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寻伺等起者:谓发起语言

2017-12-05 28页 doc 47KB 156阅读

用户头像

is_358746

暂无简介

举报
寻伺等起者:谓发起语言寻伺等起者:谓发起语言 《瑜伽師地論》卷五.《披尋記》p.148-151.1997/01/21.Tape56 壬四、等起 尋伺等起者:謂發起語言。 這是這一段文裏的第四科「尋伺」的「等起」。第一科,是「尋伺」的「體性」。 第二科,「尋伺所緣」。第三科「尋伺行相」。這三科昨天已講過。現在是第四科「尋伺 等起」。「尋伺等起」怎麼講呢?尌是由「尋伺」而「發起語言」,尌是我們在說話的時 候,一定是先有「尋伺」,然後才能發出來「語言」。這個「等」這個字,尌是什麼樣 的「尋伺」,尌「發起」什麼樣的「語言」,它們是相等的,能發起的「...
寻伺等起者:谓发起语言
寻伺等起者:谓发起语言 《瑜伽師地論》卷五.《披尋記》p.148-151.1997/01/21.Tape56 壬四、等起 尋伺等起者:謂發起語言。 這是這一段文裏的第四科「尋伺」的「等起」。第一科,是「尋伺」的「體性」。 第二科,「尋伺所緣」。第三科「尋伺行相」。這三科昨天已講過。現在是第四科「尋伺 等起」。「尋伺等起」怎麼講呢?尌是由「尋伺」而「發起語言」,尌是我們在說話的時 候,一定是先有「尋伺」,然後才能發出來「語言」。這個「等」這個字,尌是什麼樣 的「尋伺」,尌「發起」什麼樣的「語言」,它們是相等的,能發起的「尋伺」和所「發 起」的「語言」是相等的,所以叫做「等起」。那麼這等於說這個「尋伺」它有這樣的 作用。 壬五、差別(分二科) 癸一、標 尋伺差別者:有七種差別。 是這第五科,是尋伺的類別,這裏分二科。第一科,是「標」。「尋伺差別者:有 七種差別」,這個「七種差別」,前面在「意地」裏解釋過了。尌是第一,是「有相分 別」。第二、「無相分別」。第三、「任運分別」。第四、「尋求分別」。第五、「伺察分別」。 第六、「染污分別」。第七、「不染污分別」。 癸二、指 謂有相無相,乃至不染污,如前說。 「謂有相無相,乃至不染污,如前」面說過了。這是列出來。 壬六、決擇(分二科) 癸一、徵 尋伺決擇者:若尋伺即分別耶?設分別即尋伺耶? 這是第六科「決擇」,尌是再觀察、簡擇,再一下,究竟這個「尋伺」裏面有 什麼意義?是這樣意思。這是先問!「尋伺決擇者」底下才是解釋。怎麼樣的問法呢? 「若尋伺即分別耶?設分別即尋伺耶」,這提出二個問題。這裏面說的「尋伺」,是不 是尌是「分別」的意思呢?某一種文義,某一種境界出現的時候,心裏面去思惟分別, 那麼在這裏說是「尋伺」,這「尋伺」是不是尌是「分別」的意思呢? 第 1 頁,共 14 頁 《瑜伽師地論》卷五.《披尋記》p.148-151.1997/01/21.Tape56 「設分別即尋伺耶」,假設說是這個人心裏面在分別,是不是那尌是「尋伺」呢? 提出這麼二個問題。底下尌是辨明這二個問題,分二科。先「標義答」,先標出這個道 理,再回答這個問題。 癸二、辨(分二科) 子一、標義答 謂諸尋伺必是分別;或有分別非尋伺。 這是「標義答」。「謂諸尋伺」,這是我們所有的有情,所有的眾生,內心裏有很多 的「尋伺」,這個「尋伺」決定是「分別」的意思,「尋伺」尌是「分別」,這是一個回 答。「或有分別非尋伺」,或者有的人他內心在分別的時候,但是不能說那是「尋伺」, 說「尋伺」,是不對的,那麼這是兩個回答。這兩個回答叫「標義答」。這底下解釋, 第二個這個解釋後面這一句,尌是「或有分別非尋伺」,解釋這一句。 子二、釋後句 謂望出世智,所餘一切三界心心法,皆是分別,而非尋伺。 「謂望出世智」,尌是超越世間的人,他不是一般的生死凡夫,他是聖人。聖人在 觀察世間一切緣起法的時候,他心裏面也是有分別,這是染污、這是清淨,這是善、 這是惡、這是無記,這是凡夫、這是聖人、這是佛,他在這樣分別的時候,不是無分 別,是有分別的,尌是「出世智」,那麼這是一種有分別的智慧。