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资金流动性与风险性的权衡——国外大额资金转账系统的演进

2012-10-09 7页 pdf 394KB 43阅读

用户头像

is_344201

暂无简介

举报
资金流动性与风险性的权衡——国外大额资金转账系统的演进 资金流动性与风险性的 国外大额资金转账系统的演进 西南财经大学 童牧 大额资金转账系统在过去 20年里有着迅猛的发 展,并不断努力在流动性供给和结算风险控制之间寻求 平衡:该系统在设计和风险管理策略上的不断变化,是 与系统交易价值在这段时间的快速增长分不开的。例 如,在美国,基于 Fedwire(美联储大额资金转账系统 )的 交易价值在 1989年约为当年 GDP的50倍,而到了 2003年则已超过了当年 GDP的62倍,总额达到了704 万亿美元(Martin,2005) 这一增长速度和...
资金流动性与风险性的权衡——国外大额资金转账系统的演进
资金流动性与风险性的 国外大额资金转账系统的演进 西南财经大学 童牧 大额资金转账系统在过去 20年里有着迅猛的发 展,并不断努力在流动性供给和结算风险控制之间寻求 平衡:该系统在和风险管理策略上的不断变化,是 与系统交易价值在这段时间的快速增长分不开的。例 如,在美国,基于 Fedwire(美联储大额资金转账系统 )的 交易价值在 1989年约为当年 GDP的50倍,而到了 2003年则已超过了当年 GDP的62倍,总额达到了704 万亿美元(Martin,2005) 这一增长速度和总量规模使得 单个大机构的清算失败就可能导致严重的经济后果。特 别是“9ll”事件使人们更加关沣支付系统的可靠性、系 统对流动性供给及中央银行对极端风险的防范等问。 但流动性供给与结算风险防范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冲突, 支付系统的设计和实施必须在两者的匹配 七进行权衡, 从过去 20年的演化来看,后者获得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如许多国家用实时全额结算系统替换了原有的延时净 额结算系统,后者能提供更多流动性,但更易遭受结算 风险,而前者恰恰相反,对结算风险有更好的控制。即使 是一开始就使用实时全额结算系统的美国,也为了更好 地控制风险进行了诸多变革。 22·中国金融电脑 2007年第2期 一 、大额资金转账系统中流动性和 风险性的匹配 现代化支付系统的重要部分是要实现银行和其他 金融机构之间的大额和时间敏感的支付。这种大额资金 转账系统构成了支付系统的基本结构,能帮助其他支付 系统更好地运转。大额资金转账系统设计的关键要素是 要在流动性和结算风险之间进行系统 配。 1.大额资金转账系统中的流动性和风险 支付系统的流动性取决于其在任意时刻进行支付 的能力。一般而言,系统参与方对支付要求到达的时间 和流量都无法控制,因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易对 手的支付决策。在一个交易 日内,当需要的资金一时没 有准备好时,即使在该日的后期有资金流入,支付系统 的参与方也往往会面临流动性冲击,因为这种类型的支 付是不允许延迟的。一个设计良好的大额资金转账系统 应该使参与方在需要时能通过日间信用来获取资金,获 取这种资金越容易,系统的流动性就越强。完全流动性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Administrator 高亮 系统在理论上是可以实现的,如允许无限制的零成本 日 间借贷.这时.任何参与方都可以在任何时间进行支付。 但是,日间信贷越容易获取,信用的使用越广泛,出 现违约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就越可能导致结算无法进 行=按照BIS(2003)的定义,由于信用风险或流动性风 险造成的支付系统无法按预期进行结算的风险,就称之 为结算风险:因此,系统的风险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参 与方发生违约的可能性。而在一个完全无风险的系统 里,违约是不允许发生的,这要求任何参与方不得进行 以创建负债为目的的交易。