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华尔街鲜为人知的一面和最前沿的投资策略

2012-12-08 14页 doc 345KB 18阅读

用户头像

is_272069

暂无简介

举报
华尔街鲜为人知的一面和最前沿的投资策略华尔街鲜为人知的一面和最前沿的投资策略1 (转载连载系列,每天更新) 2010-08-22 18:05| (分类:金融前沿) 股票市场永远都是有人在操纵的。从今天开始的这系列文章就以我对华尔街的了解来写一写美国股票市场的常规和非常规运作,坏基金经理是怎么操纵市场的,以及为什么散户在投资时一定要控制好风险和充分了解自己对丢钱的承受能力。这样才不会轻易地被逼出场。 我在1994底拿到哥伦比亚大学的物理博士后就进入德意志银行的纽约外汇部门作定量分析员,之后在宏观对冲基金Moore Capital Management和定量对冲基金M...
华尔街鲜为人知的一面和最前沿的投资策略
华尔街鲜为人知的一面和最前沿的投资策略1 (转载连载系列,每天更新) 2010-08-22 18:05| (分类:金融前沿) 股票市场永远都是有人在操纵的。从今天开始的这系列文章就以我对华尔街的了解来写一写美国股票市场的常规和非常规运作,坏基金经理是怎么操纵市场的,以及为什么散户在投资时一定要控制好风险和充分了解自己对丢钱的承受能力。这样才不会轻易地被逼出场。 我在1994底拿到哥伦比亚大学的物理博士后就进入德意志银行的纽约外汇部门作定量分析员,之后在宏观对冲基金Moore Capital Management和定量对冲基金Millennium Partners做研究员和基金经理,目前是美国一家对冲基金的基金经理。 我的朋友,中国青年报记者陈强鼓励我写一些大家感兴趣的华尔街见闻,于是就有了写这系列文章的想法。希望我的文章能对中国的散户和基金的投资者有所帮助,能兼顾趣味性和知识性,特别是知识性。也希望能对现在想到华尔街上一展身手的年轻人有些实质性的帮助。比如华尔街工作的分类,三大资本市场的介绍,理科的毕业生去华尔街之前该读什么,怎么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哪些工作是理科学生的长项,以及目前最前沿的投资策略等等。 中国国内的投资大多采用预测市场方向的方法。相比较而言,我所做的使用统计套利模型进行投资的方法具有更低的风险和更高回报率的特点。美国的对冲基金采用的投资策略都比较新颖,在美国也是10年前才开始有的。现在几家很有名的对冲基金,像Renaissance Technologies(复兴科技),D.E.Shaw,我工作过的Millennium Partners都是依靠定量统计模型进行投资,而且获得巨大的成功。 华尔街聚集了很多优秀的人才,他们之间合作的方式,处理老板、同事、竞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在压力下工作,这些我都亲历过。在我的职业生涯里,我经历过1995年的美元对日元大跌,亚洲金融风暴,Long-Term Capital的垮台,阿根挺比索的大幅贬值,美国入侵伊拉克等大事。华尔街的文化颇像军队,交易员像连长,分析员就像团部参谋,他们之间怎么配合,有很多有趣的秘闻。华尔街的文化也代表了美国的精英文化,有很多价值观念和效率观念值得我们中国人学习。 华尔街鲜为人知的一面和最前沿的投资策略2 (每天更新2集) 2010-08-23 21:35| (分类:金融前沿) 1、留美理工科学生源何成为华尔街研究员? 我进入金融界的经历满有戏剧性的,我想对现在想到华尔街上闯一闯的年轻人,特别是理科毕业生,会有帮助的。 GODS GAME CUSPEA考试是由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博士建立的一个由美国各大学帮助中国培养物理人才的项目。我在1988年通过了CUSPEA考试,从中国科技大学进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从1990年底开始跟Prof. Uemura做Mu子自旋共振(MSR)的固体物理研究。 从1991年到1994年,我们MSR组发表了相当多的论文,应该有五、六十篇。我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的有五篇,其中四篇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B,一篇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那时候对我来讲,生命=简单的生活+有意义的工作。所以工作也是很重要的生活乐趣的来源。 我喜欢做物理研究,也做得还可以。到了1994年底该找博士后工作的时候,我还在做着诺贝尔奖的梦想。在我的导师的鼓励下,我申请了英国Rutherford Appleton Laboratory,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和加拿大国家实验室的博士后奖金。申请刚递上去不久,离出结果还有好几个月。我的导师Prof.Uemura让我多看杂志(比如<<科学>>),因为里面有各大实验室和商业公司研究部门的博士后工作的广告,他同时也向他的朋友推荐我。 我们物理系有一位比我高两三届的同学叫陈宏,他毕业后去了华尔街工作。我太太不知从谁那里听到了他,而且知道华尔街的起薪就有六七万美元。她就常常在我面前讲去华尔街也是不错的。我开始只是好奇,一个学物理的博士去华尔街干嘛?后来我打电话给陈宏,他告诉我理科毕业生大都在华尔街做证券衍生产品的标价。有些衍生产品非常复杂,它的标价就是求解有边界条件的微分方程。如果它的解不能写成一个数学表达式的话,就要用计算机模拟去求得一个数字解。这些工作被叫做定量分析。华尔街的交易员就以定量分析员所建立的这些标价模型为基础进行一般性或套利交易。风险管理员也要用这些模型,调整模型里的参数,计算投资的风险。 后来我知道,学术领域的数学家或金融学家和华尔街的公司都在做这些工作。