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资料]地球板块运动的动力

2017-09-28 24页 doc 46KB 30阅读

用户头像

is_841159

暂无简介

举报
[资料]地球板块运动的动力[资料]地球板块运动的动力 地球板块运动的动力 内容简要;在大洋中脊下面是相对于其它地方,向上比较突出的岩浆带。液体与固体的压强作用效果不同,这个长条形接近液体的岩浆带的岩浆.产生了巨大的,面向两边的水平压力,使岩石圈分裂,向两边运动.板快就是在这个力的作用下形成并运动的. 关键词;岩石圈 软流层 对流 水平压力差 撕裂 侵蚀熔化 循环 侵入带 大洋中脊 海沟 从地表向下,温度逐渐升高,大约在100千米左右,已开始有物质熔化。从地表向下100千米基本属于固体,称为岩石圈,岩石圈下面开始有液体物质,随着深度的增加,液体物质...
[资料]地球板块运动的动力
[资料]地球板块运动的动力 地球板块运动的动力 内容简要;在大洋中脊下面是相对于其它地方,向上比较突出的岩浆带。液体与固体的压强作用效果不同,这个长条形接近液体的岩浆带的岩浆.产生了巨大的,面向两边的水平压力,使岩石圈分裂,向两边运动.板快就是在这个力的作用下形成并运动的. 关键词;岩石圈 软流层 对流 水平压力差 撕裂 侵蚀熔化 循环 侵入带 大洋中脊 海沟 从地表向下,温度逐渐升高,大约在100千米左右,已开始有物质熔化。从地表向下100千米基本属于固体,称为岩石圈,岩石圈下面开始有液体物质,随着深度的增加,液体物质越来越多。 从岩石圈底部开始,向下延伸200千米左右的范围,称为软流层。在软流层中熔点高的是固体,熔点低的已经是液体,谁多谁少至今难定论. 软流层中的液体与固体,基本是交错分布。液体的分布有点象平原地区,地下水的分布,基本是连通为一体.但软流层中的液态聚集区,可以拥有很大的体积,大的可以达到几百几千立方千米.并且众多的,大大小小的,液体积聚区基本是连通的.也有相对孤立的,或连通量不足以影响,某些庞大液体物质积聚区的独立性. 软流层液态物质的分布,越往下密度越大,温度也是越往下温度越高。软流层热量来源,其一,软流层中本身含的放射性物质的衰变,其二,软流层下面,地球内部的热量. 软流层的液态物质,有上下的热力对流运动,也有上下的密度对流交换,或综合的运动。不论那一种,一般是分段的。上下一段一段的对流运动.象接力赛.为什么会是一段一段的,原因是密度差异,不会象烧锅的开水,从底滚到顶. 软流层上层的高温物质,通过岩石圈向地表散热.软流层以下,地球内部的热量,通过软流层的热力对流传递到岩石圈。液体的传热效果比固体好的多,软流层内的液体,上下之间温差比较小,软流层内的液体,承受着巨大的压强,越往下压强越大. 软流层上部的液态物质有的向上面的岩石圈侵入很深,在整个软流层上部,可能有很多这样的,侵入岩石圈深浅不一的液态聚集区, 软流层液态聚集区域,内部的物质对流运动,可以到达这些侵入岩石圈的液态聚集区.使这些侵入岩石圈深浅不一的液态聚集区,获得持续不断的热量.如果这些侵入岩石圈的液态聚集区的液体,温度很高, 侵入岩石圈的液态聚集区,液态物质总量又比较大,与软流层液态物质的热力对流比较活跃,便会持续不断的侵蚀熔化岩石圈的固体,扩大自己的侵入范围,甚至极个别的会突破岩石圈的封锁.喷出地面,形成火山爆发. 为什么能突破岩石圈形成火山爆发,熔化岩石是其一,主要是液体传递压强,不同于固体的特殊性质.这些突入岩石圈的液体聚集区物质,利用自己不同于固体物质的压强作用原理,在液体聚集区四周形成巨大的水平压力,作用在四周的固体上,而固体产生的,水平方向面向液体的力较小.合力不为零,产生撕裂效应。液体聚集区上面,某些力量薄弱的岩石便被撕开, 或者受到强大的面向四周的拉力.加上这些高温液体的侵蚀熔化,就可以突破岩石圈,形成火山爆发. 岩石圈下面有很多大大小小的,软流层液体侵入者,这些液体上侵者,受压而产生大大小小的面向四周岩石的水平压力.这些岩石圈侵入者,有的能强大到突破岩石圈的束缚,形成火山爆发,而大部分都被岩石圈束缚住。 团结就是力量,也许有这样的巧合,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岩石圈液体侵入者,形成相对较直的一条岩石圈液体侵入带。这样的巧合,只需要时间,只要时间足够长,就可以形成这样的巧合。巧合形成,长条形的岩石圈液体侵入带后.这个液体侵入带并不代 表,也不需要岩石圈液体侵入者,连为一体。个个独立,照样可以形成,点状液体侵入带,形成点状液体侵入带后,每个侵入点都有水平方向,面向四周的压力,这些侵入点的水平压力,互相中和后,会形成沿垂直于液体侵入带方向,巨大的指向两边的水平压力。 这个巨大的指向两边的水平压力,会沿着点状液体侵入带,把这里的岩石圈撕开, 缓慢的撕开。在巨大的撕裂力作用下,点状液体侵入带下面的岩浆,对岩石圈的岩石侵入熔化加速,只要下面有足够的高温岩浆,的对流交换补给,这种侵入速度会越来越快,形成的点状液体带,会逐渐连为一体,液体横截面积的增大,会导致指向两边的水平压力跟着增大.