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打字机》的教学构想

2017-10-08 8页 doc 20KB 18阅读

用户头像

is_358746

暂无简介

举报
《打字机》的教学构想《打字机》的教学构想 《打字机》的教学构想,教学园地, 杨希婷 约4914字 《打字机》是人音版第八册中的欣赏曲。当我第一次聆听时就被这首短小的乐曲吸引了,那富有动感的节奏,规律又不乏变化的音色和音效,淋漓尽致地描绘了一幅打字机工作的画面。回头细数才发现整首乐曲只有一分五十秒。为什么这样一首短小的乐曲能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呢?怎样将这首短小的乐曲贯穿整节课,并让学生深受感染呢?我想,这即是本节欣赏课的教学起点,也是这节欣赏课的教学目标。 为达到目标,我将教学过程与方法紧紧围绕目标来设计,使环节目标与课时目标一一对应、落实,...
《打字机》的教学构想
《打字机》的教学构想 《打字机》的教学构想,教学园地, 杨希婷 约4914字 《打字机》是人音版第八册中的欣赏曲。当我第一次聆听时就被这首短小的乐曲吸引了,那富有动感的节奏,规律又不乏变化的音色和音效,淋漓尽致地描绘了一幅打字机工作的画面。回头细数才发现整首乐曲只有一分五十秒。为什么这样一首短小的乐曲能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呢?怎样将这首短小的乐曲贯穿整节课,并让学生深受感染呢?我想,这即是本节欣赏课的教学起点,也是这节欣赏课的教学目标。 为达到目标,我将教学过程与紧紧围绕目标来,使环节目标与课时目标一一对应、落实,并确定从整体到局部再回到整体的欣赏思路,具体内容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板块: 一、有“情”体验音乐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本课首先设计了“以趣引情”的导入。“今天的音乐课先请同学们来欣赏一段有趣的乐曲,它像是在现什么呢?”学生在开门见山的问题下会直接进入对乐曲的关注,并带着兴趣展开想象,创设自己的音乐情境。让音乐的不确定性带给学生第一份快乐。接下来,带领学生了解打字机发展史和创作背景,熟悉打字机的功能和特点,为欣赏音乐做好相关知识的铺垫。与此同时,发挥多媒体的功效,让学生对照着实物录像视听结合,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对主题音乐的印象,更重要的是,生动的视听内容可以让学生真实地感悟到“音乐来源于生活”的道理,使学生的兴趣不断升温。随后,教师围绕主题旋律展开一系列的问题,进入“以情激趣”的初听全曲阶段:“打字机在操作中发出了几种声音?打字的速度是怎样的?工作的效率如何?你能否从音乐中感受到打字人的心情?你能扮演成一位打字员,用动作和表情来传达你的情感吗?”一连串的问题力求贴近情境主题但不脱离音乐要素(节奏、速度、情感),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形象,达到有“情”体验音乐的目的。 二、用“心”参与音乐 学生合着音乐做各种打字的动作,放松且准确地表现出了对全曲的初步感受,但这绝不是欣赏教学的最终目的。那怎样才能有效地体现出教师的引导价值,使学生真正走进音乐呢?记得吴斌和金亚文老师在《正确处理音乐新课程实施中的诸多关系》一文中指出:“音乐教师在音乐课堂上应做的事是:选用最具有音乐表现力的作品,为学生不断提供感受、体验、表演、创作、理解、判断音乐艺术表现的机会,帮助学生逐步增加对各种音乐要素的敏感反应。”那么,这首乐曲最大的特点是将打字机作为节奏乐器,配以快速灵巧的旋律,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打字机的美妙声音。打字机的打字声、铃声和换行倒机声是这首乐曲的特殊音效。于是,我将特殊音效作为教学的“兴趣点”,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指向这些“兴趣点”。如:“让我们用数8拍的方式,听听哪几句的铃声出现的位置是一样的?在第几拍上?”让学生用身体当乐器,合着音乐来模拟铃声,并注意铃声和倒机声两种声音的力度对比。以兴趣为核心、以问题为手段,采取多种活动方式促使学生关注音乐,引导学生参与音乐、表现音乐。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逐步养成聆听音乐的习惯,在学会用“心”参与音乐的同时提高自身的音乐注意力、音乐记忆力和音乐听辨能力。 