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试析鸽子洞元朝“失刺斡耳朵九春殿”文书

2017-11-02 18页 doc 42KB 25阅读

用户头像

is_624976

暂无简介

举报
试析鸽子洞元朝“失刺斡耳朵九春殿”文书试析鸽子洞元朝“失刺斡耳朵九春殿”文书 试析鸽子洞元朝“失刺斡耳朵九春殿”文书 2009年9月 第30卷第5期 内蓉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INNERMONG0UASOCIALSCIENCES Sep.2009 V01.3O?.5 试析鸽子洞元朝”失刺斡耳朵九春殿”文书 牛长立 (南京大学历史系,江苏南京200029) [摘要]在河北省滦平县鸽子洞发现的至正六年(1346年)到至正七年(1347年)的元朝末年”失 剌斡 耳朵九春殿”文书,说明宜兴州地区不曾设置”失刺斡耳朵”,东凉亭属于金莲川范围内,但九 ...
试析鸽子洞元朝“失刺斡耳朵九春殿”文书
试析鸽子洞元朝“失刺斡耳朵九春殿”文书 试析鸽子洞元朝“失刺斡耳朵九春殿”文书 2009年9月 第30卷第5期 内蓉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INNERMONG0UASOCIALSCIENCES Sep.2009 V01.3O?.5 试析鸽子洞元朝”失刺斡耳朵九春殿”文书 牛长立 (南京大学历史系,江苏南京200029) [摘要]在河北省滦平县鸽子洞发现的至正六年(1346年)到至正七年(1347年)的元朝末年”失 剌斡 耳朵九春殿”文书,说明宜兴州地区不曾设置”失刺斡耳朵”,东凉亭属于金莲川范围内,但九 春殿炭户在元末 的身份是”工”还是”匠”尚难定论,柴炭局是炭户的直接管理者,炭户的生活状况园元末经济 形势恶化而极端 困苦. [关键词]失剌斡耳朵;文书;炭户;元钞 【中图分类号]K871.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281(2009)054)049426 一 ,两种录文的对比 史学界历来对河北省滦平县鸽子洞元朝”失 刺斡耳朵九春殿”文书有不同的释读,现可见的有 河北隆化博物馆[1和田淑华两种差异较大的录 文,有必要仔细推敲(学界许多研究成果对原始资 料的分析已经比较客观,准确,本文分析这部文书 的内容时将直接引用). 兹将其两文对比列l.在录文中,上文大段 残缺用”]”表示,下文大段残缺用”[“表示(见文 后表1). 分析之一:宜兴州地区不曾有过”失刺斡耳 朵”. “失刺”意为黄色,”斡耳朵”意为大帐,营帐, “失刺斡耳朵”即黄色的大帐.忽必烈时,由刘秉 忠主持,于”上都城西草原中,仿漠北旧制建立宏 大的帐殿失刺斡耳朵”H黝,其”位置在上都城 外”-4J(121),可容数千人.之后,元朝历代皇帝都 有自己的失剌斡耳朵,成为他们经常逗留并举行重 大活动尤其是诈马宴的场所.和林曾建失刺斡耳 朵,在离城不远之处,形制为帐幕,是固定的;元大 都也有失刺斡耳朵.元末,顺帝经常居住在上都的 失刺斡耳朵,宴游享乐,以致大臣崔敬有”还大内, 居深宫”之谏】(?.在崔敬看来,失刺斡耳朵仅 是先皇备以宴游的地方,非常时临御之所. 在东凉亭”御史按行”道上的宜兴州地区未曾 建有元帝的失刺斡耳朵.该道所经路线”自大都 东北行出古北口,经宜兴州(今河北省滦平县北兴 州村小城子),东凉亭(今内蒙古多伦县北白城 子),再向西行25公里,就是上都城”【5蹦),是四 条往返于元上都与大都之间驿路中惟一经过宜兴 州的.但元帝往返于上都与大都,途径此路却少有 记载.元帝每年秋初从上都返回大都,多走西路, 每年夏初从大都去上都多走黑谷路,即波斯人拉施 特记载的供元帝打猎用的禁路,”除持有诏书的急 [收稿日期]2009-04—20 [作者简介】牛长立,男,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学与博物馆学博士研究生. 49 使外,任何人也不得由此路通过”l6j(“).还有一 条驿路即驿路正站.