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大航海时代

2017-08-31 26页 doc 74KB 143阅读

用户头像

is_266065

暂无简介

举报
大航海时代大航海时代 天津市劳动经济学校教师备课教案 年 月 日 星期 一 大航海时代——邮轮发展的序幕 授课时数:2 教学目标:1、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理解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价值以 及中国错失大航海时代的原因。 2、了解什么是大航海时代以及大航海时代开启的诱因。 3、了解大航海时代的航海家以及他们对地理大发现的贡献。 4、熟悉和了解大航海时代在航海领域为邮轮问世提供的条件。 教学重点:1、了解什么是大航海时代以及大航海时代开启的诱因。 2、了解大航海时代的航海家以及他们对地理大发现的贡献。 3、熟悉和了解大航...
大航海时代
大航海时代 天津市劳动经济学校教师备课 年 月 日 星期 一 大航海时代——邮轮发展的序幕 授课时数:2 教学目标:1、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理解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价值以 及中国错失大航海时代的原因。 2、了解什么是大航海时代以及大航海时代开启的诱因。 3、了解大航海时代的航海家以及他们对地理大发现的贡献。 4、熟悉和了解大航海时代在航海领域为邮轮问世提供的条件。 教学重点:1、了解什么是大航海时代以及大航海时代开启的诱因。 2、了解大航海时代的航海家以及他们对地理大发现的贡献。 3、熟悉和了解大航海时代在航海领域为邮轮问世提供的条件。 教学难点:1、大航海时代的航海家对地理大发现的贡献。 2、熟悉大航海时代在航海领域为邮轮问世提供的条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 分组讨论法 教具及参考书:《邮轮实务》教材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列举中外历史上著名的航海事件。(同学回答)同学们回答的 很好,郑和下西洋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范围之广都是空前的。他不仅在 航海事业上达到了世界顶峰,而且转播了中华文明。而以哥伦布为代表的 新航路的开辟在西方资本主义历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郑和下西 洋更隐含着中国历史命运的兴衰的征兆。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郑和下西 洋的概况。 二 教授新课 1、大航海时代的前奏曲 (1)郑和下西洋概况 郑和(1371年,1433年),回族,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又作三 保,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街道)宝山乡知代村人。中国明代航海家、外 交家、宦官。郑和出生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是马哈只第二子,郑和 有姐妹四人。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朝军队进攻云南,马和仅十岁, 被明军副统帅蓝玉掠走至南京,阉割成太监之后,进入朱棣的燕王府。 在靖难之变中,马和在河北郑州为燕王朱棣立下战功。永乐二年(1404 年),明成祖朱棣在南京御书“郑”字赐马和郑姓,以纪念战功,史称“郑 1 第 页 和”。并升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郑和有智略, 知兵习战,明成祖对郑和十分信赖[6] 。1405到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 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宣德六年(1431年),钦封郑和为三宝太 监。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郑和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赐葬南京牛 首山。 1405,1433年,郑和奉明廷之命率领船队七次出使亚非三十多个国家 和地区,是中国航海史和外交史上的重大事件。从永乐三年(1405)至宣德 八年(1433)的二十八年中,内官监太监郑和(1371,1433)七次下西洋,从. 南京下关宝船厂出发,沿江、浙、闽、粤海岸南下复西行,最远到达非洲 东岸肯尼亚的蒙巴萨,访问了亚非沿岸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宣德八年, 他在归途中客死古里(今印度南部西海岸之科泽科德)。 郑和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 彭亨、真腊、古里、暹罗、阿 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 东岸,红海、麦加,并有可能到过澳大利亚。 1405年7月11日(永乐三年六月十五 乙酉) 34岁 奉成祖命,郑和从 南京龙江港起航,经太仓出海,偕王景弘率27800人第一次下西洋,永乐 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回国。 1407年10月13(永乐五年九月十三 ) 36岁 回国后,立即与王景弘、 侯显等率船队第二次下西洋,到达文莱,泰国,柬埔寨,印度等地。 1409年(永乐七年) 38岁 九月又偕王景弘、费信等第三次下西洋。 1413年(永乐十一年) 42岁 偕马欢等人率船队第四次下西洋。 1417年(永乐十五年) 46岁 郑和率船队第五次下西洋。 1421年(永乐十九年) 50岁 偕王景弘、马欢等人率船队第六次下西 洋,后人认为在这一次下西洋他发现了美洲。 1431年(宣德六年) 60岁 郑和偕王景弘、马欢、费信、巩珍等率船 队27550人第七次下西洋。 