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情绪心理学视野下青少年情绪型犯罪的分析与思考

2017-12-26 13页 doc 31KB 46阅读

用户头像

is_037433

暂无简介

举报
情绪心理学视野下青少年情绪型犯罪的分析与思考情绪心理学视野下青少年情绪型犯罪的分析与思考 情绪心理学视野下青少年情绪型犯罪的分 析与思考 第8卷第4期 2011年8月 让赦盲 JoumalofSchoolingStudies Vo1.8,No.4 Aug.2011 情绪心理学视野下青少年情绪型犯罪的分析与思考 刘妮雅,彭秀丽 (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摘要:目前,情绪型犯罪的严重性已经引起了我国司法界和有关专家的重视,对情绪型 犯罪的研究业已展开,并成为我国法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从情绪心理学的角度探讨 青少年情绪型犯...
情绪心理学视野下青少年情绪型犯罪的分析与思考
情绪心理学视野下青少年情绪型犯罪的分析与思考 情绪心理学视野下青少年情绪型犯罪的分 析与思考 第8卷第4期 2011年8月 让赦盲 JoumalofSchoolingStudies Vo1.8,No.4 Aug.2011 情绪心理学视野下青少年情绪型犯罪的分析与思考 刘妮雅,彭秀丽 (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摘要:目前,情绪型犯罪的严重性已经引起了我国司法界和有关专家的重视,对情绪型 犯罪的研究业已展开,并成为我国法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从情绪心理学的角度探讨 青少年情绪型犯罪的心理特点和心理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心理干预机制,为减少和防范我国 青少年情绪型犯罪提供参考. 关键词:情绪型犯罪;心理特点;心理成因 中图分类号:G40—4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232(2011)04—0103—05 从世界各国的犯罪统计中我们发现,不论是发 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一个 关乎社会稳定,家庭幸福和民族兴衰的社会问题,它 和环境污染,吸毒一起,被列为当今世界的"三大公 害".在英美发达国家,每20秒即发生一起青少年 刑事案件.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始终处于高发 状态,据有关部门统计,2004年全国未成年人刑事 案件作案成员人数占全部刑事案件成员总数的 13.8%l1J,其中,情绪型犯罪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 件总数的70%以上.近年来这类案件仍然有增无 减,给社会的安定和谐带来了隐患,增加了社会管理 的难度和成本,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 泛关注.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以情绪研究为 切人点,分析青少年情绪型犯罪的心理特点和成因, 并对其干预策略做一探讨. 1.理论探究 1.1情绪型犯罪 情绪型犯罪是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来界定的, 又称情感型犯罪,是一种带有感情色彩,呈现出强烈 的情绪性因素,由不良的情绪性动机引起的犯罪行 为.[23286这一类犯罪在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尤以 青少年居多,具有鲜明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 1.1.1心理特点 首先,认知过程偏激.认知与道德发展理论认 为,认知过程的品质,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情 绪和情感的利他性,亲社会性和排他性._3JJ晴绪型 犯罪人员更倾向于以自我为中心,对于自己遭遇的 挫折和困难进行片面而偏激的评价,判断,使得消极 情绪占据主导地位,心理长期承受着较多的焦虑,压 抑和恐惧.当这种负荷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行为 主体便容易在外在事件的刺激下,使由失败而带来 的挫折感变得十分严重,从而最终导致消极心理能 量的发泄,对他人或社会采取侵犯,破坏或攻击. 其次,情绪情感消极.从情绪和情感本身的特 性来说,情绪型犯罪的产生,与犯罪者情绪和情感所 具有的品质有直接的关联.