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精品】第一篇 中国古代教育 第一章 官学制度的建立和“六艺”教育的形成51

2017-09-21 48页 doc 89KB 198阅读

用户头像

is_977556

暂无简介

举报
【精品】第一篇 中国古代教育 第一章 官学制度的建立和“六艺”教育的形成51【精品】第一篇 中国古代教育 第一章 官学制度的建立和“六艺”教育的形成51 第一篇 中国古代教育 第一章 官学制度的建立和“六艺”教育的形成 一、选择题 1(对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没有阶级性 B(有组织性 C(有等级性 D(无目的性 2(我国教育萌芽于( ) A(原始社会初期 B(原始社会中期 C(原始社会末期 D(奴隶社会 3(以下几项哪一个不属于学校产生的条件( ) A(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 B(社会事务日益复杂,需要专人管理 C(家庭的出现为教育提供场所 D(文字的产...
【精品】第一篇 中国古代教育 第一章 官学制度的建立和“六艺”教育的形成51
【精品】第一篇 中国古代教育 第一章 官学制度的建立和“六艺”教育的形成51 第一篇 中国古代教育 第一章 官学制度的建立和“六艺”教育的形成 一、选择题 1(对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没有阶级性 B(有组织性 C(有等级性 D(无目的性 2(我国教育萌芽于( ) A(原始社会初期 B(原始社会中期 C(原始社会末期 D(奴隶社会 3(以下几项哪一个不属于学校产生的条件( ) A(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 B(社会事务日益复杂,需要专人管理 C(家庭的出现为教育提供场所 D(文字的产生为知识的传播提供了条件 4(以下几项哪一个不是原始学校的形态( ) A(辟雍 B(瞽宗 C(序 D(庠 5(西周建立的两大学校系统是( ) A(大学和小学 B(国学和乡学 C(官学和私学 D(上学和下学 6(对“辟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是西周国学中的大学 B(是西周国学中的小学 C(是西周的乡学 D(是西周的一种私学 7(西周时期诸侯所设的大学称为( ) A(辟雍 B(泮宫 C(瞽宗 D(庠 8(关于西周时期的“六艺”,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 B(是夏、商、西周时期教育的基本内容 C(体现了文武兼备、诸育坚固的特点 D(反映了中华文明发展早期的辉煌 二、简答题 1(简要介绍西周时期的官学教育制度。 第二章 私人讲学的兴起和传统思想的奠基 一、选择题 1(以下哪一项不是古代私学兴起的原因( ) A(受教育的对象越来越多 B(奴隶制的解体 C(学术文化下移 D(养士之风盛行 2(诸子百家中被称为“显学”的是( ) A(道家和法家 B(儒家和道家 C(道家和墨家 D(儒家和墨家 3(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 的一所著名学府,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 ) A(楚国 B(燕国 C(齐国 D(秦国 4(对稷下学宫的性质描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 A(由官方出资兴办的官学 B(以私人讲学为主,因而是私学性质 C(是在一种学术交流机构,而非学校的性质 D(是一所由官家操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 5(孔子政治主张的基本出发点是( ) A(利 B(仁 C(德 D(信 6(“性相近,习相远”是孔子对 的概括。( ) A(教育对象 B(教育目的 C(教育作用 D(教育任务 7(以下几项哪一个不属于孔子所确定的“六艺”。( ) A(礼 B(乐 C(数 D(易 8(在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中, 是最高的道德概念。( ) A(礼 B(仁 C(孝 D(德 9(以下哪一项不是孔子的道德教育的原则。( ) A(持志养气 B(立志乐道 C(克己内省 D(改过迁善 10(被封为“亚圣”的是( ) A(庄子 B(老子 C(荀子 D(孟子 11(孟子教育思想的基础是( ) A(性恶论 B(性善论 C(性三品 D(素丝说 12(孟子认为人人天生都有的四个善端是( ) A(仁、义、孝、礼 B(信、爱、敬、惧 C(仁、义、孝、忠 D(仁、义、礼、智 13(首先提出“明人伦”的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14(“反求诸己”是由 提出来的。( ) A(荀子 B(孔子 C(孟子 D(韩非 15(“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这是 对教学方法的总 结。( ) A(孟子 B(荀子 C(孔子 D(老子 16(第一个提出“化性起伪”的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17(荀子提出的教育目标是( ) A(大丈夫 B(仕人 C(鸿儒 D(大儒 18(荀子将“六艺”改为“五经”,去掉了“六艺”中的( ) A(《诗》 B(《书》 C(《易》 D(《春秋》 19(自称其学说代表“农与工肆之人”的利益的是( ) A(荀子 B(墨子 C(庄子 D(孟子 20(“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这是 提出的 。( ) A(墨翟 素丝说 B(韩愈 性三品 C(荀子 素丝说 D(韩非 性三品 21(提出培养“兼士”的教育目的是哪个学派。(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22(“三表法”是墨子提出的 。( ) A(教学的三种方法 B(判断言谈的三条 C(道德教育的三个层次的要求 D(一种数学方法 23(在教育上主张主动施教,“强说人”的学派是( )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24(孔子主张“述而不作”,墨家对此的态度是( ) A(批评 B(赞成 C(不作回应 D(默认 25(使道家真正成为一个学派的是( ) A(韩非 B(庄子 C(老聃 D(荀子 26(道家的教育主张是( ) A(“不言之教” B(“以法为教” C(“兴利除害” D(“化性起伪” 27(以下人物在人性论上的观点相似的一组是( ) A(孔子 荀子 B(孟子 荀子 C(荀子 韩非 D(韩非 孟子 28(“以吏为师”是哪个派别的教育管理手段( ) A(道家 B(墨家 C(儒家 D(法家 29(以下教育论著不属于《礼记》的是( ) A(《大学》 B(《四书》 C(《学记》 D(《乐记》 30(“藏息相辅”是 中的教育教学原则。( ) A(《大学》 B(《中庸》 C(《学记》 D(《乐记》 二、辨析题 1(《学记》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三、简答题 1(简述私学兴起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2(分析稷下学宫的性质特点和历史地位。 3(孔子对教育作用是如何分析的, 4(孟子的教育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 5(孟子提出了哪些教学原则, 6(《大学》里的三纲领、八条目是指什么, 7(简要介绍《学记》里的教育思想。 四、分析论述题 1(评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2(试比较孟子与荀子教育思想的异同。 3(试述墨家的教育思想。 第三章 儒学独尊与读书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 一、选择题 1(“立五经博士”是哪一位统治者的决策( ) A(汉武帝 B(秦始皇 C(周文王 D(唐太宗 2(汉代著名文献《对贤良策》的作者是( ) A(王充 B(董仲舒 C(贾谊 D(郑玄 3(“太学”这一官办教育机构是在哪个朝代出现的( ) A. 唐代 B.汉代 C.秦代 D.周代 4. 汉代首先提出“独尊儒术”思想的是( ) A.王充 B.董仲舒 C.贾谊 D.郑玄 5(以下哪一个不是太学的法定教材( ) A(《诗》 B(《礼》 C(《乐》 D(《易》 6(我国读书做官的教育模式是在 形成的。( ) A(西周 B(唐代 C(秦朝 D(汉代 7(察举制是 时期得以确立的。( ) A(西周 B(唐太宗 C(汉文帝 D(汉武帝 8(是一种专门学校,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 ) A(四门学 B(太学 C(鸿都门学 D(国子监 9(董仲舒流传下来的代表作是( ) A(《师说》 B(《劝学》 C(《春秋繁露》 D(《聊斋志异》 10(董仲舒的人性论属于( ) A(性三品 B(性善论 C(性恶论 D(素丝说 11(以下教学方法不是由董仲舒提出的是( ) A(强免学问 B(节博合宜 C(兼程中衡 D(专一虚静 12(《论衡》是哪位思想家的代表作( ) A(王充 B(王阳明 C(韩愈 D(董仲舒 13(王充的思想中,与儒家神学明显对立的论点不包括( ) A(天道自然 B(性有善恶 C(万物自生、万物一元 D(人死神灭 14(以下几位,在人性论上的观点与其他几位区别最大的是( ) A(韩愈 B(董仲舒 C(王充 D(孟子 15( 王充把人才分为四等,其中最理想的一类人是( ) A(鸿儒 B(文人 C(通人 D(儒生 16(王充所提倡的教育内容是( ) A(四书 B(五经 C(六艺 D(博通百家 17(在处理与教师的关系问题上,王充提出的观点是( ) A(师云亦云 B(问难与距师 C(师道尊严 D(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二、简答题 1(简述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 2(试分析董仲舒的“性三品”学说及其教育作用。 3(简述王充的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四章 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善 一、选择题 1(“重振儒术,兼融佛、道”是什么时期的文教政策,( ) A(汉代 B(隋唐 C(宋代 D(魏晋 2(我国古代首次设立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是( ) A(国子监 B(太学 C(教育部 D(文部省 3(我国历史上教育成为独立的部门是始于( ) A(西周 B(汉代 C(隋唐 D(北宋 4(以下唐朝的学校中,不属于国子监管辖的是( ) A(太学 B(广文馆 C(律学 D(医学 5(唐朝府学的性质是( ) A(中央官学 B(儒学 C(私学 D(地方官学 6(唐朝各类学校中,属于东宫管辖的是( ) A(弘文馆 B(崇文馆 C(广文馆 D(国子学 7(唐朝五月份放的长假称为( ) A(旬假 B(田假 C(授衣假 D(月假 8(隋朝 科的设立,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产生。