指向两边的撕裂力会跟着增大.这样互相促进,良性循环.会导致岩石圈内部,彻底形成一条连为一体的液体侵入带.形成更大的沿侵入带指向两边的水平压力,将彻底撕开侵入带上面的岩石圈. 这个浮在软流层上面的岩石圈,被分开,开口处两边,都有往相反方向运动的趋势.也都受到巨大的,向相反方向的水平压力.这个巨大的水平压力,沿岩石圈向远处传导,使岩石圈岩石变形。如果巧合,某个地方的物质特殊,不耐挤压,或者原来就没有连为一体.当然也不耐挤压.会形成破裂或错位.然后一边被挤压下去,一边被挤压上去,这样被液体侵入带分割开的岩石圈,都开始向相反方向运动。在液体侵入带撕裂的口子处,岩浆上涌,冷却凝固,这些新凝固的岩石,构成了岩石圈的一部分。在下面岩浆的水平压力下,随着岩石圈逐渐远离液体侵入带,新的高温岩浆上涌,冷却凝固,变成新的岩石.随着岩石圈逐渐远离.如此往复循环,至今未枯. 岩浆上涌,在露面之前就冷却凝固变成岩石.也有少部分露面.这些上涌的岩浆,都是高温而密度小的液体,在上涌过程中降温,这里的岩浆上涌变成岩石,下面的岩浆少了,产生的水平压力下降了. 在另一端被迫挤压在下面的岩石,在强大的挤压力下,继续前行下降,已经深深的被挤压到软流层内,这些岩石受热熔化,那些特别难熔又密度大的物质会下沉,难熔而密度小的会上升. 这个区域的软流层,凭白硬挤来了一些物质,导致这里的压强上升,使这里的软流层液体物质,向压强低的地方流动.就是被挤压走了. 哪里压强低呢?在液体侵入带下面,这里岩浆上涌,压强当然低了. 液体侵入带下面,是软流层中压强最低的地方.而被迫得到岩石的地方,是软流层中压强最高的地方.它们之间形成软流层内部液体的流动. 在整个岩石圈中,液体侵入带的上涌岩浆,冷却形成的岩石为出发点.向两边运动.其中的一半,在挤压的地方又深入软流层溶化了,这一半与软流层的液体运动,构成了一个完整循环.另一半岩石圈,挤压着前面的岩石前进着,这是扩张的一半岩石圈.如果这一半称为一个板块的话,那么它是一个扩张的板块.另一半则是缩小的板块. 事实上地球岩石圈上的液体侵入带不只一个,凭地球的大小可以形成几条液体侵入带。形成的时间可互不同时. 侵入带换成我们已有的名词,就是大洋中脊,或东非大裂谷,那些挤压的地方,就是我们称之为海沟的地方. 大洋中脊是诞生岩石圈的地方, 诞生的岩石向两边运动,在海沟处是岩石圈消失的地方. 板块运动的动力,就是大洋中脊下面,深深侵入岩石圈的岩浆,由于是液体,而产生的水平压力。能量来源,高温高压岩浆的上升膨胀降温. henanyanlin 原发贴:7 精华贴:0 回复贴:12 金 币:81 2008-7-17 12:26:24 收藏此贴 给他发消息 加为好友 引用 删除 修改 回复 2楼 板块运动学说的历史回顾 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于1912年,根据大西洋两侧陆地的轮廓、地层、古生物和古气候等的相似性和连续性,提出了大陆漂移说。该学说认为,在距今约2.5亿年之千年之前,地球上只 有一块大陆,称为泛大陆,其周围的海洋也只有一个,称为泛大洋。在地壳演化到距今2.5亿年之后,泛大陆在地球自转离心力和天体引力的作用下逐渐开始分裂,并且分裂得较轻的陆地(硅铝层)像冰块漂浮于水面一样在较重的大洋地壳(硅镁层)上沿水平方向漂浮移动,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海陆分布格局。 大陆漂移说,从刚开始的激烈争论,逐渐的冷却下来。到了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古地磁学、海洋地质和地球物理学的研究的进展,积累了大量的科学研究资料,为大陆漂移说提供了新的证据。特别是古地磁研究的结果证实,地壳在水平方向上确实发生过显著的位移。这一重要发现支持了大陆漂移说的基本论点,因而大陆漂移这一词语逐渐被地质学家所普遍接受。 在20世纪60年代初,由美国学者赫斯和迪茨在大陆漂移说和热力对流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海底扩张说。这一学说的基本观点是:大洋地壳是在海岭一带由海岭裂缝中溢出的岩浆冷凝形成,并不断地向海岭两侧扩张,当其扩张到大陆边缘海沟时便潜入地幔中消亡,洋底不断得到更新;海底扩张的驱动力是地幔物质的热力对流,海岭是对流圈的上升处,海沟是对流圈的下降处,大洋地壳是被驮伏在自海岭到海沟运动的地幔软流层上运动的,海底扩张引起了大陆漂移,大陆不是独立于洋壳之上主动地漂移,而是与坚硬的洋壳一起在地幔对流体上移动。后来对海底的进一步研究,为海底扩张说,提供了更有力的证据。如海岭两侧岩石的年龄、磁异常条带和热流值的分布还具有对称性和渐变性的特点。离海岭距离越近,岩层的年龄越年轻,大洋地壳的沉积层也越薄。热流值自海岭向两侧逐渐递减。特别是对平行且对称分布于海岭两侧的磁异常条带的进一步研究生命了海底扩张的存在。 