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2017-10-13 36页 doc 150KB 24阅读

用户头像

is_616397

暂无简介

举报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1)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和独立思考,理解“断发易服”“废止缠足”“菜篮子工 程”“安居工程”等概念的内涵和意义; (2)通过归纳、比较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通 过思考“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站在 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3)理解中国近代一些风俗习惯的进步,是人们追求进步、民主和文明的表现。掌握 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理解概念,分析探究问题,历史对比,专题讨论。 (1)课前同学...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1)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和独立思考,理解“断发易服”“废止缠足”“菜篮子工 程”“安居工程”等概念的内涵和意义; (2)通过归纳、比较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通 过思考“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站在 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3)理解中国近代一些风俗习惯的进步,是人们追求进步、民主和文明的表现。掌握 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理解概念,分析探究问题,历史对比,专题讨论。 (1)课前同学通过上网查资料、社会调查等方式,课堂上通过材料学习法和观察学习 法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 (2)通过思辨学习法分析中国人民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的原因。最终建构知识体系, 学会学习; (3)引导学生从身边事例中列举一些社会现象并进行归纳,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感觉 到历史就在身边。 (1)使学生认识到我国人民近代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是文明、进步的表现, 认识到进步的文明终将取代落后的习俗。 (2)深刻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真正实现新生活新风尚。中 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根本前提。 从衣、食、住和社会风俗等方面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发生变化的基本 史实 结合上学期学过的《历史》必修1的,认识影响中国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 这一课初中已接触了部分内容,学生有一定的基础,而且内容与人们的现实生活联系密 切,学生很容易直观感受,具有较浓厚的兴趣。大量的使用图片,或以采访年长者的方式及 了解自己家庭生活的变化,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的 效果。但学生往往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社会的变化引起生产方式的变化,而生产方式的变化,最终导致人们物质生活与社会习 俗发生相应的变化。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现在,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与习俗发生了翻天覆 地的变化。《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这节课,从两个方面描述了这一变化。第一目“动荡 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描述了我国近代大城市人们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及其在衣食住与 风俗习惯方面的变化。第二目“新中国的新生活新风尚”,则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乡 人们物质生活和风俗习惯变化状况,特别强调了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 1 表现和一些新风尚的涌现。教材中配有一些史料的图片,教学时要促使学生看图片,思考史 料中提出的问题,并要求学生从身边的事例中梳理出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 【方法一】听着怀旧的经典老歌,翻开一张张发黄陈旧的照片,过去的人物,逝去的风尚又跳到眼 前。面对过去的二十世纪,我们却似中途进场的电影观众,尽管片中的高潮让我们看得很过瘾,但对没看 到影片的开头感到深深的遗憾。 我们的爷爷奶奶,他们的孩提生活、青春年华,他们的衣食住行,他们的爱好,他们那个年代的流行 和我们有什么不同,让我们一起来参观一下吧! (演示导言)“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自从中国步入近代。中国人民的衣、食、住、行及 社会习俗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长期以来,中国人民却仍未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改革开放以后,中 国人民迫切要求改变这种贫穷落后面貌,正如邓小平所说:“中国人民穷了几千年了,现在是改变这种状 况的时候了。”