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炎帝与黄帝[终稿]

2017-09-19 11页 doc 44KB 26阅读

用户头像

is_589748

暂无简介

举报
炎帝与黄帝[终稿]炎帝与黄帝[终稿] 炎帝、黄帝、尧、舜、禹 炎帝、黄帝、尧、舜、禹的传说反映了我国军事民主制时代的内容: 炎帝与黄帝分别是生活在黄河中上游陕西一带的两个相邻的兄弟部落,世代通婚。 , 炎帝部落:亦说是神农氏后裔,起于姜水(渭水支流),故以姜为姓。 , 黄帝部落:起于姬水(渭水支流),故以姬为姓。 传说黄帝造屋宇、制衣服、作舟车,仓颉作书、嫘祖养蚕、伶伦造律吕、大挠作甲子等。炎帝用木材制造耒耜(两种翻土农具),教民垦荒种地;发明农业,种植粮食作物;开始制造出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尝百草;发明纺织,抽出麻丝,利用轮纺织布,发明...
炎帝与黄帝[终稿]
炎帝与黄帝[终稿] 炎帝、黄帝、尧、舜、禹 炎帝、黄帝、尧、舜、禹的传说反映了我国军事民主制时代的内容: 炎帝与黄帝分别是生活在黄河中上游陕西一带的两个相邻的兄弟部落,世代通婚。 , 炎帝部落:亦说是神农氏后裔,起于姜水(渭水支流),故以姜为姓。 , 黄帝部落:起于姬水(渭水支流),故以姬为姓。 传说黄帝造屋宇、制衣服、作舟车,仓颉作书、嫘祖养蚕、伶伦造律吕、大挠作甲子等。炎帝用木材制造耒耜(两种翻土农具),教民垦荒种地;发明农业,种植粮食作物;开始制造出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尝百草;发明纺织,抽出麻丝,利用轮纺织布,发明养蚕。 在晋、冀、豫交界地带有九黎部落, 首领名蚩尤,兽身人面,铜头铁脖子,头 上有角,耳上 生毛硬如剑戟,能吃砂石, 可能是以某种猛兽为图腾的氏族。他有兄 弟八十一人,即八十一个氏族,是勇悍善 战的强大氏族部落。蚩尤把炎帝驱逐到涿 鹿(今河北西北桑干河流域)。炎帝向黄帝 求援,双方在涿鹿大战。蚩尤请风伯雨师 兴风作雨,造了大雾使黄帝的士兵迷失方 向,黄帝请旱神女魃,把天气放晴,造了 “指南车” 辨别方向。这场激烈战争的结果 是蚩尤失败,被杀死了。 后黄帝部落又与炎帝族在阪泉发生 三次大战。黄帝统率以熊、罴、貔、貅、 虎等野兽为图腾的氏族参加战斗,打败了 炎帝部落,炎帝归顺于黄帝,结成炎黄部 落联盟,逐渐形成华夏族的主体。从此,黄帝部落定居中原,并很快发展起来,南驱苗,北拒狄,东联东夷,“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史记?五帝本纪》)。史书记载“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说明这些部落形成了巨大的部落联盟。 传说黄帝以后,先后出了三个很出名的部落联盟首领,名叫尧、舜、禹。他们原来都是一个部落的首领,后来被推选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与三苗交战,迁三苗到甘肃,而炎黄和颛顼部落融合形成的祝融八姓南进丹江及江汉地区。 1、中国第一部史书《尚书》正是从尧开始记起的。尧,名叫放勋,生于丹陵,养在母亲家——伊侯之国,后来迁于祁地,所以称尧为伊祁氏,尧以祁为姓。尧父乃帝喾,名蟜极,号高辛氏。帝喾在位七十年崩,传位给儿子挚。尧十三岁辅佐挚,封于陶地,十五岁改封于唐地,所以尧号曰陶唐氏。十八岁,尧代挚为天子,都于蒲阪。 我们知道尧的时代并非天下太平。自然灾害层出不穷,争斗战乱也属家常。那时是原始社会的后期,人民种地,实际上是靠天(时)吃饭的,那么历法、节气就是最重要的事了。 尧命羲氏、和氏敬奉上天,依日月星辰的行迹(规律)制定历法。将春、夏、秋、冬的时令谨慎地传达给各地百姓,这叫“敬授民时”。 《尚书•尧典》还记载:尧设立有百工(官)负责管理各行各业的事务,即“允厘百工,庶绩咸熙”,于是各行各业都兴旺发达起来。 