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古代印度

2013-01-22 9页 doc 109KB 82阅读

用户头像

is_802487

暂无简介

举报
古代印度第五章 古代印度 第一节 印度河流域文明 一、古代印度的自然环境和居民 1、“印度”名称的由来 在古代印度,并不曾有任何一个国家以“印度”作为自己的国名。 印度作为地域的名称是从印度河的名称引申而来的。 古代各国文献最早提到印度的是波斯大流士的贝希斯敦铭文,最早记载次大陆历史的史家是古希腊的希罗多德,他在《历史》中开始把印度河以东广大地域称为印度。 波斯人、希腊人泛称这一地区为印度。 古波斯人 Hindhu(Hindu)“河流”——希腊语Indos——罗马人Indus 我国古代 ...
古代印度
第五章 古代印度 第一节 印度河流域文明 一、古代印度的自然环境和居民 1、“印度”名称的由来 在古代印度,并不曾有任何一个国家以“印度”作为自己的国名。 印度作为地域的名称是从印度河的名称引申而来的。 古代各国文献最早提到印度的是波斯大流士的贝希斯敦铭文,最早记载次大陆历史的史家是古希腊的希罗多德,他在《历史》中开始把印度河以东广大地域称为印度。 波斯人、希腊人泛称这一地区为印度。 古波斯人 Hindhu(Hindu)“河流”——希腊语Indos——罗马人Indus 我国古代 古印度人Sindnu——中国史:身毒(史记、汉书)、天竺(后汉书)、忻都 唐代玄奘正式用“印度”名称 《大唐西域记》曰:“天竺之称,异议纠纷,旧云身毒,或...云贤豆,今从正音,宜云印度。” 2、地理环境 地理范围:古代印度是一个历史上的地理概念,指喜马拉雅山以南的整个南亚次大陆,包括现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南亚八国。 地形特点: 1) “北背雪山,三面环海”,只有西北部的一些山口是比较方便的对外通道 2)地形差异较大,可以分为三块, 北部:山区,是喜马拉雅山南麓 中:平原(印度河-恒河平原),印度河有五条支流汇入,因此印度河流域又叫五河流域。恒河流域由于水量充足,丛林密布,气候湿润,物产丰富,几乎不靠人工灌溉,就可栽培各种喜水作物。总之,这片平原是次大陆的中心区域,是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 南:高原(德干高原)但海岸线平直,没有天然良港,几乎与外界隔绝,这就形成印度文化的独立性和闭塞性,使其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3、古代居民 古代印度居民的成份非常复杂,但一般说主要有达罗比荼人和雅利安人。 · 原居民达罗毗荼人、前3000年代起,达罗毗荼人在次大陆占居重要地位,关于他们的人种和来源问也还未解决,有人认为他们是土著,也有人认为他们可能来自西亚,一般认为印度河流域的城市文明是他们创造的。 · 其它人种如原始澳大利亚人,蒙古利亚人等 · 前2000年代中期,雅利安人 · 其它外族进入,如波斯人,希腊人,安息人,大月氏人等 二、古印度史的分期 (1)哈拉巴文化时期(2500-1750BC)印度河流域出现早期国家。 (2)吠陀时代(1500-600BC)。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后,雅利安人的国家形成,种姓制度出现。 (3)列国时代(BC6-4世纪)摩揭陀国家兴起,早期佛教产生。 (4)孔雀帝国时代(BC4-A.D4世纪)从孔雀帝国到贵霜帝国,是奴隶制帝国和奴隶制度解体时期。 三、印度河流域文化——哈拉巴文化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一直认为雅利安人创造了印度最原始的文化,1922年《剑桥印度史》第一卷出版的时候,古印度的文明还被认为是从公元前1000年代的后期吠陀时代开始的。1922年以后,印度河流域早期文明的历史被改写。 1、 哈拉巴文化得名与范围 1921年, 在印度河上游的哈拉巴(Harappa)发掘出远古遗址,发现了许多古物和两枚印章,未引起注意。1922年,在印度河下游的摩亨佐·达罗(Mohenjo-daro)也发掘出远古的遗址,发现了类似的印章和古物。此后在印度河流域发现了300多个大小遗址。