1433年(宣德八年癸丑) 62岁 郑和于归国途中,积劳成疾,在古里(今印度卡利卡特)病逝。七月船队回国,宣宗赐葬南京牛首山南麓。 (2)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欧洲多个国家航海时间早几十年,是明朝强盛的直接体现。郑和的航行之举远远超过将近一个世纪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航海家,如麦哲伦、哥伦布、达伽玛等人,堪称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也是唯一的东方人,他更早迪亚士57年远赴非洲。郑和率领的庞大船队,就其活动的性质来说,既不是一般的商船队,也不是一般的外交使团,而是由封建统治者组织的兼有外交和贸易双重任务的船队。 他出使的任务之一,就是招徕各国称臣纳贡,与这些国家建立起上邦大国与藩属之国的关系。为了完成这一任务,郑和所到各国以后,第一件事便是宣传明成祖的皇帝诏书。向各国宣谕:明朝皇帝奉天乘命的上邦大国之君,是奉“天命天君”的旨意来管理天下的,四方之藩夷都要遵照明朝皇帝说的去做,各国之间不可以众欺寡,以强凌弱,要共享天下太平之福。 2 第 页 如果奉召前来朝贡,则礼尚往来,一律从优赏赐。第二件事便是赠送礼物。赐各国国王诰命银印,赐国王及各级官员冠服和其他礼物,表示愿意和那些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的关系。第三件事是与南海(今马六甲海峡)国家建立友好关系。 ?宣扬明朝国威(政治目的); ?扩展朝贡贸易(经济目的); ?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出海目的是为迎佛牙 ?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3)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展示了明朝前期中国国力的强盛,中国的海军纵横西洋,万国朝贡,盛世追迹汉唐; 加强了中国明朝政府与海外各国的联系,给南洋,西洋各国带来了经济实惠; 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件世界性的盛举,从此,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由于郑和下西洋的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全部的开支都依赖明朝强大的国力来支撑,没有对中国带来什么经济实惠,于是,明朝全盛时期过后,再也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来支持这项庞大的工程了,下西洋随之停止。 (4)中国与大航海时代失之交臂的原因 在郑和下西洋的时代,中国的航海技术并不是最先进的, 郑和的舰队的技术是来自阿拉伯人的, 当时大量的阿拉伯人在中国泉州,南京一代经营海上丝绸之路。 与商船队比较而言, 由于中国的国力和财政支持,郑和舰队规模是任何一个商队无法比拟的, 郑和的舰队的规模是空前的。中国突然远航是为了总所周知的政治目的, 这注定了没有经济收益的中国远洋航海是无法持续的。 另外中国之大物产之丰富导致中国对外国的商品没有需求, 中国只是一味的出口,不断的扩大贸易顺差, 与大量的出口相比,进口商品根本没有什么市场。 古代中国的商业往来只能主要通过效率很低的陆路交通,而有限的漕运自古都被国家控制, 中国自古重农轻商的文化, 和儒教关系不大。 它而和地理状况与国家规模关系更大一些。 郑和下西洋没有带来商业回报, 并且每次都消耗了巨额的国家财政,因此在政治目的达成后, 中国的航海就此终结。因此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 观念的局限 ? 国情的限制 2、大航海时代的开启 (1)什么是大航海时代 又被称作地理大发现,又名大分岔,探索时代或大航海时代,指从15世纪到17世纪欧洲的船队出现在世界各处的海洋上,寻找着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伙伴,以发展欧洲新生的资本主义。欧洲人发现了许多当时在欧洲不为人知的国家与地区。欧洲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航海家,有哥伦布、达伽马、卡布拉尔、迪亚士、德莱昂、麦哲伦等。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之间的文化、贸易交流开始大量增加,殖民主义与自由贸易主义也开始出现。欧洲这个时期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其超过亚洲繁荣的基础。对世界 3 第 页 各大洲在数百年后的发展也产生了久远的影响。 名称 时 间 主要指挥官 主要意义 地理大发现 15—17世纪 迪亚士,麦哲伦,哥伦布等 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2) “大航海时代开启的诱因 第一,经济因素。“一切为了香料” “来中国的寻金热”,对香料、黄金的追求是直接动因。 14-15世纪在欧洲广泛流传的《马可.波罗游记》告诉人们,东方“遍地黄金,香料盈野”。欧洲人相信这种说法,因为亚洲一直是欧洲许多贵重商品的主要来源地。 欧洲当时对东方的贸易一直是转口贸易。经过印度商人、阿拉伯商人和意大利商人的倒手,香料的价格一般要提高8~10倍以上。高额的利润令大西洋沿岸的西欧商人垂涎不已。 第二,政治因素。对新殖民地的渴望。 很久以来,与中国、印度的贸易,一直是通过阿拉伯人作为中介的,而在整个欧洲,与阿拉伯人的贸易又几乎都掌握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和热那亚商人手里。在西欧,英国、法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各国君主还有商人们都急切地希望能够打破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的垄断,自己前往印度、中国和香料群岛等地,直接与当地人进行香料、丝绸等商品交易。另一方面,由于当时欧洲的商品对于中国人、印度人而言毫无吸引力,导致了欧洲人只得用大量的金银来换取香料和丝绸等商品。