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市价的性质

2017-11-14 40页 doc 72KB 29阅读

用户头像

is_314871

暂无简介

举报
市价的性质市价的性质 第一章:市价的性质 (五常按:动工大修《经济解释》的卷三《受价与觅价》,是旧作卷二《供应的行为》的下篇,大部分要重写。凡是重写的,我会先在这里刊登,看看读者的反应。《市价的性质》是卷三的第一章,分五节,会刊登前四节,这期是第一节。) 「价」一词有几个意思。这里要分析的是「市价」,即是在市场交换物品或服务的相对价格。今天的社会,为了节省交易费用,这交换一般以货币或金钱作媒介,但在思考市价问题时同学们还是要从货币之外的物品或服务的交换想,想着实质交易的比率——相对价格是也。不要让货币的引进左右这想法。另一方面,通...
市价的性质
市价的性质 第一章:市价的性质 (五常按:动工大修《经济解释》的卷三《受价与觅价》,是旧作卷二《供应的行为》的下篇,大部分要重写。凡是重写的,我会先在这里刊登,看看读者的反应。《市价的性质》是卷三的第一章,分五节,会刊登前四节,这期是第一节。) 「价」一词有几个意思。这里要分析的是「市价」,即是在市场交换物品或服务的相对价格。今天的社会,为了节省交易费用,这交换一般以货币或金钱作媒介,但在思考市价问题时同学们还是要从货币之外的物品或服务的交换想,想着实质交易的比率——相对价格是也。不要让货币的引进左右这想法。另一方面,通货膨胀是说货币与实质物品之间的相对价格有了变动,是另一个话题,我要到分析货币时才处理,目前的打算是在最后一卷的最后一章。 美丽的均衡是小骗 老师阿尔钦说过一句我曾经几次提及的话:「价格决定什么比价格是怎样决定的重要。」在《科学说需求》中我分析了在竞争下市价或价格是怎样决定的。那不是圆满的分析。我是从一个逻辑上不可能错的均衡点出发,回头以堆砌的方法推理,骗一下同学。不是骗很多,骗一点。不能不骗,因为在那里深入地分析市价同学们不会读得懂。 该均衡点是竞争下的均衡,说不同需求者的边际用值相等,而这相等的边际用值再等于市价。逻辑上这老生常谈的均衡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加进生产,这相等要再加上边际产出成本(见本卷第二章),也美丽。困难起于我们问:是什么样的局限会导致这美丽均衡的出现呢,要是我们假设交易费用不是零,这均衡说的「边际」相等当然不会出现。要是我们假设所有交易费用是零,市场不会出现,更勿论市价了。我在《收入与成本》第八章第四节——《市场节省了些什么,》——探讨了这个问题。再深入的分析要从科斯定律说起,那是卷四的话题。这里只能说,上述的美丽均衡点可以用作一个思想的憩息处,加进交易费用会有另一个不同的均衡;从另一端看,我们可采用卷二第八章第四节的方法,把交易或制度费用从高处减下来,找到另一些均衡。 解释经济现象永‎‎远是把局限条件或加或减,务求这些局限的变动在原则上可以观察到,然后推出可以验证的假说。均衡不是事实,无从观察,不同的均衡点是让我们在这里那里憩息一下,站住了脚再想下去。 第一节:市价约束竞争 阿师说价格决定什么比价格是怎样决定的重要,一九六三年我听到时如中电击。是在课堂上听到的。这句话影响了我后来在经济学上的发展,使我在「租值消散」的思维上走得比其他人远(见《中国的经济制度》第二与第三节及《收入与成本》第八章)。卖花当然赞花香,我今天认为不深入地理解租值消散的多种含意,经济体制的运作不容易全面掌握。 市价决定什么,阿师之见,是市价决定在竞争下谁胜谁负,即是一个约束竞争的准则。出得起价购买是赢家,出不起或不愿意出是输了。是否富有是另一回事。一个富人可能不购买上佳的牛奶给孩子喝;一个穷人可能购买上佳的牛奶养狗。不是说笑,我今天还拥有的、不容易买到胶卷的名牌照相机,可能多过地球上的首富;我拥有名贵墨水笔七枝,稿纸的讲究可能冠绝天下。但我用的手机五年前以三百大元人民币购得,不坏不换,一位大老板看不过眼,要送我一部有神奇功能的,我婉却了。我是个对先进科技有抗拒感的古人。 唯一没有租值消散的竞争准则 这就是市场。你在早上多吃一只鸡蛋,地球上总有另一个人少吃一只——在竞争吃鸡蛋这玩意上你把这个人杀下马来。市价是决定竞争胜负的一个准则。《科学说需求》第三章解释过,决定竞争胜负的准则有多种,市价只是其中之一。后者是个很特别的准则,因为是唯一的不会导致租值消散的竞争准则。一七七六年斯密说得好:给我那我需要的,你可获这你需要的,是每次交易的意思。你要拿出一些有价值的物品来换取另一些,而这换取的比率称市价。盗窃不论,打家劫舍不谈,你拿出来交换的要不是自己的产出,就是他人的产出到了你手上(例如亲友送给你的礼物或金钱),而这产出代表着对社会作出了贡献。以自己对社会的贡献换取他人对社会的贡献是没有租值消散的竞争行为,交换的比率是市价。 阿尔钦当年可没有带到租值消散这话题上去。但他提到,如果以市价来决定竞争胜负这个准则被压制,其他准则会出现。一九六六年我研究佃农的分成率受到政府管制时,看到类似公海捕鱼那种竞争带来的租值消散。跟着研究香港的租金管制,发觉租值消散的现象来得明显。再跟着研究一般的价格管制,同事巴泽尔和我达到的共识,是政府管制着市价,其他会出现的竞争准则——例如排队轮购——在某程度上一定会出现租值消散:排队的时间成本对社会什么贡献也没有。这里牵涉到的学问不浅,因为市价受到压制,会出现的其他竞争准则可以有多种,解释现象或行为我们要推断哪种准则会出现。这是我一九七四年发表的《价格管制理论》的主要内容,卷二《收入与成本》第八章第三节作了初步介绍,跟着的卷四再会深入地讨论。这里详述是近于题外话了。不要忘记,本章写的不是市场,而是市价的性质,the nature of price是也。 简言之,在局限下减少租值消散是《价格管制理论》的主旨,这理论不仅让我在一九八一年推断了中国会走的路,也让我明白昔日中国的体制运作,知道以等级界定权利与走后门等行为都是为了减少租值消散。 产权经济学之父 我认为阿尔钦被行内朋友誉为产权经济学之父,是源于他的「价格决定什么」的思维。价格既然被看为决定竞争胜负的准则,那么有关的游戏规则是些什么呢,他的答案是产权制度。一九六五年跟阿师研讨日本的明治维新时,得到的共识是私有产权是市场交易的先决条件了。早些时,科斯提出的角度略为不同:权利界定是市场交易的先决条件。其实是一样,一九二四年奈特说的也是一样——英雄所见略同也。这些思维让我们回头再看一个老问题:价格是怎样决定的,一时间问题变得复杂,因为不能不引进交易或制度费用这项极不容易处理的局限。本章开头说的美丽均衡变得肤浅了,不到位。我在《收入与成本》第八章问:市场节省了些什么,答案是节省了租值的消散。租值消散是一组交易费用,市场的形成与运作有另一组交易费用。市场的出现,基于前一组高于后一组。不久前我对沃因及巴泽尔说,西方经济学发展了二百多年,为什么有市场要到区区在下才找到圆满的答案。 (未完待续) 第二节:无形之手的阐释 (五常按:本文是《市价的性质》的第二节。) 经济学鼻祖斯密‎‎提出的「无形之手」,是说个人各自争取私利,通过市场运作,对社会作出了贡献自己也不知道。没有意图改进社会,但社会是被改进了,比有意图改进的行为还要好。斯前辈于是说,这个人彷佛被一只无形之手(invisible hand,直译看不见的手)引领着,改进了他毫无意图改进的社会。是数世纪一见的大师想出来的真理,我们今天高山仰止。 新古典的贡献 后来的学者在斯密的无形之手这理念上作出了几方面的补充。首先是源于斯密的思维,以马歇尔为首的新古典经济学派推出较为严谨的需求与供应的分析,有系统地指出市价的变动会引导资源或生产要素使用的变动。即是说,某产品的相对价格上升生产者就转到该产品去。这个市价引导资源使用的观点是对的,支持的事实多得很,其中最明显是农业的运作。 在神州大地,除了轮植需要的约束,农民对农产品物价变动的反应非常快。