海底扩张说不仅对海底新发现的现象能够作出很好的解释,而且对大陆漂移的运动机制作了较好的解释,但是对大陆地质现象却不能很好的解释。随着新的地球科学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由美国的摩根(1968)、英国的麦肯齐(1967)和法国的勒皮顺(1968)等世界上一批学者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综合各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板块构造说。这一学说的基本观点是:地球的岩石圈由若干个板块构成;各板块之间存在着相对水平运动。这是岩石圈运动或构造运动的主要方式,垂直运动是由水平运动派生出来的;板块运动的驱动力主要是地幔物质的热力对流。 经历了三次前进,从最初的大陆漂移,到海底扩张,再前进到板块构造说。 上面说了,板块运动的驱动力主要是地幔物质的热力对流。我研究的内容就是,板块运动的动力来源。我将详细的解释这一点。 henanyanlin 原发贴:7 精华贴:0 回复贴:12 金 币:81 2008-7-17 13:13:45 收藏此贴 给他发消息 加为好友 引用 删除 修改 回复 3楼 附属内容; 液态物质与固态物质受压力作用原理 根据帕斯卡定理,液态物质内部,同一点各个方向压强大小相等,高温高压液态、气态物质都符合帕斯卡定理。例证,火山喷发原理。火山岩浆从地下几十千米,上百千米的地被压出来。 气态、液态物质内部为什么同一点各个方向压强大小相等,这与它们为什么呈气态、液态有根本关系。 呈气态、液态的原因是分子分布杂乱无章,即分子无规则分布,是这个分子无规则分布,来传导压力的。 液体分子通过无规则的相互接触及碰撞来传递压力。但仅靠无规则的相互接触及碰撞只能实现压力作用方向传递压力,其它方向也会部分增大压力,但任一宏观点不会压强大小相等。 气体或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使这些分子去填补那些压强较弱方向的分子分布。比如,气体或液体受到上下压强作用,上下间的分子间隔缩小,但气体或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则趋向于减少上下方向上的分子数量,如果不考虑气体分子的重量,则不论从任何方向测量,等距离从概率上看,有等数量的分子。如果在失重的太空做实验,某个装着一定数值压强的等温气体或液体的容器,它内部的任意一个宏观体,都有数量基本相同的分子数。 固体的压强作用原理,在我们的感觉中,固体的压强作用方向,是沿压强方向作用的,并且大小相等。事实上确实在压强的作用方向上,可以传递大小方向相同的压强,但是在垂直压强的任意方向上,会形成一定数值的分压强,这个分压强的大小与原始压强相比,较小,大概为1/3左右。分压强占原始压强的比值大小如何,因物质不同而异,因原始压强不同而异。不过差别不太大,根据分子模型,最大的也不足1/2。 大家都应该根据分子模型分析一下,不过最好用实验证实一下各种物质在不同压强下的,分压强,大小如何,不知有人做过吗,如果没有,应做一下,方法:取某种压实物质,做成正方体或长方体,在上下面方向施加压力,前后左右面必须保证在施加压力时不变形或极小变形,前后左右面只需要有一面能测出压强就可以了。 固体物质的压强作用原理也是有于之所以成固体原因导致的。 固体能成为固体在于固体的分子或原子的排列有序性。 固体在某个方向被施加压强时,固体分子会沿着这个方向,按压强大小的程度聚集。然后产生强度相同,方向相反的压强,平衡这个被施加压强。施加的压强越大,在这个方向分子的分布越密。 如果在垂直于原始压强方向上,给于恰当的分压强,则这个方向上的分子分布密度不变,如果不施加分压强,则固体本身通过变形后,会获得分压强,当施加的原始压强很大,分压强也会很大,固体本身变形会很大,当变形到一定程度时,固体本身便无法承受,因为固体变形后,产生的分压强,是通过变形后产生的分子拉力,来实现的,而分子拉力的极限,是较小的,所以我们通过施加压强,有时是可以把固体压破的。固体变形导致的分子拉力大小,超过了分子拉力极根,分子当然会被拉开,连锁反应开始,固体就被压破了。 固体受力变形,分子或原子排列依然有序,只是在受压方向上,分子排列密一些,其它方向上排列疏一些,会一直维持这种状况不变。而液体或气体分子受压后不是这样,它会趋向于各个方向,分子分布疏密相同,自然各个方向压强也相同。而固体受压后分子或原子排列有序,但各个方向疏密不同,自然内部压强不相等。实证,在海沟附近板块挤压处,深达300千米的地方依然有地震,地震是固体所特有的性质。 henanyanlin 原发贴:7 精华贴:0 回复贴:12 金 币:81 2008-7-17 13:14:45 收藏此贴 给他发消息 加为好友 引用 删除 修改 回复 4楼 附属内容; 在大洋中脊下面,液体物质与固体物质的不同压强作用原理,导致的水平压强差的大小有多大呢, 假设固体物质在水平方向上,只产生上下方向压强大小的二分之一,那么在10千米以下的地下,上下压强为2700多大气压。