长期的入不敷出,导致欧洲人对于获取金、银、宝石或者直接获取香料等资源显得十分感兴趣。至此,那些出产这些珍贵资源的地区,便成了欧洲人猎取与互相争夺的目标。 因此,当时欧洲各国君主依仗武力,强化王权,积极扩张。西班牙和葡萄牙首先把扩张的目光投向欧洲大陆以外的地区。 第三,宗教原因。基督传教热情—圣战。基督教为了传教,不惜使用武力进行“圣战”,这也成为欧洲向海外扩张的一个重要推动力。 葡萄牙与西班牙的探索活动多少有将基督教传播到世界,并将异教徒转化为基督教徒的想法,并且伊比利亚半岛在历史上曾多次被穆斯林国家军队进攻过,伊斯兰教对伊比利亚半岛的政治、宗教、文化形成的威胁是显而易见的。这种政治、经济上的扩张主义加上文化理念上的扩张要求令伊比利亚半岛的航海家们对自己的活动坚信是上帝的使命,从而为远航的心理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十字军东征带来的长年战争,中世纪的宗教裁判所等等这一切,导致欧洲人对于基督教产生了一种狂热的感觉。很久以来,积极传教便是基督教会特点之一。而且,为了使那些异教徒或不信教的人皈依基督教,人们总是会毫不犹豫地使用武力。尤其是那些刚刚战胜了摩尔人的西班牙传教士们,特别渴望将战场上的胜利转化成宗教上的胜利,将基督教带出伊比利亚半岛,带出欧洲,传向世界的每个角落。 第四,商路因素。商路不畅是新航路开辟的又一诱因。 很久以来,与中国、印度的贸易,一直是通过阿拉伯人作为中介的,而在整个欧洲,与阿拉伯人的贸易又几乎都掌握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和热那亚商人手里。在西欧,英国、法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各国君主还有商人们都急切地希望能够打破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的垄断,自己前往印度、中国 4 第 页 和香料群岛等地,直接与当地人进行香料、丝绸等商品交易。另一方面,由于当时欧洲的商品对于中国人、印度人而言毫无吸引力,导致了欧洲人只得用大量的金银来换取香料和丝绸等商品。长期的入不敷出,导致欧洲人对于获取金、银、宝石或者直接获取香料等资源显得十分感兴趣。至此,那些出产这些珍贵资源的地区,便成了欧洲人猎取与互相争夺的目标。 第五,对未知世界的向往 最古老的幸存葡萄牙海图,结果显示探索达伽马到印度。在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中,欧洲在公元15世纪以前一直扮演着一个次要的角色。而在同期亚洲创造出了更为繁荣的文化,幷将这一优势不断扩大。对于这个世界的发展而言,亚欧大陆及北非在世界上扮演的角色超过了其他地区,这导致很长一段时间内,亚欧大陆及北非的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仅仅局限于此。而这个“世界”的两端:太平洋西岸和大西洋东岸几乎没有过直接的交往,欧洲黑暗时期正是亚洲国家空前繁荣的年代。他们对彼此的认识也仅仅是通过7000余公里的丝绸之路相互了解。这样漫长的距离和通行这段道路所需要的时间,也扭曲了东西方之间绝大部分可供了解的资讯。对于当时的中国而言,天圆地方观念与地理中国中心是社会的常识。与之相对的欧洲,则是通过数世纪前成书的《圣经》与托勒密在公元2世纪成书的《地理学指南》欧洲人通过《地理学指南》可以准确的了解他们憧憬的亚洲、北非。但对于世界的另一半,依然是一片空白。他们所知道的世界幷不比千余年前的罗马人甚至希腊人多多少。他们根本不知道有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的存在。虽然他们已经知道了印度与中国的存在,但是真正到过那里的却很少。13世纪末,马可波罗与他的游记在欧洲掀起了对东方向往的狂潮:在马可波罗笔下的中国、东亚甚至整个亚洲成为一个拥有空前繁荣的文化、遍地黄金、香料发达而强盛的区域。这引发了大量欧洲人一窥东方文明的愿望。然而马可?波罗前往中国时所途经的波斯湾对于欧洲人,特别是15世纪之后西欧人而言已经成为了禁区;虽然已经有人深信地球是圆的,但是他们对地球大小的估计,却是完全建立在错误的数据的基础之上的。当时甚至有人认为从欧洲往西至多几周时间便可到达亚洲。 (3)大航海时代开启的条件 ?客观条件:罗盘针的普遍使用、星盘的发明、地图和航海图的出现、造船技术的提高、对地球的新认识 经过几个世纪的努力,欧洲人在造船和航海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具备了远洋航海的能力。 远洋航行所需的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对于航海家而言,他们能够在海上活动,除了宗教信仰以外,他们更多的是依靠来自各地的科技:由占星术发展的方向辨识、指南针,从穆斯林的独杆三角帆船发展的大三角帆技术——这项技术将三角帆从横帆的替代物转化为推进船只的重要附加物,还有本国发达的造船业才是在海上最可信赖的依靠。而在这些科技流传至欧洲之前,没有人会打算到世界“边缘”去冒险,地圆说的出现打消了航海家从地球摔向地狱的担忧。从12世纪开始,欧洲人便开始制造用于航海的大型船只。1200年至1500年间,欧洲普通船舶的吨位普遍增加了一到二倍。在短短的几个世纪之内,他们或是从阿拉伯人那里学会了使用,或是自己动手发明改造了诸如罗盘、六分仪、海图、三角帆、艉舵、三桅帆船等工具或技术,使得欧洲人拥有了在各种复杂气候条件下进行远航的能力。 5 第 页 ?主观条件: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大力支持 3、大航海时代的展开 1298年后 《马可?波罗游记》成书。这本书在欧洲的广泛流传,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文明与财富的倾慕与贪婪,最终引发了新航路和新大陆的发现。 1375年 欧洲当时最完备的航海地图,加塔兰地图完成。 1405年,1433年 航海家郑和奉明成祖朱棣之命七次出使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等地区的国家,“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以促使东南亚国家向明称臣纳贡,向世界宣扬国威。 1415年 葡萄牙占领北非的穆斯林据点休达。 