新课程中指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中国音乐教育》2006年第3期和第12期的《倾听音乐世界》与《欣赏教学法》两篇文章也都提到:“欣赏音乐,倾听是必要的;但一边做动作一边聆听也十分重要。在音乐要素中,节奏是基础的、最重要的要素,用身体动作来把握节奏,是切实有效的方法。” [图片] 本课除了借助模拟铃声和倒机声来加强学生音乐注意力、记忆力和听辨能力以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这些声音的表现,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表现力,如表现主题旋律前三乐句的铃 声、倒机声: 再如,主题旋律的每个乐句让学生用自制乐器——沙槌来模仿打字机打字。三次主题旋律的出现,分别按一个字、两个字和三个字的变化来表现。由此,音乐活动从以句尾音效的模仿过渡到根据乐段变化进入句首的模仿: [图片] 通过一系列由易到难的音乐活动,把学生注意力引向音乐本身,让学生在用“心”参与音乐的过程中提升音乐的韵律感、协调性及反应能力。 三、以“思”感悟音乐 吴斌老师在《关注音乐》一文中强调:“作为学科,必须要有相关的知识体系作为支撑,如果没有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培养,音乐就失去了作为一门学科的基本支撑点。”所以,音乐课不能忽视与回避音乐知识的传授,而应将情感、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渗透在有趣的音乐活动之中,让学生在自我参与、自主发现、自省感悟中获取知识。作为音乐欣赏课更应追求一种“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境界,即:边听边随之律动,边动边学习思考,从而改变音乐课追求“表面繁荣”的现象。唯有让学生经历审美探索的过程,让学生在聆听、参与的基础上以“思”感悟音乐,从而获取审美的方法及手段,音乐学科才能真正体现其特有的“审美价值”。对于乐曲的整体把握,我特别关注了以下几点: 1(关于曲式结构的把握。《打字机》的曲式结构相对比较复杂,对于曲式结构的讲解,我采用对比、听辨的方式让学生边听边用动作表示。学生由于在有“情”体验、用“心”参与的环节中熟悉了音乐旋律、把握了节奏特点,那么,快速平稳的第一主题旋律在全曲中的三次出现很快便能够把握。全曲ABA三部分的结构也由学生自己发现并归纳。 2(关于音乐要素的体验。第二主题以上行下行的反复波动配以鲜明的力度构成了形象而具有动感的旋律。在这段音乐欣赏中,我借助图形谱,将节奏、音高、力度等要素以视听结合的方式讲授;不仅能让学生更快更准确地体验旋律特点,同时让他们结合全曲主题以及音乐要素的变化,进一步理解此段音乐所表现的情境,给学生个性化欣赏音乐、理解音乐的空间。 3(关于音乐体裁的认知。《打字机》是一首描绘性音乐。为了能让学生初步建立对音乐体裁的认知,我在教学拓展中播放了几首描绘性体裁的音乐,如《跳圆舞曲的小猫》《蜜蜂》《清晨》等。让学生在寻找乐曲共同点之后概括其概念,由感性理解过渡到理性的认知,同时加大欣赏的信息量。 4(关于音乐情感的深化。课程即将结束时,通过几首风格相同乐曲的聆听,让学生思考“作曲家对生活充满一种怎样的感情”,引发了学生对音乐的思考,对生活中声音的关注。学生在欣赏过程中从一种表面的兴趣,进入对作品的理解、对音乐要素的认知,并感悟到音乐能表现一种事物,表达一种情感,还能缔造一种生活的态度。 总之,本课整体的教学构想是将课时目标与整体教学目标形成序列并展开,将内容与形式有机结合,由浅到深、由易到难、螺旋上升、不断推进,实现阶梯式发展,力求实现 音乐欣赏教学的总目标。在教学方式的运用上也努力把握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使各种教学手段为教学内容服务。如:课堂教学提问是教学的基本元素,也是达到目标的一种有力的教学手段。为此,在本课教学中,我始终把问题作为师生交流、对话的载体,并把解决问题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预设的每个或每组问题都力求音乐知识与审美体验完美结合,即在体现趣味性、情境化的同时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和音乐要素,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学习之中,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问题思考中、在音乐任务执行中自然获取音乐相关的知识和能力,并自主归纳、发现音乐的特点和魅力。