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踏雪寻梅》

《踏雪寻梅》

2018-01-17 9页 doc 22KB 43阅读

用户头像

is_721103

暂无简介

举报
《踏雪寻梅》《踏雪寻梅》 吾爱教育 www.isud.com.cn 教学设计 --《踏雪寻梅》 课程名称:《踏雪寻梅》 使用的教材:人音版《音乐》第15册第六单元《冬之韵》 适用年级:八年级 主要教学内容: 通过情景创设让学生感受冬天的意境美和梅花在冬雪里傲然绽放;初听歌曲引导学生想象“冬日里青少年学生骑着毛驴,踏着冬雪欣赏梅花绽放的情景和人们赏梅时兴奋、愉快的心情”,体会这种高雅的意境和纯朴的生活情趣;然后是学唱二声部歌曲;掌握之后在引导下,有目的性的选择音响,用各种方式表现歌曲内容,意境;紧接着拓展延伸《溜冰圆舞曲》,引...
《踏雪寻梅》
《踏雪寻梅》 吾爱教育 www.isud.com.cn 教学设计 --《踏雪寻梅》 课程名称:《踏雪寻梅》 使用的:人音版《音乐》第15册第六单元《冬之韵》 适用年级:八年级 主要教学内容: 通过情景创设让学生感受冬天的意境美和梅花在冬雪里傲然绽放;初听歌曲引导学生想象“冬日里青少年学生骑着毛驴,踏着冬雪欣赏梅花绽放的情景和人们赏梅时兴奋、愉快的心情”,体会这种高雅的意境和纯朴的生活情趣;然后是学唱二声部歌曲;掌握之后在引导下,有目的性的选择音响,用各种方式表现歌曲内容,意境;紧接着拓展延伸《溜冰圆舞曲》,引出本单元第二课时内容;最后是课堂小结。 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是教育部颁布的音乐新课程倡导的新的教学理念。结合音乐新课程标准,我们学校音乐学科组又提出了“快乐体验式”教学模式,即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从学生的利益、要求、兴趣出发,让学生在快乐中体验美妙的乐音,感受音乐带给他们的美感和幸福。该教学模式的主要环节如下:创设情景——审美体验——自主实践——拓展延伸——归纳总结。这也是我本节课的指导思想。 教学三维目标设计: 1.知识目标 (1)能用轻松、明快的声音学唱歌曲。 (2)能用恰当的速度、力度、音色有表情地演唱二声部歌曲。 2.能力目标 能用各种方式探索音响效果为歌曲配伴奏,以及加入一些简单的动作( 如肢体语言)和其他手段,来表现歌曲内容、意境。 3.情感目标 通过诗词朗诵《梅花》,聆听、学唱《踏雪寻梅》,感受冬天的意境美和音乐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以及勇于和困难作斗争的梅花精神,启迪学生以乐观的精神对待自然,对待生活。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教学重点: 能用轻松明快的声音学会演唱歌曲。 解决办法:在学唱二声部时,先学第二声部,再学第一声部,避免因太熟悉主旋律,而忽视低声部的音准。 教学难点: 歌曲的二声部演唱和用探索的音响和方式为歌曲作表演唱。 解决办法:为巩固二声部,采用多种方式进行练习,如男女声二声部、班级分组二声部、挑选部分同学小合唱二声部等等。在用探索音响为歌曲作表演唱时,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用合适的音响再现歌曲的高雅意境。 教学方法手段: 情景教学法、自主实践法、讨论法 教学环境: 本节课适宜在多媒体教室授课,便于使用视听结合的教学手段,以满足学生的情感和认知需求。 教具准备: 钢琴 、课堂打击乐器 、自制课件 1 教学图: 创设情境 审美体验 自主实践 拓展延伸 归纳总结 (冬韵、梅(踏雪寻(表演(溜冰圆(热爱自? ? ? ? 花) 梅) 唱) 舞曲) 然、生活) 教学过程和步骤的解析: 一、创设情景: (课前播放课件中的歌曲《铃儿叮当响》,铃声结束停止) 师:同学们,这首歌想必大家都听过,有谁能告诉我它叫什么名字呢, 生:(铃儿响叮当) 师:那么,你能说一下这首歌给你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吗, 生:„ 师:不错,大家说得很好,这是一首描绘冬天意境的歌曲,大家喜欢 冬天吗,(自由发言) 有的人喜欢冬天,有的不喜欢,那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冬天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独特性格吧 观看图片,感悟冬韵: (播放幻灯片) 冬天的美不像春天那么华丽,也不像秋天那么有色泽。