1415年后 葡萄牙亨利王子的远征船队开始非洲西北部的探索,陆续发现加那利群岛,马德拉群岛,亚速尔群岛,以及位于非洲和巴西之间的中途的佛得角及佛得角群岛。 (1)亨利王子——大航海时代的开山鼻祖 亨利王子简介:亨利王子又称恩里克王子,于1394年3月4日出生在葡萄牙的波尔图。其父为葡萄牙国王若昂一世,母亲为莎士比亚在《理查二世》中写到的冈特的约翰的女儿菲利芭。亨利王子是国王夫妇的第三子。 亨利王子的预言 亨利一出生时就有吉相,星象学家为其占卜预言他“必将进行伟大而高贵的征伐,更重要的是,他必将发现别人无法看到的神秘的东西”。这对于亨利来说当然是一种巨大的荣耀,而他后来确实也验证了这一点。 亨利王子初登历史舞台 亨利王子从小博览群书,学习天文地理、战略战术、外交、国家管理以及各种各样的古代知识。在王子们中间,亨利并不是一个觊觎王权的野心家。他渴望历险、战斗的生活,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他终身信奉基督教朴实的生活作风,一生中并无妻室儿女,把一切都奉献给了他伟大的理想。 1415年,亨利亲任统帅突袭北非摩尔人的重镇休达,仅用了一天的时间便攻陷了休达,从此,他开始在历史上留名。 亨利王子:葡萄牙海洋帝国的奠基者 1419年,亨利王子晋封为公爵,在当时叫萨格里什的一个小村子定居下来,这个地方也成为他后来几十年中进行探险的出发地。在这里,他建了自己的寝宫,从此在这个远离里斯本的地方,一心扑到海路探险的雄图大计上面去了。 在萨格里什,亨利王子用骑士团的资产开办了航海学校,修建了天文台、研究所、图书馆以及小教堂等,并把当时最有经验的航海家以及最知名的地理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制图家、造船家、仪器家等一干人网罗至其门下。此外,亨利王子还大力招募学员培养本国水手,提高他们的航海技艺。这里的制图家们改进和完善了当时最好的珀托兰航海地图。 亨利王子是整个欧洲的地理大发现的先驱者与开拓者。在远航探险的事业中,他耗费了大量的财力、人力、物力,而事实上,在他有生之年并未得到大的实质收益。不过,他为梦想而付出的一切,为后世葡萄牙一举成为富强的海洋帝国打下了基础。所以,后世的葡萄牙人用国旗上那一片绿色向他致敬。 6 第 页 (2)迪亚士——好望角的发现者 迪亚士出生于葡萄牙的一个王族世家,他的祖父若昂?迪亚士、父亲迪尼什?迪亚士都是追随恩里克王子的航海家。受祖父和父亲的影响,迪亚士青年时代就喜欢海上的探险活动,曾随船到过西非的一些国家,积累了丰富的航海经验。 探险动机 15世纪80年代以前,很少有人知道非洲大陆的最南端究竟在何处。为了弄明白这一点,许多人雄心勃勃地乘船远航,但结果都没有成功。作为开辟新航路的重要部分,西欧的探险者们对于越过非洲最南端去寻找通往东方的航线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因此,迪亚士受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委托出发寻找非洲大陆的最南端,以开辟一条往东方的新航路。经过十个月时间的准备后,迪亚士找来了四个相熟的同伴及其兄长一起踏上这次冒险的征途,并于1487年8月从里斯本出发,率领两条武装舰船和一艘补给船,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驶去,以弄清非洲最南端的秘密。 探险时代背景 13世纪末,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的游记,把东方描绘成遍地黄金、富庶繁荣的乐土,引起了西方到东方寻找黄金的热潮。然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崛起,控制了东西方交通要道,对往来过境的商人肆意征税勒索,加战争和海盗的掠夺,东西方的贸易受到严重阻碍。到15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完成了政治统一和中央集权化的过程,他们把开辟到东方的新航路,寻找东方的黄金和香料作为重要的收入来源。这样,两国的商人和封建主就成为世界上第一批殖民航海者。 探险过程 1487年8月葡萄牙航海家巴托洛梅乌?迪亚士率领一只由3条船组成的探险队出发,目的是沿着非洲西海岸南下,绕过非洲,打开一条通往印度的航路。 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接受了葡萄牙国王约翰二世的命令,于1487年7月从里斯本出发,率领两条各载100吨的双桅大帆船,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驶去。1488年3月12日,他们在非洲最南端的崖石上刻下了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的名字,以及葡萄牙盾形纹徽、十字架等等,以纪念这一发现。1488年12月,船队在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航行之后,安全回到里斯本。这是葡萄牙人探寻新航路的一次突破。 1500年3月9日,迪亚士和另一位航海家卡布拉尔庞大的舰队出发了,它包含有13艘船和1200人,占当时葡萄牙总人口的1‰,虽然与郑和船队的规模不能比,但对照以前的探险少则一条船,多则四条船的规模,可以说是空前的,也反映出国王志在必得的雄心壮志。舰队的指挥官是毫无航海经验的贵族佩德罗?阿尔瓦雷斯?卡布拉尔,发现好望角的迪亚士担任其中一条船的船长。卡布拉尔受命告知卡利卡特的王公关于基督徒与穆斯林之间的世仇。这种世仇使得每个天主教国王都负有对神圣信仰的敌人进行战争的责任。舰队根据达?伽马的建议,远离非洲西南海岸,绕一个弧形向西南方向前进。但这个弧形绕得有点太大了,以至他们到达了南美大陆东部隆起的地方,巴西就这样被发现了。 死亡之谜 1500年5月12日,一些喜欢研究星象判断未来命运的船员船队看见一颗 7 第 页 彗星划过天际并朝好望角划去,认为这是灾难降临的预兆。正巧,在经过好望角附近,他们遇到了大风暴,有4艘船被毁和打翻,船上人员全部遇难,其中包括迪亚士,迪亚士曾闯过了印度航线的最艰险的道路,但最终他还是没能到达真正的印度。 