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_天魔_舞的传播及渊源

_天魔_舞的传播及渊源

2012-10-26 10页 pdf 724KB 68阅读

用户头像

is_324544

暂无简介

举报
_天魔_舞的传播及渊源 “天魔” 舞的传播及渊源 王顾* 有元一代著名的舞蹈 “十六天魔 ” , 长期以来 , 缘 “失国” 之君顺帝的喜好而受到谴 责。 本文通过相关资料的展示 , 指出: 这一出由李儿只斤氏皇帝编排的舞蹈 , 其表演并不 限于宫廷 , 而广泛流播于浙东、 浙西甚至西北边睡 。 入明以后 , 它仍然活跃于宴聚、 庙会 等各种场合。 就是到清承统以后 , 也依旧保留在信奉喇嘛教的蒙古部落内。 舞蹈的起源 , 则来自于 “菩萨” 拒绝 “天魔” 以色相引诱的传说 , 而其所体现 , 应当同时具有两个方面 : 抗拒诱惑的 “道法 ”...
_天魔_舞的传播及渊源
“天魔” 舞的传播及渊源 王顾* 有元一代著名的舞蹈 “十六天魔 ” , 长期以来 , 缘 “失国” 之君顺帝的喜好而受到谴 责。 本文通过相关资料的展示 , 指出: 这一出由李儿只斤氏皇帝编排的舞蹈 , 其表演并不 限于宫廷 , 而广泛流播于浙东、 浙西甚至西北边睡 。 入明以后 , 它仍然活跃于宴聚、 庙会 等各种场合。 就是到清承统以后 , 也依旧保留在信奉喇嘛教的蒙古部落内。 舞蹈的起源 , 则来自于 “菩萨” 拒绝 “天魔” 以色相引诱的传说 , 而其所体现 , 应当同时具有两个方面 : 抗拒诱惑的 “道法 ” 和产生诱惑的 “香艳 ” 。 究其文化渊源 , 既有远古南亚文明, 也有近 期乌思藏教派的内容。 至于贵州、 台湾等少数民族在风俗文化上的相似 , 则是一种隔绝地 域的 “异途同归” 罢了 。 有元一代的舞蹈 , 尤以 “十六天魔” 为最闻名 。 缘其乃 “失国” 皇帝妥欢帖木儿所喜 好 , 从而被归入 “荒政 ” 一类 。 《元史》卷四三 《顺帝纪》、 卷二O 五 《哈麻传》: “ 至正十 四年 , 时帝怠于政事 , 荒于游宴 , 以宫女三圣奴、 妙乐奴、 文殊奴等一十六人按舞 , 名为 十六天魔 , 首垂爱数辫 , 戴象牙佛冠 , 身被续络、 大红绢金长短裙、 金杂袄 、 云肩、 合袖 天衣 、 缓带鞋辘 , 各执加巴刺般之器 , 内一人执铃柞奏乐 。 又宫女一十一人 , 练糙髻 , 勒 帕 , 常服 , 或用唐帽、 窄衫 。 所奏乐用龙笛、 头管、 小鼓、 筝 、 纂、 琵琶 、 笙 、 胡琴、 响 板、 拍板。 以宦者长安迭不花管领 , 遇宫中赞佛 , 则按舞奏乐 , 宫官受秘密戒者得入 , 余 不得预 ” 。 “帝乃诏以西天僧万司徒 , 西番僧为大元国师。 其徒皆取良家女 , 或四人 、 或三 人奉之 , 谓之供誊 . 于是 , 帝日从事于其法 , 广取女妇 , 惟淫戏是乐 , 又选采女为十六天 魔舞。 /又郎者 , 帝诸弟 , 与所谓倚纳者 , 皆在帝前 , 相与褒押 , 甚至男女裸处 , 号所处室 曰皆既兀该 , 华言事事无碍也 。 君臣宣淫 , 而群僧出入禁中 , 无所禁止 , 丑声秽行 , 着闻 于外 。 虽市井之人 , 亦恶闻之 ” 。 ’权衡 《庚申外史》卷下 : “奇后尝挽上衣谏曰 : 无惑于天 魔舞女辈 , 自爱惜圣躬也 。 帝艳然怒曰 : 古今只我一人耶 ? 由此两月不到后宫” 。 ‘ 2 . 广州暨南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 。 , 北京 , 中华局标点本, 一九七七年, 页 9 18 、 9 19 、 4 58 3 。 , 郑州 , 中州古籍出版社任崇岳笺证本, 一九九一年 , 页 95 。 蒙古史研究第八辑 到过大都的不少士人 , 曾将 “十六天魔 ” 的舞蹈写入诗歌唱词。 萨都刺 《雁门集》卷 六 《上京杂咏》: “凉殿参差翡翠光 , 朱衣华帽宴亲王 。 红帘高卷香风起 , 十六天魔舞袖长” “中官作队道宫车 , 小样红靴踏软沙 。 昨日内家清暑宴, 御罗凉帽插珠花” 。 ’张翁 《蜕庵 集》卷二 《宫中舞队歌词》: . “十六天魔女 , 分行锦绣围。 千花织步嶂 , 百宝贴仙衣 。 回雪 纷难定 , 行云不肯归。 舞心挑转急, 一一欲空飞 ”。 “凿海行龙炯 , 冯山起鸽台。 天池神马 出, 月殿舞莺来。 六合妖氛静 , 群生寿域开 。 吾皇乐民乐 , 愿上万年杯 ” 。 “白玉碉钗燕 , 黄金凿步莲。 箫吹凰台女 , 花献蕊宫仙。 香雾团银烛 , 歌云扑锦筵。 请将供奉曲 , 同贺太 平年 ”。 2张显 《可闲集》卷二 《荤下曲》: “西天法曲曼声长 , 理路垂衣称艳妆。 