固体可以产生大小为1300 多大气压的水平压力,此时液体水平压强大小,依然是2700大气压。压强差达到1300 多大气压。 在100千米以下的地方,上下方向压强值,达到3万大气压,固体产生的水平方向压强为1万5千大气压,与固体压强差可达1万5千大气压。 对于长达上万千米的大洋中脊,下面的高温岩浆来说,这些岩浆能向上突出多高呢,总体能比其他地方多出多少横截面积呢。 假设向上比其他地方多30千米,这样横截面积可达30万平方千米,平均压强差为1万大气压,产生的压力为3万亿亿牛的力。这样一个上亿平方千米的板块,一侧产生了这么大的水平力,这个力假设分配到板块与软流层的交界面上,每一平方米的受力为3百万牛。相当于30个大气压的值,即300米高的水柱产生的压强。当然力的消耗主要在板块碰撞处,如海沟。 也许我们高估了,就是把这个力减少许多,依然很大。比如高估了3倍,依然可以有1万亿亿牛的力,板块碰撞处假设消耗十分之九的力,既1千亿亿牛的力,作为岩石圈与软流层接触面的摩擦力 ,一平方米还可以平均分配一大气压。 1大气压相当于10 米高水柱,产生的压强。这个力看来是巨大的,完全可以推动板块的运动。看来已不需要再寻找其他动力来推动板块的运动了。 henanyanlin 原发贴:7 精华贴:0 回复贴:12 金 币:81 2008-7-17 13:22:50 收藏此贴 给他发消息 加为好友 引用 删除 修改 回复 5楼 地球板块运动的动力的一个图 henanyanlin 原发贴:7 精华贴:0 回复贴:12 金 币:81 2008-7-17 13:26:10 收藏此贴 给他发消息 加为好友 引用 删除 修改 回复 6楼 现代陆地的产生 由地壳重力均衡可知,高出海洋的陆地,是由较轻物质组成的,浮在岩石圈中相对较重的岩石上. 这些较轻物质是地球演化中逐渐积累的,轻物质的来源是火山活动.火山活动主要是岩浆活动.岩浆基本呈液态,物质在液态时,会遵守麦克斯韦重力分异规律.如果有足够长的时间, 麦克斯韦重力分异是会很完整的.由麦克斯韦重力分异可得,处在上面的岩浆密度相对要小. 火山爆发喷出的火山堆,就是岩浆中,最轻固体物质的聚集地.这些火山堆是原始陆地最早的轻物质来源. 这些火山堆也是现代陆地的根本来源. 在海洋中这些火山堆会通过板块运动及碰撞, 在碰撞处被截留聚积起来, 增加陆地的面积. 陆地上的火山活动, 也会有火山堆, 火山堆下面有更多的侵入 岩, 这些也属于轻物质, 也增加了陆地轻物质的质量, 根据均衡原理, 这些从软流层中得到的轻物质, 加重了陆地的重量, 陆地会适当下沉, 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处,的岩石圈岩石,相应的会被熔化一部分, 被熔化物质的密度平均较大, 因此陆地还是长高了一点. 如果考虑到风蚀、流水侵蚀导致陆地物质的损耗, 这些侵蚀会使陆地变的低点. 侵蚀后的物质,一般跑到海边, 会制造新的沿海平原. 从这个角度上看, 这些侵蚀活动会导致陆地面积的增加. 陆地的轻物质有时跑的更远,跑到大洋中,这样的结果会导致陆地海拔变低,陆地面积变小.但是板块是运动的,在碰撞挤压处,这些从陆地到来的轻物质,会被截留.在碰撞挤压处,屯积.长久下去, 这里会形成新的陆地. 陆地真正的消失,是在某些板块碰撞挤压的地域。如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处,印度洋板块被挤压在下面,印度洋板块的陆地,就是正在逐渐消失的陆地.印度洋板块陆地的轻物质,只有一小部分被截留聚积起来.就是印度洋板块最上面的,非岩石部分,即土质部分被截留。 henanyanlin 原发贴:7 精华贴:0 回复贴:12 金 币:81 2008-7-17 13:27:31 收藏此贴 给他发消息 加为好友 引用 删除 修改 回复 7楼 夏威夷群岛的形成 夏威夷群岛呈东南西北方向一字排列,西北方向最上面的那个岛,即夏威夷群岛最早形成的那个岛。它是如何形成的呢,大家都知道它是火山岛,火山爆发喷出的岩浆堆集形成的。因为夏威夷群岛全部是火山岛,并且早已有人推测,它们诞生在同一个地方,即由同一个火山源的喷发而形成,只是随着板块的运动,呈现出长长一列岛屿。 为什么这里有一个火山源呢,而其它地方怎么没有呢, 如果联系到板块的运动,及软流层内高温岩浆的运动,也许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在太平洋板块下面软流层内的高温岩浆,通过挤压最后基本都到达,太平洋中脊下面,上升冷却凝固。由海沟处相对低温的岩浆来补充,高温岩浆流失留下的空白。软流层内岩浆受挤压,大规模缓慢定向流动,导致岩浆的温度不至于很高,当然也难以形成火山爆发。 