比如著名的Black-Scholes模型就是由Fischer Black和Myron Scholes在1973年建立的。Black当时是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的教授。Scholes后来因为这个被广为应用的模型与Robert Merton分享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Black因为过早去世,所以无缘诺贝尔奖。 陈宏跟我讲你要想去华尔街工作,只要读完一本书就可以了,它就是John Hull的<>(期权,期货,和其它证券衍生产品)。读了它,你就明白你在华尔街能做什么了。 其实,华尔街还有其它几个工作是理科毕业生可以胜任的,包括我现在做的定量统计模型交易,风险管理员。这些工作都需要大量的编程,所以它们通常泛泛地被称作编程员/分析员。 我当时好奇心重,在一个月内用业余的时间就把John Hull的书读完了,觉得挺有趣的。我太太在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图书馆做管理员,她很快就找来了一本《Directory of Executive Recruiters》(高等职业介绍所目录),说服我给上面的几十家纽约金融行业的介绍所去求职信。她说满发一发嘛,试一试看你的市场好不好。就算有公司要你,你不去不就行了?! 结果在一周内就有介绍所给我打电话,并安排我去德意志银行外汇部面谈,这是一个在他们的自营交易组里的定量分析员的职位。主管是一个印度人,叫Stan Paris。我两周内去面谈了三次,他对我非常满意。他告诉我这工作有一半的时间作外汇复杂衍生品的标价,另一半时间作定量的自营交易模型。之后他很快给我打电话,说雇用信已准备好了,年薪7万5加不定的年终奖金,要马上开始上班,让我过去签约。我去了以后跟Stan要求了三天的考虑时间。他说不行,最多给我两天。 这下麻烦来了。我申请的三个博士后奖金只是在三四万之间。我左思右想,最终还是因为我对物理的热爱不够坚定,在第三天和德意志银行签下了卖身契。Prof.Uemura知道我马上就要去华尔街上班时,吓了一跳,因为之前我没有一点预兆。我当时手里还正在写一篇已有实验结果和写了2/3的刊物论文。不过我已答辩过了。他恭喜了我,让我能不能在周末抽空回来把论文写完。我答应了。 我就这样踏上了我在两个月前听都没听过的华尔街。有哥大的同学听说我的起薪是7万5,就4舍5入,给我起了个外号,叫吴八万。不过呢,如果你现在是一个理科的博士,又找到了华尔街的工作,你应该会被起外号叫李十二万什么的。 15、你也可以成为券商股票分析员 券商股票分析员的工作就是选股。他们使用的方法分两类,一类使用自上而下的研究方法(top-down approach),另一类则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bottom-up approach)。所谓自上而下的方法就是先研究国家的宏观经济情况,次而研究板块,再次研究行业,最后才挑出最好的行业里最好的公司。自下而上的方法呢,就是反过来,先看所有公司的财务状况,从中挑出一些未来赢利前景好的公司,然后再来问自己,这些公司所属于的行业整体的情况如何,板块整体的情况如何,和国家宏观经济整体的情况如何。 不过没有分析员会很坦率地告诉你自己是用那一类方法。在我们公司,常常有券商股票分析员来做报告。我所见过的那些分析员都泛泛地讲他们两类方法都用。每个分析员通常只负责研究某个行业里的几十只股票,他们也不是股民想象中的研究所有股票的专家。毕竟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 我在华尔街工作了13年,接触过很多优秀的股票分析员和使用选股策略来投资的基金经理。我感觉他们比散户有的一些优势是:一、他们有所有股票的详细数据库和分析的工具。二、他们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做跟踪他们负责的几十只股票,包括亲自参加每个公司的季度财务报告发表会,参加所研究行业的学术和商业会议,阅读关于这几十只股票所有的新闻,必要时他们会实地访问他们所研究的公司,还有阅读市场研究公司所做的关于消费市场未来前景和普通消费者习惯的变迁的报告。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现在越来越多科技行业的分析员或基金经理的学位都不是MBA而是与行业有关的学位或工作经历。这些行业包括生物制药,医学,化工,网络工程等。 我认识的一个做选股投资的基金经理朋友告诉我,他们基金选股的基本办法并不深奥,这些方法我在下面的两章里会提到。他选股方法叫做估值法(valuation approach),起点是在每个行业里,看几个最重要的公司财务状况的数字,先挑出二十来家估值最低(不是股价最低)的公司。然后再做行业分析。因为每个行业都可能有一些经济周期性,分析主要是要判断这个行业将走向衰亡呢,还是它现在正在周期性的底部即将腾飞。以及详细分析为什么市场对这些公司的估值这么低,然后开始跟踪这些公司的新闻,到一个合适的时机他才开始买股。大名鼎鼎的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采用的就是这一种方法。 另外还有一类基金经理,主要是投资于创业型的高科技公司,包括生物制药,医学,网络工程。这些基金的经理和研究员通常都具有相关行业的学位或工作经历。因为他们投资的公司大都还没有开始赢利,一般的估值法对它们不适用,他们会采用非常规的估值法。比如预计一个新开发的药品上市以后大约的销售量和利润为多少,再加上跟随股价惯性的方法(指的是倾向于买那些股价正在往上走的股票)。这些基金经理所采用的策略,就叫做惯性法(momentum approach)。巴菲特很不习惯这种投资方法,他说他不敢投资他不了解的行业。他完全错过了90年代末的网络股和生物制药股的腾飞,不过他也躲过了2000-2002年的科技股泡沫的破灭。 在华尔街上有一个讲法,选股是一种艺术而非科学(stock selection is art rather than science),指得是选股所用的因素(请注意,是因素不是方法)没有办法严格地科学化,也就是没有办法用一个公式写出来。