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由出土文献看祝融传说之起源-[1998]沈建华

由出土文献看祝融传说之起源-[1998]沈建华

2013-01-10 3页 pdf 152KB 19阅读

用户头像

is_977556

暂无简介

举报
由出土文献看祝融传说之起源-[1998]沈建华 79史料与遗迹考证 祝融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南方火神。过去 有关祝融传说的记载 ,主要见于春秋战国以来 的典籍。由于史料的不足 ,从伏羲到祝融的世 系 , 千百年来始终迷漫纷呈 , 扑朔迷离。近年 来 ,随着地下文物的不断出土 ,尤其楚简帛书 , 加之殷商甲骨文 ,均不乏探索祝融传说起源的 记载 ,进一步证实古代原始传说系统有着某种 程度的可据性 ,说明神话人物的构造和源起正 反映了人对神灵的异化 ,使神灵成为历史中的 投影。这些都是很值得我们研究探讨的。 一、祝融主南方之神 袁轲先生指出 :“中 国神话的一个最突出的特征...
由出土文献看祝融传说之起源-[1998]沈建华
79史料与遗迹考证 祝融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南方火神。过去 有关祝融传说的记载 ,主要见于春秋战国以来 的典籍。由于史料的不足 ,从伏羲到祝融的世 系 , 千百年来始终迷漫纷呈 , 扑朔迷离。近年 来 ,随着地下文物的不断出土 ,尤其楚简帛书 , 加之殷商甲骨文 ,均不乏探索祝融传说起源的 记载 ,进一步证实古代原始传说系统有着某种 程度的可据性 ,说明神话人物的构造和源起正 反映了人对神灵的异化 ,使神灵成为历史中的 投影。这些都是很值得我们研究探讨的。 一、祝融主南方之神 袁轲先生指出 :“中 国神话的一个最突出的特征 ,就是神话这条线 和历史这条线互相平行 , 而又往往纠缠在一 起 ,搅混不清。神话可以转化为历史 ,即天上的 诸神历史化而为人间的圣主贤臣 , 如皇帝上帝 转化做黄帝 ,火神祝融转化做高辛氏火正”[1 ]。 在中国历史上 ,春秋战国之际正是神话传 说流行 ,而又与历史相互纠缠的时代。当时天 人感应之说已经占据了人们思想空间的主要 位置 ,构成相当成熟的宇宙模式观。而祝融就 是先秦时期出现的一位史前历史人物 ,同时兼 溶了神话主题中代四方神的最重要之南方 火神 ,是为炎帝的辅佐使臣。 《尚书大传》曰 :“南方之极 ,自北户南至炎 风之野 ,帝炎帝 ,神祝融司之。”此文将炎帝和 祝融并举 ,与帛书《五星占》的“南方火 ,其帝赤 帝 ,其丞祝庸 (融)”,以及长沙子弹库帛书乙篇 的“炎帝乃命祝融以四神降 ,奠三天”,是完全 吻合的。在古代传说中 ,四方四灵的朱雀代表 南方 , 也代表火 , 古时又有少 以鸟纪官之谓 [2 ]。而上述有关祝融的传说 ,符合从五帝和佐 五方相配 ,完全构成一严整的体系。 祝融不仅代表辅佐炎帝的神 ,而且代表南 方的火神。在这一方面 ,可由商代见其端倪。 商代卜辞中就有对南方“火日”的祭祀如 : 壬午 ,扶幸火日 ,南 ,雨。合 20975 火日。合 21581。 “火日”正如有些卜辞中的“凤日”同样性 质 ,与“先祖日”同属特定专日祭典的范畴 : 癸卯卜 ,行贞 :凤日 , ,在正月 合 24369 ⋯⋯鸟 (凤)日。 林 111014 这里的“火日”,很可能是指人格化的被祭 火神 ,故称“南”。《睡虎地秦简 ·日书》183 支 曰 :“烦及岁在南方 ,其人赤色 ,死 ,火日”,从秦 简“火日”来看 ,与卜辞的“火日”有相类似的系 统。