如果某个地方的高温岩浆受到阻挡,难以流向大洋中脊下面,如果这个受到阻挡的岩浆区域面积广大,它会在本身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量,及地下更深处传来的热量,共同作用下,被继续加热,岩浆温度继续下升,上面的岩石圈、岩石受到高温侵蚀,逐惭被熔化,这里的岩石圈岩石,变的越来越薄,岩浆上侵越来越多,向四周岩石产生的水平压力越来越大,最后在极大的撕裂力作用下,上面的岩石终于被撕破,岩浆上涌产生火山爆发,这样断断续续的,上涌岩浆冷却凝固,终于堆集成岛屿。 在高温岩浆大量涌出后,下面的岩浆温度在逐惭下降,喷出能力在逐惭减弱,以至停止。板块依然在移动,新形成的岛屿也跟着移动。新的低温岩石在吸收着下面岩浆的热量。最终形成的岛屿,随板块一起远离,在这个区域广阔,相对封闭的软流层岩浆区上面,已经移来了新的岩石圈岩石。依然相对封闭的岩浆区,热量的损失速度。比以前降底了许多,温度又开始上升,从新开始侵蚀上面的岩石圈岩石,形成上侵的广阔区域,进而形成新的火山爆发,一发而不可收拾,终于力疲劲衰,火山熄灭,又形成一个新岛。板块移动,岛屿移走,往复如此,形成现在的夏威夷群岛。 这里的岩浆区,对于高温岩浆,是相对封闭的。相对封闭,导致自己形成的高温岩浆,难以挤压到大洋中脊,而是通过火山爆发挤压出去,软流层其它地方的低温岩浆,是可以被挤压到,这个相对封闭区域的。 这些火山岛刚形成时,比较大。因为它是浮在,相对密度较小的岩浆上面。通过重力均衡,必然较高,移走以后,通过重力均衡,必然下沉一些,形成新的均衡,就不那么高大了。 另一些原因,海水侵蚀,风蚀,流水侵蚀都可以让它变小,主要是滑坡导致这些岛屿在变小。 现在夏威夷群岛的最大岛屿,就是最新岛屿。小岛屿一般是古老岛屿。 岛屿的大小与许多因素有关。与原来的岩浆喷出量有关,原来喷出的岩浆越多,形成的岛屿就越大。还与形成的时间长短有关,形成的时间越短,岛屿一般就越大。各个岛屿的岩浆喷出量是不同的,各个岛屿形成的时间不同,因此大小各异。 还有一些群岛的形成原因,类似于夏威夷群岛的形成原因, 在陆地上应该也有这样的火山带,不知找到没有,也许陆地的面积较海洋小许多,由于这个原因,也许巧合,陆地上没有。 henanyanlin 原发贴:7 精华贴:0 回复贴:12 金 币:81 2008-7-17 13:36:28 收藏此贴 给他发消息 加为好友 引用 删除 修改 回复 8楼 地震产生的原因 地震主要有两类,其一,火山爆发可以引起地震,这类地震强度不大。占地震的总比例也不大。在地震构成中处于次要地位。其二,构造地震。这是最常见最普遍的一类地震。强度可大可小。最强烈的一批地震,都属于构造地震。我在这里主要谈论的是,构造地震产生的原因。 构造地震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板块的运动导致的。地表局部重力的改变,有时也可以导致构造地震。比如,大型水库的修建,改变了地表局部的重力分布,有时会导致局部区域板块的断裂。断裂的过程,会产生构造地震,这样的地震强度一般不大。 大型水库还可以通过另一个模式产生地震。大型水库通过改变地表局部重力分布,影响附近某些断层地带的水平压力(压强)变化,导致这些断层在水平压力(压强)的改变情况下,引起断层错位,产生断层位移,释放巨大能量,引起地震。这样的地震强度,可以很大。 地球板块的运动是地震产生的最主要原因。也是地震的最主要能量来源。. 板块的运动导致板块挤压,板块相互挤压,导致板块发生挤压形变。挤压形变会导致物质缓慢运动组合。如果挤压力在某个范围内,物质通过自我缓慢形变来适应这个挤压力。此时不会发生地震。但是,如果挤压力(压强)超过某个范围,物质难以通过自我缓慢形变,适应这个挤压力(压强)。此时物质就会被挤压破裂,这个过程很迅速,放出很多能量,会通过地震波把放出的能力传递出去。这就是地震,属于构造地震。 在大板块相接触的地方,比如海沟附近。两个接触的板块挤压力(压强)很大,往往都能超过某个强度范围。这里经常发生地震。世界大部分地震都发生在板块相接触的地带。 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的作用力很大,这个相互的水平挤压力(压强),通过板块的组成物质逐渐传递。最后这些水平挤压力(压强)相互中和。 板块受到挤压力(压强),板块内部的物质构成不一样,传递水平挤压力(压强)的能力不一样。传递挤压力(压强)能力,比较弱的地方,会产生板块内部物质的错位。物质的错位,会迅速的进行,这个过程就是地震。这个地震的能量来源,是通过板块上的水平挤压力(压强)供给的。这些挤压力(压强)的能量来自,大洋中脊。是大洋中脊下面的高温岩浆,上升膨胀冷却,放出的能量。 大洋中脊下面,这些上升膨胀的高温岩浆,推动着两边的板块,向两边运动。是地球板块运动的动力来源。也是地球大部分地震的动力来源。 地震的分配,世界每年平均释放的地震能量基本一定。因为大洋中脊下面,上升膨胀的高温岩浆,总量基本一定,释放的能量也基本一定。如果在板块交界地带,通过地震放出的能量多了,在大板块内部,通过地震放出的能量就会少。因为板块交界地带,通过地震放出的能量与大板块内部,通过地震放出的能量,二者之和,大小应该比较固定。 