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中医基础理论_最全笔记_2

2017-09-15 50页 doc 586KB 49阅读

用户头像

is_737352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医基础理论_最全笔记_2中医基础理论_最全笔记_2 中医基础理论——导论 何谓中医学(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的健康、疾病、预防的生命科学。 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科学的思维方法。 集结于汉族地区 传统医学 (traditional medicine) 中医学学科属性 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中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特性 中医学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 何谓中医基础理论(basic theory of Traditio...
中医基础理论_最全笔记_2
中医基础理论_最全笔记_2 中医基础理论——导论 何谓中医学(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的健康、疾病、预防的生命科学。 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科学的思维方法。 集结于汉族地区 传统医学 (traditional medicine) 中医学学科属性 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中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特性 中医学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 何谓中医基础理论(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基础理论是对中医学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是研究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一门学科 是指导中医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元气论Essential Qi Theory、阴阳五行学说Yin-yang Theory and Five Phase Theory 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 藏象visceral manifestation 气血津液 Qi,Blood, Fluid and Humor 经络 meridian and collateral 体质constitution 中医学对人体病理的认识:病因cause of disease、发病occurrence of disease、病机 mechanism of disease 治则治法 therapeutic principle and therapeutic method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中医学奠基、形成阶段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的标志 《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补充《内经》的不足。 《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辨证论治基础。 《神农本草经》:奠定中药学理论的基础。 晋、唐时期:学科分化、临床发展 专科专著问世,学科不断分化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第一部探讨病因病机和临床证候学的专著。 , 医学教育化:设立太医署 宋(金)元时期:学派涌现、理论突破 学派:金元四大家 (four medical schools) ——刘完素(刘河间)(寒凉学派 the school of cold & cool ) 主火论 “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从火化” ——张从正(张子和) (攻下派 the school of purgation ) “病由邪生,邪去则正安”、“汗、吐、下” ——李东垣(李杲) (补土派 the school of invigorating the earth ) “脾胃一虚,百病乃生”、 “健脾养胃”、“甘温除热” ——朱丹溪(朱震亨) (滋阴派 the school of nourishing yin )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滋阴降火” 明清以降:中医学的综合和集大成 1 集大成:集成性著作涌现 命门学说 温病学说形成 明?吴又可:著《温疫论》一书,首先提出了“戾气”学说。 清?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 清?吴鞠通:“三焦辨证” 近现代:中西医结合 清末民国:中西医汇通 中西医现代研究 第三章 古代哲学基础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y 元气论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第一节 元气论 元气论的形成与发展 元气论的基本内容 元气论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举例 关于精气神学说 元气论的形成与发展 关于世界本原的几种猜想 水地说(?) 太虚说(?) 元气论(?) 原子论(?) • 元气论的形成与发展 气的本义?气的引伸义 元气论的基本内容 元气论的基本内容互化 气是组成万物的本原,根本观点, 弥散,无形,……聚则成形 气机是气化的前提~ 聚集,有形,……散则为气气是运动不息的物质:气化是气机的最终~ 气机——气的运动 气化的过程始终包含气机。气化——气的运动产生的变化气是自然感应现象的中介 气也是构成人体的本原物质 气化理论和形气转化 元气论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举例 说明生命过程的物质性和运动性 说明人的整体性和联系性 说明人体的生命现象和病理过程 关于精气神学说 精的基本概念: ——泛指气。气是一种充塞于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 ——气的精粹部分,构成人类的本原。 