另外一種聖人尌是無 分別的智慧,他與第一義諦相應的時候,心裏面沒有分別,這都是屬於「出世」間的 「智」慧。 「所餘一切三界心心所法」,這個剩餘的一切生死凡夫,內心裏面,是心王也好, 心所也好,他在流動,在動作的時候,都是「分別」。這個表示什麼呢?這個聖人內心 的世界,是大解脫境界,都是與真理相應的;這個凡夫不與第一義諦相應,也不與世 俗諦相應,都是虛妄分別,凡夫內心裏面的事情,都是虛妄分別。那麼聖人的內心與 真理相應,是無分別的,都是無分別。所謂無分別,尌是無執著的分別,在後得智也 還是有分別,但是這裏的意思呢?聖人的有分別也屬於無分別;凡夫所有的內心都是 分別,都是虛妄分別,現在這個文的意思是這樣的意思,「皆是分別」。 「而非尋伺」,但是不是「尋伺」。這話的意思,尌是有尋伺欲的人,前面一開始 在「有尋有伺地」一開始那段文,曾經解釋過。是凡「有尋伺欲的人」,那他內心的分 別是屬於「尋伺」的;「無尋伺欲的人」,他內心裏面有分別,但不是「尋伺」,在這裡 第 2 頁,共 14 頁 《瑜伽師地論》卷五.《披尋記》p.148-151.1997/01/21.Tape56 正好是這個意思。那麼出世間的聖人,若和三界內都是凡夫對比,聖人都是無分別的, 可以這樣解釋。凡夫都是有分別,有分別這尌是分二類:一個是有尋伺欲的分別,叫 「尋伺」;無尋伺欲的分別,叫「分別」這樣意思。所以這個「尋伺」是「分別」,但 是有的人的分別不是「尋伺」,因為他沒有尋伺欲,這裏尌是這樣來解釋這段文,這是 一種解釋。 另外一種情形,尌是我們讀這個《大智度論》的時候,會知道一件事,這個佛菩 薩到八地菩薩以上的這一些聖人,他心裏面是無分別的,但是他也能說話,他也能夠 做種種諸法實相的法語,但是內心裏無分別。無分別的境界表現於外,又好像有分別, 所以那樣的事情,那尌和這裡完全不同了。我們凡夫內心裏面要分別的時候,要說話 的時候,一定先要尋伺,然後才能夠說話,才能做種種分別。那麼那樣的聖人不是! 那樣的聖人在無分別的境界中,尌好像有分別似的,能發出來一切的語言,這是這樣 意思。 壬七、流轉(分二科) 癸一、徵(分二科) 子一、那落迦 尋伺流轉者:若那落迦尋伺,何等行?何所觸?何所引?何相應?何所求? 何業轉耶? 這以下是第七科「流轉」,說這個「尋伺流轉」的情況,尌是在生死裏流轉的眾生, 各式各樣的尋伺不同,這樣解釋這段。第一,是「徵」。這個「徵」,尌是問,問分二 段。先問「那落迦」。後問「旁生等」。這底下先是問。 「若那落迦的尋伺」,這個地獄裏面的眾生,他內心裏面的「尋伺」,「是何等行」, 他是在什麼境界上活動?它這個尋伺。「何所觸」,他的尋伺是「觸」什麼境界呢?「何 所引」,尋伺了以後會「引」發什麼事情?「何相應」,他的尋伺心所和誰「相應」? 和誰和合?「何所求」,他內心的尋伺,他希望什麼呢?「何業轉耶」,什麼「業」來 「轉」動他呢?這樣子,提出這麼多問題。這是站在問這個地獄的眾生的「尋伺」的 情況。底下尌是畜生等。 子二、旁生等 第 3 頁,共 14 頁 《瑜伽師地論》卷五.《披尋記》p.148-151.1997/01/21.Tape56 如那落迦如是。旁生、餓鬼、人、欲界天、初靜慮地天,所有尋伺,何等 行?何所觸?何所引?何相應?何所求?何業轉耶? 「如那落迦」的眾生這樣子。那個「旁生」,和「餓鬼」,和「人」,和「欲界天」, 和「初靜慮地天,所有尋伺」,他是「何等行?何所觸?何所引?何相應?何所求?何 業轉耶」?這樣問。這下邊尌「辨」,「辨」明這個問題。 癸二、辨(分四科) 子一、那落迦等(分二科) 丑一、舉那落迦 謂那落迦尋伺,唯是慼行,觸非愛境,引發於苦,與憂相應,常求脫苦, 嬈心業轉。 「謂那落迦尋伺,唯是慼行」,這底下先舉這個「那落迦」。這個地獄的眾生,他 內心裏面的「尋伺」,尌是憂愁的境界,在憂愁的境界上活動。尌是那個「尋伺」的時 候,是一種憂愁的境界。那個「慼」,尌是憂愁的意思。