尧创设了四方氏族部落联盟(或称酋邦)首领(四岳)的联合议事,每当有什么大的事情需要决策时,尧通常跟四岳商议。而更令人称奇的是尧还在“通衢”上设“诽谤木”(见《淮南子•主术训》),天下百姓,若是对帝(政府)有什么不满的都可以记在上面。 尧说:“唉~四岳,现在天下滚滚洪水漫天而来,浩浩然包围了群山,淹没了丘陵,百姓都忧心如焚,有谁能受命去治理呢,”首领们都推荐(崇伯)鲧(取代共工),尧以为鲧不可以(不行),但四岳们说试试再说吧,于是尧让鲧去治水,让共工改做工师。结果,“共工果淫辟”,而鲧“治水九年,功用不成”。(《史纪•五帝本纪》) 尧老了,一次尧对四岳说:“唉~四岳,我现在在位已有七十年了,你们谁能接我的班啊,请举荐贤能之人,无论贵贱。”这时有个叫放齐的首领说:“你的儿子丹朱,挺合适。”尧说:“不行,那小子不成器。”(丹朱是尧的儿子,不肖。尧为教育他曾为其发明围棋, 可连棋丹朱也下不好。)后来,四岳又一致推举舜。尧说:“哦,这个人我听说过。让我来考察考察他吧~”尧于是把两个女儿嫁给舜以“观其内”,又让九个儿子去与舜相处,以“观其外”。结果舜各方面都做得非常出色。后来尧又通过让舜从事各种不同的工作来考察他,最后尧很满意,决定将天子位让给舜。 尧说:“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史纪•五帝本纪》) 这样尧没有将帝位传给儿子丹朱,而是传给舜。后来舜也仿效尧,没有将帝位传给儿子商均而是传给禹。禹呢,同样将帝位传给了伯益。这种“传贤不传子,选贤任能”的制度,便是历史上常为人称道的“禅让制”。这种社会也被儒家叫做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 尧让位28年后死去,舜在三年丧期过后,践天子位,正式称帝。 做为人君,尧一生的品德,功绩可谓极也。孔子生平所述,赞美的东西寥寥可数。周朝的文化、礼乐制度,一也;舜作的音乐《韶》,二也;他的好学生颜回,三也。而最使孔子不惜辞藻,倾心赞美的便是尧了。他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论语•泰伯》) 【那时候,做部落联盟首领的,有什么大事,都要找各部落首领一起商量。 尧年纪老了,想找个继承人,有一次,他召集四方(四岳)部落首领来商议。尧说出他的打算后,有个名叫放齐的说:“你的儿子丹朱是个开明的人,继承你的位子很合适。” 尧严肃地说:“不行,这小子品德不好,专爱跟人争吵。”另一个叫讙兜(音huāu dōu)的说:“管水利的共工,工作倒做得挺不错。” 尧摇摇头说:“共工能说会道,面恭谨,心里另是一套。用这号人,我不放心。”这次讨论没有结果,尧继续物色他的继承人。有一次,他又把四方部落首领找来商量,要大家推荐。到会的一致推荐舜。 尧点点头说:“哦~我也听到这个人挺好。你们能不能把他的事迹详细说说,”大家便把舜的情况说开了:舜的父亲是个糊涂透顶的人,人们叫他瞽叟(音gǔsǒu,就是瞎老头儿的意思)。舜的生母早死了,后母很坏。后母生的弟弟名叫象,傲慢得没法说,瞽叟却很宠他。舜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里,待他的父母、弟弟挺好。所以,大家认为舜是个德行好的人。尧听了挺高兴,决定先把舜考察一下。他把自己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还替舜筑了粮仓,分给他很多牛羊。那后母和弟弟见了,又是羡慕,又是妒忌,和瞽叟一起用计,几次三番想暗害舜。有一回,瞽叟叫舜修补粮仓的顶。当舜用梯子爬上仓顶的时候,瞽叟就在下面放起火来, 想把舜烧死。舜在仓顶上一见起火,想找梯子,梯子已经不知去向。幸好舜随身带着两顶遮太阳用的笠帽。他双手拿着笠帽,像鸟张翅膀一样跳下来。笠帽随风飘荡,舜轻轻地落在地上,一点也没受伤。瞽叟和象并不甘心,他们又叫舜去淘井。