气聚为精 2 精化为气 精气生神 神驭精气 阴阳学说the theory of yin and yang 主 要 内 容 , 起源:日光的向背(朴素) , 属性划分 , 特性 , 概念 ,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举例 属性划分:“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阳 运外上温明无功兴推温 动 向 升 热 亮 形 能 奋 动 煦 阴 静内下寒晦有物抑凝滋 止 守 降 冷 暗 形 质 制 聚 润 左为阳(升),右为阴(降) 背为阳,腹为阴 功能属阳,物质为阴 概 念 • 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 代相互对立的事物 , 分析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特 性 , 相关性 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 普遍性 , 相对性 1.可分性 2.转化性(本质变化;属性变化) 3.阴阳通过比较分阴阳 阴阳无限可分性 3 阴阳交感相错(interaction between yin and yang) 泛指阴阳两者应不停地进行相互作用 是万物产生和变化的前提条件 具体形式: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转化和胜复。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 阴阳对立制约(the unity and opposition between yin and yang) , 阴阳互根互用(interdependence between yin and yang) , 阴阳消长平衡(waning and waxing between yin and yang) , 阴阳相互转化(重、极、甚)(inter-transformation between yin and yang) 阴阳对立制约 阴阳对立:属性对立 (绝对的、无条件的) 阴阳制约:相互克制 (相对的、有条件的) 对立制约:阴阳平衡 阳病治阴 由于阴气虚而阳气偏亢的虚热证(阳病),治疗当滋其阴(治阴),从而使阴阳恢复平衡。 阴病治阳 由于阳气虚而阴气偏盛的虚寒证(阴病),治疗当壮其阳(治阳),从而使阴阳平衡。 阴阳互根互用 阴阳互根:相互依存 是确定事物阴阳属性的依据; 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 是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 阴阳互用:相互资助 互根互用:消长与转化 阴阳消长平衡 阴阳消长 阴阳互为消长 阴阳皆消皆长 阴阳平衡(动态平衡) 阳 偏 盛 阳胜则热 阳胜则阴病: 是指阳热偏盛,必消耗阴液而出现各种伤津、伤阴的病证。(阳指阳热,阴指阴液) 4 阴 偏 盛 阴胜则寒 阴胜则阳病: 是指阴寒偏盛,必伤阳气,导致脏腑的阳气衰微而出现各种阳气不足的病证。(阴指阴寒;阳指阳气) 冻疮 阴胜则寒 面色苍白 阳虚则寒 面色苍白阳虚则寒 两颧潮红阴虚则热 阴阳消长 阴阳对立制约 1.此长彼消(阳长阴消;阴长阳消) 2.此消彼长(阴消阳长;阳消阴长) 阴阳互根互用 1.此长彼长:补气生血,阴中求阳 2.此消彼消:阴损及阳,阳损及阴 确定治疗原则 阴阳偏盛: 泻其有余(实者泻之) 阴阳偏衰: 补其不足(虚者补之) (阴病治阳、阳病治阴) 阴阳互损: 阴中求阳;阳中求阴;阴阳双补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 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用于疾病的诊断:四诊辨阴阳、八纲分类 用于疾病的防治 1.指导养生 2.确定治则治法 3.归纳药物性能 5 阳偏盛阳胜则热~阳胜则阴病热者寒之 阴实阴实阳者阳者偏泻偏泻盛之盛之 阴偏盛阴胜则寒~阴胜则阳病寒者热之 阳虚则寒阴病治阳阳偏衰阳虚则阴盛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阴阴虚虚阳阳者者偏偏补补衰衰之之阴虚则热阳病治阴阴偏衰阴虚则阳亢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阳偏衰阳损及阴阴阴 阳阳阳阳两虚阳阳双补互互 损损阴偏衰阴损及阳 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 分析病理变化的规律 阴阳偏盛 阴阳偏衰 阴阳互损:阳损及阴;阴损及阳;阴阳两虚 阴阳转化:阴证转阳证;阳证转阴证 阴阳偏衰 阳 偏 衰 阳虚则阴盛 阳虚则寒(虚寒) 阳虚则寒 阳 偏 衰 阴虚阳亢 阴虚则热(虚热) 阴虚则热 6 归纳药物性能 四气 五味 升降浮沉 阳 温、热 心甘(淡) 升浮 阴 寒、凉 酸苦咸 沉降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人体部位 组织结构 阳 表、上、背、四肢外侧 皮毛、六腑、手足三阳经、气 阴 里、下、腹、四肢内侧 筋骨、五脏、手足三阴经、血 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阴平阳秘 物质与功能 气血关系 气机运动 五行学说 the theory of the five elements 主 要 内 容 , 起源 , 概念 , 特性 , 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 ,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五行生克(正常的协调平衡):1.相生 2.相克 五行生克异常 A、相生的异常:母子相及 B、相克的异常:五行乘侮(异常状态):1.相乘 2.相侮 7 ,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五行概念 木、火、土、金、水五类事物的相互关系及其运动变化。 五行特性 木曰曲直 火曰炎上 土爰稼穑 金曰从革 水曰润下 五行归类 归类方法 1.直接归类:取象比类 2.间接归类:推演络绎 事物五行属性归类 事物五行属性归类 事 物 五 行 属 性 归 类 表 自然界 人 体 五 五 五 五 五 五 五 季 五 五 五 形 五 五 变 行 音 味 色 化 气 方 节 脏 腑 官 体 志 声 动 角 酸 青 生 风 东 春 木 肝 胆 目 筋 怒 呼 握 徵 苦 赤 长 暑 南 夏 火 心小肠 舌 脉 喜 笑 忧 宫 甘 黄 化 湿 中长夏 土 脾 胃 口 肉 思 歌 哕 商 辛 白 收 燥 西 秋 金 肺大肠 鼻 皮 悲 哭 咳 羽 咸 黑 藏 寒 北 冬 水 肾膀胱 耳 骨 恐 呻 栗 五行生克 相生(母子关系) (inter-generation) 含义:生:资生、助长、促进、推动。一行对另一行具有资助的作用。生我为母,我生为子。 次序:木火土金水木,依次相生 相克(“所不胜”、“所胜”) (inter-restriction) 含义:克,克制、制约、削弱。一行对另一行具有制约的作用。克我为所不胜,我克为所胜。 次序:木火土金水木,隔一相克 相乘、相侮(over-restriction & counter- restriction) 相乘(相克太过) 1.顺序:与相克一致 2.产生原因 8 相侮(克制反向) 1.顺序:与相克相反 2.产生原因 相乘、相侮的关系如何,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1.相生关系的传变:母子相及; 2.相克关系的传变:相乘相侮 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 1.