( ) A(进士 B(秀才 C(明经 D(明法 9(科举生源中,由中央、地方官学经过的学业考试合格,选送到尚书省应试的, 称为( ) A(乡贡 B(举人 C(进士 D(生徒 10(唐代科举考试的时间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1(隋唐科举中最高、最难考的一科是( ) A(进士 B(秀才 C(明经 D(明法 12(隋唐科举考试中,由考官任揭经书的某一页,将其左右两边遮住,露出中间一行, 再裁纸为帖,贴盖其中的数字,令应试者填出来,这种方法是( ) A(帖经 B(墨义 C(策问 D(诗赋 13(设题指事,由被试者做文章,是针对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发 表评论,设想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考试方法是( ) A(帖经 B(墨义 C(策问 D(诗赋 14(以下哪一向不属于科举制度的合理性( ) A(明确了学校教育的目的 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使选士与育士结合 D(使选拔人才较为公正客观 15(中外文化交流中以中国输入为主的是( ) A(中日 B(中朝 C(中突 D(中印 16(中日文化交流中,肩负着外交和学习双重任务的是( ) A(留学生 B(学问僧 C(遣唐使 D(观光客 17(唐代被称为“振兴儒学的卫道者”的思想家是( ) A(柳宗元 B(韩愈 C(王安石 D(王充 18(韩愈在人性论上主张( ) A(性善轮 B(性恶论 C(素丝说 D(性三品 19(从性三品出发,韩愈认为不可教,须施以刑罚的是( ) A(上品之人 B(中品之人 C(下品之人 D(都不可教 20(韩愈的代表作是( ) A(《劝学》 B(《师说》 C(《论衡》 D(《春秋繁露》 二、简答题 1(试述科举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 2(分析韩愈的性三品说及其教育作用观。 3(简述韩愈《师说》中的教育思想。 第五章 理学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一、选择题 1(宋朝科举考试的地位提高的表现不包括( ) A(罢察举,重科举 B(取士名额增加 C(增加恩科 D(增加考试方法 2(宋朝科举废除帖经、墨义、诗赋等传统科目,改试( ) A(策问 B(经义 C(口试 D(殿试 3(北宋范仲淹主持的兴学称为( ) A(庆历兴学 B(崇宁兴学 C(熙宁兴学 D(庚款兴学 4(熙宁兴学是由 主持的。( ) A(范仲淹 B(蔡京 C(王安石 D(胡瑗 5(北宋第一次兴学期间,胡瑗用于太学的教学制度称为( ) A(苏湖教学法 B(三舍法 C(朱子读书法 D(实学教学法 6(“三舍法”是北宋 兴学期间,用于太学的教学改革方法。( ) A(第一次 B(第二次 C(第三次 D(第四次 7(崇宁兴学时期的 是中国古代唯一举办过的专门美术学校。( ) A(书学 B(美学 C(画学 D(国学 8(《三经新义》中的“三经”是指( ) A(诗、书、乐 B(礼、乐、易 C(诗、乐、春秋 D(诗、书、礼 9(“三舍法”是 在熙宁兴学期间创立的,是对太学的一种改革。( ) A(范仲淹 B(王安石 C(蔡京 D(胡瑗 10(在太学中,初入学者为( ) A(外舍生 B(内舍生 C(上舍生 D(下舍生 11(苏湖教学法实质是一种( ) A(升舍考核制度 B(科举制 C(分斋教学制 D(选拔制 12( 创立了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必修选修制度( ) A(王安石 B(范仲淹 C(蔡京 D(胡瑗 13(以下几个书院中,哪一个性质与其余几个不同,( ) A(应天府书院 B(白鹿洞书院 C(东林书院 D(集贤殿书院 14(朱熹担任洞主,亲自掌教的书院是( ) A(东林书院 B(白鹿洞书院 C(嵩山书院 D(岳麓书院 15( 创立的 书院定期举行学术会讲。( ) A(朱熹 白鹿洞 B(顾宪成 学海堂 C(顾宪成 东林 D(朱熹 东林 16(诂经精舍的创立者是( ) A(阮元 B(顾宪成 C(胡瑗 D(朱熹 17(以下几种私塾,哪一个属于义塾( ) A(《三味书屋》 B(有钱人家为孩子请家庭教师 C(村里的医生捐钱办的一所简易学校 D(全村人凑钱办的学校 18(以下蒙学教材,哪一个不是唐宋时的,( ) A(《三字经》 B(《急就篇》 C(《千字文》 D(《百家姓》 19(以下蒙学教材,不属于诗歌类的是( ) A(《蒙求》 B(《训蒙诗》 C(《千家诗》 D(《唐诗三百首》 20(《四书》的作者是( ) A(孔子 B(颜元 C(朱熹 D(王守仁 21(“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对 的描述。( ) A(教育的作用 B(教育方法 C(教育内容 D(教育手段 22(朱熹认为大学的教育目的在于( ) A(学事 B(明理 C(学经 D(锻炼意志 23(“心外无物”的观点是由 提出来的。( ) A(朱熹 B(陆九渊 C(王充 D(王守仁 24( 提出了“随人分限所及”的教育原则。( ) A(朱熹 B(陆九渊 C(王充 D(王守仁 25(在教育内容上,王阳明的主张是( ) A(六经皆史 B(博习百家 C(提倡儒学 D(反对读书 二、简答题 1(介绍北宋的三次兴学的主要内容。 2(三舍法及其历史意义。 3(什么是苏湖教学法, 4(宋代书院产生的原因,办学特色及其意义是什么, 5(简述王阳明对教育作用的分析。 三、分析论述题 1(阐述朱熹的教育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第六章 早期启蒙教育思想的产生 一、选择题 1(以下几项哪一个不属于早期启蒙教育思想的一般特征,( ) A(批评传统 B(包容广大 C(崇尚西学 D(提倡实用 2(早期启蒙思想家的教育目标是( ) A(治术之士 B(实德实才之士 C(统治人才 D(明道之人 3(颜元是 时期的教育家。( ) A(宋代 B(元朝 C(明清 D(隋唐 4(颜元认为治国安民的根本是( ) A(礼教 B(人才 C(劳动 D(科技 5(颜元对学校、人才、治国三者之间关系的描述是( ) A(“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 B(“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C(“齐家、治国、平天下” D(“人才为政事之本,而学校尤为人才之本。” 6(颜元的教学内容可概括为( ) A(“三事、六府、三物” B(“正德、利用、厚生” C(“六德、六行、六艺” D(“金、木、水、火、土、谷” 7(颜元的分斋教学中,没有设立的斋舍是( ) A(理学斋 B(艺能斋 C(治事斋 D(帖括斋 8(颜元晚年创立,采用分斋教学的学校是( ) A(应天府书院 B(湖州书院 C(漳南书院 D(颜氏书院 9(颜元的漳南书院中有两斋是应时局的需要暂时设立,待时机成熟就会关闭,指的是 ( ) A(文事斋 帖括斋 B(理学斋 帖括斋 C(经史斋 理学斋 D(经史斋 帖括斋 二、分析论述题 1(阐述颜元的实学教育思想。 答案 第一篇 中国古代教育 第一章 官学制度的建立和“六艺”教育的形成 一、选择题 1(A 2(C 3(C 4(A 5(B 6(A 7(B 8(A 二、简答题 1(简要介绍西周时期的官学教育制度。 答:奴隶社会的经济、政治条件,决定了西周只有官学而没有私学,官学机构与政治机构联系在一起,没有分离独立,历史上称这种现象为“学在官府”。西周已形成这种“学在官府”、“官安学业”的局面,政教一体,官师合一,以“明人伦”为教育宗旨,培养治术人才。 西周建立了两大系统的学校,即国学和乡学。“国学”是专为贵族子弟设立的,设在天子、诸侯所在的都城;乡学是按照地方行政区域为一般奴隶主和部分庶民子弟设立的,规模比较简单,只有小学一级,设在都城以外的地方。 “国学”又分为小学和大学两级。小学高在王宫内。大学设在都城过郊,天子所设的大学叫辟雍,诸侯所设的大学叫泮宫。西周学校的教师都由官吏兼任。教育内容包括德、行、艺、仪四个方面,而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为基本内容。“礼”,后世称之为周礼,包括周代的典章制度和以孝、悌为核心的道德以及各种礼仪。“乐”包括歌咏、舞蹈和演奏乐器等。“礼”和“乐”密切配合,“礼”是外在的政治原则、道德行为规范,是其思想行为准则,具有强制性。“乐”则陶冶人的感情,使强制性的礼转化为人们内在的道德和精神的需求。“射”即拉弓射箭的技术。“御”即驾驭战车的技能。“书”是读书、写字。“数”是计数。“六艺”体现了西周教育文武兼备、诸育兼顾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文明发展早期的辉煌。 第二章 私人讲学的兴起和传统思想的奠基 一、选择题 1(A (解析:受教育对象的增加是私学兴起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2(D 3(C 4(D 5(C 6(C 7.C 8.B 9.A 10.D 11.B 12.D 13.B 14.C 15.A 16.C 17.D 18.C 19.B 20(A 21.C 22.B 23.B 24.A (解析:孔子主张对古人的东西“述而不作”,只继承不创新,墨家对此提出批评,认为对于古代的好东西应当继承,但是在今天应当创造出新的东西) 25.B 26.A 27.C (解析:法家发扬了荀子的“性恶论”提出了“人性利己说”) 28.D 29.B 30(C 二、辨析题 1(《学记》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答: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它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它主要论述教育的具体实施,偏重于说明教学过程的各种关系。其作者一般认为是思孟学派,甚至具体到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 其中的内容主要包括教育作用与目的,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等几大部分。 《学记》把教育的作用和目的概括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兴办学校,推行教育,教化人民群众遵守社会秩序,养成良好风俗。 《学记》还规定了教育猪肚和学校管理,把大学教育定为两段、九年。七年为一段:谓之“小成”;九年合格后,谓之“大成”。规定视学与考试 。 《学记》提出了一系列教育教学的原则,可归纳为:“预、时、逊、摩”,“长善救失”,“启发诱导”,”“藏息相辅”。 总之,《学记》内容十分丰富,论述十分深刻,他所提出的一系列教育原则和方法,充满了辩证法因素,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它是十分全面、严整的教育专著,值得我们不断研习。 三、简答题 1(简述私学兴起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答:私学兴起的原因: 1(封建私有制在奴隶制的母胎里发生发展,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在一些诸侯国里取得了政权,这就促进了奴隶制解体,于是“学在官府”的垄断形式失去了原有的经济支柱和政治依据,造成“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局面。 2(原在周王宫里的一批有文化知识的人,失去了原来的地位和职守,其中一部分人变成了一批靠着自己过去掌握的“六艺”知识来自谋生活的知识分子,他们把原来秘藏于官府中的典籍文物、礼器乐器带到了民间。这就是出现了“学术文化下移”的趋势。 3(养士之风盛行,进一步促进了私学的发展。以齐鲁为发祥地,很快向各地发展,在这个潮流中,孔子起到了开辟道路的作用。 