猪价急升,养猪的农户立刻增加;哪些蔬菜叫价好,培植增加是立刻的选择。养淡水鱼的选择同样明确:渔农是不断地跟进不同类别之价及饲料之价。 这其中有一个经济学不容易处理的麻烦。农产品的市价变动不能全部以成本及需求的变动来解释。显然地,农民的取舍选择往往是基于不准确的市价预期:因为市价变动而促成的一窝蜂行为有时导致某些物品产出太多,或某些产出太少。有期货市场的物品不多,而虽然期市的运作是把未来的讯息预期提早集中运用,原则上会减少市价的波动,但其效应不是那么明显。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期货市场集中预期讯息的处理能否减小市价的波幅,是大有争议的话题,实证研究的多,但结论不明显。阿尔钦和我的共识,是期市只能 在某程度上减小市价变动的波幅,但除了期市合约可以协助保障投资产出的人,拉平市价的波幅期市办不到。能知半夜事,富贵万千年,讯息不足的局限,就是不牵涉到时间也不容易处理,何况产出投入的调整需要时间。然而,市价变动带动资源使用的变动是无可置疑的。见到市价变动而管制市价是蠢政策,或是利益团体喜欢做的混水摸鱼的行为。历史的经验,满是价管导致灾难的例子,而放弃市场会导致民不聊生是人类历史的规律。 科斯问得好 后来的学者给无形之手的第二项补充,起自科斯一九三七年发表的《公司的性质》。科斯当时二十岁出头,分析不够老到,但他提出一个重要的问题:市场由市价引导资源使用,公司由经理人指导资源使用,那是为什么,这是问为什么资源使用的引导有时从无形之手转到有形之手那边去。他的解释,是某些生产活动因为交易费用过高而没有市价。这观点有争议,大师如阿尔钦、德姆萨茨等人不同意,但我认为大致上对。后来我在件工合约的运作上作了深入的调查,一九八三年发表《公司的合约性质》,把科斯之见作了大幅的修改与补充。属卷四的话题,这里按下不表。 这里要指出的,是作为无形之手,市价的引导其实是一项相当奢侈的玩意,因为要经得起相当庞大的交易或制度费用才会出现:产权界定的费用、量度的费用、讯息的费用、法律及合约的费用,等等。另一方面,经得起这些费用而出现的市价还可以误导。科斯和我认为,公司的有形之手与政府的有形之手在性质上是类同的,我们因而不反对政府的有形之手甚或经济。我们不同意的是一个逻辑上的:分明可以由市价引导的经济活动,因为愚蠢或谋取私利或权力,好些人提出逻辑欠通的反对市场或市价的建议。 哈耶克与弗里德曼 再要提到的对无形之手的补充,是哈耶克一九四五年发表的《知识在社会的用途》。哈氏之见,是科学的知识是集中的,集中在一小撮研究者,但市场运作需要的知识却是分散了,市价的厘定与市场的运作需要市场所有的消费者及产出者提供自己拥有的知识或需求的取舍。哈氏之作针对的,是当时Oskar Lange等人反对市 场,支持政府策划,但哈氏认为政府不可能搜集那么多的分散了的讯息。这观点当然对。 一九六八年我在芝加哥跟弗里德曼研讨市场及市价时,他在哈耶克的思路上作了两点补充。弗老之见,是不管市场的人对自己的所知怎样守秘自珍,只要他们通过市场购入或沽出,某程度市价会被影响了,反映着他们的知识传到市场上去。弗老提出的第二点,是一个人最怕做的事是认错。市场不会要求任何人认错,但在市场亏蚀是惩罚,获利是奖赏,而市价的或升或降是有着惩罚与奖赏的效能。换言之,从市价变动那方面看,惩罚与奖赏皆出自无形之手。 讯息麻烦假说有趣 不要以为市价的变动是万无一失的。上文提到因为讯息费用的存在,市价的变动往往不准确地反应成本与需求的变动,而尽管如此,市场对人民生活的贡献极为庞大可以肯定。 论及市价,讯息费用惹来很大的麻烦。这项局限极不容易处理,但奇怪,我们可以不大困难地以之推出可以验证的有趣假说。这是本卷写到后半部的话题,从玉石市场到冒牌货到炒黄牛到寻花问柳,等等,皆过瘾精彩。我认为施蒂格勒一九六一年发表的、后来获诺贝尔奖的《讯息经济学》不到位。施兄认为同样物品,其市价有变差(variance),市场的人于是到处搜寻。然而,市价的变差是市民搜寻的结果,不是原因。购买物品的市民喜欢打价或议价是事实,也牵涉到我在本卷后部分析的、不容易解释的讨价还价的行为,但他们一般不会知道物价的变差之数为几也。 第三节:造势与造价 关于市价或价格的行为或现象,经济学传统分受价(price taking)与觅价(price searching)两类。没有谁注意到造价(price making)。造价不罕有,也有趣。这是出售的人刻意地把价格造高,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有成果。一般人的意识是价高代表着质量好,而有些顾客以讨价还价的方法把高价压至低价购入,喜上眉梢,其实不相宜。 价高反映需求高‎‎ 从市场的一般现象看,价高代表着质量高,不一定对,但通常对。我曾经叫女秘书购买一元一枝的圆珠笔,她买回来的是三元一枝,认为「教授」不应该用一元的劣品。其实我偏偏是要一元那种。一般而言,在有讯息费用的局限下,价高不仅代表着质量高,也协助炮制有市场需求的形象。这就带来我要考一下同学的问题:价高一方面给顾客的印象是质量高,另一方面给顾客的印象是需求高,是哪一方较为重要地促成把价造高的行为呢, 二者皆造高价的因素,但相比之下,我认为把需求形象造高那方面有较大的决定性。原因是这样的。在低档次市场往往见到的开天杀价的行为不论——算不上是这里要分析的造价——造价的行为一般只出现于那些耐用、购买后可以再沽出去的物品。楼房是一例,艺术收藏品也是一例。这两类物品(楼房也是物品)造价的行为最常见,理由是购买的人希望这些物品「保值」,有需要时可以卖出去,尤其是卖出去时有机会赚价。把价造高,出售者是要炮制成行成市的形象,或市场的需求大,容易再卖出去。这解释了为什么造价的行为好些时连带着造势。 先谈造势吧。在香港与内地——尤其是香港——房地产市场造势常见。建筑商卖楼花时喜欢制造出众多买家要抢购的情况,手法不一。有时出钱请人排队看楼,装模作样,有时说只出售多个单位的一小部分,话犹未了又加销;有时把红点贴在多间楼宇单位的号数上,还未卖出也说是卖出了。股票市场也有造势的现象。新股发售,代销商可能制造万人轮购的大场面,无知的妇孺排队通宵达旦,根本不知买的是些什么。 造势不限于容易转售、有机会赚价的物品,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增加需求。上世纪七十年代,芝加哥某银行启业,只登一小广告,说先到先得,首二千名每人可获美元二十。结果是排队的无业游民数以千计,搞得交通大乱。派出去的钱合共四万美元,换得报章头条,是否明智很难说。 讯息费用有决定性 读到这里同学们‎‎要小心了。「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是两回事。前者是指需求曲线向右或向左移动,后者是指需求曲线不动,只是价格变动时需求量按着需求定律而变。换言之,原则上,说某物品的「需求」变动,是指该物品的需求量变动起于价格变动之外的因素。 我在上文说造高价会炮制需求上升的形象,是违反了经济学的基础原则吗,没有,因为讯息的局限转变了。在《科学说需求》第六章我提及,你在街上遇到一个不相识的人,他以很低之价向你出售一粒两克拉的钻石,你不会买,甚至连看也懒得看。在一间名贵的商店,你可能以十倍之价购买。天晓得,虽然那街上人向你推销的属真货的机会甚微,但就算是真货甚或是精品你也不会买。讯息费用存在,你不懂得鉴别钻石,就是懂得也有太多的疑问。 上述的钻石例子是刻意地夸张了。某程度讯息费用的存在对物品需求的影响有其一般性。减价推销是市场的惯例——这是需求定律——但一个推销的人不会那样傻,在大事造势、高呼市场需求甚殷的情况下,会加进割价销售的矛盾。炮制市场需求大的形象要把价造高。 上文提到,造价最常见于那些耐用的、购入的人可以再卖出去的物品——例如楼房与艺术收藏品。成行成市的形象重要。那所谓「行头窄」的物品不容易造价,因为有成本,造不过。