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猫头鹰总第31期

猫头鹰总第31期

2013-01-03 50页 pdf 6MB 60阅读

用户头像

is_683883

暂无简介

举报
猫头鹰总第31期 卷首 在美国上了两年学,陆续修了三个不同等级的英语写作课,让我深有感触的一点是教师们对于事实(fact)与观点(opinion)两者差异的强 调。比如当我在讨论课里谈到中国时,老师会询问某些问题是事实还是我自己的看法,如果是前者,他们便不再多问。在他们看来,对于事实无 需费力气辩论,因为事实是不会因个人的意愿而改变的;而对于观点,则可以自由表达。 回想我当年在国内接受的教育,从小学直到大学都没有老师教我怎样分辨这两者,并如何区别对待,而美国人从小学就开始学习分辨什么 是事实陈述,什么是观点陈述了。比如,当一个人说:“...
猫头鹰总第31期
卷首 在美国上了两年学,陆续修了三个不同等级的英语写作课,让我深有感触的一点是教师们对于事实(fact)与观点(opinion)两者差异的强 调。比如当我在讨论课里谈到中国时,老师会询问某些问是事实还是我自己的看法,如果是前者,他们便不再多问。在他们看来,对于事实无 需费力气辩论,因为事实是不会因个人的意愿而改变的;而对于观点,则可以自由表达。 回想我当年在国内接受的教育,从小学直到大学都没有老师教我怎样分辨这两者,并如何区别对待,而美国人从小学就开始学习分辨什么 是事实陈述,什么是观点陈述了。比如,当一个人说:“我觉得今天好热啊!”这就是一个观点陈述,诉诸经验或个人感受,不一定是事实,你不应 该以“今天才 28度,不热啊”去反驳他,因为对于说话者,28度可能就算很热了。由于各人的经历、感受和参考是不同的,他人不应该以自 己的体验去代替说话者,把这些个人差异视为事实,然后反驳别人。但如果一个人说:“今年夏天比去年的温度高多了!”,这涉及到事实层面的 问题,你就可以拿两年温度对比的数据作为证据去反驳了。因此,在与他人讨论前,自己可以先想一想:“你反对的到底是‘错误’,还是‘不同’”。 “错误”一般涉及的是事实层面,而“不同”往往只是个人主观看法而已,无需强求一致。 所以当我与美国人聊天时,感觉比较轻松,因为他们一般能够分清两者之间的区别,不会在不需要争论时混战一团。比如在讲授辩论(ar原 gument)这一章时,老师第一个问题就是:“大家说一下什么问题是无需讲道理的?”同学们不约而同的回答:“个人喜好、传统、宗教信仰……”可 见,大家对什么话题可以以理服人,什么没有必要费劲理论,有一个基本共识(当然,这都是在不伤害他人、不违法的前提下。如果一个人说他就 爱好打人,那就不是个人喜好问题了)。 但在国内,这个重要的个体之间的共识就经常没有。比如当你表达一个仅仅是个人喜好无关他人利益时,总是会有人跑出来驳斥你。应该 明白的是,个人喜好大多是没有什么道理可言的。比如一个人喜欢星座血型或就是讨厌一个明星一种颜色,你跟他讲一堆道理,是没用的。习惯 和传统也是如此。比如你问一名穆斯林女性:“为什么你总是戴着黑纱巾?”如果她的回答是:“这是传统”,而不是加以解释时,你就应该识趣,知 道在这个话题上已经没有多少讨论的空间了。你可以分析传统是如何形成的,体现出怎样的价值观,但应该认识到诉诸传统本身不是在讲道 理。“这是传统”其实就等于“我们就是喜欢”。与之相似的还有敏感的宗教问题。与教徒说理是很傻的行为,也是无用之功,除非你就是喜欢。 对于事实的反驳往往是比较简单的,特别是当这个事实是普遍为人所知时。比如青岛位于山东,这就是个事实陈述,无需辩论,无需引用资 料去证明。但若不是常识的事实,或者是观点时(除了上段的几种),你应该论证,否则说服力不足。比如有一次我在一篇赏析马丁.路德.金的作 业中声称,他 1958年出版的《Stride Toward Freedom》一书的读者大部分是黑人。老师点评时,在“most”一词上标注说:“你可以说 many,但如果 你用most这个词,必须要证明它”。确实,我只是想当然的推测,并没有找过证据。我认为只是普通的分析性作文,不用那么严谨。但是不行,美 国的老师们在事实与观点上的态度往往是严肃的,因为他们想培养的是一种良好的写作习惯:观点应该有证据支持。 用这个标准去看国内不少知名的出版物,我不得不说,其中的主观臆断是相当多的,事实与观点常常混为一谈。如果作者只是个人随便写 写网文,不是出版物,也就罢了。因为读者对网文的信任度是有限的,不会太当真。但一旦成为正式出版物,读者群变了、阅读范围也扩大了,对 文章的严谨程度的要求就完全不同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文章在网上看看觉得不错,一旦变成书了,就觉得比较口水,因为读者群变了,对质量 的要求也变了。 关于如何辩论(argument),我们使用的课本《The Little, Brown Reader》中有一章《Writing An Argument》说得非常好,它列举了 9个容易出错 的方面。比如文章说,辩论时应该避免错误的权威(false authority),如引用一个专业不是该领域的专家的言论(一名心脏科的医生对于政治话题 的发言可信度就不高),或引用了一个前学术权威的话(他的观点早就被新的证据推翻了,或已经时过境迁,无法适应现在的社会了)。同时还要 避免不恰当的引用(false quotation)。比如我在一篇讲到学习上的坚持的文章里,引用了丘吉尔强调“决不放弃”的演讲词,老师就认为不合适。 因为他的绝不放弃是针对二战这个特定情况说的,不是针对一般情况,语境是不同的。引用言论时,不仅本身句子意思要合适,背景也应该尽量 相似。在老师的建议下,我换了引用,采用一位作家的言论:“When the world says,‘Give up,’Hope whispers,‘Try it one more time.’”这样,就切 题多了。 《Writing An Argument》中还有一点提醒也非常重要,就是不要忽视对立观点中的合理证据。看似相反的观念其实往往是有一些共同点的, 在己方的论证中应指出并承认对方观点中的合理因素,这样反而会加强自己的论证。否则读者会疑惑,为何你对某些方面绝口不提?有时看到 方舟子对他人的质疑,我就想到了这一点。