私学兴起的意义: 1(私学使学校从官府中解放出来,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教育垄断局面,教育过程与政治活动有所分离,教师成为独立的职业; 2(教育内容与社会生活发生了紧密的联系; 3(扩大了教育对象,培养了各类人才; 4(私学的发展在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方面有辉煌的成就,在中国教育史上有重要贡献,为百家争鸣奠定了基础,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 2(分析稷下学宫的性质特点和历史地位。 答: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也是当时教育史上的重要创造,对中国古代学术、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历史影响。 (1)稷下学宫的性质:稷下学宫是一所由官家操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 ?稷下学宫由齐国官方出资举办,始终不改变养士、用士的基本目的。从其主办者和办学目的来看,稷下学宫是官学。 ?稷下学宫是由养士制度发展演变而成的教育机构,它保持了充分尊重士人之讲学,不加干涉与限制的风范,其教学与学术自由,体现出私学的性质。 ?稷下学宫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政议政作用的高等学府。 (2)特点: ?学术自由,表现在:稷下学者“不治而议论”,拥有相当的独立和自由;来者不拒,包容百家;欢迎游学,来去自由;学术论辩,相互争鸣及吸取。 ?待遇优厚,包括给予“不治而议论”的政治待遇及优厚的物质待遇。 (3)历史地位: ?促进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 ?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 ?稷下学宫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它所独创的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办学形式,集讲学、著述、育才与咨政为一体的职能模式,自由讲学和自由听讲的教学方式、学术自由和鼓励争鸣的办学方针,尊重优待知识分子的政策,都显示了它的成功之处。 ?留给后人的思考:稷下学宫尊重贤士,尊重学术,其思想学术、文化教育的成功却未带来齐国政治的成功。 3(孔子对教育作用是如何分析的, 答:孔子对教育作用的分析包括两个方面,即教育的社会作用和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1)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孔子政治主张的基本出发点是“为政以德”,他认为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工作,通过文化教育工作可以把社会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传播到民众当中,这样就会对政治发生重大影响;但是教育工作并不就等于政治工作,它是通过传播文化、培养人们的道德,对政治施加影响。 同时,孔子还阐述了他的“庶、富、教”的施政大纲。从三者排列看,孔子认为治理好一个国家,要有这三个条件:首先要有较多的劳动力;其次,发展生产,解决人民的物质生活中的吃、喝、穿、住的问题,只有在先庶、先富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进行教化,发展教育事业。 (2)教育在人的成长中的作用 孔子承认人的成长教育起了决定作用,这一思想集中体现在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思想中。 孔子虽然非常重视教育的作用,但也不是教育万能论者。孔子提出“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的命题。 4(孟子的教育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 答:(1)孟子的教育目标是:“大丈夫”的理想人格。他对“大丈夫”的理想人格的描绘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首先,“大丈夫”有高尚的气节,他们绝不像权势低头,决不无原则的顺从。 其次,“大丈夫”有崇高的精神境界——浩然之气。“浩然之气”可以理解为受信念指导的情感和意志相混合的一种心理状态或精神境界,具有高度自觉性。 (2)要实现这一教育目标,培养“大丈夫”的理想人格的途径主要靠内心修养,大致有以下几条: 1(持志养气。孟子所说的,“持志”就是坚持崇高的志向,一个人有了志向与追求就会有相应的“气”——精神状态,志、气是互为因果的。 2(动心忍性。就是指意志锻炼,尤其是在逆境中的磨练。 3(存心养性。孟子指出,虽然人人都有仁义礼智的善端,但善端要形成实实在在的善性善行要靠存养和扩充。存养的障碍来自人的耳目之欲。要扩充善端就要寡欲,要发挥理性的作用。 4(反求诸已。当你的行动未得到对方的回应时,就应当首先反躬自问,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然后对人做得更到家。凡是必须严于律己,时时反省。 5(孟子提出了哪些教学原则, 答:孟子的扩充善性的思想,蕴含着他对教学过程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体现人的理性特点,要遵循和发展人的内在能力,他特别强调个体认知中的自觉性。其教学原则如下: 1(深造自得 孟子,认为知识的学习,并非从外而来,必须经过自己主动自觉地努力钻研,才能彻底领悟。既然万事万物的道理都在我心中,那么只有自求自得,才能深入心通,心有所得,达到运用自如的地步。 他说:“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他认为君子的高深造诣要有正确的办法,这就是要求他自觉地追求得到。自觉地追求得到的,掌握得比较牢固,牢固地掌握而不动摇,就能积蓄很深,积蓄很深,便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所以君子要自觉地有所得。 2(盈科而进 就是指教学和学习的过程要有步骤,循序渐进。 3(教亦多术 教学方法有很多种,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 “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在各种教育方式中,还有一种是不屑于去教诲他,这也是一种教诲呢!这是一种激励他人奋发的方式。 4(专心致志 孟子重视学习的专心致志,反对三心二意。他认为,人们在学习上的差异取决于其在学习过程中专心致志与否,而不是在于天资的高低。 6(《大学》里的三纲领、八条目是指什么, 答:《大学》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大学》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是后人所说的《大学》“三纲领”。所谓“明明德”,就是发扬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赋的光明道德。所谓“在亲民”,是指发扬了善性之后,即从事治民。治民要亲爱人民。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要求达到儒家封建伦理道德的至善境界。“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是《大学》提出的教育纲领和培养目标。 《大学》还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世称之为《大学》的“八条目”,这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 “格物”、“致知”是八条目的基础。所格的“物”,所致的“知”都是指伦理和道德原则,是指修己治人的道德修养,其实就是指学习儒家经典,提高自身素质。 所谓“诚意”,就是要不自欺,要慎独。在与别人相处时是这样,在独处时也应该是这样。所谓“正心”,就是教人防止个人感情、欲望的偏向。“修身”是“八条目”的基本,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所要达到的目的,即把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地步,也是《大学》中讲培养人的最高要求。只有这样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7(简要介绍《学记》里的教育思想。 答:《学记》也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它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它主要论述教育的具体实施,偏重于说明教学过程的各种关系。其作者一般认为是思孟学派,甚至具体到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 其中的内容主要包括教育作用与目的,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等几大部分。 1(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 《学记》把教育的作用和目的概括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兴办学校,推行教育,教化人民群众遵守社会秩序,养成良好风俗。 《学记》将教育与政治高度结合起来。使教育成为政治的手段。其次,尽管也说明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但人的发展问题是服从于政治与社会的发展的。因此,教育与人的关系只是一个中介。 2(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 (1)学制与学年 《学记》把大学教育定为两段、九年。七年为一段:谓之“小成”;九年合格后,谓之“大成”。 (2)视学与考试 其中,一、三、五、七、九,都有考试,分别是:“视离经辨志”、“视敬业乐群”、“视博习亲师”、“试论学取友”、“知类通达,强力尔不返”。体现国家对教育的重视。 3(教育教学的原则 可归纳为:“预、时、逊、摩”,“长善救失”,“启发诱导”,“藏息相辅”。 (1)“禁于未发之谓预”——预防性原则 (2)“当其可之谓时”——及时施教原则 (3)“不陵节而施之谓逊”——循序渐进原则 (4)“相观而善之谓摩”——学习观摩原则 (5)“长善救失”——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帮助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6)“启发诱导”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答”:教师引导学生,但又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督促勉励,又不勉强、压抑;打开学生的思路,但又不提供现成的答案。 (7)“藏息相辅”:既有有计划的正课学习,又有课外活动和自习,有张有弛,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劳逸结合。 四、分析论述题 1(评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答: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私学的创始人。