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孟子、荀子的教育思想

孟子、荀子的教育思想

2017-09-20 3页 doc 13KB 47阅读

用户头像

is_003124

暂无简介

举报
孟子、荀子的教育思想孟子、荀子的教育思想 中国教育历史(孟子、荀子的教育思想) 时间:2011-06-21 10:02:22 来源:勤思考研网 作者:勤思考研网 点击数:9 参考书目历年真题考研大纲免费资料2012辅导班 (二)孟子的教育思想 在哲学上,提出“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这是研究孟子教育作用论的基本出发点。主要论点有;其一,孟子认为人性是人所独具的特性;其二,孟子认为人性是先天固有的,人有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其三,孟子所说人性善,并不是说人性中具有纯粹的完全的道德,只是说人性中具有“善端”,即善的因素或萌芽...
孟子、荀子的教育思想
孟子、荀子的教育思想 中国教育历史(孟子、荀子的教育思想) 时间:2011-06-21 10:02:22 来源:勤思考研网 作者:勤思考研网 点击数:9 参考书目历年真题考研大纲免费资料2012辅导班 (二)孟子的教育思想 在哲学上,提出“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这是研究孟子教育作用论的基本出发点。主要论点有;其一,孟子认为人性是人所独具的特性;其二,孟子认为人性是先天固有的,人有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其三,孟子所说人性善,并不是说人性中具有纯粹的完全的道德,只是说人性中具有“善端”,即善的因素或萌芽。这就说明了教育的必要性。 从教育可能性角度上说,孟子认为凡是人类都具有先天的德性,如同有口便能尝味、有耳便能听音、有目便能观色一样,有心便能识理义。因此,人人平等,“尧舜与人同耳。” (《离娄下》)任何人只要接受教育,勤*思老师为您答疑~肯于学习,就可以成为圣人,“人皆可以为尧舜”。(《告子下》)这就论证了人人都可接受教育、都有培养成为圣贤的可能性。人只要按照自然的天性施以良好的教育,如同给庄稼以阳光雨露,都能发展得很好。 孟子这种思想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有相似之处。既然趋向于善是人之本性,而善又是存在于内心的,故他们必然把强调内省的道德自觉,当作教育思想的重心。但两人也有不同,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是以认识论和形式逻辑为基础,侧重于善的定义;而孟子的教育思想却强调以宗法关系的感情纽带为基础,侧重于善的内容—仁义礼智,这种不同又体现了东西方教育思想的不同特征。 (三)荀子教育思想 从人性论出发,荀子提出了教育作用论,即“化性起伪”。荀子说:“凡所贵尧、禹君子者,能化性,能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然则圣人之于礼义积伪也。”任何人的道德观念,皆非本性固有,而是“积伪”的结果,也就是由“性”向“伪”转化的结果。勤&思老师为您在线答疑~在这个意义上,荀子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意义,只要肯学习,接受教育,还有什么能够阻止人改变自己呢,可见,教育对人的成长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任何人只要肯努力,经过长期的教育,就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性恶论,实际上就是教育哲学,在理论思维上有其进步意义,但也存在着缺陷与错误,他否认了道德先验论,肯定了人是后天环境与教育的产物,具有相互的唯物主义因素,但是,他又过分高估了教育的力量,并且主张教育必须由圣人与圣王来主持,而圣人是如何“化性起伪”的,则未能说明,这就陷入了一种理论困境与自相矛盾。 1、孟子的“性善说”与荀子的“性恶说”侧重点不同,塑造人性的也不一样。孟子认为道德是先验的、绝对的,道德是义务而不是为了服从上界的压力,他说“四端”是“我之固有”,勤#思老师为您在线答疑~目的在于使人“良心发现”,从而,“反其初”;荀子则认为道德是社会需要的产物,一切道德都是人制定的,其目的都是为了抑制人性的“恶”,要人通过后天的“学”与“伪”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品性,彻底克服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之恶。孟子重视人的主观精神状态的培养,提倡“养浩然之气”;而荀子主张以师法之化、礼义之道对人性加以治理。 2.孟子的“性善说”与荀子的“性恶说”虽然对人性的看法不同,但殊途同归,目的都是教人从善,使人达到理想的道德境界。究其根本,都是儒家精神的传承。 无论孟、荀学说,谁对谁错,这两种教育思想并非是完全独立的,而是相互补充的。因此,要准确地理解人性、理解教育,必须将孟子的观点与荀子的观点结合起来考察,取其合理的因素,而不可全面地否定或全面地旨定。对人性的理解要做到先天与后天的统一、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而对于教育,也应是个人的自我修养与教化法制约束的统一。这样,才能实现孟子“大丈夫”的理想人格和荀子培养“大儒”的教育目的。
/
本文档为【孟子、荀子的教育思想】,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