有元一代,许多官员来往于大 都和上都之间,如果宜兴州有元帝的失刺斡耳朵, 那么滦平鸽子洞失刺斡耳朵文书中的炭户是将炭 运抵滦平而非上都!此种推理是否有据可信?为 此,有必要弄清楚宜兴州与上都之间的距离. 元上都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敦达 浩特镇以东18公里处,地处闪电河(即滦河上游) 北岸水草丰美的金莲川草原上.”[„]?.元代大都 至上都的驿路路程近400公里[加.宜兴州所 在地为今河北省滦平县北兴州村小城子,若走经宜 兴州所在的东道”御史按行”道,则要远许多.即 使是现在连通内蒙古正蓝旗与河北省滦平县,途经 元代宜兴州的蓝虎铁路,里程也有142公里.若走 此道,从所需时日看,是不可能在此设立失刺斡耳 朵大帐的.同时,作为元帝游猎驻跸之处,东凉亭 距上都仅25公里,西凉亭虽远也不过距上都9O公 里.”察罕脑儿(今河北省沽源县数里处,即西凉 亭一一笔者注)逆上都河左岸北行,约40公里,到 达李陵台站(今内蒙古正蓝旗西南的黑城子—— 笔者注).该地距上都还有5O公里.”l6]?墟距上 都最近的东凉亭,以及位于元帝往返上都与大都必 经之路的西凉亭,均未见有设失剌斡耳朵之记载. 很难相信,未多见有元帝游猎驻跸记载的”御史按 行”道的宜兴州,会建有元帝的失刺斡耳朵.再 者,经元一代,和林,上都和大都,它们或是漠北重 镇,或是重要的都邑,只有在这样的都城附近才建 有失剌斡耳朵,在史书记载中皇帝不会在经过的驿 路上搭建可容千人的毡帐.因此,宜兴州不可能有 元帝的失刺斡耳朵,而鸽子洞失刺斡耳朵的炭户也 绝不是将炭运至宜兴州,而当是运至上都. 分析之二:东凉亭属于金莲川,位置是金莲川 “之东”而非”以东”. 首先,金莲川大概在”滦河上源,今河北沽源 县至内蒙古正蓝旗一带”[](附.东凉亭位于”今 内蒙古多伦县北”[]?弼,距上都仅25公里.多 伦县位于沽源县与正蓝旗之间,正是在金莲川上. 其次,元初金莲川南界.1251年,蒙哥命忽必烈总 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忽必烈承命由漠北南下, “驻帐于桓州,抚州之间的金莲川”[j(眦?.桓州 距上都25公里左右,”桓州站(独石口东北9O公 50 里处),东行l0多公里,到望都铺,再东行15公里, 就到了驿路的终点滦河,过了河就是上 都”[埔.抚州即”今河北张北县”[】(.可 见,当时金莲川南界已越过今河北省沽源县,达至 张北县.沽源与张北之问的距离明显比上都与东 凉亭的25公里远.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金莲川的 范围要比现在大.由此推断,距上都较近的东凉亭 应在金莲川上.再次,”上都西南……东凉亭为游 猎驻跸之所.”[3J(P,255)而金莲JIl~U是”驻夏和狩猎 的好处所”[3J(附. 表1第二行存在的疑问:九春殿亦或九眷殿? 炭户的身份是”工”还是”匠”?合关还是合开? “匹口粮并”还是”疋”裹见口粮并?分析如下. 其一,较难考证的是”春”还是”眷”,只知该殿 是失剌斡耳朵的毡殿之一.参考元上都殿,阁,亭 之名称,有晶殿,洪禧殿,睿思殿,穆清殿,清宁殿, 香殿,隆德殿,清宁殿,玉德殿,崇寿殿,鹿顶殿,歇 山殿,仁寿阁,统天阁,万安阁,奎章阁,宣文阁,穆 清阁和楠木亭】?.).惟一有”春”字的,是忽 必烈在营建上都之际,曾命”取故宋熙春阁材于 汴,稍损益之,以为此阁,名日大安”[.](?.熙春 阁是宋代的殿阁,元朝失刺斡耳朵似无带”春”字 的殿,阁或亭.为叙述方便,本文采用”九春殿”. 其二,失剌斡耳朵炭户的匠籍身份具有不确定 性.炭户或为匠,由政府管理,身份近似匠户,从国 家领取俸禄.失刺斡耳朵文书中,炭户是可以支取 钞,衣服和粮食的,而管理匠户的一个重要就 是工粮制度,即”官局人匠在应役期依例得支口 粮,衣装,钞,盐等”【9J.九春殿炭户有可能是由中 央部门在上都的下属机构或是路的局级机构来管 理.炭户或为”工”,由政府雇佣.元朝中后期,常 有废罢局院,沙汰匠户,以致雇佣白役民匠的现象, 官府局院出现了”工多匠少”的局面.原因之一, 系官匠户耗费较多,”不如和雇民匠经济合算”l-9J. 