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的人,他在文化教育方面的贡献主要有两个:?编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整理和保存了我国古代文化典籍;?开创私人讲学之风,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成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 其教育思想丰富而详实,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孔子理论体系的思想基础是“仁”、“礼”: 1、“仁”的思想 孔子把“仁”视作最高的道德规范,其要义就是“爱人”。他的“仁”的思想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政治上积极要求实施“德政”,缓和阶级矛盾;另外一个是“忠恕”的观念中,这是要求人积极帮助别人,对人要忠,不要把自己不喜欢的事强加给人 2、“礼”的思想 孔子的“礼”是就政治而言的,其精神集中表现在“正名”思想中。“正名”思想认为,君臣和父子都应严格恪守各自的名分和尊卑长幼的次序,应当“父慈、子孝、兄爱、弟敬”,“群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所以要求统治者提倡礼教。 (二)孔子对教育作用的论述包括社会和个人两个方面: 1、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孔子政治主张的基本出发点是“为政以德”,他认为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工作,通过文化教育工作可以把社会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传播到民众当中,这样就会对政治发生重大影响;但是教育工作并不就等于政治工作,它是通过传播文化、培养人们的道德,对政治施加影响。 同时,孔子还阐述了他的“庶、富、教”的施政大纲。从三者排列看,孔子认为治理好一个国家,要有这三个条件:首先要有较多的劳动力;其次,发展生产,解决人民的物质生活中的吃、喝、穿、住的问题,只有在先庶、先富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进行教化,发展教育事业。 2、教育在人的成长中的作用 孔子承认人的成长教育起了决定作用,这一思想集中体现在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思想中。 孔子虽然非常重视教育的作用,但也不是教育万能论者。孔子提出“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的命题。 (三)孔子对教育对象的论述是一种创举 孔子认为教育对象应当“有教无类”。“有教无类”中的“类”是指“种类”即族类。不分族类就是不分庶鄙,不分贵贱。 “有教无类”的本意是在教育对象上,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华夷诸族都可以入学。 孔子“有教无类”的提出是针对奴隶主阶级有教有类而言的,不仅把教育扩展到蛮夷之邦,而且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等级制度,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四)教育目的:“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意是:为官者已尽职尚有余力,应致力于学问;为学者有了丰富的知识还有余力,应去做官。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可见孔子教育的目的是仕途,要培养的是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 (五)孔子的教学思想 首先,在教育内容上,孔子承袭了西周的传统,以“六艺”为教学内容,但是根据现实的情况作了调整,提出他的“六艺”的教育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其中他特别注重《诗》、《礼》、《乐》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把道德教育作为其教育思想的核心。 缺陷:?忽视自然知识的传播;?鄙视生产劳动和知识技能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孔子认识到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教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学生学的过程,他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归结为三个紧密联系的环节,即掌握知识、进行思考、见诸行动,简称学、思、行。基于对教学过程的这种认识,他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1)因材施教 这项原则主要解决教学中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的矛盾,教学中不能没有统一要求,但也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重视学生资质、性格、才能、志趣等方面差异,以实现共同目标。实现因材施教的关键是对学生要有深刻、全面的了解,准确掌握学生的特点。 (2)启发诱导 这一原则主要是解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积极性间的矛盾的,二者缺一不可。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与悱是内在心理状态在外部容色言辞上的表现。就是说,在教学前务必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已经思考相当时间但还想不通,然后可以去启发他;虽经思考并已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词表达出来,此时可以去开导他。教师的启发是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启发之后,应让学生再思考,获得进一步的领会。 (3)学思并重 这项原则主要是解决学习与思考或掌握知识与发展思维的矛盾。孔子重视学,也重视思,主张学思并重,思学结合。他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由博返约 这项原则主要解决学习的广度和深度的矛盾,或者说解决知识的广博与专一的矛盾。 孔子主张学生学习的知识要广,但知识面广又必须做到不能杂乱无章,必须有一个中心加以统帅。 (六)有关道德教育思想 1(道德教育内容 道德教育思想是孔子教育理论的核心。其中,“仁”是最高的道德概念,即各种道德准则的基本精神。其道德教育思想体系大体是以“孝悌”为本,以“礼”为规范,以“忠恕”为一贯,以“中庸”为准则。此外还提倡智、勇、信、义等道德。 2(道德教育原则 (1)立志乐道 “立志”就是要确立人生的远大理想和宏伟目标,找到前进的动力;“乐道”就是要要决心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政治信心心甘情愿为之奉献。 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是要教育学生正确处理远大理想与眼前利益的关系,政治理想与物质享受的关系。要做到这一点要求学生能经受磨练,有恒心。 (2)克己内省(自省自克) 在人与人交往的关系中,有一个如何对待自己和如何对待别人的问题,这两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孔子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主张重在严格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道德规范,他把这称之为“克已”。 另外,在处理客观的道德准则与主观的道德思想的关系时,重视积极开展主观的思想分析活动,强调自觉地进行思想监督,把被动遵守变成为内在的自觉要求,而不受外来强加的限制,他把这种主观的思想活动,称之为内省。内省是靠自觉性来监督的,不自觉就难于真正进行内在的自我反省。 (3)身体力行 道德教育有知的问题,也有行的问题,这也就是道德的认识与道德行为问题,这两方面是紧密联系的。孔子对于这两方面的关系,着重强调的是道德的行动,他提倡身体力行,要求言行相顾、言行一致,他认为道德认识的真假与深浅,依靠道德实践的检验就可以证实。 (4)改过迁善 在处理过失和改过的关系方面,孔子强调改过,他把道德修养过程也看作是改过迁善的过程。要正确对待自己的过错,也要正确对待别人的过错,要容许别人犯错误,对别人过去的错误采取谅解的态度。 (七)关于教师的论述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强调教师要尽职尽责 2(热爱学生对学生无私无隐。 3(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传。 4(教学相长。孔子认识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不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而是可以教学相长的。他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答疑解惑,经常共同进行学问切磋。不但教育了学生,也提高自己。是教人的前提条件。 综上所述,孔子以自己一生的教育经验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思想,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对教育的社会作用和个人作用的肯定,提高了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教无类”的教育对象观,打破了贵族子弟对教育权的垄断,顺应了历史的潮流;在教育目的和内容上的独到见解,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启示;同时还给人们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原则,成为教育史上的一笔巨大的财富。 然而,由于受到历史时代的局限,孔子的教育思想不可能超出封建思想的界限,其根本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不可能具有完全的民主性,并且,其思想中明显地透露出对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的鄙视,这可以从其教育内容中看出,因而,我们在宣扬孔子的积极思想的同时,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些局限,扬长避短。 2(试比较孟子与荀子教育思想的异同。 