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学而优则仕的智慧人生

学而优则仕的智慧人生

2018-10-13 4页 doc 15KB 5阅读

用户头像

is_995397

暂无简介

举报
学而优则仕的智慧人生学而优则仕的智慧人生 每个院士身上都有鲜明的个性标签,因为作为每一行业和领域的顶尖人物,他们领跑在各个学术“跑道”;毫无例外,他们的人生也都是一个个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传奇。放眼望去,跻身于学术“珠峰”行列的女院士本来就寥寥无几,而李兰娟院士更是独一无二。因为她还曾作为卫生厅厅长全面主持过一个经济发达省份的医疗卫生工作;也就是说,她既到达了学术的顶峰,还能宏观把握与管理一方的医疗卫生事业,可谓“全才”。 面对世界性难题――发病急、病死率超过80%的重型肝炎的治疗,包括西方发达国家都未能提供好的答案。然而,李兰娟院士却迎难而...
学而优则仕的智慧人生
学而优则仕的智慧人生 每个院士身上都有鲜明的个性标签,因为作为每一行业和领域的顶尖人物,他们领跑在各个学术“跑道”;毫无例外,他们的人生也都是一个个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传奇。放眼望去,跻身于学术“珠峰”行列的女院士本来就寥寥无几,而李兰娟院士更是独一无二。因为她还曾作为卫生厅厅长全面主持过一个经济发达省份的医疗卫生工作;也就是说,她既到达了学术的顶峰,还能宏观把握与管理一方的医疗卫生事业,可谓“全才”。 面对世界性难题――发病急、病死率超过80%的重型肝炎的治疗,包括西方发达国家都未能提供好的。然而,李兰娟院士却迎难而上,十年磨一剑,解开了这一“方程式”,并结出了她科研人生中的两大硕果:人工肝新技术和感染微生态学新理论。 人工肝:创88.1%到21.1%的奇迹 “经常有记者问我,为什么选择重症肝炎、人工肝的研究,这还要从我做住院大夫时说起。那时候,很多爆发性肝炎、肝衰竭的患者被送到医院后,医生大多束手无策,一般十天至半个月患者就去世了。作为医生,不能拯救患者的那种无力和挫败感,像一块巨石压在我的心头。我开始想,是不是能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李兰娟说。 一个偶然的病例给李兰娟带来了灵感。1985年,一个患者因急性肾功能衰竭陷入昏迷,出现排尿障碍。做血液透析滤过两三天后,患者出现黄疸,由此发现他还有爆发性肝炎。于是,继续给他做透析滤过,结果排尿顺畅了,黄疸也退下去一些,神智也恢复了。李兰娟从这一病例中得到启发:或许这个方法对肝衰竭也有效。 现代医学飞速发展,但总有层出不穷的难题未能解决。医生在临床中不但要把患者的病看好,还要时时开动脑筋研究和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难题。“解决这些难题、难点,必须与基础医学、基础研究相结合,因此,医生也需要到实验室里做大量的基础性研究。”李兰娟说。当时国家设立了青年科研基金,李兰娟申请到了针对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的研究课题,尽管经费仅有3000元,却给了刚刚迈入研究领域的李兰娟很大的支持。 由于国内外都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许多业内专家都对此示质疑:“肝脏功能如此复杂,用人工肝来替代不现实~”头5年,一次次的失败让课题组一些成员失去了信心,不少人中途退出。“相信我的,跟我一起努力~”李兰娟没有却步,她重新邀选了研究人员,继续艰难地跋涉。每次失败后,她都会告诫自己:难题再大,也不能放弃,希望就在拐角处。 通过10年的刻苦钻研,针对肝衰竭的原理、机制、方法等,李兰娟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研究,最终攻克了重型肝炎并发症治疗的难关,创建了一整套重型肝炎肝衰竭的治疗新方法和技术――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根据患者不同病情,可选用血液灌流、血浆置换、血液滤过、血浆吸附、血液透析等方法单用或联合应用,进行“个体化”治疗。ALSS的核心就在于,借助一种体外机械、化学或生物性装置,能有效清除重型肝衰竭患者体内蓄积的各种毒性物质,补充蛋白质、凝血因子等必需物质,改善内环境,暂时替代患者病肝的部分功能,为患者肝细胞再生及肝功能恢复争取宝贵的时间,从而把急重肝炎、肝衰竭病死率从88.1%降低至21.1%,实现了重大的突破和飞跃。