一个系统要选择合适的流动 性与风险控制的组合,就可以通过对日问借贷的控制松 紧来加以实现: 在1986年之前,美联储对通过Fedwire以支付为目 的的日间信贷几乎没有任何限制。这虽然提供了极大的 流动性,但却使美联储承担了巨大的潜在风险。作为另 一 个极端例子,瑞士的银行间清算系统(SIC)在 1987~ 1999年不提供任何的日问信贷,这使得系统得以对结 算风险免疫,但却付出了巨大的流动性成本,导致许多 支付必须延迟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被处理。流动性成本和 潜在的结算风险使得各个国家的中央银行都必须慎重 对待、仔细权衡,寻求两者间的最佳匹配,实现成本的最 小化:这也是美国和瑞士最后对各自的大额资金转账系 统加以改进的主要原因。 2.延时净额结算系统和实时全额结算系统 从历史上看,延时净额结算系统和实时全额结算系 统这两种大额资金转账系统的主要类型,就分别提供了 对流动性和结算风险的不同匹配。某些支付系统既不属 于延时净额结算系统,也不属于实时全额结算系统,如 用于外汇交易的连续连接清算系统(CLS),具体可参见 Shen(1997)或Kahn与Roberds(2001)的讨论。举例来 说,如果银行A想通过大额资金转账系统向银行B进 行支付,那么它一般首先需要向清算机构发送支付信 息:在收到信息之后,清算机构就可以在其账户上进行 转账:依赖于系统的结算方式,该转账可能立即实现也 可能存在一个延迟。同样,清算机构可以对该笔支付进 行全额逐笔处理,也可以在多笔支付进行轧差后再进行 结算:对于后者而言,最后的支付是以两个或多个参与 方间相互支付的净额为基础的(分别称为双边净额结算 或多边净额结算),从而能降低参与方和系统对流动性 的需求,但为了实现轧差,支付必须有一个延迟(一般是 在一个特定时点,如交易日末)。而对于实时全额结算系 统,支付是立即(实时)和逐笔(全额)进行的。 在 20世纪 80年代中期之前,许多国家都使用的是 延时净额结算系统,但这些系统已被逐渐抛弃,目前已 很少有这样的系统还在十国集团或其他发达国家中运 行了(参见表 1)。如美国的CHIPS系统在2001年就放 弃了原有的延迟净额支付模式。其他的实时全额结算系 统还包括美国的 Fedwire和欧元区的TARGET,以及瑞 士的SIC。而加拿大的大额转移系统(LVTS)是少有的目 前还在运行的净额结算系统之一。 延时净额结算系统比实时全额结算系统更有流动 性,但也更容易遭受结算风险。在延时净额结算系统中, 参与方在清算时点之前隐含地为相互之间提供了一种 零利率的信用,虽然这种隐含信用的获取会受到在头寸 或担保品等方面的限制,但这在很大程度上的确降低了 参与方的流动性成本。不过,从支付信息发送到实际清 算的时滞使得延时净额结算系统不得不面临由参与方 违约导致的结算风险。因此,延时净额结算系统必须制 定一定的规则来处理结算失败带来的问题。一个常用的 程序称为脱链(Unwinding),即当一个参与方不能进行 支付时,与该参与方相关的所有资金转移都将从系统中 被删除,并对剩余的资金转移重新计算净额(BIS, 2003)。与这一过程相联系的财务损失风险被称为脱链 风险(Unwinding Risk),并有可能通过债务链造成违约 的骨牌效应。 相反,在实时全额结算系统里,没有消息发送与实 际清算间的时滞,结算风险就能被消除,但在流动性供 给上就不如延时净额结算系统,其参与方也没有对免费 日间信用的自动获取权。为了提高实时全额结算系统的 流动性,中央银行一般会向参与方提供某种程度的日问 信用,但这种信用也会导致某些信用风险,只不过该信 用风险一般是由中央银行而不是由系统内的其他参与 方来承担的。 3.流动性供给的成本 在下一个清算时点前 ,延时净额结算系统中的流动 性是免费提供的,而在实时全额结算系统中,虽然中央 银行也允许参与方对账户进行透支,但这种日间流动性 是要付出几个基点成本的。