确定五脏的病变部位 2.推断病情的轻重顺逆 用于指导疾病的治疗 1.控制传变 2.确定治则治法 3.指导针刺选穴 4.指导脏腑用药 5.指导情志疾病的治疗 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 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 说明五脏间的生理联系 确定治则治法 根据相生关系确定的治则治法: 治则:“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 治法:滋水涵木、培土生金、益火补土、金水相生 根据相克关系确定的治则治法: 治则:“抑强扶弱” 治法:抑木扶土、培土制水、佐金平木、泻南补北 指导脏腑用药 青黛色青入肝 朱砂色赤入心 黄芪色黄入脾 石膏色白入肺 熟地色黑入肾 9 相乘子相传 肝旺乘脾心 母子病我克病病肝(旺)脾(虚)及及子母克我 木乘土母病及子脾虚肝乘肝病肾脾子病及母土侮木病病相侮金木乘侮木金肝旺侮肺 克我肺(虚)肝(旺) 我克 肺虚肝侮 滋肾阴以养肝阴滋水涵木法 温肾阳以补脾阳益火补土法 相生治法健脾气以补肺气培土生金法 养肺阴以滋肾阴金水相生法 疏肝健脾抑木扶土法 补脾利水培土制水法 相克治法泻肝清肺佐金平木法 泻心火滋肾阴泻南补北法 母子相及 母病及子 子病及母 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CM 整体观念holism / the concept of organic wholeness 恒动观念perpetual motion theory 辨证论治treatment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整体观念 ,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 人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恒动观念 各脏腑组织、气血津液各自所存在的生理或病理上的运动变化特点 受自然因素影响,生理和病理方面所表现的似日、似月,以致似年等周期性波动,这类“动”以“振荡”、 “涨落”为基本形式 以整个一生,或者某一疾病全过程为周期的发展与变化,这些“动”往往表现出抛物线型的规律 辨证论治 病、症、征、证概念比较 辨证: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运用中医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部位、10 性质和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应用: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病、症、征、证概念比较 , 病(disease):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变化和转归的相对完整的病理过程。 , 症(symptom):自诉症状 , 征(symptom):临床体征 , 证(syndrome):指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因、病位 、病性和邪正关系等。 , 病是全程的; 证反映出阶段性; 症、征是疾病和证的表象部分 同病异治 是指同一疾病,由于发病时间、疾病阶段及机体反应等的不同,其所反映的病机及所表现的证候不同,因而 治疗方法亦随之有异。 异病同治 是指不同的疾病,若出现类似的证候,或在发病过程中病机相同,可采取相同的方法治疗。 气血津液qi, blood and body fluid 气 , 气的概念 , 气的生成 , 气的主要功能 , 气的运动 1. 气机 2. 气的运动形式 , 气的分类 气的概念 , 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 是不断运动的极其细微的物质 气的生成气的生成 先天之精气自然界之清气水谷之精气 肺肾脾主藏胃呼精运吸化 人体之气 气的主要功能 , 推动作用 (promoting action) , 温煦作用 (warming action) , 防御作用 (defending action) , 固摄作用 (consolidating action) , 气化作用 (transforming action) 11 , 营养作用 (nourishing action) 气的推动作用 生理表现: 1.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 2.激发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 3.推动血的生成运行及津液代谢。 病理表现(气虚) 1.生长发育迟缓/早衰; 2.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降低; 3.血虚、血瘀、津液不足、痰湿、水饮等。 气的温煦作用 , 生理表现: 1.维持体温相对稳定;2.温养脏腑 3.温通血脉和津液 , 病理表现: “气有余便是火”;“气实者热也,气虚者寒也”。 温煦功能减弱 冻疮 寒冷性荨麻疹 气的防御作用 , 生理表现 1. 防御外邪入侵 2. 驱邪外出 , 病理病理 1. 外邪易侵入人体而致病 2. 患病后难愈 气的固摄作用 , 生理表现: 1. 固摄血液 2. 固摄汗液、尿液、唾液、胃液、肠液等, 控制其分泌量、排泄量,防止体液丢失 3. 固摄精液 4. 固摄冲任 , 病理表现 1. 出血 2. 气不摄津的自汗、小便失禁 3. 气的摄精的滑精、早泄等 气的分类 分类 组成 分布 功能 元气 先天精气 根于肾,通过三焦,1.促进生长发育与生殖 布散全身 2.激发和推动脏腑经络等生理功能 宗气 聚于胸中,贯注心谷气+清气 1.贯心脉而行气血 肺,上循咽喉,下行2.走息道而司呼吸 于足, 3.与人体的视听言动等机能有关 营气 水谷之精气 行于脉中,营运全身 1.化生血液 2.营养全身 12 卫气 水谷之悍气 行于脉外…… 1.防御作用 2.温养作用 3.调节作用 血 , 概念 , 生成 1.营气+津液 2.相关脏腑:脾胃、肺、心、肝、肾 , 运行 , 功能 1.濡养作用 (to nourish and moisten the whole body) 2.运载作用(清气+谷气;浊气;体内信息) 3.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血液运行 , 气的推动和固摄作用间协调平衡 , 心肺肝脾等脏的协同作用 , 脉道通利 , 血脉的寒温适度 , 情绪稳定 , 血液充盈 津 液 , 概念 ——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液体及正常分泌物。 , 津与液的区别 病理:伤津、脱液 , 代谢: 1.生成:脾胃运化水液,小肠主液,大肠主津 2.输布:肺脾肾肝膀胱三焦 3.排泄:汗、尿、呼气、粪便 , 主要功能 1.滋润营养作用 2.化生血液 3.调节阴阳 4.排泄废物 津液代谢 A.汗、B.呼气肺 水谷 游溢精气脾三焦全身胃 分清小肠肝 别浊 肾膀胱大肠 C.尿D.大便 13 气与血的关系 , 气为血帅 气能生血 气能行血 气能摄血(气不摄血——补气摄血) , 血为气之母 血能养气 血能载气(气随血脱——补气固脱) 气与血的关系示意图气与血的关系示意图 A.气能生血 气对血B.