舜跳下井去后,瞽叟和象就在地面上把一块块土石丢下去,把井填没,想把舜活活埋在里面,没想到舜下井后,在井边掘了一个孔道,钻了出来,又安全地回家了。象不知道舜早已脱险,得意洋洋地回到家里,跟瞽叟说:“这一回哥哥准死了,这个妙计是我想出来的。现在我们可以把哥哥的财产分一分了。”说完,他向舜住的屋子走去,哪知道,他一进屋子,舜正坐在床边弹琴呢。象心里暗暗吃惊,很不好意思地说:“哎,我多么想念您呀~”舜也装作若无其事,说:“你来得正好,我的事情多,正需要你帮助我来料理呢。”以后,舜还是像过去一样和和气气对待他的父母和弟弟,瞽叟和象也不敢再暗害舜了。尧听了大家介绍的舜的事迹,又经过考察,认为舜确是个品德好又挺能干的人,就把首领的位子让给了舜。这种让位,历史上称做“禅让”(禅音shàn)。 舜接位后,也是又勤劳,又俭朴,跟老百姓一样劳动,受到大家的信任。过了几年,尧死了,舜还想把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让给尧的儿子丹朱,可是大家都不赞成。舜才正式当上了首领。 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不少地方还有毒蛇猛兽,伤害人和牲口,叫人们过不了日子。 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他征求四方部落首领的意见:派谁去治理洪水呢,首领们都推荐鲧(音gǔn)。 尧对鲧不大信任。首领们说:“现在没有比鲧更强的人才啦,你试一下吧~”尧才勉强同意。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没有把洪水制服。因为他只懂得水来土掩,造堤筑坝,结果洪水冲塌了堤坝,水灾反而闹得更凶了。】 2、舜,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号有虞氏,故称虞舜。虞舜(虞为地名),是民间的一布衣。舜在历山种过田,在雷泽捕过鱼,在黄河边上烧制过陶器,还在负夏做过生意。舜的家人对舜不好,有时他便去到田里,仰望着天空呼告哭泣。孟子说这是因为他对父母一方面怨恨,一方面又怀恋的缘故。(见《孟子•万章章句上》)哭完回到家里舜仍然不失为子为兄之道。 这样,舜在20岁时就因孝顺而远近闻名,三十岁时,帝尧询问可以重用的人,四岳全都推荐他。于是帝尧便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都嫁给他以观察他如何治家,又让九个儿子跟随他看他如何处事。结果舜把两个妻子安置在沩水河边,让她们遵守作媳妇的礼节来跟家里人相处。而尧的九个儿子也都变得更加纯朴厚道。舜的德行让百姓大大称赞,纷纷前来归附于他。帝尧很满意,便赏赐舜细葛布做的衣服,赠送琴瑟给舜,还为他建容纳粮食的仓廪,给他牛羊。 即便这样,瞽叟、后母及象还是要杀舜。有一次他们让舜上仓廪上干活。舜刚爬到仓顶,他们就在下面点火,想烧死舜。舜想下来可梯子却没了,幸好舜随身带着两个笠帽,他双手拿着笠帽,像鸟儿张翅一样跳下来,没有受伤。瞽叟、后母及象仍不甘心,又叫舜去掏井。舜跳下井后,他们就住井里扔石头,把井填没,想把舜活埋。哪知舜呢,挖井时就多了个心眼,在井壁上掘了一个孔洞,现在他从这个通道钻出来回家去了。 象以为舜这次肯定死了。他跟瞽叟说:“这个妙计是我先想出来的,现在我们来把舜的财产分一分吧~牛羊和仓廪就给你们,两个嫂嫂和那把琴归我。”舜去见象,象吃惊不少,说“我思念你,正难过伤心呢~”舜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对象说:“哦,是这样吧~” 舜依然真诚地对待事奉父母、爱护弟弟愈加勤谨。 帝尧知道这些事后,很是感动,觉得没选错人。于是尧提升舜做负责教育的官员,让他用“五教”去教化人民,整饬百官。后又授与他担任接待宾客的官职(相当于外交部长),样样舜都完成得很出色。这样过了三年,尧决定将天下让给舜。 正月初一,舜在尧的祖庙(文祖庙)受命即天子位(代天子之政)。这一年舜五十岁。 