与隔夜拆借比起来,日间借 中国金融电脑2007年第 2期 ·2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热宣 融 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 1 目前正在运行的世界主要大额资金转账系统 国家/地区 系统 系统类型 比利时 E1 I IPS 实时全额结算系统 加拿大 LVTS 多边净额结算系统 TBF 实时全额结算系统 法国 PNS 双边净额/实时全额结算系统 德国 RTGS' 实时全额结算系统 HKD CHATS 实时全额结算系统 香港特别行政区 LrSD CHATS 实时全额结算系统 EUR CHATS 实时全额结算系统 意大利 BI-REL 实时全额结算系统 BOJ-NET 实时全额结算系统 日本 FXYCS 多边净额/实时全额结算系统 荷兰 T0P 实时全额结算系统 新加坡 MEPS 实时全额结算系统 E—RIX 实时全额结算系统 瑞 典 K—RIX 实时全额结算系统 瑞十 SIC 实时全额结算系统 I英围 CHAPS Euro 实时全额结算系统 CHAPS Sterling 实时全额结算系统 I CHIPS 双边净额/多边净额/实时全额结算系统 I美围 Fedwire 实时全额结算系统 TARGET 实时全额结算系统 欧盟 EUR01/STEP1 多边净额结算系统 资料来源:国际清算银行,WWW.bis.org 贷的低成本是很有吸引力的,而且日问借贷是不允许被 展期成为隔夜拆借的:因此某些经济学家就认为日间信 贷定价太低了 (如Mengle,Humphrey和Summer,1987; Laeker,1997) 但最近的研究却支持用极低的成本来供 给流动性=其中一个理由认为,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提供 保险来控制大量日间透支带来的风险,因为支付系统参 与方接受和发出的支付在时间安排上是高度不确定的, 在日初和日末都有同样准备金头寸的两个参与方可能 在全天有完全不同的流动性需求。如果日间借贷是高成 本的,那么这两个参与方就可能会面临完全不同的流动 性成本:而中央银行有能力对结算余额进行无成本的临 时扩充,那么仅对 日间信用收取极低的价格,就能确保 24·中国金融电脑 2007年第2期 有高流动性需求的支付系统参与方 不必承担高额的成本。这样,中央银 行就为高支付需求带来的流动性风 险提 供 了一 种 保 险 机 制 (Green, 1997;Martin,2004;Zhou,2000)。 另一个理由是基于这样的事实, 即对流动性收取少量费用能降低参 与方对支付发送进行策略性延迟的 动机。如果日间借贷是高成本的,那 么参与方就被激励通过尽量推迟发 出支付等方式来实现风险的最小化。 如果所有的参与方都有同样的激励, 那么这样的策略就会导致结算系统 的停滞(Bech和 Garratt,2003)。 但是,日间流动性的成本也不能 太低,如果该成本几乎为零,那么支 付系统的参与方就被激励对 日间信 用进行过度使用,而不是对自身支付 流进行更好的协调。因此,中央银行 更希望收取少量的费用或要求提供 抵押品,且抵押品还能帮助中央银行 控制结算风险。 4.结算风险的控制 对大额资金转账系统中的结算 风险进行控制有两种不同的。大 多数系统针对日问信用都有抵押品 要求。在实时全额结算系统中,抵押 品可以保护提供日间流动性的中央银行;而在延时净额 结算系统中,抵押品可以保护向其他方提供隐含借款的 系统参与方。抵押品在原则上可以消除结算风险,但抵 押品的价值也可能迅速变化而导致抵押不足,从而也存 在风险。 在这方面,美联储使用了不同的方法。它规定了参 与方无抵押信用额度的上限,并对日间信用收取少量费 用,以期控制参与方的日间透支行为。另外,系统的吸引 力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支付模式的易变性和可预测性。 在要求抵押品的系统中,进行支付的参与方必须将部分 资产提前挪作抵押品。因此,其成本(抵押资产的机会成 本)是提前固定下来的。与此相反,在以费用为基础的系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统中,成本是变化的,因为费用只有在信用确实需要时 才会被支付。从事前观点来看,除非参与方能事先确定 其日间资金需求的额度,否则费用系统就会存在较为明 显的成本优势。 二、大额资金转账系统的最新演进 在过去 20年里,全世界的大额资金转账系统几乎 都经历了显著的变化,以实现对结算风险的更好控制。 其中最清楚的变化大概就在于延时净额结算系统被实 时全额结算系统所广泛取代。