气能行血气为血之帅 C.气能摄血 临床应用:?血虚时~补血,补气,?血行失常时~补气、行气、降气,?气虚出血时~补气,止血 A.血能生气血对气血为气之母B.血能载气 病理:大出血时~气随血脱 气能生血 表现: 1.气化是血液生成的动力; 2.气为化生血液的原料; 3.脏腑之气直接参与血液的生成。 临床意义: 气虚则血亏——血虚补气 气能行血 表现: 1.直接推动血行 2.通过脏腑的功能活动推动血行 临床意义: 血乱调气(补气、行气、降气) 津液与美容 津液的充盛是人体美态的关键。 1.津液充足,不但皮肤有弹性,饱满湿润,而且不易老化; 2.津液不足,则皮肤干枯起皱,脱屑瘙痒。 现代美容中提倡的“饮水美容学”,与中医美容注重津液的观点不谋而合。 14 气与津液关系示意图气与津液关系示意图 A.气能生津 气对津液B.气能行津 C.气能摄津 临床应用:?津液不足时~滋阴,补气,?水液停滞时~利水,补气、行气,?气虚津液流失时~补气,固津 津能载气津液对气 病理:津液大量丢失时~气随津脱 “吐下之余~定无完气” 血能养气 , 表现 1.血不断地气的生成和功能活动提供水谷精微 2.血濡养脏腑经络,使其功能正常,人体之气才充沛 , 临床意义 血虚则气虚——养血益气 血与津液的关系 ,表现 1、津血同源:同源于水谷精微 2. 津血互化:血化生津液 津液化生血 夺血者无汗,临床意义 夺汗者无血 津血之间关系示意图津血之间关系示意图 来源相同 血津液 相互化生 失血过多 失血脉内血液过多渗入 导致脉外津液津液,津液亏损,亏损 15 津血关系示意图2津血关系示意图2 大量外泄津液 大量脉外津液耗损渗出 导致 津液血脉血液血脉空虚,,营气空虚 藏象学说 ——绪论 藏 象 学 说viscera manifestation theory 概念 形成条件 基本特点 藏 象 概 念 • 藏:藏于体内的内脏。 • 象: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 藏象:藏于体内的脏器组织及其所表现于外的各种现象,包括生理病理现象及其相通应的自然界事 物和现象。 • 藏象学说:通过对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 互关系的学说。 形 成 条 件 • 古代解剖学的认识 • 长期生活实践的观察 • 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 • 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 藏象学说的特点 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the conception of organic wholeness centering around the five zang-organs) 1.以五脏为中心人体自身的整体性 2.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独特的生理病理学体系 1.司外揣内,以象测藏 2.病理或临床治疗的反证 第二章 脏 腑 学 说 the theory of zangfu-organs • 分类 • 五脏、六腑的区别 分 类 五脏 心、肝、脾、肺、肾 16 胃、胆、小肠、大肠、 六腑 膀胱、三焦 脑、髓、骨、脉、胆、 *奇恒之腑 女子胞 奇恒之腑:奇,不同,恒,一般。形态上中空有腔与六腑相似,功能上贮藏精气与五脏相似的腑。除胆之外, 无表里配合,无五行的配属。 心 位于胸腔, 两肺之间, 略偏于左, 外应虚里。 虚里---左乳下心尖搏动处,又名胃之大络 心的解剖位置(血肉之心) 心 (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 , 解剖形态 , 主要功能 (main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of the heart) • 主血脉 (to govern blood and vessels) • 主神明 (to govern the spirit) , 心的气血阴阳 , 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 在体合脉,其华在面(to manifest its conditions on face) • 开窍于舌 (to open into the tongue) • 在液为汗 (to associate with sweat in fluids) • 在志为喜 (to associate with joy in emotions) • 在时为夏 主 血 脉 • 含义:心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以营养全身的功能。 • 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行的最基本前提条件: 1.心气充沛 (abundance of heart qi) 2. 血液充盈 ( plenty of blood) 3. 脉道通利 (smoothness of vessels) • 面色、舌色、脉象、心胸部感觉为心主血脉功能正常与否的外部表现 心主血脉功能的生理病理表现 • 正常:脉和缓有力、面色红润有光泽、舌色红润灵活 • 异常: 1) 面色苍白无华,舌淡,脉细弱无力, 心悸 2) 面色灰暗/青紫、唇舌青紫、舌紫黯/瘀点、瘀斑,脉结代,心前区闷痛/刺痛 面、舌表现 面色红润有光泽 舌色淡红荣润 面色淡白无华 瘀斑舌 主神明 含义: 神的概念:广义——人的生命活动及其外在综合显现。 狭义——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17 心主神明:心具有主宰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以及主持协调全身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作用 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血液 表现:神志、思维、精神状态、睡眠。 面唇青紫 思 考 • 心主神明与心主血脉间的关系如何, 心主神明与心主血脉间的密切关系 • 心主血脉正常——神志清稀,思维敏捷,精神充沛 • 心主血脉异常——心神病变 • 心神异常——血行异常:心率、脉搏加快,面红/苍白 心开窍于舌 • 结构上:手少阴心经之别络系于舌; • 生理功能方面:心主血脉和神明与舌的色泽、运动、味觉、语言有关。 • 临床意义:从舌的色泽、活动度和语言表达可测知心的功能状态。 心的气血阴阳 心气推动心主血脉和心藏神的功能 心血资养心神的作用 心阴根于肾阴促进心的宁静、内守、抑制与制约阳热的功能 心阳根于肾阳促进心的活动、升散、兴奋和温煦作用 肝(刚脏、罢极之本、将军之官 解剖形态 主要功能 主疏泄 (regulating and dredging the activity of qi) 主藏血 (to store blood & regulate the volume of blood in circulation) 生理特点 肝的气血阴阳 与形窍志液时华的关系 在体合筋(to control tendons)其华在爪 开窍于目(to open into the eyes) 在液为泪 (tear in fluids) 在志为怒 与春季通应 肝的气血阴阳 肝气是肝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动力 肝血乃肝脏贮藏之血和养肝之血 肝阳促进升和动 肝阴促进静和降 肝主升主动,故阴虚阳亢者多,阳虚阴盛者少 主疏泄 含义:肝具有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使之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 主要表现 调畅气机 促进血液与津液运行 促进脾胃纳运 调畅情志 18 促进胆汁的分泌与排泄 有利于男子排精、女子行经 肝的生理特性 体阴用阳:是对肝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特性的概括。 