舜践天子位后,首先观察璇玑玉衡。调整对日月五星的测算。然后是祭天地四方,遥祭名山大川,遍祭群神。之后他巡视东西南北四地,与各方酋邦首领核对校正历法,统一行政制度。回来后又到祖庙拜祭了列祖列宗。舜将所治理的全地划分为十二州。他用画图的方式明示刑法,对犯了五刑的人采用流放的方式,用鞭子作为对(犯罪)官员的刑罚,学校用木条(后演变为戒尺)作刑罚。罪犯可以用金(铜)来赎。对偶尔的过失犯罪予以赦免,而对枯恶不悛的家伙则施以重刑。 当时的天下,最严重的问题仍然是治水。舜巡察四方,知道水的危害实在是太大了,知道了百姓生活的苦。回来后他将天下的情况向帝尧汇报。请求流放共工、欢兜、三苗和鲧,并将鲧杀死在羽山这个地方。惩办了这些罪犯天下百姓都心悦诚服。 舜接替尧当部落联盟首领以后,亲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他发现鲧办事不力,就把鲧杀了,又让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他和老百姓一起劳动,戴着箬帽,拿着锹子,带头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种庄稼了。禹新婚不久,为了治水,到处奔波,多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劳 心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而不敢入”】有一次,他妻子涂山氏生下了儿子启,婴儿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门外经过,听见哭声,也狠下心没进去探望。当时,黄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龙门山(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它堵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水挤得十分狭窄。奔腾东下的河水受到龙门山的阻挡,常常溢出河道,闹起水灾来。禹到了那里,观察好地形,带领人们开凿龙门,把这座大山凿开了一个大口子【“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这样,河水就畅通无阻了。后代的人都称颂禹治水的功绩,尊称他是大禹。 舜代天子位8年后尧死了。舜在三年服丧期满后曾避尧子丹朱于南河之南,可天下百姓不依丹朱,都来归附于舜。舜说:“这是天意吧~”于是回到中央,正式称帝,这一年舜61岁。 称帝后舜正式任命天下百官,其中让禹任司空(百官)辅佐舜,主要负责治水。让弃主管农业、契管教育、陶管司法、益负责山川鸟兽丛林、夔管文艺(音乐、诗歌)。舜还特别设立一位纳言官,由龙出任,每天忠实准确地传达政令和回报各方面的情况。 舜说:“啊~你们二十二个人(官员)要恭谨啊,每天都要尽心辅佐上天交给我的事业。我将每三年考核一次大家的政绩,决定升迁或罢免。” 舜特别对禹交待:“去吧,你可要努力做好治水这件大事啊~” 舜还瞅空回家看了父亲瞽叟和后母及弟象,车子上竖着天子的旗帜。可是舜仍然是态度和悦恭谨,保持着做儿子的规矩,另外还封了弟象为有庳侯。 大禹不负所望,治水十三年,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大功告成。 舜年老以后,也像尧一样,物色继承人。因为禹治水有功,大家都推选禹。到舜一死,禹就继任了部落联盟首领。 天下终于太平了,百姓无不感戴舜禹的功德。庆功会上,据说禹创作了《九招》的乐曲,竟招来奇珍异物,凤凰来翔。主管司法的陶号召天下人都要学习大禹,不学的按犯罪论处。由此天下的德政,更上层楼。 舜老了,他就把帝位传给了禹而不是传给他的儿子商均。(商均也不贤,不足以任天下。) 舜称帝39年时,舜正好一百岁。