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中医、西医的历史与现实

中医、西医的历史与现实

2017-11-14 9页 doc 25KB 31阅读

用户头像

is_531654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医、西医的历史与现实中医、西医的历史与现实 中医、西医是目前国内医学上两大学派的统称。“中医”顾名思义它是指传承了50 00年中国历史文化的医学,它不仅包括历史上的中医,也包括解放以后现代意义上的中医。“西医”,注意在这里指的是不仅是人们日常所说的西医,而是包括了历史上的西医,地理上的西医,以及现代意义上的西医。说明一个事物,还他本来的面目,不仅要看他的现象,还要追溯它的历史渊源,这样才能使人信服,避免认识上的偏颇。为了能更好的对比分析,我们先从西医说起,而后再来谈论中医,最后,还有给大家留下几道思考题。 一、希腊的古典医学是西方的古代医学...
中医、西医的历史与现实
中医、西医的历史与现实 中医、西医是目前国内医学上两大学派的统称。“中医”顾名思义它是指传承了50 00年中国历史文化的医学,它不仅包括历史上的中医,也包括解放以后现代意义上的中医。“西医”,注意在这里指的是不仅是人们日常所说的西医,而是包括了历史上的西医,地理上的西医,以及现代意义上的西医。说明一个事物,还他本来的面目,不仅要看他的现象,还要追溯它的历史渊源,这样才能使人信服,避免认识上的偏颇。为了能更好的对比,我们先从西医说起,而后再来谈论中医,最后,还有给大家留下几道思考。 一、希腊的古典医学是西方的古代医学源头之一,可惜现代的西医与古典灿烂的希腊医学几乎断了根。 古希腊的文明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葩,不仅有文学、艺术、科学以及哲学,还为人类留下了医学宝库,古希腊也是西方文明源头之一,注意:西方文明是多源头文明。 原始人类在依靠植物为生的长期过程中,使用所熟悉植物的营养、毒性和治疗作用。中国古代称药物书为“本草”,中称药物为“druz”(即干燥的草木),这都说明药物是起源于植物的。古希腊医学在继承了古代西方埃及和巴比伦医学后,成为欧洲比较古老的医学开端。希腊进入奴隶社会后,哲学得到空前发展。哲学家不满于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由神创造的这一唯心主义观点,提出了物体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唯物主义 观点。这四种元素,即火、空气(风)、水和土(地),以不同数量比例混和起来,成为各种性质的物体,与我国的五行学说《金木水火土》类似。古希腊的医学研究者,代表人物是希波克拉底,将四元素理论运用到医学研究领域,提出有机体的生命决定与四种体液:血、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并发展成“四体液病理学说”。希波克拉底的医学思想反映了古希腊思想家自发的辨证观点,倾向于从统一的整体来认识机体的生理过程。希波克拉底重视饮食疗法,也不忽视药物治疗。由《希氏文集》可以看出,古西方医学已逐渐摆脱迷信的外衣。亚里斯多德也是古希腊的著名学者,虽未曾实行过人体解剖,但检验了不少动物的尸体,开始了简单的比较解剖学,详细论述了动物的内脏和器官,所使用的说明图,可以认为是最早的有记录的解剖图础。 公元前4世纪以后,希腊医学逐渐衰落,医学中心开始转向亚历山大利亚。西方的“精气学说”就是在这一段时期内被提出的。该学说认为世界上存在生命的精气,“生命之精”包含在吸入的空气之中,成为心脏搏动和产生体温的原动力,借以维持人体的消化和营养。亚历山大利亚时期的药学也很著名,出现了原始药房,许多植物被进行了研究,毒药和解毒药的研究风气也盛行一时。随着亚历山大的东征,这个时期还吸收了古代印度医学的精神。 希腊的古典医学与中医的哲学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强调倾向于从统一的整体来认识机体的生理过程。 二、现代西医的源头起源于阿拉伯文明,阿拉伯医学是现代西医的始祖。 西医,这里说的西医不仅是现代人们平常所说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医学,而是地理上的西方,在中国西方的国家医学一律称为“西医”。随着伊* 斯* 兰的兴起,阿拉伯人先后建立了两个阿拉伯帝国,倭玛亚王朝和阿拔斯王朝,倭玛亚王朝就是人们所说的白衣大食,阿拔斯王朝就是人们所说的黑衣大食。