上文谈及地产商造势的手法,造价呢,他们喜欢先把一部分单位给有关的人士「认购」,然后选一些较佳的单位以高价卖给有关系的人,而此价也,有多少水分不公开。 拍卖行的例子 最常见造价的地方是艺术品的拍卖行,因为拍卖的成交价会公告天下。是力度不凡的宣传,虽然对拍卖深有认识的老手不难知道哪件物品牵涉到造价。已故的艺术家的作品很少被人造价,古物更少。我认为艺术家或其代理人在拍卖行造价是有效的。黄金定律是:一个艺术家不能持久地欺骗所有的人。懂得造价的人因而一般谨慎。 我不怀疑听到的故事说有艺术家造价造足一生。应该很少吧。我知道的曾经为自己的作品造价的艺术家一般聪明。他们选造之价不离谱,相当合理,主要是避免拍卖时流标,也希望增加自己作品的市价上升率,增加一点知名度。他们喜欢以送画补贴的方法邀请顾客到拍卖行举手捧场,而重要的是,造价成功的艺术家只造一段时期,跟着不需要造,而十多年前在造价下购入他(她)们的作品的瘾君子们今天一律赚了好几倍。有些艺术家曾经在悉心安排下造势。拍卖行内偶尔出现的「举手党」是有趣的造势例子。另一方面,有些艺术家造价造得很离谱,摆明是假价,观者一般心知肚明,而拍卖行对这些是没有兴趣的。 梵高的弟弟应替哥哥造价 单从艺术家拍卖作品的例子看,结论是明显的。造价有成本:拍不出去可能要付两头的佣金。偶尔为之不会入肉伤身,而除非自己很富有,不断地频频造不是真的卖出去的高价是愚蠢的行为。我知道的造价算得上是成功的例子,作品的确有分量,艺术家成了名后不会被认为是浪得虚名。那么他们为什么要在初时造价呢,答案是成功的造价可以把可观的收入提早获取。我也不怀疑有些本来可以有高收入的艺术家,因为坚持反对造价,或出不起造价的成本,郁郁不得志以终。 十九世纪的法国印象派出现过两个互相认识的天才人物。一个是梵高,一个是高庚。记载说,梵高在生时只卖出过一幅画,整生贫困交迫,死得可怜。高庚呢,是个商人,懂得出术。记载说,高庚曾经匿名发表文章称赞自己的画,也有传言说他曾经为自己的作品造价。二者皆顶级艺术天才,今天他们的画价高到天上去。是多么可惜的事:梵高谢世后不到一年,他的画作就被市场赏识了。我恨不得梵高的弟弟当时能替他哥哥的画作造价。 第四节:价格偏差的压力 一九七五年我从西雅图到香港渡长假时,要看一场重要的足球比赛,委托一位神通广大的朋友购票。该友奔跑了半天后,说上佳座位的门票销售一空,他无能为力,认为档次低的我不会有兴趣。我早就意识到优质的座位有先满的惯性,含意着优座票价虽然比劣座的为高,但先满是显示着偏低了。 优座票价偏低带‎‎来的灵感 我的意思不是说因为票价划一,顾客先到先选,于是优座先满。我说的是座位与票价分级别,优座价较高,但先售罄。我也察觉到当黄牛票的炒卖出现时,优座票价提升的百分率通常高于劣座的——而事实上,炒黄牛通常只炒优座之票。座位分级别而订不同之价,其交易费用会比票价划一的安排为高,但既然票价分了级别,把优座之价再提升不会增加交易费用。难道票房的老板不要多赚一点钱吗, 优座票价偏低这个现象可不是先由我发现的。上世纪六十年代在芝加哥喜欢听音乐演奏的朋友都有优座票难求的共识。也是那时,老师阿尔钦察觉到一年一度的「玫瑰碗」美式足球大赛,最佳座位的票价因为偏低而难求。他的解释是非牟利的运作使然。当时芝加哥的音乐演奏也往往是非牟利性质,阿师的假说被引用到课本上去。我认为非牟利的优座票价可能偏高:购票的人以之作为慈善捐助可以减税,票价提升有助。我认为非牟利之说站不住脚,因为优座票价偏低在香港出现。在香港,非牟利的行为是不容易想象的。 跳座假说一般化 我当时想到的优座票价偏低的解释,是防止跳座。买了廉价劣座票的人,可以开场后静静地转到优座那里去,优座票价偏低,先满,让顾客保护自己的座位,跳座的行为可以杜绝。一九七五年香港电影院的座位以优劣分级别,票价不同。楼下分三级,楼上分两级。我花了十多个晚上跑多家电影院,主要是查察在售票处很容易见到的不同座位级别的销售情况,想好了如何验证防止跳座这个假说,方法我在《收入与成本》第八章第二节谈及,这里不再说。 一九七六年,阿师退休,为他举办研讨会议的朋友求文,我花了两个晚上写好了一九七七年发表的《优座票价为何偏低了,》,是反对阿师之见而动笔的。阿师后来把该文捧到天上去,显示着大师的风度。在该文的结尾处我是这样说的: 面对竞争时,一个人的行为往往要依靠其他竞争者的行为而定。价格的厘定是竞争的一种回应,无疑是重要的。但那不是唯一的回应。所有参与合约的人可能获利— —如果减低价格可以促长约束竞争的行为。这篇文章示范着的,是约束行为的行为可以简单而又有效地以减价的方法引进。 香港茶楼与香港置地 该文还提到其他例子,例如当时香港的茶楼在午餐时喜欢让等位的顾客站在正在进食者的旁边,使进食者吃得不舒服,早点结账(不这样处理可收较高价)。可能最有影响力的例子,是我提到一九六八年香港置地公司的一宗官司。该公司是香港中环的商业楼宇的最大业主,只租不卖。在法庭陈辞中,置地公司的经理直认他们收的租金比同级的商业楼宇大约低百分之十,目的是要有一个「健康的排队」(a healthy queue)。言下之意,是如果有排队等位的租客,存在的租客会较为遵守公司定下来的规则,交租金会比较准时。置地公司是英资的,提供的商业楼宇档次高,由老外经营管理其费用比华资的高,调低租金,让「健康排队」施压于租用者是比较容易管理的。 效率工资的赶驴子故事 一些行内朋友认为,《优座票价为何偏低了,》一文触发了八十年代初期兴起的效率工资理论(Efficiency Wage Theory)。我的主旨,是出售者把价订得偏低,给购买者施压;效率工资的主旨,是购买者(雇主)把价(工资)订得偏高,给出售者(员工)施压。 效率工资理论是一个赶驴子的故事。要驴子跑得快,我们在牠前面挂着红萝卜,在牠后面拿着棍子。该理论说,雇用员工,把工资提升至高于可以聘请到之价,使被雇者穿得好吃得壮才工作,是萝卜。另一方面,因为市场有其他求职的人,较高的工资求职者众,对被雇者来说是棍子的压力了。效率工资理论被用作解释失业的现象。因为雇主要保持萝卜与棍子,工资向下调整有顽固性:雇主恐怕拿开了萝卜与棍子员工会散漫起来,生产力因而下降。 五点难以自圆其说 奇怪效率工资这个谬论可以大行其道。考虑如下几点吧。 一、雇主提升工资员工当然高兴,但把工资下调一定有怨声。不管什么萝卜、棍子,工资下调远比上调困难是事实,而我在《收入与成本》第三章第四节解释过,时间工资只是一个委托量之价,时间本身不是产品。解释失业这「委托」性质是重点,是效率工资以外的话题。 二、如果刊物大幅提升我的稿酬,我的文章会写得格外用心。刊物老板会打自己的算盘,要购买哪个档次的文稿他会自作打算。原则上,任何工资皆萝卜,而在竞争市场下,竞争的本身是压力,棍子是也。提出萝卜与棍子是毫无新意的。 有提供线索指出哪部分工资是萝卜哪部分是棍子,也没有指出三、效率工资不仅没 哪部分是高于市场工资的。只说工资高于可以聘请到员工之价,是说了等于没有说,因为不同员工的质量千变万化,这观点永远对。不要忘记,我提出的香港置地及座位票价的例子,其价格的偏差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观察到,真有其差,但说效率工资偏高则无从观察,正如一个写手的稿酬是否偏高只有天晓得。 四、效率工资理论说经济不景,工资顽固难下,所以失业增加。摆明互相矛盾。萝卜与棍子的成本是为了减低监管费用。经济不景,监管费用理应下降,工资不减,萝卜与棍子的成本代表着的监管费用是上升了。怎么可能呢,香港置地使用的棍子可没有增加调整租金的困难。 五、二???年,牛津大学主将J. A. Mirrlees到香港大学讲述他研究多年的效率工资理论与失业的关系。我问:「你的失业理论是基于工资合约的,但中国的工厂盛行的合约是件工或基本工资加奖金或分红。这些其他合约你的理论不管用吧。」他同意奖金或分红的合约安排他的理论不管用,但不肯定件工合约也否决了他的理论。(当然是否决了,见拙作《收入与成本》第一章。) 经济学者不重视真实世界的市场运作,由来已久,对不同的合约安排近于一无所知。