在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指引下,全国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终于实现了这一愿望,在 20世纪末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学完这课后,我们将会 很明白,这世界为什么变化快。先看看不同时期中国人有代表性的穿着打扮吧。 师:同学们都知道,赵本山和宋丹丹是我国著名的小品演员,他们合演的许多小品脍炙人口,深受大 家喜爱。由他们合演的小品《昨天、今天、明天》,就把全国男女老少乐翻了天。下面,我选取其中一段, 让大家欣赏一下。 (多媒体课件播放小品)《昨天、今天、明天》选段 宋丹丹:俺俩搞对象那会儿吧,我就想送他一件毛衣,那会儿穷,没钱买;赶上呢我正好给生产队放 羊,我就发现那羊脱毛,我就往下薅羊毛。晚上回家呢,纺成毛线,白天一边织毛衣,一边放羊,一边再 薅羊毛。结果眼瞅着织得差俩袖了,让生产队发现了,不但没收了毛衣,还开批斗会批斗我,那会儿不是 有个罪名叫…… 崔永元:挖社会主义墙角! 宋丹丹:是,给我定的罪名就叫薅社会主义羊毛。 崔永元:这罪过不轻啊! 崔永元:我听出来了,这个定情物实际上就是没有送成,那结婚的时候就没有像样的彩礼,有没有? 宋丹丹:说出来都不怕大伙笑话,他家穷的啥都没有! 赵本山:别巴瞎,当时还有一样家用电器呢! 崔永元:还有家用电器呀?! 赵本山:手电筒么! 崔永元:哎呀,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定情物,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彩礼,但是你看大叔大妈风风雨雨这么 多年,过得挺好,我觉得就是这个一如既往的劲儿啊,就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赵本山:嘿嘿,别向我们学习,俺俩感情出现过危机。 崔永元:以前? 赵本山:现在。 崔永元:怎么回事儿? 赵本山:改革开放富起来之后,我们俩盖起了二层小楼。这楼盖完了,屋多了,突然跟我提出来要分 居,说搁一个屋准耽误她学外语,完事呢说感情这个东西是距离产生美。结果,我这一上楼,距离拉开了, 美没了!天天吃饭啥的也不正经叫我了,打电话,还说外语:“Hello哇,饭已OK了,下来咪西吧!” 师:好,小品就欣赏到这儿。不知大家从这段小品中感受到什么? 2 生:我感受到中国老百姓的物质生活和生活习惯在改革开放前后发生了巨大变化。 师:的确如此。如果我们再把视野投射到一百年前,就会发现现在社会生活相对于一百 年前发生的变化更是巨大。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本单元的第1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来对比一下我们生活中的“今天”与“昨天”的变化。 1、变化原因: (1)鸦片战争打破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 (2)西方物质文明和思想文化的影响 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西方殖民者给中国的通商城市带来了建立在近代科 技发展基础上的生活方式。如在电影《日出》《金粉世家》中,我们就看到旧上海租界里有留声机、 自鸣钟、霓虹灯、西式轿车、电报、西式餐厅、舞厅、银行和操各种语言的多种肤色的外国人,这 对闭关锁国的清朝人僵化的生活方式影响很大。 与此同时,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一些与城市工商业发展相配套的城市基础设施兴起了,它包括 电灯照明、火车运输、自来水供应和宽阔的马路等。这些基础设施的出现,势必影响到城市居民的日常生 活,打破市民多年来旧的生活习惯。 (3)辛亥革命的影响: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当时人们崇尚新礼仪、 追求新风尚。 2、表现:衣、食、住、风俗 (1)衣(服饰): 1)特点: ?样式变化不大,宽松肥大,遮盖了女性的曲线;反映了晚清时期,在封建伦理道德之下,人们的思 想拘谨、保守、呆板; ?服饰和阶级身份紧密相连,有着繁复的制度和规定,反映了古代封建社会的等级森严,但也反映了 当时的民族特色; ?是手工产品,历代服饰既体现了我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水平。也反映我国的文明文化的历程。 2)变化: ?通商口岸的“洋布”、“洋装”渐渐进入城市百姓生活; ?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青睐。 ?20世纪20、30年代,中国服装五花八门——西服、粗布大衫、旗袍、学生装、欧 式裙子。 是孙中山先生倡导的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服装。 中山装五个扣代表中国五大民族,袖口三个扣代表孙中山先生 所倡导的三民主义,上衣四个兜代表东南西北全国的统一。中山装 以特有的政治含义很快被中国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接受并迅速推 广开来。 辛亥革命不仅带来了社会的剧变,而且也促使服装的变革更为 迅速而明显。中山装就是在这一变革中诞生的。 中山装是中国现代服装中的一个大类品种。其上衣的左右上下 各有一个带盖子和扣子的口袋,下身是西裤,这是辛亥革命后流行 起来的服装,以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做临时大总统时穿用而流 行于世,故称中山装。毛泽东主席对“中山装”很欣赏,他一直坚 3 持穿中山装,因而国外朋友又称中山装为“毛式制服”。它具有我国民族的特点,穿着简便、舒适、挺括, 在民国18年制定国民党宪法时,曾规定一定等级的文官宣誓就职时一律穿中山装,以表示遵奉先生之法。 中山装的由来,据说是孙中山先生在广州任中国革命政府大元帅时,感到西装样式繁琐,穿着不便, 而中国服装在实用上亦有缺点。