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酱油生产技术(二)酱油的分类及主要成分

2012-10-15 3页 pdf 98KB 55阅读

用户头像

is_833902

暂无简介

举报
酱油生产技术(二)酱油的分类及主要成分 第2期 2OO2年 2月 中 国 调 味 品 N0 .2 Feb.2∞2 文章标识码:1000—9973(2002)02—0045—02 1 酱油的分类 酱油生产技术(二) 酱油的分类及主要成分 鲁 肇 元 1.1 按标准划分 根据 GB18186"---2000“酿造酱油”标准及 SB10336"-'2(D0“配制酱油”标准的规定,我国 酱油产品,按生产工艺的不同,划分为“酿造 酱油”及“配制酱油”两大类。 1.1.1 酿造酱油 标准规定:酿造酱油,系指以大豆和,或 脱...
酱油生产技术(二)酱油的分类及主要成分
第2期 2OO2年 2月 中 国 调 味 品 N0 .2 Feb.2∞2 文章标识码:1000—9973(2002)02—0045—02 1 酱油的分类 酱油生产技术(二) 酱油的分类及主要成分 鲁 肇 元 1.1 按划分 根据 GB18186"---2000“酿造酱油”标准及 SB10336"-'2(D0“配制酱油”标准的规定,我国 酱油产品,按生产工艺的不同,划分为“酿造 酱油”及“配制酱油”两大类。 1.1.1 酿造酱油 标准规定:酿造酱油,系指以大豆和,或 脱脂大豆小麦和,或麸皮为原料,经微生物发 酵制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的液体调味料。 “酿造酱油”再依据工艺条件的区别,细 分为: 1.1.1.1 高盐发酵(传统工艺) 包括:高盐稀态发酵酱油;高盐固态发酵 酱油;高盐固、稀发酵酱油。 1.1.1.2 低盐发酵(速酿工艺) 低盐固态发酵酱油(广泛采用的主体工 艺);低盐稀态发酵酱油;低盐固稀发酵酱油。 1.1.1.3 无盐发酵(速酿工艺) 无盐固态发酵酱油。 1.1.2 配制酱油 标准规定:配制酱油系指以酿造酱油为 主体,与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食品添加剂 等配制而成的液体调味品。 “配制酱油”的突出特点是:以“酿造酱 油”为主体,即在配制酱油中,酿造酱油的含 量(以全氮计)不能少于50%。 添加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H、个),添 加量(以全氮计)不能超过 50%。 不添加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的酱油产 品不属于“配制酱油”的范畴。 1.2 按酱油产品的特性及用途划分 1.2.1 本色酱油 浅色、淡色酱油,生抽类酱油。这类酱油 的特点是:香气浓郁、鲜成适口,色淡,色泽为 发酵过程中自然生成的红褐色,不添加焦糖 色。特别是高盐稀态发酵酱油,由于发酵温 度低,周期长,色泽更淡,醇香突出,风味好。 这类酱油,主要用于烹调、炒菜、做汤、拌饭、 凉拌、蘸食等,用途广泛,是烹调、佐餐兼用型 的酱油。 1.2.2 浓色酱油 深色、红烧酱油、老抽类酱油。这类酱 油,添加了较多的焦糖色及食品胶,色深色浓 是其突出的特点,主要适用于烹调色深的菜 肴,如:红烧类菜肴,烧烤类菜肴等,不适于凉 拌、蘸食、佐餐食用。 1.2.3 花色酱油 添加了各种风味调料的酿造酱油或配制 酱油。如:海带酱油、海鲜酱油、香菇酱油、草 菇老抽、鲜虾生抽、优餐鲜酱油等,品种很多。 适用于烹调及佐餐。 1.3 按酱油产品的体态划分 1.3.1 液态酱油 1.3.2 半固态酱油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 国 调 味 品 总第 276期 酱油膏,用酿造酱油或配制酱油为原料 浓缩而成。 1.3.3 固态酱油 酱油粉、酱油晶,以酿造酱油或配制酱油 为原料的干燥易溶制品。 2 酱油的主要成分 酱油不仅仅是色、香、味俱佳的调味品, 而且也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发酵食品。 在酱油中含有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和糖 分等营养物质,还含有复杂的风味物质,香气 成分和色素。这些成分赋予了酱油以醇厚的 鲜美滋味,浓郁的酱香、酯香和鲜艳的红褐色 泽。酱油可以使食品和菜肴增添美味与香 味,从而增强人的食欲,促进食品的消化吸 收。 酱油不是单一的物质,而是由几十种,几 百种复杂的化合物混合在一起,才使酱油具 备了特殊的风味。据分析,酿造酱油中的香 气成分已超过 30O种,这主要是指高盐稀态 工艺的酿造酱油。 