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生脉饮新用

2017-12-26 4页 doc 15KB 67阅读

用户头像

is_212655

暂无简介

举报
生脉饮新用生脉饮新用 [关键词] 生脉饮; 胸痹; 痴呆、便秘; 中医疗法 [中图分类号] R28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07-41-02 生脉饮出自《内外伤辨惑论》,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功在益气生津、敛阴止汗。临床中多用于心悸等病辨证属气阴两虚型。笔者在治疗老年人疾病时,经常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选用生脉饮加味,疗效满意,现举验案介绍如下。 1 胸痹 王某,女,70岁,2008年7月5日初诊。该患者胸中憋闷反复发作已5年,劳累后明显,时有胸痛彻背,曾作心电图诊为冠心病、心绞痛...
生脉饮新用
生脉饮新用 [关键词] 生脉饮; 胸痹; 痴呆、便秘; 中医疗法 [中图分类号] R28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07-41-02 生脉饮出自《内外伤辨惑论》,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功在益气生津、敛阴止汗。临床中多用于心悸等病辨证属气阴两虚型。笔者在治疗老年人疾病时,经常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选用生脉饮加味,疗效满意,现举验案介绍如下。 1 胸痹 王某,女,70岁,2008年7月5日初诊。该患者胸中憋闷反复发作已5年,劳累后明显,时有胸痛彻背,曾作心电图诊为冠心病、心绞痛,屡用西药治疗,服药见效,停药则犯。近2个月心悸频发,心痛时作,稍劳即犯,服西药无效,遂来我院。刻诊见:胸中憋闷,心悸气短,心烦少寐,畏寒怕冷,颜面虚浮。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缓结代。查体:心率150次/ min,心律不齐。心电图示:ST-T改变,房颤。西医诊断为“冠心病房颤”;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属气阴两虚、心阳不振。治宜益气养阴、温通心阳。方用生脉饮加味。处方:红参25g、麦冬15g、五味子10g、薤白20g、桂枝10g、瓜蒌25g、甘草10g,水煎服,日2次,配合西药除颤。二诊,药进10剂,胸闷、心悸、气短明显减轻,心痛未发作,房颤消失,停西药,守方再进10剂。三诊,心悸、气短已除,房颤未复发,心率65次/ min。间断服药1年来未用西药,心悸未再复发,面色红润,诸症平稳。 按:《类证治裁?胸痹》篇:“胸痹胸中阳微不运,久则阴乘阳位而成痹结也。其症胸满喘息,短气不利,痛引心背。”[1]该病总属本虚标实之证,老年人胸痹则虚多实少,往往阴阳俱虚,或阳损及阴,或阴损及阳,中医辨证治疗必须阴阳气血兼顾,补而不滞,静中有动。该患者病程较长且年老体弱、五脏俱虚,故辨证以气阴两虚为本、心阳不振为标,用生脉饮益气养阴,桂枝甘草汤温通心阳,瓜蒌薤白通阳散结。 2 痴呆 高荣,女,68岁。2008年11月20日初诊。其女代诉:该患者丧偶独居多年,高血压病史10余年,血压经常波动,常头晕头痛。一年前患腔隙性脑梗死,间断服用降压药、阿司匹林及活血化瘀中成药。近半年患者性情发生改变,孤僻固执、健忘明显,未曾在意。2周前迷路走失忘记家门,被找回后,到佳木斯市中心医院就诊,做头部CT示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轻度脑萎缩,诊为血管性老年痴呆症。因西医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遂求诊于中医。刻诊见:神情呆钝、沉默少言、面白无华、动作迟缓、形体消瘦,自诉心悸、气短、易出汗。舌红少苔,脉沉细无力。血压150/100mmHg,心电图示:?、?、avF导联ST-T改变。