影响 引起了所谓的“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打破了各国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形成创造了条件;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成长;欧洲殖民者对亚、非、美三洲进行殖民掠夺,将大量财富运回欧洲并转化为资本,造成了殖民地人民的极端贫困和落后;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性。 迪亚士率船队离开里斯本后,沿着已被他的前几任船长探查过的路线南下。过了南纬22度后,他开始探索欧洲航海家还从未到过的海区。大约在1488年1月初,迪亚士航行到达南纬33度线。1488年2月3日,他到达了今天南非的伊丽莎白港。迪亚士明白自己真的找到通往印度的航线。为了印证自己的想法,他让船队继续向东北方向航行。3天后,他们来到一个伸入海洋很远的地角,迪亚士把它命名为"风暴之角"。后来被葡萄牙国王改为"好望角"。 发现 翻开世界地图,我们不难发现,非洲大陆就像一个大楔子,深深地嵌入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这个“楔子”的最尖端,就是曾经令无数航海家望而生畏的“好望角”。它由葡萄牙航海探险家迪亚士于1488年发现。 从很早的时候起,欧洲人就开始从东方进口各种香料和珠宝。不过,那时和东方的直接贸易都控制在阿拉伯人和意大利人手中,因此,欧洲人不得不为此付出高价。 到了15世纪,欧洲人开始寻找直接和东方进行贸易的途径。其中,航海业已经相当发达的葡萄牙表现得最为积极。 1487年7月,葡萄牙国王派遣了一支探险船队,由马塞罗缪?迪亚士负责,去寻找绕过非洲南端进入印度洋的航路。 迪亚士率领的这支船队驾驶两艘快船和一艘满载食物的货轮。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迪亚士的船队从里斯本出发了。 船队沿着非洲海岸南行。一开始,航行十分顺利,他们没有多长时间就到达了西南非洲海岸中部的瓦维斯湾。但是,他们不久就发现,在继续往南的航行中,海岸线变得越来越模糊。 这时,充满着探险热忱的迪亚士一心想加快前进速度,而货船的速度太慢了,很显然,老让它跟在后面,什么事也干不成。于是,他命令把货船上的食物全部搬到两艘快船上,让它先独自返航。 果然,船队的速度大大加快了。两艘快船在蔚蓝的大海上破浪疾行,迪亚士高兴地说:“我们早该轻装前进了~” 正当他们为航行顺利而庆幸时,船队遇上了一场大风暴,咆哮的海浪铺天盖地地扑向船队。迪亚士急忙命令:“快~落帆~向西行驶~” 在狂风呼啸中,水手们只能趴在甲板上,爬到桅杆底下放下风帆。他们知道,飘扬在暴风中的风帆将带来船倾人亡的危险。 帆落了。在风暴的肆意袭击中,两艘船犹如浮萍一般左摇右晃地朝西行驶,被风浪卷着撞向东岸的礁石漂去。 8 第 页 尽管船队努力地向西驶去,但可怕的风暴却把落了帆的船只推向南方。整整10天过去了,风暴终于平息下来,狰狞的大海又恢复了昔日温柔和平静。 这时,迪亚士和船员们都想休整一番。根据以往的航海经验,迪亚士知道,沿非洲大陆南行时,只要向东航行就必然会停靠在海岸边。于是他下令: “调转方向,向东航行~” 船队向东航行了好几天。可是,他们并没有看到预料中会出现的非洲海岸线。迪亚士说:“这场风暴使我们远离了非洲大陆,继续向东前进~” 两艘船又向东航行了好几天,而海岸线非但没有出现,反而似乎越来越远了。 “奇怪,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迪亚士不由得纳闷起来。船员们茫然不知所措,船队的航行速度也减慢了。 忽然,迪亚士来了灵感,只听得他兴奋地大叫起来:“对~我们很可能已经绕过非洲的最南端了,所以越向东航行反而离大陆越远。快,调转船头,向北前进~” 几天后,他们果然又看见了陆地的影子,就抵达的莫塞尔湾。这时,迪亚士发现,海岸线缓缓地转向东北,向印度的方向伸去。至此,迪亚士完全确信:船队已经绕过非洲最南端,来到了印度洋。只要再继续向东航行,就一定可以到达神秘的东方。 迪亚士兴奋不已,很想再继续前进,但船员们已经很疲倦,强烈要求返航,而且粮食和日用品也所剩无几了。于是,他只好下令掉转船头,返回葡萄牙。 返航途中,迪亚士又经过上次遇到风暴的地方——非洲大陆的最南端。他想了想,给它取名叫“风暴角”。 1488年12月,迪亚士回到里斯本,向葡萄牙国王了航海过程。国王非常高兴,可又觉得“风暴角”这个名字不太吉利,于是把它改名为“好望角”,意思是绕过这个海角就有希望到达富庶的东方了。 今天,好望角已成为穿梭往返欧亚之间船只的必经之地。这里一年四季狂风呼啸,怒涛汹涌,巨浪一般在6米以上,有时竟达15米左右。怪不得当年迪亚士的船队经过这里时,会遇上那么大的风暴。 (3)哥伦布——第一次发现美洲新大陆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意大利航海家、探险家。出生于意大利热那亚,卒于西班牙巴利亚多利德。一生从事航海活动。他相信大地球形说,认为从欧洲西航可达东方的印度。在西班牙女皇鼎力支持下,先后4次出海远航。开辟了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先后到达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多米尼加、特立尼达等岛。在帕里亚湾南岸首次登上美洲大陆。考察了中美洲洪都拉斯到达连湾2000多千米的海岸线;认识了巴拿马地峡;发现和利用了大西洋低纬度吹东风,较高纬度吹西风的风向变化。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Christopher Columbus)是意大利的著名航海家,是地理大发现的先驱者(参阅《征服天堂》(Conquest of Paradise)(Vangelis范吉利斯))。1451年8月或10月生于意大利热那亚,1506年5月20日卒于西班牙巴利亚多利德。哥伦布年轻时就是地圆说的信奉者,是曾经在热那亚坐过监狱的马可?波罗的崇拜者,立志要做一个航海家。 9 第 页 他在1492年到1502年间在西班牙国王的资助下四次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大陆,他也因此成为了名垂青史的航海家。但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真正第一个发现美洲大陆的是维京人列弗?埃里克森(Leif Ericson) 哥伦布是个意大利人,自幼热爱航海冒险。