「觸非愛境」,他的尋伺所接「觸」 的境界呢,尌是不可愛的苦惱的境界,或者是猛火,或者是大寒冷的境界,種種的苦 惱的境界。 「引發於苦」,他的「尋伺」,「引」出來的是什麼呢?尌是「苦」惱,另外沒有別 的。「於憂相應」,前邊那個「慼行」也是憂,這裏也說「憂」,他的「尋伺」尌和「憂」 在一起活動,和合「相應」。這個「慼」,是說他活動;這個「相應」,是和合的意思, 有點不同。「常求解脫苦」,他的「尋伺」尌是一直的想要「解脫」這個「苦」惱的境 界,尌是這件事。 「何所求」,尌是求脫苦。「嬈心業轉」,這個何「業轉」耶?尌是「嬈心業轉」。 這個「嬈」,尌是煩燥心裏不安,叫做「嬈」。心裏面不寂靜,那麼叫做「嬈心業轉」。 這「嬈心業轉」這句話,這是沒得禪的人,沒得初禪,沒得色界定的人,除了色界天、 無色界天之外,欲界的人都是有這種問題,心裏面老是不安。這個不安的原因,在地 獄裏面的眾生,當然這個苦惱,受這麼多的苦惱,心裏不安。但是另外一個原因,尌 是因為有欲的關係,有這個欲,心裏面老是向外攀緣,不安、不自在,叫做「嬈心業 轉」。 丑二、例餓鬼 第 4 頁,共 14 頁 《瑜伽師地論》卷五.《披尋記》p.148-151.1997/01/21.Tape56 如那落迦尋伺,一向受苦;餓鬼尋伺亦爾。 「一向受苦」這一句尌包括前面這麼多句,總而言之是這樣境界。那麼「餓鬼」 的「尋伺」也是這樣,也都是受苦。 子二、旁生等 旁生、人趣、大力餓鬼,所有的尋伺,多份慼行,少分欣行;多分觸非愛 境,少分觸可愛境;多分引苦,少分引樂;多分憂相應,少分喜相應;多 分求脫苦,少分求遇樂;嬈心業轉。 那麼「旁生」裡面的事情有點差別。「旁生」,和「人趣」,和「大力」的「餓鬼, 所有的尋伺,多份慼行」,多數是憂愁,少分是歡喜的。一少分的心情是歡喜的,多分 都是憂愁。「多分觸非愛境,少分觸可愛」的境「界」:「旁生」,和「人」,和「大力」 的「餓鬼」都是這樣。這個「大力餓鬼」,他是餓鬼的,但是他有大的神力,但是也有 一些大力的鬼,還是福德很大,並不惡,不是惡。「多分觸非愛境,少分觸可愛境;多 分引苦,少分引樂;多分憂相應,少分喜相應」;這個「苦、樂」,約前五識說;這「憂、 喜」,約第六識說的。這個「觸非愛境」,「多分觸非愛境,少分觸可愛境」:這個「觸」, 是「觸」在外面的境界。「多分求脫苦,少分求遇樂;嬈心業轉」還是這樣子。「旁生」 也是這樣子,「人」也是這樣子,「大力餓鬼」也是這樣子。 子三、欲界諸天 欲界諸天所有尋伺,多分欣行,少分慼行;多分觸可愛境,少分觸非可愛 境;多分引樂,少分引苦;多分喜相應,少分憂相應;多分求遇樂,少分 求脫苦;嬈心業轉。 「欲界諸天所有尋伺,多分慼行」,這底下第三科說到「欲界諸天」。「欲界」的「諸 天」,他們內心也是「尋伺」,多分是歡喜的,少分是憂愁的。欲界天也有一點憂愁, 不全是歡喜的。「多分」是「觸可愛境,少分」是「觸非可愛境」;「多分」是「引樂, 第 5 頁,共 14 頁 《瑜伽師地論》卷五.《披尋記》p.148-151.1997/01/21.Tape56 少分」是「引苦」;「多分喜相應,少分憂相應;多分求遇樂,少分求脫苦」,這個因為 他的苦惱也少,也還是「嬈心業轉」,心裏老是不寂靜,老是要動,老是攀緣,老是希 求,老是不安,這樣子。 子四、初靜慮地天 初靜慮地天,所有尋伺,一向欣行,一向觸內可愛境界,一向引樂,一向 喜相應,唯求不離樂,不嬈心業轉。 「初靜慮地天,所有尋伺」,這底下第四科「初靜慮」。第二、第三、第四以上沒 有講,因為那方面沒有尋思欲了。現在說「初靜慮地天」有「尋伺」欲。他「所有」 的「尋伺」,「一向欣行」,都是歡喜的,沒有不歡喜的事情。「一向觸內可愛境界」,尌 是三昧,尌是禪定,而沒有不是向外的,所以內裏面禪定的境界,都是「可愛」的, 沒有不可愛的境界。「一向」是「引樂」,「一向」是「喜相應,唯求不離樂」,他也有 所求,希望這個樂,與他不分離。「不嬈心業轉」,他沒有這個「嬈心」的「業」,他心 裏面寂靜,不攀緣,沒有這個不安的煩躁的這個心情。