因为有预测和非数字化的因素(非数字化的因素指的是类似于一家公司的管理层因违法操作而被证监委SEC查的事件)在里面,所以对公司的详细了解,跟踪重要新闻等就变得相当重要了。 我在下面的文章里会谈到,利用互联网,分析员所作的百分之九十的工作你都可以做到。你的优势是你只要研究和跟踪你所投资的5,6只股票。所以只要你肯花时间,踏实地做点研究,跟踪新闻,不把买股当赌博,相信不久你也可以成为股票分析员了。 华尔街鲜为人知的一面和最前沿的投资策略3 (每天更新2集) 2010-08-24 20:03| (分类:金融前沿) 7 谁能在中国股市套利? 全球最大的套利机会可望而不可及,着实令人着急。由于上海股市一片狂热,在香港和内地两地上市的企业出现了明显同股不同价的现象。在市值排名前十位的两地上市企业中,内地股价较香港股价平均高出43%。套利机会非常巨大。如果市值前十位企业的内地股价跌至港股价位,其市值将蒸发1920亿美元。如果港股价格升至内地股价的水平,那么市值将增加750亿美元。 正常情况下,不应该出现如此大的价差。中国人寿(China Life)H股的美国存托凭证(ADR)与其港股价格差距甚微,表明套利者的确存在。但中国的股票是个特例。在上海证交所套利存在技术方面的障碍,例如对卖空的限制,不过只要用点脑子,也是有可能找到办法绕过这些障碍的。真正的问题在于内地的资本管制,这阻止了投机性资金的流动。它们反过来又构成了中国固定汇率政策的必要特点。中国的汇率政策在近期内不会发生变化。 有人能利用这一750亿美元的套利机会吗?企业可以。它们可以在上海股市增发股票,然后利用增发收入溢价回购港股。国有企业是否准备如此公开地利用内地股民对股票支付过高价格的意愿,目前还难以确定。不过,它们已开始采取一种非常相似的做法,即利用在上海股市筹集的资金来购买实物资产。香港股东对这些资产将拥有相应比例的权利。中石油(PetroChina)最近刚表示,将在A股市场筹资60亿美元。中海油(CNOOC)和中国移动(China Mobile)等其它未在上海上市的企业也应该回归上海股市。它们将帮助打破股市泡沫,以极其廉价的成本筹集资金,这会让国家和外国投资者均感到满意。不过,对中国的散户投资者来说,这是件憾事。 14 巴非特和索罗斯的投资特点 讲投资不能不讲巴非特和索罗斯这两位70-90年代的英雄。网路上关于他们两人的报导铺天盖地,我就不详细描述他们的投资策略了。但我想还是值得把他们的投资理念做一个概括。我在以后的篇章里将会详细叙述21世纪的华尔街高手的投资策略。 Mark Tier所著的<<巴非特和索罗斯的23个制胜习惯>>的第三个习惯是这么说的,“他有他自己的投资哲学,这种哲学是他的个性、能力、知识、品位和目标的表达。因此,任何两个极为成功的投资者都不可能有一样的投资哲学。”这句话用在巴非特和索罗斯这两位极为成功的投资人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巴非特与索罗斯的投资方法确实有很大差别。巴非特是个伟大的投资人,人们常称他为股神。他投资时常常买下整个公司。而索罗斯则是个杰出的投资人+伟大的投机者(speculator)。在西方国家,投机者是个中性词,它的意思就是猜测者。索罗斯也投资股票但很少有听说他买下整家公司的事。 这世界上所有买股票的人里,我想再没有谁能比巴非特更配得上“投资人”这个称号了。巴非特生于1931年,他从小就对资本市场和数学很有兴趣。他在11岁时就开始在他父亲的券商公司里工作,用$38.25买了他人生的第一只股票Cities Services。他在这只股票涨到$40时就卖掉了。结果Cities Services在几年后冲破了$200,这使他有了长期投资的理念。巴非特在1951年拿到了哥伦比亚大学的经济学硕士,他在著名经济学家Benjamin Graham教的那门Security Analysis(证券分析)课里拿到了Graham一生中只给过一次的A+。在他65年的投资生涯里,巴非特创造了多个奇迹。从几乎白手起家,到去年他宣布将把高达440多亿美元个人财产的85%(370亿美元)捐给多个慈善机构。 巴非特的投资策略主要是value investing(价值投资),同时他往往买一个行业里有优势、所卖的商品有特质、涨价不会失去顾客的公司。巴非特的估值投资理念来自于一代大师Benjamin Graham,所以做估值投资的人都应该读一读Graham的名著(证券分析)和(聪明的投资人)。巴非特的这两个理念在他买See's Candies这家糖果公司的投资里显露无遗。巴非特开始投资时只是买一些股票,到他35岁时,他已经是个百万富翁。到后来他常常就买整家公司,等同于实业投资了。 1972年,See's Candies是加州的一家品牌糖果公司。它的糖果和巧克力卖得也不算太贵,一磅$2的样子。每年的销售量为1600万磅。巴非特觉得Sees在糖果业里有它独特的优势和名声。大家在给情人或亲朋好友送礼时都爱买它,因为味道确实很好。原来拥有See's Candies的家族在寻找买家时没考虑到名声的因素,只是按当时市面上所卖的一磅$2来给自己的公司估值。巴非特当即买下See's。然后他就公司管理层给See's的糖果涨价。在其后的几十年里,每逢圣诞节See's的糖果都涨价。这个交易给巴非特和他的合伙人Charlie Munger带来了他们早期创业重要的几桶金之一。到2007年,现在See's的糖果都已涨到$14一磅了。 巴非特拥有16.7%的可口可乐公司的股票也是他投资方法的一个体现。首先他觉得饮料不像盐或一般的料糖,人们是讲究牌子的;其次是因为可口可乐没有味觉停留效应,你早上喝,下午喝,或晚上喝,感觉味道都是一样的,喝的人不会腻;三是因为喝可乐的人对它都有一定的依赖性。出于上述考虑,当可乐公司的股票市盈率(每股价格除以每股盈余的比值)低于20时,他当然就会考虑买了。你可以把20的市盈率想象成是你花20万元买了一栋房子去出租,每年的租金可以收1万元。就算租金不随着时间往上涨,你20年回本,还拥用一栋房子。这两个投资几乎是一个道理的。由于上述的三点原因,巴非特觉得给可乐每年涨价也是可行的,特别是在经济好的时候。 