一般而言,这类犯罪者 的情绪和情感具有低稳定性,面性,肤浅性,非原 则性和高强度性等特点.其情绪,情感常处于不稳 定状态,易于被外界事物左右,难以自我调节与控 制,在自我中心倾向和利己主义心理的支配下,使得 情绪和情感范围变得非常狭隘,丧失基本原则.尤 其重要的是,其消极情绪具有较高的强度,使其在经 历消极而强烈的情感时,难以忍受,迅速做出侵犯行 为和攻击行为. 再次,自尊水平异常.这主要表现为自尊心水 平过高和过低两种情况.自尊心过高者,自恃甚高, 当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的差距愈大时,其自尊及成 收稿日期:2011—05—16 基金项目:2010年湖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科研项目"我国青少年情绪型犯 罪的心理成因及其学校干预机制"研究 成果. 作者简介:刘妮雅,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彭秀丽,湖南科技大 学教育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 104基础教育 就需要就会愈强,形成恶性循环,最后走上以非法手 段满足畸形自尊心的犯罪道路.自尊心过低者,则 以一种过于主观的态度来看待问题,对他人的言行, 态度十分敏感,从而产生报复和伤害行为. 最后,抗压能力较低.这是情绪型犯罪最为明 显的特征.犯罪者在自身遭受挫折和失败后,心理 承受能力较差,不能找到积极的方式摆脱困境,奋起 拼搏,而是以直接攻击和报复的手段发泄心中的不 满,从而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1.1.2行为特征 第一,突发性.情绪型犯罪一般都没有清晰的 犯罪动机,明确的作案目标和周密的前期准备,常常 是在日常生活中由某些特定事件引起的,在短促而 强烈的情绪情感的支配下,冲破微弱意志力,而实施 的犯罪行为,其突发性强,后果难以控制. 第二,冲动性.根据突发性特点的表现,情绪型 犯罪往往没有预先的犯罪目的和对象,只是在外在 事件的刺激下,引起情绪的极大波动,行为失去理智 监督,导致肆无忌惮的犯罪行为,而且除指向直接的 攻击目标外,有时还会连累其他无辜的对象. 第三,盲目性.大多数情绪型犯罪者都是初犯, 事后都会对自己的行为后悔不已,究其原因主要是 犯罪人法制观念淡薄,思考问题片面,对自己的行为 无法控制,对行为的严重后果缺乏全面的分析. 第四,情绪性.在情绪型犯罪者实施犯罪的整 个过程中,其行为带有鲜明的情绪和情感色彩.消 极的情绪和情感作为犯罪行为的动力性因素,不仅 伴随着生理状况的变化,影响着内在意识,意志的活 动,而且表现在外部的表情,言语,动作和行为方 面E2]298. 第五,情境性.情绪型犯罪的一般情况是,只有 当行为主体处于特定的情境中,受到了突然的,强烈 的刺激时,才会导致情绪反常而引发犯罪.如果行 为主体没有足够的外在刺激,是不会出现激烈的情 绪和过激的行为的. 第六,残暴性.激情作为一种非常强烈的情绪 状态,在其暴发式释放时,力量是十分巨大的.而情 绪型犯罪就是激情的释放过程,其犯罪类型主要是 杀人,伤害,投毒,纵火,爆炸等暴力性犯罪行为,作 案手段极其凶狠残暴,对社会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和 破坏性. 1.1.3分类 根据情绪的强度,持续时间以及情绪状态,可将 其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心境是一种平静,微弱且 持久的情绪状态,不具有暴发性,一般不会引发情绪 型犯罪.而激情和应激都是十分强烈的情绪状态, 具有极强的暴发性,对人的行为有极大的动力作用. 所以,情绪型犯罪主要有激情犯罪和应激犯罪这两 种形式,但二者又有各自的特点和分类,具体如下表 所述: 表1情绪型犯罪的分类 情绪型犯罪概念特点分类分概念 个体因受到强烈刺激(1)无预谋和不突发性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毫无积怨,甚至素不相 导致情绪暴发而引发计后果性激情犯罪识,仅因偶发事件的强烈刺激致使犯罪人暴 怒而引发犯罪行为 激情犯罪的犯罪行为,即个体(2)情境性 受激情支配所实施的(3)暴力性犯罪人与被害人在生活中虽不断发生矛盾, (4)支配犯罪行积蓄性产生怨恨,却未有犯罪念头,而在犯罪人突然 犯罪行为激情犯罪受到本人认为忍无可忍的刺激时,新仇旧恨为的情绪是愤怒 便一同涌上心头,怒不可遏而实施犯罪行为 犯罪人在实施某一犯罪的过程时,突然出现 动机恶化型对犯罪人构成威胁的危险刺激,为保护自己, 应激犯罪犯罪人的犯罪动机由第一动机迅速向第二, 个体为摆脱突发的危(1)无预谋性第三动机恶化而实施的更为恶劣的犯罪行为 险性刺激的危害而实(2)后果严重性过失型犯罪人为应付突发的危险刺激 ,采取某种措应激犯罪施的犯罪行为 ,即在(3)应激犯罪的应激犯罪施而导致的过失犯罪 应激状态下实施的犯支配情绪是恐惧 罪行为当事人受到意想不到的突然侵害时,情绪处 防卫过当型于高度紧张的应激状态,在本能的自我保护 应激犯罪欲望驱使下,实施防卫过当的攻击性行为,导 致防卫过当犯罪 1.2青少年情绪型犯罪 从霍尔(G,S.Hal1)(1904)第一次明确地将"青 年期"作为一个特殊的人生发展阶段开始,青少年这 一 群体就一直是最为引人注目的社会角色.