答:孟子和荀子都是我国古代儒家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然而二者的教育思想既有共同之处,也存在很大的区别: (1)共同点 首先,在教育作用问题上,孟子和荀子没有什么分歧,二者都重视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中的作用。 孟子认为教育对个人的作用在于把人天赋的善端加以保持、培养、扩充、发展,或把已经丧失的善端找回来,启发人们恢复天赋的善良本性,使之成为道德上的“完人。”教育的 社会作用则是“行仁政”、“得民心”。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他认为好的政治既非完善的政治制度,也非高明的统治手段,而是教育。教育通过讲明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等“人伦”规范,普遍提高民众的仁义道德水平与智慧、能力,形成良好的社会习俗,天下也就“归仁”了。 荀子也是高度重视教育的作用。他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他指出凡人都可以通过“化性起伪”,改变自己的恶性,化恶为善,而成为君子甚至禹那样的高尚人物。荀子主张的教育作用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是环境的作用,因而,化性起伪是环境、教育和个体努力的共同结果。 其次,在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上,而这也有相同的见解,即都认为培养统治人才是教育的最高目标,并且都强调道德教育的是教育内容中的重要方面。 孟子认为办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所谓的“人伦”就是五对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明人伦”的教育目的决定了他的教育内容是以伦理道德教育为主体。孟子认为仁义礼智的基础就是“孝悌”。以伦理道德为基本教育内容,以“孝悌”为伦理道德基础的教育,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重要特点。这一点,与荀子的要求教育培养推行理法的“贤能之士”的教育目标是不冲突的,而荀子整理“五经”为教育内容,与孟子“孝悌”的教育内容更是一脉相承。 (2)不同之处 首先,在人性论上的分歧是二者最大的区别: 孟子肯定“性善论”,认为人人都先天具有仁、义、礼、智四个“善端”。这四个“善端”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因而从理论上讲,人人皆可为尧舜。但是,仅有这些“善端”是不够的,必须加以扩充,使之达到完善的境地,就可以成为圣人。相反,由于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人们的“善端”受到破坏,心灵遭到“陷溺”,就会成为小人、恶人。 荀子学说中最突出的是与孟子“性善论”相对立的“性恶论”, 他认为人性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它完全排除任何后天人为的因素。他说:“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这就是说,与生俱来的本能是“性”,而后天习得者为“伪”。荀子指出孟子所说的人性善,实质上是“伪”而不是“性”,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而人的善德是后天习得的。这一点较孟子的“良知”、“良能”具有更多的唯物主义色彩。 其次,由于哲学观和人性论上的区别,导致孟子和荀子在教学思想上也存在较大差异,孟子主张“内发”,而荀子更倾向于“外铄”。 在学与私的关系上,孟子比较强调“思”,主张深造自得,专心致志;而荀子更提倡“学”。孟子的这种观点是受其唯心主义思想影响,夸大“思”的作用而忽视“闻见”,过多强调理性认识。 另外,在教学过程上,孟子将其视为“存养”、“内省”、“自得”的过程,把它看成是发扬人天上的善性过程,唯心主义的倾向较重;而荀子把教学过程看成是闻见、知、行三个环节,更可贵的是强调学是要落到实践上,充分反映其唯物主义的思想,具有较多的客观性。 以上就是孟子与荀子二者在教育思想上的相同与分歧的分析,应该说,二者都有值得我们吸收、发扬的可贵之处,对于他们各自的缺陷,我们应该取长补短,借鉴吸收。 3(试述墨家的教育思想。 答: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和墨家是两个最著名的学派,后来韩非将他们并称“世之显学”。墨家的创始人是墨翟,他出生贫民,是小工业者,同情下层人民,自称其学说代表“农与工肆之人”的利益,其思想以兼爱、非攻为核心,以尚贤、节用为基本点。研究墨翟和墨家派的资料主要就是《墨子》,《墨子》基本上是其弟子和后人所做。其教育思想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教育作用 墨家的社会政治理想是“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推行教育,主张通过教育建设一个民众平等、互助的“兼爱”社会。在他看来可以通过教育使天下人“知义”,从而实现社会的完善。这就是教育的社会作用。 墨子阐述了环境和教育对人性形成的影响,他以染丝为例,“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来说明“士亦有染”,所以“染不可不慎也” 。这就是著名的“染丝说”,在他看来,先天的人性就如待染的素丝,有什么样的环境与教育,就能造就什么样的人。 (二)关于教育的目的 墨子主张教育要培养“兼士”,作为兼士,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 ,即道德的要求、思维论辩的要求和知识技能的要求。墨家讲的德行的基本要求就是“兼爱”。即能够毫无区别地爱一切人;知识技能要求是为了使兼士们有兴利除害的实际能力;思维论辩要求是为了“上说下教”,去向社会推行其“兼爱”主张。 (三)关于教育内容 在教育内容上,以“兼爱”为核心的道德教育要求“兼士”必须奉行墨家最高的道德标准——义,其宗旨在于造福全社会。墨家重视论辩能力的训练,以便更有效地进行游说,推行自己的社会政治主张。 墨子对论辩术有深入探讨,提出“察类明故”的原则,即从已知推未知,强调运用类比,论据要有说服力,是中国古代逻辑理论的开拓者。 墨子还提出了判断言谈是否正确的三条标准,即著名的“三表法”:“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即历史的经验和知识;“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依据民众的经历,以广见识;“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在社会实践中检查思想与言论正确却与否 。 墨子通过对大量实际问题的论证,提炼出了各种思维的逻辑方法,同时又将这些逻辑方法应用于各种实际问题的分析、论证、推理。墨家还注意对自然科学、生产技能、军事知识等技能的训练。 (四)有关教育方法 1(主动 墨子不赞成儒家“叩则鸣,不叩则不鸣” 的被动施教的态度,主张“虽不叩必鸣者也” 的“强说人”精神。对不来求教者要主动施教,这叫“行说人”。 2(创造 孔子主张“述而不作”,对此,墨翟提出批评,他认为对于古代的好东西应当继承,但是在今天应当创造出新的东西,是好的东西越来越多。 3(实践 4(量力 5(论强力而行 墨子特别强调道德行为的锻炼。他要求学生树立“强力而行”的刻苦磨炼精神。他非常重视意志的锻炼。意志不仅是重要的道德品质,而且对知识才能有直接影响,没有在艰苦实践中磨炼出来的意志,就谈不上人的智能。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墨家教育思想具有自身特色,其中也包含着不少合理主张,尤其可贵的是其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技巧的专门教育,在中国教育史上首先提出并实行的,这就使得墨子教育思想成为中国教育史上一份独特的、很有价值的遗产。 第三章 儒学独尊与读书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 一、选择题 1.A 2.B 3.B 4.B 5.C 6.D 7.D 8.C 9(C 10.A 11.C 12.A 13.B 14.D (解析:前三位都属于“性三品”,把人性分为三种层次,而孟子主张性善论) 15.A 16.D 17.B 二、简答题 1(简述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 答:汉武帝选择儒学为统治依据,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施了“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将儒家经典立为官方学说,开办太学培养“德治”人才,建立察举制度以选官,由此促成了读书做官教育的模式的形成。 (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是一项统一学术思想和教育思想的政策,国家政策和文化教育皆以儒术为本,儒学成为统一的指导思想,经学的昌盛有力的推动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教育目的、内容、教材空前的统一起来。 以儒家经典为教育内容,用严格的师法代替自由讲学,书本知识在教学中占主要地位,长句古训代替了现实问题的探讨,这便是“独尊儒术”政策对教育的重大影响。 (二)兴办太学 实行设太学养士,这是落实独尊儒术的教育政策的重要步骤。汉武帝下令为五经博士设弟子,标志着太学正式成立,以经学教育为内容的中国封建教育制度正式确立。 (三)建立察举制度 察举制始于汉文帝,在汉武帝时期得以确立,是先经考察举荐、再经考试、据考试成绩优劣选任人管的制度,是对太学养士选材的补充。其实是保障了读书做官、以儒术取士的落实,称为科举制度的先导。 2(试分析董仲舒的“性三品”学说及其教育作用。 答:人性学说是董仲舒论述教育作用的理论依据。他认为人性是“天”赋予人的一种素质。天有阴阳,人性也相应地包含性与情两种成分,即:性属阳,是仁的、善的;情属阴,是贪的、恶的。而善的成分并非就是善德,它必须通过教育,才能继续发展成为人的善德,即所谓“性非教化不成”。可见,董仲舒认为人性中兼有善恶的因素,教育的作用就是发展人性,使人成为善人。 同时,董仲舒认为,教育的任务应由“承天意”的帝王来承担。可见,他把教育看成是王者的权力,以树立君主的绝对权威。为此,他还人性分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与“斗筲之性”。所谓“圣人之性”,是天生的“过善”之性,是一般人先天不可能、后天不可及的。“斗筲之性”,是无“善质”的,生来就“恶”的,教化无用,只能采用刑罚的手段来处置他们。而 “中民之性”,也就是万民之性,是“有善质而未能善”,必须通过王者的教化才能成“善”。 董仲舒关于人性以及教育作用的思想,立足于以占绝大多数的普通人为对象,主要是为其“任德教而不任刑罚”的政治主张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又留有推崇圣贤和镇压所谓恶人的余地,反映了他的思想的时代局限性。 3(简述王充的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答:王充,是东汉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出身“孤门细族”,王充不崇拜权威,怀疑神学化的儒学,广泛阅读百家之书,采取批判态度,独立钻研。