索罗斯让全世界知道了什么叫做“宏观预测对冲基金”,也让世界认识了一位“伟大的投机者”。在1970年,他和吉姆.罗杰斯Jim Rogers一起建立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他们投资的方法从以下的这些事可以看出。公司刚建立时,他们订了30种商业刊物,收集了1500多家美国和外国公司的金融财务记录。罗杰斯每天都要仔细地分析研究20份至30份年度财务报告,以期寻找最佳投资机会。他们也善于抓住每一次赚钱机会。例如1972年,索罗斯瞄准了银行,当时银行业的信誉非常糟糕,管理非常落后,投资者很少有人光顾银行股票。然而,索罗斯经过观察研究,发现从高等学府毕业的专业人才正成为新一代的银行家,他们正着手实行一系列的改革,银行赢利还在逐步上升,此时,银行股票的价值显然被市场大大低估了,于是索罗斯果断地大量购入银行股票。一段时间以后,银行股票开始大幅上涨,索罗斯获得了50%的利润。 索罗斯做的另一个交易也很能体现出他的投资技巧。1973年,当埃及和叙利亚大举人侵以色列时,由于以色列的武器装备技术已经过时,以色列遭到重创,付出了血的代价。索罗斯从这场战争联想到美国的武器装备也可能过时,美国国防部有可能会花费巨资用新式武器重新装备军队。于是罗杰斯开始和国防部官员和美国军工企业的承包商进行会谈,会谈的结果使索罗斯和罗杰斯确信购买武器制造公司是一个绝好的投资良机。之后,索罗斯基金开始投资于诺斯罗普公司、联合飞机公司、格拉曼公司、洛克洛德公司等握有大量国防部订货的公司股票,这些投资为索罗斯基金带来了巨额利润。 还有,与巴非特不同的是,他们做起卖空劣质股的交易时毫不犹豫。从1970年到1980年,索罗斯基金的回报率是令人难以置信的3365%(年平均回报率为42.13%)。 索罗斯在1979年将公司更名为量子基金。在1985年,他估空美元(对日元)赚了1.5亿美元,量子基金在华尔街名声大震。在1992年9月举世闻名的外汇交易里,他把资金放大使用(也就是从金融公司那里借更多钱来放大投资),放空100亿英镑,最后成功地推倒了英镑,迫使英国政府降低英镑对德国马克的汇率和退出了欧盟汇率机制(ERM)。在这一场交易里他的基金赚了20亿美元,其中他个人收入为1/3,基金的回报率为67.5%。不过确切地讲,与其说他推倒了英镑,不如说他猜对了当时英镑对马克被高估了,他只是在疲惫的骆驼的身上又加了几斤的重量而已。索罗斯的天才是在于他预见到了,在英国经济长期不景气的情况下,英国政府没有办法不减息又能把英镑对马克的汇率维持在1:2.9的高价位。同时又大胆地把他所有的身家性命都压上。 最后提一下,宏观预测对冲基金就是以预测一个国家的经济情况为基础而进行汇率,政府债券,和股票指数期货投资的基金,其代表有量子基金,Moore Capital Management等。 华尔街鲜为人知的一面和最前沿的投资策略4 (每天更新2集) 2010-08-25 20:15| (分类:金融前沿) 8 华尔街的智慧和潜规则 美国有很多人才聚集在金融圣地 --- 华尔街。华尔街文化也代表了美国的精英文化,有很多价值观念和效率观念值得我们借鉴。继彼得·德鲁克之后最有影响力的管理大师彼得·圣吉在他所著的《第五次修炼》一书中曾对华尔街的文化大加赞扬。 我从1994年开始以德意志银行定量研究员的身份开始我的华尔街职业生涯,至今已有13年。这篇文章里我就来写写华尔街的智慧和潜规则(Wall Street Wisdom and Rules)吧。刚进入华尔街工作的年轻人应该奉为红宝书,吴语录。哈哈。 八,信用有如生命(You can be wrong, but you can't lie) 西方国家大都以信用立国,华尔街更是如此。 例一:销售员关于市场的个人看法 券商公司的销售员要经常跟客户联系,讨论市场,把卷商公司研究员写的报告给客户,以促使他的客户会跟他的公司进行交易。比如,一个销售员可以跟他的客户基金经理讲,IBM和DELL通常有很强的关联,你看今天DELL已上扬了不少,IBM还没动,我觉得IBM一会儿也会往上走的。基金经理听了他的话买了IBM,即便丢钱了,基金经理也不会怪那个销售员的。因为基金经理对销售员的期望是销售员能给他研究资料和一些有用的确切的消息。对于销售员关于市场的个人看法,基金经理会听,但他也会充分意识到投资的最后结论是要靠他自己,而不是别人做的。在华尔街上,普遍的看法是,一个人的看法或预测可以不对,但他绝不能故意歪曲事实,这是不可以被原谅的行为。 例二:券商公司的分析员报告 基金经理每天都会从各券商公司的销售员那里收到几十篇的分析员报告。关于同一支股票,一定会有一些券商的分析员推荐买,另一些券商的分析员推荐卖。对于基金经理而言,他更看重的是报告里公司的财务状况的具体数字和分析员分析未来赢利前景的逻辑性,结论是次要的。所以一个分析员的有些报告的最后结论被市场证明是错了,没有基金经理会怪他的。但如果他的报告里的公司财务状况的重要数字出错的话,那就尴尬了,这对分析员的声誉是很不利的。基金经理跟销售员或分析员讨论市场的时候,会非常注意区分什么是事实(fact),和什么是看法(opinion)。华尔街普遍的观点是,看法可以不对,但事实不能讲错。无心讲错事实也会被视为失败者(incompetent)的行为。所以专业的做法是,讲事实就要讲得百份百的正确和严谨。 七,知道谁是你的老板 对老板要早请示,晚汇报。要主动多沟通,时刻让他知道你在干嘛,避免出现你 作了很多工作,但他认为没用,你是在浪费时间的情形。多请示也表示你尊重他,有助于大家感情的培养,你也可以从他那里学到东西。 作为一个市场研究员,当销售员和交易员要求你帮助他们时,应该立刻让你的老板知道,征求他的意见。 六,拉关系只是让你的社交面广泛和有更多的工作机会,但最终你的饭碗还是来自于你的工作能力。 华尔街非常现实。有一句描述华尔街的笑话是“华尔街的公司就像一群树上的猴子,其中任何一只猴子向下看时,看到的都是笑脸,向上看时,看到的却都是屁股”。大家看了不要大骂华尔街没人情,要以平常心和正确的观念来看待你所受的气。华尔街的现实恰恰好正是为什么华尔街公司极具效率的原因。领导很忙(确实很忙,压力不见得比你的小。连总统都有工作压力),没空跟你多罗嗦。华尔街上,个人时间的宝贵性以工资的多少来衡量。大家要理解所看到的老板臭脸,他那一天也可能是被他的老板骂了。 