《礼记 ·月令》郑玄注 :“祝融 ,颛顼氏之子 曰黎 ,为火官”。《左传》所载阏伯为高辛火臣 , 殷人主祀辰 , 辰是大火 , 故辰为商星。卜辞明 记 :“火令”(合 7860) ,火令即火正 [3 ] ,可见殷 代已设“火令”的天宫。上述卜辞虽未明确提 及祝融 ,但由“火日”,“火令”等记载 ,已可见火 神传说至少可渊源于商代。 二、祝融传说发源于楚地 《诗 ·商颂》 曰 :“维女荆楚 , 居国南卿”。地属南方的楚国 是祝融传说的发源地。长沙子弹库发现楚帛 书记有 :“雹 (伏) 戏”和“祝融”[4 ] ,道出了楚人 远祖与祝融世承关系 ,填补了神话史的空白。 史书上有许多关于祝融世系的传说 ,比较 著名的《山海经 ·海内经》:“炎帝之妻 ,赤水之 子听沃 ,生炎居 ,炎居生节并 ,节并生戏器 ,戏 器生祝融”,黄帝、炎帝古本是同族 ,故祝融又 传为黄帝之裔 ,亦见于《海内经》:“黄帝生昌 沈建华 由出土文献看祝融传说之起源 Wit h t he reference of t he uneart hed document s , t his article discusses t he origin of Zhurong Myt hology in detail and point s out t hat Zhurong Myt hology has entered t he cult ural system of Chu long before . Key words :uneart hed document s Zhurong Myt hology 关键词 出土文献 祝融 传说 神话 80 由出土文献看祝融传说之起源 意 ,昌意生韩流 ,韩流生颛顼”。 据《史记 ·楚世家》称 :“楚之先祖出自颛 顼高阳 ,高阳者 ,黄帝之孙 ,昌意之子也。高阳 生称 ,称生卷章 (集解引谯周“老童”即“卷章”) 卷章生重黎”,如下列示意表 : 颛顼 ———称 ———卷章 ———重黎 卷章应字形之误 , 即老童 , 为楚人先祖之一。 《大荒西经》曰 :“颛顼生老童 ,老童生祝融”。故 重黎即祝融。湖北荆门包山二号墓出土楚简第 217 支和 237 支简分别明记有楚先老童、祝 融、  等祖名。王国维《邾公钟跋》曾考证“陆 终”,丁山则认为《楚公逆 》铭文的“吴雷”即 “吴回”。近年来李学勤先生指出包山简 :“  ,即是楚世系中鬻熊”,极有见地 ,与文献基 本相吻 [5 ]。由此可见 ,祝融被认为是楚人的先 祖 ,其传说起源于楚地可以肯定。 三、祝融与伏羲 ·楚人之承传 根据新近 出土文献 , 祝融不仅传为楚人的祖先 , 而且被 溯源于伏羲 ,构成了伏羲 ———祝融 ———楚人的 世系。 长沙子弹库帛书中的“四神”,按李零先生 的说法 ,应当是古书中的重、黎或羲、和”,与甲 篇里的 : “是生子四 □”, 是一个楚人传说系 统。按照这些古书记载的传说 ,从颛顼以至于 夏商 ,一直都有世代相袭掌守天地四时的官守 [6 ]。卜辞虽然只见春秋 ,但从天、地、四方风神 名的观念来推理 ,殷代亦应该有四时之分及配 合五行之官神名才显得合理。在众多的卜辞神 名中 , 我们不敢肯定是否有羲、和的神话人物 , 然而从卜辞天宫的“帝五臣”(合 30391 , 34148) 来分析 ,羲、和传说在商代有可能已存在。 甲骨文中常见的“兮”字又可作 ( 、 、 )形。早期董作宾从郭沫若之说 ,指出 :“兮假 为曦”[7 ]。宋镇豪认为 :“兮是介于昃与昏之间 称谓”[8 ] ,是指日西午后之时 ,故兮与昏昃相对 而言。