按照遗址所在地区来说,这一新发现的远古文明被称为“印度河文明”;按照考古学界以首次发现的地点命名的习惯,它又被称为“哈拉巴文化”。其中,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是该文明的中心,称为印度河文明的主要代。 2、 哈拉巴文化的年代 约为公元前2300-前1750年。 被遗忘的文化,存世的文献没有传说,更没有记载。 3、 哈拉巴文化的主要成就 ⑴ 是具有规划性的城市文明。 1)有较好的城市规划 卫城大概是城市的行政、宗教中心和防御据点。 下城是工商业区和住宅区。街道整齐宽敞,有完整的排水系统。 卫城和下城又由一道宽厚的砖墙围成一体。 卫城(城堡区):围墙、塔楼、大浴池(长12米、宽7米、深2、4米,用砖建成,涂以沥青,以防漏水,大概是当时人们举行重大礼仪前的沐浴处所)、浴池东北建筑群(行政)浴池西面谷仓、卫城南面会议厅(举行宗教仪式的庙宇?) 2)建筑技术十分先进。大街小巷构成交通网络,地下有一整套下水道的网络,楼房有排水管和垃圾道,给排水系统完善,道路交叉口建筑物墙角砌成圆形。 3)建筑材料以烧砖为主 4)城市建筑反映出贫富分化:房屋大小、高低、设备有明显差别。 ⑵ 经济:生产力达到较高的水平。 农业、畜牧业为主, 手工业: 制陶、纺织 兴盛 商业活跃:与美索不达米亚进行海上贸易。 两河流域古遗址(特别是乌尔)发现若干哈拉巴文化的印章,而哈拉巴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一些来自两河流域的滚印和金属制品。此外还发现阿富汗青金石、 伊朗孔雀石和皂石、中亚锡 陆、海两条通商路线哈拉巴文化印章中,有的刻有船的图形,大概就是当时海路交通运输的工具。 ⑶ 哈拉巴文字 诸遗址出土了各种带有铭刻的器物,尤其是印章和铜牌之上,多有图案和文字,总数约400多个,基本符号约50个。这就是印度早期文明的文字。 文字尚未解读:饶宗颐—汉藏语系有关,Parpola—国王的名字? 印章的用途?:小部分有神像—宗教遗物 贸易契约 ⑷政权形式:可能是政教合一、祭司与商人共治的城市文明。 祭司神权:大浴池、大祭司雕像 商人领袖:印章、大谷仓。 4、 哈拉巴文化的衰亡。 公元前1750年,印度河文明突然衰落。 原因: 1)自然灾害:洪水泛滥、河流改道、地震、泥石流或火灾(出土的人骨)、污染瘟疫说等 2)社会原因:商业贸易中断,雅利安人入侵? 5、关于哈拉帕文化的一些争论     哈 拉帕文化的创造者是什么人?现在只有种种假说。它们大体分两类:一类认为来自外地,一类认为是本地人。有人认为,哈拉帕文化来源于苏美尔,因为当时印度河 流域是苏美尔人的殖民地,在两河流域曾发现哈拉帕文化的印章、珠子和陶器。但这仅仅说明两地之间有经济文化往来,而不能认为哈拉帕文化就是苏美尔人殖民的 结果。又有人认为,哈拉帕文化的创造者是雅利安人,但雅利安人的生活方式与哈拉帕文化有多方面的不同,如雅利安人半牧、半农,无城市,哈拉帕文化有城市,雅利安人有盔甲马匹,哈拉帕文化则无,雅利安人稍后时期有铁器,哈拉帕文化全无,等等。也有人认为,哈拉帕文化的创造者是本地的达罗毗荼人,但达罗毗荼人早期的语言情况现在还未研究清楚,所以现在仍未有定论。     关 于哈拉帕文化衰亡的原因,学者们也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那是雅利安人入侵的结果,此说较为通行。另外,有人认为哈拉帕文化衰亡的原因是由于水灾,也有 人认为是由于气候逐渐干旱,还有人认为是由于其自身的衰弱化。从考古资料看,摩亨佐•达罗遗址最上层有乱七八糟的骸骨,这说明有过大屠杀或入侵,哈拉帕也 如此。其它城市虽无明显破坏,但出现了新器物,这说明来了新的居民。     毁灭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化的入侵者是谁?多数学者认为他们是雅利安人。但这也不过是一种假说而已,因为,雅利安人是否是外来的?何时来的?何处来的?这些问题都在争论中。所以,哈拉帕文化衰亡的真正原因,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地深入讨论和研究 第二节 吠陀时代的印度——吠陀经反映的雅利安文明 哈拉巴文明被毁灭后,前1500年左右,一直自称为雅利安人的印欧语部落进入到南亚次大陆,创造了以后的印度文明。