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血压波动与左室肥厚的关系

2017-11-30 6页 doc 20KB 21阅读

用户头像

is_003124

暂无简介

举报
血压波动与左室肥厚的关系血压波动与左室肥厚的关系 血压波动与左室肥厚的关系 临床研究2009年12月第16卷第24期 血压波动与左室肥厚的关系 黄艳晶,晋学庆蔺佩鸿,林志鸿,姚造极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福州350011) f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波动对高血压靶器官的损害及其对清晨高发心血管事件的 可能机制.方法:选择7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EH)行动态血压监测,分出清晨血压升高(MI)+)组和无清晨血压升高 (MP一)组;以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分为夜间血压过低(extreme—dipper),血压...
血压波动与左室肥厚的关系
血压波动与左室肥厚的关系 血压波动与左室肥厚的关系 临床研究2009年12月第16卷第24期 血压波动与左室肥厚的关系 黄艳晶,晋学庆蔺佩鸿,林志鸿,姚造极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福州350011) f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波动对高血压靶器官的损害及其对清晨高发心血管事件的 可能机制.方法:选择7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EH)行动态血压监测,分出清晨血压升高(MI)+)组和无清晨血压升高 (MP一)组;以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分为夜间血压过低(extreme—dipper),血压昼夜节律正常(dipper),血压昼夜节律 减弱或消失non—dipper);~l夜间血压升高(riser).行心脏彩超检查,以左室重量指数(LVMI),室间隔(IVST),左室后 壁(LVPW),左室舒张内径(LVDd)作为左室肥厚(LVH)的判定指标.结果:?以清晨血压是否升高分组:MP组 22例,占31%,MP一组48例,占69%;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extrem,dipper组15例,dipper组25例,non—dipper组 l8例,riser组l2例,MP组中有10例为extrem—dipper组,占MP组44%,占extrem—dipper组66%.MP组中有2例 是riser组,占MP组9%.?EH组在清晨,白天,夜间的平均血压均显着高于正常NS组,P<O.01.MI)+组清晨时段平 均血压显着高于MP组.?所有患者醒后比醒前的平均血压,心率均有明显升高,MP组升高更显着.?M组较MP卜 组LVM,LVMI显着增加,IVST显着增厚,其中左室肥厚的比例MP组显着高于MP卜组(57%I)825%,P<0.01).?与dipper 组相比.extrem—dipper组患者的IVST显着增厚.LVMI增加:riser组患者的IVST,LVPW显着增厚.结论:?近1/3的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清晨血压升高的现象.?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左心室肥厚 密切相关,可作为衡量高血压靶器 官损害的指标之一. 【关键词】清晨血压;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合并症;血压昼夜节律 『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09)12{b)一036 —02 随着社会的进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越来越多,长期压 力负荷过重是导致心肌肥厚的重要因素之一,与左室肥厚密 切相关.现将我院70例患者的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在本院门诊就诊的70例初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I,?级).根据结果将EH组患者分为清晨高血压组(MP) 和无清晨血压升高组(MP一).并排除以下疾病:继发性高血 压,心力衰竭,心肌病,糖尿病,肾病,脑卒中等.所有入选患 者均停服任何药物2周,在测试前由同一人分别测量受试 者的身高,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BMI).其中,男34例,女 36例,平均(50_+10)岁. 1.2诊断 1.2.1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按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 南诊断标准. 1.2_2确定清晨高血压(卜1P)的方法(清晨6:00,10:00的平 均收缩压一夜间最低收缩压(MS)?50mmHg,?清晨6:00, 10:00的平均收缩压?170mmHg,?清晨6:00,10:00平均血 压?150/90mmHg~. 1.3分组方法 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将EH组患者分为4组.其值? 20%为夜间血压过低,其值?10%且<20%为血压昼夜节律正 常,其值<10%且?0%为血压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其值<0% 为夜间血压升高. 1.4研究方法 1.4.I24h血压监测采用美国Spacelabe无创性携带式动 态血压监测仪.测试时间8:00,9:00至次日8:00,9:00. 血压数据不少于50次.监测期间活动照常,监测时间为 24h. }通讯作者 36中国当代医药CHINAMODERNMEDICINE 1.4.2心脏彩超按常规在左室长轴切面,测量下列指标:舒 张期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及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肥 厚的诊断标准:男性LVMI>130gem或女性LVMI>110s/m. 1.5统计学处理 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以均数土标淮 差,两组临床指标的组间和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和One—way ANOVA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EH组根据清晨血压是否升高分组 分为两组,MP组22例,占31%,MP一组48例,占69%. 