他很多认为是铁证的证据,往往明显存在着另外的解释,但他几乎从来不提有其他解释的可能,这反 而削弱了他观点的说服力。 最后谈一谈我自己对“资格说”的看法,这是国内公共话题的讨论中常常出现的一种说法,随之而来的就是比道德、比人品的歧路。就像王 小波说的:“中国人论战往往不是讲道理,经常是在赌命。赌人品,赌道德,并且想法捉对方的奸。”其实对于公共话题,是没有什么资格准入的, 谁都可以发言。专家可以发言、普通人也可以发言;人品高的人可以发言、人品低劣的也可以发言。没有谁需要让哪个机构或部门认定一下资 格,说:“你符合要求啦,可以进入辩论场啦!”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资格说,其实是指有没有说服力。把“你有什么资格说这个话,你自己都……” 改成:“你当然可以这样说,但因为你自己……,所以没有说服力”,就合理多了。谁都可以发言,并不意味着他们发言的效果是相同的或者他们 的说服力是相同的。不经过调查的人完全有发言权,只是他们的说法没有说服力罢了。 事实与观点 蓝调共和/文 1- - 本期 君子不器 爱智 书桌 李 贺 42 | 蓝天日暖玉生烟 ———“意境说”浅谈 黄豆豆 35 | 古今自然观的反思与现代性的重构 社 长: 主 编: 执行文编: 执行美辑: 外联主持: 组织部长: 主 办: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 《猫头鹰》杂志社 编 辑:《猫头鹰》杂志社编辑部 顾 问:张洪亮 魏屹东 丁剑刚 孙 岩 胡瑞娜宁全旺 申程明 韩 韬 沈宇彬 李 贺 刘子清 陈 毅 编辑:陈婷华 付一民 洪 宇 胡启敬 刘拓宇 苗 笛 秦东佳 宋福建 尹孟杰 张鹏程 张馨月 张 宇 印 刷:山西大学印刷厂 本册印数:1-1,000 册 您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联系《猫头鹰》杂志社 电子信箱:owlsxu@163.com 社长电话:18734800132 主编电话:13754817389 猫头鹰杂志豆瓣小组: http://www.douban.com/group/sxuowl 猫头鹰人人公共主页: http://page.renren.com/601244688 “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山西大学合作期刊 山西大学 2011—2012 年度优秀期刊 第三十一期(2012 年秋冬季号) 呈现思想之美 蓝调共和 1| 卷首 事实与观点 西 闪 10| 抬高房梁,夯实基础 ———读《维特根斯坦传》 韩 宁 14 | 卢梭和他的《社会契约论》 焦 喆 20 | 顾城诗歌语言中的纯粹性 及洛尔迦对其影响 林欣浩 29 | 他!救世主 李 枫 33 | 手绘 著名悖论 陈嘉鸿 34 | 因果性质量互变现象中的质变概念 和量变概念 Owl Magazine (2000—2012) 2- - 专题 女性 天下 功夫熊猫肥仔 64 | 论文概要:19世纪中叶以前美国的 家庭暴力问题与“隐私”概念之关系 朱林蕃 55 | 女性权利与全球正义 马景超 23 | 翻译 始终站在女性主义前沿的诗人 ———阿特里安·里奇 王 鹏 12| 寻找妇女解放的途径 ———读《第二性》 韩 韬 8| 在路上的工厂女孩 ———读《Factory Girls》 邹 蕴 5| 自我与他者 ———《理性与情感》中的女性意识与女性爱情 李新文 59 | 论黑格尔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的误读 沈宇斌 47 | 康德哲学之道德悬设中“后自由意志”因素 陈 鬼 44 | 论性质与关系的区分标准 ———通过澄清语言诊断观念的一个尝试案例 吴天岳 49| 罪者:作为自由意愿的自我(节选) ———奥古斯丁《论自由选择》对自我的生存论解读 李有福 56 | 浅谈伏尔泰与中国文化 牛丽婷 67 | 煤矿重组政策语境下失业矿工生活现状调查与分析 ———山西省高平市申家庄煤业有限公司为例 沈 睿 28| 美国女哲学家怎样改变了哲学地形图? 3- - 主持 洪宇、陈婷华 编校 申芳、马戈 刘思妤、丛宇 每个人自己就是最好的批评家。不管 学者们怎么评价一本书,不管他们怎样异 口同声地竭力颂扬,除非这本书使你感兴 趣,否则它就与你毫不相干。别忘了批评家 也会出错,批评史上许多明显的错误都出 自著名批评家之手。你在读,你就是你所读 的书的最后评判者,其价值如何由你定。 ———毛姆书桌 呈现思想之美 owl magazine 邹 蕴 5| 自我与他者 ———《理性与情感》中的女性意识与女性爱情 韩 韬 8| 在路上的工厂女孩 ———读《Factory Girls》 西 闪 10 | 抬高房梁,夯实基础 ———读《维特根斯坦传》 王 鹏 12| 寻找妇女解放的途径 ———读《第二性》 韩 宁 14 | 卢梭和他的《社会契约论》 焦 喆 20 | 顾城诗歌语言中的纯粹性及洛尔迦对其影响 4- - 自我与他者 ———《理智与情感》中的女性意识与女性爱情 邹蕴|北京大学 简·奥斯丁生活在 18 世纪末 19世 纪初的英国乡间,她的小说题材大多围 绕乡间体面人家的婚恋之事展开,表面 看来,这是一个狭小的田园世界,然而正 是这样一个让奥斯丁异常熟悉的小天地 却为我们展现了女性幽微的感情世界。 她的小说在英国一轮轮“趣味革命”中经 久不衰,原因就在于她的文字不仅能够 照亮女性,也能抵达普遍的人性深处。 作为奥斯丁第一部出版的作品,《理 智与情感》同样也寄托了奥斯丁的女性 意识以及爱情理想,这部作品主要讲述 了两姐妹埃莉诺和玛丽安各自的婚恋故 事,她们出身在英国乡绅家庭,由于两姐 妹的父亲逝世之后遗产归属于同父异母 的哥哥,她们只能和母亲节衣缩食,相依 为命。由于经济状况受挫,埃莉诺不得不 和志同道合的爱人爱德华分手,玛丽安 因为种种变故也被威洛比遗弃。两姐妹 在面对感情打击的时候性格反应却大为 不同,姐姐埃莉诺擅于用理智控制自己 的情感,玛丽安则是感性冲动,任由情绪 蔓延。值得欣慰的是,经过了痛苦的历练 之后,奥斯丁以“大团圆”收尾,让两姐妹 最终都有完美的婚姻归属。 