他们喜欢坐在办公室内,以数学方程式试图解释他们想象着的世界。 第二章:受价的行为 (五常按:本文是《受价与觅价》第二章的首两节。) 尽管当年诺斯、巴泽尔等同事认为我的新意层出不穷,我是个不喜欢标奇立异的人。重视传统,我喜欢把自己的思想来源表达得明确,好让同学们能较易跟进。大家要知道的是真‎‎理,是谁先想出来不重要——这是李嘉图的传统了。然而,有点奇怪,自一九六五年在长滩任教职开始,我对经济学的看法跟传统的有分离,而这分离与日俱增,到七十年代变得我想我的,他说他的。诺斯与巴泽尔之外,对我影响很大的前辈如阿尔钦、赫舒拉发、科斯、戴维德、施蒂格勒、弗里德曼等人,一律鼓励我走自己的路。今天回顾,那是不容易想象的求学际遇了。 第一节:公司理论是重灾区 提到上述,因为这章要转到价格理论中最热门的话题:公司理论(Theory of the Firm)。不是科斯和我分析的关于公司何物的nature of the firm,而是产出与在市场销售的分析。上世纪六十年代,阿尔钦及科斯等价格理论大师认为传统的公司理论是重灾区。受价的分析如是,觅价的分析更如是。他们当然尝试改进。我也尝试改进,但走的是自己的路。 跟马歇尔走不同‎‎的路 我跟传统的公司理论有几个地方过不去。其一是该传统对真实世界的市场运作不重视。虽然马歇尔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跑了几年工厂,但他重视的是工资与产品价格的厘定,我认为是表面性的。一九六九年我自己开始跑厂考查时,注意力是落在合约结构那方面。自小从父亲那里听到不少关于做厂的事,而一九六九年我已发表了佃农理论与合约的选择,写好了合约的结构,体会到这些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的缺环。 少了沙石再看问题 其二,从本科起‎‎我不清楚传统的公司理论假设的局限是些什么,而进了研究院,老师们回答不了我的提问:公司理论假设的交易费用局限是些什么。一九八一年,当我构思如何为伦敦经济事务学社写《中国会走向资本主义的道路吗,》时,突然惊觉:如果所有交易费用是零,市场不会出现~跟着的大难题是:市场的出现是节省了些什么交易费用呢,从一个广泛的制度费用的角度看交易费用,我要过了不止十年才看到市场协助节省的是租值的消散,而这看法要到二??七年写《中国的经济制度》时才感到肯定。(简洁的剖析可见于《收入与成本》第八章第四节。)如果 同学们发觉我正在大修的《经济解释》与十年前写下的有好些不同之处,那主要是今天我能更深入地从租值消散的角度看交易费用。这让我把有解释力的经济理论结构从头再想,这里那里有了新的变化。思想上少了一点沙石很多老问题都有一点不同的看法。 成本不向前看一团糟 其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公司理论被阿尔钦等人认为是重灾区,主要因为传统的分析把生产成本搞得一团糟。长线短线、可变不变、自然垄断等话题大家不能接受。经济学者不是从解释世事的角度入手,而是着重于什么是无效率,什么是有效率,什么情况政府要管或不要管。碗形的平均成本曲线他们画不出来。这些麻烦我在《收入与成本》的第六及第七章处理得满意。我坚持成本永远要向前看,大手引进租值的概念,把上头成本作了一个新阐释。同学们要回头再读这两章才能容易地跟进我对受价与觅价的分析。 第二节:受价的概念 受价一词是从英语price taking翻过来的,是老师阿尔钦的发明,今天在行内被接受了。传统称perfect competition(完整竞争),是一个乌托邦的思维,局限究竟是些什么要不是说得吞吞吐吐,就是没有顾及。跟受价相对的是觅价,即price searching,也是阿师的发明。后者指垄断价格,即monopoly pricing。二者之间有灰色地带,不重要。 他只是跟着该产品的所谓受价,是说一个生产者出售产品时不会找寻一个价格—— 市价出售。竞争市场决定了市价,他就跟着市价出售自己的产出。如果他要求之价高于市价,一件也卖不出去。低于市价他不会选择,因为只要接受市价他可以无限量地销售。他的产量为何只是受到他的边际产出成本约束着。边际成本因为增产而上升,高于市价他会亏蚀,要减产,低于市价增产有利可图。于是,边际成本等于市价是这个出售者的产出均衡点了。 六线相交的均衡 这里含意着的是这生产者面对的需求曲线是平线一条(为何如此第三节解释)。面对的需求曲线是平线,产量多少其平均收入与边际收入是一样,是同一平线,也跟市价相等。达到上述的均衡点,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入,含意着利润极大化。市价代表着市场消费者的边际用值(见《科学说需求》),所以边际用值跟边际成本看齐,代表着帕累托条件是满足了。这是经济学传统高举自由竞争市场的原因。那所谓完整的竞争市场就是受价市场了。 我们还要多把一个相等的价值放进上述的均衡点。那是平均成本。假设平均成本曲线是碗形(这里的麻烦同学要再读《收入与成本》第六与第七章),在竞争下每个产出销售者的「碗底」接触着该销售者面对的需求平线,也即是平均成本等于平均 收入等于边际收入等于市价。边际成本曲线自下而上,穿过平均成本的碗底,于是风云际会,达到了六线(平线包括着四条线,即平均收入、边际收入、边际用值、市价)相交的市场竞争均衡,决定了每个生产者的产量。 没有盈利的两个格言 在上述的均衡点中,平均成本等于平均收入,即是总成本等于总收入,没有盈利(profit),但有利润。利润是成本投资的利息回报——要记着是向前看的成本——也即是市场给予的收入,遵守着《收入与成本》第二章第三节指出的费雪的格言:利息不是收入的局部,而是收入的全部。同样要注意的是这均衡显示着成本与收入看齐,遵守着我提出的另一个格言:利息不是成本的局部,而是成本的全部。 同学们不要忘记,成本不仅永远要向前看,也是最高的代价。收入等于成本,是说生产者面对的收入等于另谋高就的回报。没有风落,盈利不会在竞争中存在。继续经营需要有利润,但不需要有盈利。在第四节我会分析归属租值,那是另谋高就的收入(成本也)之外的另一种成本,有趣的。 第三节:漠视局限人数不符 (五常按:本文是《受价的行为》的第三节) 以纵轴为价横轴为量,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是需求定律。这是个别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市场的需求曲线是所有消费者对同一物品的需求,由个别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向右横加,即是每价加个别个消费者的需求量。市场的需求曲线因而也向右下倾斜,遵守着需求定律。 传统的分析及格吗, 然而,受价的行为是指一个生产出售者面对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平线。市场的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个别出售者面对的却是平线,因而要受价。传统的解释,是受价市场有数之不尽的消费者与出售者,而个别的出售者只占同一产品的的市场总量很小的、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只看横轴,好比市场需求量的一公分代表着十万件物品,而个别出售者的横轴一公分只代表着五件,相比起来后者微不足道。这样看,五件只代表着市场需求曲线上的一小点,把这小点向横拉开,转换了横轴的尺度,个别生产出售者面对的需求曲线就近于平线一条了。近于平线但不是真的平线,推到尽 头市场的量无限大而个别出售者的量无限小,后者面对的需求曲线愈推愈近于平线,但不是真的平。不需要是真的平,大约是平出售者就要受价。 