当然,教学研究没有尽头,在这里,更多的是将一节课作为一种载体和媒介,架起研究者之间共同关注问题的桥梁,共同探究音乐教学之路。 附:《打字机》教案 教学目标 一、借助音乐中各种音效从不同角度和途径展开欣赏,在聆听、参与、表现音乐的同时培养学生节奏感和聆听音乐的习惯。 二、在参与音乐活动中加强对主题音乐的记忆,并能听辨出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的变化,区分音乐形象,划分音乐段落。 三、通过欣赏乐曲,引发学生对生活中声音的关注,对音乐的关注。 作品 《打字机》是一首描绘性非常强的管弦乐小品,由美国指挥家、作曲家安德森创作。乐曲共一分五十秒,虽短小却诙谐有趣。全曲共分为ABA三部分:快速平稳的第一主题旋律在全曲中出现了三次,第二主题以上行下行的反复波动配以鲜明的力度构成了形象而具有动感的旋律,与第一主题形成明显的对比。乐曲最大的特点是借助打字机作为节奏乐器,配以快速灵巧的旋律,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打字机的美妙声音。打字机的打字声、铃声和换行倒机声是这首乐曲的特殊音效。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5分钟) 1(教师:今天的音乐课先请同学们来欣赏一段有趣的音乐,它像是在表现什么呢?让我们仔细倾听。(播放A1段音乐) 2(教师:信息技术发展得很快,打字机已被电脑、打印机所取代,现在不太常见了。但在19世纪的美国,由于办公事务的繁杂,人们发明了一种能够快捷地打出文字的机器——打字机。看,这儿(图片)静静地陈列着一台“打字机”,音乐家赋予了它生命。让我们边看边听。(放打字机操作过程的录像及A1段音乐) 3(教师:老式打字机完全是手动的,让我们听一听它在操作中发出了几种声音?(打字声、每打完一行后的自动铃声、换行时的倒机声) 二、聆听、参与(30分钟) 教师:打字机的声音在当时的办公大楼中处处可以听得到。美国作曲家、指挥家安德森从打字机富有节奏的音响中获得灵感,创作了一首世界闻名的管弦乐小品《打字机》。(出示课题)请大家聆听乐曲(初听全曲),思考打字的速度是怎样的?工作效率如何? 教师:你能否从音乐中感受到打字人的心情?能否随着这首乐曲,扮演一位19世纪的打字员,并用动作和表情来传达自己的情感?(复听全曲) (一)欣赏A部分(15分钟) 1(欣赏的A1段主题音乐。 (1)教师:铃声出现了几次?一次铃声代表一个乐句,这段音乐有几个乐句?(四个) (2)教师:让我们用数8拍的方式,听听哪几句的铃声出现的位置是一样的?在第几拍上? (3)教师:如果用身体当乐器来模拟铃声,有什么好主意?(弹舌) (4)跟着音乐,师生一起来表现前三句第七拍的铃声。(播放A1段音乐) 2(倒机声 (1)教师:大家猜猜我表现的是什么声音?(倒机声) (2)对比玲声、倒机声两种声音的力度变化。 (3)学生分组表现铃声、倒机声。(出示课件谱例) 3(打字声 (1)聆听老师所表现的打字节奏在旋律中的位置。(播放A1段音乐) (2)让学生尝试表现。 (3)分三细合作完成铃声、倒机声和打字声。 4(这段主旋律在整首乐曲中一共出现了3次,现在我们听着乐曲找出这些旋律。(三听 全曲) 5(全体合作,以不同的方式表现乐曲。(四听全曲) (二)欣赏B部分(5分钟) 1(这首富有变化的管弦乐曲共分为ABA三部分。三次主旋律(曲式图)都属于A乐段,现在,让我们听听B乐段在力度和音高方面与A乐段有什么不同?(出示谱子,播放B段音乐) 2(跟随老师的手势,让学生为这段音乐伴奏。 3(听听伴奏的位置在音乐中是什么声音? 4(学生为音乐进行伴奏。(播放B段音乐) (三)欣赏全曲(5分钟) 让学生看着曲式图,用不同方式来共同完成乐曲的表现。(五听全曲) 三、音乐拓展(5分钟) 1(聆听安德森类似风格的作品——《跳圆舞曲的小猫》,感受作者对生活的情感。 2(还有很多音乐家也将大自然中的声音、生活中的节奏,进行模拟,用一种描绘性的手法给我们塑造了生动而丰富的音乐形象。请大家欣赏《蜜蜂》和《清晨》这两部作品。 3(小结:我们身边处处都有音乐,音乐就来源于我们的生活,热爱生活就能从心灵深处流淌出动听的音乐。
/
本文档为【《打字机》的教学构想】,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