大宴殿中 歌舞上 , 华严海会庆君王 ” 。 “西方舞女即天人 , 玉手昙花满把青。 舞唱天魔供奉曲, 君王 常在月宫听 ” 3 。 朱格 《元宫词》: “十六天魔按舞时 , 宝妆理路斗腰肢 。 就中新有承恩者 , 不敢分明问是谁”。 “队里惟夸三圣奴 , 清歌妙舞世间无。 御前供奉蒙深宠 , 赐得西洋塔纳 珠 ”。 “按舞掸娟十六人 , 内园乐部每承恩 。 艘头例是宫中赏 , 妙乐文殊锦最新” 。 4 在明初士人的凭吊诗歌中 , “十六天魔 ” 的舞蹈 , 几乎就是旧朝消亡的根源 。 宋呐 《西 隐集》卷三 《壬子秋 , 过故宫》、 《客北平 , 闻行人之语 , 感而成诗》: “禁路随人不忍行 , 临风立马倍伤情 。 千年王室山河壮 , 万里宫车社被轻 。 金鼎夔龙兴圣殿 , 紫驼部落受降城。 凭谁为问天魔女: 唱得陈宫玉树声” ? “扶运匡时计已差 , 青山重迭故京遮 。 九华宫殿燕 王府 , 百辟门庭戍卒家。 文武衣冠更制度 , 绮罗巷陌失繁华。 毡车尽载天魔去 , 惟有莺衔 御苑花 ”。 “黄叶西风海子桥 , 桥头行客吊前朝 。 凤凰城改佳游歇 , 龙虎台荒王气消。 十六 天魔金屋贮 , 八千霜塞玉鞭摇。 不知亡国卢沟水 , 依旧东风接海潮 ” 。 “几回人起乱中华 , 膺赏轻颁将相麻 。 示俭岩衰空植草 , 助娇上苑浪移花 。 当年翠荤三 山路 , 此日毡车万里沙 。 自古国亡绿女祸 , 天魔直舞到天涯” 。 5 《都阳五家集》卷九叶兰 《寓庵集》《答苏仕常金台 镶古》: “汉骑南来拥铁戈 , 凤城空遣旧山河 。 堪怜玉殿闲青锁 , 无复金舆控紫驼 。 一代衣 冠成土壤 , 九重歌舞罢天魔 。 祖龙王气百年尽 , 游客悲来感慨多” 。 6刘炳 《刘彦昊集》卷 六 《燕城怀古》: “广寒宫殿玉为楼 , 万岁鳌峰压九州 。 番国边僧青鼠帽 , 天魔宫女彩龙舟。 钩陈苍胭山南拱 , 太液红桥海北流。 唯有沪沟沟上月 , 年年鸿雁不胜秋 ” 。 7 就是到明代中叶以后 , 仍有人重复以上的主题 。 《明诗综》卷二二瞿佑 《天魔舞》: “承 平日久寰宇泰 , 选伎征歌皆绝代。 教坊不进胡旋女 , 内廷 自试天魔队 。 天魔队子呈新番 , 似佛非佛蛮非蛮。 司徒初传秘密法 , 世外有乐超人间 。 真珠理路黄金缕 , 十六妖娥出禁策。 满围香玉逞腰肢 , 一派歌云随掌股 。 飘狈初似雪回风 , 宛转还同雁遵诸。 桂香满殿步月妃 , 花雨飞空降天女。 瑶池日出会蟠桃 , 普陀烟消现鹦鹉。 新声不与尘俗同 , 艳技颇动君王睹。 ,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古典文学丛书》标点本, 一九八二年, 页 161 、 162 . , 《四部丛刊续编》景印明刊本 , 页 12 上 、 下 。 , (四库全书》本, 页 19 下 、 24 下。 ‘ 济南 , 齐鲁书社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天启汲古阁 《诗词杂姐》本 , 页 27 0 上 、 下 、 2 72 上 . , 台北 , 文海出版社 《明人文集丛刊第一期》影印万历刊本, 页 1 11 、 113 、 1200 ‘ 《四库全书》本, 页 11 上 。 , 《四库全书》本 , 页 10 下 、 11 上 . 134 “天魔” 舞的传播及渊源 重瞳一笑天回春 , 赐锦捐金倾内府 。 中书右相内台丛 , 袖无谏章有曲谱。 天魔舞 , 筵宴开 , 驼峰马乳黄羊胎 。 水晶之盘素鳞出 , 砒增之席天鹅抬 。 弹胡琴 , 哈哈回 , 吹胡茄 , 阿牢来。 群臣竞献葡萄杯 , 山呼万岁声如雷 。 天魔舞 , 不知危 , 高丽女 , 六宫妃 , 西番僧 , 万乘师。 回绘种类皆台司 , 汉儿回避南人疑 。 天魔舞 , 乐极悲。 察罕死 , 李罗归 , 铁骑骤 , 金刀挥 。 九重城朗烟尘飞 , 一榻之外无可依。 天魔舞, 将奈何” ! ’《雍正江西通志》卷一五五录金 德瑛 《九江使院西有八角石 , 为元总管李忠文公梢墓 , 余入必式焉 , 赋长句吊之》: “ 红巾 东下已临江 , 壮气登脾控此邦。 市里今存八角石 , 波心旧列七星桩。 天魔秘密犹酣舞 , 首 鼠纷披各窜降 . 未废科名收国士 , 李齐余拥总无双 ”。 2 实际上 , “十六天魔 ” 舞蹈不仅在合罕居住的宫殿里频繁开场 , 就是在地方割据者的 宅邸里 , 也能得到类似的观赏。 谢应芳 《龟巢稿》卷四 《淮夷篇》: “大邦洲河西 , 湖郡称 第一 。 淮夷豺拓黄 , 来作豺虎窟。 交邻无善道 , 四顾距劲敌。 一鹦婴网罗 , 同气顿萧瑟 。 正朔仍奉汉 , 天恩满床纷。 赋粟岁倍征 , 都坞金日积。 