1902年,孙中山到越南河内筹组兴中会,偶入河内由广东人黄隆生开设的 洋服店,为了节省外汇,并能体现中国国情而授意黄隆生一种美观、简易而又实用的中国服装,黄参 考了西欧和日本服装式样,并结合当时南洋华侨中流行的“企领”文装上衣和学生装而设计缝制成的。但 是,也有资料称,中山装原由当时的军装改制而成的。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上海居住时,有一次,他将一套已经穿过的陆军制服拿到著名的亨利服装店请裁缝改成“便服”,改成“便服”后仍有点像军制服。但 在便服中,它既非“唐装”,更非“西装”,店员便为之起名为中山装。由于孙中山先生在海内外声望很高, 这种服式便不胫而起,迅速流传全国。当时的中山装背面有缝,后背中腰有带,前门襟钉9个钮扣,上下 口袋都有“胖裥”。后来逐步演变成现在的款式:关闭式八字形领口,装袖,前门襟正中5粒明钮扣,后背 整块无缝。根据《易经》周代礼仪等内容寓以意义,如依据国之四维(礼、义、廉、耻)而确定上衣前身 设4个口袋,依据国民党区别于西方国家三权分立的五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而确定 前门襟为5粒钮扣,又依据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而确定袖口还必须有3粒扣子等。袖口可开叉 钉扣,也可开假叉钉装饰扣,或不开叉不用扣。明口袋,左右上下对称,有盖,钉扣,上面两个小衣袋为 平贴袋,底角呈圆弧形,袋盖中间弧形尖出,下面两个大口袋是老虎袋(边缘悬出1.5—2厘米)。裤有三 个口袋(两个侧裤袋和一个带盖的后口袋),挽裤脚。很显然,中山装的形成在西装基本形成上又揉合了中 国传统意识,整体廓形呈垫肩收腰,均衡对称,穿着稳重大方。 【备课资料】旗袍 始于清代,清太祖努尔哈赤领军南征北战,统一了关外女真族各部。设立了清军中的红、蓝、黄、 白四正旗。入关后又增添镶黄、镶红、镶蓝、镶白四镶旗,以此来区分、统驭所属军民,称做“八旗”。 八旗所属臣民的妇女习惯穿长袍,是满族妇女的土著服装,故此而得名。 今天我们所见的旗袍,是汉族女子在穿着中吸收了西洋服装式样不断改进而定型的。旗袍是清代的旗 人之袍,是贵族的衣饰,现代意义的旗袍,诞生于20世纪初叶,盛行于三四十年代,是中国女性服装的代表。行家把上个世纪20年代看作旗袍流行的起点,三十年代它到了顶峰状态,很快从发源地上海风靡至全 国各地。当时上海是上流名媛的福地,她们热衷于游泳、打高尔夫、飞行术、骑马,奢华的社交生活和追 赶时髦,注定了旗袍的流行。由于上海一直崇尚海派的西式生活方式,以致后来出现了“改良旗袍”,从遮 掩身体的曲线到显现玲珑突兀的女性曲线美,使旗袍彻底摆脱了旧有模式,成为中国女性独具民族特色的 时装之一 经过多年的修正与改良,旗袍已经成为一种能很好体现女性曲线美的服装,用最中国的布料,丝绸、 锦缎,做成最中国的服装———旗袍,穿在发髻高挽身段窈窕的中国女子身上,那种东西方审美观的完美 结合、东方的神韵,令人叹为观止。旗袍的美是一种典雅而高贵的美,这种由旗袍内涵所决定的文化品位 限制了它的普及、大众化,同时它对穿着者的要求也十分苛刻,这不仅仅表现在对身体的要求上,同时也 表现在对穿着者内涵及气质表现上,而且,旗袍的出现对背景、环境、气氛要求特别讲究。旗袍的美是一 种距离的美,一种静止的典雅美。 旗袍以其流动的旋律、潇洒的画意与浓郁的诗情,表现出中华女性贤淑、典雅、温柔、清丽的性情与 气质。旗袍追随着时代,承载着文明,显露着修养,演化为天地间一道绚丽的彩虹。今天中国的旗袍已将 美的憧憬、美的风韵洒向世界。世界许多国家的女性也对中国的旗袍情有独钟。 (2)食: 1)传统饮食——中餐 南方饮食:米饭、海鲜 北方饮食:面食、肉类 4 满汉全席;中餐的八大菜系。 满汉全席是我国一种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巨型宴席。既有宫廷菜肴之特色,又有地方风味之精华;突 出满族菜点特殊风味,烧烤、火锅、涮锅几乎不可缺少的菜点,同时又展示了汉族烹调的特色,扒、炸、 炒、熘、烧等兼备,实乃中华菜系文化的瑰宝。 满汉全席原是官场中举办宴会时满人和汉人合坐的一种全 席。满汉全席上菜一般起码一百零八种,分三天吃完。满汉全席菜式有咸有甜,有荤有素,取材广泛,用 料精细,山珍海味无所不包。 满汉全席菜点精美,礼仪讲究,形成了引人注目的独特风格。满汉全席,分为六宴,均以清宫著名大 宴命名。汇集满汉众多名馔,择取时鲜海味,搜寻山珍异兽。全席计有冷荤热肴一百九十六品,点心茶食 一百二十四品,计肴馔三百二十品。合用全套粉彩万寿餐具,配以银器,富贵华丽,用餐环境古雅庄重。 席间专请名师奏古乐伴宴,沿典雅遗风,礼仪严谨庄重,承传统美德,侍膳奉敬校宫廷之周,令客人留连 忘返。全席食毕,可使您领略中华烹饪之博精,饮食文化之渊源,尽享万物之灵之至尊。 关于它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说“汉满全席”起兴于清代不假,但“汉满全席”并非源于满清宫廷, 而是江南的官声菜。据李斗所著的《扬州画舫录》录:“上买卖街前后寺观,皆为大厨房,以备六司百官食 次”。这里的六司百官食次即为“汉满全席”的原型!李斗《扬州书舫录》是关于“汉满全席”的最早记载。 从现在可得的文字资料来看,“汉满全席”源于扬州,其实就是汉族早就有的饮食代表形式之一!只不过后 来被满清窃取为“满清的宫廷特色”! 另一说法是,“满汉全席”这一名称来源于一段相声。20世纪20年代在北京和天津献艺的著名相声演员万人迷编了一段“贯口”词,罗列大量菜名,名为“报菜名”,颇受听众欢迎。30年代在北京与张傻 子。高德名,绪德贵,汤瞎子一同登台表演的著名相声演员戴少埔擅长这个段子(戴少埔于40年代初逝世 于天津),当时仍称这段贯口为“报菜名”。后来传来传去竟被讹称为“满汉全席”。 我国的菜系,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由于气候、地理、历史、物产及饮食风俗的不同,经过漫长历史演 变而形成的一整套自成体系的烹饪技艺和风味,并被全国各地所承认的地方菜肴。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流 派。其中最有影响和代表性的也为社会所公认的有:鲁、川、苏、粤、闽、浙、湘、徽等菜系,即被人们 常说的中国“八大菜系”。鲁、川、苏、粤四大菜系形成历史较早,后来,浙、闽、湘、徽等地方菜也逐渐 出名,就形成了我国的“八大菜系”。 :即山东菜系,由齐鲁、胶辽、孔府三种风味组成。是宫廷最大菜系。以孔府风味为龙头。山东 菜系对其他菜系的产生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鲁菜为八大菜系之首。 :即四川菜系。以成都菜为代表。四川菜系各地风味比较统一。主要流行于西南地区和湖北地区, 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川菜馆。川菜是中国最有特色的菜系,也是民间最大菜系。 :即江苏菜系。由徐海、淮扬、南京和苏南四种风味组成,是宫廷第二大菜系。今天国宴仍以苏 菜为主。 :即广东菜菜,由广府、客家、潮汕三种风味组成,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粤菜馆。在国内、海 外影响极大。不仅香港、澳门,而且世界各国的中菜馆,多数是以粤菜为主。粤菜是国内民间第二大菜系, 地位仅次于川菜。在国外是中国的代表菜系。粤菜以广府风味为代表。 :闽菜是以闽东、闽南、闽西、闽北、闽中、莆仙地方风味菜为主形成的菜系。以闽东和闽南风 味为代表。 :即浙江菜系,以杭州菜为代表。浙江菜系各地风味比较统一。主要流行与浙江地区。和江苏菜 系中的苏南风味、安徽菜系中的皖南、沿江风味较近。 :即湖南菜系,以长沙菜为代表。湖南菜系各地风味统一。主要流行于湖南地区,包括湘江流域、 洞庭湖区和湘西山区三个地区的菜点特色。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湘菜馆。是民间第三大菜系。 :即安徽菜系。包括皖南、沿江、沿淮三种风味。以皖南风味为代表。皖南风味主要特点是:擅 长烧、炖,讲究火功,并习以火腿佐味,冰糖是鲜,善于保持原汁原味。沿江风味以烹调河鲜、家禽见长, 5 讲究刀工,注意形色,善于用糖调味,擅长红烧、清蒸和烟熏技艺,其菜肴具有酥嫩、鲜醇、清爽、浓香 的特色。沿淮风味有质朴、酥脆,咸鲜、爽口的特色。在烹调上长于烧、炸、馏等技法,善用芫荽、辣椒 配色佐味。 2)变化:西餐 ?传入的时间、原因: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蜂拥而入,来中国的洋人与日俱增, 从而把西餐烹饪技术带入中国。 ?对中国传统饮食的影响:西餐中常用原料进入餐桌,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出现。 【合作探究】 ?烹饪方式、食品种类、就餐环境、礼节要求存在明显; ?中方饮食把追求美味奉为进食的首要目的,“以味为核心”;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讲求食 物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等含量是否搭配合宜,卡路里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 材料一:本号不惜工本、置有外国机器,聘请旁通泰西化学饼师,选买上等洋面,精制各式面包、饼 食,各样罐头、饼干,已蒙远近贵客光顾。„„今再改良,以西式饼之材料制造中秋月饼,不独适口,而 且花样新奇。——《大公报》上广告《新式中秋月饼》(1906年9月9日) 材料二:在当时上海新建的建筑群中,可以清晰地发现西方各种建筑流派与各个时期的建筑样式的影 子,有的简直是复本,实为世界建筑史上罕见。这一时期,在上海城市建筑的风格上,英国式、希腊式、 西班牙式、法国式、俄国式、美国芝加哥学派式、日本式等互相渗透,一方面反映了上海建筑的半封建半 殖民地时代的烙印,另一方面客观上凸现了世界文明包括建筑文明的共识、互融的走势。 ——陈燮君《在世界博览中凸现城市文明》 (3)住: 1)原因:受外国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的使、领馆区建筑式样的影响 2)特点:传统民居和欧式洋房、中西合璧豪宅的出现 3)代表:北京四合院、圆明园 四合院是北京传统民居形式,辽代时已初成规模,经金、元,至明、清,逐渐完善,最终成为北京最 有特点的居住形式。所谓四合,“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 字形。经过数百年的营建,北京四合院从平面布局到内部结构、细部装修都形成了京师特有的京味风格。 北京四合院规模小的只有一院(图一),多数有前(外)后(内)二院(图二)。 图一 图二 图三 外院横长,大门开在前左角即东南角,进入大门,迎面在外院东厢房的山墙上筑砖影壁一座,与大门 组成一个小小的过渡空间。由此西转进入外院。大门之西正对民居中轴的南房称“倒座”,作客房,外院 还有男仆室及厨、厕;由外院通过一座垂花门式的中门进入方阔的内院,即全宅主院。 北面正房称“堂”,大多为三间,遵守着明清朝廷“庶民庐舍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拱,饰彩色” 的规定。正房开间和进深尺寸都比厢房大,故体量最大。正房左右接出耳房,由尊者长辈居住。耳房前有 小小的角院,十分安静,所以也常用作书房。这种一正房两耳房的布局称作“纱帽翅”。正房前,院子两 侧各建厢房,其前沿不超越正房山墙,所以院落宽度适中,空间感觉甚好。 6 厢房是后辈们的居室。正房、厢房朝向院子都有前廊,用“抄手游廊”把垂花门与这三座房屋的前廊 连接起来,可以沿廊走通,不必经过露天。廊边常设坐凳栏杆,可在廊内坐赏院中花树。 所有房屋都采用青瓦硬山顶。正房之后有时有一长排“后照房”,或作居室,或为杂屋。较大的民居可以在堂后再接出一 座四合院,以居内眷。或更在全宅一侧接出另外一组四合院,也有的在一侧接出宅园。(图三) 开在前左角的民居大门称“青龙门”,按后天八卦,北为坎,东南为巽,故宅门的此种布局称坎宅巽 门,按风水观念认为是吉利的。实际上,宅门不设在中轴线上,使得从宅外进入必先通过一个小小过院, 有利于保持民居的私秘性和增加空间变化(只有王府的宅门才放在中轴线上,认为以王侯之尊,即使不作 坎宅巽门也可以免除外邪的侵害)。其他地区,不论南北,在一般民居中,坎宅巽门也十分通行。宅门都 是一间,按大小和规格又有数种:如广亮大门等级最高,进深大,门扇安在中柱一线,前后各有一个空间, 前部空间两侧设守门人条凳,额枋下有雀替;金柱大门较小,门扇前移,安在金柱(即老檐柱)一线,门 前空间也较小;蛮子门更小,门扇更前移,安在外檐柱一线,门前没有空间(图四)。以上三种都用在官 宦人家。再小的是如意门,有的面阔只及半间,门扇也在外檐柱,用在虽非官宦而相当殷富的人家。最小 的是墙门,没有进深,门上有小屋顶,或模仿西洋建筑砌通天柱(图五)。 图四 图五 图六 图七 从外院进入内院的中门,通常是一座称为垂花门的小门屋,施悬山“勾连搭”顶(即前后两个双坡顶 相接),造型玲珑,相当华丽,预示由此进入内宅,丰富了内外二院的景观(图六)。