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国篇之景观2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国篇之景观2

2017-10-08 7页 doc 198KB 12阅读

用户头像

is_721103

暂无简介

举报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国篇之景观2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国篇之景观2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国篇之景观26、西藏拉萨布达拉宫 1994年12月初,西藏拉萨布达拉宫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拉萨西北的玛布日山上,是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藏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 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现占地41 公顷,宫体主楼13层,高115米,全部为石木结构,5座宫顶覆盖镏金铜瓦,金光灿烂,气势雄伟。布达拉宫分为两大部分:红宫和白宫。居中央是红宫,主要用于宗教事务;两翼刷白粉的是白宫,是达赖喇嘛生活起居和政治活动的场所。根据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国篇之景观2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国篇之景观2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国篇之景观26、西藏拉萨布达拉宫 1994年12月初,西藏拉萨布达拉宫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拉萨西北的玛布日山上,是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藏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 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现占地41 公顷,宫体主楼13层,高115米,全部为石木结构,5座宫顶覆盖镏金铜瓦,金光灿烂,气势雄伟。布达拉宫分为两大部分:红宫和白宫。居中央是红宫,主要用于宗教事务;两翼刷白粉的是白宫,是达赖喇嘛生活起居和政治活动的场所。根据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V)(VI),布达拉宫于1994年12月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后来又加入了拉萨的大昭寺。2001年12月,拉萨的罗布林卡也被补充加入此项世界文化遗产。 7.平遥古城 山西平遥古城1997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古城始建于公元前827年,前782年间的周宣王时期,为西周大将尹吉甫驻军于此而建。自公元前221 ”以来,平遥城一直是县治所在地,延续至今。平遥古城历年,秦朝政府实行“郡县制 尽沧桑、几经变迁,成为国内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县城的原型。迄今为止,古城的城墙、街道、民居、店铺、庙宇等建筑仍然基本完好,原来的形式和格局大体未动,它们同属平遥古城现存历史文物的有机组成部分。 平遥古城素有“中国古建筑的荟萃和宝库”之称,文物古迹保存之多、品位之高实为国内所罕见。平遥古城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它完整地体现了17至19世纪的历史面貌,为明清建筑艺术的历史博物馆。其古建筑及文物古迹,在数量和品位上均属国内罕见,对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变迁、城市建筑、人类居住形式和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8.明清皇家陵寝 2000年11月30日,在澳大利亚凯恩斯召开的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作出决定,将中国的三处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湖北钟祥市)、清东陵(河北遵化市)、清西 陵(河北易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8-1明显陵:明显陵位于湖北省钟祥市城东7.5公里纯德山的明显陵,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亲恭睿皇帝和母亲章圣皇太后的合葬墓,始建于明正德十四年(1519),圆陵墓面积1.83平方公里,是我国中南地区唯一的一座明代帝王陵墓,是我国明代帝陵中最大的单体陵墓。其“一陵两冢”的陵寝结构,为历代帝王陵墓中绝无仅有。 8-2清东陵: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市西北三十公里处的马兰峪,界于京津、唐山、承德之中。西距北京一百五十公里,南距唐山一百公里,北距承德一百公里。陵园大小建筑580座。清东陵是葬有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和同治五个清朝皇帝,再加上孝庄、慈禧和香妃等 161人的大陵园。清东陵堪称是清朝遗留的中国文化瑰宝。 8-3清西陵:清西陵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十五公里的永宁山下,在北京西南方120公里,是清代帝王陵寝之一,与河北省遵化县东陵东西相对而称西陵。这里埋葬着雍正、嘉庆、道光、光绪四位皇帝及他们的后妃、王爷、公主、阿哥等七十六人。共有陵寝十四座,还在配属建筑行宫、永福寺,这里风景秀丽,环境幽雅,规模宏大,体系完整,是一处典型的清代古建筑群。 9.重庆大足石刻 1999年12月1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3届会议上决通过,将重庆大足石刻中的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五处摩崖造像,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是大足县境内主要表现为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大足县是重庆市所辖 "大丰大足"而得名,是驰名中外的"石刻之乡"、郊县,始建于唐乾元元年(758年),以 "五金之乡",全国首批甲级开放县,国家确定的长江三峡旅游县的起点,全国生态农业先进县,重庆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大足县历史悠久,人文景观、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县境内石刻造像星罗棋布,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摩崖造像多达75处,雕像5万余身,铭文10万余字。 大足石刻其规模宏大,刻艺精湛,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在我国古代石窟艺术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国内外誉为神奇的东方艺术明珠,是天才的艺术,是一座独具特色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宝库。 10,北京颐和园 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北京西郊的西山脚下海淀一带,泉泽遍野,群峰叠翠,山光水色,风景如画。从公元11世纪起,这里就开始营建皇家园林,到800年后清朝结束时,园林总面积达到了1000多公顷,如此大面积的皇家园林世所罕见。
/
本文档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国篇之景观2】,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