王充的著作现存的仅有《论衡》,他对教育作用,教育目的、内容和学习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1)人性论与教育目的观 王充与董仲舒类似,也把人性分为三种:有生来就善的,是中人以上的人;有生来就恶的人,是中人以下的人;有无善无恶,或善恶混杂的人,是中人。但人性的善恶,并非受命于天,而是由自然的“气”构成的,人性“秉气有厚薄,故性有善恶”。他认为生来就善或恶的人很少,绝大多数是中人,中人之性可以通过教育使之定型。生来就恶的人也可以通过教育使恶为善。总之,在他看来,人的善恶在于教育。因此,他特别强调统治者应该重视教育,发挥教育在治国化民中的重要作用。 (2)教育的培养目标 王充理想的培养目标是“鸿儒”。他把人才分为四个层次:第一是“鸿儒”,能独立思考,著书立说;第二是“文人”,独立思考能力略逊,但文才尚佳,善于写一般的奏章公文;第三是“通人”,文笔谈不上,但能博览古今,知识渊博;第四是“儒生”,连博览也谈不上了,只能掌握一门专业(一经),从事教学而已,这是人才的最低档次,只比没文化的俗人强一点。可见王充特别推崇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其次是文才,再其次才是知识的渊博程度,最看不起专经传授的教师。这固然是出于他对当时经学教育的强烈不满,但轻视一般传授知识的教师,也是片面的。 (3)教育内容 王充认为,不能仅学儒学,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思想僵化,思路狭窄;他认为凡是人类社会遗留下来的一切文化知识都应当学习,应当“博通百家”。 (4)论学习 1(学知与闻见 谶纬神学迷信“圣人”,认为“圣人”的知识是先天具有的,由“不学自知,不问自晓”的能力,王充对此提出反驳,认为知识是在学习和积累经验的基础上才有的。 2(思考与求是 针对当时的人迷信书本、古经而提,认为书中的知识不一定都是真理,分辨知识真伪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思考并到实践中检验。 3(问难与距师 这是对当时儒者“好信师而是古”的盲从、迷信学风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他强调治学一定要有“问难”精神。问难不同于一般不明白时的提问,而是质问,提问者是经过个人思考,有自己的看法的。问难的对象没有限制,甚至可以是圣贤。说明圣贤也不可能事事正确,也并非每句话都无懈可击。而弟子当时不知问难,后人又盲目附和,使义理不明,损害的正是圣贤之道。“距师”,即与师保持距离,也就是不能完全附和老师,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距师并不是拒师,王充更没有彻底否定孔子等圣贤的意思,他提倡的是追求学术真谛的精神,是勤于思索、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当时独尊儒术及师道尊严盛行的环境下,更是具有反潮流的突出意义。 第四章 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善 一、选择题 1.B 2.A 3.C 4.D 5.D 6.B 7.B 8.A 9.D 10(A 11.B 12.A 13.C 14.A 15.D 16.C 17.B 18.D 19.C 20.B 二、简答题 1(试述科举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 答:(一)科举制度的萌芽与确立 科举制度产生于隋朝,集中选士大权,采用考试办法,分科举人,是隋代的一大创举。当时的进士科的设置,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产生。 唐承隋制,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科举取士制度。唐立国之初,就将人才选拔列入国家重要政事。唐太宗执政时实行偃武修文的国策,继续推动科举制度的发展。唐高宗以后,科举取士名额有所增加。武则天开创武举选拔军事人才的先例。到了开元、天宝时期参加科 举的人愈益增多,科举制度中大部分考试科目已经形成,考试内容和形式基本确立,科举制度渐趋成熟和完备。 (二)科举考试的程序、科目与方法 1.科举考试的程序 唐代参加科举的考生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生徒,二是乡贡。由中央、地方官学经过规定的学业考试合格,选送到尚书省应试的,称为生徒。不由馆、学而学有所成的士人,自己向所在州县报考,经县、州考试选拔报送尚书省应试的,称为乡贡。 报考时间是在每年仲冬,第二年二月初春,考生赴尚书省礼部贡院应试。明经、进士考试分三场进行,每场一日。考试合格后,分等级给予及第、出身的资格。一般秀才每年取一二人,明经大约十取一二,进士则百取一二。考试录取后尚不能直接授官,须经吏部考试合格,方能入仕。 2. 科举考试的科目 唐代科举分文科举和武科举两大类。 文科举又分常科和制科两种。其中经常举行的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六科。 3.科举考试的方法 唐代科举考试的方法有帖经、墨义、口试、策问、诗赋五种。 (三)科举制度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科举制度是选拔人才的制度,学校教育制度是培养人才的制度。在科举制产生以前,选士制度和育士制度基本上是脱节的,科举制的产生将二者结合在一起。学校根据科举考试的要求来组织教学活动,学校教育成为科举考试的前提,科举又是学生做官的必由之路。从某种意义上说,科举制的产生刺激了人们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但由于封建社会的弊端,社会只重科举,不重教育,使学校教育成为科举制的附庸,导致了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终极。科举制与学校关系间存在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学校教育的兴衰直接影响科举取士的质量和数量;科举取士的标准和方法指导着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四)科举制的影响 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存在了1300多年,说明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一)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统一了教学内容,也就统一了人们的思想;给下层人们以从政的机会,缓和了阶级矛盾。 (二) 使选士与育士紧密结合; (三) 使选拔人才较为公正客观。 科举制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从政个发展历程看,科举从隋唐到宋朝,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到了明清时期,消极作用日趋明显,最终被社会所淘汰。其消极作用主要是: (一) 国家只重选科取士,而忽略了学校教育; (二) 科举制具有很大的欺骗性; (三) 科举制束缚思想,败坏学风。 2(分析韩愈的性三品说,及其教育作用观。 答:(1)性三品: 韩愈从唯心主义的天命论出发,认为人是受命于天的,人性也是秉天命而成。人性论的基本观点: 第一、他提出性与情的问题,认为人有性有情,性是先天具有的,情是后天习染的,性和情二者之间完全相应。 第二,性和情皆分三品,性有五德,情有七情。性的具体内容有仁、义、礼、智、信五德,情的具体内容则有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上品之性为善性,以仁德为主,相应也产生上品之情,动而适中,符合五德的规范;中品之性可善可恶、尚未定型,仁德有所不足或有所违背,七情也有时过分有时不及;下品之性为恶性,违背仁德,直情而行,不加控制。 第三、性可移,但性的品级不可移。上、中品之人可受教育,下品之人只能以刑罚制之,而三品之人,都固定在天生的“品”的界限内,是“不移”的。 (2)教育的作用 从性三品说出发,韩愈认为上、中品之人可受教育,下品之人虽也具有五常之性,但气质太坏,总是违反封建道德标准,只能以刑罚制之。因此,对于不同的人性,教育所起的作用是不尽一致的。对上品之人,教育能使其先天具有的仁义善性得到发扬光大。对可善可恶的中品之人,教育对这部分人的人性改造起着重要的作用,应按封建伦理道德标准来教育改造他们。至于下品之人,他们天生是顺情而行的,其言谈举止、行为规范总是与封建伦理道德标准格格不入,教育对他们人性的变化起不了作用。 韩愈还提出,由于人天生包含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内容,教育就应把这种道德发扬开了,儒家经典是最好的教育内容。 可见,韩愈一方面肯定了教育在促进人性变化中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又认为,教育的作用是有限的,人性三品不可变,教育只能在品位内发生作用。这种人性论不但为封建制度的等级性作了合理的论证,而且也为绝大多数的人接受封建道德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3(简述韩愈《师说》中的教育思想。 答:韩愈被称为“儒学的卫道者”,教育思想最突出点就在于他作《师说》,提倡尊师重道,他在《师说》中详细阐述了有关教师的许多见解,不仅分析教师的意义、任务、要求,也对师生关系进行了分析: 1、教师的意义:尊师即卫道,“道”是封建道德的最高境界。 韩愈认为,儒学之所以衰弱到难以与佛、道相抗衡的地步,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由于教师这一担负传播儒家思想重任的角色已经失去了往日神圣的使命感,他竭力倡导重振奋师道。师与道是密切结合,不可分离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传道须有师,卫道必须先重视向师学习,尊师即卫道。 2、教师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 3、以“道”为求师的标准 韩愈对教师的任职资格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提出教师要以“道”和“业”为标准来衡量。谁先有“道”,谁就是教师;谁有专“业”学问,谁就是教师。至于出身、年龄、资历、国别等等,都不是择师的标准。他说:“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也就是说,师生的关系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相互为师。只要闻道在先,术业有专长者,皆可以为人师表。 4、建立合理的师生关系 韩愈强调师生关系在道和业面前是一种平等关系,师生关系可以互相转化,这对维护教师绝对权威的师道尊严思想是一种否定。这种含有辩证法因素和民主平等的师生观,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的教育理论,确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第五章 理学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一、选择题 1.D 2.B 3.A 4.C 5.A 6.B 7.C 8.D 9.B 10.A 11.C 12.D 13.D (解析:集贤殿书院是唐朝的皇家图书馆) 14.B 15.C 16.A 17.C 18.B 19.A 20.C 21.A 22.B 23.D 24.D 25.A 二、简答题 1(介绍北宋的三次兴学的主要内容。 