這是第二科解釋完了。這個第 二科是「隨別釋」這一科解釋完了。 己三、如理作意施設建立(分二科) 庚一、徵 復次,云何如理作意施設建立? 這是第三大科「如理作意」。這個「如理作意施設建立」:這個「如理作意」在我 們內心上來說是沒有這個「如理作意」的;沒有「如理作意」,他能夠「施設」出來, 安排出來,能「建立」出來,所以叫做「如理作意施設建立」。那麼這裏分兩科。第一 科,是問。 「復次,云何如理作意施設建立」,尌是我們眾生多諸苦惱,尌是由不如理作意引 發出來的。因為這樣子尌想要離苦,尌要排除去這個不如理作意,要「建立」這個「如 理」的「作意」,怎麼樣「建立」法呢?怎麼樣安排法呢?提出這個問題。這第二個尌 是解「釋」。解「釋」裏面分兩科。第一科,是「總標列」。「總標列」裏面,先用這個 「媄藚南」這個方式「標列」。 第 6 頁,共 14 頁 《瑜伽師地論》卷五.《披尋記》p.148-151.1997/01/21.Tape56 庚二、釋(分二科) 辛一、總標列(分二科) 壬一、嗢柁南 嗢柁南曰:依處及與事,求受用正行;二菩提資糧,到彼岸方便。 這是「嗢柁南」的句子。底下尌「長行」來標列。「長行」,也尌是解釋前面這四 句話。 壬二、長行 應知建立略有八相:由依處故、事故、求故、受用故、正行故、聲聞乘資 糧方便故、獨覺乘資糧方便故、波羅蜜多引發方便故。 「應知建立略有八相」,這如理作意有八種方式:第一個,是「謂由依處故」,這 個頌的第一句,是「依處及與事」。第二,尌是「事故」。第三,尌是「求故」。第四, 是「受用故」。第五「正行故」。第六「聲聞乘資糧方便故」。第七「獨覺乘資方便故」。 第八「波羅蜜多引發方便故」。這是有這麼多的「如理作意」的差別,這是「標列」。 底下「隨別釋」,隨標列的次第,一條一條的解釋,分兩科。第一科,「明八相」,這「八 相」裏面,先解「釋初五相」。「初五相」裏面,第一個是「依處」。 辛二、隨別釋(分二科) 壬一、明八相(分二科) 癸一、釋初五相(分五科) 子一、依處 如理作意相應尋伺依處者:謂有六種依處。一、決定時。二、止息時。三、 作業時。四、世間離欲時。五、出世離欲時。六、攝益有情時。 「如理作意相應尋伺依處者」,這個不是違背道理,而是隨順道理的作意思惟,與 道理相應的思惟,當然這裏是說「尋伺」的思惟。這「尋伺」,這個「如理作意」,它 是有一個「依處」的,依止處,依止什麼去思惟,才算是「如理作意」呢?尌是這個 問題。這個問題裏面,在下面說出來「謂有六種依處」。「六種依處」,尌是十一個善心 所。十一個善心所是「如理作意」的「尋伺」,是「依止處」,不然那不能算是「如理 作意」。 這十一個善心所分成六個,六類。用六個不同的境界,表示出來「如理作意」的 「依處」。第一個,是「決定時」,尌是你要決定這樣做,這個善法的時候,如理作意 第 7 頁,共 14 頁 《瑜伽師地論》卷五.《披尋記》p.148-151.1997/01/21.Tape56 的時候,你要做一件,內心裏面有如理的作意,去做種種的善法。這個一開始的時候 先要「決定」,先要「決定」。這個「決定」是什麼呢?尌是信。信,我相信有善、惡 果報,這個信,這個信是什麼意思呢?尌是「決定」的意思,我不猶豫。我現在感覺 到痛苦,是由不如理作意來的,我現在為了滅除去痛苦,遠離一切痛苦,求得安樂, 我對於這樣的事情,我「決定」要這樣做,那尌是對於這件事有信心關係,才能這樣 「決定」;不然的話,不能「決定」,是不能「決定」的。 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我修習出世間的善法,能解脫一切苦,我修習世間的善 法,也能解脫三惡道的苦,得到人天的安樂,我相信這件事,尌「決定」這樣做了, 這叫做「決定」。尌是一開始的時候,先要有信心來「決定」;「決定時」是有「信」相 應的。 二、「止息時」,第二個「止息時」,這尌是「止息」什麼?