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2017-09-06 7页 doc 21KB 50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7436

暂无简介

举报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语文课内外阅读教学有效融合的思考与实践 丁丽娟 【专题名称】初中语文教与学(初中读本) 【专 题 号】G311 【复印期号】2008年02期 【原文出处】《教学月刊:中学版》(杭州)2007年11上期第13,15页 【作者简介】丁丽娟,绍兴县实验中学,浙江绍兴 312030 要问现在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如何,请先看这样一组镜头: A. 周末傍晚,某学生急急地推门进家,卸下书包,往沙发上一丢,即忙打开电视机,专心致志地看起了电视连续剧《宝莲灯》。那画面五光十色,人物中西合璧,...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语文课内外阅读教学有效融合的思考与实践 丁丽娟 【专题名称】初中语文教与学(初中读本) 【专 题 号】G311 【复印期号】2008年02期 【原文出处】《教学月刊:中学版》(杭州)2007年11上期第13,15页 【作者简介】丁丽娟,绍兴县实验中学,浙江绍兴 312030 要问现在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如何,请先看这样一组镜头: A. 周末傍晚,某学生急急地推门进家,卸下书包,往沙发上一丢,即忙打开电视机,专心致志地看起了电视连续剧《宝莲灯》。那画面五光十色,人物中西合璧,情节更是天马行空:传说中的神仙全体出动,个个都露上一面,孙悟空、猪八戒、玉皇大帝、二郎神、哪吒、嫦娥、牛魔王„„猪八戒功德圆满重回天庭,再度与嫦娥纠缠不清;二郎神陷入三角情网,与嫦娥情愫暗生;沉香救母收获两段爱情„„ B. 某日,初三某班教室。语文老师正抽背《〈诗经〉两首》,某同学刚背出“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身体晃悠着就没了下文。下课铃声一响,学生们嘻嘻哈哈走出教室,不时听到有同学背着《大话西游》里的经典台词:“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 C. 放晚学铃声响后,三五成群的男生一起向图书馆方向走去,然而踏进的不是图书馆的门,而是毗邻的网吧;大家摇动的不是笔杆,而是游戏机的操纵杆。一会儿就杀得天昏地暗„„ 以上镜头并非偶然摄得,学生课外沉溺于影视、网络、漫画,被恶搞了的名著已经成为家长尤其是语文老师心头沉重的痛。你也许会问:新课标不是规定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了吗,教育部不是给学生指定经典著作目录了吗,初中每册语文书后不都有名著导读吗,的确,语文老师也都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面对外部非经典文化的强势侵入,和内部应试教育的壁垒森严,教师们往往力不从心。笔者认为要让课外阅读真正有效开展,必须让课内课外阅读有效融合:课内自然渗透与之相关的课外阅读,以引起学生对更深更广领域的兴趣,同时相关课外阅读又成为课内阅读的有机补充,这样融合着,阅读才能持久。 那么,如何才能让课内与课外真正有效地融合呢,笔者认为应该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一、课内外阅读教学有效融合的前提:教师,腹有诗书气自华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含义远非传道、授业、解惑所能涵盖的,已经被赋予引导者、组织者、读者中的首席等新的意义。在这几个意义中教师必须首先是读者,只有自己多读,比学生读得更多更广,才能引导学生、组织学生进行深入阅读。教师的备课内容也应打破一直以来的“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范畴内徘徊的局面。教师关注的目光要投射到对教材文本一字一句的挖掘、理解上,要投射在对采用何种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也要投射在学生的兴趣、动机上,但更应投射到备课的视野开阔和文化内涵的增厚上。许多时候,课文只是作为一个长篇的一个片段,或者作家作品中的其中一篇,要真正读懂作家作品的内在含义,必须放在整部的作品或作家这一历史时期特定的创作氛围中去感受。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说的是“好知”“乐知”的重要性,但我以为首先应该是“知”,尽可能正确地理解、准确地读懂作品,教师要“知”之甚多,这才是一切教学行为的基础。 一切成功的教育者身上无不展示出宽厚文化功底的丰硕成果。曾在《于漪文集》的自序中读到:“我下决心在两个方面狠下工夫。一是扎扎实实打业务底子,从汉语拼音、语法、修辞入手,到文、史、哲广为涉猎;以中外文学史为经线,先读各个时期有代表性、有影响的作品,力求早日摆脱知之甚少、甚浅的窘境,告别孤陋寡闻,迈向知之甚多、较广、较深的目标。