答:第一次兴学:范仲淹在宋仁宗庆历四年主持的,史称“庆历兴学”。 兴学内容主要有三: 第一,令州县立学,规定应是科举的士人须在学校习业300日,方许应举。这项措施旨在避免学校流于形式,沦为单纯应试举人的场所,进而保障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第二,改革科举考试内容,把帖经和墨义,着重策论和经学。 第三,振兴太学,将胡瑗的“苏湖教学法”引进太学,创立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制度,体现对当时教育空疏、流于形式的批判。 庆历新政实施不过一年多,便在旧官僚权贵集团的强烈反对下失败,兴学也告夭折。但毕竟促成了宋代学校教育的兴起,一些改革措施对后世也有重大影响。 第二次兴学: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宁年间主持的,史称“熙宁兴学”。 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 第二,扩建和整顿地方官学。一是设置学官全权负责管理当地教育,地方当局不得随意干预学校事务。朝廷还为地方学校拨充学田,从而在物质条件上为州县学校的维持提供了保障。 第三,恢复与创立武学、律学、医学等专门学校,以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人才。 第四,编撰《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为了统一经学,熙宁六年设经义局,王安石亲自修撰《诗》、《书》、《周礼》三经义。由朝廷正式颁行,成为官方考试、讲经所依据的标准教材。 第三次兴学:蔡京在宋徽宗崇宁年间主持的,史称“崇宁兴学”。 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学校。至此,形成了遍布全国州县的学校网络,无论在数量上、规模上,还是在分布的范围上,都远远地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兴学。 第二,建立县、州、太学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县学考生考试升州学,州学学生再根据成绩升入太学的不同舍,成绩上者升上舍,中者升下等上舍,下者升内舍,其余升外舍。 第三,扩建太学。崇宁元年营建太学之“外学”专处外舍生。外舍生经考试合格补入上舍、内舍后,方可正式进入太学。 第四,恢复设立医学,创立算学、书学、画学等专科学校。崇宁时期的画学是中国古代惟一举办过的专门美术学校。 第五,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由于天下已普遍设学并实行三舍升级制度,崇宁三年罢科举,士人全部由学校升贡。以后又间行科举,与舍选并行。宣和三年恢复科举旧制,但太学仍保留崇宁定制。 2(三舍法及其历史意义。 答:(1)“三舍法”是王安石在熙宁兴学期间创立的,是对太学的一种改革。具体内容是: 将太学生员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个等级,生员依学业程度,通过考核,依次升舍。初入学为外舍生,相当于预科生或旁听生。外舍升内舍,内舍升上舍。平时有品行(“行”)和学业(“艺”)的考察记录,每月由任课教师举行“私试”,每年由学校举行“公试”,外舍生考试和平时行艺合格者可依次升入内舍。内舍生,每两年由政府派员与学校会同举行上舍试,考试和平时行艺合格者可依次升入上舍。上舍生中学行卓异者,可由太学主判直接推荐做官,等于科举及第。其他人根据学业成绩,可分别得到免发解、免省试的待遇,等于减少了部分科举考试的程序。王安石的长远目标是逐渐让“三舍法”取代科举考试。 (2)历史意义:“三舍法”是在太学内部建立起严格的升舍考试制度,对学生的考察和选拔力求做到将平时行艺与考试成绩相结合,学行优劣与对他们的任职使用相结合,这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太学教学质量。同时又把上舍考试与科举考试结合起来,融养士与取士于太学,无疑提高了太学的地位。总之,“三舍法”是中国古代大学上的一项创新,它不仅对宋朝的学校教育产生了积极作用,而且对后来元、明、清的教育也有深远的影响。 3(什么是苏湖教学法, 答:“苏湖教学法”是指示“分斋教学”,是胡瑗在主持湖州州学时创立的一种新的教学制度,在“庆历兴学”时被用于太学的教学。 胡瑗是北宋著名教育家。他早年在苏州、湖州两地州学讲学二十余年,主持苏湖州学期间,一反当时盛行的重视诗赋声律的学风,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主张“明体达用,”其内容是在学校内设立经义斋和治事斋,创行“分斋教学”制度。经义斋主要学习《六经》经义,属于“明体”之学,以培养高级统治人才为目标;治事斋分为治兵、治民、水利、历算等科,属于“达用”之学,旨在培养具有专长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在胡瑗的苏湖教法中,学生可以主治一科,兼学其他科,创立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制度,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是最早的。 4(宋代书院产生的原因,办学特色及其意义是什么, 答: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它以私人创办和组织为主,将图书的收藏、校对与教学、研究合为一体,是相对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民间性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 (1)造成北宋书院兴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北宋科举取士规模日益扩大,而宋初官学却长期处于低迷不振的状态。士人求学需求很大,却苦无其所,在这种情况下,书院应运而生,起到了填补官学空白的作用,为广大士子提供了读书求学的场所。 第二,朝廷崇尚儒术,鼓励民间办学。宋初提倡文治,但国家一时又无力大量创办官学,故朝廷对书院给予多方面的表彰和赞助,这些支持无疑是促进宋初书院兴盛的直接动因之一。 第三,佛教禅林制度的影响。佛教出于僻世遁俗、潜心修行的宗旨,多选择环境僻静优美的山林建立寺庙。佛教禅林集藏经、讲经、研经于一体,也对书院教学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如:书院的讲会制度就是借鉴了佛教的讲经方式。 第四,印刷术的应用,使书籍的制作与手写本相比,变得极为便利,是促成宋代书院兴旺发展的重要基础。书籍不再是珍藏品而是公众都可以拥有的,才有可能使书院拥有丰富的藏书,并真正成为面向社会的教学研究场所。 (2)书院具有以下教育特点: 1(教学与研究相结合 书院既是一个教育机构,又是学术研究基地,同时,许多书院还有一定规模的图书馆和有影响的印刷出版机关。书院的创建者,主持人大多是一方有名的学者,他们担任主讲时,一般都是讲自己的学术心得。 2(教学形式多样 有学生自学、教师讲授、师生质疑问难、学友相互切磋、会讲等。 3(教学上实行门户开放 书院教学不受地域和学派的限制,允许不同书院,不同学派的师生互相讲学,互相听课,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百家争鸣”的精神。 4(学习以个人钻研为主 书院强调学生读书自学,重视对学生自修的指导。 5(师生关系融洽 (3)书院产生的历史意义: 书院的产生,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书院扩大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类型,起到了弥补官学不足的作用。书院提倡自由讲学,注重讨论,学术风气浓厚,开辟了新的学风,成为推动教育和学术发展的重要动力。书院在办学和管理领域也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措施,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 5(简述王阳明对教育作用的分析。 答:王阳明的教育思想是以他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心学”为基础的。他认为万事万物都是靠心的认识而存在。万事万物都不在心外,而在心中。所以他不承认有客观存在的“理”,认为“心即理”,这就是王阳明哲学思想的核心,万事万物及其运行规律,以至人类社会的各种道德规范,都是心所固有的,是由心派生出来的。 心的本体就是“良知”。良知是道德生成的根本及为人的本质所在,良知就是天理。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是因为天理纯全,良知常在。而一般人的良知常被物欲、邪念所蒙蔽,就象明镜常为尘埃蒙蔽而失去明亮一样。除掉物欲、邪念,也就是做为善去恶的工夫,从而恢复本心,这就是“致良知”,也就是教育的作用。 王阳明不同意朱熹“格物穷理”的主张,认为认识“理”,从本质上说,不是外求的过程,而是体验“吾心之良知”。按照“心即理”的原理,“有孝亲之心,即有孝亲之理;无孝亲之心,即无孝亲之理”。其他道德也是这样。如果“理”只是外在的道德认识,而不进入自己的内心,那就会是说的、做的是一套,而心里想的可能却是另一套。或者要求别人的是一套,要求自己的却是另一套。他看到社会道德虚伪的一面,想从匡正人心的根本途径来维护封建道德。 三、分析论述题 1(阐述朱熹的教育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答:朱熹,字元晦,祖籍江西,生于福建南剑(今南平),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一生主要从事学术活动和教育事业。他还编撰了很多书籍,其中影响最广、最深的是《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或《四书》),包括《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和《孟子集注》,《四书集注》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和各级学校必读的教材,其地位甚至高于《五经》,影响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教育长达数百年。 作为宋明理学的杰出代表人物,在谈到朱熹的教育思想是就不得不牵扯到其理学思想,这种关系最为明显的表现在他的“明天理,灭人欲”的思想与教育作用的关系上: 朱熹的教育思想建立在其理学思想基础之上。朱熹认为:宇宙万物是由“理”和“气”两种因素构成的。“理”是精神性的范畴,是创造万物的本源,也是万物运行的目的,是第一性的。 “气”是物质性的范畴,是构成万物的材料,也是“理”的载体,是第二性的。 朱熹认为人和万物一样,是理与气结合而成的,人性的主流,禀受于“理”的部分,就是“天命之性”。天命之性是纯然至善的,是超越个体而普遍存在的。理和气结合在一起,就体现为“气质之性”。气质之性有善有恶,有清有浊,清明至善即为天理,昏浊不善则为人欲,而每一个人所秉受的气质之性各不相同。圣人之性清明至善,没有丝毫昏浊,不教而自善。贤人之性次于圣人,通过教育也可达到“无异于圣人”的地步。中人之性则善恶混杂,界于君子和小人之间,“教化之行,挽中人而进于君子之域;教化之废,推中人而堕于小人之涂。”这是继承发展了董仲舒和韩愈性三品的学说。 此外,朱熹还认为人心也与人性有关,就一般人的内心而言,都有“人心”和“道心”两种成分。