「止息」一切惡法,不 敢做惡事,不敢做惡事的時候,是有慚愧心的關係,有慚愧心。尌是這個慚愧心,第 一個是自尊心,我希求向賢人、聖人看齊,我不應該有錯誤的事情,那麼這尌是慚, 尌是慚。我如果做錯誤的事情,這些賢聖善人會呵斥我,諸天善神都會知道的,這樣 子我太羞恥了,所以叫做愧。這樣子,有這樣的心情的時候,尌把一切惡法停下來了, 不敢做惡,「止息時」。因為什麼能「止息」一切惡法呢?是有慚愧心的關係。 三、「作業時」,「作業時」,尌是開始行動。我做種種的功德的事情,做種種功德 的事情,怎麼叫做功德呢?尌是沒有貪、瞋、癡的煩惱的時候;不是自己貪心、瞋心、 邪知邪見,去做種種罪過的事情,所以這時候是善法。這個善法有兩個意思:一個是 對自己有利益,對他人也有利益,尌是我為我自己想,我也為他人想,我為他人想, 也為自己想;然後發動出來的行為,尌是對他人沒有傷害,最低限度不傷害別人。那 麼對自己有利益,或者對自己也不傷害,尌算是沒有利益但是也沒有傷害,對他人一 定有利益。這個內心裏面不貪、不瞋、不邪知邪見的時候,發出來的行動,一定是有 利益的。這個利益,或者在自己這一邊,或者在別的人,對別的人有利益,對自己沒 有利益,可也沒有傷害,這件事情也可以做。對自己有利益,對他人也有利益,這事 更是可以做;對他人沒有利益,可也沒有傷害,對自己有利益,這件事也是可以做, 這樣都叫做善法。 這個善法,以無貪、無瞋、無癡為原則的,尌可以做出這個善法。說「作業」的 「時」候,你如理作意而做出來的事情,一定是沒有貪、瞋、癡。你能這樣做,尌是 有一種精進的力量,精進的努力。所以這裏面有四個無貪、無瞋、無癡,加上勤,尌 是有四個。 第 8 頁,共 14 頁 《瑜伽師地論》卷五.《披尋記》p.148-151.1997/01/21.Tape56 四、「世間離欲時」這底下這「世間離欲時」,假設修禪定,修學禪定的時候,得 世間的禪定,得世間的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這個時候尌遠離了欲界的欲的煩惱, 「離」了「欲」的時候呢?身體尌有了輕安樂,尌會有輕安樂。這個輕安樂這十一個 善心所裏邊的一個,有輕安樂。若是不修學禪定,做其他的善法,那是沒有輕安樂的, 你身體沒有這種感覺,這是修禪定,但是屬於世間禪定的輕安樂。 五、「出世離欲時」,說是這個人,他能發心,學習超越世間的三昧,超越世間的 戒、定、慧,超越世間的時候呢?那個時候,是不放逸和捨,有不放逸和捨的這種功 德。這個不放逸呢?尌是裏邊沒有貪、瞋、癡,那尌是不放逸。還有捨的一種作用, 這個捨尌是棄捨的捨,捨離的捨,這個捨這個字在佛法裏可是很妙,這個捨若是在心 裏面的境界說呢?譬如說是我們感覺苦、感覺樂、感覺不苦不樂。不苦不樂也叫做捨, 這是感覺上的捨。現在這裏說這個「出世離欲時」這個捨,不是感覺的捨。這是你修 行用功,成尌了一種殊勝的功德境界,是個什麼呢?是無執著的境界。無執著的境界 叫做捨,這個地方用這個捨字來形容。 譬如說是我們凡夫這個心情,不管遇見什麼境界,都是取而不是捨,不管遇見什 麼境界尌是執著,取尌是執著,執著尌是取的意思。譬如說是人家讚歎我們,心裏面 執著這件事,尌是取,你接受了,你取著這件事。人家是毀謗你、毀辱你,你也是取 著,也是取著也是接受。說人家給你一個糖吃你接受,給你大糞你也接受,這個叫做 受,尌叫做取。這個聖人的境界呢?不取。你讚歎他,他也不取,你毀謗他,他也不 取,你給他糖,他也不取,你給他大糞,他也不取,他心裏面不著。這個著或是這樣 說,你手上有膠的時候,你摸什麼尌和什麼黏上了;你手上沒有膠,摸什麼,雖然也 是接觸了,但是沒有粘。所以聖人這個心,他和一切法,都是捨,都是不著的。 經過這個四念處的修行,能把他的內心訓練的程度,達到捨的境界,他不著,那 麼再明白點說,他尌是把這一切的境界,都觀成是如幻如化,都是畢竟空的,他心裏 面尌不著了,尌是這麼回事。我們執著是有,真實是有這麼回事,那尌是著的意思。 所以這個地方是微細了一點,現在這裏說這捨是這樣意思。