大板块内部的构造地震震源,主要产生在断层地带。小断层产生小地震的震源,大断层产生大地震的震源,没断层不产生地震震源。这是一般规律。 如果我们有足够的知识,估计在大板块内部,基本是可以避免地震的。让地震尽量在大板块的交界地带发生。地震是不可以避免的,因为板块运动,我们是无法阻挡的。减少地球的地震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估计,未来我们可以改变地震可能发生的地方。 地震应该是可以大致预测的。我国发生的地震主要是陆地地震,大量的人口就生活在震源附近,应该是可以大致预测的。 地震震源越浅,地震预测就越容易。地震震级越大,地震预测就越容易。常见的地震,是板块挤压导致的。在大的地震发生前,会有很多蛛丝马迹。比如,地表与地内的许多地方,应该发生形变。有形变,就会产生一些形变效应,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些形变效应,预测可能发生的地震。比如,形变会提前产生一些小地震,会产生一些电磁效应。我国的地震震源主要发生在陆地上,测量地震的仪器,可以离震源比较近,相对日本的地震,比较容易预测。因为日本的地震,很多都发生在海洋中。 地震主要产生在地震带,大板块内部的地震带,就是大板块内部的断层地带。非地震带(非断层地带)几乎很少产生地震。水库建设应该避开地震带。城市的建设也应该避开地震带。这是预防地震的好办法。 水库建设在地震带上,可能会诱发地震带,产生地震。导致大板块内部,地震数量增多。危害极大。 henanyanlin 原发贴:7 精华贴:0 回复贴:12 金 币:81 2008-7-17 15:15:57 收藏此贴 给他发消息 加为好友 引用 删除 修改 回复 9楼 地球表面水的来源及其它 在地球诞生以后,陆续从太空下来一部分水,直到现在未停止。比如通过流星,彗星获得水源。从地球诞生50亿年时间看,这个数量是壮观的。地球表面相当一部分水,应该来自地球以外。剩下的一部分水,应该来自地球自己本身。 在地球刚刚诞生时,地球表面没有水。在地球当时稀薄的空气中,应该有许多是水分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球内部接近地面的气体,逐渐跑了出来,水蒸汽也跟着逐渐出来一部分。还有来自太空的气体及水分子。甚至在刚开始阶段,来自太空的水及气体是主要的,大概至少在几百万年内是这样的。 地球内部在逐渐升温,温度还不高,没有达到,形成液态圈或液固混合圈的温度。此时,地球表面水及空气的来源,主要来自太空。 在这几百万年内,地球表面的空气密度逐渐增大。地球表面的水也在逐渐增多。刚开始,全部被汽化,因为空气密度低。过一段时间以后,才有液态水,但依然看不见液态水,因为液态水渗入地下了。 随着时间的继续推移,地球空气密度越来越大,渗入地下的水越来越多,以至于地球表面没有,可以继续使水渗入的大量空隙了。终于在低洼的地方,积聚了可以看的见的,地球表面水。此时(或早一些,或晚一些),地球内部由于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温度已经升的很高了,许多地方的某些物质已经熔化了。在放射性元素密布的地方,熔化的物质多一些,形成地球内部较大的液态块,如果这个液态块离地球表面较近,这个高温液态块的液态物质,会突破上面固体物质的束缚,来到地球表面,这就是火山爆发。 冲出来的液态物质里,有各种气体、水蒸汽等。这是一个转折点,首先空气密度开始加速增大,因为气体来源大大增加。既有来自太空的,又有来自地球内部的气体。其次,地球表面的水开始加速增多,原因同上。 此时地球内部温度依然在继续升高,在某个时候,某个地下深处,形成了大面积的液态层,甚至连为一体,遍布全球,在某个地下深处,形成了一个液态层。我们现在把它叫做软流圈(层)。与现在地球的软流圈类似。这个圈层的形成,是地球演化史一个划时代的事情。 最早形成软流圈的位置(深度),与现在软流圈的位置(深度)不同。 刚开始不知在哪个深度,形成了一个薄薄的软流圈,然后这个软流圈厚度逐渐加厚,既向上(地球表面方向)又向下(向地心方向)加厚。软流圈既向上又向下加厚,以至于到某个时候,软流圈的顶部(上部),已经离地球表面较近了,此时,地球表面依然是固体。只是地球表面固体的厚度已经较薄了。 软流圈内部的液态物质分布不均匀。软流圈,上表面的液态物质,有的地方,向上侵蚀的很厉害,既,液态物质突入上面的固体圈(岩石圈的前身)较深。这个地方就属于向上侵入点。如果侵蚀的特别厉害,就会冲出地面,形成火山爆发。 这些向上侵入点,的液态物质,由于与固体性质不同,受到覆盖在其上面,各种物质的重力挤压,会产生面向四周的,强大水平力。如果这些向上的侵入点,巧合的,基本在一条线上。就会形成强大的水平合力,迫使上面的固体圈,沿着垂直这条线的方向上,拥有向两边(相向)运动的趋势。这个强大的合力,会沿着软流圈上面的固体圈,的固体物质向两边传递。