1985年以来,十国集团中 多数国家都逐步采用了实时全额结算系统,包括德国、 日本、英国和法国等主要国家。即使是早就采用实时全 额结算系统的Fedwire在风险管理政策方面也经历了重 要变革。少数剩下的净额结算系统同样也在向减轻结算 风险的方向演进。 1.变化的原因 由重视流动性供给向着重风险控制演变,主要是基 于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大额资金转账系统的使用(按日 交易量计算)在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获得了快速 增长。不管是在哪种结算系统中,当更多的参与方利用 日间信贷时,更高的交易量就意味着清算违约带来的更 大风险。而且由于支付系统的重要性越来越大,支付违 约或某些其他问题都可能损害到整体宏观经济。二是 Bankhaus Herstatt在 1974年的违约,它提供了一个关于 结算风险及其潜在后果的生动例子。Bankhaus Herstatt 是一家中等规模的德国银行,在外汇市场上表现非常积 极。Herstatt在纽约的交易对手通过德国支付系统向 Herstatt提供了德国马克的最终支付,并期望晚些时候 在纽约获得相应偿付。当德国政府撤消了Herstatt的银 行执照时,交易对手被暴露在全部交易价值之下,其总 额估计达到了2亿美元(BIS,1996)。 虽然所有系统都在向更好的结算风险控制方向演 进,但演进的方式却有所不同。这种不同的经历可能归 因于系统的历史状态或者是反映了不同的金融结构。要 评估某种系统是否优于其他系统,或者系统设计在满足 所在国家特定需求方面是否最优,都是很困难的。尽管 存在差异,但每个系统在流动性和风险控制之间的抉择 过程却都是类似的。 2.Fedwire 从 20世纪 80年代中期开始,美联储就开始以控制 储蓄机构使用美联储日间信用为目的的改革。这些改革 影响了Fedwire上的结算风险,因为当支付的价值超过 Fedwire用户持有的准备金头寸时,用户就会需要 日问 信用。美联储理事会在 1986年对储蓄机构在联储银行 的账户透支进行了数量限制,这样的数量限制通过限制 特定机构的风险保护了美联储。大多数机构都会选择获 取一种存档豁免上限。预期会有大额透支的机构可以要 求一个更高的上限,上限的大小主要由该机构的自我评 估来决定。这样 ,机构在设置上限中有很强的灵活性,只 要它们能向美联储证明其内部风险管理程序能保证对 相关问题进行安全地处理。如果某些设置了自我评估上 限的机构能证明其上限设置得过于保守,联储银行可以 授权一个额外需担保的 日间透支额度(Coleman,2002)。 要获取 日间信用 ,Fedwire参与方还必须满足相关的监 管规定,以确保其在资本化水平上是充足的,其目的是 保证只有那些相对安全的机构才能获得借款。但是,金 融机构持有资产的价值可能会出现快速的波动,在美联 储意识到金融机构的财务状况出现恶化之前,该机构对 无抵押信用的获取依然存在着少量的风险,而一般来 说,在联储银行的账户透支大多是不需要抵押的。由于 美联储有权力对银行进行监管,并能通过金融机构在联 储系统中的准备金账户获取其财务状况信息,这一风险 能获得部分降低。现实中,上限并没有限制到大多数机 构。理事会在2000年对其日问信用政策进行了重新评 估,发现大概97%的储蓄机构只用到了针对平均日最高 透支额而设置的日间透支额度的不到50%。不过,少数 健康的储蓄机构发现自己经常受到其上限的限制,使其 不得不对某些支付发送进行推延(Coleman,2002)。 从 1994年开始,美联储对日间信用收取了少量费 用。年费率最初为24个基点,并在1995年提高到36个 基点。提高日间信用成本的目的是激励支付系统参与方 努力减少对该信用的使用。事实上,在引入该费用一年 之后,平均 日间透支额下降了40%(Coleman,2002)。但 也有证据表明,少量费用的引入会导致对支付的某些延 迟,而这样的延迟会降低支付系统的效率。不过,少量费 用能激励支付系统参与方更好地管理其支付流。也有证 据表明,不同机构对相互间支付进行的协调在增加,这 中国金融电脑 2007年第2期 ·2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降低了长期透支的可能性(McAndrews和Rajan。2000) 这样的协调又能增加支付系统的效率。 