(司马迁在《史记》中比《尚书》所记给减了10岁)。这一年帝舜巡视南方时死在苍梧的乡野间,葬在长江南面的九嶷山,即零陵(今湖南永州市)。舜的两个妻子娥皇和女英闻讯,千里赶来,恸哭不已。汩洒青竹,竹子上就出现了斑纹,这便是我们以后所称的“湘妃竹”。娥皇、女英后来溺死于湘江成为“湘神”或称 “湘夫人”(见《物志》及《述异记》)。另,舜死后,弟象终于悔悟,便重新托生,变成了一头大象,跑到了舜葬处的(舜)田里去耕起了地(“舜葬巷捂,象为之耕”)。当然这是典型中国式的美丽传说,符合后世老百姓的心愿。 这便是舜,一个来自民间的布衣天子。 3、禹的 禹,又称大禹、夏禹、伯禹等,据传姓姒氏,号曰文命,鲧的儿子。禹的故事最主要是治水。 禹治水成功后被授天子位,国号曰夏,姓姒氏。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说禹在舜死后服丧三年期满时,也辟让舜子商均于阳城的,不过天下百姓还是归附(认可)禹。 帝禹,在位10年后于南巡时死于会稽(今浙江绍兴)。生前禹按尧舜的做法曾举皋陶,皋陶死了,又禅天子位给伯益。 三年之丧期满,益亦让帝位给禹子启。这时候我们看到情况发生了变化。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说是“启贤能,天下民心归焉。”而益呢,是因为佐禹历时短,所以诸侯都去朝拜启,并说“这是我们先帝的儿子”。这样启就即了天子位。 这时候,已到了氏族公社后期。生产力发展了,一个人生产的东西,除了维持自己的生活,还有了剩余。氏族、部落的首领们利用自己的地位,把剩余产品作为自己的私人财产,变成氏族的贵族。有了剩余的产品,部落和部落之间发生战争,捉住了俘虏,不再把他们杀掉,而把他们变成奴隶,为贵族劳动。这样,就渐渐形成奴隶和奴隶主两个阶级,氏族公社开始瓦解。 由于禹在治水中的功绩,提高了部落联盟首领的威信和权力。传说禹年老的时候,曾经到东方视察,并且在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一带)召集许多部落的首领。去朝见禹的人手里都拿着玉帛,仪式十分隆重。有一个叫做防风氏的部落首领,到会最晚。禹认为怠慢了他的命令,把防风氏斩了。这说明,那时候的禹已经从部落联盟首领变成名符其实的国王了。禹原来有个助手叫做皋陶(音gāoyáo),曾经帮助禹治理政事。皋陶死后,皋陶的儿子伯益也做过禹的助手。按照禅让的制度,本来是应该让伯益做禹的继承人的。但是,禹死以后,禹所在的夏部落的贵族却拥戴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禹的位子。 启即帝位,结束了尧舜禹三代相袭的“公天下”的禅让制,开启了“家天下”的“世袭制”,标志着我们的历史进入了奴隶制的国家时代。原始社会结束了,我们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朝代———夏朝出现了。 对于舜和禹,孔子也大加赞颂,说“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论 语•泰伯》)意即“舜和禹拥有天下,身为天子,却一点也不谋私利,那真是伟大啊~” 三四十年代,我国史学界受摩尔根《古代社会》影响,认为史前社会末期有一个部落联盟时期。那时国家尚未产生,不过私有意识、观念却有了,争斗、战争也常常在各部落中发生。各部落为了避免流血,必然会在某一时期走到一起来协商解决问题,推举能主持公道,能孚众的领袖(盟主)。这一时期就叫军事民主制时期。郭沫若先生在《中国史稿》中认为传说中的禅让制度反映了部落联盟议事会的情况。翦伯赞《中国史纲要》和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也都主张禅让传说是原始社会军事民主主义特点的反映。
/
本文档为【炎帝与黄帝[终稿]】,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