上述是传统说的竞争市场。觅价是指出售者面对的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所以要自己决定或找寻一个价,而推到尽头该产品的整个市场只有一个出售供应者。一个出售者供应整个市场,面对的需求曲线是市场的需求,向右下倾斜,可以加价减产或减价增产,要觅价。那是垄断,觅价因而又称垄断价格。 从逻辑推理的角度看,上述的传统分析我给六十分,强可及格,扣了四十分是因为交易费用的局限没有说清楚。从解释世事的角度看,我要再减三十,剩三十,不及格了。这是因为在真实世界受价与觅价跟供应或出售者的人数多少不一定有关系。下文可见,引进讯息费用,觅价的行为往往连带着较多的出售者。 寡头竞争的处理 同学们要记住,在社会中竞争永远存在,无日无之。市场的销售竞争也如是。第三章会指出,有垄断权利的机构竞争也存在,只是竞争的地带及方向有所不同。传统上,经济分析最麻烦的地方不是受价的竞争也不是觅价的垄断,而是只有几个竞争者的寡头竞争,oligopoly是也。经济学没有出现过可以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寡头竞争的理论,虽然一八三八年处理双头竞争的法国大师A. A. Cournot是个顶级人物,我拜服。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起以博弈理论处理寡头竞争再盛行。这玩意五十年代热闹过约十年,跟着消声匿迹,四分之一个世纪后卷土重来。说过了,博弈理论可以解决某些问题,但推不出可以验证的假说,对解释行为没有用处。 我自己处理那所谓寡头竞争的法门,是从微小之别看垄断或从个别例子的局限变化衡量。例如两间店子在街头街尾卖同样的咖啡,因为地点略为不同市场有别,各自面对的需求曲线不会是平线,某程度有觅价的选择。从一般市场看,同类的产品细看有别,严格来说可以看为不同的产品,出售者可以跟着行家的价格走,也可以觅价。竞争无所不在,产品的质量有别或地区不同可以作为垄断看。一般而言,替代物品愈多面对一个出售者的需求弹性愈高,即需求曲线愈平坦。我们要看问题及需要解释的现象作取舍。同样的市场我们有时以受价处理,有时以觅价处理,要看需要解释的是些什么。有时某些局限来得特别——例如某些政府法例管制——处理的方法也跟着不同。 哈佛大师不及剑桥夫人 产品有微小之别可以作为垄断看是一九三三年哈佛的张伯伦(E. Chamberlin)发表的The Theory of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的主题。那是一本红极一时的书,写得好,可惜没有经济内容。作者提供的均衡是一个几何曲线的巧合,而我认为为他最大的缺失是对租值理念的掌握不到家,因而整个分析来得空洞,是定义性的玩意了。 要对同学们说的,是这里牵涉到的是很少经济学者注意但我认为是重要的哈佛与芝加哥学派之争,环绕着张伯伦之作究竟有没有经济内容。我可能是最后一个跟进这争议的后学,当年花了不少时间思考,得到启发,后来走通了自己的路。 当年在芝加哥,认为张伯伦的理论没有经济内容的主要是四个人:奈特、戴维德、施蒂格勒、弗里德曼。他们认为除了风落,市场不会有盈利(profit)——竞争受价或垄断觅价都没有盈利。他们也认为,算进租值,平均成本曲线永远会落在没有盈利的地方。弗里德曼在他的《价格理论》说得清楚:面对一个垄断者的需求曲线是该垄断者的平均成本曲线。说得有点怪,但重要。可惜弗老跟着说的不容易明白。他说一个生产者要争取极大化的是非合约的成本。其实他应该说要争取的是最高的租值。 这里也要提及,同在一九三三年,英国剑桥的鲁宾逊夫人(Mrs. J. Robinson)发表The Economics of Imperfect Competition,同样分析张伯伦的话题。芝加哥学派与我的老师阿尔钦皆重视夫人之作,贬低张伯伦,我自己细心衡量后,意识到租值的处理是夫人胜出的地方。在《收入与成本》第五章第三节追溯租值理念的演变时我提到夫人的思想,说了感谢夫人的话。 租值变化与经济内容 受到上述的影响,我花了长时日想出自己的、今天同学们应该重读的《收入与成本》的第六章,尤其是关于上头成本那部分。在该章的最后我写道: 租值的摊分不是先有租值而后摊分,而是以产品的市价决定产品在直接成本之上的盈余后,加起来而成租值。这就是上头成本了。与历史成本不同,租值是成本。上头成本这个概念是重要的,但不能回头看,要从租值的角度看。因为要入局的竞争者需要付出可观的直接成本,入了局的上头成本的租值由市场厘定,由市场维护,由市场摊分。漠视了上头成本这个租值概念,竞争的行为与产品价格的厘定就难以解释了。 受价与觅价皆如是。同学能读懂这一段,再找机会读张伯伦的名著,会明白什么才算是经济内容。 潜在竞争者不能不算 回头说受价,生产成本分析之外,我与传统之见过不去的还有生产人数或单位多少的问题。有两点。 第一点是生产的单位数量不应该指可以观察到的。潜在的竞争者不能漠视,要算进去,虽然潜在的往往看不到,不容易算进。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如下的故事: 大约是一九六六年吧。我从赌城拉斯韦加斯驾车到旧金山去,路经之地全是沙漠。天大热,摄氏四十多度,汽车没有冷气,口渴之极。车行了很远都四顾无人。后来到了一个地方,见有五、六户人家,其中一家门前挂着可口可乐的招牌。我急忙跑进去,买了一瓶冰冻的可乐,只二十五分钱。我想,要是卖者叫价五元也相宜之极,为什么只售二十五分呢,离开时,我见到有几个邻家的孩子在地上游玩,恍然而悟。我想,要是卖可乐的人把价格提升,这些孩子会叫父母替他们购置冰箱,大做可口可乐的生意。 从上述及其他很多例子的观察中,我得到的含意是凡是物品可以持久保留,是真是假容易鉴别(讯息费用低),而出售者可以容易地进入市场的,受价的行为容易出现,潜在的竞争出售者不需要很多。 讨价还价是觅价 这就带到我要说的第二点。有很多市场,尤其是在那些所谓落后的国家,讨价还价的行为普及。讨价还价显然是觅价,购买者与出售者皆觅价,面对个别出售者的需求曲线显然是向右下倾斜的了。讨价还价的行为本来是琐事,但解释非常困难,因为常在有激烈竞争的市场出现。我想了二十多年才找到答案,要到本卷最后一章才提供解释。 是很久以前发现的难题了。一九六三年,我对老师阿尔钦说,香港的一些小街满布小贩,比比相连,大家出售类同甚至相同的物品,但顾客讨价还价,结果是一些顾客的成交价可能比另一些的成交价相差几倍。为什么没有一个出售者高举「不二价」之牌,强迫他家跟着不二价,从而减低讨价还价及顾客到处议价的费用呢, 今天在中国内地,讨价还价的行为随处可见,往往出现在竞争出售者众多的市场。这显然跟经济学者历来分析的市场大有差别。真货也讨价还价,但冒牌货的叫价与成交价的差距一般较大。这可不是因为顾客不知是冒牌货(没有人那么蠢),而是冒牌货的讯息费用较真货的为高。例如在同一商场,出售冒牌劳力士手表的比比皆是,四百元开价识途老马有机会一百五十元购得。事实上,你到一个摊档要求劳力士的某型号,该摊档可能叫你等一等,然后到另一家摊档拿该型号给你。竞争者众,互相合作,但讨价还价是觅价行为,跟传统说的竞争受价大有出入。讯息费用的局限当然重要,但要怎样处理才对呢,不同顾客的成交价不同,是价格分歧,但跟传统的需求弹性系数不同之见不合,传统错在哪里呢,都是后话,按下不表。 能否退货有决定性 老师阿尔钦当年不大相信我提出的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出现的讨价还价的行为,但他欣赏我的观察力,研讨了几次大家想不出解释。阿师不大相信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买 卖双方会大觅其价,可能因为讨价还价的行为在美国不多见。然而,过了美国南部的国界,到了墨西哥,讨价还价也普及。