所以每个人都做个毛主席的好学生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吧。 五,团队精神 团队合作精神确实要有,原因很简单。当你所在的整个组因为表现不好被裁员时,你能幸免吗?到国外时,爱你的祖国。在公司里时,就爱你的交易组吧。大家都是一根线上的蚂蚱,存亡以共。 四,服从命令 华尔街的公司是我见过的公司里最象军队的公司了。大家要注意,老板交代事情时,通常都是轻描淡写地讲一句,今天你能不能把某事做一下?就走掉了。这时你如果手上还在忙着另一件事,要赶紧跟头儿确认一下先作哪一件,千万不要自己想当然(认为他没有强调就可以明天作)。 华尔街的工作通常都是所谓的Multi-tasking,也就是多项任务并存。要注意找老板的空档,跟他讨论,以正确编排工作的重要性和先后秩序。 三,有创造性(Be Creative) 这满重要。多看市场和学术研究报告。不要看华尔街公司是金融理论的实践公司,一个在工作面试里常见的问题是“你平时读哪些金融学术杂志?”。我自己读得比较多的刊物是<>,<>,<>等。 二,注意找人请教的时机 那些大牌交易员的脾气与他们所承受的压力和挣的钱一样大。所以找他们请教时要找他们不忙和聊天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很乐意帮你,他们和你讲话时的爽朗的笑声也有助于提高你在交易大厅里的形象。 说到这里就想起一些名人轶事。我在宏观对冲基金Moore Capital Management做策略研究员的时候,大名鼎鼎的交易员Stanley Shopkorn(他原是索罗斯量子基金的首席交易员)是公司的首席交易员和基金经理。他是公司里仅次于基金创始人Louis Moore Bacon的二号人物。Stanley人很随和,有点胖,大概1米7的样子,在美国人中算矮的。他貌不惊人,却是一位在华尔街上能呼风唤雨之人。那是1999年底美国股市疯涨的时候。有一天早上,我在工作的时候,听见Stanley大声地冲着执行交易组喊“帮我买1万股EBAY Shit”。Shit是脏话。在公司的交易厅上,交易员讲脏话是家常便饭。我看了屏幕发现EBAY那天已经涨了很多。我本来想笑,因为Stanley下那个单子时的样子很好玩,我也是第一次听人把股票叫Shit。幸好我没大笑,因为我看到Stanley的脸色不太好。后来执行交易组的同事告诉我Stanley的EBAY单子是一个止损单。这里也提醒我们,当公司的骨干交易员脸色不好时,你最好不要心情太好,专心你自己的工作就行了。 一,你如果不能打败他们,那就加入他们吧(If you can't beat them, join them) 把你的芝麻绿豆眼瞪大成牛眼,看看华尔街上那个交易组好,有钱途,想方设法加入他们。所谓名师出高徒嘛。 12 美国的对冲基金大都采用华尔街最前沿的投资策略 确切地说,与其叫对冲基金,不如叫私募基金更为恰当。一是因为这些基金管理的资产是通过私募募集的。二是因为他们当中有些采用对冲风险的策略管理资产,另一些则采用预测市场方向的策略。这一类预测市场方向的基金严格地讲就不能叫做“对冲基金”了。不过约定俗成,所有这些私募基金在华尔街上都被称为对冲基金。 与公募基金采用的选取优质股的投资策略相比,对冲基金采用的策略都有一个共性:就是更低的风险和更高的回报率。在把风险控制在投资人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的前题下,它们的资金都是放大使用的,这叫杠杆(leverage)。所谓放大使用或杠杆的意思是,它们除了使用自己的资金外,会从券商公司那里借更多的钱来投资,以提高回报率。 公募基金的投资人是一般的民众,而对冲基金的投资人通常是非常富有的个人,最小投资额的数字必须在百万美元以上。在华尔街上有名气的对冲基金常常都会向投资人要求千万美元的最小投资额和二到三年内不允许退资(2-year lockup)的条件。 因为要保护一般民众的长期投资,联邦政府对公募基金的管理规范相当的严格,包括不能卖空股票(或者叫“融券卖出”,意思是讲从别的投资人那里把股票借来卖掉,希望以后能在市场里以更低的价格买回来,还清所欠的股票以赚取差价)。证券衍生品,像期权和期货,只能用来保护基金里的股票组合(股票组合就是基金买的一大堆股票啦)。法规要求它们不能用衍生品来单纯地做预测市场方向的交易。对冲基金呢,一句话就可以讲完了,政府对它没什么管理规范,任何合法的事它都可以作,包括卖空股票,随意使用证券衍生品。 美国的对冲基金有以下几大类: 可转换债券套利 Convertible Arbitrage 偏向于卖空劣质股 Dedicated Short Bias 新兴市场 Emerging Markets 市场中性 Equity Market Neutral 事件驱动的策略 Event Driven 债券套利 Fixed Income Arbitrage 宏观对冲 Global Macro 选股买卖 Long/Short Equity 管理期货 Managed Futures 综合策略 Multi-Strategy 许多对冲基金的投资策略都有用到定量模型,包括可转换债券套利,市场中性,债券套利,管理期货。我所作的统计套利模型交易(Statistical Arbitrage Trading)是市场中性策略的其中一种。事件驱动的策略还细分为: 危机产品 Distressed 综合策略 Multi-Strategy 公司并购 Risk Arbitrage 对冲基金采用的策略大都是基金经理在工作中摸索和建立起来的,属于商业秘密,一般不对外公开。 我目前是美国一个对冲基金统计套利模型交易的基金经理。我们基金使用市场中性的统计套利模型进行美国股票交易,依据股价之间稳定的统计关联来预测未来股价的走向,投资策略里完全没有人为冲动的决定。 依据市场中性的统计套利模型进行投资的好处是,一,回报率稳定,因为它依赖的是股价之间稳定的,理论研究和经验都显示存在的统计关联。二,回报率与大市场的走向无关,在牛市和熊市都有可观的正回报率,任何一年亏钱的概率都非常小。三,它具有低风险高回报率的特点,也就是有很高的Sharpe比值。 在投资理论里,投资的风险是可以测量的。