实际上1491年,就已经没人相信地球是个平面了,后来有人说他是为了证实“地圆说”才开始的航行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另一方面因为当时西方国家对东方物质财富需求除传统的丝绸、瓷器、茶叶外,哥伦布为了实现自己的,到处游说了十几年。1492年8月3日,哥伦布受西班牙女王派遣,带着给印度君主和中国皇帝的国书,率领三艘百十来吨的帆船,从西班牙巴罗斯港扬帆出大西洋,直向正西航去。经七十昼夜的艰苦航行,1492年10月12日凌晨终于发现了陆地(属于中美洲加勒比海中的巴哈马群岛,他为它命名为圣萨尔瓦多)圣萨尔瓦多便是救世主的意思,这个救世主拯救了刚刚兴起的欧洲,但是也许在改变历史的同时,也给其他大洲带去了灾难。 之后,他又登上了美洲的许多海岸。直到1506年逝世,他一直认为他到达的是印度。后来,一个叫阿美利哥的意大利学者,经过更多的考察,才知道哥伦布到达的这些地方不是印度,而是一个原来不为多数欧洲人知的的大陆。但是,在命名上这块大陆却用了证实它是欧洲人所未知大陆这种情况的人的名字命了名:阿美利加洲。哥伦布并不是最早发现美洲大陆的人,“新大陆”狭义上对哥伦布和西方人是“新大陆”,对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来说并不是新大陆,他们早在4万年前就已经到达美洲大陆,大约是在从亚洲渡过白令海峡到达美洲的,或者是通过冰封的海峡陆桥过去的。不管是那个哥伦布还是其他西方人登上的美洲大陆,都不是“首先发现”,在他们来之前这里不仅有几千万的居民。美洲土著居民本身就是远古时期从亚洲迁徙过去的。中国、大洋洲的先民航海到达美洲也是极有可能的,但这些都不能改变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重要意义。哥伦布的发现对世界却产生了当时人所料想不到的巨大影响,也成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新航路的开辟其实只是为了哥伦布想要的钱,他才不在乎什么历史的发展。哥伦布的发现成为美洲大陆开发和殖民的新开端,是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哥伦布可以说是黑人奴隶贸易的先祖,作为一个航海者,他固然伟大,但他同时也是一个万恶的殖民者,他在殖民美洲时所做的事是无法想象的。毕竟从一开始,这个伟大的航海家进行航海的主要原因就是黄金,这间接导致了三角贸易。15世纪时欧洲人口膨胀,西方人知道美洲大陆后,使欧洲人有了可以殖民的场所,也有了可以使欧洲经济发生改观的土地、矿石和原材料,但同时,这一发现却导致了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文明的毁灭。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开始快速发展后,欧洲资本主义对原材料的需求和掠夺的希望促使了新航路开辟,之后欧洲人开始对美洲等进行政治的控制,经济的剥削和掠夺,宗教和文化的渗透,大量殖民,使该大陆原住民的土地丧失,成为宗主国的殖民地,文化和生活方式也逐渐发生消亡。 哥伦布一生从事航海活动。先后移居葡萄牙和西班牙。相信大地球形说,认为从欧洲西航可达东方的印度和中国。在西班牙国王支持下,先后4次出海远航(1492,1493年,1493,1496年,1498,1500年,1502,1504年)。开辟了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先后到达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多 10 第 页 米尼加、特立尼达等岛。在帕里亚湾南岸首次登上美洲大陆。考察了中美洲洪都拉斯到达连湾2000多千米的海岸线;认识了巴拿马地峡;发现和利用了大西洋低纬度吹东风,较高纬度吹西风的风向变化。证明了大地球形说的正确性。促进了旧大陆与新大陆的联系。他误认为到达的新大陆是印度,并称当地人为印第安人。 第一次航行始于1492年8月3日,哥伦布率船员87人,分乘3艘船从西班牙巴罗斯港出发。10月12日他到达并命名了巴哈马群岛的圣萨尔瓦多岛。10月28日到达古巴岛,他误认为这就是亚洲大陆。随后他来到西印度群岛中的伊斯帕尼奥拉岛(今海地岛),在岛的北岸进行了考察。1493年3月15日返回西班牙。 第二次航行始于1493年9月25日,他率船17艘从西班牙加的斯港出发。目的是要到他所谓的亚洲大陆印度建立永久性殖民统治。参加航海的达1500人,其中有王室官员、技师、工匠和士兵等。1494年2月因粮食短缺等原因,大部分船只和人员返回西班牙。他率船3艘在古巴岛和伊斯帕尼奥拉岛以南水域继续进行探索“印度大陆”的航行。在这次航行中,他的船队先后到达了多米尼加岛、背风群岛的安提瓜岛和维尔京群岛,以及波多黎各岛。1496年6月11日回到西班牙。 第三次航行是1498年5月30日开始的。他率船6艘、船员约200人,由西班牙塞维利亚出发。航行目的是要证实在前两次航行中发现的诸岛之南有一块大陆(即南美洲大陆)的传说。7月31日船队到达南美洲北部的特立尼达岛以及委内瑞拉的帕里亚湾。这是欧洲人首次发现南美洲。此后,哥伦布由于被控告,于1500年10月被国王派去的使者逮捕后解送回西班牙。因各方反对,哥伦布不久获释。 第四次航行始于1502年5月11日,他率船4艘、船员150人,从加的斯港出发。哥伦布第三次航行的发现已经震动了葡萄牙和西班牙,许多人认为他所到达的地方并非亚洲,而是一个欧洲人未曾到过的“新世界”。于是斐迪南国王和伊莎贝拉王后命令哥伦布再次出航查明,并寻找新大陆中间通向太平洋的水上通道。他到达伊斯帕尼奥拉岛后,穿过古巴岛和牙买加岛之间的海域驶向加勒比海西部,然后向南折向东沿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海岸航行了约1500公里,寻找两大洋之间的通道。他并从印第安人处得知,他正沿着一条隔开两大洋的地峡行驶。由于1艘船在同印第安人冲突中被毁,另3艘也先后损坏,哥伦布于1503年6月在牙买加弃船登岸,1504年11月7日返回西班牙。 成就和影响 他开创了在新大陆开发和殖民的新纪元。当时欧洲人口正在膨胀,有了这一发现,欧洲人就有了可以定居的两个新大陆,就有了能使欧洲经济发生改观的矿藏资源和原材料。 这一发现,导致了美国印地安人文明的毁灭。从长远的观点来看,还致使西半球上出现了一些新的国家。这些国家与曾在该地区定居的各个印地安部落截然不同,他们极大地影响着旧大陆的各个国家。