《玉篇》曰 :“曦 ,日色”。兮作曦字此说可 从。按曦字 ,与羲字本 同源 ,曦通羲字 ,《书 · 尧典》:“乃命羲和”。《论衡 ·是应》引羲作曦 [9 ]。查卜辞兮 (曦) 字除作时序称谓之外 ,多与 天象祈雨、求丰年相关 , 羲字处在一个被祭的 神灵位置上 ,如 : (1)其 于  ,有雨。 屯南 108 (2)乙亥卜其宁秋于 。 合 32028 (3) ⋯  禾于 。 英 2428 (4)甲申 禾 于兮 。 合 32212 (5)庚辰 ⋯   屯南 1300 (6) 雨 合 30444 (7) ⋯雩 ,庚子 鸟星十月 合 11500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卜辞雩、  ,从雨从旬 ,可见 与天象历法有联系 ,辞例 (2)“宁秋于  (羲)” (合 32028) 与“贞其宁秋于帝五玉以于日告” (屯南 930) 卜辞相比之下 ,“  (羲)”与“帝五 臣”同属宁秋被祭的对象。 如上述 ,帝五臣与羲的身份都是掌守天庭 的职官 ,地位崇高 ,故卜辞曰“日告”,可与卜辞 最高神灵 连称。观卜辞所举 , 羲在祈年、求 雨、祭星祭祀活动中充当神灵的角色 , 这是显 而易见的。李零在分析帛书四神时提到 :“《大 戴礼 ·帝系》等许多古书还说 ,重、黎是颛顼之 后 ,楚人之先。可见这里代表的实际上是楚人 的传说系统。重、黎或羲、和四子其所职与帛 书四子是相同的 ,所以二者应当是一回事。但 是帛书有一点是新鲜的 ,这就是它把四子年代 说得更早 , 直接以之为伏羲、女娲之后。这使 我们联想 ,羲、和二氏中的‘羲’可能就是源自 伏羲 ,而‘和’则是源自女娲”[10 ]。可惜李零的 这一说法没有引起太多人注意 ,在这里我不妨 为他做一个注脚。因为古书多记“日御谓之羲 和”,从甲骨文的兮 (曦) 假为羲字其本义和内 容来看 ,我们认为作为神名羲是合适的。 四、由卜辞看伏羲与商代神灵 伏羲不仅 与祝融乃至楚人有关 ,而且和商代先祖的神灵 也颇有牵连。最早将太昊 ( ) 、伏羲连称见于 《世本 ·帝系篇》:“太昊伏羲氏”。《淮南子 · 览冥训》曰 :“使万物各复归其根 ,则是所修伏 羲氏之迹”。史书上多处记载伏羲先人因雷泽 而孕 ,因风而生 ,故为风姓 ,如《帝王世纪》曰 : “伏羲风姓”,蛇身人首正与众多地下文物相暗 合 [11 ]。风姓诸国均属大  ,见于《左传 ·僖公 二十一年》:“任、宿、须勾、颛顼 ,风姓也 ,实司 大 与有济之祀 ,以服诸夏”。《左传 ·昭公十 八年》是谓融风火之始。 另一方面 , 从商代史料看 , 其先民不仅用 ‘凤’假借为四风的‘风’。先公王亥名上冠以凤 81 鸟 ,恐怕包含了另一种对凤的图腾感生意念。 诚如《诗经 ·商颂 ·玄鸟》所曰 :“天命玄鸟 ,降 而生商”。卜辞多见以凤 (风)作地名如 :“风方” (粹 1182) 、“风入百”(合 9245) ,至少说明商代 风姓氏族存在的可信性。 上古先民当以凤为图腾崇拜 ,凤尤其多见 于楚地出土文物。而视凤为神灵 ,并受到隆重 的祭典 ,则自商代已经出现[12 ]。如上所述卜辞 中以“凤日”作为特定的祭日。商代传统以祖先 庙号的干日祭日 ,如 :“大甲日”、“大乙日”,作 为一种特定的专日祭祀 ,“凤日”的性质与“先 祖日”同属一个特定的祭典范畴。由此可见伏 羲与商王先祖神灵的密切联系。 五、祝融传说在商代早已形成 如果说前 面所疑伏羲与祝融及楚人之关系 ,都仅仅是传 说 ,难以充分地证实 ;那么 ,至少有一点可以肯 定 , 祝融传说并非起自春秋战国之际 , 应可追 根溯源至殷商时代 , 这并不止因为上述的“火 日”“火令”等记载 ,而且从卜辞中可见有关祝 融之名称。 