在垂花门后檐柱处 常设门扇,称屏门,作用类同仪门,平时关闭,人由门前左右廊道绕入,遇大事或贵客莅临才开启。以中 门间隔内外,不仅保持了内院的安静,同时也含有宗法礼制的意义。宋代一部生活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事 林广记》说:“凡为宫室(此指宅院),必辨内外,……男治外事,女治内事,男子昼无故不处私室,妇 人无故不窥中门”;“女仆无故不出中门,有故出中门亦必拥蔽其面”。可见,中门来源之早,是区别内 外所必需。 北京四合院亲切宁静,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庭院方阔,尺度合宜,院中莳花臵石,一般种植海棠树, 列石榴盆景,以大缸养金鱼,寓意吉利,是十分理想的室外生活空间,好比一座露天的大起居室,把天地 拉近人心,最为人们所钟情。遇婚丧大事可在院内临时搭建大棚,以待宾客。抄手游廊把庭院分成几个大 小空间,但分而不隔,互相渗透,增加了层次的虚实映衬和光影对比,也使得庭院更符合人的日常生活尺 度;家庭成员在这里得到交流,为创造亲切的生活情趣起了很大作用(图七)。 北京四合院庭院方正,是为冬季多纳阳光。冀南和晋陕豫等地,夏季西晒严重,院子变成南北窄长, 以减少阳光。西北甘肃、青海,风沙很大,院墙加高,称为“庄窠”。东北土地辽阔而气候寒冷,为更多 接纳阳光,院子常十分宽大,宅墙内空地甚多。各地的四合院,适应家居生活的需要,都有着不同的特点。 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有“万园之园”的美称,原为清代举世无双的皇家御苑。从1709年开始营建,至1809年基本建成,历时一个世纪。此后的嘉庆、道光、咸丰三代屡有修缮扩建,历时150多年。 人们习惯上所称的圆明园,实际上是由圆明、长春、绮春(后改名“万春”)三园组成,总面积达347公顷。它的陆上建筑面积比故宫还多1万平方米,外围周长约10公里。水域面积等于一个颐和园。 圆明园系一座水景园,水面占全园面积一半以上。在山环水绕之中,分布着140多个景区,汇集了当时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的特点,融我国古代造园艺艺术精华,以园中之园的艺术手法,将诗情画意融化于千 7 变万化的景象之中。其中有50多处景点直接模仿外地的名园胜景,如“平湖秋月”、“苏堤春晓”、“三潭印 月”、“曲院风荷”等,都来自于杭州的西湖十景,不仅模仿建筑,连名字也照搬过来。还有仿桃花源的“武 陵春色”、仿庐山的“西峰秀色”、仿狮子林的“叠石迷宫”等等,汇集了无数天下胜景和名园的精华。 圆明园中还建有西式园林景区。最有名的“观水法”,是一座西洋喷泉,还有万花阵迷宫以及西洋楼等, 都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 圆明园不仅有极为精美的陈设、装饰,还收藏和陈列着全国罕见的珍宝、文物、名人字画、秘府典籍、 钟鼎宝器、金银珠宝和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华。圆明园不仅是一座皇家的大园林,还是一座综 合性的艺术宝库;一座宏大的博物馆。 1860年和1900年,圆明园被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抢掠并付之一炬。 以上三张拍摄于1875年的圆明园老照片,由英国人托马斯?查尔德(1841-1898)拍摄。分别表现了当时圆明园谐奇趣景区的全景、主楼楼体和北侧建筑。在略微发黄的照片中,当年西洋建筑的 整体风格犹存,石制建筑构件上精巧的雕刻纹饰清晰可见。谐奇趣是圆明园西洋楼景区在1860年被英 法联军焚毁后保存相对完整的建筑群,最初由乾隆皇帝命名,取“西洋喷水和谐有趣”之意。1900年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谐奇趣再次遭到破坏。在随后的几十年里,谐奇趣又陆续遭到盗抢,直到上世纪70 年代,其主楼被完全拆除。 (4)风俗:短发易服、废止缠足 ?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 ?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反清革命色彩。 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喜欢穿一种简便的西服,被称为“学生装”。 孙中山先生对此稍作改制,后流传开来,被尊称为“中山装”。 女子改穿旗袍,百姓穿上洋衣洋袜。 ?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 民国初颁布的《服制》规定官员不分级别都以西式大氅和燕尾服作大礼服,是对封建服式等级制的彻 底否定。孙中山还提出“适于卫生,便于动作,宜于经济,壮于观瞻”作为改良服饰的指导思想,这一与 现代文明接轨的服装观念在中国的实施,使得人人须臾不可离身的服装,彻底摆脱封建伦理的规范,向着 实用、经济、卫生、美观的方向发展,这是服装史上的重要转折。妇女缠足实际上是中国封建社会男尊女 卑思想的具体体现,妇女处于对男子的从属和依附地位,缠足大小成为男子品评女性美的一种畸形尺度, 不仅在社会中得到广泛认同,而且成为文人笔下描绘和宣扬的对象,这种对女性身体的摧残反而成为中国 封建社会女性的特征。而主张断发反对缠足这种纯粹的个人行为,在中国反对封建的进程中成为思想启蒙 的先声。 近代社会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近代城市生活之中,广大农村依然存在着旧式的生产和生 活习俗,处于落后、封建的状态。 早在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上书《请禁妇女裹足折》和《请断发易服改元折》,认为女子裹足,不能劳动; 辫发长垂,不利于机器生产;宽衣博带,长裙雅步,不便于万国竞争的时代,请求放足、断发、易服以便 “与欧美同俗”,又说:“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这就把变衣冠作为学习西方文 8 明和推行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启发民智的意义。 断发易服是清王朝最忌讳的事,清初用暴力手段强制汉人剃发留辫,又岂能在清廷的子孙中断送这一 祖制,然而正是断发易服又成为点燃人民大众反清斗争的火种。