非无舶掉风 , 海运不挂席。 包藏狼 子心 , 反复莫可测。 台阁两重臣 , 忍为袅境食? 井蛙自尊大 , 出入复普脾 。 爱弟宠且骄 , 开府门列戟 . 提兵几百万 , 势热手可炙。 甲第连青云 , 圈涵亦丹碧。 瑶池长夜饮 , 天魔舞 倾国。 帷握皆面谈 , 忠颂即挥斥。 权门竞豪奢, 婪婪务还璧 。 淮南旧巢穴 , 坐视城弃掷 。 出师理侵疆 , 所向皆败绩。 邻兵贾余勇 , 一举数州得。 群凶纳降去 , 孤城独坚壁 。 奈何围 数重? 楼格比如栉。 碱车拂云汉 , 昼夜飞霹雳。 宠弟既蓝粉 , 左右皆股栗 。 短兵屡相接 , 苗撩与戮力 。 南稼百花洲 , 流血水尽赤。 闭关甫期月 , 人面多菜色 ” 。 ’长谷川信 《农田余 话》: “张氏割据时 , 诸公经园为务 , 自谓化家为国 , 以底小康。 天起第宅 , 饰园池 、 畜声 伎 , 购图画 , 惟酒色耽乐是从 。 民间奇石名木 , 必见豪夺。 如国弟张士信 , 后房百余人 , 习天魔舞队 , 珠玉金翠 , 极其丽饰 。 园中采莲舟揖 , 以沈檀为之 。 诸臣宴集 , 辄费米千 石 ” 。 4 上行下效 , ’“十六天魔 ” 舞蹈在以平江 (今江苏苏州市)、 杭州 (今浙江杭州市 )、 绍 兴 (今浙江绍兴市) 等路为中心的 “浙西 ”、 “浙东” 地区颇为 “普及 ” , 成为并非 “稀罕 ” 的艺术表演 。 在宴席间 , 杨维祯 《草玄阁集》《王左辖席上夜宴》: “银烛光残午夜过 , 凤 笙龙管杂鸣笼 。 佩符新赐连珠虎 , 筋令严行卷白波。 南国遗音夸壮士 , 西蛮小队舞天魔 。 醉归不怕金吾禁 , 门外一声吹簸罗” 5 。 《元艺圃集》卷三黄真仲 《草堂张灯宴集 , 分题赋 清夜进曲》: “鳌山宴罢红尘隔 , 璧月犹贪醉春色。 笙歌不放彩灯闲 , 更向花朝作元夕。 水 晶帘底珊瑚枝 , 彩红乱掣金蛇飞 。 红渠缩水开瑶洞 , 宝鸭嘘云结绣帖 。 珠宫十六天魔女 , 手捻天花散香雨 。 玉钩笑里暗藏春 , 翠黛愁边偷换羽 。 何人截竹吹凉州 ? 玉兔飞入银河流 。 , 《四库全书》本, 页 l下、 2 上 、 下。 , (四库全书》本, 页 70 上 。 , 《四部丛刊三编》景印双鉴楼抄本 , 页 34 下 、 35 上 。 ‘ 济南 , 齐鲁书社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万历 《宝颜堂秘籍》本, 页 3 17 上 。 5 北京 , 中华书局 《元诗选初集》标点本 , 一九九四年 , 页 20 32 。 135 蒙古史研究第八辑 安得笺天乞长夜? 夜夜花开作胜游” 。 ’在游船里 , 《珊瑚木难》卷二程翼《游汾湖 , 得上字》: “楼船载酒西湖上 , 万顷玻琪绿新涨。 玉箫檀板馆娃歌 , 铜鼓云傲仙乐唱 。 凉蜜金盘荔子 浆 , 紫驼银瓮蒲萄酿 。 桃心大舞天魔宫 , 分班小摆花神仗 。 人坐盘陀古翠岩 , 鹤立海棠青 锦障。 醉挥玉尘夺诗魁 , 气叹铁龙驱海将。 三五朱扉流水香 , 十二栏杆花气王 。 归来凉月 白纷纷 , 涌出银涛三万丈 ” 。 2 著名文人杨维祯 , 似乎曾经当过 “十六天魔 ” 舞蹈彩排的 “教练 ’, 。 杨维祯 《铁崖古 乐府》卷一六 《习舞》: “十六天魔教已成 , 背反莲掌苦嫌生 。 夜深不管徘场歇 , 尚向灯前 蹋影行 ” 。 3杨基 《眉庵集》卷八 《寄杨铁压先生》: “不见云间杨铁史 , 寮中七客近如何 ? 老来诗句疏狂甚 , 乱后文章感慨多。 长笛参差吹海凰 , 小橘杨柳舞天魔。 春明且尽嬉游乐 , 莫解梁鸿五嗯歌。 先生所居 , 名七者寮” 。 4不仅如此 , 当时的人们还在 “赛龙舟 ”、 “放彩 灯 ” 的同时展示相关的舞姿。 《甫上奢旧诗》卷四郑真 《龙舟戏水曲》: “千里晴波汁河凿 , 万丈虹桥依楼阁。 龙船锦缆驾风来 , 五色腾骤骇鲸鳄。 河伯深宫执玉朝 , 蛟人震慑停织销。 三千粉黛出歌舞 , 星裙霞被风飘飘 。 大业官家拥蜜辖 , 香燕沈檀蔼烟雾。 吹箫击鼓向中流, 倚空笑指江都路。 琼花三月春昼闲, 高台照镜怜空颜。 回首长安归不得 , 风涛汹涌愁人间。 君不见昨日燕都夸海子 , 五爪盘擎彩云起。 天魔舞罢翠华稗 , 高柳斜阳映秋水” 。 5吕诚 《来 鹤亭集》卷一 《越楼观灯》: “午夜冰轮烂不收 , 又看春色满南州 。 沉香火底鳌山柱 , 翠幕 星前揭鼓楼。 小队天魔花作阵 , 初筵云酸玉为舟 。 要知此景非人世 , 何必罗公作幻游 ” 6 ? 就是地处西北的边睡 , 仿佛也能看到 “十六天魔” 的倩影 。 孙贾 《西庵集》卷三 《高 昌老翁行》: “高昌老翁背隆然 , 黄须高鼻毛发拳。 自言少小家幽燕 , 生长适值繁华年。 