[]一方 刘妮雅,等.情绪心理学视野下青少年情绪型犯罪的分析与思考105 面,是由于"青少年犯罪率远远高于其它年龄层的犯 罪率",这是无论何时,何地,任何团体都呈现出的共 同现象,可称为是犯罪年龄分布的"自然法则(1awof nature)"l_5J.另一方面,是由于无论是基于"正义" 还是"公平"要求,对于青少年群体,社会都应该采取 "保护主义"和"特别对待"的处遇方式. 但是就青少年概念的界定来说,不同的学者有 不同的看法.具体到青少年情绪型犯罪的概念,主 要涉及两个问题:青少年的年龄界定和情绪型犯罪 的界定. 有些学者认为,学理上关于青少年犯罪概念的 解释,"必须以法律规定,尤其是刑事法律的规定作 为解释基础"I6J,才有学术研究的意义.也有些学 者从其他研究角度的需要出发,将"青少年"的年龄 范围界定为从一个人出生开始,至25岁.ll7_在心理 学上,对人生发展阶段存在着青少年期的概念,但强 调不以统一的年龄为依据,而是以个体的生理,心 理,社会三方面发展为,即以年龄而言,青少年 期的年龄下限是从个体性器官成熟开始,其年龄上 限则以心智与社会成熟为止._8_8国内大多数学者认 同青少年为已满14周岁而未满26周岁的人,根据 青少年犯罪的高发年龄,即初犯l2—17岁,重犯 162岁l9j,本文将青少年的年龄界定为已满12 周岁,而不满18周岁的人. 综合之前情绪型犯罪的概念,青少年情绪型犯 罪的定义为:年满12周岁而不满18周岁的行为人, 在不良情绪性动机的支配下,呈现出的具有强烈情 绪性特征的犯罪行为. 与一般的情绪型犯罪相比,青少年情绪型犯罪 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戏虐性.与成年人不同,青少年对外界事 物具有极强的探索心理,其犯罪的动机往往出于好 奇与模仿,其目的往往是好玩或者好胜.他们有的 是简单地模仿电影电视中的某个镜头和情节,有的 是模仿小说或现实社会新近发生的一些作案的犯罪 伎俩,有的是同学或朋友间所谓的争强逞能. 第二,感染性.这一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种 是指模仿他人的行为,尤其是心目中的权威人物,偶 像人物的行为动作;另一种是指在成年坏人的暗示 下发生犯罪行为,这种暗示具有心理感染的作用. 第三,逆反性.青少年虽年幼无知,但同样渴望 人格上的独立和行动上的自由,希望能获得平等的 权力和尊重,不愿受过多的管束.这种心理随着年 龄的增长有时会变得越来越强烈,特别是当他们的 一 些不良行为被他人管教时,轻则导致反感对抗,重则予以打击报复,进而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 2.原因透视 对于情绪型犯罪的原因,国内外有大量的文献 对此进行了研究,但主要是从法学,犯罪学,社会学 以及心理学的角度进行探讨.本文将以情绪心理学 为切人点,探讨引起情绪型犯罪的情绪性因素,分析 导致情绪型犯罪的各类负性情绪. 2.1反社会情绪 反社会情绪是指相对于与正常的社会性需要相 ,信仰,价值等)性质相反的 联系的高级情感(如道德 情感.[]290行为人在强烈而持久的反社会性情感的 作用下会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尤其对于青少年而 言,正处于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学校教育,家庭教养 以及社会环境都会影响其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一 旦形成了反社会的价值观念,就会做出与社会正常 价值体系相对立的行为,进而扰乱社会秩序或危害 社会安全. 2.2恨 由恨引起的犯罪在情绪型犯罪中占有相当大的 比例.由于引起仇恨的原因不同,可以分为政治宗 教信仰仇恨犯罪,封建迷信仇恨犯罪,情爱仇恨犯罪 和心理挫伤仇恨犯罪等.l2]291在青少年情绪型犯罪 中尤以情爱仇恨犯罪和心理挫折仇恨犯罪最为常 见.情爱仇恨犯罪的表现形式多为恋爱失败进而由 爱生恨.心理挫伤犯罪则是由于行为人的各种物质 的或精神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自尊心受到伤害,进而 引发仇恨导致犯罪. 2.3自卑,挫折 自卑感是一种自我评价偏低,自觉低人一等的 惭愧,羞怯,萎缩甚至灰心的复杂情绪.[]引起自 卑感的原因很多,比较着名的观点是由奥地利心理 学家阿德勒指出的生理缺陷,社会经济地位低下和 早期接受的错误教育三种.