脍炙人口的“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就出现在这一时期,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辛巴达航海等故事就出在“一千零一夜”,阿拉伯帝国不仅有灿烂的科学和艺术,还有留给后世宝贵的医学。 在医学领域,相传先知默罕默德说学问有两种:一是教义学,二是医学,可见阿拉伯人对医学的重视。公元7世纪起至其后的一、二百年间,阿拉伯人建立了阿拉伯帝国。这一帝国的文明达到很高的水平,其包括医学在内的科学、技术及文化成就,即使在帝国之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仍然保持领先地位,直至到欧洲的文艺复兴。阿拉伯帝国持宽容与兼收并蓄的态度,从而大大推动了那个时代的医学进步和发展,甚至是现在的世界的主流医学---西医学。 直到17世纪以前,伟大的拉齐兹(865年—925年)和伊本?西拿(980年—1037年)的医学著作,一直被用作欧洲医学院的教科书。此外,拉齐斯一作拉齐,著名医生和化学家,巴格达医院院长,在外科医术中有很高的成就,串线法就被认为是他发明的。《医学集成》是他最重要的著作,内容十分丰富。它不但总结了当时从希腊、波斯、印度吸取的医学知识,还增加了许多新的东西。这部书曾被译成拉丁文,多次出版,影响很大。《天花和麻疹》是一篇重要的医学论文,是这方面最早的专门著作。伊本?西拿(980—1037)伊本?西拿又名阿维森纳。他发现了肺结核是一种传染性疾病,阐述了胸膜炎和多种神经失调症,他把心理学应用于医学治疗,他还发现污染水和土壤可 以传播疾病。他的《医典》内容十分丰富,记载了760多种药物的性能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代表了古代阿拉伯医学的最高成就。《医典》在医学文献中占有重要地位,被欧洲各大学用为医学教科书。从12世纪到17世纪,这部书被西方医学界看作权威著作,它的拉丁文译本到1 500年已经重版15次,后来又一再重版,其中若干部分已被译成英文。伊本?西拿本人也被欧洲人视为“医王”。 在治疗方面,阿维森纳很重视药物治疗,在《医典》内他用很大的篇幅讨论了药物治疗问题。他不但采用了希腊、印度的药物,还收载了中国产的药物。他还采用了泥疗、水疗、日光疗法和空气疗法。在诊断方面,他很注意切脉,他将脉搏区别为48 种。 8,10世纪以巴格达为中心的“翻译运动”中,大量古希腊、印度、迦勒底(巴比伦)、埃及和波斯的医学典籍被翻译为阿拉伯文,为医学研究创造了良好条件。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医学家。尤以拉齐、伊本?西那、宰赫拉威和伊本?左胡尔最为著名。 阿拉伯—伊斯兰医学对世界医学的影响很大,重要的阿拉伯医学典籍都译成了西方文字。因《医典》等阿拉伯医学著作在欧洲流传较较久,一些英语药名还保留阿拉伯语音译,许多医学术语出自阿拉伯语。 这一时期,通过阿拉伯,中国的医学也传入了西方。 三、乏善可陈的中世纪欧洲医学,由于宗教的影响导致巫术盛行,从而在整个中世纪几百年间欧洲人死亡达到2亿人。 欧洲中世纪是指公元2世纪到16世纪,这一期间值得一提的是解剖学得到了发展, 欧洲的医学主要是学习伊本?西拿(也叫阿维森纳)的医典。西欧1000年的早期,医院是宗教性质的且大部分医生是牧师,他们对医学的理解依赖于宗教信仰多于依赖科学基础。但是1000年的欧洲医生开始去跨越宗教和迷信。基督教牧师翻译由伊*斯*兰学者撰写的医学和科学文献,这给西方世界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并最终促成了早期现代医学的产生。 由于宗教的因素,导致欧洲这一时期的巫医,巫术的产生并盛行。由于这一时期医学的落后,与发源于2500多年前古希腊的古代西医几乎断了根。14至17世纪肆虐欧洲大陆的鼠疫导致人口剧减,估计死亡共达2亿人。后世的学者通过不同的估算出,欧洲当时的人口约减少了25%到75%。挪威奥斯陆大学的一位历史学家说,1347年欧洲有8000万人,6年后变成了3000万。此后300年间,黑死病还曾多次爆发,可能总共杀死了多达2亿人。 四、随着欧洲文艺复兴的兴起,西医逐步由经验医学转变为实验医学,第一次使西医的发展走在了中医发展的前面。 以建立人体解剖学为标志,17世纪实验、量度的应用,使生命科学开始步入科学轨道,其标志是哈维发现血液循环。随着实验的兴起,出现了许多科学仪器,显微镜就是其中之一,显微镜把人们带到一个新的认识水平。此外,牛痘接种的发明,使人们认识到了免疫学。欧洲从树皮中提炼金鸡纳霜用于治疗对当时人类威胁最大的疟疾,在19世纪初期,一些植物药的有效成分先后被提取出来,到19世纪末合成阿斯匹林,其后各种药物的合成精制不断得到发展,使医学药物进入了合成时代。盘尼西林的发 明(青霉素)使西医有了灭菌的手段,从而使西医从经验医学走向了实验科学。 五、中医的产生与发展。 “中医”二字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经方》,其云:“以热益热,以寒增寒,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云:“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在这里中字念去声,中 “中医”这个名词真正出现得到鸦片战争前后。东印度公司的西医为区别中西医给中国医学起名中医。这个时候的中医的名称是为和西医做一个对比。到了1936年,国民党政府制定了《中医条例》正式法定了中医两个字。过去人们又叫中国医学为“汉医” “传统医”“国医”这些都是区别于西医而先后出现的。两千多年前,《汉书》里的那个中医概念,倒是体现了中国医学中的一个最高境界。 早在夏商周时期(约公元前22世纪末--前256年),中国就已出现药酒及汤液。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的《诗经》是中国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有药物的书籍。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典籍《内经》提出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五味所入","五脏苦欲补泻"等学说,为中药基本理论奠定了基础。 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是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了先秦以来丰富药学而成书的。本书载药365种,至今尚为临床所习用。它的问世,标志着中药学的初步确立。 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中国已经有关于医疗卫生以及十多种疾病的记载。周代已经使用望、闻、问、切等诊病方法和药物、针灸、手术等治疗方法。秦汉时期,形成了《黄帝内经》这样具有系统理论的著作。此书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医理论性经典著作。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专门论述了多种杂病的辨证诊断、治疗原则,为后世的临床医学奠定了发展的基础。汉代外科学已具有较高水平。据《三国志》记载,名医华佗已开始使用全身麻醉剂"麻沸散"进行各种外科手术。 从魏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到隋唐五代(公元581--960年),脉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晋代名医王叔和所著的《脉经》归纳了24种脉象。该书不仅对中国医学有很大影响,而且还传到了国外。这一时期医学各科的专科化已趋成熟。针灸专著有《针灸甲乙经》;《抱朴子》和《肘后方》是炼丹的代表著作;制药方面有《雷公炮炙论》;外科有《刘涓子鬼遗方》;《诸病源候论》是病因专著,《颅囟经》是儿科专著;《新修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药典;眼科专著有《银海精微》等等。另外,唐代还有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和王焘的《外台秘要》等大型方书。 唐代(公元618--907年)经济繁荣,促进了中药学的发展。唐政府率先完成了世界第一部药典性本草--《唐本草》的编修工作。全书载药850种,还增加了药物图谱,进一步完善了中药学的规模格局。 在宋代(公元960---1279年)医学教育中,针灸教学有了重大改革。王惟一著有《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后来,他又设计制造等身大针灸铜人两具,教学时供学生实习操 作。这一创举,对后世针灸的发展影响很大。 明代(公元1368--1644年)时,有一批医学家提出把伤寒、温病和温疫等病区分开。 李时珍著成《本草纲目》。到了清代,温病学说达到成熟阶段,出现了《温热论》等专著。 六、历史上中医就积极与外部世界进行交往,兼收并蓄是中医得到了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6世纪初起,波斯及中亚诸国献的或与中国交易的药物有琥珀、真珠、朱沙、水银、熏陆、郁金、苏合香、青木香、胡椒、香附、雌黄等多种。唐代杜环所撰的《经行记》为较早记述伊斯兰国家药物及医术的书籍。