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extrem-dipper组15例,dipper组25例, non—dipper组l8例.riser组l2例.MP组中有l0例为ex. trem—dipper组,占MP组44%,占extrem—dipper组66%;MP+ 组中有2例是riser组.占MP组9%. 2.2清晨,白天,夜间平均血压,心率的比较 EH组在清晨,白天,夜间的平均血压均显着高于NS组 (P<0.01).MP组清晨时段的MS,MSBP和MDBP显着高于 MP一组(分别为P<0.01.P<0.05.P<0.05).而白天,夜问的血 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时段的心率无显着差 异.见1. 2.3醒后4h(6:00~10:00)与醒前4h(1:00~5:00)平均血压,,心 率波动比较 所有患者醒后4h比醒前4h的平均血压,心率均有明显 升高,MP组较MP_组升高更显着.见表2. 2.4两组间左心室结构的比较 MP组较M组LVM,LVMI显着增加,P<O.05.IVST显着 增厚,P<0.01.而MP+组的LVPW,LVDd比MI)-组有增加的趋 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左室肥厚的比例MP组显着 高于MP一组,P<0.01.相关性分析发现:清晨时段MSBP, MDBP,MS与LVM,LVMI,IVST,LVPW呈正相关,与LVDd无 2009年12月第16卷第24期临床研究 表1三组患者24h动态血压的监测中血压与心率的比较(?s #p<O.01 MP+组比较,<0.05,叩<0.01;与MP+,MP一组比较,IP<0.05 表2所有患者醒前和醒后的平均血压,心率(劢 相关性.见表3. 表3MP+与MP一组超声心动图的比较(?s) 2.5dipper组分别与extrem—dipper组,1"1011一dipper组,riser组 比较 extrem—dipper组与dipper组相比.IVST显着增厚.LVMI 增加.riser组与dipper组相比,IVST,LVPW显着增厚.而 non—dipper组与dipper组问左心室结构无显着差异.见表4. 表4extrem-dipper,non-dipper,riser和dippergroups超声心动图变量(】 与dipper组比较.氏O.05 3讨论 正常人群24h动态血压均值在一个近似的范围内波 动,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均值的波动存在着不同程 度变异.研究表明血压变异性(BPV)与高血压性靶器官损 害呈正相关,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高血压LVH是心血 管病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高m压患者重要的预后指 标,本研究以LVH作为评价靶器官损害的指标 长期压力负荷过重是导致心肌肥厚的重要因素】.本 研究提示在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共同基础上,清晨血压升高 和夜间血压负荷升高的患者发生靶器官损害的危险性更 高.血压昼夜节律状况与心,脑,肾靶器官损害之间有较高的 相关性.清晨血压的骤然升高在原有靶器官损害的基础上增 加了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清晨血压升高的两种类型不 论是血压骤升还是夜间血压持续升高均与夜间血压水平有 关.夜间血压持续增高.使心血管系统长时间处于过重负荷 状态,导致并加重左室肥厚及靶器官的损害. 因此,正确认识和区分血压节律,不仅在于预测心脑血 (上接第35页) 肯定. [参考文献】 [1]于福恩,王振才,杨淑珍.偏头痛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医学综述, 2003,9(7):399--400. [2]罗祖明,董佑忠,彭国光.脑血管疾病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438. [3]张颖新针刺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l临床研究【JJ.中华中医药学7|2007,25 管事件,还在于正确指导药物类型,给药途径的选择高血压 的治疗.不同作用机制和药代动力学降压药物的联合应用. 明显地增强稳定血压的效应,降低BPV,减轻靶器官损害,不 但降低心脑血管病事件的发生率,也可以降低HLVH患者的 左心室重量.逆转LVH. 【参考文献】 [1]段刚,白梅.血压昼夜模式与心率变异对高血压患者预后的影响fJ1.中 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68. [2]张维忠.高血压与大动脉功fig[J].中华内科杂志,2000,39(5):355. [3]王兰玉,程伟.中医治疗高血压左室肥厚的研究进展[JJ.湖北中医杂志, 20093:62—64. [4]黄绮芳,李燕.陆路,等.血压晨峰与左室肥厚的关系fJ].上海交通大学 .2008.28(7):867—871. [5]寇立红.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及心律失常55例临床分析fJ].中国医药 导报.2008.5(8):31. f61史筱虹,史筱莉.老年收缩期高血压伴左室肥厚与心律失常关系的探 讨【J】.中国医药导报,2007,4(8):29. f收稿日期:2009—10—14) f7):1513,1514. 【4]NappiG,FaechinettiF,MartignoniE,eta1.PlasmaandCSFendorphinlevels inprimaryandsymptomaticheadachefJJ.Headache,2005,25(2):201-210. 【5】黄梅芳,俞昌德.介绍国外针灸临床研究中几种安慰对照方法m.中国 针灸,2003,23(10):589. 【6]邓伟哲,杨志欣.深刺风池穴为主治疗偏头痛I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 2002,22(10):661,662. (收稿日期:2009—09—08) CHINAMODERNMEDIClNE中国当代医药37
/
本文档为【血压波动与左室肥厚的关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