自卑感本身并不会直接 导致犯罪,只有在其转化为挫折感后才引发犯罪. 而挫折感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支配下达到一定目的 的行动过程中受到阻碍而无法克服时产生的紧张状 态和情绪反应l如j.在这种状态下,行为人的不满, 愤怒,怨恨,敌视等消极情绪一旦得不到有效的宣泄 和释放,就会爆发攻击性的犯罪行为.尤其是青少 年,自控能力和逆反心理较强,更易引发不可收拾的 暴力犯罪. 106基础教育 2.4失望,嫉妒 失望是在希望没有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转化成的 失落,沮丧等不快的情感体验.[2]293嫉妒是指个体 对他人的才能,地位,成就,境遇等状况的一种怨恨, 对他人所具有的这些优势的不服气,它主要出现在 年龄,地位,文化,社会背景等方面大体相同,且彼此 有许多社会联系的个体之间.[]293青少年在成长过 程中,需要面对升学,就业等压力,当预期的目标没 有达到时,行为人在极度失望的情绪状态下,很容易 引发犯罪.同样,当行为人对其所嫉妒的对象越是 强烈地关心和重视,就越可能被绝望和恐惧所支配, 从而发展为憎恨,敌意和报复等恶劣情绪,在行为上 可能对对方加以恶意伤害D1j. 2.5消极激情 激情是一种持续时间短暂,外在表现剧烈,自我 控制减弱的情绪,可分为积极的激情和消极的激情 两种.消极的激情一般由重大事件或严重挫折引 起,在这种情绪的支配下,行为人确定目的,方法和 评价行为的心理过程变得极其短暂,一旦有了目标 就立即转化为行为,具有明显的冲动性和疯狂性. 某市中级人民法院曾对117名青少年罪犯进行了分 析,发现其中因赌气而犯罪的有28名,因霸气而犯 罪的有28名,因出气而犯罪的有30名,因义气而犯 罪的有26名,其他情形的只有5名.【J 2.6情绪障碍 情绪障碍与情绪型犯罪的关系十分密切,许多 的情绪型犯罪均由情绪障碍引起.具有情绪障碍的 个体一般有高度的焦虑和恐怖情绪,当其内心的不 安和矛盾达到一定程度时,会通过暴力行为来发泄 紧张和焦虑,以恢复内心的平静,而这种暴力行为常 常对社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北京市监狱在2002年 3月对狱内1553名罪犯进行了16PF个性心理测 试,发现有72.4%的罪犯表现出情绪激动的个性特 点,其中,有65%的人表现为矛盾冲突的个性特 征.[12] 3.问题审思 从青少年情绪型犯罪的特点和成因可以看出, 青少年情绪型犯罪的预防是比较困难的.为此,国 内外的众多学者和机构都提出了许多的建议进行预 防和矫正.比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 积极的自我体验,完善法律,加强法制宣传,优 化社会环境,营造健康的成长氛围等等.近年来,随 着青少年情绪型犯罪的数量攀升和性质升级,对于 这一问题的研究,出现了新的趋势,也提出了新的要 求. 3.1研究思路:科际整合 长期以来,关于青少年情绪型犯罪的成因理论 和预防研究争论不断,难于统一,这在很大程度上是 由于其理论基础过于单一,理论观点有失偏颇,没有 充分认识到青少年情绪型犯罪的复杂性和发展性. 近年来,我们可以看到在对青少年情绪型犯罪的成 因研究方面逐渐采取了科际整合(Theoretical Integration)的观点,研究者们开始结合各个领域,各 个学科的研究成果,对导致青少年情绪型犯罪的各 类成因进行整合研究,不再仅仅局限于社会学层面 和法律学层面,而开始引入了"低自我控制"这样的 心理学概念.逐级年龄非正式社会控制理论和青少 年危险模式理论均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为青少年的 情绪型犯罪研究提供多元化的取向和平台,以便更 全面客观地认识和预防青少年情绪型犯罪. 3.2研究方法:纵贯研究 青少年正在成长,一切问题都在成长中发生,也 应在成长中解决.为了更好地预防青少年的偏差行 为以及其成年后的犯罪行为,需要涉及到青少年情 绪型犯罪的"发展","变化"和"预测"等动态概念. 显然这些都是单纯的横断研究(Crass—sectional Study)所无法解决的.而同横断研究相比较,纵贯 研究最大优点就是可以描述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 并从这种发展变化中考察事物的趋势.具体而言, 青少年情绪型犯罪的纵贯研究是指研究者通过收集 青少年较长时间段内某些特定年龄点的各种资料, 而来了解不同的研究问题.-1.]比如:何时开始犯罪, 犯罪职业化或专精化的过程,何时开始脱离犯罪生 涯,少年以及成年犯罪的成因等等,以期了解青少年 成长期间发生情绪型犯罪的成因及其相关因素.在 国外的青少年犯罪研究中,纵贯研究(1ongitudinal study)已经成为常见的研究方法.但是,由于纵贯 研究需要花费数年的时问搜集大量资料,甚至需要 在不同时间搜集同样的资料,使得研究过程困难重 重且耗资巨大.