在他们创造的文明中,第一个时代就是吠陀时代,又分为早期和晚期吠陀时代两个时期。之所以叫做吠陀时代,是因为研究这个时期历史的主要资料室婆罗门教的经典吠陀经及解释它们的著作。 一、“吠陀”的含义及作品 · 含义 “吠陀”(Veda)一词的意思是“知识、学问”,是神圣的或宗教的知识,中国古代曾将这个词翻译为“明”或“圣明”。 · 作品 《吠陀经》共有四部, 最早的是《梨俱吠陀》(Rig-veda)—— “早期吠陀时代”。 后三部是《耶柔吠陀》(Yajur-veda)(赞美诗) 《沙摩吠陀》(Sama-veda)(圣歌集)、) 《阿闼婆吠陀》(Atharva-veda)(咒语和巫术)。 除了这四部吠陀经典之外,还有一些解释经典的著作如《梵书》、《森林书》和《奥义书》,—— “晚期吠陀时代” 二、雅利安人(Aryan) 雅利安人是半游牧的北欧白人,最初也许居住在南俄罗斯和中亚的高地,讲目前各种印欧语言最原始的语言。这些人逐渐向外迁徙,一部分到了欧洲,一部分到了印度次大陆,一些人到了近东。雅利安人的入侵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便已经席卷了欧洲,当代大多数的欧洲居民以及他们的文化,都是不断渗透的雅利安入侵者和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相互融合、相互通婚的结果。 大约前1500年雅利安人开始进入南亚次大陆,同原来的土著居民发生了激烈的战争。他们称土著居民为“达萨”,意为“敌人”,把土著人说成“黑皮肤的,没有鼻子,说邪恶语言的人”。自称为“出身高贵的人” 三、早期吠陀时代—梨俱吠陀时代(公元前1500—前900年) · 经济生活:畜牧业逐渐向农业转化。畜牧业很重要,绵羊、山羊、驴、马、狗、特别是牛占重要地位。如“战争”一词在雅利安人那里意为“渴望得到牛”。“领袖”的意译是“牛的所有者”。 · 政治特征:军事民主制 · 社会生活:私有制逐渐发生,战争频繁,晚期开始出现等级划分现象。瓦尔那制度开始萌芽,雅利安瓦尔那和达萨瓦尔那。 · 宗教:自然崇拜,多神崇拜 四、晚期吠陀时代: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前900-前600年) (一)种姓制度 —社会秩序 种姓制度又称瓦尔那制度。“种姓”这个词是从梵语“Varnā”翻译过来的,原义是“颜色”或“品质”。种姓制度,是中国古代文献中对印度的一种复杂的等级制度的泛称,玄奘将它译成族姓制度。在西方人们通常把印度的这种制度称为喀斯特制度(Caste System)。 (《梨俱吠陀》中的传说,巨人普鲁沙,口、比、腿、脚) 1、 形成:早在早期吠陀时代萌芽,后期吠陀时代正式形成。 形成原因:雅利安人对当地人(达罗毗荼人)的征服以及雅利安人内部的分化和社会分工 2、 构成: 婆罗门—掌握祭祀的僧侣阶级—特权阶级—白色 刹帝利—掌握行政军事权力的国王、各级管理和士兵—特权阶级—红色 吠舍—商人、手工业者和农民—没有特权的普通公民黄色 (前三个是雅利安人,可再生族) 首陀罗—农人、牧人、仆役和奴隶—黑色 (一生族) 四个等级之外的等外贱民,旃陀罗,“不可接触者”,从事卑贱职业,社会地位最低 3、 特点: a) 职业世袭 b) 严格的内婚制 c) 严格的等级制 瓦尔那制度产生的传说: 《梨俱吠陀》里就有记载:社会形成之前,天地之间有一个力大无比的原人,后来诸神肢解了原人,其身体的各部分衍生出天地万物,口变为婆罗门、双手变为刹帝利、双腿变为吠舍双脚变为首陀罗。 之后又被婆罗门教神化,影响最大的是《摩奴法典》,其中也有类似说法。 传说的意义:自上而下分为有机的四个等级,四个等级成为一个统一的结构,这种等级由神确定,不可侵犯。同时又制定“达磨”即法,具体规定了各种姓的权利与义务,来维护种姓制度,摩奴为梵天的儿子,法典以它的名义,规定了各个种姓的义务,使种姓制度合法化。,在 4、 影响 维护了社会上层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但它对印度社会的发展影响是负面为主的,它造成了人们之间的隔离与排斥,种姓冲突不断,国内缺乏和平的环境,阻碍了印度社会的正常发展。 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的一种等级森严社会等级制度。