这部作品的故事情节简单易读,语 言风格也平实朴素,似乎并不能给我们 带来震颤的阅读效果。然而,它所描绘的 人物背后所展现的女性意识以及对女性 的关切却引发了我的一系列思考。 父权制主宰的女性爱情 小说的开篇就平静地宣读了老庄主 的遗嘱:遗产必须完整地传给他的儿子 和他儿子的儿子,一个四岁的孩子(约 翰·达什伍德的儿子)。这样的遗嘱对于 达什伍德太太以及三个女儿们而言无疑 是悲痛的,她们从此失去了可靠的经济 来源。在奥斯丁笔下的那个英国社会,人 的价值都是建立在财产所有权上,而财 产继承权都是交付男性,女性很自然地 就处于从属地位。这种经济上的从属地 位使得故事中的女性都期望通过美满的 婚姻来实现幸福,小说中那一个个鲜活 的人物展现了这一境况:乐于撮合青年 男女的詹尼斯太太;期望女儿们婚姻美 满从而改变家庭面貌的达什伍德太太; 精明算计家产,分文不留小姑们的范妮; 迫切想博得费勒斯家族青睐,不择手段 赢取爱情的露西;还有那两位用情至深、 为爱憔悴的达什伍德姐妹。这些女性人 物平时都没有什么职业追求,不过是弹 琴、读书、聊天、做女工和无休止的社交 聚会,她们最大的寄托就是收获一份美 满的爱情,从此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宁 静生活,因而婚姻就成为主导女性命运 的支柱。对于女性而言,与婚姻密切相关 的就是对于男性的评估,这就涌现出了 小说中性格不一的男性角色:稳重深沉, 产业丰厚的布兰顿上校;坚定执着,安贫 乐道的爱德华;风流不羁,才华出众的威 洛比;他们或是经济殷实,或是寄人篱 下,不论他们的背景如何,对于小说女性 角色而言,她们都期望自己理想的伴侣 具有体面的出身、丰厚的家产和文雅的 举止,可见她们对于男性的社会地位尤 其是经济地位是格外重视的,因为这种 地位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她们后半生的 幸福。即使像清丽脱俗的达什伍德两姐 妹,她们也很重视财富与生活的舒适,她 们曾经就财富、声望与幸福展开辩论,天 真的玛丽安声称财富、声望与幸福毫无 关系,埃莉诺却认为财富和幸福大有关 系,没有钱就没有各种生活舒适。玛丽安 以清高的姿态鄙视姐姐的说法,却最终 仍然无法放弃对于生活必需品的要求。 这样一来,女性在婚姻爱情的选择权上 则倾向于被动,典型的例子就是两姐妹 所遭受的情感挫折:玛丽安和威洛比本 来情投意合,但威洛比因为贪恋钱财迎 娶了一位富家小姐,却抛弃了家道中落 的玛丽安。埃莉诺也因为家产的尴尬受 到费勒斯家族的嫌弃,她和爱德华的爱 情也一再面临费勒斯家族的阻挠。 在父权制统领之下的社会,女性只 能在婚姻的小世界里掌控自己的幸福, 这无疑是很可悲的,她们能够发挥自由 的空间是如此狭小,这也决定了女性在 很大程度上无法自主地决定自己的幸 福。 从玛丽安到埃莉诺的蜕变 通观全篇,毋庸置疑的是,埃莉诺是 奥斯丁想极力塑造的理想女性,她大方 得体,行事审慎,头脑清晰,顾全大局,在 面对失恋的痛苦时,善于用理智去控制 自己的情感。与她截然相反的玛丽安则 是随性冲动,热情可爱,天真烂漫,伤心 快乐起来都毫无节制,尤其在面对威洛 比的无情抛弃时,更是沉浸在痛苦的情 绪中不可自拔,险些丧命。 依据我的阅读经历,小说的前半部 分是以埃莉诺和玛丽安两个平行视角展 开的,由于她们性格差异很大,对于人和 事的看法也大相径庭,尤其是在爱情的 问题上。 首先在伴侣的选择上,她们就起过 争执。玛丽安独爱仪表动人、激情洋溢、 聪慧锐气的男性,所以当威洛比骑着骏 马在雨中的山坡上英雄救美时,玛丽安 瞬间就坠入了爱河,那种戏剧性的情节, 浪漫的情景以及日后他们在艺术上的惺 惺相惜让玛丽安坚信威洛比就是她命中 注定的爱人。这种浓烈而浪漫的幻想是 典型的少女在爱情中所持有的情结,这 样的情结在富于理性的埃莉诺那里却不 奏效,埃莉诺被害羞内敛、不善言谈的爱 德华深深吸引,那种吸引略显沉闷、波澜 不惊,从表象上看,很难让人相信那是爱 情的吸引,难怪玛丽安都奇怪地质疑姐 姐:“他们俩的关系总是让人猜不透!上 5- - 次他们分手时那么冷冷的,那样镇静。头 天晚上他们在一起时,话说得那么平平 淡淡!”在玛丽安看来,这种平淡如水的 感情绝不是爱情,爱情应当是热情似火 的,正如爱德华在念抒情诗歌时所表现 的镇静和冷漠让玛丽安不解一样,在玛 丽安看来,那样优美的诗句应当是以如 痴如醉、欲罢不能的语调来朗诵,一个在 艺术上无精打采的人怎会有炽热的爱情 呢? 埃莉诺却不这么认为,她深深地了 解爱德华的心,她敬重爱德华的品格并 理解他的处境,当爱德华陷入消沉的情 绪,因为婚约和家庭的反对而不得不对 埃莉诺冷淡沉默时,埃莉诺依然能够克 制住自己的消极情绪,以同情和宽容对 待爱德华,她深知爱德华的善良与坚定, 也知道爱德华的处境无法自主,因而不 能放任自己的情感。爱德华和埃莉诺在 心灵上是默契相通的,对于埃莉诺而言, 一个人格高尚、稳重踏实、谦虚内敛的男 人远胜过才俊显著却华而不实的花花公 子。所以,埃莉诺很自然地对威洛比颇有 微词,这在两姐妹对于恋爱行事的差异 上鲜明地体现出来。 天真可爱的玛丽安坠入爱河之后更 是不顾基本的礼节,她和威洛比几乎天 天形影不离,玛丽安把所有的心思都放 在了威洛比身上,他们在公共场合也从 不遮遮掩掩,大胆地表示和对方的亲昵, 即使旁人把他们作为话题大肆取笑,玛 丽安也不曾放在心上,依然我行我素。埃 莉诺很显然看不惯他们这样的行为,尤 其是威洛比的轻率狂妄、能言善辩和爱 出风头都让埃莉诺无法赞同,她觉得威 洛比不论在什么场合都喜欢品头论足, 信口开河,这一点跟她妹妹太像了,而这 种对于礼教常规的蔑视是有失节制的。 埃莉诺本然地把道德约束纳入爱情 的行为中,在她看来,一份美好的爱情是 需要用道德行为加以克制的,而节制和 理性则是女性在爱情中应当一以贯之的 品德。她毫不掩饰自己对于布兰顿上校 的欣赏:“你所说的我的宠儿,可是个通 情达理的人;而理智对我总是有吸引力 的……他见的世面多,到过国外,读过 书,肯动脑筋。我发现,在各种问题上,他 都能给我很多教益;他回答我的问题,总 是从从容容,显得既有教养又有耐心。” 布兰顿上校对玛丽安默默不张扬的爱向 来是埃莉诺所钦佩的,他持续地对于她 们家庭不求回报的关心令埃莉诺感动, 而他低调内敛、教养深厚的气质更让埃 莉诺大加赞赏。 