近代民主革命思想的酝酿是以反满的民族 革命为召唤的,明亡以后剃发留辫这一辱没汉人的亡国之痛,重又在清末民族矛盾中升级。当革命的矛头 指向满清统治的时候,断发易服成为动员民众支持革命最有力的召唤。直到辛亥革命后,1912年3 月5 日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通令全国剪辫还强调:“满虏窃国,易于冠裳,强行编发之制,悉以腥之俗。当其初,高 士仁人或不屈被执,从容就义;或遁入流,以终余年。....今者满廷已覆,民国成功,凡我同胞,允宜涤旧染之污,作新国之民。”“以除虏俗,而壮观瞻。” 以剪辫易服为契机,批判封建主义的檄文,嘻笑怒骂,令人叫绝。衣冠之治集中体现在官服上,这在 清代又称补服,即在褂子的前胸后背各缀一块补子,绣上飞禽走兽,以示官职的差别和道德命义,有的文 章反其义而用之,说清国所以不振,是由于文官不事事,武官不能御外外侮,但能杀同类,遂致国事愈坏, 民心渐离。这正是官方制度所为。谓予不信,可观各人的服饰: 文官的补服,是仙鹤、锦鸡、孔雀、云雁等等,此等鸟者,或示幽逸,或作声而唳,或容止闲暇,或供市儿之玩弄,这明明是纵容偷闲溺职,愚弄 人民;武官的补服都是狮子、豹、虎、熊、彪之类,面目狰恶,设这些官治民,实以禽兽对人民也。有的 对朝服从头到脚逐一嘲弄说,红顶,此物人血做成,其中含有无限冤魂,若将此物臵于头上,胜于虎狼十 倍;朝珠,又名奴隶圈,悬于项间,其人即永有奴隶性;马蹄袖,表示效犬马之劳,以向主人乞怜;马靴 专为护足之用,套之足上,可以终日跪拜奔走。这种亦庄亦谐而又富有战斗性的檄文,在辛亥革命前夕不 断见诸报端,由于它以老百姓习见常闻的官员服装做靶子,传播革命思想,更易为大众接受,使人们在断 发易服的行动中,受到一次反封建的教育。 断发易服到20世纪初随着清王朝的倒台,形成自发的群众运动,如火如荼地展开。武昌起义前一些爱 国的青年就自发地割掉辫子,脱下清装,“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成为流行歌谣。广东省宣布独立之 时,老老少少争先恐后地剪辫子,一日有20余万人,中山县纷纷成立剪辫会,一直深入到农村小城镇,剪辫子成为中国人的盛大节日,许金城在《民国野史》中记述说: “无数的汉人都兴高采烈地剪去这条奴隶标志的辫子,也有迷信的,事先选择吉日,拜祭祖先,然后庄重地剪除,把辫子烧了。更有联合多人同日 剪辫,并燃放爆竹,举行公宴庆祝的。”有的报纸指出,民国建立后政体、国体、官制、礼仪、历法、刑名、 娱乐、住所的诸多变化,以服装的变化最迅速、最广泛。 剪辫易服是在反封建思想指导下的风俗改良,不同于历代改元易服之举。历史上的变衣冠所变的是形 制,不变的是伦理性和等级性,即使起自下层的农民起义也不例外,太平天国的“蓄发易服”,从衣冠上维 护尊卑贵贱的等级之别,与清政府并无二致。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近三百年的清王朝,结束了在中国 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作为封建主义规章的礼制也随之瓦解。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明确规定: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用以维系封建等级制度的衣冠之治,由于它不平 等性也遭到取缔。民国初年颁布的《服制》规定官员不分级别,都以西式大氅或燕尾服作为大礼服,裤为 西式长裤。常服可用西式或袍褂,丧礼在臂上围黑纱。女子礼服,上装是对襟衫,下穿裙子。此种服制打 破等级界限,不分尊卑贵贱,所以虽是官员的制服,但对生活权利的平等却起了表率的作用。即使宫廷的 遗老遗少无一例外都要遵守服制平等的原则,有记载说:“宫廷内外,一切前清官爵命服及袍褂补服翎顶朝珠,一概束之高阁。” 真正结束衣冠伦理政治化观念的,是孙中山提出的服装制作的四条原则,他在复中华国货维持会的函 件中要求制定服装的图式,指出:“此等衣式,其要点在适于卫生,便于动作,宜于经济,壮于观瞻。”这 就使得人人须叟不可离身的服装,摆脱等级制度和政治伦理的干预,促使在中国延续数千年的衣冠之治彻 底解体,用卫生、实用、经济、美观的思想来制作和选择服装,使着装与现代文明接轨,这是中国服装史 的重大变革。 我国妇女缠足从什么时候开始?各种书报中较多的观点认为,古时缠 足风气的盛行,是因南唐后主李煜喜欢小脚而起的,传说李后主的妃子窅 9 娘,为了能在小小的黄金造的莲花上跳舞,于是将双脚用布缠起,缠足后在用黄金造成的莲花上跳舞时, 体态更加轻盈,舞姿更加美妙,李后主很喜欢,于是后宫其他的妃子争相模仿,接着是贵妇们仿效,慢慢 地这种风气蔓延到民间。 古代的文人写下了不少赞美女人小脚的词句,他们将女人的小脚比喻为“三寸金莲”,明清的白话小 说中,描述女子的美丽,大多数都少不了要提到那一双纤足。男人们择偶的条件,也要求女子有一双金莲 小脚。似乎女人的小脚真的是很美妙。 对此,有学者认为,小脚之所以称之为金莲,应该从佛教文化中的莲花方面 加以考察。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在佛门中被视为清净高洁的象征。佛教传入中国 后,莲花作为一种美好、高洁、珍贵、吉祥的象征也随之传入中国,并为中国百 姓所接受。在中国人的吉祥话语和吉祥图案中,莲花占有相当的地位也说明了这 一点。故而以莲花来称妇女小脚当属一种美称是无疑的。另外,在佛教艺术中, 菩萨多是赤着脚站在莲花上的,这可能也是把莲花与女子小脚联系起来的一个重 要原因。为什么要在“莲”前加一个“金”字呢,这又是出于中国人传统的语言 习惯。中国人喜欢以“金”修饰贵重或美好事物,如“金口”、“金睛”、“金銮殿” 等。在以小脚为贵的缠足时代,在“莲”字旁加一“金”字而成为“金莲”,当也属一种表示珍贵的美称。 因此,后来的小脚迷们往往又根据大小再来细分贵贱美丑,以三寸之内者为金莲,以四寸之内者为银莲, 以大于四寸者为铁莲。于是言及金莲势必三寸,即所谓三寸金莲。后来金莲也被用来泛指缠足鞋,金莲成 了小脚的代名词。 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且今物质修明,尤 尚机器,辫发长重,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 机器不相容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欧美百数十年前,人皆辫发也,至 近数十年,机器日新,兵事日精,乃尽剪之,今既举国皆兵,断发之俗,万国同风矣。