它的美没有装饰也没有点缀,是真真实实的纯洁之美。 冬天是一个温柔的姑娘,她给朝阳抹上红润,给大地披上白纱;冬天又是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他步伐蹒跚,历尽苍桑,饱受风雪的磨难,但依然不改对大自然的爱恋,他使青松更苍翠,使冬梅更芬芳,让人们更坚强,他把自己最美好的东西都奉献给了这个世界,当春天的脚步逐渐走近的时候,他又是那样悄然离去,把希望与祝福给了新的一年。 2 那么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学习一首描写冬天意境的歌曲,让我们一起感受冬天的气息,体验“冬之韵”的意境。 关于梅花: (播放幻灯片)大家知道,梅花总是挑选在最严寒的冬天开放,千百年来,有很多文人称赞梅花的这种不畏冬雪,敢于和困难、和严酷的环境做斗争的精神。我们还记得那句谚语: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的这种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 那么我们就一起再来朗诵一遍我们都非常熟悉的《梅花》,充分感受一下冬天里梅花在漫天雪地间争奇斗艳的情景。 (朗诵) 梅 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好的,就让我们一起踏着漫天白雪去寻找白色世界中的那一抹清香 吧。 二、审美体验: 请大家把课本打开翻到第42页。 A、初听歌曲《踏雪寻梅》。 提出问:1、说说音乐给你的感受。 2、想象一下,音乐把你带入了怎样的画面。 听赏音乐。 (讨论,自由发言) 3 生: „ 师:解释歌词“雪霁天晴朗,腊梅处处香,骑驴灞桥过,铃儿响叮当”。 ”是雪后放晴;“灞桥”是指有扶手的石板桥。 其中“雪霁”的“霁 好的,我们来看看踏雪寻梅图,看看和你想象的一样吗, (图片:踏雪寻梅) (播放视频)我们再来通过一段动画,形象地感受踏雪寻梅的生动情景。 B、这么一首富有诗情画意的歌曲是谁创作的呢,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首歌的词曲作者。 (播放幻灯片) 词作者:刘雪庵(1905-1985),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四川铜梁人。刘雪庵先生是二十世纪中国音乐史上最有影响力的音乐家之一,代表作品有:《红豆词》、《长城谣》、《飘零的落花》、《踏雪寻梅》等。 曲作者:黄自(1904-1938),是我国30年代重要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早年留学美国。回国后,在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任教,培养了许多优秀音乐人才。如作曲家江定仙、刘雪庵、贺绿汀、陈田鹤等人,都是他的弟子,黄自是我国早期音乐教育影响最大的奠基人。 他的主要作品有管弦乐《怀旧》,清唱剧《长恨歌》,合唱曲《抗敌歌》,《旗正飘飘》,歌曲《热血歌》、《九?一八》,艺术歌曲《点绛唇》、《思乡》、《玫瑰三愿》等。黄自的很多作品都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紧紧相联系,他用自己的音乐给了抗日军民很大的信心和决心,鼓舞了他们的革命斗志。 《踏雪寻梅》是一首二声部的合唱,那么这两个声部在歌曲中到底各自扮演了什么角色,起了什么作用呢, 我们来听一听。 C、复听歌曲,并开始学唱。 4 (讨论) 生:一声部像是一幅骑驴行走的画面,二声部是衬托画面的叮当响声,两个声部配合使得歌曲更好听了。 师:对了,也就是说,一声部是旋律声部,二声部是和声伴奏声部,它使得歌曲显得更为丰满,加强了歌曲的表现力,从而使歌曲显得欢快活泼,那么这种欢快的情绪究竟在歌曲中是怎么体现的呢, 对了,是铃儿的叮当响声,那我们来唱一唱吧 1(先学第二声部(幻灯片只有第二声部的旋律和歌词) a. 