《合集》14395 片上记有四方、土、与 神 名合祭的卜辞 : 甲辰卜 ,争翌乙  于土、牛。 于  , 羊侑豕 , 于土 , 羊侑啄 于  ,一啄 , 于东 , 于东 , 贞 于西北。 于西北。 贞 于南。 于南。 合 14395 (方) (动) ( ) (蔽)之青木、赤木、黄木、 白木、墨木之  (精) 。炎帝乃命祝融以神降 ,奠 三天”,形式上有着相类似的地方。 作为被祈求祭雨之神灵 ,观卜辞如下 : (1)贞乎舞于  贞召河 于  ,侑雨。 (2)壬辰卜翌甲午 于  ,羊侑豕。 合 14702 (3)庚戍卜敲员 : 我 ,五月。 合 14707 《左传 ·哀公九年》记史墨曰 :“炎帝为火师 ,姜 姓其后”。我们从西周甲骨“楚子来告”,可见周 人与楚人的联系 ,应该在商代就已存在。《国语 ·郑语》所说楚为 姓 ,祝融八姓 ,我们在卜辞 地名中不难找到楚国遗姓如敝麓 (合 10970) , 在  (彭) (合 24343) 。如果从楚人“夔子不祀祝 融与鬻熊 ,楚人让之”。(《左传·僖公二十六年》)故事 来推论的话 , 那么祝融在商代就有传说并已被 祭祀 ,这是非常可能的。诚如饶宗颐先生引 : 《国语 ·楚语》所云 :“南正重司天以属神 ,北 正黎司地以属民”。以神与民分掌 , 各有所属 , 如 天地之划分 ,下土没官 ,独后代天文上之天官 ,分 为五区 ,天人合应 ,然迹其所自始 ,殷代已然 [14 ] 。 [ 1 ] 袁轲 :《中国神话研究的范围》,《中国神话与传统学 术研究会集》(下册) 第 747 页 , 台北汉学研究 中心 ,1996 年 3 月。 [ 2 ]《左传·昭公十七年》:“我高祖少挚之立也 , 故纪于 鸟 ,为鸟师而鸟名”。 [ 3 ]沈建华 :《甲骨文廿八宿星名初探》,《中国文化》第 10 期 ,中华书局 ,1994 年 (香港) 。 [ 4 ] 饶宗颐、曾宪通 :《楚地出土文献三种研究》, 图 65 页 ,中华书局 1993 年。 [5]李学勤:《论山简中———楚先祖名》,《文物》1988年 8期。 [ 6 ]李零 :《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研究》,第 67 页 ,中华 书局 1985 年。 [ 7 ]董作宾 :《殷历谱》上编卷一 ,第 6~7 页。 [ 8 ] 宋镇豪 :《试论殷代的记时———兼论中国古代分段 记时制度》,《全国商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 302页。 [9]高亨:《古字通假会典》,第 661页 ,山东齐鲁书社 1989年。 [ 10] [ 11]山东沂南武梁祠石刻 ,四川、河南汉画砖及重庆 沙坪霸出土铜镜。 [ 12]饶宗颐 :《中国古代东方鸟族的传说》,《中国神话与 传说学术研讨会文集》, 第 71 页 , 台北汉学研究中 心 1996 年 3 月。 [ 13] 陈梦家 :《殷虚卜辞综述》“先公旧神”,将 字列入 先公高祖祭祀范围 , 第 353 页 , 科学出版社出版 1956 年 7 月。 [ 14]饶宗颐 :《甲骨文通检职官人物》前言 ,第 7 页 ,香港 中文大学出版社 1995 年。 《东南文化》1998 年第 2 期总第 120 期
/
本文档为【由出土文献看祝融传说之起源-[1998]沈建华】,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