且垂辫既易污衣, 而蓄发尤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沐难则卫生非宜,梳刮则费时甚多,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儿童牵 弄,既缘国弱,尤遭戏侮,斥为豚尾,去之无损,留之反劳。 ??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选自见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 我们为剪辫的最后目的,应该大家联合起来,等到全体的中国人都可剪辫子时,才把辫剪掉。若是一 个一个地把发辫剪下,是不相宜的。这种愚蠢的风俗,是满洲人强迫我们做成的,必须等全体的中国人决 心把它去掉,或者至少要有一个大多数,使全世界都知道才行。并且这种发辫不过是中国所受许多耻辱中 的一种,我们应该立刻地把许多耻辱全体去掉的。 这种愚蠢的风俗,是满洲人强迫我们做成的,必须等全体的中国人决心把它去掉,或者至少要有一个 大多数,使全世界都知道才行。并且这种发辫不过是中国所受许多耻辱中的一种,我们应该立刻地把许多 耻辱全体去掉的。 ??选自陈锡祺主编:《孙中山年谱长编》(上册),中华书局,1991年版 1897年10月,梁启超应邀任湖南时务学堂总教习,在当地提倡不缠足,按察使黄遵宪马上予以支持。 黄遵宪首先列名不缠足活动发起人,接着亲撰布告,劝告人民不要缠足:“天地生人,本无生女悲惨之意, 父母爱子,时仅生疾毁伤之忧。故圆颅方趾,麻木偏枯则为疾,属毛离里,疾痛弱化之谓慈。自薄俗流传, 公理蒙晦,求工纤趾,肆彼忍心,毒螯千年,波靡四域,肢体因而脆弱,民气以之凋残,几使天下有识者 伤心,贻后世无穷之唾骂。 ??高洪兴:《缠足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物质生活方面: 10 ?环境——大城市近代化基础设施发生变化; ?服饰——断发易服; ?饮食——西式餐饮出现并逐步为老百姓接受; ?居住——西式住宅不断增加 ?社会风俗方面: ?妇女解放——废止缠足、倡导婚姻自由 ?婚丧礼仪——由铺张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 ?社交礼仪——西式握手、鞠躬取代等级界限鲜明的跪拜礼,“先生”、“同志”取代了尊卑贵 贱森严的“老爷”“大人”。 ?增添了国庆、元旦等新节日。 :?西方国家对中国侵略的客观影响; ?历届政府的影响; ?近代工商业发展的影响 ?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和先进的中国人主动吸收西方文明。 1、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生活的变化: (1)原因:人民当家作主是建国后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成为社 会风尚的主流。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和城市 居民的劳动就业问题,使人民的生活逐步得到改善。 ?建国初期,党和政府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通过“银元之战”“米棉之战”打击不法商贩的投机倒把活动,稳定物价,得到群众的拥护,统一财 经的解决了供求、劳资等矛盾; ?合理调整工商业,调动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积极性; ?进行了增产节约运动。 (2)表现:人民生活水平差距不大,但总体比较低 ?许多生活必需品都凭票证供应,定量供应(计划经济的特征) 全国通用粮票(1982年版) 军用粮定额支票(面粉)(1958年版) 福建布票 湖南布票 北京布票 11 这些票证主要适用于当时城镇有商品粮户口的居民。由于当时城镇人口急剧膨胀,使得商品粮的需求 量迅速增长,而其时国家的粮食产量有限,于是,国家就对粮食、食用油、棉布等主要日常生活用品实行 统购统销的政策,一方面限制粮油需求迅猛增长,另一方面保证人民物质生活的基本需要。 改革开放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提高,我国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粮、棉、油完全可以满足广大 人民日常生活的需要,已经没有必要用粮票、油票和布票来限制人们的需求,所以到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废除了这些购物票证。到1987年,我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上解决了。 ?政府下令取缔了卖淫嫖娼、贩毒吸毒等丑恶现象; ?改革封建婚姻制度,提倡婚姻自主,在一定程度上解放妇女,提高了妇女的地位。 195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构建了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的范式,也为婚姻制度改革提供 了法律依据。 这部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婚姻法自1950年5月1日起施行。1980年9月10日,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新婚姻法自1981年1月1日起施行。2001年4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修订,新修订的婚姻法同日起施行。 右图是20世纪50年代初北京市的基层干部在街头书写宣传婚姻法的板报。 ?朴实而又带有革命色彩的衣着: ?20世纪50年代:女孩子喜欢穿布拉基(连衣裙);男孩子以列宁装、中山装为主 流; ?“文革”时期:以着绿军装、戴军帽为荣,绿色成为流行色。 