因为每一个投资人都自然而然地追求低风险和高回报率,所以金融学家和诺贝尔奖得主William Sharpe就第一次使用回报率和风险的比值来判断一个投资策略的好坏。这个比值,后来被称做Sharpe比值,的意思是对于你所承担的每一个点的风险,你的回报率是多少。 我们所使用的统计套利模型的历史测试和历年实际交易的结果都显示,模型的Sharpe比值比单纯地预测市场方向的策略要高几倍。在过去多年(包括牛市和熊市),资金放大使用后(也叫杠杆后或after leverage),模型的年平均资产回报率也比一般预测市场方向的策略能够得到的10%要高几倍。 Both Beffet's and quantitative strategies will work, there is no contradiction here. Value investing targets long-term appreciation and most of quantitative strategies like statistical arbitrage are short-term closer-to-trading-than-to- investment strategies(meaning holding the stocks for a few days instead of a few months or years. Some quantitative strategies are long term strategies too). 1. If you search for the news of hedge funds of Renaissance Technologies, D.E.Shaw, and SAC Investments, you will see this: a pure quant-model based hedge fund, Renaissance Technologies generated an average annual return of 33% in the last 20-30 years. This record matches Warren Buffet's record. D.E.Shaw, a computer-science professor started his career by doing pair trading and grows his hedge into a $20 billion fund. SAC Investment charges investors of 50% of the money they make for investors. 2. There are no text books about quantitative strategies. Working quantitative strategies are all thoroughfully backtested for long history, usually more than 10 years, and it takes many years for Ph.D quantitative analyst and portfolio managers to develop them.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is very time-consuming and has many trial and failure until at one one point you come up with a working model. It takes mathematical skills, programming skills, and market experiences as well. 3.Most of mutual fund managers doing stock picking can't beat the market. The US market on average grows by 7% a year and long-only strategies have a SR(Sharpe ratio) of about 0.7. Most of the quant strategies that can be used to convince investors to give you money to manage have a SR greater than 2 for 10 years(after transaction cost), and some of the quantitative high-frequency trading models can have SRs of 10. 华尔街鲜为人知的一面和最前沿的投资策略5 (每天更新2集) 2010-08-26 18:19| (分类:金融前沿) 9 把<<孙子兵法>>用在炒股上 这是别人的故事,但为了述说方便,就以第一人称来讲这故事吧。 我在一家知名的对冲基金做股票执行交易员已两年了。我的工作就是以最低价格执行基金经理们交给我的大买卖单。如果是NASDAQ的股票,我就用NASDAQ的系统来慢慢执行。如果是NYSE的股票,我大部分时候就通过我们的券商公司经纪人来完成。这几天我正在读一个中国朋友给我推荐的<<孙子兵法>>(The Art of War by Sun Tsu)。他说里面有不少策略可运用到我的交易上。我读了以后,觉得不可思议。一本一位中国的军事家在两千多年前写的著作居然有很多策略跟我的经验非常类似,又有一些策略我觉得也是相当有道理的,应该可以应用于执行性质的交易中。 今天因为没有政府经济数据,所以市场比平时要平静的多,各股票的交易量都比较少,股指跟昨天的收盘基本持平。这时基金经理David走到我的桌子边跟我说能不能帮他买20万股ABC?他说他知道ABC平均每天的交易量只有50万股,在今天这么平静的市场执行20万是有点难度。不过他觉得今天的价位很好,如果能在目前的价位或略高一点执行掉,他就很满意了。明天有个重要的政府经济数据要发布,他担心等到明天,价格可能会高出不少。 