他使海外贸易的路线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从那以后,西方终于走出了中世纪的黑暗,开始以不可阻挡之势崛起于世界,并在之后的几个世纪中,成就海上霸业。一种全新的工业文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 到达美洲的影响 11 第 页 哥伦布其实并不是美洲的第一个发现者。在这之前,印第安人早已遍布南北美洲,成为美洲大陆的主人。哥伦布也不是第一个到达美洲的欧洲人。早在10-14世纪间,就有不少勇敢的欧洲斯堪的纳维亚人曾经到过美洲。如赖夫?艾力孙(Leif Ericcson)及其同伴索菲力(Thorfinn) 和索弗尔德(Thorvald)等人,不过,由于这些航行并没有导致美洲与世界其他地方的经常联系,也没有形成新的地理概念,所以都不能算作是"发现"。只有哥伦布的这次航行,才打破了西半球的隔离状态。 哥伦布是第一个从热带亚热带海域横渡并往返大西洋两岸的人,是第一个航抵发现美洲加勒比海的全部主要岛屿的人。他首先发现了南美大陆北部和中美地峡,为发现西半球的两个大陆--北美洲和南美洲奠定了基础。应当说明的是,从哥伦布第二次远航以来,西班牙人就没有离开过海地、西印度。尽管那些移民者、殖民者出于各种动机,肯定也在那一带航行、探险、考察。其他西欧国家的冒险家也在进行美洲探险,所以上述"首先发现"只是就大致情况和基本态势而言。另外,就哥伦布的四次远航探险而论,其意义也一次比一次小。因为在首次和第二次之间,创始和发展之期有巨大的差距和不同。 哥伦布处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欧洲商业资本主义发展和封建制度瓦解的转变时期,他对美洲的发现顺应了欧洲资产阶级掠夺新财富、发展资本主义的迫切要求。美洲的发现和殖民,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大量金银流入欧洲,扩大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崩溃。同时,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后,在拉丁美洲建立起殖民奴役制度,给印第安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哥伦布的航行与发现,向欧洲殖民者与探险家们吹响了第一声号角,促使他们掀起一个纷纷走向新大陆的浪潮,从而开启了人类全球化的过程。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德国、英国以及荷兰等国探险家的足迹很快踏遍整个新大陆。追随哥伦布足迹的麦哲伦于1522年9月7日完成绕地球航行一周,证明了地球是圆的,美洲为另一个大陆。 哥伦布的远航是大航海时代的开端。新航路的开辟,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它使海外贸易的路线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从那以后,西方终于走出了中世纪的黑暗,开始以不可阻挡之势崛起于世界, 并在之后的几个世纪中,成就海上霸业。一种全新的工业文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 (4)达伽马——第一次开辟通往印度的航线 葡萄牙--好望角--印度洋--阿拉伯海--印度 瓦斯科?达?伽马(约公元1460-1524年)开辟西欧直达印度海路的葡萄牙航海家,早起殖民主义者。1497年奉国王之命,率领舰队从里斯本出发,绕过好望角,第二年到达莫桑比克。后得到阿拉伯领航员帮助,终于到达印度西南部重镇卡利库特,并满载交换来的宝石、香料而归。1502年、1524年又两次远航印度,最后死于葡萄牙驻印度总督任上。他开辟的航路,促进了欧、亚商业关系的发展。 伽马通航印度,促进了欧亚贸易的发展。在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前,欧洲对印度洋沿岸各国和中国的贸易,主要通过这条航路。这条航路的通航也是葡萄牙和欧洲其他国家在亚洲从事殖民活动的开端。 12 第 页 前往印度洋 1497年7月8日,瓦斯科,达?伽马奉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之命,率领四艘船共计140多个水手,由首都里斯本启航,踏上了去探索通往印度的航程。开始他循着在过去10年迪亚士发现好望角的航路,迂回曲折地驶向东方。水手们历尽千辛万苦,在足足航行了将近4个月时间和4500多海里之后,来到了与好望角毗邻的圣赫勒章湾,看到了一片陆地。向前将遇到可怕的暴风袭击,水手们无意继续航行,纷纷要求返回里斯本,而此时达?伽马则执意向前,宣称不找到印度他是决不会罢休的。圣诞节前夕,达?伽达率领的船队终于闯出了惊涛骇浪的海域,统过了好望角驶进了西印度洋的非洲海岸。1497年圣诞节时,达?伽马来到南纬3l?附近一条高耸的海岸线面前,他想起这一天是圣诞节,于是将这一带命名为纳塔尔,现今南非共和国的纳塔尔省名即由此而来,葡语意为“圣诞节”。途中,因为交不上贡品,被莫桑比克人驱赶,临行前他命令船队轰炸整座城市。继后,船队逆着强大的莫桑比克海流北上,巡回于非洲中部赞比西河河口。4月1日当船队抵达今肯尼亚港口蒙巴萨,当地酋长自认为这批西方人是他们海上贸易的对手态度极为冷淡。 (5)麦哲伦——第一次完成人类历史上的环球旅行 麦哲伦1480年生于葡萄牙北部的 一个破落的骑士家庭。10岁左右进入王宫服役,充当王后的侍从。16岁时进入葡萄牙国家航海事务厅,因而熟悉了航海事务的各项工作。麦哲伦环球航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成就,是葡萄牙航海探险家麦哲伦率领的探险船队在1519-1522年9月实现的。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不仅开辟了新航线,还通过他的探险船队进行的探险航行证明了地球是圆的,地球是个圆球。麦哲伦环球航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成就。 起因 麦哲伦是地圆说的信奉者,他在1517年就向葡萄牙提出了环球航行计划,但是没有得到支持。西班牙国王为了获得更多财富,正想向海外发展。 13 第 页 西班牙国王支持麦哲伦进行航海探险,为麦哲伦装备远航探险船队。 探险经过 1519年9月20日,麦哲伦探险船队驶离了西班牙。探险船队的5艘远洋海船在大西洋的惊涛骇浪中航行。