失刺斡耳朵文书所反映的元末时代,即至正六年 (1346年)到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与上述历史 大背景是一致的. 其三,”合关”较”合开”正确.合,即全部,整 个.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养忌》载:”若风则偏忌 西南,西南风太劲,则有合箔皆僵者.”[】0J142)并, 即合并,聚合.《天雨花》第一回载:”山遥水远云 南去,未卜何年母子并.”[n】?引两录文第七行释 读均为”至正七年每户合关衣装等物”,中有”合 关”二字,故认定第二行也应为合关.疑录文似无 “并”字. 其四,应为”常川”而非”常穿”.”常穿”应为 两个字,不是一个词.常川:(1)经常,连续不断. 明张居正《议处史职疏》载:”每人专管一曹,俱常 川在馆供事.”(2)犹通常.元无名氏《延安府》第 一 折载:”我是权豪势要之家……我打死人不偿 命,常川则是坐牢.”元代系官匠户,”常川人局”, 即单为官府劳作之意l0](“.作为公文文体,本 人认为”常穿”与正式文体不符,故取”常川”,意为 通常. 其五,文书是元代的,应为”疋”.匹,量词,计 算布和绸缎的长度单位.《汉书?食货志下》载: “布帛广二尺二寸为幅,广四丈为匹.”疋在元朝官 府文件中有使用,如《朝制条格》载有”额造金素段 疋纱罗等物合该丝金颜料”[]?墙. 关于”折,支,钞,锭,有”之含义,”尚付使,王 大使,赵付使”官员的身份. 其一,”折,支,钞,锭,有”之含义.折意为当, 抵,折合.杜甫《铜瓶》诗载:”蛟龙半缺落,犹得折 黄金.”[n](支意为领取.自居易《上阳舍人》 载:”四季徒支妆粉钱,三朝不识君王面.”ll3】- 钞,纸币名.锭:(1)旧时用做货币的银块;(2)纸 币票面金额.《元史?羊仁传》载:”货得钞百锭, 历诣诸家求赎之.”[?J?1341)本文中应指后者,即纸 币票面额.有,元代用于由蒙文直译成汉语的公 牍,主要用在现在时,或起谓语系动词的作用,相当 于现代汉语的”是”.《元典章?刑部一?刑名》 载:”他每约会不来,使人去呵,将使人打了,更教 贼人躲闪了有.”[15](P.1141) 其二,”尚付史,王大使,赵付使”应为柴炭局 的官员.没有理由因为1276年在东凉亭设置达鲁 花赤,以及1315年改设尚供总管府,官秩正三品, 下设有香河等巡检司,景运仓,法物库,专门为元帝 服务等,就认为尚付史,王大使,赵付史是东凉亭尚 供总管府官员. 原因一,尚供总管府与柴炭局是有区别的.尚 供总管府隶属于上都总管府,”掌守护东凉亭行宫 及游猎供需之事,泰定四年(1327年)二月划隶上 都留守司管辖.其官员有:主官为达鲁花赤,总管 各一员,正三品;次官为同知一员,副总管一 员”[]?附.而元朝在上都还设有人匠提举局,上 都诸色匠人提举局,管领上都怯怜口诸色匠人提举 局,上都人匠提举局,以及毡,尚饮,柴炭等局, 司~16J(P.283).柴炭局归属本系统.在元代,柴炭局 隶内宰司,掌采薪,烧炭等事.《元史?百官志五》 载:”柴炭局,秩从七品,提领一员,大使一员,副使 一 员.”王俊良认为,1275年,元朝在大都,上都两 地各设柴炭局一所,秩从六品;1283年,以东宫位 下民100户烧炭两个月,军100人采薪两个月,供 内府岁用,立局立主其出纳,设官三员,俱受詹事院 札.1304年,柴炭局,秩正七品.置达鲁花赤各一 员,正七品;上都柴炭局设大使二员,各正七品;副 使二员,正八品.1307年,隶徽政院(.可 见,柴炭局曾隶属徽政院,为中央下属机构.作为 专门”掌采薪,烧炭”机构的柴炭局,与失刺斡耳朵 文书中的尚付史,王大使,赵付使负责之事相同. 况且,对身份尚不知是工还是匠的炭户进行管理, 无需正三品的尚供总管府的官员,只需正七品且职 能更为直接的柴炭局官员即可. 原因二,尚供总管府只负责东凉亭的一些事 务.作为路级行政机构的总管府,民刑财赋之权, 尽人总管府.至元前期,路总管府官员为”达鲁花 赤,总管,同知,治中,判官,照磨,司 吏”[„]?猫埘,无”使,副使”之类官员.上都北 边有松林,城市居民主要以松柴为燃料,致使森林 受到很大破坏】?m).