“种姓”这个词译自梵语,意为“颜色”,种姓制度又被称为“瓦尔那”制度。种姓制度,萌芽于早期吠陀时代末期,形成于后期吠陀时代,在孔雀帝国时代得到充分发展完善。种姓制度产生原因是征服、贫富分化和社会分工。共分为四个种姓,依次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种姓制度的最主要特征,职业世袭和内婚制。后来婆罗门教使其神化和合法化,在孔雀帝国时代达到极为森严的程度。种姓制度严重阻碍印度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种姓与阶级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1、种姓取决于侥幸出生,阶级取决于经济地位。 2、种姓按世袭职业划分,阶级按取得收入方式划分。 3、婚姻社交方面,种姓比阶级受着更严格的限制。 4、种姓是一个地区的现象,阶级则具普遍意义。 联系: 1、种姓划分以阶级划分为基础。 2、种姓和阶级都是一定历史阶级的产物。 (种姓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孔雀帝国时代,种姓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完善。 1、职业世袭不变。 2、实行内婚制。 3、宗教生活界线分明,宗教权利不平等。 4、法律地位不平等。 5、迦提和贱民的出现。 6、摩奴法典 (二)婆罗门教—意识形态 婆罗门教的产生于晚期吠陀时代。 1、 婆罗门教崇拜的主神: 创造神—婆罗摩(梵天神) 守护神—毗湿奴 破坏神—湿婆 2、婆罗门教的教义: 1) 梵我一致 2) 业力轮回 3) 制定法-各等级的行为规范 4)瓦尔那制度神圣化 (三)国家的产生和两部史诗 后期吠陀时代,雅利安人逐渐大规模东移,文化中心东移至恒河上中游地区,国家开始产生。 雅利安人的东进的过程反映在这一时期形成的两部大型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教材68-72页。 第三节 印度的列国时期 1、 列国时期的社会经济 农业:铁器的广泛使用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手工业:发达,表现为分为多种行业,发达的分工 商业贸易:长足进步,海外贸易也很发达,土地买卖、高利贷发展,出现很多工商业中心 2、 列国时期的阶级关系和阶级矛盾 1、 阶级分化严重,阶级关系复杂:各个瓦尔那内部分化严重。 婆罗门:有的占有大量财富,不再以祭司为业,有的的家境败落,“邪命自活”、 刹帝利:由于战争、王权的加强地位有了很大提高 吠舍、首陀罗:分化更为明显,少数人成为奴隶主,进入统治阶级的行列 2、 阶级矛盾激烈,阶级斗争频繁,主要反对瓦尔那制度、反对婆罗门教、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 3、 列国时代的政治状况 1、 大国争霸 战争频繁,北部16大国+众多小国, 恒河中游的摩揭陀国成为一大霸国,统一了恒河流域。 2、 君主专制 4、 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百家争鸣” (1) 百家争鸣和顺世论派 1、 公元前六到五世纪,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多种学派和学说,思想异常活跃,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而同时期的希腊、波斯和中国,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产生了许多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哲学家。有学者提出,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精神觉醒时期,“轴心时代”“第一轴心期”(雅斯贝斯) 2、 顺世论派 哲学领域最著名的派别,带有唯物主义倾向。代表人物阿耆多▪翅舍钦婆罗。