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农村未婚女性外出打工与通婚地域圈变化关系的实证研究——以安徽C村未婚打工女性为例

2017-11-27 7页 doc 21KB 14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4886

暂无简介

举报
农村未婚女性外出打工与通婚地域圈变化关系的实证研究——以安徽C村未婚打工女性为例农村未婚女性外出打工与通婚地域圈变化关系的实证研究——以安徽C村未婚打工女性为例 农村未婚女性外出打工与通婚地域圈变化关系的实证研究——以安徽C村未婚打工 女性为例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ofAnhuiA.Sci.2006,34(16):4179—4180责任编辑李闰枚责任校对朱永和 农村未婚女性外出打工与通婚地域圈变化关系的实证研究 —— 以安徽C村未婚打工女性为例' 仰和芝,刘小干,谢贵春,叶国平,张颢(井冈山学院政法学院舡西吉安343()09) 摘要以安徽省C村为个案,分析了C村未婚女性外出打x-与通婚...
农村未婚女性外出打工与通婚地域圈变化关系的实证研究——以安徽C村未婚打工女性为例
农村未婚女性外出打工与通婚地域圈变化关系的实证研究——以安徽C村未婚打工女性为例 农村未婚女性外出打工与通婚地域圈变化关系的实证研究——以安徽C村未婚打工 女性为例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ofAnhuiA.Sci.2006,34(16):4179—4180责任编辑李闰枚责任校对朱永和 农村未婚女性外出打工与通婚地域圈变化关系的实证研究 —— 以安徽C村未婚打工女性为例' 仰和芝,刘小干,谢贵春,叶国平,张颢(井冈山学院政法学院舡西吉安343()09) 摘要以安徽省C村为个案,了C村未婚女性外出打x-与通婚地域圈变化状况的关系 关键词农村未婚女性;外出打工;通婚地域圈 中图分类号C91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06)16—4179—02 1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大批农 村未婚女性流入经济较发达地区打工,成为引人注目的社 会现象.农村未婚女性就其自身而言,从农村到发达地区, 从乡下妹到打工妹,从交往环境的较封闭的到相对开放,地 域,身份,交往与思想观念等都会发生巨大而深刻变化.这 必然导致她们婚姻观念的变化和婚姻对象选择范围的变 化.伴随着这些变化,是在我国大范围内悄然出现的部分农 村打工女性离开家乡跨地区婚嫁的事实.笔者通过对安徽 c村外出打工女性跨地区婚嫁现象的实证调查结果的综合 分析,来初步探讨农村未婚女性外出打工与农村通婚地域 圈变化间的关系. 2基本概念的界定 2.1农村未婚女性农村未婚女性是指具有农村户籍且 没有结婚的年龄在18岁以上的女性,她们当中有的在家乡 已有了经双方家长认可的未婚夫. 2.1跨地区婚姻跨地区婚姻,本文指跨县,跨省或嫁到城 市的婚姻模式. 2.1农村通婚地域圈农村通婚地域圈,即农民最终择偶 的空间范围.通婚地域圈的大小,除了与人们的活动空间范 围有关,也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条件,社会环境,以及传统思 想,生活方式等有一定关系. 3调查对象和研究方法 笔者将调查点选在安徽北部的C行政村(共16个自然 村),系非随机抽样选取的样本.安徽是农村未婚女性外出 务工大省,而C行政村是该省女性人口外出打工较多的行 政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村目前未婚女性外出务:I:的 大概面貌和现实处境,因而具有一定的类型分析意义. 3.1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主要为C村自1982年以来,因 外出打工原因跨地区跨地区婚嫁的所有女性或其父母家 人.同时,为了掌握自1970年以来C村女性婚嫁的通婚地 域圈,走访了C村村委会及C村所在乡镇的派出所和民政 部门.还通过访谈部分村民对研究素材进行补充和丰富. 3.2研究方法基于此项研究的目的和特点,在调查中主 要通过入户深度访谈,座谈交流,查阅有关该村女性结婚登 记和户口迁移的材料等方式采集资料.此项研究的调查于 2006年春节期间完成.选择春节是因为,按照农村风俗,外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农村打工女性的跨地区婚姻状 况与和谐社会建设"(05SH217o 作者简介仰和芝(1969一),女,安徽合肥人,博士,副教授,从事农村 社会学,道德哲学方面的研究. 