上都本身柴炭资源不丰 富,作为上都总管府下属机构的尚供总管府,只是 负责东凉亭的一些事务,不可能管理远在百里之外 的宜兴州.故此,柴炭局作为中央机构的下属官 署,是专门负责宫廷宗戚后勤事务的机构,在元帝 游猎驻跸上都之际,必定是担负供应失刺斡耳朵所 需柴炭的筹办之事.由此可见,失刺斡耳朵文书中 的赵付使等官员,应属柴炭局,而非尚供总管府. 原因三,从时间上看,尚供总管府并不负责失 刺斡耳朵九春殿的柴炭事务.在文书里,炭户是在 至正六年(1346年)十一月,领取夏季供应柴炭而 应得的钞,粮,衣装等物,与当年夏季”四月十九日 至八月,皇帝纳钵”,即”车驾行幸之所”上都,以及 “至正七年(1347年)四月至九月九日,皇帝纳 5】 钵”[】(柳),在时间上也反映出执掌的变化.在此 期间,”遇皇帝巡幸,行留守司事;皇帝还大都,仍 掌总管府事.”[](眦.?上都应处于中央官署之下的 从属地位,似不应独立处理皇帝巡幸上都期间的事 务.就连尚供总管府的上级机关”上都留守司”尚 且只是行留守司事,尚供总管府的职责就更为有 限,真正负责皇帝巡幸期间事务的是中央机构及其 分支机构. 总之,在元代,由于炭户的身份近似匠户,朝廷 设专门机构柴炭局对其进行管理,组织生产,职官 有尚付史,王大使,赵付史,石付史.元末,柴炭局 的上级机关是宣徽院.由于元代设立机构过于繁 杂,虽然其本意是使每一事务都有负责之司局,但 各司局则互相推诿,职能交叉重叠,效率很低.故 在炭户的管理上,可能存在炭户受尚供总管府管辖 的情况. 关于支付手段,元钞,银互算兑换与否,炭户可 能收入来源及实际收入诸问. 其一,支付手段的改变,本质是掠夺.第三行, 第十四行”折支钞锭”,即炭户所领取的钱,粮,衣 等物,并不意味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并非是将应 发的衣物,白米等价折算成元朝发行的宝钞进行支 付.它反映的是在通货膨胀的形势下,朝廷通过钞 币掠夺炭户的实质. 其二,元钞,银锭之间并非完全互算兑换,钞的 流通常为人们所拒绝. 锭含义之一即用做货币的银块.元代,银质货 币有两种,即世祖至元十三年的扬州元宝和至元二 十四年的辽东元宝n](怕).此外,还有束腰砝码 形的银锭,重50两,25两,l2.5两不等.元统一 后,曾几次下令禁止金银的流通和买卖,但都是短 期的,执行的效果也很差,白银仍然在商品交换中 充当着货币.如政府对臣下,将士的赏赐,购买马 匹的付款常用银子,民间的日常买卖,借贷,工资和 物价表示,也常用银子.”经过元朝,到了明清时 代,白银就逐渐成为主要的流通手段和价值尺 度.”[驯?但”元成宗以后,国库所贮金,银无 多,均改为赐钞.”[„]?录文中的锭,非银质货 币的锭,因时间不符,与元朝银的使用场合也不一 致,所以它应指元钞的票面金额,即锭的第二种含 义.有元一代,纸币以锭为单位,名两,或名银钞, 52 其对银的比价及通货膨胀倍数,如表2所示(见文 后). 表中所示并不意味着元钞与银之间可以自由 兑换,反而凸显了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元末社 会,随着钞币的日益增多,通货膨胀加剧,钞币甚至 为人们所拒绝,变得分文不值.至正五六年以后. 经济陷入恶性通货膨胀,经过十几年,元朝就覆灭 了[19](P,389). 其三,炭户可能的收入来源.有元一代,系官 匠户的收入来源,一是从官府获得钱,粮,钞.元朝 对系官匠户支放数量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区有 很大差异.至元二十五年《工粮则例》的制定,才 确立了统一的标准.入局服役的工匠,定四口为 则,”每户……正身月支米三斗,盐半斤,家属大口 月支米二斗五升,家属小口并驱大口月支米一斗五 升,驱V--I小口月支米七升五合”[.](聊?.工匠的粮 米多为”月四斗,最少的是月二斗五升,中数是日 米一升.有时有盐,月半斤;有白面,月十五斤;有 钞,月一两五钱.衣服分冬夏二季,食盐支法,或按 季或半年一次,有时在半年之首支给,多数在季或 半年之末支给.”[9](PP,79-80)同时,朝廷对官匠优待, “ 一 丁人局,全家丝银尽行除免”[】?,但杂泛差 役却不得免.