11月19日,探险船队利用东北季风和赤道海流,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当船队行驶 麦哲伦航海路线图 到佛得角群岛时,转向西行,横渡大西洋,到达南美洲巴西海岸。此时,麦哲伦探险船队沿着南美海岸南下,航行了四个月。1520年3月31日,麦哲伦发现一个平静的港湾,麦哲伦把它命名为“圣胡利安”港,船队驶入港湾,在那里抛锚。准备在这个港湾里过冬。 麦哲伦探险船队在“圣胡利安”港度过了一个冬天。1520年5月中旬,为了找到通往太平洋的航线,麦哲伦派出一艘远洋帆船向南航行,探索航路,但不慎触礁受损。这样,当麦哲伦探险船队再次扬帆起航时只剩下四艘远洋帆船。 通过“海峡” 1520年10月21日,探险船队沿着南美洲海岸向南航行,发现了一条通往太平洋的海峡。海峡两岸峭壁林立,风急浪高。船队冲向海峡,驶入一个比较宽阔的海港,穿过海港向前航行,又发现一条海峡,在海峡外又有一个宽阔的海港。麦哲伦船队向南航行几天,接连穿过几个海港,发现两条水道,一条朝东南,另一条朝西南。麦哲伦让“圣安东尼奥”号和一艘海船向东南航行,他自己乘坐的旗舰“特里尼达”带领另一艘海船向西南航行。结果,朝西南航行的海船发现了一个海角和一片海洋。在旗舰“特里尼达”上的麦哲伦高兴得掉下眼泪,并把这个海角命名为好望角。而向东南航行的“圣安东尼奥”号却走进了死胡同,在返回途中又找不到船队,“圣安东尼奥”号船上的主舵手乘机哗变,驾驶了风帆船返回西班牙。而麦哲伦却一无所知,以为它失踪了。 麦哲伦船队只剩了3艘风帆船继续在海峡里航行。麦哲伦以顽强的意志,指挥船员们与风浪作斗争。经过28天苦斗,终于在1520年11月28日,船队终于走到水道的尽头,前面是一片浩瀚的海洋。这表明船已通过海峡,进入了太平洋。后人为纪念麦哲伦,把这条海峡称为麦哲伦海峡。 客死他乡 1521年,麦哲伦船队横渡了太平洋。那年3月8日,麦哲伦船队抵达菲律宾群岛中的胡穆奴岛。3月27日,船队到了马克坦岛,其后,又到了宿务岛。麦哲伦想征服岛上的土著居民,把岛上的一个个小王国变成西班牙的殖民地。麦哲伦带领船员,手持火枪、利剑,强行登上陆岸,用血腥手 14 第 页 段征服这个地区,并用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来命名这个地区,菲律宾的名称就这样由来。但是,遭到了土著居民的反抗。土著居民用箭、标枪对付入侵者。一支毒箭射中麦哲伦,使得航海探险家客死他乡。 结果 “维多利亚”号远洋帆船渡过印度洋,绕过好望角,越过佛得角群岛,于1522年9月6日,回到了西班牙,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球航行。麦哲伦船队的5艘远洋海船只剩下“维多利亚”号远洋帆船,出发时的二百多名船员只剩下18名船员返回。麦哲伦船队以巨大的代价获得环球航行成功,证明了地球是圆球形的,世界各地的海洋是连成一体的。为此,人们称麦哲伦是第一个拥抱地球的人。 4、大航海时代为邮轮问世提供了条件 (1)地理大发现转变了欧洲人的世界观,也拓宽了人类的认识视野 地理大发现推动了地理学和天文学的革命;为邮轮问世打开了广阔的海域空间。亨利王子是整个欧洲的地理大发现的先驱者与开拓者,欧洲人观察世界的眼界被打开。迪亚士发现好望角使绕道非洲最南端,开辟印度新航线成为可能。达伽马第一次绕过好望角,实现了数百年来欧洲人的梦想,为欧洲人找到了新的出路。哥伦布发现了近四倍于欧洲大小的美洲,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弘扬基督教的大舞台。麦哲伦历时三年完成了环球旅行,从而对欧洲人的世界观实现了颠覆性的改变。 (2)大航海时代极大的提升了世界造船水平 在地理大发现、对外扩张和海外贸易的刺激下,18、19世纪的欧洲造船业发展到了高峰,为邮轮的建造从材料和技术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麦哲伦的探险船队由5艘远洋海船、二百多名船员组成,旗舰“特里尼达”号排水量110吨,其他3艘不足百吨。1500年3月9日,迪亚士和另一位航海家卡布拉尔庞大的舰队出发了,它包含有13艘船和1200人,占当时葡萄牙总人口的1‰,虽然与郑和船队的规模不能比,但对照以前的探险少则一条船,多则四条船的规模,可以说是空前的, (3)大航海时代催生了航海教育,造就了一批航海探险家 航海时代造就的一批航海家和优秀水手,以及他们所积累的丰富航海经验,成为后来邮轮产生和发展的宝贵资产。 亨利王子用骑士团的资产开办了航海学校,修建了天文台、研究所、图书馆以及小教堂等,并把当时最有经验的航海家以及最知名的地理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制图家、造船家、仪器家等一干人网罗至其门下。此外,亨利王子还大力招募学员培养本国水手,提高他们的航海技艺。这里的制图家们改进和完善了当时最好的珀托兰航海地图。 三 交流探讨:地理大发现与邮轮具体有什么关联性, 四 课堂小结:大航海时代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无论是思想文化还是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从其对邮轮产生和发展的影响看正面多余负面,积极多余消极,可以想象,若人类没有大航海时 15 第 页 代,邮轮在19世纪是不可能诞生的。 五 布置作业:1、大航海时代在航海领域为邮轮问世提供了那些条件, 2、中国为什么与大航海时代失之交臂, 3、什么是大航海时代, 六 板书 1、大航海时代的前奏曲 ?郑和下西洋概况 ?中国与大航海时代失之交臂 2、大航海时代的开启 大航海时代 ?什么是大航海时代 邮轮发展的序幕 ?大航海时代开启的诱因和条件 3、大航海时代的展开 亨利王子、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 4、大航海时代为邮轮问世提供条件 ?改变了世界观拓展了视野 ?提高了世界造船水平 ?造就了一批航海探险家 七 教学后记 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解时间太多,学生交流讨论较少,应该采取讨论式,让学生多说话,渐而使他们认识到,要利用课余时间搜索相关知识参与评论,才能有话可说。 16 第 页
/
本文档为【大航海时代】,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