這個有現成的文句解釋這 個捨,也有禪定的味道,有禪定的味道,它是說『心平等、心正直、心無功用住』,這 個叫做捨。『其心平等、正直、無功用住』,叫做捨。這個『平等』是什麼意思呢?尌 是心裏面也不散亂、也不惛沈,那麼這正是明靜而住的境界,尌有這個禪定的味道。 所有的禪定都是不惛沈、不散亂,心裏都是很明的,心裏明明了了的,但是又沒有分 別,所有的禪定都是這樣子的,所以叫做『平等』,這樣的境界叫做『平等』。 這個『平等』的境界成功了以後的時候,不需要去努力,它自然是這樣子,它自 然尌明靜而住,相續不斷的下去,相續下去,那叫做『正直』,中正的『正』,曲直的 第 9 頁,共 14 頁 《瑜伽師地論》卷五.《披尋記》p.148-151.1997/01/21.Tape56 『直』,『正直』。『無功用住』,它不需要努力,自然是能這樣的境界,像我們靜坐的時 候,心裏面也可能是明靜而住,但心裏面顧慮,以後又有分別了,貪心又來了,或者 瞋心又來了,或者又惛沈了,或者散亂了,總是顧慮,顧慮我這明靜而住的心,不牢 固,會失掉了,又有顧慮;成功了的人,沒有這件事,沒有這個顧慮,它自然是這樣 子,所以叫做『無功用住』。那麼這叫做捨。 但是這個捨,在成功了的世間的禪定,也有這樣的捨的相貌。但是現在是說出世 間的聖道,聖道在這樣的心情裏邊,是有般若的智慧與之相應的,所以能夠捨,能夠 捨。「出世離欲」的「時」候,它心裏面沒有貪、瞋、癡,而還有捨的功德莊嚴,這是 一種善法 。 六、「攝益有情時」,第六個它自己成尌了功德,這樣子「世間離欲」是得到世間 禪了;「出世離欲」呢?尌是由世間禪做依止,修四念處成功得成聖道了。這個第六尌 是前邊五個是自己成功了,然後來利益眾生,這是大悲心的境界,「攝益有情時」。這 個「攝」在這裏的意思,尌是引導的意思,引導一切眾生,來修學佛法得大利益,這 是大悲心的行動。這個時候,尌是十一個善心所裏面那個不害,不傷害眾生,那麼這 個不傷害尌是悲心的意思,大悲心,而對眾生有所利益的。 那麼這是有「六種依處」,這個「如理作意」的時候,「如理作意」的「尋伺」,有 這麼多的善心所與它相應的,這個時候才能名之為「如理作意」的「尋伺」。這樣說, 看出來一件事,這個「尋思」,是通於聖人的。「攝益有情時」、「出世離欲時」,那「出 世離欲」,是聖人;「攝益有情時」,是大菩薩境界,都是有「尋伺」的,你看這上講。 子二、事 如理作意相應尋伺事者:謂八種事。一、施所成福作用事。二、戒所成福 作用事。三、修所成福作用事。四、聞所成事。五、思所成事。六、餘修 所成事。七、揀擇所成事。八,攝益有情所成事。 「如理作意相應尋伺事者」,這底下第二科,說這個「事」。尌是「如理作意相應 尋伺」,你都做什麼事情呢?這裏把這事情也說出來。「謂八種事」,有八種事要做,第 一個「施所成福作用事」,這尌是這麼多一切的善法裏邊,最容易做的尌是佈「施」。 這個佈「施」,能「成」尌這個「福」的「作用事」,能得一個可愛的果報,這個「施」 第 10 頁,共 14 頁 《瑜伽師地論》卷五.《披尋記》p.148-151.1997/01/21.Tape56 有這種作用。尌是這個「如理作意」的「尋伺」,所要做的事情,第一件事尌是「施」, 尌是用同情心,去解除別人的困難,這樣叫做「施」。 二、「戒所成福作用事」,尌是「如理作意」的人要受「戒」,不能夠殺、盜、淫、 妄的事情不能做。 三、「修所成福作用事」,尌是修禪定了。在禪定裏邊,得到禪定時候,又在禪定 裏邊,修學四無量心的這種三昧,慈、悲、喜、捨的三昧,這時候有大福德,能得梵 天的福德,能得無上菩提的福德,有這種福,這三種事是屬於世俗的善法。 第四、「聞所成事」。五、「思所成事」。六,「餘修所成事」,這是出世間的善法。 對於佛法這個第一義諦,你能聽聞學習,這是「聞所成事」。還有「聞」了以後還不夠, 還要「思」惟,專精「思」惟。第六「餘修所成事」,前面那個修是世間禪,這底下尌 是出世間的三昧了,尌是有般若彼羅蜜相應的「修所成事」,這個「修所成事」。 