一界之别,市场恍若隔世。 为什么在美国少见讨价还价的行为呢,一个解释是文化有别,但这解释显然不足够。更为重要的解释,是在保护消费者的声浪中,美国的商店一般容许顾客退货——购买后不满意可以退货拿钱,一分不减。不能持久保留之物——例如汉堡包——当然不能退货,而事实上不能保留之物少见讨价还价的行为。可以退货拿钱,讨价还价的行为当然难以出现:你花三百元买了一只冒牌劳力士,事后知道一百五十可以购得,会拿回去换钱,讨价还价于是少见。近十多年来,美国好些商店逼着大方一点,担保顾客如果能在他店找到更低之价,会奉还价格的差额。这样,讨价还价更不会出现了。不要以为美国的商店较为合理:容许退货他们会订较高之价。不要以为讨价还价会给出售者带来较大的利润:在竞争下他们的平均价会低于容许退货的。 讯息费用与摊数定律 讨价还价是觅价,买卖相方皆觅;「不二价」可能是觅价的后果,也可能是受价。逻辑上,觅价需要出售者面对向右下倾斜的需求曲线,这是传统的垄断定义。这样看,上述的每家跟顾客讨价还价的摊档都有垄断性质,虽然这些摊档的数量往往很多,竞争激烈。讯息费用存在,买者不知价,卖者刻意隐瞒——就是说实话顾客也不容易相信。另一方面,受价需要出售者面对的需求是平线,传统之见是出售者要近于无数这平线才会出现。然而,从孩子出售可口可乐及其他实例可见,潜在的竞争者要算进去,而不管潜在不潜在,竞争出售的人数不需要很多。 讯息费用的变化有趣。我曾经推出类聚定律与欺骗定律(见本卷第八章)。这里可再推出「摊数定律」吧。这定律说,物品的讯息费用上升,在竞争市场出售的摊档数量会增加,但讯息费用升到某一点摊档的数量会下降。这是说,以纵轴为摊档数量横轴为讯息费用,二者之间的曲线是先弧上后弧落。解释是,如果讯息费用够低,顾客无须多觅,在同一市场或商场只一个摊档可能足够。好比在杭州,某名牌皮包整个城市只一家店子卖真货,卖该名牌假货的则无数。顾客当然知道孰真孰假,但假的他们知道讯息不尽不实,要多觅。另一方面,讯息费用过高问津者会下降。 讯息及其他交易费用的存在对受价与觅价的行为无疑有决定性,而我提到的美国的例子,风俗及政府法例的局限也有决定性。我的投诉是传统的分析没有说明有关的局限。不要告诉我传统的分析是假设交易费用是零,因为所有交易费用是零不会有市场。说过了,怎样处理交易费用(包括制度及讯息费用)要从可以观察到的边际转变入手。我将会用很多的不同例子给同学们示范。 我喜欢先掌握了真实世界的现象才以理论推出假说作解释,不喜欢先以理论推出假说然后到真实世界找现象印证。前者要多花时间,也要找可能推翻假说的实例作验证。后者靠想象,好此道者在找到实例印证时通常不会再找反证的实例。后者算不上是验证,不是科学的本质。 第四节:供应曲线的阐释 (五常按:本文是《受价的行为》的第四节。) 说过了,物品或服务的供应是不需要画出一条曲线的;传统对垄断的分析就不画供应曲线。不是画不出,而是不需要画——只提出供应的价与量,以点处理,足够。供应牵涉到产出,技术及局限的变化多,供应曲线可以有多条,花多眼乱,违反了理论以简单为上的原则。另一方面,在《收入与成本》的第一章我解释过,需求曲线与供应曲线是同一回事。这是最简单的看法,上世纪六十年代我想出来,老师阿尔钦同意,后来我用几何分析证实,被一位同事写进他的课本去。画出曲线容易,阐释其内容可不简单。这是本节的工作,有传统成见的同学恐怕不容易读得懂。要先忘记自己学过的吧。 从萨伊定律说起‎‎ 从一个此前提及的例子说起吧。我收藏印章石,一方一方的,收了数十年,数量不少。今天,价够低我还会多购;价升呢,我会考虑沽出。事实上,只要你出够高的价,我会把自己拥有的全部卖给你。为什么我会出售自己心爱的印章石呢,因为我有其他物品的需求。我供应是为了自己的需求,我需求是因为市场有人供应。 是简单的道理,不可能错。这里旧话重提,我突然想到那可能是大名鼎鼎的起自一八?三年的萨伊定律(Say’s Law)的最浅版本,于是挂个电话给才子张滔(他是我 认识的唯一的经济学百科全书),请他替我重温一下萨伊定律的旧课。张滔说萨伊定律有多个版本,而他举的第一个版本是他昔日在伦敦经济学院时老师Lionel Robbins提出的。我叫他不要再说第二个,因为Robbins的版本跟我的印章石例子完全一样。我对此公心仪已久,相信他,不想受到其他版本的污染。 弗里德曼与凯恩斯 我跟着想到两个有关的问题。其一是二十世纪价格理论高人弗里德曼曾经写下,价格之外,决定需求的因素要与决定供应的因素不同,然而,除了生产活动有技术上的不同处,需求与供应还有什么不同呢,弗老是很熟的朋友,早就想问他有什么不同,可能认为不是那么重要而忘记问。今天认为重要,但弗老不在了。希望本节能解释得同学们明白,除了生产技术带出的变化,需求与供应没有什么不同。 另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是萨伊定律被后人认为只能在没有货币或限于物品换物品的情况下才对。其观点是:货币只协助交易,如果被贮藏,藏而不用对生产没有贡献,所以在有货币的情况下该定律不能成立。这跟凯恩斯的思维一脉相承,认为储蓄是漏失,不鼓励产出,导致经济不景。 我不同意,在《收入与成本》第三章第一节指出,投资与储蓄是同一回事,只是角度不同。我写道: 弗老问:一位仁兄花巨资购买了一幅油画挂在墙上,是消费呢,是储蓄呢,还是投资,我的答案三者皆是,只是消费那部分通常不大。油画挂在墙上,每次观看或让亲友欣赏是消费。原则上该画作可以租回来,付出的租金是消费。不租,自己买下来,挂在墙上,每天放弃了的租金收入,或放弃了的利息,是消费。余下来的画价所值既是储蓄,也是投资…… 把钱存放在银行是储蓄,但也是投资,有利息的回报。银行一定要转贷出去给其他消费者或投资者才可以不亏蚀。银行不付息或负利率的情况出现过,但那是起于货币政策有所失误。把钱藏在家里,放在床底下,不用,称作贮藏(hoarding)。这是最接近凯恩斯学派的「漏失」概念。同样,我的母亲二战逃难时携带着一些黄 金,不到危难之际不用。这样的行为是购买安全或购买保障,像上文的购买油画的仁兄那样,利率的放弃属购买保障的消费,贮而不用的属储蓄,也是投资。 贮藏有其用场 说货币协助交易是对的,但交易不需要贮藏货币。贮藏货币不可能没有其他用途:有些人喜欢闲时数钞票自娱,有些人以货币作为安全的保障,皆有所用。储蓄与投资是同一回事,但我曾经指出,凯恩斯及其学派受到误导的,是有些投资不事产出活动,对工人的就业没有帮助,但不是漏失的效果。例如投资于不打算动土的土地,或购买古文物,皆不事产出。在好些前景大有问号的情况下,市民偏于采取不事产出的投资,于是误导经济学者。 我也曾指出,财富的累积需要有仓库,而重要的是需要有些仓库像古物收藏品那样,没有产出,其价值因而没有上限。在《收入与成本》第四章的结语中我写道: 逻辑上,不引进虚无悖论,财富累积的理论推不出来。以产出为主的资产,作为财富累积的仓库,有收入预期以利率折现的上限。如果社会只有这类资产,没有空置,产出的收入消费后余下来的,不容易找到地方累积。虚无悖论说的仓库,本身没有产出,没有收入折现,容纳累积的上限不存在。任何社会,有生产力的资源就是那么多,愈是运用得宜,收入增长愈快,财富的累积愈需要没有上限的仓库的协助。 不要以不事产出的投资来否定萨伊定律。今天看,依照张滔的老师的版本,我认为这定律永远对,只是听来有点空洞,有点套套逻辑的味道。但我们可以加进内容而使这定律丰富起来。 需求曲线也是供应曲线 回头说我的印章石方吧。选之为例因为够简单。让我假设方方一样,长存不变,暂且不牵涉到产出那边去。如果市价六百一方我拥有一千,高于六百,我会逐步卖出 去,到市价一千六百我一方不留。我的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纵轴为价,横轴为量,市价一千六百我的需求量是零,市价六百需求量是一千。这曲线的每一点代表着我的最高边际用值(见《科学说需求》第五章)。 