“道心”体现天理,“人心”体现人欲,“道心”被包含在“人心”里面,是隐性的,教育的作用就在于要让“道心”显现出来,也就是把“天理”突出出来,把人的私欲藏起来,这就是“存天理,灭人欲”,使“人心”服从 “道心”。这个过程也就是“明人伦”的过程。 除了上面讲的对教育作用的分析以外,朱熹的另一个重要贡献则是对小学和大学的划分: 朱熹在总结古代教育的基础上,对小学和大学的教育阶段划分及教育内容作了系统论述。人生8岁入小学,15岁入大学。小学和大学是不可割裂的两个学习阶段,即都是为了体认天理的,只是内容程度有所不同:小学学其事,大学明其理。小学是为大学打基础,大学是小学的深化。 朱熹将小学教育比做“打坯模”,强调要从儿童幼小时,就要进行良好的道德行为的训练。小学“学事”,具体说,就是洒扫、应对、进退之节。在儿童阶段空讲大道理是收不到效果的,最好是从具体的行为训练着手,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育与生长发育融为一体。他编写《小学》一书,内容包括名儒的格言和前人的典范事例,对儿童进行生动形象的教育。又撰有《童蒙须知》,对儿童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守的礼仪、行为一一作了具体规范。 大学阶段是在小学之上的深造,大学要“明理”,就是要按照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步骤,达到“明明德”、“止于至善”的目的。大学的教材主要是《四书》和《五经》。朱熹认为:《四书》是大学的基本读物人人必须学好,至于进一步学习《五经》,那是专门研究的事了。所以,《四书》地位实际上超过了《五经》。 朱子读书法也是朱熹在教育史上的一大贡献: 朱熹去世后,他的弟子门人将朱熹有关读书的经验和见解整理归纳,成为“朱子读书法”六条,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六条的内容如下: 1. 循序渐进。朱熹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循序渐进的含义:首先,学习的过程应当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确定次序。其次,持之以恒的治学精神。其三,在读具体的书上,要按照首尾篇章的顺序,强调扎扎实实,一步一步前进。 2. 熟读精思。读书必须反复阅读,不仅要能够背熟,而且对书中的内容了如指掌,熟读是精思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刻理解文章的精义及其思想真谛。 3. 虚心涵泳。读书必须以虚心的态度去体会圣贤的用心和寓意,来不得半点主观臆断或随意发挥。 4. 切己体察。也就是读书不仅是要获得知识、寻求义理,更重要的是落实到自身修养的提高上,这是儒家提倡“求诸己”,讲究自律的思想体现。 5. 着紧用力。读书学习一定要抓紧,要努力,一旦进入学习阶段,就绝不能放松,要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 6.居敬持志。读书的关键还在学者的志向及良好的心态。“敬”就是端正态度,兢兢业业地去做,可以说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础,读书也不例外。 “持志”即有坚定志向。 朱子读书法是古代最有影响的读书方法论。六条均反映了读书学习的基本规律和要求,在今天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它的局限性在于,不重视书本与实践的结合。 综上所述,朱熹的教育思想虽然带有浓厚的理学倾向,客观唯心主义色彩浓厚,但他对教育作用的重视是值得肯定的;此外,对小学和大学的划分是教育史上的一个贡献,并为各个阶段整理数相应的教材,应该说是对历史的一种极大的贡献,《四书》在后来的中国封建社会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甚至超过《五经》,这也放映出了朱熹不可忽略的历史地位;最后,朱子读书法的六大要点对我们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启示,在教育史上流传甚久。 第六章 早期启蒙教育思想的产生 一、选择题 1.C (解析:只是不抵制,包容吸收,没有到崇尚的程度) 2.B 3.C 4.B 5.D 6.A 7.C 8.C 9.B 二、分析论述题 1(阐述颜元的实学教育思想。 答:颜元,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教育家。作为早期启蒙思想的杰出代表,他深刻地批判了程朱理学脱离实际的书本教育,竭力提倡“实学”和“实用”的教育。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起了革新的作用。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一)对传统教育的批判 作为早期启蒙思想的代表人物,颜元具有启蒙思想家所共有的特点,即对传统教育进行猛烈的抨击,他对传统教育的批判主要有三个方面: 其一,揭露传统教育严重脱离实际,认为传统教育以儒家经典为教育内容,无半点治事的实用。其二,批判传统教育的义、利对立观。他认为 “利”和“义”两者并非绝然对立,而是能够统一起来的,其中,“利”是“义”的基础,“正谊”,“明道”的目的,就是为了“谋利”和“计功”。同时,“利”也不能离开“义”,而且“利”必须符合“义”。颜元的这种思想,冲破了传统的禁锢,使中国古代对于义、利关系问题的认识近乎科学。其三,抨击八股取士制度。 (二)“实德实才”的教育目标 批判了传统教育的陈腐、虚无之后,颜元相应地提出了自己对合理教育的看法。他十分重视人才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作用, 把人才视为是治国安民的根本。因而,他在“九字安天下”的方针中,把“举人才”列为首位。 颜元不仅重视人才,而且进一步指出人才主要依靠学校教育培养,在他看来,“朝廷,政之本也;学校,人才之本也,无人才则无政事矣”,“人才为政事之本,而学校尤为人才之本也”,正确地揭示了学校、人才、治国三者之间的关系,突出了学校教育的重要地位。 颜元对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也有具体主张。他主张学校应培养“实才实德之士”,即是品得高尚,有真才实学的经世致用人才。 颜元的这种主张目的虽然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这是颜元思想的局限性。然而,他重视人才对于治国的重要作用,强调人才主要依靠学校教育培养,这些都是正确的。同时,他提出的“实才实德之士”的培养目标,显然已冲破了理学教育的桎梏,具有鲜明的经世致用的特性,反映了要求发展社会生产的新兴市民阶层对于人才的新要求,在当时无疑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三)“实行”的教学方法 要培养“经世致用”之才,那么教育应当如何做呢,对此,颜元强调“实行”教学法,这是颜元关于教学方法的一个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主张。 颜元认为,要获得真正有用的知识必须通过自己亲身的“习行”,“躬行而实践之”,求诸客观的实际事物。因而他所说的“习行”教学法,就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实际,要坚持练习和躬行实践。 颜元重视“习行”教学法,一方面同他朴素的唯物主义认识论有密切关系,他认为“理”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只有接触事物,躬行实践,才能获得真正有用的知识。另一方面,他重视“习行”教学法的直接原因是为了反对理学家静坐读书、空谈心性的教学方法。 但是,颜元强调“习行”,并非排斥通过读和讲学习书本知识。他认为通过读书获得知识,“乃致知中一事”。但“将学全看在读上”,“专为之则浮学”。讲说也不能废除,但不可脱离实际空讲。 颜元所说的“习行”,虽然讲的是个人行动,忽视了“知”对“行”的指导作用,看轻了理论思维的重要性。但他强调接触实际,重视练习,从亲身躬行实践中获得知识,这可说是中国古代教学法发展上一次手足解放的运动,它一反脱离实际的、注入式的、背诵教条的教学方法。可以说是教学法理论和实践上的一次重大革新。这在当时以读书为穷理功夫,讲说著述为穷理事业,脱离实际的“文墨世界”中,无疑具有进步意义。 (四)“实学”教育内容 要打破传统教育的局限,仅仅靠改变方法自然是不够的,从教育内容上注入新的思想才是最为根本的变革。为了使人们学到的知识有实际的用途,达到经世致用,在教育内容上,颜元提倡以“六艺”为中心的“三事”、“六府”、“三物”为教育内容。 “三事”指正德(使事物保持原本的属性)、利用(利用自然资源)、厚生(使人民生活富裕)说;“六府”指金、木、水、火、土、谷说;“三物”指六德、六行、六艺。“六德”为智、仁、圣、义、中、和;“六行”为孝、友、睦、姻、任、恤;“六艺”为礼、乐、射、御、书、数。这三事、六府、三物,就是颜元所谓的“实学”。同时,颜元基于他“富国强兵”的政治理想,还提出教育要“兵农合一”、“文武兼备”。这些思想在当时看来是具有相当大的进步意义的。 (五)颜元的“六斋”教学 在当时的学校,实学的教育主张是很难推广的,为了实践实学的教育,晚年,颜元曾按自己的教育思想规划漳南书院,陈设六斋,实行“分斋教学”,并规定了各斋的具体教育内容,这是对他“真学”,“实学”内容的最明确、也是最有力的说明。漳南书院的六斋及各斋教育内容为: 1. 文事斋:课礼、乐、书、数、天文、地理等科; 2. 武备斋:课黄帝、太公及孙、吴五子兵法,并攻守、营阵、陆水诸战法, 射御、技击等科; 3. 经史斋:课《十三经》、历代史、诰制、章奏、诗文等科; 4. 艺能斋:课水学、火学、工学、象数等科; 5. 理学斋:课静坐、编著、程、朱、陆、王之学; 6. 帖括斋:课八股举业。 漳南书院之所以暂还设立“理学斋”和“帖括斋 ”,只是为了适应当时的实际,等时机到了则关闭这两斋。因此,颜元“真学”,“实学”的教育内容,不仅同理学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而且无论是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大大超越了“六艺”教育。它除了经史礼乐等知识以外,还把诸多门类的自然科技知识,各种军事知识和技能正式列进教学内容,并且实行分科设教,这在当时确实是别开生面的,已经蕴含着近代课程设置的萌芽,将中国古代关于教育内容的理论推进到了一崭新的发展阶段,这是颜元对于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重要贡献,值得人们重视。 综上所述,颜元是批判传统教育的义士,提倡培养“实德实才”之士,冲破了封建理学的桎梏,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提倡“实行”的教学方法,带来中国古代教学法上的手足解放运动,具有极大的进步意义;否定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儒学教育,设立文武兼备、guangbo实用的教学内容,是教育有了新的生机;设漳南书院,将实学教育付之实践,为中国古代教育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引领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颜元的这一系列创举,无疑对后来中国教育的发展起了很大的影响作用。
/
本文档为【【精品】第一篇 中国古代教育 第一章 官学制度的建立和“六艺”教育的形成5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