出 身从戎事西边 , 十七八九南营田 。 雕戈如云护中坚 , 流苏帐暖垂蜿蜒。 三珠虎符谁喜悬? 偏裨尽戴黄金蝉。 军中无事惟游败 , 锦袍白马青连钱 。 饥鹰一掣冲九天 , 驾鹅洒血来连连。 夜阑爱月醉不眠 , 众宾呼卢各争先 。 输筹唱饮开锦筵 , 美人照座红娟娟。 凉州葡萄斗十千 , 金盘丹荔明珠圆 。 野驼之酥香不殖 , 争持宝刀夸割鲜 。 忽尔不乐心捐悯 , 琵琶催张凤凰弦。 纤歌一曲清声传 , 华严天魔间采莲。 美人起舞斗嫣妍 , 腰肢宛转飞花旋 。 玉钗斜横翠袖偏 , 春风徐来拂筵前 。 此时意气如熊虎 , 伯仲联翩享硅组 。 青云头上高楚楚 , 却笑旁人不好武。 一朝零落来南土 , 白发萧萧守环堵。 北风怒号朔雪舞 , 羊裘无温敝不补 。 人间俯仰成今古 , 老翁无乃独愁苦 。 霸陵将军旧征虏 , 青门秦侯亦开府 , 浮荣飘风何足数” ? 7而在演出者的 人群中 , 还有来自 “鸭绿 ” 江彼岸亦 “高丽国 ” 的舞蹈者 。 《明诗综》卷八九来复 《次韵 王敏文待制燕京杂咏》: “鸭绿微生太液波 , 芙蓉杨柳受风多。 日长供奉传新谱 , 教舞天魔 队子歌 ” 。 8 , 《四库全书》本 , 页 18 上、 下。 , 《四库全书》本 , 页 3 3 下 、 3 4 上 。 3 《四部丛刊初编》景印成化刊本 , 页 2 上 。 ‘ 《四部丛刊三编》景印成化刊本 , 页 2 上 。 , 《四库全书》本 , 页 4 上 。 ‘ 《四库全书》本 , 10 上 。 , 《四库全书》本 , 页 12 上 、 下 . , 《明诗综》卷八九 , 页 19 上 、 下。 136 “天魔” 舞的传播及渊源 进入明朝以后 , 相关的 “舆论 ” 陡地翻覆 。 沈梦麟 《花溪集》卷三 《秋镶》: “落木萧 萧奈尔何 ! 洞庭日夜水扬波 。 间阎风俗非吴语 , 城郭兵戈半楚歌 。 风雨苍生来鬼朴 , 烟花 紫禁舞天魔 。 老怀幽愤无由诉 , 忽听天风过野鹅”。 ’徐伯龄 《娜精隽》卷一三 《录运璧要》: “庐陵李昌棋先生 , 名祯 , 以永乐甲申进士 , 服官至广西左布政使。 工诗文 , 尤精画 , 所 着有 《运璧漫录》、 《剪灯余话》等集 。 学博而才富 , 识高而指远 。 姑录其诗词数章 , 可以 见其胸中矣 。 其 《读元史》艳句云 : 鄂屯 (嫩) 河上起风庵 , 坐使钱唐王气销 。 三百年来 中国鼎 , 一时分付与元朝 。 又 , 西江月冷塞风秋 , 憔悴归来葬故丘 。 若使奢淫长保得 , 宋 金遗恨几时休? 又 , 龙沙遗孽半消磨 , 起辈秋深白草多。 惟有广寒宫里月 , 清光曾照舞天 魔 ” 。 2可是 , 演出继续 。 王翰 《梁园窝稿》卷九 《观舞天魔》: “忆昔开元天上乐 , 遗音传 向世间来。 鸥弦夜拨风生殿 , 揭鼓春敲花满台。 荔子浆寒醒未解 , 海棠日暖梦初回。 谁知 百战功成后 ? 一曲霓裳种祸胎” 。 3贝琼 《清江集》卷三 《白竺词》: “江清月高夜未央 , 芙 蓉半白微有霜。 天魔小队分两行 , 胡姬更劝蒲萄浆 。 酒酣回身入洞房 , 金炉火暖燕都梁 。 愿君朝出夜饮酒 , 祝君千年万年寿 ” 。 4 直到朱氏统治中叶 , 作为娱乐表演之一项 , “天魔 ” 舞蹈仍旧十分红火。 史鉴 《西村 集》卷四 《浪淘沙一观天魔舞》: “理路五花冠 , 云鬓橱葬。 霞衣缥带缀琅歼 , 玲舌轻弹天 乐响 , 人在云端 。 弓样转弯弯 , 左右回盘。 镜光如月照孤莺, 天女散花穿队子 , 环佩珊 珊 ” 。 5卢榕 《峨嫌集》卷五 《暮秋 , 承华主薄竹川馈饭 , 奉谢凡三十五韵》: “ 卫上清秋暮 , 寰中氛气多”。 “秋深沙苑冤 , 霜落洞庭舵。 细腻殷红玉 , 芳袭净碧莎。 那能双玉笑? 抵辱 缕金陀。 小食欲三臭 , 回思感万局 。 严庭风分烈 , 幽垒日磋陀。 萦雁窥前浦 , 啼乌想故柯。 通宵从篇鼠, 入夜戏天魔。 燥发纷难解 , 脐肌厉可摩 。 永怀天吏仗 , 拭浪使星柯。 海运虚 垂翅 , 云身早见罗”。 6程敏政 《重墩集》卷七九 《灵谷寺 , 与汪庶子、 平江伯、 司马侍御、 王给事、 严正学连句》: “高秋时节快登临 云外僧房竹院深 。 一吸清茶忘世味 , 偶听多贝 了禅心 。 小童解作天魔舞 , 佳客能成白雪吟 。 乐事正逢休暇日。 玉壶莫放酒停斟” 。 7王婆 《展泽集》卷四 《庆成宴》: “万舞威龚远缀班 , 天魔十 {八 } 【六〕杳难攀。 声腾夷夏欢 呼里 , 气合君臣际会间 。 袍染沪烟当雇拜 , 帽敬挥日戴花还 。 年来自魄阶频进 , 坐捧瑶筋 却厚颜” 。 8 人们对 “天魔 ” 舞蹈的熟悉 , 还可从将兹作为 “形容” 、 “比喻” 的对象看出。 