诊断为“痴呆”,证属气阴两虚、髓海不足,治宜益气养阴、补肾填精。方用生脉饮加味。处方:红参25g、麦冬15g、五味子10g、熟地20g、白芍10g、山萸肉15g、石菖蒲10g,水煎服,日2次。嘱其子女多与之相处,带其参加各种健身娱乐活动,并规律口服降压药,保持血压平稳。二诊,药进10剂后,自诉心悸、气短、自汗等症已明显好转,仍健忘,性情略开朗,舌红苔薄,脉沉细。效不更方,守方再进,共服1个月余;健忘明显减轻,心悸、气短诸症悉除,且性格好转,愿与人交谈。因老年痴呆症是一种持续性的高级神经功能障碍,停服中药后,仍鼓励其参加各种活动,并长期口服六味 地黄丸、生脉饮口服液益肾健脑。 按:老年痴呆症的主要病机是肾虚髓少、精气亏损、清窍失养,病位在脑,病本在肾。《灵枢?海论》曰:“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2]。故老年痴呆症的治疗历来以治肾为主。笔者曾见以生脉饮治疗轻度脑功能障碍的报道[3],生脉饮有改善脑功能的作用,遂以生脉饮加味。方中人参大补元气,有抗衰老、调节神经系统、改善微循环的作用。辅以麦冬既可滋阴强肾,又可平人参之热,使其补气而不伤阴,达到气阴双补的作用。五味子滋肾益精,与熟地、山药、山萸肉共奏益肾填精、增智健脑的作用。石菖蒲开窍醒神可有效地改善记忆能力。诸药合用,疗效满意。 3 便秘 崔某,男,75岁,2009年5月11日初诊。该患者平素身体健康,6个月前因发热咳嗽被诊为右下肺炎症,经静点抗生素半月,口服清热化痰中药痊愈。继而出现大便秘结,5,7日一行,自觉有便感,临厕努挣汗出方能解下少许干便,曾服番泻叶、通便灵,麻子仁丸等药,只能缓解一时,停药则大便仍难,反复数月,遂来求诊。刻诊见:面白无华,口干纳呆。心悸、气短、自汗乏力。舌质淡红,少苔,脉沉弦无力。X线检查:肠袋变浅。肠镜检查未见异常。诊为“便秘”,证属气阴两虚、气机不畅。治宜益气养阴、调畅气机。方用生脉饮合通便汤[4]。处方:红参15g、麦冬15g、五味子10g、紫菀15g、杏仁15g、柴胡10g、玄参15g、火麻仁15g、肉苁蓉19g,水煎服,日2次。二诊,服药已2周,大便1,2日一行,约10min内可不费力排出,心悸、气短诸症已明显好转,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缓,便秘已愈;嘱其以红参10g、麦冬10g、五味子5g,泡水代茶饮,连服1月余。随访至今,大便调和。 按:排便过程是赖大肠的传导功能来完成,大肠传导功能是否正常,又取决于肠道的润涩及与之相关的内脏功能。肺与大肠相里,《医经精义?脏腑之官》中论述“大肠之所以能传导者,以其为肺之腑,肺气下达,故能传导”[5]。肺部不津,则阴津亏虚、肠道干涩,肺失肃降则气机逆乱、推动无力,这两者是导致肠道传导失常而引起便秘的最根本机制。且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为“五脏皆虚”,脏腑精气易损难复。此例患者肺热虽除,耗伤之气阴未复,故该患者气阴两虚为本、气机郁结为标。方中人参甘温,补肺益气而生津;麦冬甘寒,养阴清肺;五味子酸温,敛肺止汗,并收耗散之气;配以紫菀、杏仁、柴胡调畅气机,玄参、火麻仁、肉苁蓉润养肠道;标本兼顾,便秘得愈。标病已出,恐气阴未完全恢复,遂以生脉饮扶正固本,巩固疗效,以防复发。 [参考文献] [1] 张伯臾,李明富. 中医内科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12. [2] 印会河,童瑶. 中医基础理论[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42. [3] 王晏美. 调便汤治疗便秘47例报告[J]. 中医杂志,1992,1(6):34. [4] 邱秉新,邱森山. 生脉饮治疗脑功能轻微障碍综合征[J]. 中医杂志,1992,33(1):32. [5] 印会河,童瑶. 中医基础理论[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46. (收稿日期:2009-12-31)
/
本文档为【生脉饮新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