与此相反,玛丽安极其厌恶理智对 庸俗观念的无耻屈服,她虽然对布兰顿 上校非常敬重,却不喜欢他的阴郁老成, 毫无朝气,甚至笑话一个三十五岁的男 人爱穿法兰绒背心一定是风湿疼痛的缘 故。 威洛比的背信弃义和爱德华初恋女 友露西的出现是小说的转折点,在此之 后的叙述更多的是以埃莉诺的视角展 开。威洛比从离开到杳无音信再到与富 家小姐成婚,这一连串的事件给玛丽安 带来的沉重打击是不在话下的,她整日 茶饭不思、寝食难安,日日以泪洗面,重 情的她就像无数失恋小女子一样瞬间失 去了自己,那个由少女幻想编织的理想 空间从前装满的都是威洛比,而威洛比 一旦离去,这个空间也就迅速崩塌。少不 更事、感情单纯的她自然无法接受这种 致命的打击,她只能沉浸在过往的记忆 里,任由感情驰骋,从而暂时消解失恋的 苦痛。 与此同时,当埃莉诺面对露西的真 实身份时,她所禁受的打击也绝不亚于 玛丽安,她也开始质疑爱德华的忠贞以 及对她的感情,但是在理性的沉思和冷 静的分析之后,埃莉诺依然可以压制住 内心的痛苦和压力,她很快地抛弃爱德 华和露西过去的阴影,以理解和同情的 态度宽恕爱德华的过失,依旧信赖爱德 华现在对她的全心全意,一旦有了这样 的信念,露西恶意的攻击和嫉妒都不再 使埃莉诺动摇。 埃莉诺心灵的高尚最突出地表现 在:当她知道爱德华将履行婚约的承诺 迎娶露西而不得不被家族抛弃,当她了 解自己和爱德华的爱情几乎无望,她依 然同情爱德华的处境,并尽可能地帮助 他们,希望他们能生活幸福,这种深厚的 爱令人动容。 苦难才能催人成长,尤其是失恋之 苦,玛丽安在长时间的消极情绪中难以 超脱,最终面临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崩溃, 在一场大病过后绝处逢生,苦难让她变 得更加坚强和智慧,她在病愈之后与埃 莉诺说的那番话令人深思,她后悔自己 以前的冲动和自我,她知道感情的放任 直接导致了她的苦难,甚至让那些爱她 的人们也同样受苦,在此之后她选择报 答和控制感情,她相信良心和理智能指 引她的幸福,这样的转变已经让我看到 了埃莉诺的影子,在经历了内心的挣扎 和纠缠之后,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女成长 为一位达观智慧的女性,玛丽安注定要 抛弃她十七岁时的少女情怀,满怀信念 去爱一个更值得她爱的人。 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奥斯丁已经 通过埃莉诺这样的“理想范式”暗示广大 女性:在男性主导的社会中,如果想自主 地决定自己的幸福,必须善于用理性节 制自己的情感。 至善的幸福观所面临的冲突 通过两姐妹的比照,我们不难看出, 埃莉诺更多的是从“他者”出发,她在爱 情中的行为方式始终内在地遵循某种严 格的道德观念,她要考虑妈妈和妹妹的 感受,要顾及爱德华及其家人的处境,要 操心家务料理家事,在这种强烈的责任 感的主导下,她自觉地放下了属于自我 的那份情感。 玛丽安则是从“自我”的感受出发, 卡桑德拉为奥斯汀所作肖像 简·奥斯丁 6- - 她不愿屈从外在的观念而违背内心的真实意 愿,她敢想敢做,爱憎分明,率真坦诚,在表达 情感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伤害到某些旁人 的感受。也就是说,从表面上看,玛丽安比埃 莉诺更显著地体会到自我与他者的冲突,那 么奥斯丁的故事是否就告诉我们埃莉诺就不 会面对内心的冲突,她就一定比玛丽安幸福 吗?我想不是的。 埃莉诺所秉持的理性原则是贴着道德标 签的理性,她的行为始终内在地符合道德观 念的标准,这样一种理性的观念始终指引着 她去行为得恰如其分,这种牢固的信念既可 以让她在遭遇困境的时候果断地从消极情绪 中抽离出来,但同样也会让她压抑自己的真 实情感而选择隐忍,这种隐忍和克制终究会 有爆发的时候,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当爱德华 告诉埃莉诺露西没有和他结婚,他愿意和埃 莉诺重续前缘的时候,埃莉诺再也无法平静, 她跑出了房间,一改往日淑女的姿态,她翻腾 的情绪在泪水中得以宣泄。那一刻,我们终于 了解:再理性的女人毕竟也逃脱不掉女人善 感的一面。女人天生是感性的动物,她们习惯 凭借情感行事,尤其对于爱情,女人本能地会 把爱情作为自己的全部事业,她们会在爱情 上耗费所有心力。男人则不同,男人在爱情之 外还有很多要追求的东西,在遭遇感情困境 时,他们会做出更为理性和现实的考量。这种 差异既是先天生理和心理上结构的不同所决 定的,也是社会结构和制度共同造成的,如果 我们刻意地去要求女人压制住感性的一面, 而去行使男性更擅长的能力———理性,这就 容易遮蔽女性阴柔可爱的一面。 在我看来,埃莉诺泪如泉涌的情景是全 书中她最可爱的地方,因为所有道德的铠甲 都卸下了武装,她还原了一个女子至纯至性 的一面。这与她之前在社交场合所表现出的 善解人意、宽宏大量、言行得体形成一股巨大 的张力,她的节制和宽容时常让她违背本心, 有时候她为了取悦詹尼斯太太、米德尔顿夫 人会说些恭迎的话,尽管这种避免场面尴尬 的行为得体大方。甚至在她遭到恋爱打击之 后,还要不露声色地跟家人吃饭,以免引起疑 心。这样看来,埃莉诺也会时常面临内心的纠 葛,自我和他者的冲突,只不过她把这些冲突 咽在心里,使得这些冲突更内隐罢了。 如果说文明的劣根在于压抑自己的本心 去披上道德的伪善外衣,这样的“善”就需要 考量,如果女性需要压制自己的感性和天真 去行使理性的权力以便在爱情中获得幸福, 那这样的“幸福”也值得考察。 埃莉诺所追求的“善”是一种至善的道德 生活,是一种平淡而持久的满足感,这种满足 感超越于短暂的、感性的欢愉。倘若需要在俗 世中实现这种超越,尤其是在爱情中,我们必 须依靠某种外在观念的支撑(道德律令、宗教 等),埃莉诺选择了道德观念,她对“善”的践 行体现在“利他”的行为准则中。但是,倘若行 善的动机只是为了最终的目的指向,却失去 了行善本身的纯正性,那么,披着道德外衣的 “善”就不是真正的“善”。 说到“善”和“幸福”,幸福的生活不一定 是“善”的,而“利他”也不是实现幸福的唯一 行为模式。 