肝体为阴:肝藏血;肝居下焦 肝用为阳: 生理上:肝主疏泄,主升主动 病理上:肝阳易亢,肝风易动 喜条达恶抑郁 调 畅 情 志 疏泄正常:心情开朗,情绪稳定。 肝失疏泄: 肝气抑郁:心情不舒,闷闷不乐,多愁善虑; 肝气上逆:性情急躁,容易发怒,烦躁不安。 调畅气机 疏泄正常:气机调畅 肝失疏泄: 肝气抑郁:气滞(胀、满、闷、痛) 肝气上逆:气逆 促进血和津液的运行 疏泄正常:通过调畅气机进而通畅血行,通利水道。 肝失疏泄: 肝气抑郁:气滞血瘀;气滞津停。 肝气上逆:血随气逆。 气 滞 津 停 促进脾胃纳运 疏泄正常:调畅脾升胃降 肝失疏泄: 肝脾不和 肝胃不和 肝脾不调、肝胃不和 A.头晕目眩 B.飧泄脾(肝脾不和) 肝失疏泄 A.嗳气,呃逆, 恶心呕吐胃B.脘腹胀痛 C.便秘 (肝胃不和) 木不疏土 疏肝健脾和胃 促进胆汁的分泌与排泄 胆汁由肝之余气积聚而成。 19 疏泄正常:胆汁化生顺利,排出通畅。 肝失疏泄: 胆汁分泌、排泄不畅 肝失疏泄,胆汁外溢 肝失疏泄 胁下胀痛,口苦,纳食不化,甚至出现黄疸。 调 节 生 殖 机 能 男子泄精与女子月经的正常,依赖肝之疏泄与肾之闭藏 疏泄正常:月经按时而至;精液定期溢泄 肝失疏泄: 肝气抑郁:月经失调;排精不畅;性欲减退 肝气上逆:月经失调;遗精;性欲亢进 肝主藏血 含义: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及防止出血的作用。 具体体现: 贮藏血液 调节血量 防止出血 贮 藏 血 液 (肝为血海) 生理作用: 1.濡养全身 2.涵养和制约肝阳 病理表现(肝血不足) 1.血不养目 2.血不养筋 3.肝阳上亢 在 体 合 筋,其 华 在 爪 含义: 筋:包括肌腱、韧带一类组织,具有联络关节肌肉,主司运动的作用。 爪:爪甲(爪为筋之余) 生理:肝血滋养筋脉,荣润爪甲 病理:(肝血虚) 肢体麻木、屈伸 不利 爪甲苍白或脆薄易裂或反甲 肝开窍于目 生理:目之能视赖肝血濡养 病理: 肝血不足:视物不清,甚至夜盲; 肝经风热:双目红肿痛痒 肝火上炎:目赤生翳 肝阳上亢:头目眩晕 肝血盛衰影响爪甲的枯荣 指甲营养不良 反甲 肝 主 筋 筋力强健,运动灵活 能曲能直 ,刚柔相济 思考 20 , 肝主疏泄气机与肝贮藏血液、调节血流量间的关系, 肺( 娇脏、相傅之官、气之本) 解剖形态 主要生理特性: 1.华盖(lung being the canopy) 2.娇脏 ( delicate viscus) 3.宣发肃降(to govern dispering and descending activities 主要功能 1.主气司呼吸(dominate qi and control respiration 2.主通调水道(regulate the waterways) 3.朝百脉(convergence of blood vessels in the lung) 主治节(management and regulation) 肺的形态 位于胸腔,左右各一,覆盖于心之上,又称“华盖”。 宣发肃降 呼出浊气 将精微、津液布散全宣身~外达皮毛发宣散卫气~将津液化为 汗液~并调节其排泄肺气 肃 降吸入清气 向下向内布散精微、津液 清洁呼吸道 肺的形、窍、志、液、华、时 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skin in the exterior) 开窍于鼻 (opening into the nose) 在液为涕 (nasal discharge in fluids) 在志为悲忧 (sorrow in emotions) 与秋季通应 肺主气司呼吸 主呼吸之气(governing respiratory qi ) *病理表现:呼吸不畅,咳嗽,气喘等。 主一身之气(governing physical qi ) *体现在:气的生成(宗气) 全身气机的调节 *病理表现:少气、声低气怯、肢倦乏力、气机失调 肺主气主要取决于肺司呼吸的功能。 肺朝百脉 (辅心行血) 含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会聚于肺,经肺气的吸清,呼浊,再将富含清气的血液输送全身。 病理:肺气壅塞?血脉瘀滞?心悸胸闷,唇青舌紫等。 21 主通调水道 是指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 外达皮毛,汗、呼气宣发 肺 水谷津液脾 肃降 尿肾(膀胱)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 肺失通调 失于宣散无汗,皮肤水肿 肺失通调 小便不利,水肿失于肃降 治肺以利水,“提壶揭盖”法 主治节 含义:是指肺对全身生理功能尤其对人体气血津液的运行输布等具有某些治理和调节作用。 主要体现在: 1.呼吸(肺司呼吸,呼浊吸清) 2.气机(肺司呼吸,调节全身气机) 3.血液 (肺朝百脉,助心行血) 4.津液(肺主通调水道,调节津液代谢) 肺为娇脏 生理:肺清虚而娇嫩。 (吸之则满,呼之则虚,为脏腑之华盖,百脉之所朝会; 清轻肃静,不容纤芥,不耐邪侵) 病理:肺容易受内、外邪气的影响。 思 考 题 肺气的宣降作用在通调水道方面的具体体现, 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皮毛:皮肤、汗腺、毫毛等组织,是一身之表,为人体抵御外邪侵袭的第一道屏障。 皮毛与肺的主要关系 临床意义 皮毛与肺的主要关系 肺气宣发,输精(津液、水谷精微)于皮毛 22 肺气宣发,宣散卫气于皮毛 皮毛作为屏障抗邪护肺 皮毛能宣散肺气,以调节呼吸 肺主皮毛的临床意义 生理 ——皮肤致密,毫毛光泽,排汗适度,抗邪能力较强。 ——皮肤疾患与肺的功能有一定的相关性。 病理 ——皮肤憔枯,多汗/易遭外邪侵袭 ——皮肤感邪常内传于肺 肺开窍于鼻 , 肺气调和:鼻腔通畅,嗅觉灵敏 , 外邪多从鼻喉侵入肺 , 肺失宣发,则鼻塞不通,嗅觉不灵;肺经有热可致鼻衄、酒渣鼻等病变。 肺气充沛,皮肤润泽、致密 肺与损美性疾病 酒渣鼻 涕为肺液 涕的分泌与性状的变化多与肺失宣降有关。 鼻流清涕----肺寒 鼻流黄浊涕----肺热 鼻干----肺燥 肺的气血阴阳 – 肺的气血是肺发挥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来源 – 肺的主要功能主要依靠气的作用,论及血的极少。 – 肺阴根于肾阴,制约阳热,促进肺的滋润、宁静与内守 – 肺阳根于肾阳,促进肺的温煦、运动与升散。 部位形态 主要生理功能 主运化 (to govern transport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主升清 (governing elevating the clear) 主统血 (to command blood ) 脾的气血阴阳 与形窍志液华时的关系 在体合肉,主四肢(to dominate muscles and limbs) 开窍于口,其华在唇(opening into the mouth) 在液为涎 (saliva in fluids) 在志为思 (contemplation in emotions) 与长夏通应 主运化 , 含义:指脾具有把水谷化为精微并将其吸收、转输至全身的作用。 , 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方面。 23 运化水谷,先化后运, 食物 胃A.上输于肺,肺之宣发肃降B. 脾的自转输 脾主运化 精微全身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运化水谷的生理病理意义 生理:脾气健运 为化生精、气、血、津液提供足够养料---充分营养全身脏腑组织。(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病理:脾失健运 食欲不振、口味不正、腹胀、便溏;倦怠乏力、消瘦等 主运化水液 水饮 汗胃 布散全身浊者宣发脾主运化津液外达皮毛肺清肃降 清小肠肾,气化,浊浊 粪便大肠膀胱尿 主运化水液的意义 生理:脾气健旺,水液得以正常吸收、输布。 脾喜燥恶湿 病理表现: 形成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甚至水肿。(脾虚生湿,脾为生痰之源和脾虚水肿)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主升清 , 含义: 升:?指脾气的运动特点以上为主(脾气主升) ?升举、提举内脏 清: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 脾气上升,一方面将水谷精微吸收并上输至心肺头目,通过心肺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另一方面维 持内脏位置的相对稳定,防止其下垂。 , 生理病理表现 统摄血液 , 含义:脾具有统摄血液,控制其在脉内运行而防止溢出脉外的作用。 , 机理:气的固摄作用。 24 , 脾不统血:慢性虚损性出血 脾失健运,水湿内停,肌肤水肿 在体合肉,主四肢 , 脾运化水谷精微和津液来濡养全身的肌肉和四肢活动 , 脾气健运:肌肉丰满、发达、壮实,四肢轻劲,灵活有力 , 脾气虚弱:四肢乏力,肌肉消瘦甚则痿废不用 , “治痿独取阳明” 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食欲、口味等与脾的运化功能密切相关。 脾的病变会出现食欲的改变和口味的异常 1.脾虚:食欲减退,口淡 2.脾经有热:口有甜味 3.脾有湿邪:口中粘腻 口唇的色泽形态变化反映脾运化功能正常与否 脾虚不能运化水谷,形体消瘦 生理病理表现 脾气上升 ——水谷精微向上转输至心肺、头目,化生气血营养全身。 ——脏腑相对恒定于一定的位置。 脾不升清 1.升清之力不足:气血生化无源 神疲乏力, 眩晕,腹泻等 2.升举之力不足:脾气下陷 久泻、脱肛,胃下垂,肾下垂等 脾虚眼睑下垂 脾的气血阴阳 脾的气血相互资生难以分割,但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皆为气的推动,故较多强调脾气的 功能,较少论及脾血的功能。 脾阴脾阳以肾阴阳为根本,但脾的功能可归纳为升、动、散,故历代医家论述脾阳十之八九。 脾与口唇 脾气健运,气血充足,口唇红润 脾失健运,气血不足,口唇无华 肾(先天之本、封藏之本、作强之官) 解剖形态 主要功能 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 主水 主纳气 肾的气血阴阳 与形窍志液时的联系 主骨生髓,其华在发 开窍于耳及二阴 在志为恐 在液为唾 与冬季通应 肾的气血阴阳 , 肾精、肾气是构成肾的基本物质和维持肾的各项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 肾中精气的生理功能,体现出肾阴和肾阳两个方面。 25 , 肾阴,肾阳为五脏阴阳的根本 解剖形态 肾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 主 藏 精(to store essence, control growth,development &reproduction) , 含义: 肾具有贮藏精气,防止其无故外泄的作用 , 肾中所藏精之来源 , 肾中精气的生理作用 肾精来源 来源 , 先天之精 , 后天之精 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的关系 , 来源有异,但同归于肾; , 相互依存、相互资助 肾所藏之精 肾中精气的生理作用 , 主管生长发育( to control growth,development) , 主管生殖 (to control reproduction) , 调节机体的代谢和生理活动——通过肾阴、肾阳来实现 主管生长发育 , 肾中精气的盛衰变化,决定机体的生、长、壮、老、已生命活动过程 , 形体表现为发、齿、骨等的改变 , 肾精亏虚,多表现为小儿生长发育迟缓,成人早衰 , 临床抗衰老常从肾论治。 肾中精气盛衰过程 26 主管生殖 肾中精气的盛衰变化,有“天癸”的“至”与“竭” 生理:生殖机能的产生、成熟以至衰退、丧失 病理:肾精亏虚,性机能减退 主管一身之阴阳 , 含义: 1.肾阴:对各脏腑组织起着滋润、濡养作用。 2.肾阳:对各脏腑组织起着推动、温煦作用。 , 病理: 1.肾阴不足表现 2.肾阳不足表现…… 3.它脏阴/阳虚日久累及肾阴/肾阳虚;肾阴/肾阳虚导致它脏阴/阳虚…… 肾的气血阴阳 肾精、肾气是构成肾的基本物质和维持肾的各项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肾中精气的生理功能,体现出肾阴和肾阳两个方面。 肾阴,肾阳为五脏阴阳的根本。 主水(to regulate water metabolism) 靠肾的气化作用实现 1.肾的气化作用是推动津液输布和排泄的基本动力 2.肾的气化作用推动精液升清降浊 3.肾的气化作用主司膀胱开合 肾气化失常:浮肿、小便清长、不利等。 肾对水液代谢的主持与调节作用 27 主管纳气(to receive qi ) , 概念:肾有摄纳肺吸入的清气,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以保证体内外气体的交换。 , 纳气正常:呼吸均匀和调。 , 肾不纳气:呼吸表浅、动则气喘,呼多吸少 , 呼吸运动:肺肾协调完成 主骨生髓,其华在发 生理: 精能生髓,骨赖髓以充养,故称“肾主骨”; 齿为骨之余,赖骨髓充养 发为肾之外候,赖肾精充养 病理:肾精不足 小儿五软,成人骨骼脆弱易折 小儿牙齿生长迟缓、成人牙齿松动脱落 发白枯槁脱落 临床对早衰所致的发白、脱发常从肾论治。 开窍于耳及二阴 , 肾精滋养耳窍,则听觉灵敏 , 肾精不足,则听力减退、耳鸣、耳聋 , 思 考肺、脾、肾在水液代谢中的作用 第二节 六腑six fu-organs/six bowels 含义 共同的生理功能 七冲门 生理特点 一、胆 (“中精之府”“中清之府”“中正之官”) 位于右胁下,附于肝之短叶间。又属于奇恒之府。 生理功能 1.贮存和排泄胆汁 (storing and excreting the bile) 2. 主决断 (governing decision) 胆功能失调 胁下胀满疼痛、食欲减退,腹胀、便溏;胆汁外溢出现口苦、呕吐黄绿苦水、黄疸等; 怯弱,善太息,或谋虑不决等。 二、胃 又称胃脘,位于中焦,与脾“以膜相连”。 