David是我们基金里举足轻重的基金经理。他前一阵跟我半开玩笑讲过一次,说我的执行一直都很不错,只是近来好像没以前那么好了,我就回答他说那是因为你做的预测都非常准确,名声在外了。市场一听说你要买,都吓跑了,自然执行起来就越来越难了。他听了哈哈大笑。 他走了以后,我就打电话给我的经纪人John说我想买20万股ABC。John从两年前就开始跟我合作,我对他非常信任。所以不需要像对待刚接触的经纪人,我可以把整个大单告诉他。他知道在证交所场内跟专员或其他经纪人该讲些什么,不该讲些什么。John说今天这市场是有点难度,特别是ABC股的专员Mike好像老想在我们前面抢先交易。而且,他说他有一种感觉,如果对他自己(指Mike)有利的话,Mike还可能会把我们的动向跟他的经纪人朋友讲。 我想到我读的<<孙子兵法>>里有一招叫“出其所必趋,趋其所不意”,今天可以试一试,顺便也捉弄一下Mike这小子。孙子先生讲“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必趋,趋其所不意。”咱们今天就给Mike和市场来个出其不意。 我们基金从成立到现在已有10年,管理的资产近80亿美元。我也觉得最近我的工作越来越难做,有可能是因为我们基金的名气现在比较大,那些专员或者从专员那里得到我们交易动向的其他公司在做跟我们一样的交易,因为他们觉得跟我们做一样的交易可以赚钱,甚至还抢在我们前面交易,这样我们执行性质的交易自然就难做了。 我就跟John讲,你能不能去问问Mike,ABC今天的买家和卖家的情况,要多侧重于问买家的情况(问买家的意思是想卖),你可以告诉他是我们基金在问。John愣了一下,问我说,干嘛要侧重于问买家?你不是要买吗?我说就是故意要让他误解我。 他一会儿打了个电话回来说,Mike说今天交易的人很少,他的专员簿上只有一些几百股的小单。我知道就算有其他公司的经纪人把大单告诉Mike(假如这些经纪人是他的好朋友的话),他也有可能捂在手里而不把那些大单放在他的专员簿上。这样他可以灵活机动地掌握是否要执行。专员想帮谁的话,谁就会有优势。我看了一下,ABC目前的价位跟昨天的收盘持平,交易在90元,买价是90,卖价是90.03。 于是我就跟John讲,帮我放一个在90.38卖空5千股的限价单。而且在下面一两个小时内继续跟Mike和场内的其它公司的经纪人打听买家的情况,但不要做交易。 这一招果然管用。到了下午,我就看见屏幕上ABC的价格往下滑,一会儿就到了89.56。我估计Mike有可能上当了。我就打了个电话给另一家公司的经纪人,让他帮我在89.58买2万股。很快就做成了。ABC的价格反弹了点,到89.65,不过一会儿又下降到了89.55,我又买到了5万股。这时John打电话回来说,Mike讲有人愿意在89.75卖5万股,要一次成交(专有名词叫block trade),在寻找买家。我说好,你跟Mike证实一下他手上有这个卖单,如果确实,就取消掉我的90.38的卖单,然后跟他讲,我们在89.75或更低买进7万股。 这个单子果然做成了。当我把89.75的这个大卖单打掉以后,我已经买到了差不多20万股。收盘前ABC的价格大幅度反弹,最后收在90.37。我20万股平均买价为89.70左右。 虽然我无法百分百确定Mike是否上了我的当,但我知道他后来跟别人讲过我们公司的执行交易员很狡猾。从这点来判断,他肯定上了我的当。 后来我们公司后来还在柜台前交易里也做过类似的事情。先让一两个执行交易员打电话给券商公司问行情,然后不时地流露出想卖的意图。等市场开始向下移动后,执行交易组的头一声令下,十几个执行交易员同时打电话给十几家券商公司询问券商承诺要执行的买卖价(HARD BID/ASK),然后同时把卖单全部打掉(意思是我们的公司买了)。 纯电脑交易时,执行交易员则使用这样的惯用手法。因为市场里的流动性不是均匀的(不是每时没刻都有人在交易或有大的买单),不时会出现买家比较少的时候。比如一个执行交易员今天打算买50万股。他就先买5万股,一旦等到一个买单比较弱的时机,就以市场单(Market Order)卖5000股,把价格快速打下去,打得越低越好。他们一整天都这么捣腾,就搞得市场上没别人敢买了,除了他自己。 从执行交易员的这些雕虫小技可以看出,我们买卖股票时最重要的还是基本面或严格的技术面分析。要不然我们会被这些宏观基金的狡猾的执行交易员搞得晕头转向。 20 如何在被高估的股市里赚钱 要点: 1) 70年代资讯不发达,确有好股不被注意。而今基金经理,分析员,和散户人手一台电脑。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依靠单纯的价值模型选股法投资常常让我们亏钱。巴菲特不复也。 2)就算一个公司或大盘股价远高于估值模型的合理值,它们回归合理值将需要时间和理由(基金经理们通常把它叫做借口)。这理由对大盘而言是经济成长减缓(包括zf利率政策的变动,等),对公司是利润增长减慢。所以关键是判断它们在何时减缓。 3)要承认一个公司的股价从估值模型看,或便宜或贵,应该另有合理的解释和原因,因为有那么多双眼睛在看着它。股价自身首先已反应了市场对它的看法。关键是跟踪公司的最新信息,以判断原来投资人担心的因素是否不再,或者最新出炉的消息在当今的股价里还没有得到反应。 4)我们必须学会估值模型/基本面分析的方法,要不然当一个公司发布新的信息时,我们将不知道如何解释它,也不会知道如何反应,该买还是该卖? 5)一个好的例子就是19日在zf宣布加息27基点后,市场的反应。假如我们不了解经济规律,就会简单地认为它是个利空消息。但仔细分析后,我们才发现它其实是个利多消息。而且我们还有足够的时间采取行动,因为市场在加息后,并没有跳空高开。 6)单纯的估值模型往往忽略模型外的因素,比如市场流动性,低利率政策,民众有限的投资保值渠道等都可能让在股市几年里保持在高估的地方。同时在这几年里因为经济和公司利润的增长,几年后它就不算高估了,股市也永远不会下来。打一个比方,现在A股可能被高估,但它也很有可能在未来两年都保持在4000点以上和附近的地方,然后两年后大涨。换一种讲法就是“也有永不破灭的泡沫!” 7)比如日本股市的总体市赢率就长年保持在40左右,而且它的GDP成长很慢。日本股市的高市赢率就是由长期的低利率政策,和民众的储蓄没地方投资而造成的。 