朱诚泳 《小鸣稿》卷七 《和张廷仪绣衣赏菊》: “ 占断西风第一芳 , 精神真欲傲严霜。 红颜浪说天 , 台北 , 新文丰出版公司 (元人文集珍本丛刊》影印傅增湘校刊清抄本, 页 18 7 下。 , 《四库全书》本, 页 l上、 下。 , 《四库全书》本, 页 3 上、 下。 ‘ (四部丛刊初编》景印明初刊本, 页 9 下 、 10 上 . 5 《四库全书》本 , 页 42 上 . “ 《四库全书》本 , 页 16 上 、 下、 17 上 。 , 《四库全书》本 , 页 4 下 、 5 上 。 . 《四库全书》本 , 页 14 下。 137 蒙古史研究第八辑 魔队 , 金粟如来独面黄”。 ’唐顺之 《荆川集》卷三 《峨媚道人拳歌》: “浮屠善幻多技能 , 少林拳法世罕有。 道人更自出新奇 , 乃是深山白猿授。 是日茅堂秋气高 , 霜薄风微静枯柳。 忽然竖发一顿足 , 崖石进裂惊砂走。 去来星女掷灵梭 , 夭矫天魔翻翠袖。 辞敌含沙鬼戏人 , 璧尝磨牙赞捕兽。 形人自诧我无形 , 或将跟硅示之肘。 险中呈巧众尽惊 , 拙里藏机人莫究。 汉京寻撞未超捷 , 海国眩人空抖擞。 翻身直指日车停 , 缩首斜钻针眼透 。 百折连腰尽无骨 , 一撒通身皆是手。 犹言技痒试贾勇 , 低蹲更作狮子吼。 兴阑顾影却自惜 , 肯使天机俱泄漏? 余奇未竟已收场 , 鼻息无声神气守。 道人变化固不测 , 跳上蒲团如木偶” 。 2 《珊瑚网》卷 三一 《钱害川醉女仙卷》: “右舜举绘诸醉女仙。 其鸦冀宫妆者 , 约是玉源夫人辈 : 其披发 卉服者 , 迫是华阴宫人辈; 其炫哲暴腻者 , 或是女几宛若辈 , 至颓首舜姿而袍而束而橄靴 露其胧 , 殊不可解 , 岂天魔舞遗艳耶? 故相与沉酣红翠耶 ? 抑玉潭临摹旧本耶? 此画正如 仙花示幻观者 , 应作蒲团水月观。 锦窝老人口口题 ”。 3 就是到了清代 , “天魔 ” 舞蹈仍然得到追念 。 爱新觉罗弘历 《御制集》初集卷二八 《上 都镶古》、 三集卷五七 《元制浩之宝歌》: “山萦水抱势宽辽 , 烟堵荆圃迹未销。 金惋撞香 春正淞 , 玉盘冰碎暑全消。 殿毯不见天魔舞 , 冈药犹思诈马朝。 日暮粉榆喧鸟散 , 寒蟾弄 影自飘萧 。 元时 , 常避暑拎此 ”。 “尔时敬佛黄教尊 , 威震外域平中原。 国师八思巴超群 , 授戒拎内外诸臣 。 卓哉希宪独不遵 , 无何天魔踵事新。 人事日坏神弗欣 , 皇觉寺僧刘季伦。 创业抚安天下民, 仓皇出塞重器沦。 阅世自出龙堆墩 , 藩臣表进嘉忠纯” 。 4稍晚 , 这种舞 蹈惟 “真实” 地存在于笃信喇嘛教的蒙古部落中。 施闰章 《学余堂集》卷诗五O 《灯夕同 诸公月下口号》: “灯市常年灵佑宫 , 今年灯市散春风 。 圣朝罢却天魔舞 , 烽火休教照夜 红 ” 。 ’ 《御制集》初集卷一七 《过蒙古诸部落》、 二集卷五一 《口琴》: “小儿五岁会骑驼 , 乳饼为粮乐则那。 忽落轻莎翻得意 , 挪榆学父舞天魔 ”。 “制如铁钳 , 贯铁丝其中 , 衔齿牙 间 , 以指拨丝成声 , 宛转顿挫 , 有筝、 琶韵。 弦皮手拨管芦吹 , 口上弹琴乃铁为。 宛合宫 商凭两叶 , 亦堪攫醉抵单丝 。 高山流水分明在 , 凤尾龙唇非所知 。 绰尔济歌天魔舞 , 魏庐 马桐醉阅氏 ” 。 6 “天魔 ” 一词 , 来自于佛教 , 而为其他宗教借用 。 《法苑珠林》卷一一七 《佛钵部》: “佛在世时 , 告天帝释言 : 汝施我真珠 , 并天工匠 。 又告天魔 : 汝施我七宝 。 又告婆竭龙 王 : 汝施我摩尼珠 。 帝释天龙等 , 即奉珠宝于三七日中 , 并集戒坛 , 所造作珠塔 , 用七宝 庄严上安摩尼珠 , 以佛神力 , 故于三七日中一时皆成 , 合得八百亿真珠七宝塔 , 以盛如来 , 《四库全书》本 , 页 43 下 . , 《四部丛刊初编》景印万历刊本 , 页 22 下 、 23 上 。 , 《四库全书》本, 页 20 上 、 下 。 ‘ 《四库全书》本, 页 5 上 、 2 4 下 、 25 上 6 5 《四库全书》本, 页 6 上 . 6 《御制集》初集卷一七 《过蒙古诸部落》、 二集卷五一 《口琴》, 页 1 下、 23 下。 138 “天魔” 舞的传播及渊源 瓦钵” 。 ’《旧唐书》卷二二 《礼仪志》: “而左史张鼎以为今既火流王尾 , 弥显大周之祥‘ 通事舍人逢敏奏称: 当弥勒初成佛道 , 时有天魔烧宫七宝台 , 须臾散坏 ” 。 2李防 《太平广 记》卷三六一 《洛阳妇人》: “玄宗时 , 洛阳妇人患魔魅 , 前后术者治之不愈。 妇人子诣叶 法善道士求为法 , 遣善云 : 此是天魔 , 彼自天上负罪 , 为帝所谴 , 暂在人间。 然其谴己满 , 寻当自去 , 无烦遣之也” . 3 “天魔 ” 之化身 , 就是 “窈窕艳姿 ” 的 “美女” . 