但作为一种极有价值的研究方法, 值得所有研究者给予重视. 3.3研究体系:四位一体 预防青少年情绪型犯罪是一项系统,它需 要社会各界的同心协力,也需要青少年的自身努力. 所以,以往那种单一地寄希望于提高学校教育水平 和加大法律惩罚力度来减少和预防青少年情绪型犯 刘妮雅,等.情绪心理学视野下青少年情绪型犯罪的分析与思考107 罪的方法显然是不科学的.我们应该建立一个社 会,家庭,学校和青少年自身四位一体的预防体系, 通过各种途径,以科学的理念,正确的方法,防微杜 渐,努力改善现有预防体系,尽最大可能控制青少年 情绪型犯罪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陆志谦,胡家福.当代中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研究[MJ.北 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27. [2]孟昭兰.情绪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惠馨.青少年犯罪心理及预防[J].科教文汇,2007(1):129—130. [4]Hall,G.S.Adolescent:Itspsychologyanditsrelationsto physiology,anthropology,sociology,sea2,crime,religion,and education(2wol"rues)[M].NewYork:APPleton,1904:142. 『5]Gottfredson,M.R.&Hirschi,T.H.AGeneralTheoryofCrime [M].Stanford,CA:StanfordUniversityPress,1990:220. ,张小虎.犯罪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3. [6]康树华 [7]康树华.青少年法律保护[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36. [8]田万生.青年心理学[M].北京: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19. [9]曾盛聪.海峡两岸青少年犯罪与防治对策比较[j].青年研究, 2001(4):23. [103宋小明.大案要案犯罪心理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出版社,2000:98. [11]孙昌龄.青少年心理健康顾问[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7:146. 【123曹广健.抑郁症与个案分析——犯罪心理与矫治新论[M].北 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205. [13]郑红丽,罗大华.青少年犯罪成因心理学研究新进展[J].南京师 大(社会科学版),2008(1):110—115. AnalysisandThinkingofJuvenileEmotionalCrimeInTheViewof EmotionalPsychology LIUNi—ya,PENGXiu—li (SchoolofEducationHuna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Xiangtan,Hunan,411201) Abstract:Atpresent,theseverityofemotiona1crimehascausedourattentiontothejudiciaryandthe relevantexperts.andtheresearchonemotionalcrimehasbegun.Itbecomeanimportantresearchfieldoflaw. Thispaperfromtheperspectiveofemotionalpsychology,discusspsychologicalcharacteristicsandpsychological reasonsoftheemotionaltypejuvenilecrime,andproposedmechanismforthecorresponding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toreduceandpreventtheemotionaltypejuvenilecrime. Keywords:theemotionalcrime;psychologicalcharacteristics;psychologicalreasons (责任编辑:鞠玉翠,陆云鹏)
/
本文档为【情绪心理学视野下青少年情绪型犯罪的分析与思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