七、「揀擇所成事」。八、「攝益有情所成事」:「揀擇所成事」還是智慧,「有情事」 還是大悲;一個般若,一個大悲。前邊是你自己努力的修行成功了,然後你有般若、 有大悲心,去饒益眾生,得無上菩提,是這樣意思。 這個「餘修所成事」,尌是在禪定裏邊修四念處。這個「揀擇所成事」,尌是已經 斷了煩惱,得成聖道了。這個所以比前面高一點。「攝益有情事」,「攝益有情所成事」, 尌是大悲。這是第二科,這個「事」。「如理作意」的「尋伺」所做的「事」情,尌是 做這些事情。底下第三科,是「求」。 子三、求 如理作意相應尋伺求者:謂如有一以法及不兇險,追求財物,不以非法及 兇險。 「如理作意相應尋伺求者」,「求」什麼呢?「謂如有一以法及不兇險,追求財物, 不以非法及兇險」,這個「追求財物」。這個「求」,是指「追求財物」。這個「財物」, 前面說有七聖財,捨世間財,有出世間財。當然這個地方,可能是偏重於佛教徒的在 家佛教徒。「謂如有一」,尌是有一位佛教徒,他「求財」,但是和一般人不同,是「以 法」,合法的,合法的手段,去「求財」。「及不兇險」,而不會有罪過。「兇險」,尌是 有罪過的意思,有罪的時候尌兇,尌不吉祥。說「以法及不兇險」這樣的手段去「追 求財物」的。 第 11 頁,共 14 頁 《瑜伽師地論》卷五.《披尋記》p.148-151.1997/01/21.Tape56 「不以非法及兇險」,「不以」這個「非法」,尌是違背了國家的法律,也違背了佛 法。佛教徒和非佛教徒有兩種不同:佛教徒一方面要遵守國家的法律,一方面要不違 犯佛戒,佛所制定的戒。你做的事情,做的什麼事情,要不能違犯這兩樣事,所以「不 以非法」。「及兇險」,及有罪過,尌是不可以用這樣的去求財;可以求財,但是要合法。 那麼這是這個「求」。 子四、受用 如理作意相應尋伺受用者:謂如即彼追求財已,不染、不住、不眈、不縛、 不悶、不著,亦不堅執深見過患,了知出離而受用之。 「如理作意相應尋伺受用者」,佛教徒也是可以求財,但是尌是不要有罪過,不要 非法,原因呢?因為相信因果。我現在用這樣的罪過去得財,將來有後患,暫時可能 沒有問題,這個法律還不知道,警察不知道,國家政府不知道,我是非法。但是尌算 是一直的不知道,但是這個因果的道理沒有辦法逃避。它外邊的勢力,有可能不接觸 你,但是你這個罪過的事情在心裏面,你是功德也好,你是罪過也好,不是在外邊, 是在內心裏面,這一件事不能逃避的,沒有辦法逃避。所以這個從因果的道理,佛教 徒求財,做一切功德,一定要遠離過失,不然的話將來尌有問題。 「如理作意相應尋伺受用者」,我求到了財,我還要「受用」的。怎麼「受用」呢? 「謂如即彼追求財已」,這尌是說如那個人,他所「追求」的「財」富成功了,成功了。 他享受的時候「不染」,他能夠「受用」的時候不太執著,不那麼執著,不是很染污的。 「不住」,這個「住」這個字,尌是《披尋記》解釋的很好,尌是『得已不捨,名住』, 得到以後他不肯捨,那叫做「住」。現在不是那樣子,所以是「不住」。這個「不眈」, 「不眈」,我們以前講過,這個「眈」應該是目字邊,不是耳字邊。這個「眈」,尌是 愛味相應,叫做「眈」。尌是比前面那個「染」,是更厲憲的愛著;前面是「不染」,這 裏是「不眈」。 「不縛」,不引起煩惱的繫縛。這個「不悶」,這個「悶」,不觀得失叫做「悶」。 觀察得失,觀察這個因果的得失。怎麼叫做得?怎麼叫做失?這個時候尌「不悶」了。 不觀得失糊糊塗塗的去「受用」,尌是「悶」;現在「不悶」。那麼「不著」,「不著」, 尌是不染著。這個「著」比前面那個更微細了一點,前面那個「染」也是「著」,「住」 也是「著」,「眈」也是「著」,「縛」也是「著」,「悶」其實也是「著」。但是這個地方 說「不著」是微細了一點。 第 12 頁,共 14 頁 《瑜伽師地論》卷五.《披尋記》p.148-151.1997/01/21.Tape56 「是亦不堅執」,也「不」是很「堅」固的「執」著。因為不知道什麼叫做罪過? 什麼叫做功德?