我们仍然回到玛丽安,她是一个习惯从 “自我”出发的姑娘,她爱激动,不拘礼节,酷 爱幻想,心情热切。在经历了失恋痛苦之后, 她多了几分理性和稳重,也多了几分埃莉诺 的影子,文明和时间把人和人变得越发相像 的同时也磨平了个性和特质。我想,每个女人 的心中都同时住着埃莉诺和玛丽安,我们真 的一定要用埃莉诺压住玛丽安吗,不尽然如 此,玛丽安也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她的天真烂 漫、热情可爱、沉于幻想对于男性而言更有吸 引力,尽管在面对世事艰辛时会禁受打击,但 苦难也会让她更加坚强,更加认清自己。正如 布兰顿上校对她纯洁的心灵具有持久的信念 一般:“如果那位生性美好的姑娘有更坚强的 人护持,或者婚姻幸福些的话,她原是可以跟 你将看到的另一位的命运完全一样的。”也就 是说,在爱情中,一个“自我”的人需要一个更 强大的“他者”的护持,这种护持一旦成立,幸 福也是可以实现的。这种观点在某种程度上 揭示了爱情中阴阳和合、刚柔相济的本质。所 以,玛丽安也不需要压制自己的本心去附庸 外在的观念,她有自己实现幸福的行为方式。 如果女性在践行幸福的途中刻意追求人 性普遍的本质,而忽略了自身的特质,这样的 幸福将距离本心渐行渐远。埃莉诺是这部小 说的”理想范式”,但绝不是唯一的幸福模式, 聪明的你一定会找准自己的位置。 (作者为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博士生) 标题:理智与情感 原作名: Sense and Sensibility 作者:(英)简·奥斯丁 译者: 武崇汉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年: 2011-1-1 页数: 346 定价: 20.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译文名著精选 ISBN: 9787532752478 简·奥斯丁(Jane Austen) 主要作品: 长篇小说 《理智与情感》 (Sense and Sensibility) 《傲慢与偏见》 (Pride and Prejudice) 《曼斯菲尔德庄园》 (Mansfield Park) 《爱玛》 (Emma) 《诺桑觉寺》 (Northanger Abbey) 《劝导》 (Persuasion) 短篇小说 《苏珊夫人》 (Lady Susan) 未完成的作品 《沃森一家》 (The Watsons) 《桑迪顿》 (Sanditon) 其他作品 Sir Charles Grandison Plan of a Novel 书籍信息: 7- - “我所认识的工厂女孩从未 因为自己生为女孩就埋怨上苍。 父母也许更喜欢儿子,老板也许 更喜欢漂亮的女秘书,招聘广告 也许会有公开的性别歧视,然而 工厂女孩都从容地对待着这些不 公。在东莞超过三年的时间里,我 从未听到任何一个人像女权主义 者那样表达自己的情绪。也许她 们认为生活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 会充满苦难。城市与乡村间唯一 关系重大的区别就是:一旦你冲 破的屏障,你就能够改变自己的 命运。” 张彤禾(Leslie.T.Chang)作为 《华尔街日报》驻华记者在中国居 住多年,她的丈夫是何伟(Peter Hessler),同样奔波于记述中国故 事,代表作品《甲骨文》(Oracle Bones)。华裔美国人张彤禾历时 多年对东莞女工进行了跟踪报 道,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一手资 料。区别于传统关注超时加班的 新闻报道,本书自开篇起就把笔 墨更多地放在工厂女孩的个人成 长之上,也正如作者所说的那样: “我想写一些关于外出务工人员 的故事,我尤其关注工厂女孩,那 些通过离开家乡得到最多,但也 可能会因此失去最多的女孩子 们。” 女孩“出去”的动机很简单: 在家里无事可做。然而最终使他 们留在城市里的情绪不是恐惧而 是骄傲———回家就意味着承认失 败!无论在外打拼成功与否,“出 去”都改变了她们的命运,那些外 出打工的女孩明显要比从未外出 的女孩更加优秀。 真实的报道总会伴随着“失 败故事”的发生,张彤禾一直追踪 报道的两名工厂女孩突然失去了 音信,并且再也没有出现过,“在 这个现代化的世界里,从别人的 视线里消失是最容易的一件事”。 女孩自开始离家打工的那一刻 起,就成了千千万万独立个体中 的一员,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 里逐渐发现“自我”,然而这个漫 长的过程总要不可避免地伴随阵 痛。她们在这里要被迫成为个 体———和乡村集体生活完全迥异 的存在。工厂女孩在承受城市独 立生活的压力同时,还要承受来 自于家乡的压力———“家乡就像 一个牢笼,在你一不小心的时候 就会把你拉回去。”“他们不知道 外边的世界是怎样的,所以我要 把某件事做到更好后,才能把这 件事告诉他们,”一名工厂女孩描 述着家人的态度。如果说婴儿通 过咬手指感受到阵痛的经历算是 人类第一次发现“自我”乃是区别 于外物的另一种存在,那么工厂 女孩通过背井离乡感受到巨大拉 扯力的经历就应算是她们再次发 现“自我”,显然,后者心理上的发 现“自我”过程更为艰辛。乡村集 体式的生活总是缺乏对于隐私的 尊重,单调封闭的生活又会让流 言飞快地钻进到每个村民的耳朵 里。当工厂女孩回家之前,十里八 乡的亲戚都能清楚了解到她们在 城市里赚了多少,存了多少,有没 有和男孩子交往。而和我们惯常 认知不同的是:现在的工厂女孩 在赚到钱后并没有把钱全都寄往 家里,她们通常会为自己开一个 私人账户,把家里非必需的那部 分钱存起来,用作个人发展。工厂 女孩在外出打工前并没有清晰地 意识到“自我”的存在,而一旦突 破了乡村的“保护”屏障,她们就 不得不开始承受集体与个体的撕 扯,不得不在集体面前隐藏“自 我”而在个体面前更加“自我”。 “一个家庭的历史开始于一个人 的外出闯荡。”工厂的世界是一个 没有传统延续,没有血统优劣的 地方,工厂女孩在这里所必须要 学会的是如何重新定义“自我”。 