二是潜心钻研教材,取得使用教材带领学生学好语文的主动权。查检资料,独立分析,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从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一篇篇课文反复推敲、研究,把文章的脉络思路等等,弄得一清如水,力求使教材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显而易见,这段话中,教师自身的更宽、更广、更深的知识是引导组织学生进行深入阅读的基础。胸中有丘壑,方能登高望远。如八年级中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这篇课文,一般把它处理为句子翻译理解和欣赏空明月色。而我在之前读了《苏东坡传》和苏轼被贬到黄州时同期作品:《前赤壁赋》《后赤壁赋》《赤壁怀古》,对苏轼的命运及面对坎坷的豁达心境有较好的感悟,我也深深为之感动。于是在教学定位为诗性智慧和诗意人生,这种解读就比较有新意,问题设计又比较贴近学生实际,结果课堂效果令人满意。此时适时推荐学生读《苏东坡传》,学生非常乐意。又如七年级中丰子恺的《竹影》主题可以多元解读,童心童趣说,艺术说,教育说。我读了《丰子恺散文集》,看了许多丰子恺的儿童漫画,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和初一学生实际以及丰子恺对儿童的纯真近乎膜拜的心理,把主题定为童心童趣,再推荐学生读丰子恺其他的散文如《华瞻日记》等,学生读得乐此不疲。 可见,教师只有腹中有了丰厚的专业底气,才能游刃有余,挥洒自如,课内外阅读教学的有效融合才有可能。 二、课内外阅读教学有效融合的关键:引导,润物细无声 课本在很大程度上是引子的功能,编者在选编文章时一般都是受到限制的,长的文章选好的片段,短的全选,无论长短,所选的都是经典的,片段的就要让学生有找全本书来读的欲望,短的要让学生有找作家其他文章来读的欲望,尽管我们的课本目前还没有完全达到经典的地步,但它的好文章还是比较多的。教师就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对作品的讲解不是就事论事,要在自己熟知课本的基础上向学生传达出作品的精神,引导学生熟悉与文本有关的背景及作者全人。鲁迅说:离开了作者全人,离开了当时背景,那是近乎说梦的。至于学生对背景和全人的了解,又必然受教师思想水平的影响,受教师言行引导的影响,所以学生能否从课堂走向课外,能否以课外促进课内,教师的引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做法是: 1. 资料查找法 一般老师上新课之前都会布置预习作业,其中可以设计一个作者相关资料查找的作业,学生可以利用各种 渠道:图书馆、阅览室、网络等查找。内容包括作者介绍、写作背景以及与文章相关事件或者作者的其他文章,数量上不作强制性要求,然后要求用自己的话概括成人物小传。由于查找的工作不是特别费神,学生容易完成,又要求创造性的概述,既有完成的可能性又富有挑战性,学生大多乐意完成。这很符合学生的心理。如在上《荒岛余生》时,让学生查找了笛福的生平,了解到鲁滨逊中隐含着作者的影子,还读了《鲁滨逊漂流记》中“荒岛余生”前后的其他一些章节,上课伊始学生们就跃跃欲试,兴味盎然。如上《行路难》,复习李白的已学诗歌,查找李白的生平,诵读李白其他的诗歌。面对这位同学并不陌生的大诗人,学生们异常活跃。 2. 故事激趣法 兴趣是一切活动的基础,是源源不竭的动力。根据兴趣的倾向性,可以把兴趣区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由事物或活动本身引起的兴趣;间接兴趣是由活动的目的、任务或结果引起的兴趣。教师往往较多地注意间接兴趣的培养与激发,对如何把阅读课上得生动活泼、兴味盎然下功夫不够,造成语文课本身吸引不了学生,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教师应该首先重视对直接兴趣的培养和激发。讲与课本或作者有关的故事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极佳方法。因为初中年龄段的学生对故事都会有浓厚的兴趣。这是引领学生探究更宽、更广、更深作品和作者深刻内心世界的启动阶段。《皇帝的新装》《寓言四则》这些童话和寓言用学生互讲比赛的形式比较合适。学《论语十则》,如果刚好碰到有老师听课或学生表现突出,适时地引上“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或者“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穿插孔子与弟子间的故事,学生对学论语背论语的兴趣陡增。小男生很喜欢动物,上《绿色蝈蝈》时,讲几个动物王国的故事,学生当天会去买《昆虫记》,课间交流也会变得眉飞色舞。 3. 动情诵读法 语文区别于其他学科最大的特点是有感情。一些抒情性较强的文章、诗词用动情诵读的方法,往往能激起学生感情的波澜,使其纯真的感情因文、因诗而跃动。此时学生不仅有强烈阅读原作或作者其他诗、文的欲望,更是在感情上得到了一次升华。