这是两个,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合力。最终两力会相互抵消。效果是固体圈的固体物质受到积压。 固体圈的固体物质,受到强大挤压力作用。固体圈的固体物质某些相互接触不好或薄弱的地方,会受不了这个强大挤压力,以至于相互错开,或左右,或上下。既,这个地方会形成断 层。地球会形成很多这样小规模的断层带。 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就可以出现。某些地方的,小规模的断层带逐渐的连为一体,形成更长的断层带,于至于会形成全球性的断层带。全球性侵入带的形成,与全球性断层带的形成,二者合在一起,会形成一个特殊的运动,全球性地球表面固体的运动。 侵入带是诞生新的固体圈层的地方,断层带是固体圈层消失的地方。 面积广大的地球表面,可以形成多个这样的,全球性的断层带或侵入带。我们现在把这样的运动称为板块运动,第一次这样的运动,也许称为板块运动,有点不妥。原因是地球最早的这个固体层,与以后的可以称为板块的固体层,有点差别。差别主要在,第一次的固体物质没有经过熔化,相互间接触不是那么紧密的。至少在地球表面是这样,在更深的地方,也许由于受压而固结成岩。 我们所说的板块运动终于产生了,板块经过产生,消失,往复循环,至今未停。 地球内部的物质,从开始产生液态物质的时候,就开始了物质的重力分异。随着液态物质的增多,重力分异加强。到现在,重力分异基本停止。重力分异的结果是,那些密度大的物质跑到了下面,密度小的物质跑到了上面。比如,黄金的分布,可以推测,越往下,黄金的分布就越多。我们所说的软流圈下面,黄金可能要比的陆地表面多的多。另一个推测,放射性物质的分布,放射性元素一般较重,由此推断越往下,放射性元素越多。在软流圈以下(面向地心的方向)会更多,软流圈以下的温度,应该比我们所设想的温度要高一些。 在全球板块运动开始前,火山活动已经存在。板块运动开始后,板块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大量兴起,地球内部的水及气体都逐渐的出来了,空气密度越来越大,地球表面的水越来越多,在低洼处,水越聚越多,形成海,逐渐海连成片,形成洋。 地球表面最早的固体物质,分布均匀。事实上,地球最早期的物质分布,基本都是均匀分布。随着地球内部部分区域的液化,开始了重力分异,轻物质上升。以及后来的,板块的运动,使最上层的,从来没有完全熔化过的固体圈层,也开始参加重力分异。虽然最上面的固体圈层,从来没有完全熔化过,直到现在。但并不影响上层固体圈层,固体物质的循环熔化。直到现在,不知它们已经被熔化了多少次了。 在板块诞生处,从地下冒出的物质,由于重力分异的原因,处在上面的物质密度要小一点。待到这些经过重力分异的板块,运动到板块消失的地方,既断层带,在将要消失时,上下两个板块相互积压,下面的哪个板块的上部分,被剐掉一部分物质,这部分物质其实是下面被积压下去的哪个板块中,平均最轻(密度最小)的物质。这部分物质会在板块挤压处积累,越积越多,会形成越来越大的轻物质聚集区。这就是最早的陆地物质,如果那时有足够的水,淹没其它地方的话,那么这里就是最早的陆地。其它地方的火山堆,就是最早的岛屿。 淹没全球并不需要多少水,原因是,那时地球物质分布比较均匀,地球表面没有特别大的落差,更没有高山。到处高度几乎一样,高度差大概不足几百米,只要地球有平均几百米的水层厚度,就够淹没全球了。现在地球的平均水层厚度是3800米左右,那时大概只需要现在十分之一的水,就可以淹没全球,这是在板块运动前的情况。 在板块开始运动后,地球表面的固体圈层起伏就变的较大了,因为固体圈层的固体受到了较大的积压作用。会出现最早的褶皱山脉,但这些褶皱山脉,大概一点也没有保存到现在,这些最早的褶皱山脉的固体物质,没有经过重力分异,因此较重(密度大),与后来的,轻物质陆地,受挤压形成的褶皱山脉相比,要重(密度大)一些。在漫长的生存竞争上,最早褶皱山脉的固体物质,由于较重(密度大),会处于下面,被压入软流圈而熔化。 那些经过重力分异,在断层带又被截留的轻物质,一部分可以幸存到现在,虽然部分物质又被从新熔化。 是不是,现在陆地的物质完全是这样形成的呢,应该说有部分轻物质是这样形成的。那另一部分是怎样形成的呢,另一部分是因火山活动而形成。这些最早的轻物质聚集区,起着引子作用,在这些轻物质聚集区,也有火山活动,也可以喷发出大量的轻物质,有些没有喷发出 来,成为侵入岩,照样属于轻物质。总之轻物质聚集区的扩大,是主要靠火山活动而实现。 那些非轻物质聚集区,也有火山活动,这些地方为什么就不能成为未来的陆地呢,虽然有火山活动带来大量的轻物质,但由于原来的重物质较多,总体比较重,所以不能成为未来的陆地。但是这些火山活动的火山堆,可以成为未来陆地的组成物质。因为在板块挤压处,这些 火山堆往往会被截留。 海洋的深度从诞生到现在,一直在增加着。面积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因为海水一直在增多。刚开始,没有水,也无所谓陆地。