生理功能 28 主受纳腐熟水谷 (“太仓”、“水谷之海”、“水谷气血之海”)。 (“保胃气”) 主通降,以降为和,以通为顺 三、小肠 位于腹中,上与胃相接(幽门),下与大肠相接(阑门)。 生理功能 主受盛和化物 (受盛之官) 主泌别清浊 脾 全身小肠受盛食糜分清水谷精微化物 ,包括水分, 小肠主液别浊 肾的气化残渣糟粕剩余水分尿膀胱,浊中之浊,,浊中之清, 大肠 粪便 小肠中水液量 的多少与尿量有关,有“小肠主液”之说。 临床应用:“利小便及所以实大便”。 小肠功能失调 腹胀,腹痛,呕吐,便秘;便溏,小便短少,泄泻等。 四、大肠 位于腹中,上口与小肠相接(阑门),下端为肛门。 生理功能 传导、排泄糟粕 大肠的传导排泄 胃的降浊 肺的肃降 肾的气化 大肠主津 五、膀胱 (州都之官) 位于小腹,居肾之下,大肠之前。 生理功能 贮存和排泄尿液 肾的气化 上中下三焦的生理特点 生理特点 上焦如雾:主气的宣发与升散 中焦如沤:主消化吸收并输布水谷精微和化生血液 下焦如渎:主排泄糟粕和尿液 治法 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上焦用药轻清灵透 29 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中焦用药平衡 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下焦用药滋腻 六、三焦 “决渎之官”“孤府” 六腑之三焦 三焦之分布 上焦 --- 膈以上(心肺) 中焦 --- 膈至脐(脾胃、肝胆) 下焦 --- 脐以下(肾、膀胱、大肠、小肠等) 三焦共同生理功能 通行元气 运行水液 上中下三焦的生理特点和治法 第三节 奇恒之腑 一、脑 脑居于头颅内,由髓汇集而成。又称“髓海”。 脑 生理功能 主宰生命活动 (“脑为元神之府”) 主精神意识 (“头者,精明之府”) 主感觉运动 与五脏的关系:脑的功能分属五脏 肾:肾藏精,肾精充养脑髓。 脾:脾胃气血生化之源,脾主升清。 心:心藏神 肝:肝主疏泄 与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二 、女子胞 又称“胞宫”,即子宫。位于小腹部,在膀胱之后,大肠之前,呈倒梨状。 女子胞 生理功能 主持月经 孕育胎儿 与脏腑经脉的关系 与 “天癸”的关系 与五脏的关系: 肾、肝、脾、心 与经脉的关系: 督、任、冲、带 30 ,第五节脏腑之间的关系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一)心与肺 心血载气并维持肺之呼吸 (主血)心(宗气)肺(主 气) 肺气助心行血 二、心与脾 心血滋养维持脾运 (主血)心脾(主运化) 脾运化水谷精微化生心血 推动血行心主血 血液运行正常 脾统血血行脉道 三、心与肝 推动血行心主血 血液运行正常 贮藏调节血量肝藏血 心主神志主管精神活动维持精神情志 活动正常肝主疏泄调节情志活动 31 四、心与肾 心火 心肾相交下上心肾水火相济降济(水火既济) 肾水 失眠,心悸、怔忡,心烦,腰膝酸 软,或男子梦遗,女子梦交等。心肾不交心悸、怔忡,畏寒肢厥,或朦胧欲 睡;或小便不利,肢面浮肿,下肢 为甚等。 五、肺与脾 吸入自然界肺司呼吸清气生成聚于 胸中宗气 吸收水谷之脾主运化精气 输布排泄水液肺通调水道 水液代谢正常脾运化水液吸收输布水液 六、肺与肝 主清肃下降肺气 一升一降,全 身气机调畅 主疏泄升发肝气 七、肺与肾 肺主通调水道(为水之上源) 水液正常 输布排泄肾主水(为主水之脏) 32 肺司呼吸(为气之主) 共同完成 呼吸运动肾主纳气(为气之根) 肺阴肾阴 八、肝与脾 调畅气机,分泌胆汁,协助脾运 肝(主疏泄)脾(主运化) 运化正常有利于肝之疏泄 肝藏血调节血量维持血液的 正常运行脾统血固摄血液 九、肝与肾 滋肾化精 肝藏血精血同源,肝肾同源肾藏精 养肝化血 肝之阴阳 维持肝肾阴阳的充足 与协调平衡肾之阴阳 使肾之封藏开合有度 肝(疏泄)肾(封藏) 以制约肝之疏泄 33 十、脾与肾 运化水谷精微充养肾精 脾(运化)肾(肾精、肾阳) 肾阳温煦以助脾运 为运化水液为后天之本脾脾生水液代谢命正常之肾为先天之本肾气化水液本 二、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胃:受纳腐熟水谷——初步消化 消化胆:贮存排泄胆汁——以助消化 受盛化物——进一步消化 小肠: 泌别清浊——吸收精微吸收吸收水份 大肠:传导变化 排泄大便排泄膀胱:贮尿排尿——排泄小便 三焦:水谷之道路(概括消化吸收排泄过程)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主要表现为脏腑阴阳表里的配合关系。 (一)心与小肠 心属火、主血心火亢 温煦滋养下移上炎 小肠分别清浊小肠热 34 (二)肺与大肠 肺失肃降肺气肃降 促进利于相互影响 大肠传导大肠传导不利 (三)脾与胃 纳运协调胃主受纳,脾主运化 升降相因脾与胃胃主降浊,脾主升清 燥湿相济胃喜润恶燥,脾喜燥恶湿 (四)肝与胆(五)肾与膀胱 肾的气化肝气疏泄 调控影响促进利于 胆汁排泄膀胱开合四、五脏与奇恒之腑之间的关系(一)五脏与女子胞 肺朝百脉心行血 女子胞 肾藏精脾统血 (二)五脏与脑 35 中医藏象学把脑的生理病理统归于心而分属于五脏。 (三)五脏与脉 心主血脉,肺朝百脉,肝主疏泄与脉的关系最为密切。 (三)五脏与骨、髓 肾藏精,生髓,充养骨骼、牙齿。 第三章 经络学说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与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的基本概念 经络系统的形成 经络系统的组成 一、经络的基本概念 1.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道。 2.经脉与络脉的区别: 涵义 分布位置 形态 走向 经脉 主干 多深而不见,行于分肉之间 多粗大 多纵行为主 络脉 分支 多浮而常见,行于浅表部位 多细小 多纵横交错 二、经络系统的形成 腧穴的发现是针刺疗法的萌芽 针刺疗法的产生是经络形成的前提 经络感传现象是经络形成的基础 气功、导引 手足三阴三阳经。 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十二经脉与体内脏腑有直接络属关系 ,十二正 经,督、任、冲、带脉、阴阳维脉、阴阳跷脉经脉奇经八脉具有统率、联络、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 经十二经脉都有一条经别,主要分支,十二经别络加强互为表里的阴阳两经在体内的联系系 统十二经脉,督、任脉,脾之大络十五别络组加强互为表里的阴阳两经在体表的联系络脉成浮络 孙络 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 于筋肉、关节的体系内属五脏六腑内外 连属经筋外连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皮部于体表的部位 第二节 十二经脉 一、命名原则(1) 手经循行于上肢 手、足 足经循行于下肢 36 阴经循行于四肢内侧 阴、阳 阳经循行于四肢外侧 脏、腑 阴经属脏 阳经属腑 一、命名原则(2) 手足阴经 经脉名称 手足阳经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手三阴经 手三阳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阴脾经 