从市价六百上升到市价一千六百,我出售之量是按着我对石章的边际用值走,即是价高于边际用值我会沽出,低于边际用值我会留为己有。这样看,我的印章石的供应曲线是在市价六百元以上的需求曲线对着镜子看,即是从六百元上升起画出一条向右上升的曲线。这是我的印章石的供应曲线了。跟我对石章的需求曲线完全一样,只是对着镜子看。 边际用值是边际成本 读下去同学要认真了。从市价六百向右上升的供应曲线反映着我对印章石的边际用值,一分不差。这曲线向右上升是代表着我要放弃的印章石的边际用值。边际用值是指最高的边际所值,成本是指最高的代价,所以我的印章石供应曲线也是我的边际成本曲线——不是印章石的边际生产成本,而是放弃印章石来求取其他物品的成本。是的,供应曲线是代表着物品的边际用值的放弃。最高的,而成本是最高的代价。 一个消费者对某物品的需求(或边际用值)曲线是他对其他物品需求的边际成本曲线,也就是他的供应曲线了。当然,以印章石为例我只论一种物品的放弃,而事实上一个消费者对某物品的需求往往要考虑放弃多种其他物品,每种放弃一点。这样,他对某物品的需求所需要放弃的可能是多种物品的组合,选择性地每种一小点,而这样以篮子物品组合而成的边际用值曲线,对着镜子看,就是他对该物品需求的边际成本曲线了。这也是他的供应曲线。 引进生产活动 上面没有提到生产活动。引进生产活动其分析类同,但多了变化。从一个独行侠在街头卖花生说起吧。此公产出需要放弃的是自己的生产要素的组合。对他来说,每项生产要素都是经济物品,有自己的需求,有其边际用值与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的 约束。这些边际用值的放弃是他的供应的边际成本,供应花生是为了其他物品的需求。需求定律之外,生产活动牵涉到边际产量下降定律的约束,也有不同产量会有不同生产方法的选择。这些对生产成本的影响我在《收入与成本》的第六章作了详尽的讨论。然而,这些变化的蹂躏不可以埋没供应是为了需求,不能忘记需求定律界定的从镜子看的以边际用值约束着的边际成本曲线还是供应曲线的主要内容。 更为复杂的问题起于多人合作产出。以专业而分工合作有巨利可图。斯密提出的造针工厂的例子不仅没有夸张,更可能低估了分工合作之利。套入本节要阐释的供应曲线,最简单是把所有合作活动以件工处理看,虽然时间工资也普及。件工是一种合约,时间工资是另一种,还有其他合约形式可以选择。合约的选择是卷四的话题,阐释供应曲线的原则哪种合约都一样~斯密描述的造针产出的过程,原则上,每部分可用件工处理。 件工的角度让我们看得清楚:每个参与分工合作的人是个独行侠,投入自己的生产要素加上租用其他的。整件产品由很多的局部或零件组合,每个合作的产出者的供应曲线就像卖花生那个独行侠那样画出来,然后把所有合作的产出者的个别供应曲线组合。 分享利益的变化 这里出现的复杂问题,起于分工合作带来的收入往往远超街头卖花生。难题出现,因为分工合作带来的巨大利益需要分享。由竞争处理怎样分经济分析没有困难,但牵涉到工会及政治的左右难度甚高。 分工合作带来的利益是租值,要摊分。原则上,租值的出现只会影响平均成本,不会影响边际成本,所以供应曲线不变。然而,加上边际产量下降的约束与不同生产方法的变化,上述租值的分布可以随产量之变而变。供应曲线会再有变化,重要的是边际成本可以先下降而后上升。这不是指传统的不让某些生产要素变动的效果,我也在《收入与成本》的第六章讨论过。 无论怎样说,画出曲线容易,放进经济内容困难。何谓经济内容有争议。我个人认为,经济内容是指需求定律的含意与成本概念的变化。二者皆不可缺~我希望同学们能从本节看到,供应曲线的阐释永远环绕着需求定律与成本概念。 第五节:剪刀比喻误导 作学生时我老是不大明白为什么那完善竞争市场(即受价市场)的分析有供应曲线,而垄断市场(即觅价市场)却没有。老师们无法解释得我满意。说一个垄断销售的市场画不出供应曲线是不对的。有人画过出来,只是没有人用。说分析垄断觅价可以只用成本曲线,不需要供应曲线,有道理,但竞争市场也可只用成本曲线。较有说服力是竞‎‎争市场的供应曲线是由多个竞争者的多条边际成本曲线向右横加起来,而垄断只一条边际成本曲线,不用加。这是我作学生时能接受的最佳答案,但总是觉得有点不妥,好像欠缺了些什么。 二刃相交比喻模糊 我要到一九七三年构思《价格管制理论》时才恍然而悟:竞争市场有供应曲线是因为传统要保留马歇尔的那把剪刀。这是指市场供应与市场需求的两线相交作为均衡点的、彷佛二刃相交的剪刀了。马氏一八九?年的巨著的卷五的第三章,题为《正常需求与供应的均衡》,其中一段这样说: 我们或许可以合理地质疑,当我们用一把剪刀剪一张纸,究竟是上面的刀刃还是下面的刀刃在把纸剪开,正如我们问价值究竟是由功用还是由生产成本主宰着的。当一刃固定不动,另一刃把纸剪开,我们可能不小心而又简单地说纸是由后者剪开的。这样说其实不正确,但如果只是作为一个通俗的说法而不是一个严谨的科学论证,是可以原谅的。 上面说的功用指需求,生产成本指供应。伟大如马歇尔,我认为这段很有名的话说得似是而非,似非而是,没有真的解释什么,误导了后人。是的,自马氏之后的百多年来,经济学第一科教的一定是供应与需求二线相交的那把剪刀,说在竞争市场这交叉是均衡点,决定了市价及成交量。价高于这点供过于求,有剩余,市场压力会使价下降;价低于这点求过于供,有短缺,市场压力会使价上升。 结果不是理由 我曾经指出,供应量与需求量皆意图之量,无从观察,不是真有其物,而均衡是说有足以推出验证假说的局限指定。局限要与世事相符,要可以观察到,但均衡只是概念,不是真有其事,无从观察。更重要是在市场上,在某些交易费用容许的局限 下,供应与需求的二线相交的均衡只是竞争带来的结果,不是决定市价与成交量的理由,没有解释什么。我在《科学说需求》第七章第二节作了如下的申述: 市场需求与市场供应相交之价,可不是受到马歇尔(Marshall)所说的剪刀决定的。市价的决定,是因为数之不尽的需求者与供应者,各自争取最高的交易利益,以自己的边际用值与面对的价格相比,或购入,或沽出,而这些行动或使价格上升,或使价格下降。达到每个需求者的边际用值与价格相等时,大家的边际用值相等,而含意着的大家相等的价格就是市价。达到了这一点,市场的需求曲线刚好与市场的供应曲线相交。 这段说的是有一个固定的供应量、没有生产的情况。加进生产,边际生产成本要放进去,逻辑推理一样,只是市场的均衡变作每个参与的人的边际用值等于市价等于边际生产成本。市场的任何参与者可以是需求者或是供应者,又或者同一个人是二者的合并:卖花之人插竹叶,但也可以插花,自己有花的需求也。 让我再说一次。市场的需求与供应二线相交的均衡,是市场参与的人各自为战、各自争取最大利益的结果,不是决定市价与成交量的理由,没有解释什么。不要以为我吹毛求疵。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传统把需求或供应曲线移来移去来解释现象的分析不一定错,但往往是灾难性的思维。 两个示范例子 举一个例子就够了。传统对配额的分析是把需求或供应曲线移来移去,或二者皆移。我对配额的分析可见于《科学说需求》第六章的第六节——《成衣配额的分析示范》——得到的结论与现象的解释跟传统的相去十万八千里。我是从个人面对局限转变而参与竞争的基础入手,得到的解释可以在事后以移动曲线的方法处理,但质、量与价皆有变,曲线图表要更换几个了。数学方程式也可以用,但要有解释内容还是要从个人面对局限的竞争入手。斯密的传统没有其他法门。 我还可举另一个例。最常见的把需求或供应曲线移来移去的分析,是政府抽税。这是我知道最可信的从一把剪刀转到另一把剪刀的分析,也最有说服力。例如政府抽香烟的从量税(unit tax,即每包抽一个固定的税额),香烟之价会上升。这是最顺理成章的曲线移动了。然而,一九七?年,巴泽尔和我研讨香烟从量税时,大家得到的结论是此税也,会有增加香烟长度的效果。美国当时有些省份抽香烟从量税,有些不抽。他追查资料,果然证实抽从量税的省份出售的香烟较长。