随着海的出现,陆地的面积在减少,刚开始在疯狂减少,后来慢慢减少,在后来,甚至可能不在减少,也许会增加一点。但是陆地的海拔高度也许是,一直在增加,一直到现在。原因是陆地的平均密度一直在减少。 某些运用,根据地壳重力均衡理论,一个面积广大的湖泊,存在的时间,如果考虑地壳重力均衡效应,要比我们估计的时间长的多.最长能增加10倍.一般增加几倍,增加倍数的多少,与湖泊面积大小成正向关系.湖泊面积越大,增加的倍数就越多.但有一个极限,据估计极限是10倍左右. 象地球最大的内海,里海,光靠泥沙淤积,它的消失速度,应该比我们不考虑地壳重力均衡效应, 我们的渤海,靠来自黄河的泥沙淤积,填满渤海所需时间,要比我们不考虑地壳重力慢10倍. 均衡效应,的时间,长的多.有人估计,黄河2000年就能把渤海填平,实际是,会存在地壳重力均衡效应,大概需要2万年才能把渤海填平.比不考虑地壳重力均衡效应,大概增加10倍的时间. 还有那些大湖泊,如我们的洞庭湖,靠泥沙淤积让洞庭湖消失,如果考虑地壳重力均衡效应,时间就比较长了,大概所需时间,是不考虑地壳重力均衡效应的几倍.那些面积较小的湖泊,地壳重力均衡效应就比较小了。 在波斯湾有一个国家,准备建设一个很大的海上城市,如果这个海上城市确实很大,那么就要考虑地壳重力均衡了,不知他们在设计时考虑了没有. 日本也有海上城市,但比较小,并且所填土石来自附近,两者互相抵消,基本没有什么地壳重力均衡效应. 我们的华北平原,许多地方地下的土质,有几百米深的淤积层,而华北平原的海拔不足百米,难道说华北平原原来是海洋吗?不,不是。500米深的淤积才能导致,华北平原的海拔升高50米左右.再比如,黄土高原的黄土层,厚达几百米,并不代 表,原来黄土高原就那么低,其实几百米的黄土层,才可以使黄土高原海拔升高几十米. henanyanlin 原发贴:7 精华贴:0 回复贴:12 金 币:81 2008-7-17 16:42:48 收藏此贴 给他发消息 加为好友 引用 删除 修改 回复 10楼 宏观弹性力学的固体压强传递 由弹性力学可知,固体压强传递的情况,沿着力或压强的方向传递压强,100%。物体在压强方向上,相应的收缩一些,在压强方向上,力或压强的传递,会在压强方向或力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引起相应的压强变化,既上下方向的压强或力,可以传递到侧面,传递的比率,由泊松系数决定,从具体实验可知,各种物质的泊松系数小于50%,大部在30%左右。固体压强在垂直于压强方向上,必然会产生,一定大小的压强。压强的大小一般为原压强的30%左右,几乎没有超过50%的。 具体分析,直杆的受压形变。直杆受压会产生收缩,在侧面会产生膨胀。这些侧面膨胀的物质,是被迫变形的。从力的分析上看,杆四周固体物质的间隔增大了,等效于被拉长了,会有反抗拉长的,那个相互收缩的力。这些相互的收缩力,其实会对杆的里面产生挤压。这个挤压就是一种压强,方向与直杆受压的那个原始压强的方向垂直。大小为,由形变的泊松系数可知,一般是原始压强的30%左右。有方向向里的压强,必然有同等大小的方向向外的压强,二者等效。 如果我们假设有无数多个,这样的直杆紧密的并立在一起,每个杆的受压不变,既压强不变。把每个直杆的膨胀部分瞬间削掉,然后这么多的直杆瞬间紧密并合,会如何呢,每个直杆里面的物质,都有相应大小,方向向外的,与直杆相垂直的压强。每个直杆方向向外的压强,大小都一样,因为假设直杆的物质原料一样,泊松系数当然一样。这样,每个直杆侧面向外的压强或压力,相互中和掉,直杆也就不发生新的侧面变形。那些最外面的直杆还是要变形的。从上面的假想可知,大块固体物质的受压,会在内部产生一个,与原压强相互垂直的压强。这个压强的大小,由物质的泊松系数与原压强的大小共同决定。 也许固体越接近液体,在垂直于原压强(压力)方向的分压强(压力),的大小,也许会越来越大。比如分压强(压力)可以达到60%,70%,80%,以至于99%,最后达到100%,这已经与液体没有差别了。其实已经是液体了。 如果事实是这样的,并不影响板块运动的动力来源。只要大洋中脊附近固体物质的温度,比同等深度,离大洋中脊更远的地方,固体物质温度高.离大洋中脊越远,同等深度,固体物质温度越低,海沟处同等深度,固体物质温度最低,就可以了。只要存在这样的温度递减,就会存在同等深度,固体物质沿水平方向分压强的递减。同等深度固体物质,上下方向压强相等,等于物质的重量除以面积。 结果是,大洋中脊附近同等深度固体物质,的分压强值最大,海沟下面同等深度固体物质的分压强最小。从大洋中脊附近同等深度固体物质,到海沟同等深度固体物质,水平方向压强缓慢变化,就是缓慢变小。这样就有一个水平压强梯度,从大洋中脊同等深度固体物质,指向海沟同等深度固体物质。这个水平压强梯度,就是板块运动的动力。动力来源,是大洋中脊下面的液态物质。能量来源就是液态物质的膨胀降温。
/
本文档为【[资料]地球板块运动的动力】,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