2、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的变化: (1)原因: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从农村 到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沿海到内地形成开放的新格局, 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表现: 颜色由灰蓝色调为主变为五彩缤纷,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 衣着的变化不但说明人们富裕了,也说明人们的思想观念、审美情趣也在悄然变化,而且服装材质丰 富,设计新巧,工艺水平也提高了。这些充分说明我们国力在增强。 ?经济体制改革后,粮食产量增高,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取消实行了几十年的票证。 ?政府还倡导“菜篮子工程”,饮食多样化。 人民的住房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普通平房?简易楼房?90年代以后国家启动安居工程;保障中低收入职工的住房福利。 1991年中国人均住房面积七平方米,2001年已经达到10.5平方米,十年的时间增加了50%。到2001年底,中国城乡住宅竣工面积已经达到13亿多平方米,房地产业已经成为中国的一个重要产业。人们的居 住质量也在进一步改善,不仅满足于宽敞舒适,在环境优雅、价格适当、个性装饰等方面有了更多要求。 为使城市建设更趋于合理化、规范化,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强城乡的监管。同时,中国的住宅建 设更加注重人性、生态和环境保护。 ?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特别是“五一”“十一”长假,成为人们从事 各种休闲活动的黄金周。 ?休闲方式多样化:休闲度假、郊区游、出境游以及娱乐健身等逐步成为市民生活的新 内容,体现了生活质量的提高。 12 ?新的社会时尚:关心自己、关爱他人、关注社会;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等 社会风尚,正在逐步形成。 ?物质生活: ?新中国成立后:农民分得土地,城市解决了劳动就业问题;统购统销,稳定了物价。 ?改革开放以来: “吃”——1987年基本实现温饱;实施“菜篮子工程” “穿”——衣服人均拥有量大幅度提高,款式多样化 “住”——农村住房不断更新并楼房化;1995年“安居工程”实施 ?社会习俗方面: ?取缔卖淫嫖娼、贩毒吸毒、聚众赌博、反动会道门等丑恶现象 ?废除包办婚姻制度,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新婚姻制度 ?党和政府提倡节约、热爱劳动、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社会风气发生根本变化。 ?实行双休日,延长节日休假时间,休闲方式多样化;并注重环保、讲究卫生等社会新风尚也 在逐步形成。 ?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 ?开展了大规模经济建设 ?党和政府切实解决人民困难。(实行统购统销,稳定物价政策) ?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实行了改革开发政策 1 男装: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女装:旗袍(新式与旧式) 男装:列宁装、中山装、绿军装 女装:列宁装、布拉基、绿军装 现在的服装是色彩鲜艳、款式多样,什么牛仔服、休闲服、西装、T恤衫、晚礼服,真是不 胜枚举。每年服装的流行色、流行款式不断改变,大街上的姑娘和小伙子永远领导着时装新潮流。 模特表演、模特广告和模特大赛已成为人们穿着方面不可缺少的内容。 2 时期 服饰 饮食 居室建筑 习俗风尚 长袍马褂 满汉美食 深宅大院 鸦片战争前 婚姻包办迷信 布衣 粗食 普通民居 13 洋布洋装 西餐馆 传统民居 断发易服 鸦片战争到新中国中山装 面包房 欧式洋房 废止缠足 成立前 西服粗布大衫 咖啡馆 中西合璧豪宅 新式婚礼 学生装 衣着朴素 食物简单 勤俭节约 三中全会前 灰蓝色调为主 住房拥挤 凭票供应 无私奉献 款式单一 居住条件和环境大为改注重环保 服装颜色五彩缤纷,解决温饱问题 三中全会以后 善 讲究卫生 款式多样 菜篮子工程 安居工程 赈济灾区 ?教学应紧紧把握历史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认真分析教材内容,熟悉学情,注重教学 设计的科学性和灵活性。 ?教学应注意按课标要求和一课一个中心的原则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 ?教学不应仅仅局限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课堂内外的结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 合作学习的能力。 你认为,导致当今中国产品丰富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案提示: 经济体制改革后,我国生产力水平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工农业产品增加;实行开放政策,引进先进 品种;科学技术发展;人民群众生产积极性高涨。 列举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主要表现,并分析影响变化的主要因素。 参考答案: 变化表现:衣的方面,从长袍马褂到西装和五彩缤纷的休闲服装;食的方面,从传统饮食到引进西餐, 讲求饮食的营养均衡和健康;住的方面,从传统平房到宽敞楼房;风俗方面,改变陈规陋习,推广文明习 俗。 变化原因:外因:鸦片战争以来由于西方国家的侵略,使西方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传入中国。内因: 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自身的落后,主动向西方学习;中国共产党以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工作 重心。 (答案略) 14
/
本文档为【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