《释文纪》卷 六释道安 《大十二门经序》: “夫淫息存乎解色 , 不系防闲也 ; 有艳存乎解形 , 不系念空也。 色解 , 则冶容不能缚 , 形解则无色不能滞 。 不缚者 , 虽天魔玉颜 , 窈窕艳姿 , 莫足倾之之 谓固也。 不滞者 , 虽游空无识 , 泊然永寿 , 莫足碍之之谓真也。 何者? 执古以获有心妙以 了色 , 虽群居犹当灵泥渲 , 犹如幻 , 岂多制形而重无色哉” ? 4 佛教出自于南亚 , 相关 “天魔” 的传说其实也出自那里 。 《宋书》卷九七 《迩毗黎传》: “天竺迩毗黎国, 元嘉五年 , 国王月爱遣使奉表曰 : 伏闻彼国据江傍海 , 山川周固, 众妙 悉备 , 庄严清净 , 犹如化城 ”。 “圣明仁爱 , 不害众生 。 万邦归仰 , 国富如海。 国中众生 , 奉顺正法 , 大王仁圣 , 化之以道 , 慈施群生 , 无所遗惜。 帝修净戒轨道 , 不及无_匕 法船 济诸沉溺 , 群寮百官 , 受乐无怨 , 诸天拥护 , 万神侍卫 , 天魔降伏 , 莫不归化 ” 。 5邮道元 《水经注》卷一 《河水》: “西北四十步 , 复有一石窟 , 阿难坐禅处 。 天魔波旬化作雕鹭恐 阿难 , 佛以神力隔石 , 舒手摩阿难肩 , 怖即得止 。 鸟迹手孔悉存 , 故曰 : 雕鸳窟也 。 其山 峰秀端严 , 是五山之最高也”。 6玄奖 《大唐西域记》卷七 《吠舍厘国》: “庵没罗园侧有牢 堵波 , 是如来告涅盘处 。 佛昔在此告阿难曰 : 其得四神足者能住寿一劫 , 如来今者当寿几 何 ? 如是再三 , 阿难不对 , 天魔迷惑故也 。 阿难从坐而起 , 林中宴默。 时魔来请佛日 : 如 来在世 , 教化己久 , 蒙济流转 , 数如尘沙。 寂灭之乐 , 今其时矣。 世尊以少土置爪 上, 而 告魔曰 : 地土多耶? 爪土多耶? 对曰 : 地土多也。 佛曰 : 所度者如爪上土 , 未度者如大地 土 。 却后三月, 吾当涅盘。 魔闻 , 欢喜而退 ” 。 ’ 自唐、 宋以来 , “天魔 ” 成为沙门熟知的典故。 独孤及 《毗陵集》卷一三 《佛顶尊胜 随罗尼幢赞 , 并序》: “六趣轮转 , 根尘相刃 。 死生变化 , 如响如瞬。 何用拯溺 ? 总持秘印。 · 道网不在 , 弘之者人 。 乃经灵幢 , 公之了因。 赞持大力 , 启迪迷津 。 天魔遁形 , 地狱开门 。 拔箭解缚 , 如日破昏。 韩公善根 , 与石长存” 。 “沈辽 《云巢编》卷六 《如来八相二十四依 圃敬一如来降魔》: “菩提行成 , 守是净戒。 天魔相惊 , 欲来破坏。 彼三玉女 , 妩媚夭态。 有亿万兵 , 不战已败。 其魔与子 , 画地自悔 . 摄以慈力 , 皆使度世 ” 。 9苏颂 《苏魏公集》 卷一一 《和富公十二人中第二人艳句》: “再迁蝉冕官三事 , 早上龙旗节一双 。 富贵两忘心 , 《四部丛刊初编》景印明刊本 , 页 13 下 、 14 上 。 , 北京 , 中华书局标点本 , 一九七五年, 页 867 . , 北京 , 中华书局断句本 , 一九八一年 , 页 28 680 ‘ 《四库全书》本 , 页 12 上 。 5 北京 , 中华书局标点本 , 一九七四年, 页 23 84 、 238 5 . 6 北京 , 商务印书馆 (国学基本丛书》本, 一九五八年, 页 9 、 10 。 , 北京 , 中华书局 《中外交通史籍丛刊》季羡林等校注本, 一九八五年 , 页 5 93 、 594 。 . 《四库全书》本 , 页 12 上 、 下。 , 《四库全书》本, 页 5 下 。 139 蒙古史研究第八辑 不动 , 天魔如见亦归降”。 ’耶律楚材 《湛然集》卷一二 《遗侄淑卿香方渴》: “侄淑卿疾作 , 索安息香于予 , 欲辟邪也。 将谓汝是个中人 , 犹有这个在 , 因作香方倡以遗之 . 我有一香 香 , 秘之不敢说。 心生种种法生 , 心灭种种法灭 。 退身一念未生前 , 此是真香太奇艳 。 邪 神恶鬼永沈踪 , 外道天魔皆胸裂” 。 2刘鹤 《惟实集》卷六 《枕上偶成》: “常思为国致升平 , 每事参差谩有情。 天魔未除难学道 , 国粮不足莫论兵 。 痛怜劫运如长夜 , 起视明星近五更 。 待得朝廷消息好 , 笑携儿子赋归耕 ”。 3 “天魔 ” 舞蹈的内容 , 正是从 “天魔” 诱惑佛祖或菩萨未能得逞的传说而来。 徐陵《徐 孝穆集》卷三 《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 “情去难留, 或若火里生花 , 可称希有。 迷人知返 , 去道不遥 , 幸速推排 , 急登正路。 法师非是无智 , 遂为愚者所迷 , 类似阿难 , 更为魔之所 绕 , 犹须承三宝之力 , 制彼穷凶 。 