事的传说学思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