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热扩散系数2

2017-09-25 2页 doc 12KB 15阅读

用户头像

is_014457

暂无简介

举报
热扩散系数2热扩散系数2 3.2 原子理论 3.2.1 扩散机制 交换机制 两个相邻原子互换位置。a为2个原子直接交换;b为4个原子同时交换即环形交换。无论是a还是b扩散原子是等量互换,不出现 柯肯达尔效应。 1. 间隙机制 原子从晶格中的一个间隙位置迁移到另一个间隙位置。对较小的间隙原子像C、N、H等小溶质原子易以这种方式在晶体中扩散,如 d为间隙扩散。对较大的间隙原子,提出“推填”机制如e,也有人提出“挤列”机制如f。 2. 空位机制 晶体中存在空位,使原子迁移容易,C为空位扩散。柯肯达尔效应支持了空位扩散机制。 3....
热扩散系数2
热扩散系数2 3.2 原子理论 3.2.1 扩散机制 交换机制 两个相邻原子互换位置。a为2个原子直接交换;b为4个原子同时交换即环形交换。无论是a还是b扩散原子是等量互换,不出现 柯肯达尔效应。 1. 间隙机制 原子从晶格中的一个间隙位置迁移到另一个间隙位置。对较小的间隙原子像C、N、H等小溶质原子易以这种方式在晶体中扩散,如 d为间隙扩散。对较大的间隙原子,提出“推填”机制如e,也有人提出“挤列”机制如f。 2. 空位机制 晶体中存在空位,使原子迁移容易,C为空位扩散。柯肯达尔效应支持了空位扩散机制。 3. 晶界扩散及面扩散 多晶体材料,扩散物质可沿三种不同路径进行即晶体内扩散,晶界扩散和样品自由表面扩散,并用D、D、D表示三者的扩散系LBS数,且D< D< D。由于晶界、表面及位错等都可视为晶体中的缺陷,缺陷产生的畸变使原子迁移比完整晶体内容易,导致缺陷中的扩LBS 散速率大于完整晶体内的扩散速率。常把缺陷中的扩散称为“短路”扩散。 3.2.2 扩散系数 对间隙型扩散,其扩散系数为: D,Dexp(,?U/kT), Dexp(,Q/kT) 00 式中:D为扩散常数;?U是间隙扩散时溶质原子跳跃所需额外的热力学内能,等于间隙原子的扩散激活能Q=?U。 间0 对置换型扩散或自扩散,原子迁移主要是通过空位扩散机制。其扩散系数为: D,Dexp{(,?U,?U )/kT}, Dexp(,Q/kT) 0V0 式中:Q,?U,?U,表明置换扩散或自扩散除了需要原子迁移能?U外还比间隙扩散增加了一项空位形成能?U。 置VV 实验表明:Q>Q。 置间 3.2.3 扩散激活能 扩散系数的一般表达式为:D,Dexp(,Q/RT) 0 式中:R为气体常数,T为绝对温度,Q为每摩尔原子激活能。 表明:不同扩散机制的扩散系数的表达式相同,但D和Q值不同。 0 将上式两边取对数有:lnD,lnD,Q/RT 0 由实验值确定lnD与1/T的关系,直线斜率为,Q/R值,纵轴截距为lnD值。 0则:Q,,Rtanα (其中:tanα=ΔlnD/Δ1/T)
/
本文档为【热扩散系数2】,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