竖般若之幢 , 天魔自款。 若此言者 , 当即便冀弃色芜 , 若不会高怀幸停演怪耳 ”。 “笺证 : 《摩邓女经》: 阿难随水边行 , 见一女人在水边担水 , 而 阿难从女乞水 , 女即与水。 女归告母 : 我得阿难 , 乃可嫁我母 , 不得者 , 我不嫁也。 《因 果经》: 菩萨将成道时 , 魔王恐诸众生皆归 , 空我境界 , 令三女供给以乱定意 , 菩萨不纳 , 三女忽然咸变陋形 ”。 4郭印 《云溪集》卷五 《读楞严经》: “学道证声闻 , 习气犹未断。 百 生恩爱情 , 会遇终恼乱 . 阿佛宠弟 , 亦遭淫女难 。 神咒摄来归 , ·宿业坚冰浮。 快演涅盘门, 反复征所见。 文殊更说褐 , 明指圆通岸 。 其余肆口言 , 心真自一贯。 三界七趣中 , 有相无 非幻。 最后大慈悲 , 力破邪女叛。 天魔与外道 , 从此悉销散 ”。 5叶子奇 《草木子》卷三下 《杂制篇》: “其俗有十六天魔舞 , 盖以珠理盛饰美女十六人 , 为佛菩萨相而舞” 。 6 追溯 “十六天魔” 舞蹈 , 恐怕只能自有元一代始 。 《续文献通考》卷一一九 :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曰 : 天魔舞 , 唐时乐。 王建 《宫词》云 : 十六天魔舞袖长 。 不始元末 也 ”。 ’不过 , 检阅 《全唐诗》卷三O 二王建 《宫词》, 并没有以上的文字 ; 8而 《少室山房 笔丛》卷一 《经籍会通》有 “王建” 而非伊人。 9纪兰慰、 邱久荣 《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 第五章 《宋辽金夏元时期》: “天魔舞蹈起源于西域 , 唐代传入 。 重编于元代 , 并改称十六 天魔舞 , 是一个表现佛家思想 、 属密宗一派的舞蹈” 。 “经顺帝染指 , 改编成大型舞蹈 , 主 要用于宫中赞佛时供官受秘密戒者观看 ” 。 “元亡之后 , 风靡一时的十六天魔舞 , 随着顺帝 的塞外北去而失传” 。 ’。王福利先生 《元朝的崇佛及其相关的乐舞内容》一文则说 : “这种 , 《四库全书》本 , 页 5 下。 , 北京 , 中华书局谢方点校本 , 一九八六年, 页 270 。 , 《四库全书》本 , 页 37 下 、 38 上 。 ‘ 《四库全书》吴兆宜笺注本, 页 56 下 、 57 上 . , 《四库全书》本, 页 2 下。 . 北京 , 中华书局 《元明史料笔记丛刊》断句本 , 一九八三年 , 页 65 。 , 北京 , 中华书局重印 《万有文库十通》本, 一九八七年 , 页 3 869 上 。 , 北京 , 中华书局断句本, 一九六O 年, 页 3439 至 34 46 . , 《四库全书》本 , 页 27 下。 10 北京 ,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刊本 , 一九九八年 , 页 168 、 169 。 140 “天魔” 舞的传播及渊源 舞蹈传自河西 。 明朱有墩 《元宫词》: 背番莲掌舞天魔 , 二八娇娃赛月娥 。 本是河西参佛 曲 , 把来宫苑席前歌 。 西夏信奉佛教, 河西走廊一带被西夏所统治 ” 。 “今天看来 , 这种乐 舞 , 在蒙元一代可以追溯到太祖初年 , 而世祖年间便已风行朝野”。 “元亡后 , 天魔舞亦随 而北遁 ”。 ’然而 , 纵观相关文字 , 姑不论元廷北徙后 “天魔舞 ” 即 “失传 ” 的断言并不确 切 , 即 “重编于元代 ”、 “可以追溯到太祖初年” 而言 , 也几乎都是没有证据的 “想当然 ’, 。 所称 “密宗 ” , 系由 “番僧 ” 亦乌思藏 “刺麻 ” 传入者。 张显 《可闲集》卷二 《擎一F 曲》: “北方九眼大黑杀 , 幻影梵名绝刺麻 。 头戴翻胜踏魔女 , 用人以祭惑中华 ” 。 ’文震亨 《长物志》卷七 《番经》: “常见番僧佩经 , 或皮袋 , 或漆匣 , 大方三寸 , 厚寸许 , 匣外两 傍有耳系绳 , 佩服中有经文 , 更有贝叶金书, 彩画天魔变相 , 精巧细密 , 断非中华所及 。 此皆方物可贮 , 佛室与数珠同携 ” 。 3而所称 “河西 ” , 特别是在明代 , 并不只指 “西夏 ” 故 地 , 而指包括元宣政院辖地 “吐蕃等处” 亦 “脱思麻 ” 宣慰司所治的 “河州路 ” 亦 “ 河州” 等地。 邱浚 《琼台稿》卷二四 《王兹神道碑》: “大父讳俊卿 , 洪武中, 以军功起为福州卫 百户 , 坐事滴戍河西 , 遂为河州人 ” 。 