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论语》作者: 孔子及其弟子

《论语》作者: 孔子及其弟子

2017-09-01 6页 doc 18KB 29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1137

暂无简介

举报
《论语》作者: 孔子及其弟子《论语》作者: 孔子及其弟子 《论语》作者: 孔子及其弟子 学而篇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 【原文】 1•1 子曰(1):“学(2)而时习(3)之,不亦说(4)乎,有朋(5)自远方来,不亦乐(6)乎,人不知(7),而不愠(8),不亦君子(9)乎,”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论语》作者: 孔子及其弟子
《论语》作者: 孔子及其弟子 《论语》作者: 孔子及其弟子 学而篇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 【原文】 1•1 子曰(1):“学(2)而时习(3)之,不亦说(4)乎,有朋(5)自远方来,不亦乐(6)乎,人不知(7),而不愠(8),不亦君子(9)乎,”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原文】 1•2 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同悌tì), (2),而好(hào)犯上者(3),鲜(xiǎn) (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8),” 【译文】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承其合理的内容,充分发挥道德在社会安定方面所应有的作用。 【原文】 1•3 子曰:巧言令色(1),鲜(2)矣仁。”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原文】 1•4 曾子(1)曰:“吾日三省(xǐng) (2)吾身。为人谋而不忠(3)乎,与朋友交而不信(4)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原文】 1•5 子曰:“道(1)千乘(shèng)之国(2),敬事(3)而言,节用而爱人(4),使民以时(5)。” 【译文】 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群众的立场上看待孔子治国方略的。因而颇具尖锐性。 【原文】 1•6 子曰:“弟子(1)入(2)则孝,出(3)则弟,谨(4)而信,泛(5)爱众,而亲仁(6),行有余力(7), 则以学文(8)。” 【译文】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原文】 1•7 子夏(1)曰:“贤贤(2)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 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原文】 1•8 子曰:“君子(1),不重(2)则不威;学则不固(3)。主忠信(4)。无(5)友不如己者(6);过(7)则勿惮(8)改。”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原文】 1•9 曾子曰:“慎终(1)追远(2),民德归厚矣。” 【译文】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 【原文】 1•10 子禽(1)问于子贡(2)曰:夫子(3)至于是邦(4)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yì] (5)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6)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7)异乎人之求之与,” 【译文】 子禽问子贡说:“老师到了一个国家,总是预闻这个国家的政事。(这种资格)是他自己求得呢,还是人家国君主动给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温良恭俭让,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这种资格也可以说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 【原文】 1•11 子曰:“父在,观其(1)志;父没,观其行(2);三年(3)无改于父之道(4),可谓孝矣。” 【译文】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原文】 1•12 有子曰:“礼(1)之用,和(2)为贵。先王之道(3),斯(4)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5)之,亦不可行也。” 【译文】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原文】 1•13 有子曰:“信近(1)于义(2),言可复(3)也;恭近于礼,远(4)耻辱也;因(5)不失其亲,亦可宗(6)也。” 【译文】 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原文】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1)有道(2)而正(3)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原文】 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c,ǎ,)(1),富而无骄,何如(2),”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3),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rú qiē rú cuō)~如琢如磨(4)’,其斯之谓与,”子曰:“赐(5)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6)。” 【注释】 (1)谄:音;,ǎ,,意为巴结、奉承。 (2)何如:《论语》中的“何如”,都可以译为“怎么样”。 (3)贫而乐:一本作“贫而乐道”。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二句见《诗经•卫风•淇澳》。有两种解释:一说切磋琢磨分别指对骨、象牙、玉、石四种不同的加工,否则不能成器;一说加工象牙和骨,切了还要磋,加工玉石,琢了还要磨,有精益求精之意。 (5)赐:子贡名,孔子对学生都称其名。 (6)告诸往而知来者:诸,同之;往,过去的事情;来,未来的事情。 【译文】 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评析】 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的人们,都能够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样的理想境界,因而在平时对弟子的教育中,就把这样的思想讲授给学生。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社会上无论贫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便可以保持社会的安定了。孔子对子贡比较满意,在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子贡能独立思考、举一反三,因而得到孔子的赞扬。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一个显 著特点。 【原文】 1•16 子曰:“不患(1)人(2)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注释】 (1)患:忧虑、怕。 (2)人:指有教养、有知识的人,而非民。 【译文】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评析】 这段话是孔子对自己学生所传授的为人处世之道。有的解释者说,这是孔子安贫乐道、不求名位的思想。这种解释可能不妥。这不符合孔子一贯的主张。在孔子的观念中,“学而优则仕”,是一种积极入世的态度。这里的潜台词是:在了解别人的过程中,也使别人了解自己。
/
本文档为【《论语》作者: 孔子及其弟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