收稿日期2006.05—17 嫁的女儿一定要回娘家给父母拜年,事实卜,c村跨地区远 嫁的女性绝大部分春节期间都回来了: 4调查结果分析 4.1未婚女性外出打工现状自1982年第1个未婚女性 去北京打工起,c村未婚女性外出务I人数比例逐年稳步 上升,从1995年开始,有明显扩大化趋势,而从2001年开 始,这个村子里除了1户人家的女孩腿部有残疾,不便外 出,18岁以上的未婚女子全部外出打. 从2005年来看,截至年底,C村人口1687人:全村外 出务工(此处指离开本县)者507人,其中男性为301人,占 外出务工总人数59.36%,女性为206人,占外出务]总人 数40.63%,其中未婚者为136人,占外出务总人数26.82%: 4.2未婚女性外出打工动机调查显示,C村未婚女性外 出打工原因主要有:家庭经济状况不好,挣钱帮助家庭;不 愿意一辈子做农民,想通过出去打工寻找发展的机会;追求 独立;增长知识,见见世面;在家里,除了农忙,无所事事;看 别的女性出去打二『,自己也跟着去;同龄人都外出找事做, 呆在家里,乡亲说闲话 4.3未婚女性外出打工与通婚地域圉变化的关系 4.3.11970年至1982年C村女性的通婚地域圈状况新中 国成立之后,我国农村妇女的婚姻自主程度增高:但是由于 传统农村男女交往的范围有限,农村女性在婚姻对象的选 择上往往仍然多局限在本村,乡,县. 以C村为外,1970年至1982年,C村共有144名女性 出嫁,嫁在本村18人,出村但在本乡56人,出乡(主要是邻 乡)但在本县65人,出县但在本省5人,跨省为0人:5名跨 县远嫁的女性,2人经自己在该县的亲戚介绍,2人经有亲 戚在该县的同村人介绍,另1人是嫁给其父亲战友的儿子: 4.3.21983年至2000年C村女性通婚地域圈状况1983 至2000年C村有51名没有外出打工经历的女性出嫁,其 通婚地域圈如下:本村内5人,本乡内14人,本县内27人, 跨县4人,跨省1人.3名跨县远嫁的女性,2人经自己在该 县的亲戚介绍,1人是自己父亲生意伙伴的儿子,1人经有 亲戚在该县的同村人介绍,跨省远嫁的女子是通过广播交 友认识的. 4.3.31983年至2005年C村女性的通婚地域圈状况.改 革开放后,农村经济的活跃,大批农民的流动,增加了农民 与外界交往的机会,这为农民婚姻流动和农村通婚圈的拓 展创造了现实条件. C村打工女性跨地区婚嫁现象的出现,始于1983年. 当时该村一位在北京打工的女性认识了一位在北京当兵的 安徽农业科学2006生 山东男青年,两人自由恋爱并结婚,这在当时引起轰动,也 在周围引起轰动.从那以后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但在1995 年之前,仅为局部的现象,1983年至1995年c村64名曾 外出打【女性的通婚地域圈如下:本村内4人,本乡内l6 人,本县内27人,跨县l5人,跨省2人.从1996年开始有 扩大化的趋势,1996年至2002年c村44名曾外出打女 性的通婚地域圈如下:本村内2人,本乡内8人,本县内l4 人,跨县l6人,跨省4人.近二三年愈演愈烈,2003年l0名 打:r女性通婚地域圈如下:本村内1人,本乡内1人,本县 内2人,跨县5人,跨省1人.2004年9名打工女性结婚, 通婚地域圈为:本村内0人,本乡内1人,本县内2人,跨县 5人,跨省1人.2005年l1名打工女性结婚,通婚地域圈 为:本村内0人,本乡内0人,本县内1人,跨县6人,跨省4人. 从跨县来看,安徽总共56个县,c村女性婚嫁范围已 及l7个县.从跨省看,c村姑娘通婚范围已及北京,上海, 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山东,河南,江西,湖南,陕西等 省市. 从以上几组数据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c村女性外 出打,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c村女性的通婚地域范 围.当笔者问及农村未婚女性外出打工对农村通婚地域圈 的影响这一问题时,C村村民们的看法也比较一致,普遍认 为未婚女性外出打工兴起后,c村通婚地域范围出现了明 显的变化.c村村民也在慢慢接受着这一变化,如今,c村 居民对村里的女孩远嫁已习以为常.父母也越来越认可女 儿跨越地域的婚恋行为. 4.4农村打工女性跨地区婚姻模式出现的主要因素 4.4.1恋爱婚姻选择空间和对象的变化.离家外出打【前,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较单纯,农村女性基本上局限在血缘, 亲缘和地缘的狭窄范围之内,亲朋戚友与社区就是最重要 的社会关系,婚姻对象当然离不开这个范围了.