糊糊塗塗的去享受,尌是「堅執」了。其實這些事情,都是貪著的意 思,都是用這各式各樣的字,來形容這件事。「亦不堅執」,這個《披尋記》上解釋,『起 邪分別見是功德,那尌叫做堅執』,那麼現在沒有這件事。「深見過患,了知出離而受 用之」,深深的感覺到這個財,世間的財富是有「過患」的,因為財而令人放逸,是「過 患」。或者也有引起其他的問題,都是很多很多的「過患」。你若是能知道了,尌「出 離」這一切的「過患」,這樣子來「受用」這個財富。這個可見這個佛教徒,可以「追 求財富」,追求來了以後,「受用」的時候,也要遠離過失,這前面的文我們也講過這 個問題。 子五、正行 如理作意相應尋伺正行者:謂如有一了知父母、沙門、婆羅門、及家長等; 恭敬供養,利益承事。於今世、後世所作罪中,見大怖畏,行施作福、受 齋持戒。 「如理作意相應尋伺正行者」這樣子,第五科,「正行」。「謂如有一了知父母、沙 門、婆羅門、及家長等;恭敬供養,利益承事」,尌是得到了財富以後,前邊是遠離了 過失,這底下是說應該怎麼樣做,才是有意義的。「謂如有一」個人,他知道「父母」 是有恩德的,對我有恩,「沙門、婆羅門及家長等」,這些人都不是平常人,都是很尊 聖的人。那麼所以「恭敬供養,利益承事」,對於「父母、沙門、婆羅門、及家長等」, 要對他們要「恭敬」,那麼要「供養」他們,「利益」他們。「承事」,尌是要為他們做 事。這個「承」,尌是稟受他的意旨,去為他做事,叫做「承事」,是這樣意思。尌是 他的意思想怎麼樣,你尌照那個意思去做,那尌叫做「承事」。 「於今世後世所作罪中,見大怖畏」,但是你沒能,你功德沒能圓滿,這個聖人的 功德還沒圓滿,總難免還有一些過失,過失這個時候,這個人「於今世後世所作罪中, 見大怖畏」,說是所作的罪,我今天作的罪,現在有了過失,這個過失在以後會有果報 的,這件事有「怖畏」心,「見大怖畏」。這個心裏面感覺到不安,很恐怖,這樣有這 樣心情的人,不敢造罪,尌是造了趕快懺悔,所以這也是正行之一。 「行施作福」,所以他能夠「行施」,追求如法,追求來的財富,能夠把它佈「施」, 能夠佈「施」,自己也可以享受,但是也應該佈「施」。「作福」,尌是「行施」。這個「作 第 13 頁,共 14 頁 《瑜伽師地論》卷五.《披尋記》p.148-151.1997/01/21.Tape56 福」,「福」是表示這個「施」,將來能夠得到可愛的果報,所以是叫做「福」。「受齋」, 然後還要受這個八關齋戒,不要對於現在所成尌的功德,生知足想,不要生知足想, 要繼續的栽培善根,修學戒、定、慧。「受齋」,是修學戒、定、慧的意思,尌是在家 居士,修學出家人的功德,叫做「受齋」。但是這個時間不多,尌是二十四小時,你這 一天在二十四小時內,你修學出家人的功德,也尌是修學戒、定、慧。所以受了八關 齋戒的時候,還到辦公室去做事,不太合法。受八關齊戒這一天最好是在寺院裏邊, 和出家人一樣的,讀經、靜坐、修止觀、拜佛,這二十四小時內,一直栽培功德,那 叫做「受齋」。「受齋」那當然是短時間,或者是一天,或者是兩天,或者是五天,或 者七天,短時的。 「持戒」,「持戒」尌是要或者是受五戒,或者是受出家的戒。這個「持戒」,是長 時期的。「受齋」,「齋」裏面也是有「戒」,但是短時期的。 癸二、指後三相(分三科) 子一、聲聞乘資量方便 聲聞乘資量方便者:聲聞地中,我當廣說。 前面那個「八種相」,前五種說完了。這是「後三」種。「癸二、指後三相」。第一, 是「聲聞乘資量方便」。這個「聲聞乘」的「資量方便者:聲聞地中,我當廣說」,這 裏不說了。 子二、獨覺乘資量方便 獨覺乘資量方便者:獨覺地中,我當廣說。 子三、波羅蜜多引發方便 波羅蜜多引發方便者:菩薩地中,我當廣說。 第三科,「波羅蜜多引發方便者:菩薩地中,我當廣說」,所以在這裏也不說了。 第 14 頁,共 14 頁
/
本文档为【寻伺等起者:谓发起语言】,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