二是工匠可占有土地.北方匠户占 有耕地者”须照亩缴税,丁税少而地税多者,纳地 税;地税少而丁税多者,纳丁税.”[]??官府也往 往通过屯田,给田,赐农具(钞)或牛具(钞)等形式 来稳定边远地区的匠户.匠户入局造做,可免除部 分赋税.三是在大都,江南等工商业发达地区,工 匠在常课之余,有时间去做自己的营生,甚至”开 铺席买卖”以补贴家计.然而,大部分匠户家庭的 收入极为有限,即使是官匠的炭户也不例外,有时 处在衣食不给,甚至不得不质典儿女的悲惨境地. 其四,炭户实际收入.依据炭户购买的生活必 需品——米可以推算其实际收入.至正六年 (1346年)五月米价:粳稻40两,中等37两5钱, 下等35两;粘米上等37两5钱,中等35两,下等 32两】(?.至正六年(1346年),炭户所得,依 据第七,八,九行,总计为65锭;至正七年(1347 年),依据第十一至十四行,实际只得到衣装164 件.按照至正六年五月的米价,最便宜的下等粘 米,65锭(每定为50两)可买101石5斗或上等粳 稻81石3斗.对于41家炭户而言,每户最多可分 得2石5斗,最少约2石,较至元三十年(1293年) 上都工匠每户年均获粮5石l斗分别少了2石 6斗或3石1斗. 元代匠户之家的人口常多于5口,10口左右 的匠户较常见.如果日食1升米,全家月用米3斗 (这是一种极低的标准),布帛lO段,絮岁费l0 斤,另有盐,油等杂费支出及各项赋税负担.由此, 匠户(以lO口之家为例)月用米约6斗,以及布帛 20段与絮20斤,再加盐,油等费用. 一 家炭户在至正六年(1346年)的实际收人, 若购买最便宜的米,只买2石5斗,以最低生活标 准,即年均7石2斗来算,仅够4个月零5天的生 活用米.此尚未计算油,盐,衣装及赋税等费用. 通货膨胀严重,人民生活水深火热由此可见一斑. 对照元初系官匠户的收入标准,更显示出元末社会 经济的极端恶化. 二,结论 河北省滦平县鸽子洞发现的元末至正六年 (1346年)到至正七年(1347年)失刺斡耳朵九春 殿文书,对于认识元末至正年间供应毡殿失刺斡耳 朵柴炭的制度,相关官员及其所属机构,以及元末 通货膨胀,炭户实际收入,生活状况等问题,提供了 新的视角,因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从中获得以 下七点认识:一是失刺斡耳朵曾经在和林,大都和 上都存在过,但不曾在宜兴州设立;二是东凉亭距 上都仅25公里,在历史上属于金莲川;三是元末系 官匠户制的巨大耗费,官府宁愿临时雇佣而不长期 供养官匠,以致九春殿炭户身份是工还是匠难以确 定,有待更多资料的证实;四是炭户的直接管理者 应是柴炭局,该机构在元帝游猎驻跸上都期间,负 有供给柴炭的责任,而非尚供总管府;五是在恶性 通货膨胀的环境下,九春殿炭户所发衣物,白米等, 均折算成元朝发行的宝钞进行支付,朝廷达到了掠 夺炭户的目的;六是锭即元钞的票面金额,是纸币, 钞,银之间并非互算兑换,尤在元末经济极端恶化 之际;七是作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大部分炭户 从官府所得的收入极有限,致使炭户衣食不给,加 上朝廷滥发纸币和大肆克扣工钱,炭户的实际收入 所剩无几,炭户基本的生活已难以维持.从整个社 会大环境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元朝的统 治已岌岌可危. [参考文献] f1]王大方.元上都东凉亭与河北滦平鸽子洞出土文书述 略[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4,(1). [2]田淑华.河北隆化鸽子洞元代窖藏[J].文物,2004, (5). [3]白寿彝,陈得芝.中国通史(卷八)?中古时代?元时期 (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4]陈高华,史卫民.元上都[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1988. f5]陈得芝.