华尔街鲜为人知的一面和最前沿的投资策略6 (最终季,更新完毕) 2010-08-27 20:00| (分类:默认分类) 华尔街交易大厅众生态 德意志银行外汇部属于国际市场部。纽约国际市场部在曼哈顿52街和6大道一座大楼里,外汇部门就在三楼。我1994年在外汇部自营交易组作定量研究员时,因为对经济所知不多,刚进去时闹了一些笑话。比如Stan有一次跟我讲到GDP(国内总产值),我问他什么是GDP(我知道国内总产值的意思,但不知道它在英文里叫GDP),他又好气又好笑,说自己去查!你来华尔街之前是在哪个星球上生活的? 德意志银行的国际市场部占据了大楼的3楼和4楼,包括股票,债券,外汇,信用产品和各种柜台前衍生品的交易,研究,电脑和软件支持,交割,和会计。三楼是交易大厅,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大约可容纳1000人,四楼则是电脑和软件支持,交割和会计部门。用军队的分工来讲得话,三楼人员(front office)是冲锋陷阵的部队,而4楼(back office)就是武器和粮草的供给部门了。 三楼交易大厅是个全方位开放的空间,中间是一排排的电脑和电话,坐着一个个交易员和研究人员。一眼望去,蔚为状观。边上也有一些封闭式的办公式,是给Director一级以上的人的。这些领导通常在交易大厅上都有个位子,大部分时间也都在他的交易厅的位子上。 我在1994年刚进去时的头衔是AVP(助理副总裁),两年后升为VP(副总裁)。在1998年,我打算去Moore Capital Management做策略研究员时,德意志银行给了我Director(董事)的counter offer。但我最终还是去了Moore Capital。华尔街上对Ph.D和MBA学生的起始待遇差不多。我有一个朋友在大通摩根银行升为VP后回国探亲时,拿出的名片是“大通摩根银行副总裁”,顿时吓倒一片人,连当地政府部门的官员都对其礼遇有加,熟不知此VP非彼VP也。 华尔街上的职称或职务级别一般为Associate(不知怎么翻译), AVP(助理副总裁), VP(副总裁), Director(董事), 和Managing Director(董事总经理),这些相当于军衔。每个人还有另外一个头衔,叫工作头衔(work title),我想可以相当于军队里的团长之类的头衔吧。工作头衔很口语化,一般都很土。领导的工作头衔一般以head开头,比如Head of Global Foreign Exchange(全球外汇交易的头儿)。我当时的工作头衔是定量研究员,我老板Stan的头衔呢,就是“定量研究的头儿”了。 在德意志银行,我有个CUSPEA的同学,在债券部门作定量研究员。他来自于John Meriwether的长期资产管理公司,从MIT一毕业后就到长期资产管理工作了。我们常常在市场关盘后一起聊天,互通消息。他人很幽默,说话夸张,但常常切中肯綮。我问他怎么找到长期资产管理的工作的,他说很简单。他在报纸上看见长期资产管理在招定量研究员,他就用FEDEX(联邦快件)把自己的履历寄过去,结果负责招人的Larry Hilibrand看见是快递邮件,自然就打开,看看条件差不多,就录取他了。 华尔街公司之所以效率高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在交易大厅上没有一丁点的隐私权。大家都坐在一起,靠得比小学生还近,怎么讲悄悄话?与朋友聊天聊个10分钟顶多了。又吵得很,每个交易员怕出错,做交易时都声如宏钟。大家拿起电话时,第一句话都是大声地说“德意志银行”。不过如果你听到他的声音立刻小了下去,那多半是太太或女朋友来电话了。 说到这里我就想起一件事。我有个同事是MIT数学系刚毕业的,是个年轻女士。她工作了两年后就升为新兴市场的外汇Forward的交易员了。因为刚升为交易员,Stan就跟她讲大的交易要先和他商量一下。结果有一天她在做一笔大交易时,跟Stan讲话的声音不够大,Stan当时在电话上,也没听清楚,就说OK了。在纽约外汇市场关盘后清点交易时,Stan看见这笔交易,就问那同事怎么不和他讨论?我同事讲,跟你讲过,你说OK了。那天Stan可能心情本来不好,就大声地讲了一句“以后请你把你那蚊子一样声音提高到我可以听到的声音好不好?”。结果那位同事就被骂哭了(其实她平时的声音一直都那么大,Stan也没讲过她)。这是典型的华尔街委屈:你完全没做错事,只是因为一些莫名其妙的原因而被人骂。这在华尔街很常见。 下面这件事给我的印象也很深。外汇Forward的一位美国同事有3-4个月没来上班。我问了几个同事,他们都只是讲“他出车祸受伤了,不过我觉得他将会好起来(He was injured in a car accident,but I think he will be fine)”,就没讲其它了。所以我以为是个小车祸。他后来果然柱着拐棍回来上班了,我问他怎么样,他自己也回答说“I am fine,I think I am ready for work now(还行,我想我可以开始工作了)”。又过了好几个月,我发现他还是柱着拐棍。就跑去问那位和他在同一个组里的MIT的女同事,她才只只悟悟地说“他有一只脚被截肢了”。我真是太惊讶了,因为那位同事在回来上班后的表现与以前一点区别都没有,造样做交易和与大家开玩笑。美国同事讲他的事时轻描淡写不愿多讲的态度也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位残疾的美国同事如果不来上班,保险公司将会一辈子支付他80%的工资,但他还是选择回来上班了。 外汇销售组里有个销售员,平时讲话温文儒雅。我后来发现他原来是沙漠风暴退役的坦克兵军官。我就问他怎么会想到来做外汇销售员?他讲他退役后要找份政府部门的工作很容易,不过他觉得太枯糙无味了。他于是用政府对退役军人减免所有大学费用的福利去读了个MBA,自然就来华尔街了。这位同事是一位优秀的销售员,主管所有对冲基金的外汇销售。我因为给他作了不少研究,他也给过我两张在纽约的Mad
/
本文档为【华尔街鲜为人知的一面和最前沿的投资策略】,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