世界万物由四种要素组成,反对瓦尔那制度,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认为人生而平等。 (2) 早期佛教的兴起和传播 1、佛教兴起背景 早期佛教是在印度列国时代激烈的社会动荡中产生的,在当时商品经济迅猛发展,阶级关系急剧变动,各阶层对种姓制度普遍不满的情况下,作为反种姓制度,反婆罗门种姓特权的新教派——佛教就应运而生了。 2、产生、教义及社会主张 佛教创始人是乔在摩▪悉达多。 基本教义: (1)四谛八正道 苦谛:人生有8种痛苦。 集谛:探究痛苦的原因在于欲爱 而欲爱又导致生死轮回。 灭谛:说明消灭苦因的方法 道谛:论述抵达涅槃的正确道路 ,道有八正道。 (2)宣扬众生平等、反对瓦尔那制度 3、佛教的分化和传播 公元一世纪时,佛教分化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两个教派。 大乘和小乘的主要分歧 小乘佛教:不承认神的存在,不拜偶像,坚持原始佛教基本教义,恪守戒律——南亚、东南亚 大乘佛教:认为有神存在,崇拜偶像,人人都可以通过修行及借他人之助得到解脱,“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中国、朝鲜、日本 公元六世纪左右,佛教在印度本土衰落,印度教兴起。 第四节 孔雀帝国时期 一、孔雀王朝的建立 前6世纪左右印度文明中心转移至恒河流域,摩羯陀国, 那陀王朝时期统一了恒河流域, 都城-华氏城。 前327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侵入印度西北部,留下一个傀儡政权。 印度人民反马其顿统治的起义,领袖旃陀罗笈多(月护王),其出身:养孔雀的家族,或者一刹帝利贵族?建立了孔雀王朝,都城华氏城。 二、阿育王的统治—帝国的创造者 阿育王(无忧王, Asoka),孔雀王朝第三代王(公元前273年-前232年)。 阿育王的统治: 1、军事上扩张、征服,在他统治时期孔雀帝国达到极盛。 2、君主专制,国王是最高的行政代表、军事统帅、最高立法、司法和监察权,下设庞大的官僚机构,数量庞大的军队,象兵、战车兵、骑兵、步兵和海军。司法制度方面,中央设最高法院,刑法残酷,“人间地狱”,还利用特务组织监督官吏及一般民众。 3、思想意识形态—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教的传播者。佛教的发展和传播: ⑴宣称佛教为国教,弘扬“圣法”(仁爱慈悲,孝敬父母,善待朋友和他人,尊重动物,多做善事),广泛宣传佛教教义。柱谕, 阿育王石柱 ⑵物质上大力支持佛教僧团,大量兴建佛教建筑(84000座) ⑶ 佛教第三次大集结,确立了真正的佛教教规《论事》 ⑷向印度之外的其他国家传播佛教,13块石碑敕令。 前232年,孔雀帝国的创造者和佛教的传播者阿育王死去,印度重陷分裂割据。 四、 孔雀王朝以后的印度 阿育王死后,印度重新陷入分裂割据,不断遭到外族入侵。 公元一世纪中叶,大月氏人建立贵霜帝国,其版图包括中亚、北印的广大地区,成为当时世界上与东方的中国、西方的罗马帝国并立的一个大帝国。3世界,贵霜帝国分裂。 5、古代印度文化 文学作品:两大史诗:《摩柯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数学 天文 文字 建筑 医学 知识要点: 古代印度的范围和地理环境 印度河文明(哈拉巴文化)  《吠陀经》、婆罗门教 种姓制度的主要内容 顺世论派 佛教的产生、教义和主张、传播、发展和分化。 阿育王的统治政策 古代印度的文化 推荐阅读书目 (印度)萨拉夫:印度社会,商务印书馆,1977年。 (印度)R.C.马宗达H.C.赖乔杜里卡利金达尔·达塔:《高级印度史》,商务印书馆,1986年。 培伦:《印度通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 (英国)加勒特:《印度的遗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马珊姆,《印度文化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
/
本文档为【古代印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