蒙元史研究丛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o5. [6]秦新林.元代社会生活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7. [7]魏坚.元上都的考古学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论文, 2oo3. [8]叶新民,齐木德道尔吉.元上都资料选编[z].北京:中 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 [9]胡小鹏.元代的系官匠户[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3,(3). [1O]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第3册)[R]. 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9. [11]罗竹凤.汉语大词典(第2册)[R].北京:汉语大词典 出版社,1988. [12](-fi-汉语常用字字典》编写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R].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13]张永言.简明古汉语字典[R].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6. [14]罗竹凤.汉语大词典(第l1册)fR].北京:汉语大词 典出版社,1993. [15]罗竹凤.汉语大词典(第6册)[R].北京:汉语大词典 出版社,1990. [16]李斡.元代社会经济史稿[M].香港:香港公开进修学 院出版社,1996. [17]王俊良.中国历代国家管理辞典[R].长春:吉林人民 出版社,2002. [18]张金铣.元代地方行政制度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 出版社,2001. [19]内蒙古钱币学会编.元代货币论文选集[M].呼和浩 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 [2O]宋杰.中国货币发展史[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 社,1999. [21]刘莉亚,陈鹏.元代系官工匠的社会地位[J].内蒙古 社会科学(汉文版),2003,(5) 53 表1”失刺斡耳朵九春殿”文书两种录文比较 行隆化博物馆录文田文不同处行隆化博物馆录文田文不同处 l失刺斡耳朵8二十两计散讫一十[十作十六 九眷殿炭户四十一户每眷作春 ;开作关;匹作2年合开常川(穿)夏衣段9廿四定三十两 匹口粮并疋;口粮并前有裹见 折支钞定有尚付使王大3 10至正七年每户合关衣装等物使赵付使年月 系楼子库内关领到下项衣装二百八十七件每户合关 4内关作关内1l物色[七件止散[ 5炭户四十一户12讫四件每户克讫三件克落讫 ](至正)六年十一月内尚一百廿三件白米三十九石全6无至正13 付使[行克落 7定四十一定[定后奄每卢14折支粮※四十七定全行克落※后有钱 表2元钞银比价及钞币通货膨胀数 年份钞值更替钞:银(白银)交钞膨胀倍数 中统钞初行4贯=1两 2贯=1两(入库价)较1260年膨胀2001287午(至元钞)1贯 =5贯(至元钞:中统钞)2贯5分 =1两(出库价)多倍 至大时期(至大钞)1两=5贯至(至大钞:元钞)1两=1两 中统钞(较1287年涨30倍,较6o贯=1两1346年5月(中统钞) 中统钞涨150倍)54贯=I两(九成色) 1贯=2贯(至正中统交钞:至元1350年(至正中统交钞)1贯 = 1000文铜钱恶性通货膨胀开始宝钞) (责任编辑何天明)
/
本文档为【试析鸽子洞元朝“失刺斡耳朵九春殿”文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