当她冒险开始尝试一些事情时, 她就会从集体中脱颖而出并迫使 整个世间重新将她看做是一名独 立的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是工 厂女孩外出打工时收获到的最大 财富。 敏(Min,音译,下同),一个身 材矮小却长得壮实的小姑娘,穿 起工装裤、运动鞋的活脱脱就是 一名假小子,不耐烦地要长大。她 长着一张娃娃脸,浑圆地面对着 世界,有着儿童时常出现的耐心 期待的表情。2003年刚满 16岁 的敏在一家电器工厂找到了第一 份工作,每天工作 13个小时,只 有在没有加班的周六下午她才有 短暂的休息时间,每月的工资也 只有 400到 800元,而且经常被 拖欠。工作期间禁止聊天,上厕所 要排队、要签名。起初,敏还会借 着上厕所的机会,利用整个工厂 真正意义上唯一的一扇窗子来眺 望远方,让心灵得到一刻喘息,然 而后来连这种最基本的对自由的 向往也化为奢望。工伤、生病或者 怀孕对于流水线上的姑娘来说简 直就是噩梦,她们的人身权利不 会从当地政府和企业得到一丝的 保障。敏不甘于在流水线前像个 机器一样运转十年,她开始辗转 于各大工厂,凭借乐天的性格,坚 忍不拔的毅力,敏最终成功得到 一份职员的工作并收获了属于自 己的爱情。 春明(Chunming),张彤禾追 踪报道的另一位工厂女孩,率直 健谈的性子、犀利出众的口才让 她成为营销员中的佼佼者,并从 中赚到了钱。她先后做过记者,干 过传销,开过建材公司。她对新事 物充满好奇,对英语的学习更是 充满了热情,最终她成功蜕变成 为一名女强人。 “你能做什么?”是工厂女孩 在人才市场被问及最多的问题, 在这里几乎没有人会在乎你的学 历、金钱和人脉。“需求决定供 在 路 上 的 工 厂 女 孩 ︱ ︱︱ 读︽FactoryGirls ︾ 韩 韬/ 文 8- - 给”,东莞的商业学校是属于另一个世界 的存在,没有被历史绑架的培训学校可 以自由地教授他们想要教授的东西。“你 们在卖些什么?我们在推销自己!”在这 里有各种各样的实用课程培训:英语、礼 仪、计算机。拼命地完善自我,接受培训 是工厂女孩在快节奏社会中保持自我不 迷失的重要。成功的第一步是装模 作样,工厂女孩们只去参加那些她们需 要的课程,掌握最基础的技能,她们信奉 的是“如果你的言语和行为能够和那个 你想成为的人一样,那么你就会成为那 个人!”“没有任何一套礼仪是如此的基 础以至于每一个动作都需要详尽的说 明;有时候,这些课程就像在费力地教一 名火星人如何成为地球人!”张彤禾还为 我们描述了一种东莞特有的“流水线式 英语学习”———把工厂女孩视为流水线 上的产品,每一道机器对她们的大脑进 行大量重复的“填塞”,发明这套机器的 民科 X先生认为工厂女孩由此就可以 记住更多的单词,继而获得英语学习的 伟大进步。然而事实却是由于学生间缺 乏有效的沟通交流,工厂女孩沦为一台 台英语单词复读机,不会交流,一开口就 错误连篇。另一方面口才在这里也有广 阔的市场。在传统的中国,雄辩术不是一 项重要的技巧,会议的形式往往是令人 昏昏欲睡的乏味陈述。通过口才学习的 工厂女孩往往可以在应聘中获得更多的 机会。 婚姻是每个工厂女孩必须要面对的 问题。家里人往往更想让她们在赚了足 够的钱后回家,在临近的村庄找一个差 不多的男孩就嫁了,然而这群初尝“自 我”女孩子们却总是不如父母的意。迁移 的流动性把工厂女孩找丈夫的事情复杂 化了,从流水线上脱颖而出的工厂女孩 们瞧不起那些“逃”回家里的村夫,然而, 生活在城市里的男人反过来也瞧不上她 们。值得庆幸的是,故事的主人公敏找到 属于自己的爱情,尽管他是一名村 夫———不高,不帅,没钱,工作也很糟糕, 还被父亲要求回家赡养老人。当被张彤 禾问及他们之间是否有未来时,敏,这个 单纯又乐天的姑娘,只是笑笑。无论怎 样,她喜欢着那个男孩,所以她会努力和 他走下去。女强人春明还在成功的路上 独行,相信生性要强的她也会找到属于 她的遮蔽之所。 “对于工厂女孩来说,现在就是一 切,过往的记忆在消散,”但家在任何时 候都是她们心灵得以休憩的港湾,是她 们永远也不会忘却的平淡乐土。敏,从未 忘记自己从哪里来,自己的家乡在哪里。 无论家乡如何落后,家人如何保守,自己 又是如何功成名就,家乡都是工厂女孩 们最终选择的归宿。 “现代中国发展得是如此迅速,以至 于很多事情都还没来得及记录在纸上, 就已经过时了。”对于这样的情况,张彤 禾采用了一种别样的记录手法———把焦 点放在工厂女孩个体身上,而不是大篇 幅地记录经济危机,环境污染。因为在张 彤禾看来,每当你回首过往的岁月,发生 在个体上的改变往往要比大事件更容易 萦绕在脑海,流淌在心间。 东莞是一个只拥有当下的城市,然 而张彤禾也意识到如果要完成一本和中 国有关的书籍,没有记述历史,将会是一 本不完整的书;对工厂女孩的跟踪报道 如果没有女孩们的乡村生活,将会是一 篇不完整的报道;一部仅是作为报道者 和观察者的真实故事,将会是一部不完 整的故事。于是为了尽可能完整地成书, 为了完成父辈的遗志,张彤禾开始了自 己的寻根之旅,把自己置身其中,为读者 展现了自己作为一名海外寻根者,对于 中国近几十年巨变产生的困惑和发自内 心的祝福。 整本报道集揉和了工厂女孩“出去” 和作者“寻根”两条主线,呈现了历史与 当下的交错,自我与集体的碰撞以及农 民阶层与市民阶层的转换。严肃的话题 能以娓娓道来的形式展现,真实的故事 不乏严谨公正的报道态度。Factory Girls 实不失为一本倾听“当代中国声音”的优 秀作品。 (作者为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本科生) 标题:Factory Girls 副标题: Voices from the Heart of Modern China 作者: Leslie T Chang 出版社: Picador 出版年: 2010 页数: 431 定价: $9.99 装帧: Paperback ISBN: 9780330447362 【Ted演讲】张彤禾:中国工人的声音 9- - 西闪,男,系中国独立作家,评论家,青年学者,著名独立书评人,画家。评论作品常刊于《南方都市报》、《新京报》、《南都周 刊》、《三联生活周刊》等报纸杂志,著有评论集《思想光谱》,曾被凤凰网评为中国年度独立书评人。