3.TARG ET TARGET是欧元区的主要结算系统,并使用了不同 的方式来控制结算风险:TARGET是 1999年开始引入 的一个由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希腊、 意大利、爱尔兰、卢森堡、荷兰、葡萄牙、西班牙、瑞典和 英国等 15个国家支付系统通过互联并与欧洲中央银行 支付机制一起共同构成的分布式系统。由于构成 TARGET的所有国家支付系统都是实时伞额结算系统 , 所以 TARGET本身也是实时全额结算系统(目前,TAR— GET系统正在进行改良,未来的 TARGET2系统将允许 系统内的所有中央银行在支付处理时共享同一个技术 平台,以实现规模经济和提高服务水平):除了希腊以 外,所有这些国家都在 1981年到 1997年问采纳了实时 全额结算系统,而希腊是到 2001年加入 TARGET时才 开始采纳(参见表 2)。 表 2 TARGET成员国采用实时全额结算系统的时间 国家 年份 国家 年份 国家 年份 丹麦 l98l 芬兰 l99l 西班 牙 l997 荷兰 l985 英围 l996 卢森缳 l997 瑞典 1986 比利时 1996 爱尔兰 1997 德国 l987 葡萄牙 l996 奥地利 1997 意大利 l989 法 围 l997 希腊 200l 资料来源:Bech和 Simonds(2003): 与其他实时全额结算系统一样,为系统提供充足的 流动性也是 TARGET系统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考虑因 素:部分流动性需求可以通过要求的准备金来满足, 但这还不够。最初的解决是允许系统参与方以零 利率借贷日间资金。在TARGET系统中,流动性是由 欧洲 中央银行体系 (ESCB)中的单个中央银行提供 的:为了保护中央银行免受结算风险的困扰,所有 日 问信贷都必须要求有抵押品。但这一要求引发了系统 对抵押品过度需求的担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合格 抵押品的资产范围被扩大了,如允许以商业贷款作为抵 押品(BIS,1999) TARGET的设计看上去是不错的,对流动性的获取 没有问题,ESCB也通过抵押品要求获得了保护。但是, 26·中国金融电脑 2007年第 2期 由抵押品资产价值快速波动造成的风险依然存在,各中 央银行依然有部分结算风险的暴露。问题是,该结算风 险是由谁来承担的呢?支付系统参与方的清算违约一般 是由自身的破产导致的。这时,该机构的所有者(股东) 会损失其在机构内的权益,而不管 13间信用是否有抵 押。相反 ,机构的债权人却能从抵押品中获取部分赔 付,但债权人对参与方选择承受的风险类型却没有多 少影响。这样 ,参与方的所有者和债权人就有不同的 激励,所有者有动机用债权人的钱去承担过多的风险。 在一个功能完善的市场中,债权人可以要求有大量日 问信贷需求的机构在借贷时支付额外的溢价,以弥补 它们承担的风险。由于借贷成本上升,参与方就被激 励不去承担过多的风险。当然,如果债权人获取其所 承担风险的信息,这一市场机制也就可能不会起作用。 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TARGET系统参与方提供的 抵押品要比它们的支付所要求的多得多,这意味着抵 押品要求是非常低成本的,而后者又表明债权人并没 有对所贷资金要求风险溢价。当然这可能只是说明风 险溢价是不需要的,但更可能的解释是信息不对称的 存在导致债权人没有关于其所承担风险的足够信息, 存在严重的道德风险。因为实证分析数据的缺乏,要区 分这两种假设是很困难的。 4.LVTS 加拿大的支付系统提供了流动性需求和结算风险 间抉择的第三种方式。LVTS是 1999年开始运作的一种 实时净额结算系统。在 LVTS之前 ,加拿大的支付系统 是在清算过程结束后的第二日进行支付结算。由于在清 算和结算之间存在时滞,某些机构就隐含地向交易对手 提供了隔夜拆借。当涉及大额资金时,就会造成严重的 结算风险。而且 ,脱链风险也是一个重要问题,一方的违 约可能会通过支付链向下扩散。LVTS就是设计来改善 这一状况的。 尽管不是全额结算系统,Lv 在两个重要的方面 与实时全额结算系统十分相似:一是它保证了系统接受 的所有支付在结算上的确定性;二是它允许系统参与方 对通过该系统获取的资金有实时的完全获取权。