出门打一【, 业缘关系的出现,使不同地区,民族的青年人走到一起,打 破了原来狭小的空间范围,选择恋爱婚姻对象的空间明显 扩大,农村未婚女性有更多的机会结识不同的异性,择偶机 会增多,这使通婚范围在地域上跨越县际,省际界限有了现 实可能性. 4.4.2婚姻自主意识增强.从农村到城市等较发达地区工 作,生活环境的变化,城市文化的熏陶会对农村未婚女性的 恋爱婚姻观念产生一定的影响.许多外出打过工的女性在 接受访问时都示,走出去使她们的视野变得开阔,她们头 脑中传统的婚姻观念受到强烈冲击.她们对幸福,自由婚姻 的追求日渐强烈,希望主宰自己的婚姻生活.当在外务]一遇 到异乡的意中人时,她们也会与父母亲人沟通,但一旦父母 亲人反对,她们往往会顶住父母的压力,冲破地域的界限, 追求自由恋爱和自愿结合. 4.4.3打T生活容易使女性恋爱时突破地域限制.打T生 活辛苦,单调,再加上背井离乡,在打工地缺亲少友,社交圈 子狭窄,使外出打工的农村未婚女性往往有强烈的孤独感. 在这种生存处境下,只要有可能,她们往往想通过恋爱,寻 求情感寄托,而且对对这种情感寄予很高的期望.这时假如 能遇到一个各方面还过得去的在一起打工的未婚男性,共 同的打经历,共的异乡漂泊r能会使他们走到一一起,产 生感情,最后走向婚姻,而地域的相隔变得不再是婚娴必须 加以考虑的重要条件: 4.4.4有些农村女性试图通过婚娴在比较发达的地区 对于女性来讲,婚姻的问题不仅是情感的问题,还是决定她 的发展前途和未来人生的根本的问题:}H?打r,为未来寻 找机会本来就是她们的目标之一.打_r地比较发达的经济 和优裕的生活条件以及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吸引着她们, 有些女性不愿意再回到农村老家过面朝黄J背朝天的日 子.要想留下来,嫁给当地人往往就是唯一的选择:当笔者 问及那嫁到打T地的女性的动机时,她们的回答大致相 同,即"当地经济条件比家乡好,生活水平比家乡高": 5讨论 (1)农村未婚女性外出打?[引起的农村通婚地域圈一 定程度}的拓展,是农村女性流动影响农民婚娴意识及其 生活的典型表现,从深层次上讲,是我同改革开放的必然产 物,是我国社会经济大发展的产物,是中同社会发展和现代 化进程中所出现的一种必然现象. (2)相对于传统农村的缺少流动和地域狭小的通婚范 围,农村未婚女性外出打工导致的农村婚姻地域圈拓展,改 变了传统婚姻的地域走向,对于血缘与地缘相互重合的农 村传统婚姻模式是一个有效的突破它的出现意味着农村 女性对婚姻有着更多的选择机会和更自主的择偶方式;这 也有利于城乡,区域之间的婚姻趋同;有利于婚姻结构的优 化;有利于优生,提高人口质量;有利于增强社会的流动和 异质分子的进入所造成的活力;有利于拓宽农民交往空间, 开阔了眼界;有利于带动区域和城乡之间的不同思想观念, 文化传播,交流和融合.当然,不可否认,农村打女性跨地 区婚姻模式也同时存在着一些因距离和地域差异引发的不 良后果,给当事人及其家人带来负面影响但是在总体上, 这种婚姻模式的出现无疑体现了社会的进步? (3)随着我国现代化的深入发展,农村人口流动将在一 定时期内长期存在,所以,因农村未婚女性外}H打【引发的 通婚地域圈的拓展今后还会有扩大化趋势: (4)随着农村打工女性跨地区这一婚姻模式的出现和 扩大化趋势,它引发了许多疑问,如它的发展趋势如何?它 的出现对当代中国农村婚姻乃至中国婚姻变迁的影响如 何?它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如何?研究探索这些问题,对 于了解农村乃至中国当前婚姻变迁的趋势和规律,提高婚 姻家庭素质,稳定社会关系,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构 建,必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5)安徽C村提供了一个比较典型的农村打j女性跨 地区婚姻的例子,但是需要说明的是,跨地区婚姻的地区差 异性和个体差异性相当大.这是以后需要进一步关汴的领域: 参考文献 …雷洁琼.改革以来中国农村婚姻家庭的新变化L~1】.北京:北京大学 出版社,1994. 『2]黄润龙,仲雷,畅来性.江苏外来女婚心蚬念和1皤白现状的比较研 究tJ].人口学刊,2000(2):60—65. 『3l新山昏姻格碣变动与乡村发展lJ1.人r『学刊,2002(2):32—36. 『4]王宗萍.高度集巾的婚姻挤压最令人担IZ[J].人【_]研究,2003(5):43.
/
本文档为【农村未婚女性外出打工与通婚地域圈变化关系的实证研究——以安徽C村未婚打工女性为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