比如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这本书如诗、如画、如歌,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很适宜朗诵。《冬阳童年骆驼队》和《爸爸的花儿落了》最感人。课堂上动情朗诵,教室里一片安静,从学生忽闪的眼睛中感受到了他们内心的灵动。不必鼓动,不必宣传,学生们会自找原著去读,尤其是感情丰富的一些女同学。 还有美文拓展法、设疑激趣法等等,几种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巴班斯基说:“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学。”只要教师有围绕主题课内外渗透、融合的意识,为学生在课内与课外之间链接好纽带,才能切实地帮助学生在思想上树立起课外阅读的信心。 三、课内外阅读教学融合的重点:固本,万紫千红才是春 课外阅读的热情激发起来后,如果没有后续工作,学生的热情又会锐减。因为初中学生缺乏意志力,自我控制能力较弱,遇到阅读障碍往往又会放弃,所以只是给学生提供阅读书目或只是激发一时的阅读欲望,没有“巩固和扩大战果”,一段时间后,一切又会归于平静。因而教师可以把自己最近读的书与学生交流,互相交流读书心得,时常以此作为课间聊天的内容。这既是一次与学生亲近的好机会,又是一个让课外阅读不断深化的契机。经常在读的同学常常围着老师转,师生感情融洽之至;偶有不看的同学谈不上话来,马上会自惭形秽,赶快暗暗补上这一“课”。这样无形中形成一种多读课外书获益的氛围。教师还可以适时指导阅读的方法:比较经典的运用批注阅读法;有一定难度又属宏篇巨著,只求了解主要内容,能讲出故事情节;短小的诗可以背诵一些。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让学生的兴趣能够持续,并且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1. 摘抄展览会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看到好词佳句如果没有养成摘抄的习惯,瞬间的美好感觉会如“初阳蒸融了”。《语文课程》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语文素养。”积累应包括语言材料、语言范例、语言知识,其中语言范例就是指好词佳句,名段名篇名作。积累的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而摘抄就是其中较好的一种方法。每月开展摘抄展览会,是巩固课外阅读成果的一项有效。 2. 读书交流会 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作家作品来阅读,这是个吸纳的过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作家进行着心灵的对话,是交流的过程。当学生进行了大量的链接阅读之后,有许多学生就开始有表达的欲望:对文章的内容,谈自己的看法;对文章的艺术,评头论足。每半学期开展一次读书交流会,建立起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师生与作品之间的思想碰撞。阅读志趣相同的同学组成的读书小组在组内交流,每人必须发言,可以谈自己深受感触的一点,也可以谈整部的作品;可以谈作家其人其文,也可以对作品中人物分析评价。每组由一个代表作记录,并及时整理汇合,接着代表全组的同学向全班发言。这既是读书的感受展示,也是向全班的推介。成功的介绍,会掀起又一轮的阅读高潮。 3. 自编读书册 每个人都有读到好文章与人分享快乐的欲望,也有取得成果被展示的要求,所以组织学生把读到的好文章或者精彩片段打印编辑成自己班级的读本,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同时要求学生写上推荐理由,好朋友为之写上评点。还可以组织学生写上序言,编上目录,拟一个亮丽的标题。当成果挂在班级阅读角上供全班阅览,学生将感到莫大的幸福。初中学生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一旦学生中读好书、荐好文的氛围形成后,不爱读书的学生也会渐渐加入这个行列,成为忠实的追随者。 总之,课内阅读要教师组织引导,课外阅读同样需要教师有所作为:教师自身的影响,课内的正确引领,课外的合理巩固。只有课内课外有效融合,长此以往,学生的“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雨果)”。学生才能快乐地在丰富而又多彩的精神世界里遨游,我们的阅读教学才会风景无限。 犹太人世代传言:书本是甜的。对孩子们而言,能够从小就体味到读书是一桩快乐的事情,从而终生享受书籍所带来的无穷乐趣,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这也许是语文老师所给予他们的最好的礼物,也是一种伴随他们走得最远最长的甜蜜礼物。^
/
本文档为【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