段成式(803,863年)撰写的博物学专著《酉阳杂俎》,记录数十种阿拉伯动物、植物药的名称,对其性状描述得很具体。晚唐、五代时经营香药的波斯人后裔文学家、药物学家李珣(字德润。生于蜀中)所撰《海药本草》,收药124种(以阿拉伯药物居多),对《神农本草》、《名医别录》、《唐本草》、《食疗本草》、《本草拾遗》等起到了补充作用。 宋代,有一种阿拉伯语称“摩西(穆萨)的石头”(黑琥珀,即煤精石)的药物传入中国,该药内含焦油等成分,可解蛇毒及其他动、植物之毒。至道三年(997年),大食商船队的首领将一块珍贵的药材“无名异”(能治疗脓肿、瘫痪、癫痫、肺大出血、尿道炎、膀胱炎等多种疾病),献给宋太宗。制药技术方面,伊本?西那创用的以金、银箔丸衣保质、防腐的技术,在宋代广泛运用。 元初,阿拉伯、中亚及波斯等地的医生及药物大量进入中国,阿拉伯—伊斯兰医学得 到广泛应用和推广。定宗(1246,1248年)时有希腊血统的阿拉伯天文学家、医学家爱薛(1227,1308年)为元朝服务。爱薛于至元七年(1270年)成立京师医药院(其提举为正三品,级别仅次于太医院),由其妻撒刺主持。至元十年(1273年)春正月京师医药院改广惠司,仍由爱薛掌管。不久爱薛擢秘书监,领崇福使,迁翰林学士,兼修国史。秘书监搜藏的23种回回书籍,有些是爱薛和扎马鲁丁从国外搜集的,有些是爱薛编订的。后任平章政事。大德十一年(1307年)封秦国公。次年去世,追封拂菻王,谥忠献。此外,据《元史》载,元代朝廷专设六个机构研究和推广阿拉伯医学,在中国医学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翰林李翀、吴伯宗受皇帝召,与钦天监灵台郎黑的儿(海达儿)、阿答兀丁、回回大师马沙亦黑、马哈麻等,合作翻译阿拉伯文天文书等。《回回药方》约于同期译出。这是明代医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回回药方》的内容多来自元代阿拉伯医书,是阿拉伯医药方剂的汇编。原文为阿拉伯文。明初经翻译木刻印刷成书,著、译者均未署名(北京图书馆善本书库收藏)。现存的《回回药方》为残本四卷,计485页,约20万字。共载方剂450余个,兼以病理治疗分析(有研究者推断《回回药方》全书的方剂约有7000余个)。《回回药方》极大地丰富了中医的本草学,是中国医学史上的瑰宝。 阿拉伯—伊斯兰医学对传统中医学的医药经典著作也有重要影响。明初朱橚、滕硕、刘醇同编的《普济方》和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均录有阿拉伯医方。有的药名是用阿拉伯药名,如朵梯牙(天然硫酸锌)、安咱芦(波斯树胶)、可铁刺(西黄耆胶)、阿飞勇(鸦片)、红石扁豆(鸡血石)、李子树胶(阿拉伯树胶)、咱甫兰(藏红花、番栀子花)、鸡子清、火煅大海螺、炼酥铜、奶女儿汁(奶汁、乳汁)、白雪粉(铅白)等。 自清代起,阿拉伯—伊斯兰医学与中医进一步融合,一些药方和疗法,已经成为中医 药物学的内容。医学理论上,清代著名伊斯兰学者刘智根据阿拉伯医学解剖知识,在《天方性理》中提出人的眼、耳、口、鼻以及四肢百体,均“各有所司”,但大脑“为百脉之总源,而百体之知觉运动皆赖焉”。在中国心理医学史上,较早明确揭示人的器官活动与感知心理的生理基础。 七、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政府对中医极度重视,使中医事业有了极大的发展。 首先,解决中医的定量问题。中医由于长期以来游离于定性与定量之间徘徊,中国政府从解决中医的定量分析问题入手,使中医从经验医学走向实验医学。对中药的定性分析使用当今最先进的科学手段进行解决,使中医中药走向了现代化。 其次,继承法发扬祖国传统医学,对中医中的糟粕进行扬弃。摒弃传统中医中存在的的神秘论,玄学论,真正发扬祖国医学的价值。 第三,针对中药中的汤剂不好服用的问题,把中药制成片剂、针剂、和小袋包装,在继承传统药方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实行国家保护中药药方,使中医真正得到了发展。 第四,作为现代科学仪器,是人类发明的共同成果,不仅西医可以用,中医在治疗过程中同样也可以使用。中医在治疗过程中,除了使用传统的“望闻问切”的办法外,同样使用现代最新的医学探测设备,使诊断率于现代西医处于同一水平。 八、思考题: 1、比较古希腊医学与中医的异同点。 2、为什么系统论只能出现在中国,与中医有什么关系。 3、用系统论中的经络观点,解释治疗嘴歪的针灸,为什么针灸不直接扎嘴而是扎脑袋。 4、激光治疗近视,是中医还是西医。 关键字: 中医 西医
/
本文档为【中医、西医的历史与现实】,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