这一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国内专家的广泛认可和好评,获得了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之所以十年磨一剑,殚精竭虑地结合临床进行科研,寻找新的方法,是因为李兰娟始终牢记着作为临床医生的责任――解决临床中的问题,拯救病人的生命。1998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后,李兰娟把此项技术毫无保留地推广到了全国30多个省、市、县级300余家医院,拯救了3万余名重型肝炎患者的生命。 微生态研究:中国领先世界 李兰娟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她能将临床中发现的细微问题,抽丝剥茧地进行归纳总结,而这正是作为医教研“全能型”人才的必备素质。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她在诊疗 中发现,很多重型肝炎患者都伴有不明原因的自发性腹膜炎,血中的内毒素水平也往往升高,从而加重了肝细胞坏死,最后导致肝衰竭死亡。在钻研肝病加重机制的过程中,李兰娟发现:肠道内微生态的变化是肝病加重的重要诱因――重型肝炎的患者往往内毒素增高。增加的内毒素会加重肝细胞的损害,甚至引起肝功能衰竭。她进一步查明,内毒素由肠道细菌产生,革兰氏阴性细菌一增加,内毒素就增加。 在大量动物实验及患者便样检测的基础上,李兰娟得出结论:肝衰竭的血内毒素增高,与肝细胞坏死有明确的关系。那么,内毒素从何而来,是肠道细菌产生的吗,李兰娟带领课题组,通过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和基因组学,对肠道细菌进行深入研究,明确了肠道微生态变化与肝炎重型化有因果关系。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会存有1.5公斤细菌,这些细菌中包括对人体十分重要的肠道细菌,如乳酸杆菌等可产生对人体有益的物质,保护肠道健康。如果不注意保护人体的微生态的平衡,滥用抗生素和免疫制剂,破坏了微生态平衡,就会导致有益细菌减少,有害细菌增加,破坏肠道屏障功能,增加内毒素的产生。 通过大量研究,李兰娟发现患者发生肝功能衰竭时,肠道的微生态是失衡的――有益的双歧杆菌和细菌明显减少,有害的肠杆菌和细菌明显增加。当肠杆菌和细菌增加,内毒素也会增加,肝脏功能也因此受到损害。微生态失衡、肠道屏障功能障碍、细菌易位,就会导致自发腹膜炎。 从基础研究着手,再到肝衰竭的机制研究,这就有了新突破。“如果我们把机制搞清楚了――重度肝炎下,哪些代谢物质和细菌是增加的,哪些是减少的,然后把增加的清除掉,增加减少的,就能预防肝炎的加重。”由此,李兰娟在全世界率先提出了肝病微生态研究,并获得了她人生中第二个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把握科研与临床的“左膀右臂” 近几年,有人撰文指出,科研跟临床医疗是矛盾的,这种观点是否正确,科研对临床医生有何种意义, 对此,李兰娟院士表示,科研和临床医疗不但不矛盾,反而能相互促进。开展科研工作,能促使临床医生主动查阅国内外资料,了解相关学科的最新进展,引领临床的发展,提高医疗水平。临床上遇到的很多困惑,也给临床医生提供了科研思路、临床的标本及资料。如果临床医疗和科研是两张皮,又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没有临床的切实使用和指导,科研又如何解决临床遇到的实际困难,为科研而科研,临床上不思进取,因循往复,都是不可取的。 [摘要]目的 研究乌司他丁联合甲基泼尼松龙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药理作用。 方法 用胰管内注射5%牛磺胆酸钠建立大鼠SAP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非模型组(A组),SAP未处理组 (B组),SAP甲基泼尼松龙治疗组(C组),SAP乌司他丁治疗组(D组),SAP甲基泼尼松龙+乌司他丁联合治疗组(E组),比较各组及各组不同时间血清淀粉酶(AMS)、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的水平变化,并进行统计。 结果 B、C、D、E组与A组比较,B、C、D、E组 6h和3h比较,AMS、TNF-α、IL-6均出现明显升高(P0.05),E组与C、D组比较均出现明显下降(P2.093有统计学意义(P
/
本文档为【学而优则仕的智慧人生】,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