但在具 体的实现方式上,LVTS与实时全额结算系统是不同的。 LVTS系统中的支付可以通过两个不同的管道来发 送(模式 1和模式2)。只要支付方的净头寸在其向加拿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大银行提供的抵押担保范围之内,模式 1的支付就会被 系统所接受:这与实时全额结算系统的处理方式非常相 似 至于模式 2的支付部分,每个参与方都被系统中 的所有其他机构授予了一种双边信用线。特定机构可 以发送的支付信息受到一个上限的限制,后者是该机 构所有双边信用线总额的一定比例 另外,每个系统 参与方都必须在加拿大银行交存抵押品,其金额为该 参与方曾获取的最大双边信用线的一定比例。该抵押 担保用于弥补系统参与方违约所带来的损失。在系统 中,所有参与方提供的抵押担保必须要能弥补最大净 债务机构违约所带来的损失:万一有两个机构同时违 约,则由加拿大银行确保系统内所有支付的结算 (BIS,1999): 模式 2的目的是要通过抵押担保来提高系统的流 动性:系统只是需要部分抵押来弥补最大净债务头寸, 而不是所有净头寸都需要全额抵押,所以相对于模式 1 的支付或 TARGET等实时全额结算系统而言,抵押担 保要求被显著降低了。LVTS卜的绝大部分支付都是通 过模式2支付来实现的。据估计,在2003年前五个月, LvTs上所有支付的98%都是通过模式2支付来实现的 (McPhail和 Vakos) 三、大额资金转账系统间 存在众多差异的原因 大多数大额资金转账系统都在相当程度上模仿了 TARGET模型,但为什么它们在信用风险管理设计上是 如此不同呢? 1.Fedwire的特点 美联储13间信用政策的重要变革在过去二十年里 影响着 Fedwire的参与方:但Fedwire与其他结算系统 相比还是有些差异,主要是美联储对某些13间信贷并不 要求抵押担保,而是收取少量费用和设置一个上限。存 在这个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抵押担保要求带来的 收益似乎还无法弥补其带来的成本: 最近,美联储的研究人员研究了是否应该针对13间 信贷设置完全或部分抵押担保要求,并得出了否定的建 议,其理由主要有两个(Coleman。2002): 第一.美联储部分日问信用暴露已经通过抵押担保 实现了有效保障。对于贴现窗口的使用,美联储是持有 系统参与方的抵押担保的。当发生 日问信贷违约时,该 抵押担保能用于对美联储进行补偿。超过90%的支付系 统参与方都有足够的抵押担保来弥补其大多的透支行 为: 第二,对于那些没有足够抵押资产的机构来说 ,抵 押担保政策会带来过高的成本。美联储研究人员试图对 潜在的成本进行估计:他们将系统参与方持有的可用 于抵押的资产与既定日间信贷需求所要求的抵押品进 行了比较。当要求抵押品时,少数美联储账户拥有方 在其资产负债表上并没有足够的合格资产,其中部分 机构正属于那些有最大 日间透支额的系统参与方。完 全或部分抵押政策对于这些机构的重要后果是迫使它 们要么显著降低日间信贷,要么持有更多可用于抵押 的资产。 美联储研究人员还认为,完全或部分抵押担保政策 能“显著降低并可能消除美联储的信用风险”(Coleman, 2002),但即使是这样,降低信用风险所带来的收益也没 有超过抵押要求的成本。 2.LVTS的特点 LVTS系统与TARGET等实时全额结算系统间 的主要差异在于,LVTS能发送模式2支付,后者对抵 押的要求要少得多。由于在其他方面两者都是一样的, 这使得加拿大的系统要比TARGET更有流动性。当出 现多重违约时,模式 2支付的抵押要求可能不足以保 护加拿大银行,所以更大的流动性可能是以更高的结 算风险为代价的 但流动性和风险间的平衡也依赖于 合格抵押资产的规定范围。随着范围的扩大,边际资 产的质量会趋于下降。在其他情况不变时,系统会变 得更有流动性,但对结算风险的保护则更少。由于 TARGET系统规定的合格抵押资产范围要 比LVTs系 统规定的更广 ,因此很难说哪一个系统更有流动性 , 或风险更大。 加拿大没有选择全额结算系统,而是采纳了净额结 算系统。一个原因可能是系统的参与方很少。LVTS只有 14个参与方,这样对于双边信用线的设置和监控要相 对容易得多 也正是由于其银行系统的规模不大,加拿 大能够利用净额结算系统实现在流动性和风险间的更 好抉择。 