是有趣的现象,有趣的话题,显浅的分析,有解释力,但传统的剪刀是剪不出来的。 大师之见可以改进 话得说回来,细读马歇尔的卷五第三章,不管他的剪刀比喻,他的需求与供应分析是大师级,虽然我认为他的成本与均衡概念皆可改进。他没有后之来者提出的剩余与短缺的分析那么低能。张滔说马歇尔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经济理论家,我同意, 但伟大还是可以改进的。马歇尔的剪刀均衡是一个市场运作的,好的,重要的,教我很多,作为后学我只是补充了应该怎样用。我认为这均衡的主要用场,是如果观察到的现象与这均衡合不来——例如有人排队轮购——我们知道局限一定有变,要调查其变,然后从个人竞争的角度入手再推出另一个均衡。只把曲线移来移去的命中率不高,就是命中也不会有多少经济内容。 第六节:租值含量主宰撤退 (五常按:此文是《受价的行为》的第六节。) 尽管传统的竞争或受价市场的分析这里那里有问号,从弗里德曼一九六二(Price Theory) 那个水平的分析看,大致上我们可以接受。弗氏的分析源自马歇尔的传统,对成本概念的掌握比马氏高明,有了改进。可惜弗氏没有在马氏提出的上头成本(overhead cost)那方面发挥,表演一下。马氏对上头成本(他又称非直接成本,indirect cost)的分析,因为没有坚持成本要向前看,是错了。错的分析可能是重要的思维。我在《收入与成本》的第六章为上头成本大兴土木,作了自己称意的贡献。 我认为弗里德曼及阿尔钦等前辈对受价的分析我们大致上可以接受,因为大致上有市场现象的支持。在同一市场,同类及同质的制造品的市价大致相同。同一市场,农产品的市价一般比制造品的来得一致,显示着农产品的交易更为接近受价的行为。最清晰明确的受价行为见于期货市场,我会在第八节讨论。 平均成本一样租值不同 这里要分析的,是那所谓完善的竞争市场在推理上有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那是关于竞争者的撤退问题。此市也,面对一个竞争产出者的需求曲线是平线,是价,也是平均及边际收入。边际成本向右上升,穿过平均成本的碗底。假设没有风落(windfall),因而没有盈利,而成本是最高的代价——这样,平均成本的碗底是贴着市价或平均收入。每个竞争者的产量有别,但平均成本相同,达到市场竞争的均衡。麻烦是如果市场的需求下降,市价稍为下跌,所有竞争者面对的产品平均收入会低于他们每个原来的平均成本。难道他们要一起关门大吉吗,我们很少见到竞争市场出现一起关门的现象。那是为什么, 答案是虽然在竞争下大家的平均成本一样,这成本包含着的租值结构大家不同。经济不景,或市价下降,首先关门的是那些在成本内的租值含量最小的竞争者。在《收入与成本》第五章我解释过,租值是指收入变动而某些行为不变的收入。市价下降会使竞争者的租值下降,但只要租值存在,某些竞争者会继续经营。一般而言,竞争者的租值各各不同,所以在市场不利的情况下,退出竞争的先后次序是按着他们的租值排列走,租值小的先退。 入局投资是直接成本 租值有好几类。跟竞争市场有关的主要是两类。其一是上头成本,其二是归属租值(imputed rent)。上头成本我在《收入与成本》作了详尽的分析,不是那么易读,这里让我借题再发挥吧。 上头成本是那些因为入局或参进需要作出的投资,或入局之后还需要补充的投资,但下了注后覆水难收的那部分。这是指已经付出了,或签了不能反悔的合约而要继续支付的费用,覆水难收或不产出也要支付的。上头成本可以作为成本看,因为可以把生意卖出去而有所获,或以股票出售股权。此获也,可以高于或低于曾经付出的或不能解约而要继续付出的。有价,因为还未参进但要参进的竞争者也要付出类似的入局成本,也可能要签类似的合约。还未入局的竞争者的入局成本是直接成本(direct cost),不入局不需要支付。是这些还未入局的直接成本约束着意图入局的竞争者,使入了局的竞争者的产品可在市场获较高之价。这较高之价,减除了入局之后要产出才需要支付的直接成本所获的总和,就是上头成本了。 记着成本要向前看,曾经付出的再不是成本,但有把生意或股份出售的选择。出售生意或股份的收入是不出售的成本,但这不是基于曾经投入多少,而是基于可收则收减除直接成本的租值,由市场决定,由市场保护,由市场为众多竞争者一起摊分。我在《收入与成本》第六章解释过,上头成本通常有灰色地带,增加了从这成本看退出问题的困难。别的不说,有些老板就是不喜欢动不动解雇员工,或动不动解约,而另一些则喜欢这样做,不管会否打起官司来。 上头成本的变化 第二类对撤退有影响的租值,称归属租值。归属租值与上头成本那类租值有一点重要的不同。上头成本虽然不是直接成本(后者指不生产不需要支付),但其存在一定要有直接成本曾经支付过。这是说,一盘生意未入局之前,打算入局的投资全部是直接成本。作了投资,入了局,历史归历史,前途归前途,原来的投资总有一部分成为覆水,带来的收入可以很大也可以是零,由市场决定,成为租值,生意或股份可以卖出去,但这租值的变动,只要还是正数,是不会影响生意关门的决策的。 我们要小心处理上头成本的变化。我曾经提及的灰色地带不论,如果一家工厂的机械是租回来的,可以随时不租,这租金的付出是直接成本。如果这机械是买回来的,付清了帐,租出去没有人要,卖出去不值钱,但可以为工厂带来收入,这收入的高低由市场决定,就成为我说的上头成本了,是租值,除非下降至零其变动不会影响生意关门的决策。 我们可以容易地想象,一间工厂的机械只为这家工厂而设,地球上只这家可以用,为这家带来很大的收入,是庞大的上头成本,也是租值。这特殊的机械卖出去没有人要,但有收入可以按给银行借钱,而整盘生意出售可以很值钱——那是租值以利率折现。这机械带来的租值是上头成本。略为简化,这机械没有任何费用需要支 付,其带来的巨大收入全是租值。略为复杂化,这机械需要维修保养,不维修不能产出,维修保养的费用于是成为直接成本。 归属租值的来由 归属租值是另一回事。跟上头成本的主要不同处,是归属租值的存在与入局之前作出任何直接成本的投资无干。逻辑推理是只要讯息费用够低,一个竞争者的参进,在入局之际其归属租值是零,因为如果不是零他早就参进了。换言之,归属租值是在入了局之后,整个行业的发展有了势头,某些入了局的竞争者会有归属租值的存在及累积。 一个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在街头卖小食,不容易找到其他工作,逻辑上是首先作小食生意的人。小食之价上升,入局者众,这些后之来者的生产成本会较高,老妇人的归属租值于是增加。如果小食之价下降,放弃小食生意的竞争者该妇人会是最后一个,因为有归属租值保护着她。不是因为无能而有归属租值,而是因为有一种特别的比较成本优势。你可以是个有多方本领的人,但在某一方你有特别的天赋,例如格外懂得怎样管理某类生意,使生产的直接成本比行家的为低,你会享有归属租值。但归属租值可不是垄断租值,后者的出现需要有一种与众不同的产品或服务。 退出次序的排列 入了局,租值的存在愈大,撤退的意向愈小。上头成本是租值,归属租值也是租值,二者之间哪一种对撤退会有较大的排列决定性呢,我认为是归属租值。理由是在同一行业内,产量相近的竞争者入局时需要投入的直接成本大致相若,发展下去大家的上头成本也相近,所以在撤退的选择上没有归属租值那么大的分歧。 一九九九年香港制造录像光盘的回报甚高,涌进这行业者众,产量相近作出的机械投资相若。当时光盘出口大热,其价高达六美元一张。跟着价跌,二??五年暴跌至出口美元一元五角(今天只数角),不少工厂纷纷关门。跟银行贷款入局、还欠债的首先关门,早就付清了债的关门押后,有些运作到今天。公司申请破产可以不还钱,欠债按期供款于是成为直接成本,上头成本的租值因而较低,是关门较快之由也。
/
本文档为【市价的性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