咚暨 , 《元典章》卷五七 《刑部诸禁杂禁》: “至元十八 年十一月 , 御史台承奉中书省札付 : 据宣徽院呈 , 提点教坊司申, 闰八月廿五日 , 有八哥 奉御传奉圣旨道与小李 : 今后不拣甚么人 , 十六天魔休唱者 , 杂剧里休做者 , 休吹弹者 , 四天王休妆扮者 , 骼麟头休穿戴者。 如有违犯 , 要罪过者。 钦此 ” 。 5据行文 , 应该是从 “天 魔 ” 改变的杂剧。 因此 , 与其说至元中就存在着同名的舞蹈 , 倒不如说顺帝将曾被禁 止的 “十六天魔杂剧 ” 改编作 “十六天魔舞” . 在释典中, “佛” 与 “天魔 ” 虽是 “正 ”、 “反” 的一组对立 ; 但是 , 由于佛教以现实 为 “空、 幻” , 世俗所表像的 “善、 美 ” 同样也是必须克服的 “天魔 ” 。 基于这一层 , 游离 于 “教”、 “俗 ” 二界始终不能 “觉悟” 的士子 , 往往会对兹向往。 刘禹锡 · 《刘宾客集》卷 外一 《答乐天戏赠)) : “吃吃将心求挣法 , 时时偷眼看春光 。 知君技痒思欢燕 , 欲倩天魔破 道场 ” 6 。 苏轼 《苏轼集》卷诗三二 《叶教授和泽字韵诗 , 复次韵为戏 , 记龙井之游》: “呐 庵有老人 , 宴坐天魔哭 。 时来献缨络 , 法供灯相续”。 ’陆游 《剑南稿》卷一五 《读杜诗偶 成》: “一念宁容事物侵? 天魔元自是知音”。 ’不仅如此, 该词还被用来形容靓丽的花朵 。 白居易 《白氏长庆集》卷二O 《题孤山寺山石榴花 , 示诸僧众》: “ 山榴花似结红巾, 容艳 新妍占断春。 瞿昙弟子君知否 ? 恐是天魔女化身 ”。 9毛涝 《东堂集》卷四 《琳老送瑶花数 叶 , 云作香烧气甚清馥》: “璀璨谁将玉作春? 天魔故恼老诗人 ” 。 ’。范成大 《范石湖集》卷 , 载 《徐州大学学报》二 0 0 二年第三期 , 页 73 、 衬 . , 《四库全书》本 , 页 16 下。 , 《四库全书》本 , 页 14 下。 ‘ 《四库全书》本 , 页2 下 。 ‘ 台北 , 故宫博物院景印元刊本 , 一九七六年 , 页 34 下 。 . 《四库全书》本 , 页 12 下。 , 北京, 语文出版社 《二苏全书》本 , 二0 0 一年, 页 8一曦99 、 50 00 . 《四库全书》本 , 页 2 下 。 , 《四部丛刊初编》景印日本翻宋刊本 , 页 13 下 . 10 《四库全书》本, 页 13 上 。 蒙古史研究第八辑 二 《乐先生辟新堂以待芍药酥醉 , 作诗奉赠》: “天魔巧伺便 , 作计回刚肠 。 多情开此花 , 艳绝温柔乡廿。 ’由此 , “十六天魔” 舞蹈所体现的 , 既有 “道法” , 又有 “香艳”。 而元顺帝、 杨维祯所喜好的 , 或许就是这种 “香艳 ” ! ? 对于传统的 “中国” 文化来说, “十六天魔 ” 舞蹈可说是一种 “异质 ” ; 这应该就是部 分士子有意无意将之贬斥的潜内因素。 不过 , 如果将 “中国” 的范围扩大到诸如明代 “贵 州”、 清代 “台湾” 等原本为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 , “异途同归” 所导致的文化 “趋同” 也能由这味 “异质 ” 将数个互相阻隔的地段联系起来。 田雯 《古欢堂集》卷七 《迎春诗》: “逐队结连各变化 , 风格阵马神飞扬。 英童年纪十四五 , 朱铅涂面锦称档。 或弹签模弄筝 笛 , 或披甲宵挥戟枪 。 或骑兑象佛子国 , 或斗珠贝波斯羌 。 壮者壁垒颇与牧 , 美者娇冶施 兼始 。 旋风岂类天魔舞? 当筵不是成都娟 ”。 “木瓜金筑接六诏 , 一发万里西南孤 。 山青敢 磋瘴病毒 , 雪消且喜梅花香。 罗施之戏迎春曲, 放衙观者如堵墙。 他时采作黔俗记 , 芦笙 夔鼓样柯乡”。 2董天工 《台海见闻录》卷二 : “番俗成婚后三日 , 会亲宴饮 , 各妇艳妆赴集 , 以手相挽 , 面相对 , 举身摆荡 , 以足下轩轻应之 , 循环不断 , 为两匝圆井形 , 引声高唱 , 互相答和 , 摇头闭目, 备极媚态。 范巡方 (咸 ) 有绝句: 妙相天魔学舞成 , 垂肩理洛太憨 生 。 分明即是西番曲 , 齐唱多罗作梵声”。 3当然 , 这并不意味 : 兹二者就是 “天魔舞” 的 延续 。 ‘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古典文学丛书》标点本 , 一九八一年 , 页 21 。 , (四库全书》本, 页 4 下、 5 上 、 下 。 台北 , 大通书局 《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第七辑》标点本 , 页 36 . 14 2
/
本文档为【_天魔_舞的传播及渊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