足阳明胃经 足三阴经 足三阳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阳胆经 足少阴肾经 足太阳膀胱经 十二经脉 二、走向、交接规律 头(1)大体走向 手之三阴从胸走手 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胸手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腹,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足(2)交接规律 手指末端手之三阴手之三阳互为表里两经交接 头面部手之三阳足之三阳同名经交接 脚趾末端脚趾末端足之三阳足之三阴互为表里两经交接 胸部足之三阴手之三阴无明显规律 前手太阴肺经三、十二经脉分布规律(1)手厥阴心包经中 后手少阴心经阴经内侧 手经手阳明大肠经上肢前 手少阳三焦经中阳经外侧 四手太阳小肠经后 肢前*足太阴脾经部*足厥阴肝经中下肢足经阴经内侧 足少阴肾经后 前足阳明胃经 阳经外侧中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后 37 十二经脉 三、分布规律(2) 头面部(“头为诸阳之会”) 阳明经(前):面颊、前额;少阳经(侧):侧头部 太阳经(后):面颊、头顶、头后部;厥阴经:巅顶 躯干部 手三阳:均经过肩胛部 手三阴:均从腋下穿出肾经肾经任足阳明胃经——行于身前脉胃经胃经 足三阳足少阳胆经——行于侧面脾经脾经,胸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行于后背肝经肝经 足三阴:均穿过腹 四、表里关系 表里关系: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 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 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 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 循行特点:互为表里的两经在四肢对称分布,都分别循行于四肢内外两个侧面的相对位置,分别络 属于相为表里的脏腑。 意义:加强相为表里两经的联系;使相为表里的脏与腑,结构上通过经脉加强联系,生理功能上相 互配合,病理上可以相互影响,治疗上可以相互利用。 十二经脉十二经脉 五、十二经脉流注次序五、十二经脉流注次序 足大趾端鼻翼旁食指端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太阴肺经 心中 目内眦足小趾端小指端足少阴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 胸中 无名指端足大趾目外眦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 肺中 十二经脉各自走向与循行规律 名称 起点 体表主要循行部位 终点 联系脏腑 联系器官 38 手太阴 中焦 拇指 属肺,络大肠,气管、喉咙 胸部外上方, 肺经 上肢内侧前缘 末端 起于胃 手阳明大 食指 上肢外侧前缘,肩关节鼻翼旁 属大肠,络肺 下齿、口、鼻 肠经 末端 前缘,颈部前面、颊、 口 足阳明 鼻旁 鼻根、口唇、颊、前额、足第二趾 属胃络脾 上齿、 胃经 胸部(乳中线)、腹部(正口鼻、眼、咽 喉、乳房 中线旁开2寸)、下肢外 侧前缘 足太阴 大趾 舌下 属脾,络胃,挟咽,连舌本,下肢内侧前缘(在内踝 脾经 注心中 散舌下 上8寸处以下,行于中 线)、腹部、胸部 名称 起点 体表主要循行部位 终点 联系脏腑 联系器官 手少阴 心中 上肢内侧后缘 小指 咽, 属心,络小肠,心经 末端 却上肺 目系,舌 手太阳 小指末上肢外侧后缘、绕肩胛、目内眦 属小肠,络心,目、耳 小肠经 端 交肩上、颈侧部、面颊、抵胃 目眶下缘 足太阳 目内眦 额、头顶部、后项、背小趾 属膀胱,络肾,耳、目、肛门 膀胱经 络脑 部(正中线旁开1.5寸 及3寸),下肢后侧外缘 足少阴 小趾 足跟、下肢内侧后缘、挟舌下 属肾,络膀胱,喉咙、舌 肾经 贯肝、入肺、腹部(正中线旁开0.5 出络心 寸)、胸部(正中线旁开2 寸) 名称 起点 体表主要循行部位 终点 联系脏腑 联系器官 手厥阴 胸中 上肢内侧中线 中指桡侧属心包,历络 心包经 端 三焦 39 手少阳 无名指上肢外侧中线、肩关节目眶下 属三焦,散络耳、目 三焦经 尺侧端 后侧、耳周围、颊 心包 足少阳 目外眦 头部颞侧、耳周围、胸四趾 属胆,络肝(经耳、目、咽喉 胆经 侧、腹侧、下肢外侧中别贯心) 线 足厥阴 大趾 头顶 属肝,络胆挟外生殖器、喉下肢内侧中线( 在内踝 肝经 胃,注肺中 咙、鼻咽部、上8寸处以下行于前 目 缘)少腹、胁肋、口唇 1.概念: 是冲、任、督、带、阴维、阳维、阴跷、阳跷八条经脉的总称,因其分布不如十二经脉有规律,与五脏 六腑无直接的属络联系,相互之间无表里关系,不同于十二经脉,故称奇经。 2.和十二正经的区别: 分布不如十二正经有规律 相互之间有表里关系 和体内脏腑无直接属络关系 3.奇经八脉的功能: 密切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 调节十二经脉气血 和某些脏腑关系密切 经脉名起点 体表主要循行部位 终 联系脏腑器官 功 能 称 点 督脉 胞中 躯干后正中线 脑、肾 、女子胞 总督一身阳经 任脉 胞中 躯干前正中线 女子胞 总任一身阴经 和女子妊娠有关 冲脉 胞中 女子胞 调节十二经脉气血 带脉 环腰一周 约束纵行诸经 和女子带下有关 第三节 奇经八脉 , 概念 , 特点 , 生理功能 , 主要循行路线 概 念 是冲、任、督、带、阴维、阳维、阴跷、阳跷八条经脉的总称,因其分布不如十二经脉有规律,与五脏六腑 无直接的属络联系,相互之间无表里关系,不同于十二经脉,故称奇经。 40 特 点 分布不如十二正经有规律。 相互之间没有表里关系。 和体内脏腑无直接属络关系。 除督脉、任脉外,没有腧穴。 生 理 功 能 密切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 调节十二经脉气血 和某些脏腑关系密切 主要循行路线(1) 名称 起点 体表主要循行部终 点 联系脏腑器 功 能 位 官 督脉 胞中 躯干后正中线 上唇系带 脑、肾 、女阳脉之海 子胞 与脑髓肾关系密切 任脉 胞中 躯干前正中线 目眶下 女子胞 阴脉之海 主胞胎 冲脉 胞中 前正中线 女子胞 调节十二经脉气血 后正中线 直达下肢 血海 带脉 季胁 环腰一周 约束纵行诸经 主司女子带下 , 阴跷脉、阳跷脉均起于足踝下,主肢节运动,司眼睑开合。 , 阴维脉、阳维脉:维系全身阴经、阳经的作用。正常情况下,阴、阳维脉互相维系,对气血盛衰起 调节溢蓄作用。 第五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及经络学说的应用 经络的生理功能 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 通行全身气血,濡养脏腑组织 感应传导信息,调节功能平衡 临床应用 阐释病理变化 外邪由表及里的传播途径 体内病变反应于外的途径 脏腑病变相互传变的途径 指导疾病的诊断 循经诊断 分经诊断 指导疾病的治疗 指导针灸推拿治疗(循经取穴) 41
/
本文档为【中医基础理论_最全笔记_2】,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