擅长人物速写、钢笔风景。 2011年绘画作品展出于白夜艺廊。2011年作品参加安仁素人画廊“自在随心”画展。 抬高房梁,夯实基础 ———读《维特根斯坦传》 西闪|四川成都 1911年 10月 18日,剑桥大学三一 学院,伯特兰·罗素和朋友正在自己的房 间里饮茶,一个陌生的青年人闯了进来, 用结结巴巴的英语请求旁听他的课。罗 素很高兴自己的数理逻辑课程能够吸引 到第四个学生———哪怕只是来旁听的。 但很快他就发现,这个旁听生可不是来 这里正襟危坐的。事实上,年轻的德国人 (罗素这么以为)很快成了课堂中的一 霸,爱争辩,很烦人。他在给情人的信中 情绪复杂地介绍道:“我的德国朋友有成 为负担的危险,他在课后跟着我回去,争 论到晚饭时间———顽固、执拗,但我觉得 不蠢。” 四个礼拜后,罗素才搞清楚,他眼中 “野蛮的德国工程师”其实是奥地利人。 这一次他在信中提到的维特根斯坦是一 个非常聪明的青年,热爱文学,酷好音 乐,只要不谈哲学,甚至算得上举止宜 人,“我开始喜欢他了”。 不过那时候罗素仍视这段交往为小 插曲,尚未把眼前的这个青年当作未来 岁月的重要角色。当维特根斯坦为了今 后的职业抉择来征询意见的时候,他分 明感觉到了担负的责任,却没有立刻意 识到自己的责任何其重大———他决定的 不仅是维特根斯坦的命运,也是自己的 命运,以及哲学的命运。 然而很快罗素就明白他感受到的责 任具体指什么。在耗费十年精力完成《数 学原理》这一著作之后,罗素认为自己对 技术性哲学的贡献已经到此为止了。他 迫切需要一个新人来接续他所开创的事 业,适时出现的维特根斯坦正是担负这 一责任的最佳人选。 “我爱他”,指导了维特根斯坦一个 学期后,罗素毫不迟疑地写道,“我觉得 他将解决我因为太老而解决不了的问 题———我的工作提出的、有待新鲜的头 脑和年轻的活力去解决的所有种类的问 题。”不仅如此,罗素还准确地断言:“维 特根斯坦是我生活中的一大事件———无 论结果如何。” 对于责任的另一方来说,罗素何尝 不是人生里的大事件?就像维特根斯坦 后来承认的那样,是罗素切切实实救了 他的命。在此之前,他苟活在未能勇敢自 杀的羞愧当中长达九年。因为罗素的鼓 励,他才能祛除内心里那个冷酷的声音: “你活在世上乃是多余的。”也正因为如 此,责任之于维特根斯坦,性情平和的罗 素未能全然理解。他高高兴兴地把“什么 是逻辑”这个基本问题交给年轻人,就像 把一只没能驯服的野兽交给朋友,然后 独自去享受别样的智性乐趣。而责任所 带来的少有人理解的尖锐、炽烈以及痛 楚,维特根斯坦为此付诸一生。瑞·蒙克 (Ray Monk)给他的《维特根斯坦传》加上 “天才之为责任”的副标题,就是看准了 这一点。 关于“责任”,蒙克用翔实的事实阐 释了他的理解。自 20世纪下半叶以来, 围绕着维特根斯坦的名字,一个庞大的 “产业”逐渐形成,但是对哲学家本人的 认识却是光怪陆离的。论及他的学术文 章和书籍有 5868种之多———这还是 20 年前的统计。至于非学术的作品,传记、 回忆录,以及相关的诗歌、绘画、音乐、小 说、电影和电视更是数不胜数。维特根斯 坦的头像印在时尚青年的 T恤上,《逻辑 哲学论》谱了曲,灌制成了唱片。我还曾 看过一部舞台剧风格的电影,把维特根 斯坦塑造成一个热爱数学的同性恋者。 小时候穿金戴银,鼻梁上架着高度近视 眼镜,不是在喃喃自语奋笔疾书,就是在 跟独角犀牛或绿毛怪物对话。在片中二 十多岁的维特根斯坦已经满脸皱纹,成 天嚷嚷着“要么理解,要么去死”,活像经 过毕加索加工的哈姆雷特。尖锐、炽烈以 及痛楚,每个人似乎都看到了维特根斯 坦身上的这些特质,却又曲解了它们。结 果,它们构成越来越浓的迷雾,也生发出 愈来愈惊人的魅力。 有人正确而片面地体会到,维特根 斯坦的这些特质指向一种极端的诚实, 没有继续挖掘底下更深刻的原因———例 如他晚年的学生马尔康姆(N.Malcolm) 在《回忆维特根斯坦》中所写。像伊格尔 顿(T.Eagleton)这种文化理论家则满足 于大而化之的描述,不惜把哲学家打扮 成神秘主义的苦行僧,甚至是性情暴躁 的极权主义者。至于捕风捉影的传记作 家,例如巴特利(W.Bartley)那样的偷窥 狂,在拿不到多少一手材料的情况下就 敢断论,维特根斯坦的性情源于同性滥 交行为的自责,当然会遭到蒙克的专文 批驳。蒙克用厚达六百页的篇幅证明, “责任”———理解责任、担负责任与践行 责任,是理解维特根斯坦一生的最佳路 径。 不过,责任之于维特根斯坦,犹如一 片树木化为精煤,凭借天赋,也需要时间 与机缘。与今人的想象不同,幼年的哲学 家没有显露出多少异秉。实际上他四岁 10- - 才开口说话,青少年时期的学习也不佳。十 四岁那年,自觉没什么天分的维特根斯坦听 从父母的安排就读工科学校。即便如此,他 在学校里的成绩也相当糟糕。尽管多年后哲 学家认定,自己八岁时提出的疑问决定了未 来人生的意义,但是在“自我”的图像显现之 前,他对责任的理解无疑是外在的。他曾是 家人眼中满足快活的小男孩,学校里沉默孤 独的少年,无论哪个角色,都是顺从他人意 愿的结果。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维特根斯坦 没有从“撒谎对自己有利的时候,为什么要 说实话”这个问题里找到答案。问题本身的 尖锐感令他有过困惑,然而坦率地讲,从蒙 克的记述中可以看到,在遇到罗素之前,他 还没有做出过忠实于自我的重大抉择。 一旦对责任有了更深的理解,维特根斯 坦定会闯进罗素的房间,这是这本传记给我 的感受。19世纪末至 20世纪初,欧洲正处在 后来斯宾格勒所谓的“文明衰落”期。当时的 维也纳,则是“研究世界毁灭的试验场”。一 些人如思想家克劳斯 (K.Kraus)、魏宁格(O. Weininger)等人提倡摒弃奢靡与物欲,以强 健的精神搭救自我,重建世界。心智渐成的 维特根斯坦深受此类影响。他开始接受“真 实于自己是不容违背的责任”,并且在罗素 的帮助下,决心成为一个不隐藏“自己之所 是”的人。 不隐藏“自己之所是”,这就是维特根斯 坦人生态度的核心。正是在这一点上,他有 别于大多数哲学家,包括他的老师罗素。支 撑多数哲学家的,往往是对未知领域的好奇 心,或是建构理论体系的雄心,而维特根斯 坦选择哲学只是为了服从忠实于自己的责 任。