经化验分析 一般以脱脂大豆和麸皮为 原料,采用低盐固态发酵工艺生产的普通酱 油成分如下: 无盐固形物,g/lOO mL 13~13.5(>三级) 氨基酸态氮, 100 mL 0.5—0.55 全氮,g/lOOmL 1~1.2 食盐(NaC1),g/10OmL 16.5 18 总酸(以乳酸计), 100mL 1 1.2 还原糖, 10OraL 3~3.5 比重 20 2loBe 铵盐(以氮计) 不超过氨基酸态 氦的 20% 酱油的成分因采用的原料不同和生产工 艺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别,一般讲以大豆或 脱脂大豆、小麦或小麦粉为原料,采用高盐稀 态工艺生产的酱油,其成分要比以脱脂大豆 和麸皮为原料,采用低盐固态工艺、速酿的酱 油要复杂的多,现在风味上,前者优于后 者。 酱油的成分 水分 挥发性成分(醇、酯、酸、醛⋯⋯) 一目 2.1 含氮化合物(氮成分) 酱油中的含氮化合化物是由大豆、小麦 的蛋白质产生的,主要的氮成分是游离的氨 基酸及肽 (缩氨酸),分析表明酱油氮成分 中的 50%一75%是游离的氨基酸,15% 一 35%是缩氨酸 (肽),其余的 1l%一15%是 氨态氮 (铵盐),以上数据为 日本的分析资 料。 酱油在发酵过程中,由于蛋白质的水 解,生成 20种左右的氨基酸,占全氮的 40%一6o%,其中谷氨酸及其钠盐具有鲜美 的滋味,缬氨酸、天门冬氨酸也呈鲜味。而 甘氨酸、丙氨酸、色氨酸呈甜味。 2.2 碳水化合物 (糖类) 酱油中含有的糖类,是由淀粉、纤维素 经水解而产生的。主要是糊精、麦芽糖、葡 萄糖、果糖、甘露糖、木糖等,这些糖类可 增加酱油的粘度、甜度,并能调和成昧,使 酱油味感柔和醇厚。 2.3 其它风味成分 2.3.1 有机酸类 在酱油中,以乳酸占多数,乳酸也是酱 油的滋味来源之一,此外还有醋酸、琥珀酸 (能增强酱油的鲜昧)等。这是酿造酱油的 特点之一。 配制酱油因添加了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 液,而使酱油中的乙酰丙酸明 (下转第42页)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42 中 国调 味 品 总第 276期 的比移值与未加的相同,并未下降到 0.1左 右,说明未与三氟乙酸形成黄曲霉毒素 B 衍 生物,从而可确定样液所产生荧光不是由黄 曲霉毒素 B 引起的,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 B1含量小于5 ug/kg。 3 结果讨论 3.1 样品的取样和前处理对结果的影响 黄曲霉毒素 B_在样品中的分布不均匀, 有时一个霉变粒或一个霉变部位就可能影响 整个测定的结果,所以必须大量取样。 由于干辣椒的皮轻薄,易在粉碎机中残 留,但皮壳部位往往又是霉菌易生长繁殖的 地方,所以须将皮壳一起混匀取样,从而避免 由于取样而带来的误差。 残留在机内的辣椒皮虽然在细度上难通 过筛,但粒小层薄,有效接触面积仍很大,对 黄曲霉毒素 B 的提取不会造成明显影响。 3.2 提取过程对结果的影响 我们利用黄曲霉毒素 B 的测定原理得 知黄曲霉毒素 B1不溶于石油醚试剂,加人石 油醚提取的目的是为了去除样品中的油脂和 大部分脂类色素,所以增加石油醚的提取次 数,不但不会对黄曲霉毒素 B 的提取造成影 响,反而减少了色素干扰,便于测定时对样板 的观察,提高了测定的准确性。 若色素仍很深,可将收集的氯仿提取液 暂不过滤,再加人甲醇水洗涤振摇一次后,再 过滤收集氯仿层,从而去除样品中的水溶性 色素。 3.3 确证实验对结果的影响 确证的实验是为了证实薄层板上样液点 所产生的荧光确系由黄曲霉毒素 B 所产生。 加滴三氟乙酸,会产生黄曲霉毒素 BI的衍生 物,展开后此衍生物的比移值约 0.1左右,而 其它种类毒素无此特性,从而与其它毒素产 生的荧光点通过比移值的高度变化而区分开 来。 对于有荧光显示的样液点一定要进行确 证实验,不能简单从比移值、荧光颜色而断然 下结论,因为此结果往往会受到人为点板技 术、硅胶薄层板的制备质量以及提取液中杂 质等的干扰,通过确证实验,才能得出正确的 报告值。 参考文献: [1]GB/'rs0009.2—1996,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L的测 定[S]. [2]杨洁彬等 .食品安全性[M].中国轻工业出版 社 。l999. [3]宁正样 .食品成分分析手册[M].中国轻工业 出版社,1997. (上接第46页) 显增多,因此,检测酱油中乙酰丙酸的含量 高低,也是鉴别酿造酱油,还是配制酱油的 方法之一。 2.3.2 酯类 大豆或脱脂大豆中的脂肪经脂肪酶的作 用生成脂肪酸及甘油等,脂肪酸与乙醇等反 应生成酯 (如:油酸乙酯、乙酸乙酯、乳酸 乙酯、醋酸丁酯等),酯类物质是酱油香气 的主要成分。而低盐固态发酵工艺,因发酵 温度高、时间短,含有的醇类物质极少,产 生的酯类也少,所以速酿工艺生产的酱油, 香气不如高盐稀态发酵生产的酱油。 2.3.3 醇类 在高盐稀态发酵工艺生产的酱油中,含 有多种醇类物质。这是由于高盐稀态发酵工 艺,发酵温度低、时间长,酵母可以参与发 酵,产生较多的醇,主要为乙醇。醇类物质 可增强酱油的香气。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本文档为【酱油生产技术(二)酱油的分类及主要成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