跟钢琴用母音la哼唱2遍,再唱歌词2-3遍。 注意:在此声部要注意什么问题,(?、 p等),注意前面要活泼、跳动,后面要抒情、连贯。 提示:在“好花”的地方,前半拍的休止好比深深地闻了花的香味,然后感叹地唱出“好”字。 要求: 咬字清晰而有弹性,此声部是为烘托、陪衬的作用,注意力度要适中。 b.学生在熟练唱好第二声部以后,老师把第一声部加入进来。(无伴 奏) (两声部的感受和配合,让学生感觉合唱并不是很难。) 2(再学第一声部(幻灯片只有第一声部的旋律和歌词) a(跟钢琴学唱2-3遍。 提示: 力度的不同与变化。 “骑”轻巧地一带而过,强拍落在“驴”上; 再次提示“好花”,如前所唱。 5 b(轻唱第一声部,注意力度记号,老师可示范一、二句。 (打开整首曲谱) 3(两个声部合唱 分声部进行配合:一半高声部,一半低声部,老师视情况可帮较弱的声部;反之进行练习。也可让几位学生唱高声部,大多数学生唱低声部的形式。或者男女声分别唱两个声部。 三、自主实践: 要求:通过探究音响,用各种方式表现歌曲内容,意境 结合老师的提示,有目的性的选择。 1、人声---演唱歌曲 2、铃声--- 用人声或用打击乐表现 3、驴蹄声--- 用人声或用打击乐表现 2/4 X— | X—| ; X X | X X | ; X X X X ,X X X X, 4、雪花飘落声---用书本摩擦的声音或用人声 5、舞蹈方式表现歌曲---简单的肢体语言 6、故事情节表现歌曲内容---可用舞蹈的方式或用哑剧的方式表演踏雪寻梅的情景 分六个小组讨论,讨论的内容组内各自分配,看哪个组的表现最富有创意。 展示图片:唱歌、跳舞、铃铛、飘雪、毛驴。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给学生以空间和时间去主动探索,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 “声音的探究”这一环节较能体现愉悦性和趣味性。 各个小组依次展示,最后再由同学以及老师共同评出优秀表演奖。 6 四、拓展延伸 冬天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的乐趣,我们可以踏雪寻梅、滑雪、打雪仗,还可以去溜冰,下面请欣赏吕薇的《溜冰圆舞曲》。这也是下节课我们要欣赏的内容。 五、课堂小结 《踏雪寻梅》这首歌表现了一种高雅的意境和纯朴的生活情趣。通过这首歌曲,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讨论) 冬天带来了很多乐趣,通过歌曲感受到了冬天的意境美和音乐美,教育我们应该热爱大自然;同时我们要学习梅花不畏严寒、不怕“风欺雪压”,不管历尽多少磨难,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梅花精神。 雪映梅开是天景,踏雪寻梅是人趣。感谢冬天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的乐趣~ 好的,这节课我们就讲到这里,下课~ 学生迈着轻快步伐、听音乐《踏雪寻梅》出教室。 自我点评: 本节课我基本按照我校音乐教研组提出的“快乐体验式”教学模式设计,整个过程通过课堂教学实践能够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其中较难把握的是自主实践这一环节。学生往往囿于以往的课堂习惯,即使有非常创意的想法,也不敢在全体同学面前大胆展示自己。我觉得我在这一部分刚开始做的不够好,原因是只把主动权给了学生,没有去很好的引导学生,语言的引导缺乏激情,没有把学生创作的热情激发出来,没有使班级小组内形成相互比赛、互相竞争的场面。后来我就重视了这一点,提示他们可以用所能找得到的、能利用的一切声音,同时我还给他们做了节奏的示范, 7 这样效果有了明显改善,课堂气氛也好了很多。 另外还有前面情景创设环节也一定要用优美的语调配合图片使学生真正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踏雪寻梅”这种高雅的意境,学习到梅花的坚韧,并感受大自然和生活的美好。 总之,我还需要不断的努力使我的课堂更加完善。 谢谢~ 8
/
本文档为【《踏雪寻梅》】,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