中国金融电脑 2007年第2期 ·2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总的来说,在过去20多年里,全球支付系统更加重 视对结算风险的控制。尽管存在共同的演进方向,但不 同的结算系统在风险控制方式上依然有重要 的差 异——抵押担保要求或收取少量费用,而且在结算风险 承担方面也不尽相同——Fedwire和 LVTS中的中央银 行或者TARGET中的参与方债权人。并没有哪个系统 完全优于其他系统,因为每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都有不 同的金融机构类型,每一个系统可能都是根据所在国家 或国家集团特定需求而专门设计的。尽管系统问在设计 和信用政策上存在显著差异,但它们在流动性和风险抉 择方面并没有明显差异。考虑到在历史和金融机构上的 差异,每一个系统可能为所在国或国家集团提供类似抉 择模式的最有效方式 四、展望大额资金转账系统的未来 支付系统的演进可以被看做是试图通过在流动性 和风险之间实现更好的匹配来适应变化的环境。技术 水平是在任何时点都影响这一匹配选择的一个重要因 素:更强的计算能力和速度更快的计算机能允许系统 实现更精确的风险控制,如能实现对大量参与方的储 备头寸进行实时跟踪。技术进步促进了新系统的出现, 后者试图将延时净额结算系统和实时全额结算系统的 优点结合起来,以实现对流动性和风险的更好匹配。 速度更快的计算机能利用更复杂的算法在支付列表中 进行快速搜寻,以查找相互抵消的支付流 ,实现无延 迟的轧差。 现在出现了两种新的系统类型。第一种类型由净额 结算系统演化而来,目的是像实时系统那样提供更快的 结算。与净额系统一样,支付参与方在全天将其支付消 息发送到支付机构,而不必担心日问信用的担保问题。 系统通过一个算法在支付信息中进行搜索,以查找是 否存在可相互抵消的支付消息。一旦找到这样的支付 流,就对这些支付进行结算。在存在大量支付的情况 下,这种设计可以大大降低支付消息被发送的时间和 支付被结算的时间延迟,大部分支付都能实现快速结 算。从流动性方面来看 ,该系统保留了净额系统的绝 大部分优点,脱链风险也被显著降低。NewCHIPS就是 该种系统的一个例子,它是 CHIPS系统的一个升级版 28·中国金融电脑 2oo7年第 2期 本。但 NewCHIPS还只能供少数机构所使用,Fedwire 系统为数众多的参与方使净额结算非常困难。但如果 计算能力够强 ,将净额结算与实时结算结合起来能显 著提高系统的性能。这也意味着,在新技术的帮助下, 现存大额资金转账系统在流动性和风险匹配上还存在 着改善的空间。 另一种系统类型由实时全额结算系统演化而来,它 为那些未清算支付流创建一个队列,以试图降低对流动 性的需求。系统通过一个算法在该队列中搜索可对冲支 付。所有支付流都是在全额基础上进行处理的,但由于 许多支付流在清算时可以相互抵消,对日问信用的需求 获得了降低。德国正在使用的结算系统——RTGsplus, 就是这种系统的一个例子。 随着风险问题在 20世纪 80年代受到更多的关注, 流动性更强的延时净额结算系统逐渐被风险控制更好 的实时全额结算系统所取代。美联储的日问信用政策允 许 Fedwire用户无须抵押担保就能借到日问资金,而 LVTS系统是极少数现存的净额结算系统之一。除了在 设计和信用政策上的差异之外,这些系统在流动性和风 险匹配的选择方面并没有明显不同。 随着技术的进步,在结算 系统参与方问能实现更有 效的协调,系统能在更少的流动性需求和更好的结算风 险控制下,实现对更多支付流的处理。至于是否存在一 个最优的系统设计,或者依然是不同的系统服务于不同 的国家,还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不管系统存在什么 样的差异,这些系统在流动性和风险匹配抉择方面都存 在着收敛的趋势。固 栏 目编辑:王冬 E—mail:wangdong@fcc.corn.cn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本文档为【资金流动性与风险性的权衡——国外大额资金转账系统的演进】,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