他要的不是渊博的知识或洞悉的智慧, 他要的是目光清晰与内心澄明。做一个直视 自我的人,或者用他的话说,成为一个“得体 的人”,始终是维特根斯坦的目的。 所以几年后罗素发现,学生的工作与导 师的愿望相距甚远。按照他的想法,维特根 斯坦应该用逻辑为数学奠定基础,再以此勾 画万物。他原以为自己递给了年轻人一个知 识迷宫的线头,没想到后者根本无视规则, 随时显露出破壁而出的劲头。事实上维特根 斯坦自认为,他在哲学上的所有努力都是为 了冲撞语言的极限。至于数学,不过是一种 特殊的人造语言而已———而这种轻看,罗素 不能接受。 假如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他俩的分歧 可能会局限于学术领域。但是战争改变了很 多事,包括他们对责任的价值判断。战前,维 特根斯坦求真的热情丝毫不亚于罗素——— 他不惜借助催眠术来提升自己的专注 度———《逻辑哲学论》的大部分内容正是这 种热情的产物。可是,当罗素态度鲜明地反 对战争之时,维特根斯坦为了成就一个“得 体的人”,却加入了奥匈帝国的军队。在与死 神对视的日子里,他重点阅读的不是克劳斯 或叔本华,而是托尔斯泰的《福音书概要》和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毫无 疑问,这些阅读标志着维特根斯坦开始重新 检视哲学与伦理的关系。这些检视包含在 《逻辑哲学论》的结尾部分,并且浓缩成那句 著名的断言:“凡是能够说的事情,都能够说 清楚;凡是不能说的事情,就应该保持沉 默。”战后,维特根斯坦和罗素为“善”与“智” 谁是第一位的问题发生争执,最终认定对方 乃是“邪恶”。可以说,正是这句断言,特别是 它的后半句,将他们截然地区分开来。 实际上这句断言也区分了维特根斯坦 与逻辑实证主义者。一战后,以石里克(M. Schlicklisten)为首的维也纳小组成员像朝圣 者一般聚拢过来。他们曾经一遍又一遍地阅 读和讨论《逻辑哲学论》。但是很快他们惊讶 地发现,维特根斯坦不是他们的圣人。和他 们崇尚审慎理性的态度完全不同,维特根斯 坦更像艺术家,而非科学家,有时候甚至表 现得像一个先知和预言家。最后,一个疯子 杀害了石里克,也间接终止了维特根斯坦与 逻辑实证主义者的联系。卡尔纳普(R.Car原 nap)后来回忆道,维特根斯坦在思考的时候 总让人觉得他有一种内在的挣扎,似乎“要 在强烈和痛苦的紧张之下穿透黑暗到达光 亮。”透过蒙克的这本传记我知道,与其说这 是哲学家思考的状态,不如说是他在肩负责 任时的典型表现。如上所述,那是尖锐的、炽 烈的以及痛楚的。 可是我提醒自己不要忘了,1914年开赴 战场的时候,维特根斯坦是一个用严密思维 包装好的 24岁新人。当他 1919年离开战俘 营,五年的军旅岁月带给他的,绝不是逻辑, 而是对死亡、苦难和命运的反思。很明显,对 于三十岁以后的维特根斯坦来说,责任的含 义不同以往了。 对自我责任过于褊狭的忠诚曾让维特 根斯坦深陷孤独,也给周围的人和物留下痕 迹,乃至造成伤害。失和于罗素不是惟一的 出生 1889年 4月 26日 逝世 1951年 4月 29日 学派:分析哲学、语言哲学 主要领域: 形而上学、认识论、逻辑学、 语言哲学、数学哲学 著名思想: 语言的图象论、“不可说”、 “意义即使用”、语言游戏、 家族相似、“私人语言”论证、 生活形式 受影响于 祁克果、叔本华, 弗雷格、罗素、 G.E.摩尔、魏宁格、拉姆塞、斯拉法 施影响于 罗素、斯特劳森、克里普克、塞尔、 普特南、戴维森、达米特、冯·赖特、 丹内特、罗蒂、安斯康姆、拉姆塞、 莱特、皮特·海克、麦克道威尔、 奎因顿、霍尔威奇、麦克金、 戴蒙德、柯南特、利奥塔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Ludwig Josef Johann Wittgenstein 标题:维特根斯坦传 副标题: 天才之为责任 原作名: Ludwig Wittgenstein: The Duty of Genius 作者: [英] 瑞·蒙克 译者: 王宇光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1-6 页数: 674 定价: 79.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308086141 书籍信息: 11- - 例证,连他为家族设计的居所都显露出 森冷孤绝。在经历了几年乡村教师的失 败生涯后,他为了友谊而不是哲学重返 剑桥。可是除了人情练达的凯恩斯(J.M. Keynes)利用距离维系住了平淡的友情, 很少人能与他保持长久的关系。同侪嘲 讽他正在发明一种使严肃的思考成为不 必要的学说,受过咆哮的长者摩尔(G.E. Moore)甚至会从遭遇他的噩梦中惊醒。 学生们没有多少得到真传,才华反被敬 畏一一摧毁。他愤懑于剑桥令人窒息的 学术空气,情愿逃向挪威、爱尔兰或者任 何一个无人之境。但是他需要有人“在 场”———他人的存在能帮助自己获得孕 育思想所需的平和。他必须在扞格不入 的责任与友爱中找到结合点。 维特根斯坦承认:“我的不快乐很复 杂,难以描述。但主要的东西是孤独。”同 时他又质问自己,一个人如果不快乐,活 着有什么意义?怀着失却的恐惧,他感到 所爱的人正从身边离去。一战期间死于 空难的挚友品生特(D.Pinsent),英年早 逝的学术知音拉姆塞(F.Ramsey)。曾计 划同赴俄国生活的爱人斯金纳(F.Skin原 ner)郁郁而终,说不定眼前依恋他的本· 理查兹(B.Richards)也会失去。在深刻的 孤独里,或者说在爱的渴望中,维特根斯 坦看到生活的根本是不安全的,存在着 巨大的不确定性。而要减少这种不确定 性,不能依靠公式和命题,只能依靠“综 观之呈现”,通过理解去改变看待事物的 方式。 事实上从 1915年的一战前线算起, 无论是意大利的战俘营还是奥地利的山 野乡村,无论是挪威的独居木屋或是都 柏林的里斯旅馆,无论是剑桥还是康奈 尔,无时无刻,只要渴望快乐生活的意志 还存在,维特根斯坦检视哲学与伦理的 关系,并把二者高
/
本文档为【猫头鹰总第31期】,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